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 唱歌《凤阳花鼓》教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中国民歌鉴赏》: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民歌的种类、特点和代表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歌文化。
- 《凤阳花鼓的历史与文化》: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和文化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 《中国音乐史》:这本书介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包括民歌、戏曲、古典音乐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整体发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例如,可以解答学生关于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方面的疑问,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示范。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学生可以认真听讲关于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的讲解,并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演唱。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歌曲的演唱技巧。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小组讨论,讨论歌曲的演唱技巧,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模仿歌曲的演唱风格。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学习了本单元的前几节课之后,学生已经对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辨不同地域和风格的民歌。同时,学生对《茉莉花》、《康定情歌》等经典民歌的旋律和节奏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音乐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和演唱歌曲。在学习风格上,七年级的学生倾向于通过参与和互动来学习,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凤阳花鼓》的知识点。例如,学生可以阅读关于《凤阳花鼓》的背景介绍,理解歌曲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学生可以思考“《凤阳花鼓》的旋律有哪些特点?”等问题,并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凤阳花鼓》 教案设计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凤阳花鼓》 教案设计

( ( 学段小学《花鼓》教学设计学科 音乐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含重、难 点)教学方法、手段 欣赏综合课《花鼓》1.通过欣赏钢琴曲《花鼓》,学生能喜爱汉族民间曲调。

2.能听辨出钢琴求《花鼓》中运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曲调, 并能随音乐哼唱。

3.通过敲击不同的锣鼓节奏,能感受喜庆锣鼓和抒情锣鼓所带来的不 同效果。

4.能通过演唱、演奏、律动、舞蹈的形式,完整表现钢琴曲《花鼓》 并了解各乐段的音乐风格特点。

钢 琴 曲 《 花 鼓 》 是 作 曲 家 瞿 维 于 1946 年 创 作 的 一 首 极 富 中 国 民 间 特 色 的 、描 写 解 放 区 人 民 新 生 活 的 代 表 作 ,是 一 首 带 序 奏 和 尾 声 加 三 段 体 曲 式 结 构 的 作 品 ,旋 律 通 俗 易 懂 ,节 奏 明 快 、活 泼 、具 有 浓 厚 的 生 活 气 息 和 鲜 明 的 民 族 风 格 。

开 始 是 14 小 节 的 序 奏 , 以 “ 打 花 鼓 ” 中 锣 鼓 的 节 奏 音 型 , 即 刻 展 开 了 一 幅 锣 鼓 声 声 ,热 闹 的 歌 舞 场 面 。

第 一 乐 段 运 用 了 安 徽 民 歌《 凤 阳 花 鼓 》的 曲 调 ,并 先 后 在 钢 琴 的 高 低 音 乐 分 别 奏 出 ;第 二 乐 段 则 是 江 苏 民 歌《 茉 莉 花 》的 变 奏 ,旋 律 抒 情 优 美 ;第 三 乐 段 是 安 徽 民 歌《 凤 阳 花 鼓 》和 江 苏 民 歌《 茉 莉 花 》的 复 调 轮 奏 ,情 绪 热 烈 ,将 全 曲 推 向 高 潮 ;最 后 作 者 以 锣鼓声结束全曲。

在教学中,对比欣赏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主题旋律为教学的重点 内容。

而将用锣鼓节奏为音乐伴奏、用律动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 作为教学的难点。

听唱法、模仿、律动、舞蹈、对比欣赏。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导入教学学生活动1.歌曲第二段时,请 一位学生敲小鼓和教 教师活动1.歌曲第一段时,教 师边唱歌曲《凤阳花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歌词、师 生表演,帮助学生了师一起表演《凤阳花 鼓》。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凤阳花鼓》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案)4篇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凤阳花鼓》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案)4篇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舞青春》第1课《凤阳花鼓》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以组为单位选自己擅长的民乐器为《凤阳花鼓》旋律进行演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轻快活泼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难点:一字多音的节奏性和切分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通过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等表演形式,使学生能更进一步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民族乐器【课型】唱歌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来听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黄河船夫曲》(陕西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二、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三、对比欣赏1.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点击凤阳花鼓的图片)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

