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研计划——聚焦领域核心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中班段教研活动数学
![中班段教研活动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b6c66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0.png)
一、活动背景数学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班段数学领域教学质量,我园开展了此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领域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适合中班段幼儿的数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数学领域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对数学领域教学的认识在本次教研活动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部分教师对数学领域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如: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体验和探究;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等。
(2)幼儿数学学习现状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中班段幼儿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刻;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合作意识不强等。
2. 数学领域教学策略探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认识数字5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小动物找家”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5。
(2)注重操作,体验探究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探究数学概念。
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可以提供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幼儿拼搭出不同的图形。
(3)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幼儿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数学素养。
(4)家园共育,助力成长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适合幼儿的数学游戏,让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数学活动。
3. 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一: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形》教师通过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长方形的特点。
在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拼搭出各种长方形。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计划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68151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a.png)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计划•相关推荐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计划(通用10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
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计划篇1活动目标:1、尝试分析图形的三项特征。
2、发展幼儿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3、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具:钓鱼杆、(红、黄、绿、大、小、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特征的鱼若干海绵垫围成的大池塘、塑料圈小池塘教具:冰柜样式的表格若干、大小颜色形状标记若干、奖品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
初步感知鱼的三种特征。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钓鱼吧!哟,这里有一个大池塘。
哇,里面有许多鱼,有些什么样的鱼呢?(请幼儿自由说说颜色、形状、大小)2、整体感知鱼的三种特征,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达。
我们来个钓鱼比赛吧!比一比,谁钓得又多又快!(幼儿钓鱼,钓完后坐下休息)来,让我们数一数,你钓到了几条鱼?(幼儿自由交流,提问个别幼儿,评出钓鱼冠军,发奖)小朋友,你钓到的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和别人比一比,是大的还是小的?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
(自由交流、个别介绍,引导幼儿将三种特征完整表达)3、将鱼按三种整体特征分类小朋友,真能干。
这么多鱼来不及吃完,如果坏了怎么办呢?(放进冰柜里)老师的这个冰柜有些特别。
不能随便乱放,得按上面的标记放。
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标记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大小,颜色、形状标记)那这三个标记放在一块儿,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将三个标记组成的三种特征表达完整。
)谁钓到了大的红颜色的正方形的鱼,赶快送来冰柜!(幼儿分析鱼的三项特征,送到冰柜表格,教师引导幼儿检验)(同样的方法:请幼儿个别或集体完整说说三种特征,根据三种特征送相应的鱼到冰柜、检验操作结果)4、按三种整体特征钓鱼小朋友,真聪明。
幼儿园中班教研计划——聚焦领域核心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研计划——聚焦领域核心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9312c69f111f18583d05ae3.png)
中班段教研活动计划“聚焦领域核心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精神,以《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指导,促进我园幼教教研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于周围的环境自发地或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
他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包含了儿童对数、计算、空间、几何、测量和模式的认知能力。
数主要包括对基数概念、序数、集合比较及初步的数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计算主要是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空间\几何主要是指对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图形组合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基本的空间概念、方位和空间关系的认识;测量是把带待测定的量与一个作为标准的量进行比较,它将抽象的数与几何两个关键的数学领域紧密联系在一起。
测量的概念和运用对幼儿来说较为复杂,所以幼儿主要是对物体量的基本特征和比较方法的了解。
物体除了数、量、形的特征之外,还有表现出一些有规律的特征,模式认知是指个体对物体间内在的规则关系的认识。
二、本园中班数学教研情况分析:针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要求,科学领域的子领域是数学认知,其中数学认知的子目标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然而本次教研的幼儿是从小班刚刚升入中班,虽然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数学,但是幼儿缺乏发现数的有用和有趣的意识,以及不知道数是怎么来的,而且家长教师还是存在传统思想,直接告诉幼儿,然而幼儿对于数的由来、组成是不理解的;现在的幼儿对于空间的关系的理解也比较欠缺,如:区分左右前后的空间关系和里面和外面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提升。
幼儿数学领域教研活动(3篇)
