必修四新课文:《白发的期盼》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6课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6课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

第16课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

高级编辑。

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

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

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

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

还做过发展研究工作,著有《中国特色应急广播研究》。

2013年,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

主要作品主创《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无臂蛙王》《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等节目。

生平经历赵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副总监。

多次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黄金周文艺大联播策划,担任中央台《中华神韵》《流行经典》《中国金唱片》《娱乐周报》《天地喜洋洋》《国家大剧院》《民歌中国》《放歌奥运》等音乐、文艺节目监制。

主要作品作品有《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不尽情思铸心碑——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璀璨星光路——纪念新中国电影50年》等。

(一)背景链接《白发的期盼(节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

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已经变成了千里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

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

《永不消逝的歌声》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于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

享年83岁。

作者以前访问过他,并于4月24日播出,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二)常识整理1.人物专访“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苏教高中语文课件:必修四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

苏教高中语文课件:必修四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
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 用关键词记录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请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 采访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访谈提纲(包 括访谈目的、访问对象、访问问题等),详细记 录采访问题及受访者的应答,最后对现在“高中 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白发的期盼(节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倾听新闻,走进文本
录音中涉及哪些人?这个“白发的期盼” 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第什9章么叫扩声精系神统调赡音养?你听到的专家的解释是什么?能 说多少说多少。
2.实施对老人的这种“精神赡养”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
3.同学们能说说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吗?你觉得 他们获得“精神赡养”了吗?对老年人我们到底该做 些什么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节选)》内容解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节选)》内容解说

《白发的期盼(节选)》内容解说《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2000年亚广联合信息节目奖。

亚广联的评语说,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人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入,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

“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

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

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 4.2.1 白发的期盼(节选)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 4.2.1 白发的期盼(节选)

-10-
白发的期盼(节选)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进入 21 世纪,老年问题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 “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结合这篇课文的学习, 请谈谈你的意见和看法。
-9-
白发的期盼(节选)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目标二 品味语言,体会艺术 1.本文括号中有很多相当于戏剧中的“舞台说明”性质的文字,它们在文
中有何作用? 提示:展示生活环境,描绘孤独画面,突出精神赡养的必要性,增强感召
母在世,做子女的不应该抛下父母远行。”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语见《韩诗外传·卷九》。借树欲
静而风不休不止地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 (7)赡养·抚养:“赡养”用来指子女供给父母生活需要,使得父母生活有依
靠。用于晚辈对长辈。“抚养”是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的意思。多用于长辈 对晚辈或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扶持养育。
易错字 赡 檐 瞻 澹澹
-7-
白发的期盼(节选)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天伦之乐: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3)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4)搬砖砸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5)父母在,不远游:出自《论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白发的期盼(节选)》学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白发的期盼(节选)》学案

《白发的期盼(节选)》学案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亲情越来越淡薄,但白发的期盼却越来越强烈。

【作者简介】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

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

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

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

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

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1954年生。

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

1982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

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录制奖、金奖。

【背景探寻】中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

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

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

《白发的期盼(节选)》知识清单

《白发的期盼(节选)》知识清单

《白发的期盼(节选)》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温秋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节目制作人。

《白发的期盼》曾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

“白发的期盼”意指老年人的期望。

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二、创作背景20世纪末,多年的改革开放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外面的世界一展身手。

为了美好的明天,他们出发了。

有的出国留学,有的离乡务工,而他们年轻的身影后面留下的,是他们日渐老去的白发爹娘和被学者们称为“空巢”的家庭。

这些老年人独居的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一些孤独、苦闷、难过等心理反应。

另一方面,他们的子女也有一些无奈。

这里面有客观的因素,当然也有一些主观的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主创人员制作了这样一个访谈节目,让大家了解白发人的期盼是什么,了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以引起全社会的共鸣和思考。

三、字音①歼.击机(jiān)②拎.着(līn)③空巢.(cháo) ④融洽.(qià) ⑤兢.兢业业(jīng)四、字形峻(jùn)峻峭竣(jùn)竣工赡(shàn)赡养溜(liū)溜达俊(jùn)俊美骏(jùn)骏马蟾(chán)蟾蜍遛(liù)遛鸟五、近义词辨析(1)寂寥·寂寞同:两者都有“没有声音”的意思。