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下面大家就来听听这首旧时的《凤阳花鼓》。

听听它在诉说什么?2.播放音乐: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老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讨论,请个别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

3.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们看:(课件播放图片)凤阳如今的美好景象。

4.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

四、学唱歌曲(一)下面我们就怀着喜悦的心情唱唱这首新《凤阳花鼓》1.播放音乐《凤阳花鼓》(1)同学们感受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稍快的)(2)歌曲的音乐情趣是怎样的?(欢快.愉悦的)(3)这首歌德唱词中有没有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歌曲有不同的地方?(衬词“得儿”)2.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唱一唱歌谱。

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材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上杭县稔田中学吴爱华教学内容:1.唱歌:《凤阳花鼓》2.欣赏:《幸福歌》教学目标:1.在演唱体验和欣赏实践的动态解读中,领略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

2.在学唱歌曲和欣赏民歌的过程中,分析歌曲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

3.在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中,用聆听作品,找出骨干音等方法辨别民族五声调式。

在歌曲乐段分析中,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

4.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准确表达民歌风格的实践能力。

5.通过欣赏歌曲《幸福歌》,体会歌曲情绪,了解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背唱歌曲《凤阳花鼓》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把握民歌《凤阳花鼓》的风格并加以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听歌曲《凤阳花鼓》进入教室(在歌声中进入教室,创设音乐情境,营造音乐课氛围)1.师出示双条鼓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2.师介绍双条鼓知识,导入新歌《凤阳花鼓》二、进入新课学习(一)学唱歌曲《凤阳花鼓》1聆听歌曲,体会情绪。

此曲带给你怎样的体会和感受?旋律动听,欢快中有一些凄凉,歌词中有“得儿飘”、“另当”等有意思的歌词。

2.模唱曲谱重点解决音准和切分节奏的演唱问题。

4/4 1 1 6 . 5 5 3 I 2 1 2 3 5 -I 小七度章程4/4 5 5 1 6 5 3 I 2 5 3 2 1 -I 切分音节奏(对切分节奏型、小七度音程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节奏型和音高的记忆,更好解决音准和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3. 跟钢琴学唱歌谱注意音准和节奏4. 分析歌曲①作品由哪几个音构成?( 1 2 3 5 6 )调式的主音是什么?(以 1 为主音)师简介五声调式②旋律发展有什么特点?(略讲)歌曲前半部分运用鱼咬尾的发展手法,补充句和衬段采用前半末句的材料进行变化、分裂5.填词演唱①歌词与我们以往学过歌词有何不同?(歌词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多是在乞讨的过程中顺口拈来、为讨好彩头的话语,衬词“得儿飘”、“另当”很有特色,模仿花鼓,小锣,衬词的加入,虽然没有实际的文词含义,却极好地渲染了欢快的气氛,使歌曲的情绪不那么沉重悲伤。

最新凤阳花鼓七年级音乐教案(4篇)

最新凤阳花鼓七年级音乐教案(4篇)

最新凤阳花鼓七年级音乐教案(4篇)凤阳花鼓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一〕教材选择本课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13册中的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中的《之春》。

〔二〕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课时:1节课1、知识与技能①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之学段目的中7—9年级的要求: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进步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才能。

初步感受理解“倚音和切分音”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②熟记《之春》的第二段主旋律,并理解单三部曲式等相关的音乐知识。

2、过程与方法①针对其音乐情绪、构造、曲式等各不一样的特点,将其划归于音乐文化的主线之中,以音乐文化为背景,按照发现、探究、理论的教法线索惯于一体,通过导思、导学,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学会唱法,开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②通过欣赏感受音乐文化的创作特点,并应用其为歌曲编配伴奏和舞蹈,从而促进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开展表现音乐的才能、丰富和进步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才能。

