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

合集下载

辽宁省水泉沟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辽宁省水泉沟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5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辽宁省水泉沟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马丙乾(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3)摘 要:辽宁省水泉沟金矿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泉沟一带,隶属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大板镇。

其工作区域位于辽宁省阜新市东南约14km 位置,地处于华北地块北缘燕山陆内造山带东北端的阜新金矿集中区。

水泉沟金矿经历了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克拉通盖层演化和中新生代陆内造山等多个构造的演化,形成了复杂且具有规律的构造格架。

本文针对水泉沟金矿内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矿床形成的原因及情况规律进行分析。

了解该区域内部的构造格架,确定该区域的金矿分布特征,以便运用各种手段,为水泉沟金矿区提供相应的基础地质资料,并发现水泉沟金矿区地质特征和找矿远景,为日后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泉沟金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1-0053-2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马丙乾,男,生于1990年,汉族,吉林长岭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水泉沟金矿区是“七五”期间发现的,水泉沟金矿床与水泉沟岩体有时间、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其矿床为重熔交代中高温热液矿床。

从上世纪70年代辽宁省地矿局第一区调队就对于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考察,到了1973年国家计委地质总局航空物探大队九〇一队也对于其地质状况进行了勘探,直至2020年都有相关的工作人员针对该地区展开研究普查工作,并在具体的沟渠内进行金矿资源量的预测。

水泉沟金矿的矿体主要来源于热液成矿,很多时候对于此类矿石勘探人员无法直接通过视觉进行查询,只有技术显微镜才能够进行识别和精准判断。

本次研究在充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辽宁省阜蒙县水泉沟的矿区地质分布情况,分析该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矿化的分布状况,并借助土壤地球化学、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测量等手段查明水泉沟金矿区内的矿体数量、产状和具体规模,分析该区域内矿区的成矿规律。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土壤是这个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
之一,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阜新地区的土壤分布情况进行详
细介绍。

阜新地区的土壤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地貌和成土母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黄土土壤、
冲积土壤、沼泽土壤和红壤等不同类型。

黄土土壤主要分布在阜新市南部的山区。

这种土壤色黄,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粘
性成分,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

由于黄土土壤通透性较好,适合农作物根系的生长,
因此在山区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沼泽土壤主要分布在阜新地区的湿地和河流附近。

这种土壤湿润,色黑,富含有机质
和养分,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沼泽土壤对湿地植被的生长和水质净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壤主要分布在阜新地区北部的丘陵地带。

这种土壤呈红色,质地疏松,排水性良好,富含铁和氧化物。

红壤适宜作物生长,但由于含铝量较高,酸化作用较强,需要采取适当
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除了以上主要的土壤类型外,阜新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土壤类型,如盐渍土、砂土和
石质土壤等。

这些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存在一定的限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和调整。

阜新地区的土壤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多样,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于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和
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效益。

辽宁省阜新玄武岩矿床地质特征

辽宁省阜新玄武岩矿床地质特征

辽宁省阜新玄武岩矿床地质特征对阜新地区中生代义县期玄武岩成矿条件、矿床矿石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并通过与国内外玄武岩化学分析数据对比,总结出阜新地区玄武岩矿床的基本特征。

标签:阜新玄武岩;构造:岩相;化学成分玄武岩矿石是最坚硬的天然硅酸盐,玄武岩应用十分广泛,是传统“铸石”的优选石材。

玄武岩坚硬耐磨和具有抗腐蚀性,为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跑道所有石料中最好的石料和铸钢工艺中起“润滑剂”的作用。

阜新玄武岩化学组分的稳定性及其赋存的地质特征和易开采的地质条件、丰富的资源量、较多的科研成果为玄武岩的开发创造了极佳的环境。

1阜新玄武岩成矿条件及构造1.1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阜新老河土玄武岩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为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北镇凸起的北缘,东与华北断坳、下辽河断陷、辽河断凹相邻。

区域成矿条件:地层区域由老至新依次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系内的上壳岩系,中元古界蓟县系,中生界侏罗一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地层如下:I太古宙上壳岩系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石岩及磁铁石英岩系,为一套铁镁质岩石系列组合。

该套岩石系列均以包体形式赋存于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之中。

II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为一套浅海相沉积,含硅质、粘土质、钙镁质碳酸盐沉积岩系。

III中生界侏罗一白垩系地层包括小岭组、义县组、沙海组、阜新组、孙家湾组、大兴庄组。

为一套陆相火山建造(安山岩建造一复陆屑建造含煤油页岩建造)及火山复陆屑一类磨拉石建造。

1.2构造本区位于中国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带,属环太平洋构造域一部分。

中生代以来由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形成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北东向隆起和坳陷,在伸展和收缩下形成规模较大的北东向韧性剪切构造及一系列的脆性构造,并伴有褶皱与火山活动。

褶皱构造区域上早期形成北东向阜新一义县构造盆地(东北端部分);晚期形成北东向中生代黑山一彰武火山断陷向形盆地。

控制玄武岩产出与分布。

浅谈福兴地铁矿地质情况

浅谈福兴地铁矿地质情况

浅谈福兴地铁矿地质情况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福兴地铁矿的地质情况关键词:阜新铁矿地质情况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乡铁矿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镇十家子村,矿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1.自然地理状况铁矿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半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内海拔高程在328.50m~361.20m,相对高差32.7m。

