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
![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d47c7a5240c844769eaee9c.png)
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含有推进剂的气雾剂类化妆品和含有 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化妆品产品 气雾剂类 有机溶剂类
蜡基单元:以蜡为主基料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调研
社会需求 包装设计
科技信息 产品创意
抗氧化体系:包括防止产品氧化引起酸败变味 的抗氧化稳定的原料(BHT,EDTA等)
防腐体系:使产品对微生物稳定的原料 感官及产品修饰体系:改善产品颜色、香气、
外观状态及调节产品pH值的原料(包括 着色剂、香精、珠光剂、柠檬酸缓冲剂等) 功能体系:赋予产品特定功能的原料(如美白 剂、保湿剂、防晒剂等)
新增成分标注内容,已修订完成,在报批中 • QB/T 1684-1993《化妆品检验规则》,修订报批中 • QB/T 1685-1993《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修订
报批中 • 卫生部《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结束网上征求
意见
化妆品标准情况
修订产品标准 • QB 1643-1998 发用摩丝,修订中 • QB 1644-1998 定型发胶,修订中 新制定产品标准(送审稿修订过程中) • 面膜 • 护肤啫喱 • 发用啫喱(水) • 免洗护发素
化妆品标准情况
产品标准
清洁类
作用 序号
标准编号
洗涤 1 QB 1994-2004 2 QB 2654-2004
标准名称 沐浴剂 洗手液
化妆品标准情况
试验方法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1 GB/T 13531.1-2000
2 GB/T 13531.2-2000
3 GB/T 13531.3-2000
化妆品工厂生产工艺
![化妆品工厂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93e9c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9.png)
化妆品工厂生产工艺一、原材料采购与储存化妆品工厂的生产工艺从原材料的采购与储存开始。
工厂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配方,选择高品质、符合安全标准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包括各种化学成分、植物提取物、油脂、香精等。
在采购过程中,工厂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品质控制。
原材料进入工厂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储存。
检验人员会对每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工厂的生产标准和安全要求。
储存过程中,工厂会根据原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和容器,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二、生产工艺流程1. 配方设计与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工厂的配方师会设计化妆品的配方,包括各种成分的比例和用量。
在配方设计过程中,配方师会考虑产品的功效、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并进行多次实验和调整,以确保最终配方的最佳效果。
2. 原料混合与搅拌:根据配方要求,工厂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以确保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搅拌过程中,工厂会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以避免产生气泡或过度搅拌。
3. 加热与冷却: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需要加热或冷却处理。
加热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冷却则可以降低产品的温度,防止产品变质。
工厂会根据原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热或冷却方法,并进行精确控制。
4. 均质化处理:为了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工厂会对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均质化处理。
均质化处理可以打破原料中的大分子团,使其更加细腻均匀。
工厂会使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均质机等设备进行均质化处理。
5. 调色与香精添加: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工厂会根据产品配方和市场需求,添加适量的色素和香精,以调整产品的颜色和香味。
添加过程中,工厂会严格控制添加量,以确保产品的颜色和香味符合预期。
6. 填充与包装:完成上述步骤后,工厂会将化妆品填充到预定的容器中,并进行密封和包装。
填充过程中,工厂会使用自动化填充设备,以确保填充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化妆品生产工艺标准
![化妆品生产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be9a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7.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标准引言:化妆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几乎每个人都会接触和使用。
而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因此,制定和遵守化妆品生产工艺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装和标识等方面,对化妆品生产工艺标准进行论述。
一、原材料采购原材料是化妆品的基础,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是确保化妆品品质的关键。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范:1. 严格选择合作伙伴:选择具备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可靠来源。
2. 与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要求其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3. 进行原材料抽检和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定期抽检,并选择可靠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生产过程化妆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配制、混合、反应、加热、冷却等环节,要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1. 原料配制和混合:根据产品配方和配比要求,精确称量和配制各种原料,并进行适当的混合操作,确保各个成分均匀分布。
2. 反应和加热:根据产品的特性,对原料进行适当的反应和加热处理,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3. 冷却和贮存:将反应后的产品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并进行严格的贮存和管理,避免产生细菌和霉变。