![幼儿数学领域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72594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5.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数学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数学领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提高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认识,优化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提高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认识,明确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2. 优化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提高数学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数学教育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幼儿数学教育概述(1)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概念(2)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3)幼儿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与方法(1)幼儿数学教育内容(2)幼儿数学教育方法(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1)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2)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3)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评价4.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案例分享与研讨(1)教师分享数学教育活动案例(2)研讨数学教育活动案例的优缺点(3)改进数学教育活动案例5. 幼儿数学教育评价(1)幼儿数学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2)幼儿数学教育评价的方法(3)幼儿数学教育评价的实施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2. 活动地点:幼儿园会议室3.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活动4. 参与人员:全体幼儿园教师五、活动实施1. 邀请专家进行幼儿数学教育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认识。
2. 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讨,优化数学教育活动。
3. 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4. 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案例分享与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组织教师进行幼儿数学教育评价研讨,提高幼儿数学教育质量。
2024年中班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下学期
![2024年中班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下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63b2812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0.png)
2024年中班数学教研组教学计划下学期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下学期,中班数学教研组将致力于提供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富有乐趣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在数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学计划将基于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们教研组的具体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数感与运算能力:幼儿能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几何与空间认知:通过各种活动,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理解空间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操作。
3.测量与比较:幼儿能够使用非标准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对物体的大小、长短、重量等进行比较。
4.数据处理: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来理解数据,并能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推断。
5.数学思维:幼儿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数的认识与运算: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如数数、点数、配对等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并逐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几何与空间认知:利用积木、拼图等教具,引导幼儿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进行简单的空间想象和图形组合。
3.测量与比较:通过使用自然物(如小石头、木棍)或自制工具,让幼儿学习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属性。
4.数据处理:设计调查和记录活动,让幼儿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
5.数学游戏与活动:定期组织数学游戏活动,如数学小竞赛、数学故事会等,增加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探究式学习: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来学习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合作学习:设计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中班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feae0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b.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园中班数学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数学素养,我园决定开展中班数学教研组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对数学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提高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明确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2. 培养教师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3.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帮助幼儿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四、活动内容1. 数学教育理论学习(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的内容。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数学教育理念。
2. 教学观摩与研讨(1)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3)针对观摩课进行研讨,分析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数学游戏设计与实践(1)组织教师开展数学游戏设计比赛,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2)将优秀游戏应用于教学实践,观察幼儿学习效果。
4. 教学案例分析(1)收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2)分享优秀教学案例,促进教师相互学习。
5.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资源搜集、整理、开发活动。
(2)分享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资源利用能力。
6. 教师培训与考核(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学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对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考核,促进教师自我提升。
五、活动实施1. 成立中班数学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
3. 邀请专家、优秀教师参与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4. 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
5. 对活动进行总结,梳理经验,为后续活动提供借鉴。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研策划(3篇)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研策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9297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园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学是幼儿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反思,提升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理解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明确数学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3. 培养教师观察、分析、评价幼儿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提升。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数学教育理念探讨-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相关内容。