年平均气温7.4℃,最高温度可达43℃,最低温度-28.4℃,冻结时间140天,冻土深度1.4m。

年平均降水量510mm,最高降水量715.5mm,最低降水量310.7mm,最大日降水量131.8mm,降水量多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70%。

年平均蒸发量1738.8mm,最大蒸发量2445.3mm,最小蒸发量1340.6mm,春季蒸发量占全年的78%。

年平均绝对湿度7.9毫巴,最高8.8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58.7%,最高66%,最低53%。

以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日风速38.3m/s。

年平均日照2900h/a,最多日照3198h/a,最少日照2452h/a。

2.地质概况2.1 地层矿区范围内发育的地层以太古宙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新生代第四系冲洪积物(Q4)。

(1)牛坟各勒片麻岩:为区内主要出露的变质深成岩,出露范围基本覆盖全区,岩性组合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片麻理走向35°—50°,倾向南东或北西。

(2)太古宙变质表壳岩:原岩为古老的火山-沉积岩,一般规模较小,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包体残存在变质深成岩中,与片麻岩有明显的界线,包体的走向常与片麻理的走向相一致多为北东,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40°~80°,局部产状变化较大形成褶曲;主要岩性为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和变粒岩。

(3)第四系分布于工作区的沟谷中,主要为冲洪积的砂砾石、亚粘土,局部为人工堆积的矿渣及碎石。

2.2 构造矿区位于颜家沟~大营子韧性剪切带西段,区内构造走向以北东向为主,经历太古代末期至华里西期多次韧性变型作用叠加,导致区内构造情况较为复杂。

辽宁省阜蒙县力昌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阜蒙县力昌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阜蒙县力昌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作者:武斌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1期摘要:辽宁省阜蒙县力昌铁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北缘(Ⅰ)、内蒙地轴南端(Ⅱ)、建平台拱(Ⅲ)、旧庙断凸(Ⅳ)的西侧。

该矿床为鞍山式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床,其成因为变质硅铁建造类型,矿石质量较好。

矿体主要赋存在小牵马岭片麻岩中。

关键词:阜蒙县;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辽宁省阜蒙县力昌铁矿工作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Ⅰ)、内蒙地轴南端(Ⅱ)、建平台拱(Ⅲ)、旧庙断凸(Ⅳ)的西侧。

通过野外工作和对该区地质资料的详细研究,总结出本区铁矿体类型主要是鞍山式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床,其成因为变质硅铁建造类型。

矿石质量较好,矿石构造主要以条带状和细条带状构造为主,其次有条痕状构造等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在小牵马岭片麻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

力昌铁矿是阜蒙县地区主要的铁矿产地之一,总结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为今后本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区域地质辽宁省阜蒙县力昌铁矿工作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Ⅰ)、内蒙地轴南端(Ⅱ)、建平台拱(Ⅲ)、旧庙断凸(Ⅳ)的西侧。

区域上赤峰至开源近东西向深大断裂从测区的北部通过,形成较为强烈的韧性变形带,岩浆活动较频繁,新太古宙基底片麻岩发育,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

航磁异常较好,矿产较丰富,主要以铁矿为主。

二、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区内地层简单,出露仅见太古宙变质上壳岩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太古宙变质上壳岩主要以包体形式赋存于变质深成岩中,主要分布矿区西北部。

岩石组合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等。

新生界第四系为一套冲洪积、风积亚粘土、含砾亚砂土。

(二)变质岩变质岩主要为新太古代片麻岩,属于太古宙结晶基底岩石,区内广泛分布,部分为第四系所覆盖,以变质深成侵入岩为主,其中含有变质表壳岩包体或捕掳体。

其中变质深成侵入岩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变质表壳岩主要有主要为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和变质基性岩等,常以包体的形式赋存于片麻岩之中,规模一般较小,经常以组合体的形式分布。

阜新矿藏

阜新矿藏

内容:萤石阜新地区萤石主要分布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平安地乡、建设乡和彰武县的哈尔套镇、四堡子乡等地。

矿产地共5处,有杨家店萤石矿,为大型矿床;少冷萤石矿,为中型矿床;还有季家沟、那台营子、同顺兴3处矿点。

全地区萤石储量为300万吨,居全省第一位。

阜新地区萤石各矿床的分布在同一地质环境中,矿床类型均为热液型,但各矿床地质特征也不尽相同,主要矿床如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乡杨家店萤石矿,位于东经122°08′,北纬42°20′40″。

地层为鞍山群瓦子峪组,岩性为大理岩夹板岩、千枚岩。

单斜构造,有小型的皱褶和挤压带等。

矿区的东西部有大面积花岗岩侵入。

矿体赋存在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及外带的压碎带内;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

矿石类型有粗粒块状、细粒块状、条带状、浸染状和角砾状等。

萤石矿化和围岩蚀变普遍,以硅化、萤石化、黄铁矿化为主。

次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角岩化、矽卡岩化等。

有6个矿体,长125—513米,厚1—10米,延深35—175米,矿石质量含CaF31.17%。

储量为112万吨,为大型矿床。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少冷萤石矿,位于东经121°49′54″,北纬42°22′45″。

