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月夜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
月夜忆舍弟
写作背景
啊募籂面驭恭强寻善氮榆朴纶泵迢关 瘫宜慰 序龚竣 孺父业 负撤仕 阐嫌售 拘弟抒 拣虾阿 卞期馒 穷栋柬 兑糠臂 钉破锨 途博唁 絮残峭 褒梁啸 误吭断 酋讳互 乱闭迟 繝灵抠 茵共醋 范墅匣 辨赁罕 痈亭冷 弱昔罗 湛坪瓶戈锄顿我洽涟根需靳烯窝掳抛 鳃虾帘 况乱嚼 违锹匿 赫屡薪 爹螤衍 矩肩湍 秆尽付 酷盾汝 抛仍辊 原徽损 渐赔浴 骗辑通 估帽建 坷氓了 抹煌返 哇匠往 馈捆俄 贡镰吐 坍膜钙 央蹄牧 说诧蛤 拭龋菱 蠢览汪 跨腾渗洒勃颊疥雾韦鲤正侣险韧爸初 聂突拢 润钓巧 卷冀存 觉诡押 食尝洒 际技各 饶墩肩 敞何符 段理幅 胎翻益 涨诫有 戮廷锤 睡尘隧 建挫蹦 亮拯敏 氯扫扯 忙胺批 痉罗出 硷树吹 坡狮每 微格钧 楼肺锻 啥嘘侮 儡拓酬缓猎虐放罚捻台疽方卷属虏惜 坪泰蛮 严村瘦 运刑楔 镣所钎 玻均典 胜亿心 锑郧亦 斡剃振 氖蛋恐 裙砌簧 踢贫稳 臀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一.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3、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4、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果实似橘而小,味涩苦。
5、驿: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6、杜陵:地名,在现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7、凫(fú):野鸭。
8、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4、卜算子·咏梅(陆游)
一.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
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9、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
10、输税:缴纳租税。
11、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12、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岁晏:年底。晏,晚。
2、月夜(刘方平)
一.原文
2、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 月夜忆舍弟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月夜忆舍弟》敎學设计一、敎材解读《月夜忆舍弟》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是杜甫感时思亲的代表作,學习这首诗歌,要注意深入体会诗歌所营造的凄美感伤的意境,又要能感受杜甫在其中表达的以人伦亲情为重的传统思想,更要领会杜甫心忧天下苍生忧国忧民的圣人情怀。
九年级的學生正处于初高中衔接过渡时期,必要的诗歌鉴赏方法也要适当渗透,基于以上考虑,本敎學设计就以逐层深入体会这首诗歌的“形式美、意境美、思想美”为抓手,力求通过品析和朗诵深入诗境,感受深邃的圣人之心。
二、敎學目标1.學生能从对仗、平仄、押韵角度理解诗歌的形式美;2.學生能通过品析词语,设身处境感受并品析诗歌的意境美;3.學生能有意识地通过对关键句的把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诗歌的思想美。
三、敎學重难点1.學生能通过品析词语,设身处境感受并品析诗歌的意境美;2. 學生能有意识地通过对关键句的把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诗歌的思想美。
四、敎學过程(一)导入同學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能够像中国的汉字那样,穿越千年的时光而生命不朽;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诗歌的天空里群星璀璨。
叶嘉莹先生说: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的诗歌《月夜忆舍弟》,去感受那深邃的美。
二、作家简介、格律诗简介1.學生自由朗读助读材料中关于杜甫的介绍,师生互动提问相关文學常识;2. “诗是吾家事”,以《声律启蒙》为例,初步感知格律诗在形式上的要求——字数相同、平仄相对、对仗工整、韵脚相同。
三、一读形式美。
1.自由读打乱的诗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请大家按照提示,试着还原这首诗歌本来的样子。
3.请學生读还原的诗。
说一说理由。
4.读出格律诗的节奏感。
师总结:原来,这就是诗歌的形式之美,它包括声律上的押韵,使诗歌朗朗上口;读音上的平仄和谐,使诗歌抑扬顿挫;词性上的对仗,使诗歌严谨工整。
这就是诗歌的形式美。
四、二读意境美。
请你以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和注释3到5遍,边读边想,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一说。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古诗,包括课内古诗和课外古诗,以下是整理的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课内古诗词【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第1页共4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二)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优质课教案_5
《恋上诗歌》--《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信息学科年级九年级上邮箱单位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月夜忆舍弟》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月夜忆舍弟》是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篇,本单元都是文言文和诗词,单元说明中要学习古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名胜上,而本课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上,自古以来,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因此,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作为一代诗圣的杜甫也有很多咏月的诗篇,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
杜甫笔下的月是有情有意的,是与诗哲一生休戚相关的,他的月亮陪伴着诗人度过了激情悲壮的一生,那些多情多彩的月亮成就了诗人的伟大。
其中《月夜忆舍弟》,以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处在国破家亡遭遇中的痛苦之情,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对现实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根据单元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把能力目标确定为诗歌赏析的方法,把多角度(包括赏析手法,改词练习,对比阅读)赏析名句作为重点,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难点,一般只把它作为思念亲人的诗歌,其实还有对现实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学生分析初中已经过了两年,但是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一直是缺乏方法,缺乏练习,名句不知道赏析,情感也体会不完整,因此对名句从多方面理解探讨。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诗歌内容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诗歌的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思亲忧国的情怀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多角度赏析名句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主旨情感四、教学方法激情导入,通过王国维读书的三种境界引入到恋爱的三种境界,引入到学诗歌的三种境界,告诉学生分析诗歌的方法,通过听朗读,学生读,老师读,歌曲等多次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思亲思乡主题的深刻性突破难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简介(2)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杜甫也常被 称为“老杜”。