- 分析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 探讨如何将数学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2. 数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学习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 分析数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
- 交流不同年龄段幼儿数学活动的案例。
3. 数学活动评价与反思- 学习数学活动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 分析数学活动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 反思数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4. 数学活动资源开发与应用- 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数学活动。
- 学习开发适合幼儿的数学活动资源的方法。
- 交流数学活动资源的应用案例。
四、活动形式1. 专家讲座:邀请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数学教育水平。
2.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数学活动案例,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
3. 互动研讨:围绕活动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教学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教学中的数学活动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
5. 教学展示:教师自主设计数学活动,进行教学展示,接受同行评议。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2. 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或教师办公室。
数学领域教研活动幼儿园(3篇)
![数学领域教研活动幼儿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e13c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1.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逐渐重视数学领域的教学。
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我们开展了本次数学领域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创新与实践,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掌握最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9:00-9:10)由幼儿园园长发表讲话,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并强调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2. 专家讲座(9:10-10:10)邀请知名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
3. 教师经验分享(10:10-10:40)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数学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4. 分组讨论(10:40-11:10)将参会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如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2)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数学游戏?(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4)如何开展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提高?5. 总结发言(11:10-11:30)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成果,并对今后的数学教育提出期望。
五、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讲座主题:幼儿园数学教育创新与实践内容概述:(1)介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2)阐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创新理念;(3)分享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践案例;(4)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 教师经验分享分享主题:幼儿园数学教育创新实践案例内容概述:(1)教师分享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方法;(2)展示数学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3)介绍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4)探讨家园共育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月教研
![幼儿园中班数学月教研](https://img.taocdn.com/s3/m/a4c8e93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0.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我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学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中学习、观摩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活动目标1. 帮助教师深入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相关内容。
2. 提升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中班数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三、活动内容1. 集中学习(1)组织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的部分内容,重点解读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
(2)邀请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数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
2. 观摩研讨(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数学教育活动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活动。
(2)开展小组研讨,针对具体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方案。
3. 实践反思(1)教师根据研讨成果,在班级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并记录活动过程和幼儿的参与情况。
(2)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交流,分享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四、活动过程1. 第一周:集中学习(1)组织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集中讲解、讨论等形式,帮助教师理解指南中的数学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
(2)邀请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特点等。
2. 第二周:观摩研讨(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数学教育活动案例,案例内容涵盖数、量、形、空间等多个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帮助教师了解优秀数学活动的特点。
(2)开展小组研讨,针对具体数学教学内容,如“认识10以内的数字”、“比较大小”、“图形分类”等,教师们共同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3. 第三周:实践反思(1)教师根据研讨成果,在班级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并记录活动过程和幼儿的参与情况。
数学领域教研活动幼儿园(3篇)
![数学领域教研活动幼儿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f891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数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特此开展数学领域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数学教学目标。
2. 分析幼儿园数学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3. 探讨有效的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及目标(1)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抽象能力,还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园数学教育具有以下作用:①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② 培养幼儿的抽象能力;③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④ 培养幼儿的数感、空间感、几何感等。