三、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确保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确保每个岗位都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2. 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监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 建立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对每批产品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信息可追溯。
四、包装和标识化妆品的包装和标识是产品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ff26b0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2.png)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在当今社会,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护肤到彩妆,从头发护理到身体保养,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然而,要确保这些化妆品的安全、有效和高品质,就离不开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一、化妆品的生产工艺1、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化妆品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
常见的原材料包括水、油脂、乳化剂、香料、色素、活性成分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纯度、稳定性、安全性和功效性。
例如,用于护肤品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微生物;油脂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肤质,如干性皮肤适合使用滋润度高的油脂,而油性皮肤则需要清爽型的油脂。
原材料在进入生产环节之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原材料需要粉碎、过筛,以保证其均匀分散;一些活性成分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包裹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渗透性。
2、配方设计配方是化妆品的灵魂。
一个好的配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产品的功效、使用感、稳定性、安全性等。
配方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科学研究,确定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组合。
在配方设计中,乳化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
乳化剂能够将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或霜体。
不同的乳化剂具有不同的性能,需要根据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要求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添加适当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混合与搅拌将原材料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和搅拌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分层、结块等现象。
对于液体产品,通常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对于膏霜类产品,则可能需要使用均质机等设备,以达到更好的乳化效果。
搅拌的速度、时间和温度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4、加热与冷却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
加热可以促进原材料的溶解和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冷却则有助于产品的定型和稳定。
加热和冷却的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以避免温度变化过快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66b20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e.png)
类别:化妆品工业•作者:•关键词:水剂类,化妆品•【内容】•1化妆水类化妆品旳生产工艺(1)通用生产工艺流程化妆水旳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其生产过程包括溶解混合、调整、过滤及装瓶等。
图1化妆水旳生产工艺流程(2)生产设备生产化妆水旳设备最佳在不锈钢设备内进行。
由于化妆水旳黏度低, 较易混合, 因此多种形式旳搅拌桨均可采用。
此外某些种类旳化妆水乙醇含量较高, 应采用防火防爆措施。
溶解锅最佳带有加热装置, 以适应不一样产品旳配制规定。
制造化妆水等液体状化妆品时, 过滤是十分重要旳一种环节。
陈化期间, 溶液内所含少许不溶物质会沉淀下来, 可采用过滤旳措施使溶液透明清晰。
过滤机旳种类和式样诸多, 包括板框式过滤机、中空纤维过滤器、高分子或陶瓷滤芯过滤器、超滤膜、纳滤装置等, 可以根据沉淀物旳大小来选择。
(3)通用操作环节在不锈钢容器中加入精制水, 并依次加入保湿剂、紫外线吸取剂、杀菌剂、收敛剂及其他水溶性成分, 搅拌使其充足溶解。
必要时要加热协助溶解。
在另一不锈钢容器中加入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增溶剂), 再加入润肤剂、防腐剂、香料及其他油溶性成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
将溶剂相和水相物质在室温下混合, 搅拌使其充足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色素调色或者酸碱调整pH值, 得到半成品。
半成品在密封容器内静止贮存陈化1~2周。
用过滤装置过滤除去杂质和不溶物等, 即得澄清透明旳化妆水。
滤渣过多则阐明增溶和溶解过程不完全, 应重新考虑配方及工艺。
用不影响构成旳助滤剂如硅藻土、漂土、粉状石棉等可完全除去不溶物。
上述过程中, 香精香料一般是加在乙醇溶液中, 若配方中乙醇旳含量较少, 且加有某些增溶剂时, 可将香料先加入增溶剂中混合均匀, 在最终缓缓地加入制品中, 不停地搅拌直至成为均匀透明旳溶液, 然后通过陈化和过滤后, 即可灌装。
为了加速溶解, 水溶液可以加热, 但温度切勿太高, 以免有些成分变色或变质。
有关贮存陈化问题, 不一样旳产品, 不一样旳配方以及所用原料旳性能不一样, 所需陈化时间旳长短也不一样, 陈化期从一天到两个星期不等。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92b1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4.png)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1. 引言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包装,详细解析整个生产过程。
---2. 原料选择化妆品的原料选择是化妆品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通常,原料主要包括基础油、活性成分、防腐剂、稳定剂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来源、纯度、稳定性以及对皮肤的影响等因素。
---3. 配方调配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功能,化妆品厂商需要合理配制化妆品的配方。
在配方调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配比、物相稳定性、防腐剂的使用量等。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还可以调整配方,提升产品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4. 生产工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混合溶解、精细混合、热熔、乳化和灭菌等步骤。