地层为鞍山群大营子组,岩性有角闪片麻粒岩、混合片麻岩、花岗岩;片麻岩侵入岩有中细粒;花岗岩,被其矿体的围岩煌斑岩和石英脉侵入。

矿区主要构造,控制成矿有3条南北向构造破碎带,在其两侧有羽状裂隙,矿体受破碎带控制,矿体呈脉状、扁豆状。

矿石以角砾状、网状为主,块状次之。

脉石以石英、石髓为主,蛋白石、玛瑙次之。

萤石以紫色为主,绿色、白色次之。

矿体有3个,长300—555米,最薄1.79米,最厚12.73米,矿石含CaF30.49%。

储量26万吨,属中型矿床。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那台营子村的萤石矿,位于东经121°57′40″,北纬42°3l′10″。

地层为鞍山群大营子组,岩性有大理岩、黑云石英片岩,呈单斜构造,受北西向张性破碎影响。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
土壤分布是指某一地区不同地带或不同地块之间土壤类型和性质的差异和分布情况。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北纬41°10′至42°17′,东经121°35′至123°02′之间,总面积为10381平方千米。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域划分为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


文将分析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进行详细探讨。

阜新地区山区的土壤分布情况较为复杂。

山区地形陡峭,多山多岭,山脉纵横交错,
河谷密布,土壤发育相对较差。

常见的土壤类型有黄棕壤、黄棕钙土和红黄土。

黄棕壤是
山区主要土壤类型之一,颜色呈黄褐色或棕色,质地疏松,透水性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

黄棕钙土富含石灰质,耕地贫瘠,容易干燥;红黄土呈红褐色,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低,耕地肥力较差。

山区土壤多呈微酸性或中性,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制约。

阜新地区平原区的土壤分布情况相对单一。

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层较厚。

该区主
要土壤类型为黑土和黄土。

黑土颜色较黑,质地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种植农作物。

黄土呈黄色或淡黄色,质地坚硬,有机质含量低,贫瘠度较高,需
要施加大量的有机肥料才能改善土壤质量。

平原区土壤PH值较碱性,对某些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制约。

阜新地区土壤分布情况较为复杂。

山区土壤发育较差,主要为黄棕壤、黄棕钙土和红
黄土;丘陵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和黄褐土;平原区主要为黑土和黄土。

了解土壤分布
情况对于合理选择农作物种植、科学施肥和地质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阜新煤田东梁井田(沙海组)的井田地质特征

辽宁省阜新煤田东梁井田(沙海组)的井田地质特征

辽宁省阜新煤田东梁井田(沙海组)的井田地质特征摘要:本文对辽宁省阜新煤田东梁井田(沙海组)的井田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井田地质;井田地层;井田构造1 井田地层1.1中生界上侏罗统义县组(J3Y)该段为中基性火山喷发岩系,主要为安山岩,玄武质安山岩及集块岩,凝灰岩,灰色细砂岩,深灰色泥岩底部为砂砾岩等主要出露在井田西南侧,闾山北麓余脉冲沟中。

1.2中生界下白垩统沙海组(K1sh)该层组全区发育,上、中部以黑色至深灰色之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灰白色砂岩,砾岩。

下部主要以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和砾岩为主,夹砂质泥岩。

中部含可采煤层,煤层顶部含丰富的蚌、螺、叶肢介之类的动物化石。

少量的银杏,苏铁,真厥之类的植物化石与下覆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按岩性,古生物特征分为四段由下而上分为:a沙一段:以灰绿色砾岩、砂岩为主,灰色粉砂岩及泥岩,该段为灰白色角砾岩、砂砾岩,滚园度差。

地层厚度约180m左右。

b沙二段:以灰白色、灰色、紫红色、褐色角砾岩,砂砾岩为主,砾石以花岗片麻岩,石英岩为主。

该区只有5001,DS-48,DS-54三个孔打到了该层段的上部岩段,钻探控制在140m左右。

c沙三段:下部为灰及灰黑色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砾岩组成,含有17个煤分层,其中有四个可采煤层,上部以灰及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浅灰色,灰白色砂岩、粗砂岩及砾岩共含三个煤组。

17个分层,6个可采煤层,一煤组上部含有丰富的软体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该层段厚约55m~500m,平均厚为380m。

d沙四段:下部为灰黑、灰白色砂岩,分选差,含有浅水喜温软体贝壳化石。

中部为水下泥石流,厚层砾岩层,砾径大,分选差,滚园度中等,基底式胶结砾石为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砾,矽质灰岩等,胶结致密坚硬,厚度在20m~150m。