(2)数学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如下:① 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② 培养幼儿的数感和空间感;③ 培养幼儿的几何知识和几何操作能力;④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
2. 幼儿园数学教学现状及问题(1)现状目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② 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③ 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认识不足;④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2)问题① 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② 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③ 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④ 教师专业素养不高,难以胜任数学教学任务。
3. 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趣味性①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内容;②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事物;③ 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024年中班上学期数学教研计划
![2024年中班上学期数学教研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9c61c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a.png)
标题:2024年中班上学期数学教研计划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教研计划对于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为中班上学期数学教育提供指导和方向,确保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设定:△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形状、空间和时间。
△提高幼儿的数学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原则遵循:△趣味性:将游戏和活动融入数学教育,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生活化:将数学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个别化: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操作性:鼓励幼儿通过操作实物和模型来探索和理解数学概念。
二、教研内容与实施1.数与量的关系:△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开展点数、排序、比较大小等实践活动。
2.形状与空间:△引导幼儿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通过搭建积木、拼图等活动,让幼儿体验空间关系。
3.时间与序列:△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时间概念,如白天和黑夜、昨天和明天。
△通过排序活动,让幼儿感受序列的逻辑性。
4.数学游戏与活动:△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如数学棋盘游戏、数学谜题等。
△组织户外数学活动,如测量、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
三、教研方法与策略1.观察记录:△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他们的表现和进步。
△分析观察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环境创设:△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操作材料。
△利用教室的墙面和角落,展示幼儿的数学作品和成果。
3.家长参与:△通过家长会、家长工作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提供家庭数学活动建议,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数学游戏。
数学领域中班教研主题活动(3篇)
![数学领域中班教研主题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f94f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我园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认识,提升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我园特开展“数学领域中班教研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认识,明确数学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
2. 培养教师对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提高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育水平。
4.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0日(周一)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中班教师六、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1)讲座主题:《数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2)讲座内容:1. 数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 数学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3. 数学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4. 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3)主讲人:XX幼儿园数学教研组长2. 教学观摩(1)观摩主题: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5》(2)观摩内容:1. 教师组织活动的基本流程2. 教学方法与策略3.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4. 教学效果(3)观摩教师:XX幼儿园中班教师3. 教学研讨(1)研讨主题:如何提高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2)研讨内容:1. 如何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数学教育活动2. 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育活动的效果3. 如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4. 如何对数学教育活动进行评价(3)研讨形式:分组讨论、分享交流4. 教学反思(1)反思主题: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及效果评价(2)反思内容:1. 教师在组织实施数学教育活动中的亮点与不足2. 数学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措施3. 如何提高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3)反思形式:个人反思、小组讨论七、活动组织与实施1. 活动前:(1)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制定活动方案。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确定观摩教师和活动内容。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b3a76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0.png)
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一、前言幼儿园数学教育一直备受关注,而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更是备受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数学兴趣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
通过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发展数学思维幼儿园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思维基础。
3. 培养合作意识幼儿园数学教育注重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其日后的社交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的意义1. 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有助于教师们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在相同的起点上进行数学学习,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2.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有助于教师们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分享,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有助于促进教师们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为学校的数学教育提供更丰富和多样的教学资源。