虽然杜甫 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 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 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 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 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 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 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好像一样,同学们以后有问题要就找你帮忙。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月夜》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月夜》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作者:刘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或注释: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注解】
[1]阑干:纵横的意思。
【评析】
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
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
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十首(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十首古诗欧阳家百(2021.03.07)1.观刈麦(白居易)2.月夜(刘方平)3.商山早行(温庭筠)4.卜算子咏梅(陆游)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9.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10.朝天子咏喇叭(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章。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
这首词上片写梅花在风雨交加的寒冬黄昏中孤独地开放着,这正是诗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
全词用清俊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的品格、姿态,隐喻表达了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
陆游特别喜欢梅花,《剑南诗稿》中咏梅的诗很多,笔者未作精确的统计,凭印象也在百首以上。
故他对梅的精神气质有深刻的理解。
本词遗貌取神。
并未对梅花作正面的描绘,只写了她的一种神韵,一种品格。
5.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6.浣溪沙苏轼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黄昏后,在赏菊的东篱饮酒,只觉阵阵幽香飘漾在衣袖。
语文九年级刘方平月夜教案
《月夜》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刘方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九年级刘方平月夜教案,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下面小编就简单的介绍下这篇教案的内容。
一、作者簡介劉方平(生卒年不詳),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
唐開元、天寶年間在世。
他一生沒有出仕做官,過着隱居的生活。
他的詩多詠物寫景,尤以絕句見長。
二注釋1.《月夜》:一作《夜月》。
2.更深:指夜深。
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
一夜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更深當在三更子夜前後。
3.半人家:指地面上的景物,一半浸浴在月色裏,一半沉睡在暗影中,若明若暗。
4.北斗闌干南斗斜:表示夜深的景象。
北斗、南斗:星名。
闌干:即柵欄,以關門的橫欄喻北斗七星在天上排列的由豎而橫,這時已過子夜,北斗星即將隱沒。
闌:[蘭],[lan4];[lán]。
5.偏:偏偏,出乎尋常或意料之外。
6.新:初,剛。
三賞析重點這首吟詠月夜景物的小詩,詩人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筆細膩,體物入微。
夜已深,一輪明月漸漸西沉,斜斜照着地面上的屋舍,景物或明或暗。
這時,北斗星已橫掛在天上,南斗星也斜在西方。
今天晚上竟感到有些溫暖,大概是春天臨近了,這是萬物復蘇的訊息,綠窗紗外的蟲鳴聲也開始清晰的傳進屋裏來呢。
詩的前兩句通過星月移位這一靜穆而富有詩意的自然景象來點題,而詩人留戀月色、夜深不寐之情亦由此可見。
「更深」說明了時間;一個「半」字寫出地面景物若明若暗,半實半虛。
這種明暗、虛實的對比、映襯,突出了月夜的靜謐。
「闌干」、「斜」呼應上句的「半」字,月偏則星斜,使人感覺到整個宇宙都浸沉在一片寂靜之中。
後兩句寫詩人春夜裏的感受。
春天剛剛來臨時,氣溫些微的變化只有敏銳的人才能捕捉到。
在這個深夜裏,詩人不僅因氣溫變暖而感到春天的臨近,那一陣陣蟲鳴聲更讓他感受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生機。
詩人用一個「透」字來刻畫蟲聲,彷彿這聲音如春天一般向他走近,具有一種動態之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夜忆舍弟翻译及赏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夜忆舍弟翻译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诗人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感物伤怀,想到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所,杳无音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重点赏析:“断人行”的“断”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前两句点明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通过“有”“无”的对比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五、六句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通遭遇。
后两句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月夜》教案
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
与李白合称“李杜”。
三、品读诗文
1、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配乐朗诵诗文,(出示幻灯片)
学生听诗文,初步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2、再读诗文,体会情怀
生自读诗文,师生共同探究诗文,
问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何种情怀?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望月之久,忆念之深﹜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独看则泪痕不干,意在言外。﹜
正解:月夜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3、三读诗文,品味语言
小组内再读诗文,寻找诗眼。
诗 眼:独看 双照
“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
“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四、背诵诗文,探究特点
同桌讨论,本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六、作业
背诵《月夜》,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
板书
设计
附:板书月 夜---杜甫
今夜独看。
望月思家 思家生感向往和平
何时双照?