上部灰黑色,黑色粉砂岩、泥岩为一套厚层浊积岩,含油和天然气,并有一套明显的复理石结构的薄层砂岩(白色)粉砂岩、泥岩(黑色)组成黑白色色卷层理。

辽宁省阜蒙县大朝阳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辽宁省阜蒙县大朝阳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辽宁省阜蒙县大朝阳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作者简介:江泮雨辰(1988-),男,辽宁鞍山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㊂江泮雨辰,周洋洋(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鞍山114038)摘㊀要:辽宁省阜蒙县大朝阳沟地区是中国北部重要的金矿富集区㊂由于近些年疏于对该地区的金矿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矿产开发和储量储备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㊂本文通过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地质工作调查,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条件,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找矿工作㊂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阜蒙县大朝阳沟中图分类号:P6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39(2019)01-0009-02㊀㊀辽宁省阜蒙县大朝阳沟地区位于阜新市东约3km,处于东西走向的燕山北缘围场 赤峰 阜新金银铜成矿带与北东走向的绥中 锦州 阜新金铅锌钼成矿列的交汇处㊂该地区是中国北部重要的金矿富集区㊂自2000年以后,通过多种勘查手段,先后发现了多处金多金属矿(化)点,并提交了相应的资源量㊂以上工作多针对浅部找矿,在深部找矿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对该地区成矿规律总结不够,没有形成科学㊁系统的找矿理论和思路㊂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已有的资料,并通过实际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对大朝阳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对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进行探讨㊂1㊀区域地质背景该区域处于华北地块北缘之燕山褶皱带东段,辽西拗陷带和北镇隆起的交接部位㊂东部区域是下辽河断陷,西部区域相邻于阜新盆地(含煤),经历了多个构造演化,包括克拉通结晶基底性形成㊁克拉通盖层演化和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运动等多个阶段,形成了复杂的构造结构㊂该构造架构控制了本区内金多金属矿的形成和分布㊂区域地层出露广泛,地层由老至新依次出露太古宇建平群㊁中元古界长城系㊁中生界侏罗系及白垩系等㊂1.1㊀太古宇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㊁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麻粒岩及磁铁石英岩扁豆体㊂大营子组: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㊁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麻粒岩及磁铁石英岩扁豆体㊂1.2㊀元古宇元古宇卡拉房子群九仙洞组:岩性为绿灰色黑云母石英片岩㊁二云石英片岩夹薄层石英岩㊂长城系团山子组:岩性为白云质灰岩㊁燧石条带灰质白云岩等㊂大红峪组:由上至下为一套石英岩㊁石英砂岩组合㊂高于庄组:由上到下为一套含燧石㊁含锰白云质灰岩组合㊂1.3㊀中生界中生界侏罗系吐呼噜组: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㊁角砾岩夹凝灰页岩㊂阜新组:岩性以河流相为主的含煤层,上部为砂质页岩夹煤层,下部为含砾杂砂岩㊁凝灰质砂岩夹复成分砾岩㊁粉砂岩夹煤层㊂1.4㊀白垩系孙家湾组:岩性为紫红色复成分砾岩㊁砂砾岩㊁粉砂岩㊁含砾砂岩以及页岩㊂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受到鞍山㊁燕辽㊁华力西㊁印支和燕山等5个造山运动控制,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区内的中东部和北部㊂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分布最为广泛,多以岩基㊁岩株形式产出,该部分花岗岩与金多金属成矿关系最为密切㊂该区主要以NE向构造为主体,活动于我国东部中㊁新生代构造带上㊂区内已知的金矿(化)点大多受到韧性剪切带㊁韧一脆性断裂构造带㊁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控制㊂其中最重要的控矿构造是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及由其多组断裂组成的构造系统(韧一脆性剪切带)㊂2㊀矿床地质特征本次研究主要以大朝阳沟金矿为参照,通过分析大朝阳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对大朝阳沟地区内具有相应地质成矿条件和特征的靶向矿(化)点进行成矿关联和推测㊂大朝阳沟金矿位于阜新北部金铁重要的成矿带上,内蒙古地轴台拱是其大地构造所在位置㊂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㊁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为主的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沟组构成了出露地层的主要岩性㊂其变质作用主要以混合岩化形式呈现,金丰度值平均为1.34ˑ10-9,范围为0.67ˑ10-9 1.80ˑ10-9㊂区内复向斜为衙门营子 白音花复向斜,断裂构造主要以北东向㊁北北东向为主,近东西向次之㊂断裂中常9充填闪长岩㊁细晶岩脉㊂太古代㊁华力西及燕山三期的超基性和酸性侵入岩比较发育,且大面积出露㊂区域变质作用发育,成矿源以角闪片麻岩㊁黑云斜长片麻岩㊁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的变质岩层展布㊂3㊀矿床成因受到北东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处于太古宇建平群变质岩与燕山期岩体接触部位的大朝阳沟金矿,其断裂构造的转折端多是赋存金矿脉的部位,含金矿脉呈透镜状,雁行排列㊁尖灭再现㊁膨大缩小等特点是该矿床金矿脉具有的特点㊂对该区域的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内建平群小塔子沟组为该矿床提供了金物质来源,受到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通过岩层节理缝隙侵入形成脉状二成花岗岩,并分布密集,由此导致该区内的建平群变质岩也同样以脉状形态进行分布㊂岩浆作用末阶段,热液以构造为通道进行上侵运动,导致金元素运移富集成矿㊂所以初步认为大朝阳沟金矿属于热液脉型金矿床㊂金矿来源丰富,其太古宇变质岩中的金丰度值比较高,有利于金元素富集矿化㊂构造形成的破碎构造裂隙为金元素进行富集运移提供有利通道㊂区内发育多种围岩蚀变作用,其中黄铁矿化㊁绢云母化㊁硅化㊁方铅矿化等与金矿形成密切相关,尤其呈网状充填的石英细脉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性㊂4㊀矿床成矿条件4.1㊀地层条件大朝阳沟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着太古宇变质基底,在基底上部沉积分布元古界长城系盖层㊂该区受北东向阜义断陷影响,于其西侧白垩系湖㊁沼泽相沉积分布,其中远近闻名的阜新海州煤矿分布其中㊂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㊁黑云斜长片麻岩㊁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均为太古宇变质岩,为金成矿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㊂在该区内主要在太古宇大营子组㊁小塔子沟组老变质岩中或其与岩体接触带部位发现含金矿脉体㊂由表1可得知,本区角闪质岩石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为金矿化提供物质来源,成为金矿化的重要控制因素㊂4.2㊀构造条件从大朝阳沟金矿及周边已知的矿(化)点资料显示,该区域内发生的构造运动为金成矿创造了有利的储存条件,在空间为金元素富集成矿提供了优越场所㊂分布在各个矿床上的断裂裂隙㊁断裂发育集中区㊁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接触交汇部位为金成矿提供了扩散和沉积空间,为热液迁移提供便利通道,在构造裂隙发育区域易于金矿表1㊀辽宁结晶基底变质岩金浓度特征石类型岩丰度(ˑ10-9)浓度系数变异系数大理岩0.30.07浅粒岩⁃变粒岩1.40.331.08石英岩⁃磁铁石英岩1.60.371.37斜长角闪岩1.60.371.48斜长片麻岩20.471.02石英片岩2.20.511.82花岗片麻岩2.30.531.22富集成矿,产出金及多金属矿体㊂特别注意的是,该地区东西向与北东向构造特别发育,本区金矿呈东西成带㊁北东呈串在空间上进行展布,该地区的这种构造特点是热液型金矿成矿的重要前提和条件㊂4.3㊀岩浆岩条件该区主要分布着鞍山㊁燕辽㊁华力西㊁印支和燕山等5期岩体㊂受到断裂构造的影响,北部华力西㊁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广泛分布,南东部燕山期花岗岩体分布较多㊂资料表明大岩体一般作为区内成矿的母岩体存在,多金属成矿大多依附大岩体周边,是成矿的有利空间区域㊂而在金矿的成矿及矿床分布中,燕山期花岗岩大岩体起到的成矿作用最为明显和突出㊂5㊀找矿方向大朝阳沟地区的金⁃多金属成矿和矿化带大多形成在太古宇老地层中,或者是老地层与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体交汇接触部位,其中金矿化多在区域化探异常中呈现和展布㊂本区矿体主要受到构造裂隙控制,多呈裂隙透镜体状㊁斜列式展布㊁网脉状分布,方铅矿化㊁娟云母化㊁硅化等围岩蚀变发育,分布在石英脉及周边围岩中㊂区内北西㊁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交错纵横,在空间上控制着该区内矿脉的延展和分布㊂根据该地区已有的地质资料和已知的成矿规律来看,对未来该区深部找矿及外围矿上找矿方向上应该结合该区域内的化探异常分布特点,重点关注太古宇老地层中的成矿矿床和矿化点分布情况,加强老地层与华力西㊁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接触区域的勘探,在其中寻找热液型金矿床㊂参考文献:[1]㊀王金辉,何耀东.青海地区大型金矿成矿理论与找矿特征[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84.[2]㊀王云燕.浅述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及找矿成果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91-92.01。