四、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的实施方法1. 制定教研计划目标需要确定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的整体目标和重点,明确教研的方向和内容。
2. 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可以定期举行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活动,包括教研讨论、教学观摩和教学成果展示等,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教研经费、教研场地和教研工具,以保障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对于提升学校的数学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培养学生数学兴趣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幼儿园数学领域教研计划的实施,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中班数学教研活动(3篇)
![中班数学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dfe85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5.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班幼儿正处于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共同研讨、实践反思,提升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明确数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 帮助教师掌握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提高活动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数学教育水平。
4.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中班数学教育理念及目标解读2.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案例分析3.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4. 数学区角创设与利用5. 教师反思与经验分享四、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课时)(1)教师共同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相关内容。
(2)解读中班数学教育目标,明确数学教育的内容。
2.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1课时)(1)教师分享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优点与不足。
(2)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案例中的不足,提高活动质量。
3. 第三阶段:组织与实施策略(1课时)(1)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2)共同总结出适合中班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实施方法。
4. 第四阶段:数学区角创设与利用(1课时)(1)教师参观幼儿园数学区角,了解区角创设的原则与要求。
(2)共同讨论如何利用数学区角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5. 第五阶段:教师反思与经验分享(1课时)(1)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2)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提高数学教育水平。
五、活动评价1. 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程度。
2. 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情况。
4. 幼儿数学素养的提升情况。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中班数学教研活动,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中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提高了数学教育水平。
2024年中班数学组教研计划下学期
![2024年中班数学组教研计划下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5aa611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4.png)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班幼儿的数学能力,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明确教研目标本学期,我们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以下教研目标:1.加强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日常活动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形状、大小、数量、颜色等。
2.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问题解决和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材料和教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4.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教研活动和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在数学领域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二、具体实施措施1.集体备课与研讨:定期组织数学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讨,优化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主题式教学:围绕数学概念,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形状与空间”、“数与运算”等,通过主题探究和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
3.操作与探索:提供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探索,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观察与评估: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了解幼儿的数学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
5.家园共育: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数学活动等形式,加强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三、教研活动安排1.开学初,组织全体数学组教师进行新学期教研工作部署会议。
2.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包括观摩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
3.每季度进行一次数学教学成果展示,如幼儿数学作品展、数学游戏竞赛等。
4.学期末,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工作总结,评估教研成效,并制定下学期教研计划。
四、专业发展与培训1.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数学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升专业素养。
2.定期开展园内数学教学经验分享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法的研究,如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法、多元智能理论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教研活动方案幼儿园数学(3篇)
![教研活动方案幼儿园数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a8a8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5.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数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共同探讨、实践和研究,提升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2. 增强教师运用数学教育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4.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活动主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10月19日五、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六、参与人员1. 幼儿园全体数学教师2. 幼儿园园长3. 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七、活动内容(一)开幕式(10月15日)1. 幼儿园园长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意义。
2. 专家致辞,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出期望和建议。
(二)主题讲座(10月16日)1. 专家讲座:《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概念与理念》- 讲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概念,如数、量、形、空间等。