1、欣赏并感受《之春》,理解音乐的特点。

2、应用音乐的特点为本单元的歌曲编配伴奏。

1、感受并理解音乐的典型节奏“倚音、切分音”。

2、应用其为本单元的歌曲编配伴奏发现、探究、理论等多媒体设备钢琴通过导思、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潜力。

师:下面我们欣赏几幅风景图,猜一猜,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生:。

师:好,今天教师就带你们去玩耍一圈,去看看的春天。

〔点课题《之春》〕。

但旅游的时间很短,路途又很遥远,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代步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大家猜一猜?生:……师:我们走的是陆地旅行,所以要用---“汽车”。

如今我们就乘座大客车出行。

〔点课件一辆车缓缓开来,教师做按笛的动作〕。

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没有笛声〕1·节奏律动:师:车的笛声坏了,需要同学们帮助鸣笛〔教师手势示意,学生用“迪迪”鸣笛-----引入“倚音”〕教师开车进入校园〔第一次鸣笛〕有的同学看躲开了,可有的同学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没躲开,于是教师再一次鸣笛〔第二次鸣笛〕师:教师先后鸣笛了两次,前后有什么区别?生:〔节奏宽松,节奏紧凑〕师:为什么会这样?教师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情绪紧张了〕师:节奏从宽松到紧凑反映了音乐情绪的变化。

初中音乐人教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神州音韵凤阳花鼓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神州音韵凤阳花鼓教案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课题:《凤阳花鼓》教材版本: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手鼓,小鼓、双响筒等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凤阳花鼓》2、用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学唱《凤阳花鼓》,体验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激发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唱美歌曲,体验民族风情。

3.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凤阳花鼓》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不同音乐的情绪及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衬词部分的演唱教学过程师生音乐方式问好(老师自定)同学们你们好,老师您好。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音符,让我们一同踏上今天的音乐课堂之旅。

同学们,我们对凤阳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那里有一样东西很出名,而且几乎人人都会用它来表演,那就是凤阳花鼓。

好的,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凤阳花鼓的图片。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凤阳花鼓。

接下来,老师播放歌曲,学生欣赏歌曲。

二教学过程欣赏歌曲《凤阳花鼓》,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并回答相关问题。

)师:歌曲的情绪?生:欢快、愉悦的。

师:歌曲的速度?生:中速稍快师:歌曲的衬词在哪里?生:得儿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学的这首《凤阳花鼓》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首安徽民歌,因在凤阳最为著名,它的曲调自然、质朴并且在演唱中加入了乐器的演奏,使得歌曲更加的生动形象。

下面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我们都来学乐器----------认识了解打击乐器:锣,鼓,镲,木鱼,碰铃,双响筒,手鼓。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生:清脆。

师:好的,下面,请大家随老师一起用双手拍击节奏。

1、利用模仿鼓声(咚咚咚呛)来做发声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 神州单韵(二)《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 神州单韵(二)《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流星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

旧社会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下,遇上连年水惠迫于生活外出逃荒,有的沿街卖唱。

《凤阳花鼓》揭示当时卖唱者的歌舞,表演时手拿花鼓小锣,配以简单的动作,遍舞边唱。

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具特色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

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赋予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2.初步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

三、学情分析在中年级的音乐课中很一些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学唱歌曲,缺少积极的学习状态,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爱好了。

对于学生来说,这首歌曲最难的地方就是衬词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和竞技表演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着重通过双手拍节奏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重点难点重点:体验感受XXX节奏特点。

难点:正确掌握歌曲的难点节奏XXX和难点乐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歌:聆听音乐:《沂蒙山小调》、《茉莉花》分别说一说这两首作品来自于哪个省或地方都可以,通过欣赏两首作品由此导入对民歌地学习。

介绍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音乐,像刚才我们听到的两首作品,我们一听就能够感受到作品的地方特点。

