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会

合集下载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在新生研讨课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也体验到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的过程。

这不仅增加了我的见识,还提升了我的学术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分享我在新生研讨课中所学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研讨和讨论。

在研讨课中,我们每次都会选择一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辩论。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何听取他人的观点,并学会了如何辩证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辩论,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一些复杂问题,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研讨课中,我也养成了良好的学术习惯。

在每次研讨活动前,我都会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并进行必要的阅读和研究。

通过这样的准备,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中,并能够提出更有深度和见解的观点。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避免了抄袭和研究不严谨的问题。

这些学术习惯的养成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新生研讨课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研讨课中,我们每次都会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

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我们必须协调一致地展开讨论和辩论。

这需要我们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并学会如何取长补短,让小组的讨论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通过这样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互配合,如何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并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和魅力。

除此之外,在新生研讨课中,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写作。

每次研讨课都会有论文或报告的要求,并要求我们合理地组织和表达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明确自己的论点,如何有效地进行论证,以及如何用清晰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指导,我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最后,在新生研讨课中,我还体验到了成功和失败的过程。

在每次研讨活动和论文写作中,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参加新生研讨课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学习经历,它不仅为我提供了深入了解专业知识的平台,还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研讨能力。

在研讨课上,我有机会接触到一系列前沿的学术话题和研究成果。

通过与教授和同学们的深入讨论,我对这些话题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我的学术素养。

研讨课程中,我特别关注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议题。

在准备讨论材料和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如何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以及如何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些技能对于我的学术研究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新生研讨课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公共演讲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如何协调不同的意见,以及如何在公共场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于学术研究和职业成功同样重要。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意识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和不同的观点,我学会了如何保持开放的心态,如何进行逻辑分析和证据评估。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我未来面对各种挑战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术能力,也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将把在研讨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学术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新生研讨课心得与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与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与体会新生研讨课心得与体会一、引言新生研讨课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提升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讨课以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参与新生研讨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会与感悟。

二、个人成长在新生研讨课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合作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习惯于在团队中扮演一个安静的角色,不太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而,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逐渐尝试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承担一些任务。

通过多次实践,我意识到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因此,我开始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也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

这种改变让我发现,只有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团队讨论,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我还发现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缺乏耐心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

我以前很容易感到厌烦和不耐烦,导致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出现问题。

然而,在新生研讨课中,老师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耐心地听取和理解对方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沟通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与团队成员合作。

这不仅使我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三、团队合作精神新生研讨课的核心是团队合作,通过分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参与了几个小组的合作项目,并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团队合作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每个人的角色都至关重要。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整个项目。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出现问题或者不做好,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进展。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新生研讨课的活动,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经过一番思考和交流,我对于大学生活的规划和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开始,我们都对新生研讨课抱着一种无知和恐惧。

但是随着研讨会的进行,我逐渐明白了这些研讨课对我们的帮助和意义。

我们在大学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自我管理,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新生,我曾经对未来产生了很多的不安和困惑。

但是通过参加研讨课和与老师的交流,我逐渐认识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态度和行为习惯。

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不仅包括学术方面,还包括个人情感和健康的管理。

身心健康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照顾自己。

每天定时锻炼,保持饮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专注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大学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

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决策,解决挑战。

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也将是我们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大学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毕竟,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也是认识新朋友,建立人脉关系的重要阶段。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日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创业,这种关系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总之,新生研讨课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通过参与这些研讨课,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有了自我拓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有了新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我的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将会一直运用并发展它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范文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范文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范文参与新生研讨课程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学习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在思维能力、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以下是我在新生研讨课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程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上,我们被鼓励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就不同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意识到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辩论,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研讨课程中的案例分析让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真实世界中的案例,我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这不仅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过程也让我意识到,理论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在新生研讨课程中,我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小组项目中,我们共同讨论问题、分配任务,并协作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合作经历让我认识到,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视角,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我们可以共同创造出更优秀的成果。