异:“寂寥”指寂静,空旷。

“寂寞”指孤单冷清;清静,寂静。

(2)独立·独力同:两者都含有“单独”的意思。

异:“独立”指单独地站立;脱离原来所属单位,成为另一单位;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别的政权的统治而自主地存在;不依靠他人。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

六、成语积累(1)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3)身外之物: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财产等,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七、课文素材积累(一)亲情无价,舍本逐末的人生不值得过广播节目《白发的期盼》与这首当年流行的《常回家看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教必修四课件:第四专题《白发的期盼》(共40张PPT)

苏教必修四课件:第四专题《白发的期盼》(共40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②老师叫一位同学去拿来了做___B_____用的器具,两
只水杯,一只打火机,一盏酒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试验
B.实验
解析 “实验”着重指实地验证。“试验”着重指试
探观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③____A____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对每个公
民的基本要求。
A.责任
B.义务
解析 “责任”是指分内该办的事,如“应尽责任”,
⑧唠.叨.( láo dɑo ) ⑩承载.( zài )
⑪模模..式具((
mó mú
)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浆桨((
豆浆) 船桨)
③遛溜((溜遛须马拍) 马) 蹓(蹓跶)
伦( ⑤纶(
天伦之乐 羽扇纶巾
) )
沦(沦落 )
②庞宠((庞宠大爱
) )
④瞻赡((赡瞻养前)顾后)
⑥绷蹦((蹦绷跶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澡(洗澡) ⑦躁 燥((干急燥躁))
藻(词藻)
⑨撕嘶((撕嘶裂鸣)) 厮(厮打)
⑧拎 泠((拎泠着泠)作响 ) 玲(玲珑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严峻: 严厉,严肃;严重。本文指后者。 ②境况: 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 ③赡养: 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 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④天伦之乐:指家庭骨肉在一起团聚的欢乐。 天伦:原指兄先弟后,天然伦次,故称兄弟为 天伦,后泛指父母、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检查预习
jùn
严峻( )
jī zhā
唧唧喳喳(
)
cháo 空巢( )

《白发的期盼(节选)》经典课件

《白发的期盼(节选)》经典课件

王国维先生把诗词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 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是典型的“有我之境”。套用过 来,当我试问“白发期盼盼何为”时,便已然进入了“有我 之境”。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能遇到、每个人都有感受的关 于“亲情”的话题前,我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记者又是一
个年轻人,或者说首先是一个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人然后才
迹,产生了极强的听觉感染力。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
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学生一节 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精神赡养
老年人 渴求
中年人 忽视
青年人 淡漠
精神赡养,亲情回归
创作谈:于“有我之境”梳理思想 温秋阳 《白发的期盼》应该算是有感而发之作。作为老年节 目的编辑,我在接触、采访众多老人的过程中,似乎体会 到了当今老年人的切肤之痛——精神赡养的匮乏。
【解析】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简单明了,画面上
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年妇人两
只手紧紧握住小孩的一只手,生怕小孩挣脱跑走……她 静静地伫立着,背影侧对着读者,双眼向右前方写着“巷 口”的两个字处眺望。可以推想老年妇女在看风景,或 在等待孩子爸爸妈妈下班归来。根据题目要求,围绕 “盼”描写一个场景,可以加上天气和环境描写,同时把 这个画面描述出来,也可以加上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案: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 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 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 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以“老年人生活”为话题,小组合作,采用 问答加解说的方式,完成10分钟左右的录音报
道,在班内交流。
蜘蛛结网,于树之枝。大风忽起,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老人会遭遇精神赡养问题的困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节选)》课文简析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节选)》课文简析1
[对应考点:分析事例的作用]
提示:一位退休的孤独老人的不幸遭遇。通过此例,引出 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扣人心 弦,富有震撼力,使人们增强了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和 迫切性的认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2.林女士等老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是什么? [对应考点:概括内容]
提示:孤单、寂寞、无聊、苦闷,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 助。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3.陈先生的“精神赡养”一语有几层意思?试用自己的 话概括。
[对应考点:分析语段的含意] 提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 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第二 层,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 好的精神状态。
养”这一问题的现实性。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中年 人
青年 人
在精神赡养问题上 是有心无力,为生活所 迫,没有办法。也有的 是身体不适、疲劳使自 顾不暇,而“懒”于做 “精神赡养”。
家庭观念淡薄,对 “精神赡养”根本没形 成认识。
表现他们“精神赡 养”责任意识的淡薄, 意在说明呼吁重视“精 神赡养”的重要性。
语文
《白发的期盼(节选)》 课文简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白发的期盼(节选)》 一、阅读课文开头至“老人的愿望能实现吗?”,回答下 面的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一个老人的悲剧 精神赡养
引子
⇒ 话题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二)解读文本精要 1.文章一开头举了一个怎样的事例?这样导入有什么好 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白发的期盼(节选)(出录音)赵女士:我有一个老领导,他老伴差不多去世多年了,他有好几个小孩但都不在周围。