2、《凤阳花鼓》欣赏:(初听)提出聆听的要求:这首作品来自于我国的哪个地方?带着问题去聆听作品,培养学生聆听的能力。

(安徽凤阳) 教师对于作品的出处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结合我们济南商河的鼓子秧歌,来认识安徽凤阳。

3、复听作品《凤阳花鼓》教师提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学生回答:欢快的4、解决歌曲中的难点教师提问:让学生挑出這首歌曲最难唱的地方在哪里?学生回答:最后三小节,然后老师重点教唱,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5、加入二声部演唱,女生唱第一声部男生唱第二声部,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

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第一篇: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了解凤阳花鼓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用身体乐器边唱二声部边为歌曲伴奏,初步建立学生的二声部概念。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击拍唱谱的方法学会切分音演唱,并能独立击拍演唱《凤阳花鼓》的歌谱。

2).能准确地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风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它流行于明清时期,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为4/4拍,前10个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并配有锣鼓的“咚锵”声势为二声部演唱,后面部分则配以幽默风趣的衬词,以及节奏乐器的伴奏,整首歌曲欢快、风趣,具有浓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风格。

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与积累,已经有了初步的音高概念和识谱能力,基本掌握了常用的节奏型,并能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而且,在上学期,他们已经开始接触“多彩的乡音”,对《捕鱼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些民歌朗朗上口的音调记忆犹新,非常喜爱,因此,尽管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

但是这些孩子应该对这首歌曲比较感兴趣。

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在活动中感受音乐,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锻炼能力。

3重点难点重点: 1.能独立击拍演唱《凤阳花鼓》的歌谱。

2.引导学生尝试用身体乐器和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难点: 1.用击拍唱谱的方法学会切分音演唱。

2.能用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阶段1.看一看:播放多媒体,提问:什么是凤阳花鼓?2.播放视频:播放《凤阳花鼓》表演视频。

音乐教案《凤阳花鼓》2

音乐教案《凤阳花鼓》2

音乐教案《凤阳花鼓》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详细内容为《凤阳花鼓》。

该曲为安徽凤阳地区的民间歌舞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舞蹈动作,并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及音乐特点,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演唱《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舞蹈动作和唱腔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舞蹈动作的熟练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视频、凤阳花鼓道具。

2.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凤阳花鼓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其舞蹈动作和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唱腔。

3. 示范:教师演唱《凤阳花鼓》,并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学唱、学跳。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和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5. 展示:每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互相观摩、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凤阳花鼓》2. 内容:a. 歌曲背景:安徽凤阳地区民间歌舞音乐b. 音乐特点: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唱腔独特c. 舞蹈动作:示范图解、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凤阳花鼓》歌曲,录制音频或视频。

b. 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一段凤阳花鼓舞蹈,进行表演。

2. 答案:a. 音频或视频文件。

b. 小组表演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演唱和舞蹈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a. 邀请凤阳花鼓表演艺术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表演。

b. 组织学生参观凤阳花鼓的发源地,深入了解其文化背景。

《第四单元 唱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唱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唱歌凤阳花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通过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凤阳花鼓,掌握其基本节奏和旋律。

2. 难点:理解凤阳花鼓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的音乐器械,包括音响、钢琴等。

2. 准备歌曲的乐谱。

3.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诠释凤阳花鼓的文化背景。

4.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鼓,供学生在教室上应用。

5. 制作一个凤阳花鼓的模型,以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其形状。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音乐唱歌课,教学内容为《凤阳花鼓》。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凤阳花鼓》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歌唱教学:(1)教师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3)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对歌曲进行细致的教学,包括歌词的演唱顺序、歌曲的情感表达等方面。

(4)学生自由演唱,稳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拓展延伸: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在历史上的重要塞位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与花鼓相关的文化现象,如各地的花鼓表演、花鼓文化等。