4.1 混合溶解将特定比例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搅拌槽中,进行混合溶解。
通过搅拌和加热的方式,使得原料充分溶解,并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4.2 精细混合将混合溶解后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精细混合。
通过高剪切搅拌设备,将混合物分散均匀,确保各种原料充分融合。
4.3 热熔对于一些固体原料,需要通过热熔的方式使其溶解。
通过加热设备,将固体原料加热至液态,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4.4 乳化乳化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乳化过程中,需要加入乳化剂,并通过高速搅拌将油性物质和水性物质充分乳化,使化妆品形成乳状或凝胶状。
4.5 灭菌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防腐效果,还需要进行灭菌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和辐射灭菌。
---5. 包装与质检化妆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与质检。
包装通常包括瓶子、管状、喷雾器等。
包装应符合卫生、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对成品进行质检,检测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6.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c8598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f.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二)(六)混合速度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机械搅拌的快慢对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内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体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体系,后者主要是内相加得太快和搅拌效力差所造成。
乳化操作的条件影响乳化体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稳定性。
研究表明,在制备O/W型乳化体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温混合较低温混合好。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建议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和光泽性好的乳化体。
对内相浓•度较高的乳化体系,内相加入的流速应该比内相浓度较低的乳化体系为慢。
采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较搅拌差的设备在乳化时流速可以快一些。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化妆晶组成的复杂性,配方与配方之间有时差异很大,对于任何一个配方,都应进行加料速度试验,以求最佳的混合速度,制得稳定的乳化体。
(七)温度控制制备乳化体时,除了控制搅拌条件外,还要控制温度,包括乳化时与乳化后的温度。
由于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
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且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加长生产周期。
一般常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
通常膏霜类在75〜95℃条件下进行乳化。
最好水相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再冷却到70-80℃进行乳化。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水相温度高一些,此时水相体积较大,水相分散形成乳化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珠体积变小,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
如果水相温度低于油相温度,两相混合后可能使油相固化(油相熔点较高时),影响乳化效果。
冷却速度的影响也很大,通常较快的冷却能够获得较细的颗粒。
当温度较高时,由于布朗运动比较强烈,小的颗粒会发生相互碰撞而合并成较大的颗粒;反之,当乳化操作结束后,对膏体立刻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使小的颗粒〃冻结〃住,这样小颗粒的碰撞、合并作用可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心但冷却速度太快,高熔点的蜡就会产生结晶,导致乳化剂所生成的保护胶体的破坏,因此冷却的速度最好通过试验来决定。
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
![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6fec4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9.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容用品,对于保护皮肤、修饰容颜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化妆品涉及皮肤使用,所以严格的生产工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料选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论述化妆品生产的规范化要求。
一、原料选用1.1 优质原料化妆品原料的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优质原料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且稳定性好。
在选择原料时,要注重产品与人体的适应性,避免对用户产生过敏反应。
1.2 物料进货质检生产企业应严格把控原料的质量,建立健全的原料进货质检制度。
每批物料应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并留存检测记录。
1.3 储存管理原料应储存于符合卫生标准的仓库,并按照要求分类存放,实行先进先出制度,避免原料过期或受污染。
二、生产工艺2.1 工艺流程规范生产企业应建立明确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称量、混合、加热、冷却、灌装等环节。
工艺流程应详细清晰,并有相应的记录。
所有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2 设备管理生产企业应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每台设备都应该有相应的操作说明书,并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
设备在使用前应经过清洁和消毒,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三、质量控制3.1 产品检测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体系,每个批次产品都应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产品的颜色、气味、质地、pH值等。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杀菌、防腐、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
3.2 质量记录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记录体系,包括原料检验记录、生产记录、检测记录等。