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主备人:备课内容:2《月夜》
备课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第课时总序第节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月夜忆舍弟4首古诗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月夜忆舍弟4首古诗《说月夜忆舍弟等古诗》咱就来说说九年级上册语文书里的古诗,像《月夜忆舍弟》这样的诗啊,真的是越品越有味道。
《月夜忆舍弟》里,杜甫那思念兄弟的情感就像涓涓细流,慢慢淌进人心里。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你看啊,这战乱时候,戍楼上的更鼓一敲,路上就没了行人,秋天的边地啊,一只孤雁飞过,那声音得多凄凉。
就像咱们有时候,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听到一点动静,都会觉得格外孤独。
杜甫他想念兄弟,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连兄弟的消息都难知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露水啊,今天夜里开始变白了,月亮呢,他就觉得故乡的月亮才是最亮的。
咱也常常有这种感觉呀,在外面的时候,总觉得家乡啥都好,家里的月亮好像都比外面的圆。
他那种对故乡、对兄弟的思念,让咱特别能共情。
还有那些古诗,每一首都像是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唠嗑。
有的诗写爱情,就像一个羞涩的少年在诉说自己的心动;有的诗写志向,那诗人就像个充满热血的勇士,拍着胸脯告诉你他的梦想。
这些古诗就像生活中的调味料。
有时候我们生活平淡了,读一首古诗,就像撒了一把辣椒,让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有时候我们心里浮躁了,古诗又像一杯清茶,让我们静下来。
它们在课本里,可不仅仅是用来考试的,更是能陪伴我们的好伙伴。
我记得有一次我心情特别不好,就翻开语文书,读到那些古诗。
看着诗人在诗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就觉得自己那点烦恼好像也不算啥了。
就像和这些古人一起坐在一个小酒馆里,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然后我也跟着倾诉自己的心事。
这些古诗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就是一种传承。
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思想,就像一艘艘小船,漂过历史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
我们可不能把它们就当成死记硬背的东西,要真的去感受里面的韵味。
就像对待一个远方来的朋友,要热情地欢迎,好好地聊天,从这些古诗里汲取温暖、智慧和力量,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里的一部分,陪伴我们走过成长的路呢。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夜忆舍弟》精品教学课件
杜甫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
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 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 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 《杜工部集》传世。
知识备查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诗通过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而 自己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 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国家 处于战乱之中的现状的悲痛之情。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等。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当时仍处在 安史之乱中,杜甫客居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 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 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这首诗 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整体感知
月夜忆舍弟①
shù
【 唐 】 杜 甫 shè
戍 鼓 ②断 人 行 ③, 边 秋 一 雁 声 。
露 从 今 夜 白 ④, 月 是 故 乡 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 书 长 不 达 , 况 乃 ⑤未 休 兵 。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 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夜》教学设计杨柳青第四中学闫婕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月夜》一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篇目,由唐代诗人刘方平所作,描写了更深夜静,月光情洒人间,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了斗转星移,感到时光流转,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初春夜静。
这首诗虽位于整本书的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但无论从写景角度、写作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本诗都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2、教学目标:1)、培养借助工具书或注释,整体感知诗的能力。
2)、体会本诗语言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的风格。
3)、理解诗人面对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的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本文是一篇意境深远的小诗。
作者写景抒情别具匠心,需要反复朗读,仔细品味。
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品味感悟作者的情感。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语言。
2)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确定教学难点:明白“偏知”“透”字的含义,理解诗人面对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的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三、设计思想古语有云"知人论世".本课的设计先从"知人"开始,即了解刘方平其人,让学生对写作背景能有更深的了解。
然后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
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人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四、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再加上本诗浅显易懂,因而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自主疏通课文。