4. 教室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此外,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还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伴奏音乐、教学用具等,确保教学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 教室互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评判反馈: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教学效果和不足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凤阳花鼓》又名《凤阳歌》,是安徽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迫于生计,只有四处逃荒,沿村乞讨,民间艺人口唱小曲,身背花鼓,手持小锣,挨家挨户边舞边唱。

《凤阳花鼓》有新旧两个版本,旧《凤阳花鼓》歌词生活化,口语化,叙述了花鼓艺人夫妻相依的卖艺生涯,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平世道,倾诉了生活的艰难,新《凤阳花鼓》旋律更欢快,再加上衬词"得儿飘""另当"的运用,虽然衬词无实际意义,但却渲染了欢快的气氛,通过新旧《凤阳花鼓》的对比欣赏让学生能了解世事的变化,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演唱体验中,领略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

2.在与教师共同的学习中,积极思辨、开启心智,初识民歌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一直有着外向的吸纳和融合与动态流变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1在学唱歌曲和欣赏民歌的过程中,分析歌曲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

2.在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中,用聆听作品、找出骨干音等方法,辨别民族五声调式。

在歌曲乐段分析中,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准确表达民歌风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的演唱《凤阳花鼓》,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并把握好一字多音演唱的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听歌曲《凤阳花鼓》进入教室。

教师:大家猜一猜这是何种乐器?(出示双条鼓的图片)学生:鼓类打击乐器。

教师:这是双条鼓。

通常,表演者单手持鼓,另一只手持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也由此得名。

双条鼓起源于在凤阳,又称凤阳花鼓,在安徽有一首民歌就是以凤阳花鼓为名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唱吧。

(二)分段欣赏1.简介这首歌曲叫《凤阳花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安徽民歌。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凤阳花鼓》音乐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凤阳花鼓》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1设计意图《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典型的民间乐曲,为了让孩子体验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设计了这样一个适合孩子的打击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通过自己亲手打奏出好听的民歌,体验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乐曲的喜庆气氛和凤阳花鼓的乐曲风格。

2.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3.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和谐一致,并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使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难点: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一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图谱,碰铃,铃鼓,圆舞板若干。

2.幼儿已熟悉乐曲旋律。

3.《凤阳花鼓》音乐。

活动过程1.听音乐,进一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们听一听。

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啊?小结:这首欢快的音乐叫《凤阳花鼓》,凤阳是我们安徽的一个地名,叫凤阳县,《凤阳花鼓》是我们安徽民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民歌。

2.结合图谱,进一步理解音乐节奏。

(1)认识图谱,尝试徒手拍。

出示图谱,问: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个×代表什么吗?师:一个×代表着拍一次手,我们一起来伸出小手试试看。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除了用拍手来表现节奏,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节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们应该怎么拍?拍腿呢?出示图谱: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跟刚刚的图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一个小手和两个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两个小腿呢?这个圆圈呢?(3)幼儿合作用动作演奏。

①分组练习。

②集体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演奏时,一定要看着老师手势,看着图谱,听着指挥,这样我们才能把音乐表现的很好听。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 唱歌《凤阳花鼓》教案2 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 唱歌《凤阳花鼓》教案2 新人教版

《凤阳花鼓》教案教学内容: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2、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3、通过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对比,使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爱护好时光。

教学分析:《凤阳花鼓》一曲选自安徽流传已久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

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

歌曲演唱形式是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曲填塞安徽风阳地方民歌的风味特色,节奏平缓,略带有跳跃性,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不同之处。

2、歌曲《凤阳花鼓》中称词的演唱。

教学准备:锣、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二、引入:这是谁?她们在做什么呢?三、新课教学:1、带着思考欣赏音乐《凤阳歌》。