老头退休以后就一个人在家,有一次到班上,他跟我说,他说他这一周就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到公园散步,碰上了一个人问他“老大爷,您今年多大年纪了?”他回答人家;再一句话呢,是我们单位一个同志给他送报纸、杂志,他说了声“感谢”。

后来,有一天早晨,他过马路去买豆浆,结果发生车祸了,老人死得专门惨。

(录音止、音乐起)记者:我一直犹疑是否用那个故事作这期节目的开篇,因为它有些伤感甚至残酷。

现在,这位一周只说了两句话的老人已不能告诉我他真正的感受,但他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确实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理由是,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差不多有一亿二千六百万。

那个庞大的数字中有多少老人的生活是孤独、寂寥的,我无从明白,但我敢确信,前面提到的那位老人,他的境况在中国老人中绝不是惟一的。

(音乐止、出录音)林女士:一个人在家里闷死了。

严女士:时刻比较难打发,感受专门孤独,经常流泪。

冯先生:一天到晚也就出去溜达呗,回家干啥呀,也没啥事,因此我一样不到天黑都不回家。

张女士:在家里,一个人孤孤单单,一天到晚坐在那儿织毛线,没有人讲话真难过,真不喜爱。

内心不快乐,要买吃的,我又跑不动;要到哪里玩,我又不认得。

你想,孤单,看着钱有什么用啊?身外之物我都不想要了。

(录音止)记者:那么,老人想要什么呢?专家用四个字回答我——“精神赡养”。

(出录音:人口学博士陈先生)陈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确实是指外界用专门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连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录音止)记者:这是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陈先生对“精神赡养”的说明。

事实上专门多老年人甚至还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那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明确而实在的。

有首名叫《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让一向以流行音乐不以为然的老年人着了迷。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必修4讲义 第四专题第16课白发的期盼(节选) 永不消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必修4讲义 第四专题第16课白发的期盼(节选) 永不消

第16课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

高级编辑。

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

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

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

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

还做过发展研究工作,著有《中国特色应急广播研究》。

2013年,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

主要作品主创《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无臂蛙王》《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等节目。

生平经历赵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副总监。

多次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黄金周文艺大联播策划,担任中央台《中华神韵》《流行经典》《中国金唱片》《娱乐周报》《天地喜洋洋》《国家大剧院》《民歌中国》《放歌奥运》等音乐、文艺节目监制。

主要作品作品有《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不尽情思铸心碑——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璀璨星光路——纪念新中国电影50年》等。

(一)背景链接《白发的期盼(节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

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已经变成了千里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

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

《永不消逝的歌声》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于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

享年83岁。

作者以前访问过他,并于4月24日播出,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二)常识整理1.人物专访“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语文iv人版第四专项版块二(白发的期盼)最新教案4

语文iv人版第四专项版块二(白发的期盼)最新教案4

语文iv人版第四专项版块二(白发的期盼)最新教案4《白发的期盼》教案4教学课题:白发的期盼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亲情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2、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接着维持;同时,中国差不多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亲情越来越淡薄,但白发的期盼却越来越强烈。

【二】整体感知这是一篇新闻分析广播稿,由引子和主体两大部分构成,引子部分由一位一周只说两句话的老人的悲惨命运,引出当代老人的需要——精神赡养。

主体部分分别是从老人的晚年生活和儿女的反应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引人深思。

老人的精神需求:1、拿鸟当孙子养2、苦苦等待越洋电话儿女的反应:1、住的远有心无力型2、太疲劳,懒得动3、失去依赖,淡忘了父母恩情【三】讨论1、这篇广播稿获得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思考是什么?从时代高度深化人文内涵解放声音,以人为本简约是美,平淡是真2、播放《常回家看看》,把大伙带入情境,讨论如何扮演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四】课外阅读孝心无价毕淑敏我不喜爱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

求学的路特别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为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盼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爱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不管你有多少理由。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无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白发的期盼》教案(苏教版必修四)