团队合作不仅提升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增强了我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新生研讨课程的学习还促使我进行了自我反思。

在每次研讨结束后,我都会思考自己在讨论中的表现,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我相信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生研讨课程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不仅让我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研讨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会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生研讨会结课论文题目

新生研讨会结课论文题目

新生研讨会结课论文题目1. 导言新生研讨会是大学里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旨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本次研讨会结课论文中,将对新生研讨会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实施新生研讨会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生研讨会对新生发展的价值。

2. 新生研讨会的目的新生研讨会是为了满足新生的发展需求和适应大学生活而设立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研讨会中,新生将通过参与各种讨论和活动,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研讨会也为新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3. 新生研讨会的方法新生研讨会采用了多种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

其中包括小组讨论、主题演讲、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新生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4. 新生研讨会的效果通过对新生研讨会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发现研讨会对新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研讨会能够提高新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在研讨会中,新生将会接触到各种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增加他们的学术素养。

同时,研讨会还能够培养新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其次,新生研讨会还能够提高新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研讨会中,新生将与其他新生一起工作,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

通过这样的合作,他们将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新生研讨会还能够提高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研讨会中,新生需要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经历,新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5. 结论新生研讨会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通过分析实施新生研讨会的目的、方法和效果,我们可以看到研讨会对新生发展的价值。

在未来的研讨会中,可以进一步改进方法,使之更好地满足新生的需求和发展。

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1. 提前准备:在课前,尽量提前了解课程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好预习。

这样可以
更好地跟上课程进度,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

2. 积极参与: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主动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们分享
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3. 善于总结:每节课结束后,及时总结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可以把重点知识点和自
己的理解写下来,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

4. 跟进作业:完成课后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要认真对待作业,在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5. 主动交流:利用课堂上和课后的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可以相互讨论学习方法、心得体会,并互相帮助解决疑惑。

建立良好的学习网络,可以促进学业进步。

6. 灵活调整学习策略:针对课程难度,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如果发现学习进展不顺利,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通过参加新生研讨课,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互动,我不但
理解更深入,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同时,我也学会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加新生研讨课是我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起点,
对我日后的学习生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生研讨会安排

新生研讨会安排

新生研讨会安排一、了解研讨会的意义研讨会是新生进入大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研讨会,新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它不仅是为新生提供一个认识校园环境、培养学术素养的机会,还是促进新生互相交流、建立友谊的重要平台。

二、研讨会主题确定研讨会主题应围绕新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校特色和培养目标进行确定。

例如,可以以“大学学习方法与策略”、“社交能力培养”或者“职业规划与发展”等为主题。

三、研讨会时间和地点安排根据学校校历和教室资源,确定研讨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建议选择下午时段,避免与新生报到等事务产生冲突,同时保证新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教室应选择较大、设备齐全、适合互动的环境。

四、研讨会组织者和演讲嘉宾的选拔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生组织负责组织此次研讨会,并选择有经验、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教师或专业人士作为主讲嘉宾。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能够与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研讨会内容的设计和策划研讨会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理论知识部分可以包括学习方法、科研能力、学术道德等方面的介绍和讲解;而实践操作部分可以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等形式,加强新生的学习体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研讨会的形式和互动手段为了提高研讨会的效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互动手段。

例如,组织新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展开激烈的辩论;设置互动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新生亲身体验。

七、研讨会的辅助材料和资源准备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讨会内容,可以准备辅助材料和资源。

例如,制作幻灯片、手册或者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等,方便新生对研讨会内容的复习和进一步学习。

八、研讨会的评估和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评估等方式,收集新生对研讨会的评估和反馈。

了解新生对研讨会组织和内容的满意程度,及时改进和优化研讨会安排,提高新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

九、研讨会的后续辅导和指导研讨会应该是新生的起点,为了进一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提升学习能力,可以设置后续的辅导和指导活动。