2、观察凤阳花鼓:听音乐,画花鼓。

(每组选上一名同学进行画花鼓比赛,看谁画的像画的美。

给赢的组以奖励。

)四、学唱新歌:1、听音乐律动,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强拍。

2、解决难点:板书“得儿飘得儿飘,得儿另当飘”,教师演唱,请学生进行模仿,每一组进行模仿比赛。

(请演唱对的同学教唱他们自己组的同学。

)3、跟音乐演唱歌曲:学生自己学唱。

4、检查学唱情况,师生接唱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5、巩固与处理:加锣、鼓为音乐伴奏演唱。

(学生为歌曲设计节奏型,并用鼓和锣敲出来。

)五、创编歌词:“我唱我歌”,教师出示自己的作品:“说XX,唱XX,XX就是好地方,自从XXXX后,一年更比一年强。

”再由学生听音乐自己创编。

(进行新旧花鼓音乐的对比,使学生爱护好时光。

)六、小结下课。

、提升部分主题宴会服务的质量,从菜单的设计打印到配套餐具与调料的准备,特别是上菜的语言服务设计将是整个服务的点缀和装饰,开盘菜的欢迎词导入,餐中重头菜肴的介绍宣传,主食供应时的再次祝福,将时刻突出主人对主宾的尊敬热情,也通过此举服务让客人在心里更加加强对朋友盛情的优美回忆,真正达到客人宴请的物质精神双重享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凤阳花鼓》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凤阳花鼓》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凤阳花鼓》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背景,学会唱这首歌曲,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进行伴奏。

2.通过比较新旧两首《凤阳花鼓》,感受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以小组为单位为《凤阳花鼓》旋律进行加花,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改编歌词,感受不同的情绪和风格。

2.为旋律添加乐段。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民歌它的名字是什么,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屏显中国地图)学生:《茉莉花》——(江苏民歌)。

2.介绍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教师: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县,有一种叫做“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最初由两个人表演,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

歌词内容悲切,反映了当时凤阳旱涝灾荒的情况,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现在我们来听听这首旧版《凤阳花鼓》。

3.分析旧版《凤阳花鼓》的情绪和色彩:教师播放旧版《凤阳花鼓》,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用颜色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

学生讨论1分钟,然后个别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

灰色可以代表心情很悲伤,黑色可以代表当时社会很黑暗,棕黄、土黄表示环境很萧条等等……4.比较新旧两版《凤阳花鼓》:教师: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们看凤阳如今的美好景象。

教师播放新版《凤阳花鼓》,然后让学生再次讨论如何用颜色来表达凤阳的变化。

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与学生一起用歌声来表达凤阳今天的变化。

5.学唱新版《凤阳花鼓》:教师:下面我们就怀着喜悦的心情唱唱这首新版《凤阳花鼓》。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着唱歌谱。

同时,教师让学生分组为《凤阳花鼓》旋律进行加花,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唱《凤阳花鼓》,还能够通过颜色来表达歌曲的情绪,以及为旋律添加乐段,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 唱歌《凤阳花鼓》教案3 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 唱歌《凤阳花鼓》教案3 新人教版

《凤阳花鼓》教案教学目的:1、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2、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

3、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教学重难点: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1、课前放录音《茉莉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3、发声练习:用“u”音唱(教导学生把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回答:江苏民歌《茉莉花》)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1)老师演唱。

(2)节奏训练。

(3)试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

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7、小结: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凤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凤 阳 花 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凤 阳 花 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一、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分析乐曲、解决乐曲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民间小调歌曲。

二、教学重点:1、歌曲《凤阳花鼓》中切分音、休止符、衬词的演唱。

2、拓展延伸: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手机下载全民K歌软件自己录制音频,通过k歌平台逐步培养学生音准节奏能力。