- 分析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理念,如游戏化、情境化、操作化等。
2. 专家讲座:《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介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如直观法、操作法、探究法等。
- 分析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策略,如分组教学、个别辅导、家园合作等。
(三)分组研讨(10月17日)1. 分组讨论主题:《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讨论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 分享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2. 小组展示与交流- 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研讨成果。
- 全体教师进行点评和交流,共同提高。
(四)实践观摩(10月18日)1. 观摩优秀教师数学教育活动- 观摩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了解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
2. 专家点评与指导- 专家对观摩活动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 教师们结合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幼儿园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通用3篇)
![幼儿园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979f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c.png)
幼儿园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通用3篇)幼儿园数学组教研篇1一、指导思想:1.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
围绕数学教研组的研究方向,探讨“数、量、形、空间”领域上进行整合教学的研究。
2.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注重观念更新:倡导“新纲要”学习、解读和有关课程理论的学习;倡导把园数学教研的.内容更多指向班级管理和课程实施,重视构建动态的、关注效益的学习共同体,切实发挥园数学教研组的研修、引路、资源提供等作用。
3.“聚焦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活动”的理念,把园本教研落实在儿童发展和教师发展上,让“园本教研”成为教师培训的主阵地。
4.为园数学组教师专业成长和风采展示提供平台,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
二、主要研究任务:1.学习区数学教研组先进经验,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2.进行理论学习研究,探讨“数、量、形、空间”领域上进行整合教学的研究。
3.开展实践研究,从实践出发,在实际操作中研讨具体问题。
4.开展案例分析,以案例为载体,挖掘数学教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亮点”,形成优秀教学案例,让大家共享优秀教育资源。
三、活动形式与要求:1.本学期活动5次(详见活动安排表),自第7周起每单周四上午9:00至10:40。
2.活动形式:(1)每次观摩教学活动后,开课教师个人反思,大家评议,交流研讨;(2)理论讲座:组长主持讲座。
3.活动要求:(1)要求组员遵守活动律律,不无故缺席、早退;(2)组员要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开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3)组员在研讨时要积极参与讨论,阐述观念,认真记录。
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后,需上交及教学案例。
(4)组员公平公正投票评选出数学教研组优质课,并进行好课展示。
四、活动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幼儿园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
在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下,注重自身的修养,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抓好本组及教研组教师的教学素养,肯钻业务,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研活动(3篇)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410f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9.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我园中班数学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开展本次数学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增强教师对数学教育方法的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育水平。
4.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强调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2. 教学观摩(1)教师A: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2)教师B:中班数学活动《数的分解与组合》3. 教学反思(1)教师A、B分别对所执教的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2)其他教师针对观摩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4. 专题讲座邀请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如下:(1)中班数学教育理念与目标(2)中班数学教育方法与策略(3)幼儿数学素养的培养5. 小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话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数学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2)如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3)如何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6. 总结与反馈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的努力和成果,并对今后的数学教育工作提出期望。
六、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中班数学教育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教师掌握多种数学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共同提高数学教育水平。
4. 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七、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备课,准备好观摩活动所需的教具和课件。
2. 邀请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3. 准备好活动场地、设备等。
4. 提前通知教师参加活动,并做好相关安排。
八、活动总结本次中班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_数学领域活动方案(精选26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_数学领域活动方案(精选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50b9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f.png)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_数学领域活动方案(精选26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_数学领域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花片按一定规律排序,初步掌握两种物品的不同排序规律和方法。
2.感受多种有趣的排序现象,体验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人手一面镜子、一张已经折叠好的餐巾纸、水彩笔,两面镜子不同组合方式的标志贴在展示板上。
2.花片、皇冠若干。
活动过程:(一)学习排序1.第一次排序:(1)指导语:小朋友看看桌上有什么?请你找到这个红宝石做为起点,让这些小花片有规律地在这上面排一排队。
幼儿操作后交流:你是如何排的?(2)请你再次设计花边,和别人不一样。
幼儿操作后出示一个个排列方法,并小结:原来两种花片就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排法。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真棒!请你让小花片回到小篮中休息一下。
2.第二次排序:(1)指导语:有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邀请我们一起参加生日会,我们来做个生日皇冠,去参加生日会吧!请你先在这上面有规律地排上花,要和刚才排得不一样,再把它围起来,变成个皇冠,请你试试吧!(2)幼儿操作后:你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谁来帮助他。
(3)纠正幼儿封闭形曲线的排序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圆,我们排的时候要是按这个特征排的话,就要注意这一组的完整性,这样会更美。
(4)请幼儿把生日皇冠上有规律的排列进行一下调整,注意一组的完整性。