新生研讨课活动方案策划

新生研讨课活动方案策划

新生研讨课活动方案策划新生研讨课活动是针对大学入学的新生开展的一种教育培训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研讨课活动的方案策划,全面展示活动的内容、流程和目标。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名称:新生研讨课活动2. 活动时间:活动将在入学后的第一周进行,分为两天进行。

3. 活动地点:校园内的教室和实验室。

4. 活动主题: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5. 活动内容:(1) 第一天:思维训练和学术规范- 开场致辞:校领导对新生的欢迎和鼓励。

- 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思维训练、学术规范和科研方法的介绍。

- 分组研讨:将新生分成小组进行研讨,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第二天:科研实践和成果展示- 实验室参观:新生参观学校的实验室,了解科研环境和设备。

- 导师指导:学校的导师将进行科研指导,帮助新生提出科研问题,并指导他们进行实验和研究。

- 成果展示:新生将在给定的时间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新生进行交流。

三、活动流程1. 第一天:- 8:00-8:30:开场致辞。

- 8:30-9:00:思维训练课程。

- 9:00-10:00:学术规范讲座。

- 10:00-10:30:茶歇。

- 10:30-12:00:分组研讨。

- 12:00-13:00:午餐。

- 13:00-14:30:分组研讨。

- 14:30-15:30:总结发言。

2. 第二天:- 8:00-8:30:实验室参观。

- 8:30-9:00:导师指导。

- 9:00-10:00:科研实践。

- 10:00-10:30:茶歇。

- 10:30-12:00:科研实践。

- 12:00-13:00:午餐。

- 13:00-14:30:科研实践。

- 14:30-15:30:成果展示。

四、活动目标1. 培养新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科研素养。

2. 提高新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研究素养。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引言入学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生研讨课。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学习方法和个人发展的知识。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老师的指导,我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分享我在新生研讨课中的心得体会。

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研讨课中,我第一次意识到个人发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并帮助我们规划实现目标的步骤。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我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激发自己的动力,并提高学习效果。

我还学到了如何发展个人的学习能力。

在课程中,老师教导我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思考。

我们使用各种学习工具和技巧,如制作思维导图、在学习中应用记忆术等。

这些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有效,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研讨课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小组活动。

通过与同学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组活动中,我们相互帮助、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合作学习还可以提高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我学会了分工合作、协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和信任他人。

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研讨课中,我发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对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其中,我学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重要性。

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激发自己的兴趣和动力,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轻松。

另外,我还了解到了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课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分解难题、制定学习计划和总结反思等。

我发现这些方法在实践中非常有效,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总结通过参加新生研讨课,我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意识到个人发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制定目标和规划学习计划。

同时,我还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研究生新生研讨会发言稿

研究生新生研讨会发言稿

研究生新生研讨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与大家相聚在一起,我是来自XX专业的研究生XXX。

首先,我要对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与各位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的平台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为新生,我深知自己身上承载了诸多期望和责任,而今天在这个研讨会上,我将从自身经历和感悟出发,与大家分享我对研究生阶段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也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首先,我想说的是,研究生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作为研究生,我们不仅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努力做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其次,研究生生活也是一个自我管理和自我拓展的过程。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主动学习和实践,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拓展自己的人脉和视野。

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扩展自我,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者,我想说的是,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以学术诚信、责任担当、团队合作为底线,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严守学术规范,杜绝抄袭和造假;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尊重他人,服从领导,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优秀研究生。

最后,我想说的是,研究生生活中不仅要重视学术研究,更要注重全面发展。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社会民生,了解国际风云、掌握国际动态,增强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要注重身心健康,保持锻炼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

我们要注重社会实践,走出实验室、走出图书馆,走向社会、走向人民,关心国家、服务社会。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研究生生活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要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努力奋进,奔赴梦想的彼岸。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谱写人生的壮丽乐章!谢谢大家!。

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2)

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2)