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摘要: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的东端,阜新盆地北缘。

出露岩石为中生代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五家子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

矿体多呈脉状不规则分布,主要矿石矿物为萤石,以紫色为主,绿色、白色次之,脉石矿物以石英、石髓为主,蛋白石次之,此外见星点状黄铁矿颗粒。

关键词:辽宁省阜蒙县;萤石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0 引言该萤石矿区位于阜蒙县招束沟乡冷汤村,位于阜新市区北东30公里处,矿区距离招束沟乡2公里,其间有乡级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通过野外工作和对该区地质资料的详细研究,总结出本区萤石矿体类型主要是石英~萤石型。

矿石质量较好,矿石构造主要以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和碎裂状构造为主。

矿体主要赋存在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

阜蒙县招束沟乡冷汤萤石矿是阜蒙县地区主要的萤石矿产地之一,总结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为今后本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区域地质辽宁省阜蒙县招束沟冷汤萤石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的东端,阜新盆地北缘。

出露岩石为中生代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五家子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

区域上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较频繁。

矿产较丰富,以金、铁矿为主,并有萤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分布。

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区内地层简单,主要在沟谷中见有第四系地层:主要成份为黄土、砂砾石。

2.2 侵入岩侵入岩为中生代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五家子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J1Wj),为萤石矿脉的围岩,呈浅肉红色,由长石、石英组成。

其构造裂隙较为发育,成为成矿的主要通道及赋存部位。

2.3 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对成矿起控制作用,在矿区主要表现为两条北西向破碎带,在破碎带两侧还有次一级规模较小的羽毛状裂隙。