《白发的期盼》教案(苏教版必修四)

《白发的期盼》教案(苏教版必修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倾听的要素,学会倾听,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听到的信息。

2、通过活动体验,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初步学会欣赏广播作品。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教学难点: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读一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师读)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

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

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

店里又跑出一个人……不久,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开过。

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也没有说。

(投影,给出信息)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 )2、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 )3、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想行窃。

( )4、后来从店里跑出来的人是个伙计。

( )5、警车呼啸着从珠宝店门口开过只是在巡逻。

( )6、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 )二、倾听文本1.出示第一段录音剪辑(从“毛女士:我在东直门卖货……”到“陈先生:……并不是咱不孝顺”),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所听到的客观信息,能概括复述录音中两位人物的说话内容。

2.倾听不仅仅是对声音信息的捕捉,对于一段相对完整的录音还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明确声音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出示第二段录音剪辑(从“出高先生给画眉鸟洗澡的声音”到“出逗鸟声、鸟叫声压混”)。

听完录音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在这段录音中有哪些主要信息?(2)录音里是怎么说的呢?3.倾听不仅仅是客观信息的接收与筛选,它还需要我们关注客观信息背后的内容,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

出示第三段录音剪辑(从“记者:我认识这样一位老人……”到“……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听完录音解决三个问题:(1)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叙述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

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 白发的期盼(节选) 永不消逝的歌声 Word版含答案

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 白发的期盼(节选) 永不消逝的歌声 Word版含答案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本课话题——孝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

做儿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叹息吗?趁着父母身体康健多尽孝道,也许只是一件御寒的棉衣,也许只是几块他们爱吃的点心,也许只是一句贴心的问候,这些东西在父母的心中有着极重的分量。

因为不管是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在孝的天平上都是平等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只希望这句古训,不再在我们生活中演绎。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板车女孩黄凤:爸在家就在黄凤6岁时,她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

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

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

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黄凤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干冽.( ) 泥泞.( ) 绰.号( ) 肥沃.( ) 恪.守( ) 支撑.( ) 憧.憬( ) 怀揣.( ) 高耸.( ) 镌.刻( ) 颁.发( ) 砸.脚( ) 【答案】 liè nìnɡ chuò wò kè chēnɡ chōnɡ chuāi sǒnɡ juān bān zá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伺⎩⎪⎨⎪⎧伺.候( )伺.机( ) (2)靡⎩⎪⎨⎪⎧风靡.( )奢靡.( ) (3)累⎩⎪⎨⎪⎧拖累.( )累.赘( )劳累.( ) (4)差⎩⎪⎨⎪⎧差.不多( )差.错( )参差.( ) 2.语境辨析法 (5)“叨叨团”还建立了“唠.( )叨热线”,每位志愿者坚持全天开机,及时为老人提供“电话唠.( )嗑”服务,还可根据老人需求随时上门服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节选)》基础字词梳理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白发的期盼(节选)》基础字词梳理3
语文
《白发的期盼(节选)》 基础字词梳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1 读准字音 2 辨形组词 3 词义理解 4 近义词辨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言识记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1)单音字
①拎.着( līn ) ③赡.养( shàn) ⑤叮嘱.( zhǔ )
(2)多音字
①舍舍退.避弃三 s舍h.ěshè
③叨絮叨.叨扰.dtāāoo
语文
②遛.鸟( liù) ④高瞻.远瞩( zhān ) ⑥融洽.( qià ) ②伺伺伺..候机csìì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2.辨形组词
赡赡养 (1)瞻瞻望
檐屋檐
遛遛鸟 (2)瘤毒瘤
馏蒸馏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2)独立·独力 辨析:“独立”,单独地站立;国家或政权自主地存在;不 依靠他人。“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 例句:①美国不惜血本拉拢世界各国共同遏制中国,这个事 实说明了美国已经没有信心 独力面对中国。 ②广州普通高中 独立招生学校录取开始,广州外国语学校等 9 所特色学校在该批次录取 779 人。
拎拎着 (3)泠泠然
瓴 高屋建瓴
3.词义理解 (1)耳熟能详: 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2)天伦之乐: 指合家团聚的欢乐。天伦,指,缺少。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4.近义词辨析 (1)寂寥·寂寞 辨析:“寂寥”,寂静,空旷。“寂寞”,孤单冷清; 清净,寂静。 例句:①热闹的菜市场里,每天都会感受到主妇们买菜 时怀着 寂寥 的心情,惴惴不安地为家人安排饮食。 ②生活的单调使他越来越自我封闭,20 多年里陪伴他的 只有空虚和 寂寞 ,更多的只是工作后的疲劳。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白发的期盼课件 苏教必修4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白发的期盼课件 苏教必修4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判断正误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
×
2、街上只有两三个行人。(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3、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
4、有一个男人走进了珠宝店。( )
5、走进珠宝店的那个人行窃之后慌慌张张逃 跑了。( )
6、店里的伙计追赶窃贼并报了警。( ) 7、警车呼啸着追捕窃贼。( ) 8、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
根据录音,记录
你所听到的相关信息, 准备交流。
听录音A和B , 准备交流。
结合前面所听内
容,听录音,并试着 赏析。
作业:
自读《白发的期盼》, 赏析记者解说串联语言的 风格。
真诚感谢
《白发的期盼》主创 温秋阳女士
为本课件提供音像资料!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82022/1/182022/1/182022/1/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新课文:《白发的期盼》
亚广联信息奖作品《白发的期盼》文本
节目名称:白发的期盼
主创人员:温秋阳王惠敏
获奖节目: 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
评语: 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白发的期盼
(出录音)
赵女士:我有一个老领导,他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了,他有好几个孩子但都不在身边。