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一个新生,最近刚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讨课程,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几点体会和心得。

首先,研讨课程帮助我培养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课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解决。

这种讨论和研究的环境,促使我学会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研讨课程也帮助我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研讨课上,我们一般会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学会了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来达成共识。

另外,研讨课程还培养了我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研讨课上,我们需要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找到解决方法。

总的来说,参加研讨课程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我从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技巧,这些技巧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参加研讨课程,我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大学新生研讨会主题安排

大学新生研讨会主题安排

大学新生研讨会主题安排一、引言大学新生研讨会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研讨会的有效性和互动性,主题的选择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管理和未来规划等方面,提供几个适合大学新生研讨会的主题安排。

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大学生最基本且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新生研讨会中,可以通过以下主题来帮助新生提升学习能力:1. 学习方法指导:介绍不同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思维导图、学习小组等,帮助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时间管理: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帮助新生避免拖延和低效学习。

三、人际关系大学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社交环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新生来说尤为重要。

以下两个主题适合帮助新生改善人际关系:1. 沟通与合作:介绍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帮助新生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合作。

2. 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和案例分享,培养新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四、自我管理大学生活的自由度较高,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以下两个主题适合帮助新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1. 自律与自控:介绍自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我控制力,帮助新生更好地处理时间和资源。

2. 健康管理:讲解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新生注重自身健康。

五、未来规划大学是新生们为未来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合理规划未来对于他们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两个主题适合帮助新生进行未来规划:1. 就业指导:分享就业市场信息、求职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帮助新生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

2. 个人发展:介绍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兴趣爱好,帮助新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并制定计划。

六、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

以下两个主题适合帮助新生加强创新创业意识:1. 创业心理:培养积极的创业心态,让新生了解创业成功的要素和困难,引导他们有主动创新的意识。

2. 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享,激发新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在大学的初始阶段,新生研讨课如同一位亲切的引路人,为我们这些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期待的学子,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这门课程虽然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让我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新生研讨课与传统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它没有繁琐的理论知识灌输,也没有紧张的考试压力。

更多的是一种自由开放的交流氛围,让我们能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我们的伙伴和引导者,与我们一同探讨问题,激发我们的思维火花。

课程的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学术研究、职业规划、校园生活等诸多方面。

其中,关于学术研究的讨论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更多地是被动接受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然而,在新生研讨课上,老师引导我们思考如何主动去探索知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

这让我明白了大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现象的问题,让我们分组进行讨论。

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拘谨,不知道从何说起。

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各抒己见。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次讨论,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是非常宝贵的。

除了学术研究,职业规划也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我们来说,未来的职业道路还充满了未知和迷茫。

在新生研讨课上,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和成功案例,让我们对不同的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老师还引导我们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帮助我们制定初步的职业规划。

这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以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出的努力。

在校园生活方面,新生研讨课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学校开展新生研讨会方案

学校开展新生研讨会方案

学校开展新生研讨会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进入大学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便开始了研讨会的筹备工作。

研讨会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未来发展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学校开展新生研讨会的方案。

一、宏观规划宏观规划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关键。

学校应该在筹备阶段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研讨会的目标和时间安排。

首先,学校应在宿舍楼、教学楼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向新生介绍研讨会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未来学习生活的影响。

其次,学校可以将研讨会分为多个模块,分别涵盖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新生的需求。

二、学习内容在新生研讨会中,学习内容是重中之重。

学校可以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或者教授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让新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问题,并通过互相交流不断进步。

学校还可以设置学习辅导班,让新生在课外学习中有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三、生活指导新生刚进入大学,对于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因此,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在校学生来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或者安排一些生活辅导员进行讲座。

这些讲座可以涵盖大学生活需要关注的方方面面,如宿舍文化、饮食和作息规律等,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心理辅导大学生活带来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常常成为新生们的困扰。