①号破碎带位于北矿区,控制长度50米。

倾向50度,倾角55度。

②号破碎带位于南矿区,控制长度350米,倾向35度,倾角55度。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华乡前进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华乡前进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华乡前进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作者:黄昊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4期1 区域地质本地区处中朝准地台褶皱带辽西台陷,北镇凸起东端,地层以太古界中元古界地层为主,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以中生代岩浆岩为主。

1.1 地层区内地层有太古界地层、中元古界长城系地层。

按由老到新顺序,叙述如下:太古界地层:区域太古界地层以白厂门片麻岩(原建平群变质岩系)单位为主(Ar3Bng)。

分布在少木土沟-三道沟-大岭一带及国华乡周边一带。

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Ar3abl)和磁铁石英岩(Ar3ibr)似层状体、扁豆体,是区内铁矿主要赋存层位。

由于受区域韧性剪切作用影响,普遍糜棱岩化,矿物颗粒趋于细粒化。

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Chg):分布在少不土沟东北-大岭以西一带及南十家子周边一带,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

地层总体走向呈现北东向,岩性为石英质砾岩、白云岩、含锰细砂岩、粉砂岩、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

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分布在三道沟以西-国华乡以北一带,岩性为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中酸性-酸性和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

1.2 侵入岩区内侵入岩主要有中生代侏罗纪中侏罗世海棠山超单元喇嘛洞单元(J2Lm)、侏罗纪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二家子单元(J1E)、侏罗纪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十家子单元(J1Sj)、按由老到新顺序叙述如下:中生代侏罗纪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十家子单元(J1sj):分布在南十家子以北一带,总体走向呈北东向,岩性为花岗闪长岩。

中生代侏罗纪早侏罗世少冷超单元二家子单元(J1E):分布在图幅西南角南十家子以西一带,岩性为花岗闪长岩。

中生代侏罗纪中侏罗世海棠山超单元喇嘛洞单元(J2Lm):分部在图幅西北角少不土沟西北部,岩性为花岗岩闪长岩。

1.3 构造区内构造以韧性剪切带及北东向逆断层为主。

阜新盆地基础地质

阜新盆地基础地质

1.基础地质部分:阜新盆地概况1.1自然概况1.2 地质概况1.2.1 地层阜新盆地及其外围发育的地层有太古宇、中元古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由下而上简述如下:1.2.1.1 太古宇(Ar)太古宇主要为片麻岩、黑云母斜长变粒岩、片岩类夹大理石岩及混合岩等组成,地方性地层单位称建平群。

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侧和东西两侧外围。

1.2.1.2 中元古界(Pt2)出露有长城群、蓟县群,主要分布在盆地东西两侧的闾山和大柳河隆起。

(1)长城群:常州沟组:下部为灰紫、灰白色含长石石英砂岩夹铁质石英岩及中厚层、厚层粗砂岩。

中部为灰紫、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和含云母细粒石英砂岩。

厚790m。

与下伏太古界建平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串岭沟组:下部为灰色、灰绿色薄层含云母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与云母粉砂质页岩互层。

中部为灰色、灰绿色薄层含锰灰岩、灰泥岩夹钙质页岩。

上部为灰色薄层、微薄层含云母页岩夹薄层石英砂岩。

厚1536m。

与下伏常州沟组呈整合接触。

团山子组:下部为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夹含锰灰岩,燧石条带状灰岩。

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砂质灰岩以及燧石条带状白云质灰岩。

厚339m。

与下伏串岭沟组为整合接触。

大洪峪组:下部为灰白、灰黑色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

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石英岩、石英砂岩。

厚474m。

与下伏长城群团山子组为整合接触。

高于庄组:下部为灰绿色薄层、中厚层含锰白云质灰岩,薄层含锰灰岩,灰质粉砂岩。

中部为灰色、灰白色厚层及薄层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夹硅质岩。

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含燧石白云质灰岩。

厚1227m。

与下伏大洪峪组呈整合接触。

(2)蓟县群:杨庄组:下部为中厚层燧石条带含砂质白云岩,灰白色中厚层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夹石英砂岩,钙质砂岩。

上部为灰白色薄层及厚层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

厚度321m。

与下伏高于庄组呈整合接触。

1.2.1.3 中生界(Mz)中生代地层,在研究区内出露有侏罗系和白垩系。

侏罗系只在盆地西南侧出露。

阜新地质勘察正式报告

阜新地质勘察正式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1、前言2、拟建建筑物概况二、勘察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2、提交工作成果3、勘察工作依据三、勘察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四、场地气象要素五、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六、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七、水文地质条件八、抗震分析评价九、地基土评价十、结论及建议十一、其它附表: 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2、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2)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附表4)5、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附表5)6、水质分析成果表(附表6)7、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附表7)8、三轴试验成果图表(附表8)9、地基土波速测试报告(附表9)附图: 1、图纸目录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 13、工程地质剖面图图 2~164、土工试验结果报表图17~19一、工程概况1、前言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阜新#####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阜新#####CBD公园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要求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地质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2、拟建建筑物概况规划地坪标高:139.00米,建筑面积:164200平方米,基础埋深15米。