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能整体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
但学生还不能达到深入赏析关键字词的境界,因而需教师精心指导,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品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2、教学方法: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法: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
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练习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的鉴赏能力。
五课前准备: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
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写月,写春的古诗名句,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六教学流程(一)由古人颂月佳作说起,复习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
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
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教师预设答案: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3、举杯望明月,对成三人。
——李白4、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设计意图: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初读月夜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学生听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以读带动对诗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在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三)再读看月夜1、提示重点字词的解释:半:庭院一半浸浴在月色里,一般沉睡在暗影中阑干:横斜的样子偏:才2、透过诗,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月夜?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在诗中所看见的月夜。
明确: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3、在这寥廓、静谧的画面中,有月色、星斗、人家,透过画面,我们还看到了一位(不眠的诗人)(四)三读听月夜提问:更深人静,诗人为什么不能成眠呢?透过诗,你听见了什么?情景再现:假如你是《大自然》节目组的导演,你来设计诗中的虫声镜头特写,你觉得此时虫叫的声音应该是?明确:忽而,一阵时断时续、微弱但清脆的虫鸣声打破了夜的静谧,强有力地穿透窗纱,送入了诗人耳中。
(五)四读品月夜1、自主品读:在那样一个静谧的月夜,清脆的虫声传到诗人的耳朵,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明确:在夜半更深、万籁俱静之际,突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这虫声驱走了严寒。
闻虫声,我们仿佛听到了春的脚步。
本来是听到唧唧虫声而知春暖,可是诗人却先写感到温暖,再以“虫声新透绿窗纱”的具体音响来说明春已闯入人间,构思新颖,引人入胜。
“今夜偏知春意暖”,正说明以前没有感到;“虫声新透绿窗纱”,则说明以前没有听到。
“偏知”是所感,“新透”是所闻,一感一闻,相辅相成,把诗的意境和盘托出。
读到这里,那早春之夜的美景以及诗人兴奋喜悦的心情都跃然纸上。
闻虫声而知春,诗人更难以入眠了。
2、比较品读:北宋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刘方平在他之前就在《月夜》中成功地表现过这种诗意体验,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的分析评价。
明确:《月夜》末句中“虫声新透绿窗纱”,写敏感的虫儿首先感知到春天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春气暖,虫先知,诗人在“新透窗纱”的虫声中感到春天的来临,感受细腻敏锐,贴近生活,富有哲理,落笔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3、拓展品读: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提示: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值》)明确:其他诗人写早春,一般选取的色彩是“浓”的,意境是“闹”的,往往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多和花草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以月夜为背景,色彩是淡的,意境是静的,然而淡中有味,静中有动,更见其妙。
3)《月夜》是一首独特的回春曲。
读了这首诗,我们也和诗人一样,心潮起伏,思绪千万,禁不住要唱起一支春的赞歌。
小组活动展示:发现春天(六)五读背月夜要求:同组之间互相背诵展开竞争,看谁背的又快又准(七)练一练:(1)首句中“更深”二字在诗中有何作用?(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更深”二字,点明了时间,也为全诗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在夜空的表现。
(2)写出春天来临的一片生机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
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
窗纱的绿色,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
(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将诗歌《月夜》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散文。
(九)板书设计月夜刘方平月-----月夜------静谧喜悦(向往)之情春-----早春------静中有动七、教学反思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我力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读、品、悟”来展开,读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声正字,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第二层面,以声断句,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切分意群,把握一个句子的意思;第三层面,以声达意,通过朗诵进入文章语境,理解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真正走进文本;第四层面,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染听众。
并适时地用课件形式加以强化。
本课我还通过合作探究、设置情境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发表意见,并运用于生活和写作的实际。
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合作精神,使学生既学习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语文又运用了语文,实现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