在新生研讨会中,学校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讲解一些心理辅导的知识,并提供相关服务,例如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新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职业规划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学校可以组织职业规划相关的讲座和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就业形势分析、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等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校友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和就业心得,激励和引导新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六、社交活动新生研讨会不仅是为了学习和规划未来,也是为了帮助新生建立社交圈子。

新生研讨课总结

新生研讨课总结

新生研讨课总结
本次新生研讨课,是科技大学18届新生与老师们共同参与的活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就新生体验的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老师们既贴近实际又充满活力,结合大学的发展情况,深入浅出地与新生们分享了大学生活中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及更加有效、实在的意义上如何才能将学业与生活完美地结合。

他们引导学生们开展讨论,激发新生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美好的个性,让我们的新生体验度更上一个台阶。

新生们参与积极,理解细腻,思维敏捷,表达淋漓尽致。

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起就学习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精深的讨论,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规划学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提出的问题解决。

新生们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发挥自身智慧进行思考,彼此进行探讨,人人发挥自己的才华。

整个活动充满活力,既有分享,又有讨论,大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们也热心地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把学习方面的问题给以解答,大家共同坚持到活动结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讨课的举办,不仅使新生们对自身学习中的疑问得到解答,更丰富了大家的新生经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情谊,为接下来的学习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新生研讨会议纪要

幼儿园新生研讨会议纪要

幼儿园新生研讨会议纪要一、概述幼儿园新生研讨会议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分享教学经验而召开的。

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迎接新生和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以确保他们的顺利过渡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家长沟通与合作家长是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参与和合作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会议中,我们强调了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包括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展、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

三、适应期管理新生进入幼儿园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同伴。

会议中,我们讨论了适应期管理的重要性。

包括在适应期内给予新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为他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提前规划好适应期的教学活动等。

四、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情感与社交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

我们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来培养孩子的情感沟通和合作能力,注重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分享,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五、个性化教学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潜能。

会议上,我们探讨了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六、注意力与集中力的培养在会议中,我们也讨论了提高幼儿注意力和集中力的方法。

包括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供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孩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七、语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语言是孩子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在幼儿园中的语言培养尤为重要。

会议中,我们讨论了提高孩子语言与沟通能力的方法,包括通过绘本阅读、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活动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八、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方面,会议中我们强调了通过手工制作、拼图、搭积木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九、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会议中我们讨论了如何通过多元智能教育来开发孩子的潜能。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研讨会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研讨会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研讨会简介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研讨会是为了帮助新一届初一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而举办的重要活动。

研讨会旨在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信息传达和互动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研究态度、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以便他们能够在新的研究环境中茁壮成长。

目标1. 帮助学生们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并对入学要求和制度有所了解。

2. 培养学生们积极的研究态度和良好的研究惯。

3. 加强学生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5. 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内容1. 学校介绍:学校的理念、历史和发展规划等。

2. 入学要求和制度:学生入学要求、作息时间、纪律规定等。

3. 研究指导:研究方法、时间管理、考试备考技巧等。

4. 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等。

5. 心理健康: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辅导等。

6. 学生分享:高年级学生分享经验和建议。

7. 互动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互动环节。

预期效果通过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研讨会的举办,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建立良好的研究和人际关系惯。

同时,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全面发展自己的素质,并在中学阶段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结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研讨会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旨在帮助新一届初一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通过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信息传达和互动交流的机会,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新生如何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大学新生如何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大学新生如何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大学新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学习他人研究成果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大学新生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提升自己研究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提前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定合适的学术研讨会。

大学新生可以通过询问导师、查阅相关学术期刊或网站,选定对自己研究领域最具相关性的学术研讨会。

其次是研究会议议题。

在确定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后,学生需要详细了解会议的议题,以便能够准备与之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此外,还需要着重掌握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要求等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行程。

最后,要充分准备研究材料。

大学新生应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准备充足的研究材料,包括研究报告、论文摘要、幻灯片等。