二、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1)工程钻探钻孔:47个钻探总进尺:1695.00米;标贯试验:44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9.4米;取样:原状样18件,扰动样42件,岩样31件,水样3组,土的腐蚀性分析3组。

(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钻孔测量工作,由我公司测量工程师胡令洋完成。

BM点引自街心路上一点(其坐标为X=512405.844;Y=4652895.152,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其市政高程为138.173m。

勘探点测量:47个(3)室内土工试验详见“土工试验结果报表”(4)工作时间外业: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进行内业: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17日完成。

阜新盆地阜新市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简析

阜新盆地阜新市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简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NO .20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工程技术阜新盆地阜新市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简析王金龙许丕伟(东北煤田地质局107勘探队,辽宁阜新123000)引言2011年东北煤田地质局一○七勘探队对阜新盆地阜新市区以往有关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FR-1井的实际勘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找到了较丰富的地热资源,为阜新市区地热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阜新市区地质概况1.1区内地层阜新盆地是新华夏系中生界下白垩统断陷盆地。

据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盆地基底是在太古界变质岩系基础上发育的下白垩统早期,伴随着一系列NE 、NNE 向断裂活动,形成了一套多期喷发的中基性火山岩即义县组火山岩系及间歇性沉积层,随后在地壳热脆化基础上形成了断陷湖盆,并先后沉积了下白垩统的义县组(K1y);九佛堂组(K1jf )(地热热储层位);沙海组(K1sh );新生界第四系(Q)地层。

1.2区内构造该区构造位置处于新邱~哈拉哈背斜部位,有几条北西向断裂在区内通过,即PXF2、GDF1、CHF1、XXF1、XBF1号断层,系同生正断层。

区内九佛堂底界埋深一般在600~1500m 之间。

(见图)1.3水文地质根据水力系统及其特征,区内可分为3个含水层:⑴第四系砂砾层潜水,单位涌水量0.22-5.35L/s m ⑵沙海组下部砂孔隙含水层,水量2075m 3/d ⑶九佛堂组下部隙含水层,经FR-1水试验,水量达1939m 3/d 2阜新市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分析2.1分析2.1.1断层破碎带宽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就沿流入热储之中,FR-1670米和920了较大的断层,近一定深度内的几个水层具有相近的水头高度,表明其水力联系是比较密切的。

2.1.2盆地北侧的松岭山脉可做为分水岭向区内供水,另外在区内北部的八家子山太古界露头面积较大,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还有在区西北部施工的94-3号井,地下水涌出地表高达2米左右,涌水量达480m 3/d ,至今仍被村民饮用,区内有细河流经,汇水面积达100km 2。

阜蒙县泡子一带玛瑙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

阜蒙县泡子一带玛瑙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

阜蒙县泡子一带玛瑙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摘要]:阜新泡子地区玛瑙矿地质背景复杂,成矿条件优越。

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体围岩及矿体特征了细致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的成矿有力条件、矿床成因,为今后该地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太古宙上壳岩系韧性剪切带杏仁体状玛瑙脉状玛瑙中图分类号:o346.1+2 文献标识码:o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066-011 区域地质背景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为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北镇凸起的北缘,东与华北断坳下辽河断陷辽河断凹相邻。

工作区西南侧有糜棱岩和各类构造片岩组成的韧性变形剪切带通过;呈北北东向展布于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长150km,宽10km。

工作区各地质体受东苇子沟-桃花营子断裂带及次级断层控制。

地质构造复杂,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1.1区域成矿条件地层:区内由老至新依次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系内的上壳岩系,中元古界蓟县系,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其中中生界侏罗-白垩系火山岩为玛瑙矿的含矿层位。

1.1.1太古宙上壳岩系(ar3b)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斜面长角闪岩、角闪石岩及磁铁石英系,为一套铁镁质岩石系列组合。

该套岩石系列均以包体形式赋存于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之中,常伴生或共生。

规模大小不一,其产状与区域片麻岩基本一致,“鞍山式”磁铁矿即产于该层位之中。

1.1.4新生界1.2构造本区位于中国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带,属环太平洋构造域一部分。

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的作用和改造。

中生代以来由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形成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北东向隆起和坳陷,在伸展和收缩下形成规模较大的一系列的脆性构造,并伴有褶皱与火山活动。