三、教学难点:乐曲调式、鱼咬尾的结构形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凤阳花鼓”。

流行于安徽一带,是黄梅调的前身,旋律流畅自然,婉转秀丽,易于上口,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执锣,口唱小调,边歌边舞。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2、播放凤阳花鼓视频介绍3、听音乐答问题:歌曲节拍?(4/4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指挥图示?4、大家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12356 宫商角徵羽民族五声调式)5、同学仔细听老师唱前两行乐谱,大家发现什么规律?介绍歌曲写作手法——鱼咬尾6、学唱歌曲7、解决歌曲难点:切分节奏休止符衬词演唱8、拓展延伸:A、唱一唱、练一练;(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B、利用全民K歌软件录制歌曲音频(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手机自己录制歌曲音频,逐步培养学生音准节奏能力)9、总结。

下课!。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特点,感受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间风情。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旋律和节奏,并能进行简单的演奏。

(3)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重点:(1)学习《凤阳花鼓》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特点。

3. 教学难点:(1)掌握《凤阳花鼓》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特点。

4.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乐器(如鼓、锣等)。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凤阳花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解:讲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凤阳花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3)学习:通过乐器,让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旋律和节奏,并进行简单的演奏。

(4)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演奏技巧。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凤阳花鼓》的特点和背景,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6. 教学评价: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通过学习《凤阳花鼓》,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1. 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凤阳花鼓》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文化理解能力:通过讲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特点,使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3. 实践创新精神:通过分组练习和演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

在音乐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演奏技巧。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凤阳花鼓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凤阳花鼓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凤阳花鼓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凤阳花鼓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凤阳花鼓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凤阳花鼓的认识和理解。
2. 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通过分解步骤、举例子、设置实践环节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3.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4.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凤阳花鼓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凤阳花鼓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凤阳花鼓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凤阳花鼓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凤阳花鼓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人教版七下音乐4.1凤阳花鼓教案

人教版七下音乐4.1凤阳花鼓教案
人教版七下音乐4.1凤阳花鼓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七下音乐4.1凤阳花鼓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2月18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感受并理解民间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3)组织学生观看凤阳花鼓的表演视频,感受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魅力。
(4)鼓励学生参加民间音乐社团或工作坊,亲自体验凤阳花鼓的演奏和制作过程。
(5)邀请民间音乐家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6)鼓励学生创作关于凤阳花鼓的诗歌、故事或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凤阳花鼓的理解和感受。
(5)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需要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凤阳花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曲调和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分析法:教师将凤阳花鼓与其他民间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其风格和特点,加深对凤阳花鼓的理解。
4.打击乐器:为学生提供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凤阳花鼓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7.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对凤阳花鼓的掌握。
(7)组织学生参观民间音乐博物馆或展览,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8)鼓励学生参与民间音乐的比赛或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花鼓》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2、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3、通过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对比,使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

教学分析:
《凤阳花鼓》一曲选自安徽流传已久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

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

歌曲演唱形式是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曲充满安徽风阳地方民歌的风味特色,节奏平稳,略带有跳跃性,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不同之处。

2、歌曲《凤阳花鼓》中称词的演唱。

教学准备:
锣、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二、引入:
这是谁?她们在做什么呢?
三、新课教学:
1、带着思考欣赏音乐《凤阳歌》。

2、观察凤阳花鼓:听音乐,画花鼓。

(每组选上一名同学进行画花鼓比赛,看谁画的像画的美。

给赢的组以奖励。


四、学唱新歌:
1、听音乐律动,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强拍。

2、解决难点:板书“得儿飘得儿飘,得儿另当飘”,教师演唱,请学生进行模仿,每一组进行模仿比赛。

(请演唱对的同学教唱他们自己组的同学。


3、跟音乐演唱歌曲:学生自己学唱。

4、检查学唱情况,师生接唱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5、巩固与处理:加锣、鼓为音乐伴奏演唱。

(学生为歌曲设计节奏型,并用鼓和锣敲出来。


五、创编歌词:
“我唱我歌”,教师出示自己的作品:“说XX,唱XX,XX就是好地方,自从XXXX后,一年更比一年强。

”再由学生听音乐自己创编。

(进行新旧花鼓音乐的对比,使学生珍惜好时光。


六、小结下课。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