其次,积极参与会议。

参与学术研讨会需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首先,可以通过听取他人的报告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学术研讨会通常涵盖众多研究领域和专业范围,而参与会议就是为了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

因此,大学新生应当认真聆听他人的报告,积极提问,从中获取有益的反馈和建议。

其次,可以通过交流会议期间结识的学术圈内的同仁。

与他人合作研究不仅能够促进自己的学术成长,还能够建立广泛的人脉资源。

大学新生可以通过主动与他人交流、交换联系方式等方式来培养人际关系,开展学术合作。

再次,认真准备自己的展示。

学术研讨会除了聆听他人报告外,也为大学新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

在展示环节,大学新生需要充分展现自己对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研究成果的深度。

首先,要清晰明确自己的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在展示过程中,大学新生要向听众清晰地说明自己的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使听众能够迅速理解。

其次,要注重论文内容的精炼性和准确性。

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学新生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2011级《新生研讨课》课程介绍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同学们培养成为驾驭未来的优秀人才,学校自2009年9月起,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生研讨课》。

课程旨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基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亲爱的新同学:新生研讨课,将给你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你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定义你的人生价值。

或许课程的学习的过程,会成为你未来学习与发展的一段难忘经历。

我们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课程定义: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由各学科领域的教授/学术带头人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

在教师主持下,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对新生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与训练。

课程目标: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折,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少了单纯的灌输和记忆,多了自主的学习与探讨。

授课内容:研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涵盖了入学教育、专业(学术)方向和专业目标教育、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

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涉及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

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不是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学时、学分及考核方式:《新生研讨课》1学分,16学时。

考核方式采用小论文、研讨报告、读书感悟、心得等。

如何选课:《新生研讨课》分为校级示范课程和院级课程两种。

校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程有8门,可容纳240人选课,面向虎溪校区的一年级新生,通过网络“抢课”方式取得学习资格。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安排和知识准备情况选课。

院级《新生研讨课》,在新生进校后,由学院向新生公布本学院《新生研讨课》的研讨主题、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及授课教师名单。

校级《新生研讨课》选课网址:/。

请新生用学号和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8位)登录《重大教学》网站,进入“计划与课表”→“学生选课”菜单→选取《新生研讨课》。

选课开放时间为:2011年9月13日19:00-2011年9月16日20:00。

选课地点:虎溪校区综合楼Z109、Z209、Z309、Z409外国语学院自主学习中心。

取得校级《新生研讨课》学习资格的同学,将不再修读本学院开设的《新生研讨课》。

其他新生则修读本学院开设的《新生研讨课》。

2011级校级《新生研讨课》课程一览表重庆大学校级《新生研讨课》课程简介能源、环境与社会任课教师:张力研究专长:热能动力及可持续能源技术职称:教授、博导所在院系:动力工程学院修读人数:30 邮件地址:lizhang@上课时间:6-9周,星期二5-8节,地点:虎溪校区D1506教师简介:张力教授1982年起任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4-1995年美国ASU机械与航空系、UND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4年度澳大利亚Curtin大学访问教授。

从事热能动力及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是教育部高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动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专利5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课程简介:课程从哲学、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个视角,结合科学与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的社会学观点,以认识快速改变着的世界及应对中国高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能源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例子,介绍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发展清洁能源的成功案例,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各种应用条件,共同探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途径、经济分析和政策支持。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以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认识和分析能源问题,理解能源与社会的关系和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人文社会原因,并能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分析能源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

教材及参考资源:1.肖显静编,《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周乃军,《能源与环境》,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3.鄂勇、伞成立,《能源与环境效应》,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风景园林-画境中的科学任课教师:杜春兰研究专长:旅游规划、景观研究与设计职称:教授、博导所在院系:建筑城规学院修读人数:30 邮件地址:cldu@上课时间:6-9周,星期二5-8节,地点:虎溪校区D1512教师简介:杜春兰教授1986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获重庆大学博士学位。