(5)幼儿操作,并把生日皇冠戴上头上。
(二)镜子里的排序,体验排列方式的不同1.制作生日礼物:花手帕。
做花手帕也有一个要求:上面的图案也要有规律地排列。
2.指导语:这儿有张餐巾纸,请你用笔在这上面添画一下,我们来请这两面镜子帮忙变戏法,把礼物变出来。
幼儿画完后,看看我们的画在小镜子手拉手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用两面镜子,探索,观察镜中的变化。
3.交流发现:镜子里的图案排列得有没有规律?象什么?这么多图案是怎么排列的呢?4.我们从镜子里把礼物请出来,好吗?打开餐巾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段教研活动计划
“聚焦领域核心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精神,以《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指导,促进我园幼教教研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于周围的环境自发地或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
他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包含了儿童对数、计算、空间、几何、测量和模式的认知能力。
数主要包括对基数概念、序数、集合比较及初步的数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计算主要是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空间\几何主要是指对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图形组合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基本的空间概念、方位和空间关系的认识;测量是把带待测定的量与一个作为标准的量进行比较,它将抽象的数与几何两个关键的数学领域紧密联系在一起。
测量的概念和运用对幼儿来说较为复杂,所以幼儿主要是对物体量的基本特征和比较方法的了解。
物体除了数、量、形的特征之外,还有表现出一些有规律的特征,模式认知是指个体对物体间内在的规则关系的认识。
二、本园中班数学教研情况分析:
针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要求,科学领域的子领域是数学认知,其中数学认知的子目标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然而本次教研的幼儿是从小班刚刚升入中班,虽然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数学,但是幼儿缺乏发现数的有用和有趣的意识,以及不知道数是怎么来的,而且家长教师还是存在传统思想,直接告诉幼儿,然而幼儿对于数的由来、组成是不理解的;现在的幼儿对于空间的关系的理解也比较欠缺,如:区分左右前后的空间关系和里面和外面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提升。
根
据中班段幼儿的现状,中班段的教师们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不知道怎样把数学课堂设计的生动有趣;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活动目标单一,往往会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然而其教学效果当然就不理想了,教师们也急需改善数学教学,所以我们一起选用《幼儿数学核心概念》理论知识,我们一起探索数学核心概念,帮助我们理解怎样才能将这些概念这些概念清楚的传达给幼儿。
希望通过教研让老师们了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什么,怎么教?并提升数学教学活动。
三、具体措施:
1、学习、理解、掌握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论知识
(1)集合的核心概念:集合与分类。
(2)数感和数数核心概念:数字的用途;数量的表征;数量;数数的基本原则。
(3)空间关系的核心概念:空间描述;空间的想象。
(4)图形的核心概念:定义和分析图形
2、组织观摩活动
(1)教师通过观摩活动,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记录方式:照片、摄像、语言)。
上课教室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及思考,吸取研讨活动中的精华,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2)教师在本班教学中,观察研讨过程得出的策略,及时进行记录,并反思、调整。
(3)教师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研出教案教学策略,了解教学策略的运用方式,思考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主动式的参与活动中。
3、集体研讨
(1)针对班级提出的实施困难或课后评价,通过9次集体教研活动进行问题解剖。
(2)通过班级现场观摩后,再次进行研讨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3)最后通过三次活动观摩来展示成果。
四、教研分组
本学期中班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共12名,具体分组如下:
教研组长:
组员:
五、活动时间安排
1、宣读教研计划,教研要求;并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进行具体安排(1小时)。
2、中班组教研,分配每个人的小任务,落实到每个人。
主持人:记录人:拍照:
2、9月11日:
1、理论学习:4-5岁儿童数学认知的典型性表现和什么是核心概念。
2、作业布置,每班准备2道关于数学集合核心概念的小游戏。
主持人:记录人:拍照:
3、9月18日:
1、理论学习集合的核心概念;并进行集合核心概念的游戏分享。
(30分钟)
2、班级老师分享集合核心概念的游戏,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30分钟)
3、教师参与研讨设计下次上课的教案。
(30分钟)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4、10月9日:
1、在ICKB-2班开展数学领域:关于集合核心概念的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25分钟)
2、中午在KD-1班进行观摩课的研讨,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45分钟)
3、作业布置,每班准备2道关于数学领域数感和数数的核心概念的小游戏。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5、10月16日:
1、理论学习数感的核心概念和数数的核心概念。
并进行数感和数数核心概念的游戏分享。
(30分钟)
2、班级老师分享数感和数数核心概念的游戏,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30分钟)
3、教师参与研讨设计下次上课的教案。
(30分钟)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1、在KB-2班开展数学领域:关于数感或数数核心概念的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2、中午在KD-1班进行观摩课的研讨,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45分钟)
3、作业布置,每班准备2道关于数学领域空间关系核心概念的小游戏。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7、11月6日:
1、理论学习空间关系的核心概念。
并进行空间关系的核心概念的游戏分享。
(30分钟)
2、班级老师分享空间关系的核心概念的游戏,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30分钟)
3、教师参与研讨设计下次上课的教案。
(30分钟)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8、11月13日:
1、在KB-1班开展数学领域:关于空间关系的核心概念的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2、中午在KD-1班进行观摩课的研讨,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45分钟)
3、作业布置,每班准备2道关于数学领域图形核心概念的小游戏。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9、11月20日:
1、理论学习图形的核心概念。
并进行图形的核心概念的游戏分享。
(30分钟)
2、班级老师分享图形的核心概念的游戏,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30分钟)
3、教师参与研讨设计下次上课的教案。
(30分钟)
主持人: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10、12月4日:
1、在ICKB-1班开展数学领域:关于图形的核心概念的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2、中午在KD-1班进行观摩课的研讨,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45分钟)
3、作业布置,每班准备2道关于数学核心概念的小游戏。
主持人:晏梦玲
发言人:各班老师记录人:拍照:
11、12月11日:
1、班级老师分享图形的核心概念的游戏,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30分钟)
2、收集本学期依然存在的教研困惑。
(10分钟)
3、教师充分参与研讨活动并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主持人:
发言人:所有中班组教研老师记录人:拍照:
12、1月8日:
1、期末总结。
2、教师做好相应的研讨记录。
主持人:
发言人:中班教研组所以成员记录人:拍照:
教研要求:
1、参加教研活动时,请自觉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
2、参加教研活动时,请提前2分钟到场。
3、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请相应的班级提供下次教研的材料。
4、每次教研结束后,请记录人及时上交本次教研的记录表、照片等到教研组长处。
5、每位老师准备一个教研本,针对每次教研,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学期末统一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