记录应详细准确,对追溯产品质量和问题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3.3 不合格品处理若发现产品不合格,生产企业应按照质量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包括产品追溯、原料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等,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四、环境卫生4.1 生产车间卫生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车间卫生制度,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车间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化妆乳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化妆乳生产工艺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dfcc1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1.png)
化妆乳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化妆乳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包括润肤乳、BB霜、CC霜等。
化妆乳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是确保化妆乳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指南。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妆乳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一、原材料准备1. 原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原材料。
原材料应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并提供资质证明。
2. 原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搅拌混合1. 搅拌设备:选择适合的搅拌设备,能够保持均匀搅拌,并能控制温度和压力。
2. 搅拌工艺: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搅拌工艺参数,包括搅拌时间、速度、温度等。
搅拌要均匀,避免产生气泡,并确保温度不超过原材料的稳定温度。
三、乳化1. 乳化剂选择:选择适合的乳化剂,能够实现均匀分散和稳定乳化的效果。
2. 乳化工艺:根据产品的乳化特性和要求,确定乳化工艺参数,包括乳化时间、温度、剪切速度等。
乳化要均匀,避免产生沉淀或分层现象。
四、消毒杀菌1. 消毒杀菌设备:选择适合的消毒杀菌设备,确保产品达到微生物检验标准。
2. 消毒杀菌工艺: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消毒杀菌工艺参数,包括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等。
消毒杀菌要彻底,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微生物。
五、灌装包装1. 灌装设备:选择适合的灌装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灌装和包装。
2. 灌装包装工艺: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灌装包装工艺参数,包括灌装量、包装材料等。
灌装和包装要密封,避免产品受到外界污染。
六、质量控制1. 抽样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 产品存储:对成品进行储存,确保产品保存期限内质量稳定。
3. 产品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检验。
通过制定和执行化妆乳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可以确保化妆乳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并且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
![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62bb7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8.png)
化妆品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一、化妆品基本配方的组成1.基质:化妆品的基质是指形成化妆品外观和质感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基质包括水相基质和油相基质。
-水相基质:如水、乳液和凝露等,主要用于增加化妆品的湿润度和滋润度。
-油相基质:如矿物油、植物油和液体石蜡等,主要用于增加化妆品的滋润性和防止水分蒸发。
2.功能性成分:功能性成分是指具有特定功效的物质,根据不同的化妆品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性成分。
-抗氧化剂:用于延缓化妆品中成分的氧化,增强其稳定性。
-柔润剂:用于增加化妆品的光滑感和细腻度。
-美白剂:用于减少黑色素的生成,达到美白效果。
-防晒剂:用于抵抗紫外线辐射,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3.辅助成分:辅助成分是指为了改善化妆品的质地、稳定性、保湿性等性能而添加的成分。
-乳化剂:用于使不相溶的油水两相均匀混合。
-稳定剂:用于增加化妆品的稳定性,防止成分的分层和氧化。
-粘度剂:用于调整化妆品的粘稠度,使其易于涂抹和粘附。
4.添加剂:添加剂是为了改善化妆品的外观、香气和质感而添加的物质。
-香料:用于给化妆品增添香气,提升使用者的感官享受。
-色素:用于调整化妆品的颜色,使其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抗菌剂:用于防止化妆品受到细菌污染,保持其质量和安全性。
二、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配制:将所需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包括基质、功能性成分、辅助成分和添加剂等,确保每种原料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配制。
2.混合搅拌: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混合搅拌设备中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根据所需的化妆品质地和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混合搅拌方式,如机械搅拌、真空搅拌等。
3.加热杀菌:一些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杀菌处理,以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安全性。
通常采用高温加热或者灭菌剂进行杀菌。
4.调整质地:根据化妆品的需求,可以通过加入粘稠剂、溶解剂等成分来调整化妆品的质地和粘稠度。
5.冷却降温:将搅拌好的化妆品进行冷却降温处理,使其达到生产要求的温度范围,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化妆品的稳定性。
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8c6df792b160b4e767fcfcb.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一、生产工艺:
按工艺要求在水相锅中投入称好的水相类原料,搅拌加热到80℃,在油相锅中投入称好的油相类原料于85℃完全溶解。
将乳化锅预热至60~70℃,抽真空吸入水相及油相,均质搅拌,冷却至45℃加入香精及添加物,搅拌至均匀后出料。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二、生产工艺简图:
(预热至60~70℃,抽真空按工艺要求☆ 85℃溶解☆半成品检验合格☆)