老头退休以后就一个人
在家,有一次到班上,他跟我说,他说他这一周就说了
两句话:一句是,到公园散步,碰上了一个人问他“老
大爷,您今年多大年纪了?”他回答人家;再一句话呢,是我们单位一个同志给他送报纸、杂志,他说了声“谢谢”。

后来,有一天早晨,他过马路去买豆浆,结果发
生车祸了,老人死得很惨。

(录音止、音乐起)
记者:我一直犹豫是否用这个故事作这期节目的开篇,因为它有些伤感甚至残酷。

如今,这位一周只说了
两句话的老人已不能告诉我他真正的感受,但他却向我
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
忽视。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理由是,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一亿二千六百万。

这个庞大的数字中有多少老人的生
活是孤独、寂寥的,我无从知道,但我敢肯定,前面提
到的那位老人,他的境况在中国老人中绝不是惟一的。

(音乐止、出录音)
林女士:一个人在家里闷死了。

严女士:时间比较难打发,感觉很孤独,经常流泪。

冯先生:一天到晚也就出去溜达呗,回家干啥呀,
也没啥事,所以我一般不到天黑都不回家。

张女士:在家里,一个人孤孤单单,一天到晚坐在
那里织毛线,没有人讲话真难过,真不喜欢。

心里不开心,要买吃的,我又跑不动;要到哪里玩,我又不认得。

你想,孤单,看着钱有什么用啊?身外之物我都不想要了。

(录音止)
记者:那么,老人想要什么呢?专家用四个字回答我——“精神赡养”。

——(出录音:人口学博士陈功)
陈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
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
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录音止)
记者:这是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陈功对“精神赡养”的解释。

事实上很多老年人甚至还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明确而
实在的。

——(出录音)
记者:您觉得儿女怎样做才算是孝顺呢?
李先生:对老人来讲,关心关心,经常来看一看,
聊一聊,在工作、生活方面怎么安排的,交流交流,就
可以了。

王先生:我们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我们过生日,他们从来不忘,过母亲节给她送一盆花来。

萧女士:还送来个仪器。

王先生:啊,就是减肥的。

人老了,肚子大了,送
来个“咚咚咚”减肥的仪器。

方先生:我的大女儿就经常给她妈妈买东西,过礼
拜天买点东西来吃,不管东西多少,我心里很高兴,就
觉得她心里还有这个父母,能惦记着父母就行了。

钱先生、臧女士:钱不重要,多回家看看我们就行了。

祝先生:作为父母对孩子不能要求太严了——你必
须每个礼拜天来看我,来多少次——他有工作,要出差,
可能来不了,我觉得作为父母就该谅解孩子。

作为孩子来说应该想着父母,经常来看看,不是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吗?
——(笑声压混、出歌曲《常回家看看》压混)
记者:去年,这(有)首名叫《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让一向以流行音乐不以为然的老年人着了迷。

有几句歌词是这样说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说来也简单,就图个团团圆圆、就图个天伦之乐,老人的愿望能实现吗?
——(歌声渐隐)
[1][2][3][4][5][6]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