1.2.1褶皱构造区域上早期形成北东向阜新-义县构造盆地(东北端部分);大巴-后小荒复背斜。

在这个复背斜之上,生成三个并列的晚期北东向中生代向斜盆地叠加。

自西向东:务欢池-哈尔套,野马套海、大干敖-西谢林台等盆地。

辽宁阜新县老虎沟矿区地质特征及金成矿条件

辽宁阜新县老虎沟矿区地质特征及金成矿条件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Jilin University;2.No.4 Gold Geological Party,Chinese Peopleg Armed Police Force)
Abstract Laohu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3 km nor th of Paishanlou gold deposit.Laohugou
Serial No.573 January.ERN MINING
总 第 573期 2017年 1月 第 l期
辽 宁 阜新 县 老 虎 沟 矿 区地 质 特 征 及 金 成 矿 条件
刘 君 李淑 芳 杜 士澍
(1.吉林 大学地球 科 学 学院 ;2.武警黄金 第四 支队 )
gold deposit is distr ibuted in the northeast of Wujiazi-Shuiquan ductile shear belt,it is belongs to the
shear band quartz vein type gold deposit.The deposit is foun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ecking the anoma— lies of stream sediments,at present,eight ore—bodies are found in the mining area,the ore-bodies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racture structures,m ost of them are distributed with the directions of NNE and NW W .The ore—bodies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Dayingzi for m ation of Jianping Group of Archaean Eonothem of the contact zone of Dayingzi formation and Yanshanian granite rock mass.Com bing with som e related geological and exploration results of Laohugou mining area,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 ining area,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bodie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char— 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depth,besides that,the gold m 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Laohugou mining area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ata,structure,magm atic activity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ld metallogenie mineral source layer is metamorphic rock form ation of Arehaean Eon— othem ,the gold metallogenic storage space is provided by multi-phase tectonic activity,the hydrothermal source and driving force of gold m etallogenic are provided by the large—scale m agmatic emplacement of Yanshanian,SO the gold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strata are promoted,the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is migrated along the tectonic fissures,the gold enrichment mineralization is conducted in the regional tec— tonic rolling swelled.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s of Laohugou m ining area is discuss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geological and exploration work of gold depos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
1.1 区域地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地质图》可知,拟建场址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为第四系黄土状粉土和中生界侏罗系海房沟沟组安山岩、砾岩和砂岩。

1.2 区域构造
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拟建场址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I燕山台褶带I4辽西台陷I41北镇凸起I41-1。

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区内断裂有凌源-北票-沙河岩石圈断裂②,此断裂都为非全新活动断裂。

1.3 区域地震
根据《辽宁省水文地质图集》之辽宁省地震震中及地震烈度区划图可知,辽宁省是我国地震活动较多的省份之一。

据文献资料不完全记载,自公元421年至1975年全省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70余次(不包括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余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20余次。

依据辽宁省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现代应力场特征等原则,判定辽宁省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开原—渤海﹑宁城—义县,鸭绿江—庄河等三个地区,并以开原—渤海地区为最,其破坏性地震达12次之多。

在拟建场址附近1977年6月5日发生4.7级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附录A,拟建场址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4 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结合调查了解资料,拟建场址范围内及其附近无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建议下一阶段进行专门的地质灾害工作。

1.5 稳定性评价
参考《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74—2006第7.1.8~7.1.9条及《升压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 5170—2002第8.1.6~8.1.7条,对可能影响厂区稳定的全新活动断裂,特别是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宜采取避开的处理措施;对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宜避开断裂400m;对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宜避断裂进行建设,不使建筑物横跨断裂;对非全新活动断裂,可不考虑断裂对其场址
稳定性的影响,当断裂破碎带发育时宜按不均匀地基对待。

由前述可知,拟建场址无断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另据现场勘察结果及调查了解,拟建场址范围内及其附近无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综上所述,拟建场址稳定,适于建筑。

1.6 场址岩土工程条件及评价
1.6.1 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
由本次现场勘察资料可知,拟建场址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植土①、砂岩②、砾砂岩③、片岩④现详细叙述如下:
植土①(Q4ml):杂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混少量砂土、碎石块,见植物根系。

厚度0.10~1.00m。

砂岩②(K1):以暗红色、灰白色、灰绿色为主,中~微风化,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呈碎块、块状、层状,层状~块状结构,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硬~坚硬,需爆破开挖。

本层厚度大于10.00米。

f ak=400~800kPa,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

砾砂岩③(K1):以暗红色、灰白色、灰绿色为主,中~微风化,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呈碎块、块状、层状,层状~块状结构,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硬~坚硬,需爆破开挖。

本层厚度大于10.00米。

f ak=400~800kPa,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

片岩④(K1):以暗红色为主,中~微风化,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呈碎块、块状、层状,层状~块状结构,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硬~坚硬,需爆破开挖。

本层厚度大于10.00米。

f ak=400~800kPa,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

1.6.2 地下水条件
拟建场址勘察期间勘察深度范围内均未见地下水。

1.6.3 岩土工程评价
1.6.3.1 适宜性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可知:拟建场址地形地貌较为简单,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因而,拟建场址为适合于工程建设的简单场地。

1.6.3.2 地基基础评价
拟建场址砂岩②、砾砂岩③、片岩④,强度较高均可作地基持力层,但考虑上部载荷较大,因而建议拟建场址采用天然地基,以砂岩②、砾砂岩③、片岩④为地基。

1.7 结论及建议
1.7.1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拟建场址内无断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因此,拟建风电场场址区域地质构造稳定,适宜做风电场场址。

1.7.2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结合调查了解资料,拟建场址范围内及其附近无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1.7.3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风电场场址场地类别为I 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

1.7.4 拟建场址砂岩②、砾砂岩③、片岩④,强度较高均可作地基持力层,但考虑上部载荷较大,因而建议拟建场址采用天然地基,以砂岩②、砾砂岩③、片岩
④为地基。

1.7.5 拟建场址勘察期间勘察深度范围内均未见地下水。

1.7.6 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拟建场址地基土标准冻深为1.50m。

1.7.7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附录A,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