注:带☆为主要质量控制点
灌装工序流程图:
灌装设备清洗置于温水中用擦子擦洗用去离子水第二次冲洗用75%酒精溶液浸泡十分钟用风筒吹干,不得留有水分。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a6339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4.png)
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一、引言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之一,在追求美的时代,化妆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多元化、创新化的行业。
而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是化妆品生产中的核心环节,本文将分析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规范。
二、化妆品的配方设计 1. 成分选择化妆品的配方设计首先涉及到成分的选择。
在化妆品配方中,常见的成分包括基础成分、功能性成分和辅助性成分。
基础成分主要是指化妆品基质,如乳液、霜状、凝胶和乳霜等。
功能性成分是赋予化妆品特定功效的成分,如美白剂、保湿剂等。
辅助性成分则是用于提升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使用感受,如乳化剂、防腐剂等。
在成分选择时,需要考虑成分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相容性等因素。
2.配方平衡化妆品的配方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
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设计配方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平衡各个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以达到理想的配方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配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过敏等问题。
三、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化妆品的生产工艺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原料。
原料的质量和来源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和采购原料时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监控。
同时,还需要根据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2.配料混合配料混合是化妆品生产的核心工艺环节。
在配料混合时,需要按照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和辅助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混合。
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速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各种成分能够均匀混合和溶解。
3.灭菌处理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灭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和霉菌的污染,而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导致化妆品变质和感染人体皮肤。
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化妆品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4.包装和贮存化妆品生产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d6aa4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d.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生产工艺中的规范、规程、标准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性以及符合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化妆品生产工艺中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论述,从原料选择、配方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1. 原料选择化妆品生产的首要步骤是原料选择。
优质的原料是制作高品质化妆品的基础。
根据相关的规范,原料应符合安全、卫生、无害等要求。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选用具备特定功效的原料,同时要确保所选用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
2. 配方研发配方研发是化妆品生产工艺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研发部门需要将各种原料进行合理的比例和配方组合,以确保产品的功效和稳定性。
配方研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程和标准,确保配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操作规程在化妆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指导和控制。
例如,关于原料混合、卫生消毒、配方调配、搅拌等操作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程和标准,以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4. 生产过程控制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其它性能指标。
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原料配料、搅拌、加热、灌装等,都需要按照规范进行严格控制。
5. 质量检测化妆品生产工艺中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和有效性。
质量检测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采用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对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以确保化妆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
6. 包装标识化妆品包装标识是产品上市销售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承诺。
根据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包装标识应明确产品的成分、使用方法、适用人群、保质期等信息,并符合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化妆品生产工艺中的规范、规程和标准非常重要。
化妆品原料 生产工艺
![化妆品原料 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9a958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1.png)
化妆品原料生产工艺化妆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化妆品的原料及生产工艺对于产品的品质和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化妆品原料和生产工艺展开探讨,带领读者了解化妆品背后的奥秘。