1999- 2000年法国总统奖学金获得者,分别在巴黎塞纳建筑学院、巴黎市规划局访学和工作。

担任住建部“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建筑与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副会长,重庆市规划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科青联工科组主任,重庆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专委会主任,《中国园林》、《建筑与文化》、《高等建筑教育》、《A+D》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旅游规划与城市设计等。

近年来主持了《山地城镇景观避灾防灾模式研究》、《长江三峡沿江建筑风貌研究》等国家教育部、建设部等项目;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重庆市精品课程“中外园林史”,发表SCI及核心论文40多篇。

获得重庆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技术人才、重庆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授“中西园林设计”。

课程简介:课程将结合实例,介绍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园艺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区别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重点讲述风景园林如何体现技术与艺术、工程与科学的结合;风景园林中的诗词、绘画、音乐、书法、戏剧、文学等综合集成。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的相关内容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在集成美学的熏陶下,认知风景园林专业内涵的科学支撑,从而激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材及参考资源:1.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张钦南,《阅读城市》,上海三联书店3.[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华夏出版社4.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黄经纬(译),天津大学出版社5.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叶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8.[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9.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0.[日] 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邹洪灿(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绿色建筑生态城市任课教师:李百战研究专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城市生态与环境工程职称:教授、博导所在院系: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修读人数:30 邮件地址:baizhanli09@上课时间:6-9周,星期二5-8节,地点:虎溪校区D1514教师简介:李百战教授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7年获得英国里丁大学博士学位,1997-2001年英国拉夫伯大学博士后。

英国皇家建筑计量勘测师学会(RICS)资深会员(Fellow),英国皇家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CIBSE)资深会员(Fellow),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工程技术部)委员,建设部科技委委员,建设部“建筑节能”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五”“211”工程“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保障体系与工程技术”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国际制冷学会EI专委会(空调)副主席,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从事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城市生态与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主持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盟等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以及国家相关标准和政策的制定工作。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1999年曾获得英国“建筑工业科技成果创新奖”,2005年获全国“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

课程简介:针对目前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建筑行业内的专业背景,较为系统的介绍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基本概念和内涵、目标要求、技术、评价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内容,是一门关于绿色建筑概况的基础课程。

在该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同时为新生讲授大学期间的学习方法、生活应对能力、如何发现和研究问题、人生规划等系列新生关注的问题,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课程目标:使学生认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培养新生的学习动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专业知识的背景下,通过案例分析、方案制定等教学过程,培养新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材及参考资源:1.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陈莉,《绿色建筑评估与安徽建筑业科技创新》,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孔祥娟,《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设计实例精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会计——数字背后的科学、艺术与魔术任课教师:刘斌研究专长:会计与审计职称:教授、博导所在院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修读人数:30 邮件地址:liubin@上课时间:6-9周,星期五5-8节,地点:虎溪校区D1506教师简介:刘斌教授198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2004年获重庆大学博士学位。

2004-2007年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

从事会计与审计研究,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公开发表CSSCI及以上学术论文近30篇,列2004-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论文数量第15名。

长期致力于本科教学,获得全校讲课评分前五十名一次。

课程简介:课程将围绕会计学科的数字特征,介绍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在给予学生三篇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弄清会计的特征和学科特性,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激情,并培养学生热爱所学的会计专业。

教材及参考资源:1.三大会计学教授以“注册会计师诚信”为主题的内部对话2.论文一:“会计魔术”挑战会计规范的有效性——来自厦航利润之争的启示3.论文二:会计:是技术,还是艺术?历史与新闻任课教师:张瑾教授研究专长:城市史、新闻史及媒介形象传播欧阳照副教授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及媒介文化所在院系: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修读人数:30 邮件地址:zhangjin@ouyangzhao@ 上课时间:6-9周,星期五5-8节,地点:虎溪校区D1508教师简介:张瑾教授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99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