一、化妆品原料化妆品原料是构成产品的基础,在化妆品的制作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化妆品的原料种类繁多,包括了各种化学成分、植物提取物、矿物质等。
这些原料经过合理的配比和混合,才能最终形成我们使用的化妆品。
1.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化妆品中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乳化剂、防腐剂、染料等都是化学成分在化妆品中的代表。
这些成分有着各自的功能,如乳化剂可以帮助水油成分的混合,防腐剂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染料则可以赋予产品丰富的色彩。
2. 植物提取物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开始采用植物提取物作为原料。
薰衣草、茶树、芦荟等成为了常见的原料,它们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养功效,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3. 矿物质矿物质在化妆品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矿物质可以作为物理防晒成分,有效地抵挡紫外线的伤害,保护肌肤不受损伤。
二、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成本,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配比、混合、加热、冷却等步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生产出合格的化妆品。
1. 原料的配比原料的配比是生产化妆品的第一步,合理的配比可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效果。
不同的化妆品配方需要不同的原料比例,生产厂家需要根据具体配方进行合理的搭配。
2. 混合混合是将各种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过程,确保产品的每一部分都包含了所需的成分。
混合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机械搅拌、手工搅拌、超声波混合等,生产厂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混合方式。
3. 加热加热是为了促使原料中的成分充分融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地。
不同的原料需要不同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厂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化妆品生产工艺要求
![化妆品生产工艺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1cfe8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0.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要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化妆品行业迅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原料选用、生产过程、包装和质量控制几个方面,阐述化妆品生产工艺的要求。
1. 原料选用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一般包括活性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在原料的选用上,需要遵循以下要求:1.1 优质原料:选用优质的原料是确保化妆品质量的基础。
生产企业应严格把关每个原料的来源、质量和纯度。
1.2 安全无害:原料选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不得使用添加剂含量过高、易致敏、有潜在致癌风险等不安全的原料。
1.3 原料稳定性:原料的稳定性对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生产企业应对每个原料的稳定性进行严格测试和评估。
2.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化妆品生产的核心环节,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下是生产过程的要求:2.1 GMP生产要求: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药品GMP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卫生。
2.2 温度控制:不同成分的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均匀性:生产设备必须确保原料的均匀混合,避免出现成分不均匀或结块。
2.4 反应时间和pH值控制: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各种反应时间和pH值,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3. 包装要求化妆品的包装与产品质量和安全直接相关。
以下是化妆品包装的要求:3.1 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化妆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避免使用易污染或易变质的包装材料。
3.2 包装密封:化妆品包装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杂质进入或产品泄露。
3.3 标签标识:每个化妆品包装必须标注清晰、准确的产品信息,包括成分、用途、生产日期等,以方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查询。
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化妆品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72a8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7.png)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随着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加,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成为了行业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从原料选择、生产过程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来探讨化妆品生产工艺规范。
1. 原料选择化妆品原料的选择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
在原料选择上,除了要求符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标准,还要考虑到对人体的危害性。
任何可能导致过敏、刺激和损害皮肤健康的成分都必须得到谨慎的评估和筛选。
2. 生产工艺流程化妆品的生产过程需要符合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生产工艺流程应包括原料准备、原料混合、乳化、灭菌、车间清洁、包装等环节。
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应详细规定,以确保每个步骤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设备与卫生控制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和提供相应的卫生控制。
首先,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其次,化妆品生产现场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4. 质量控制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化妆品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抽检、生产过程抽检和产品最终抽检等环节。
同时,化妆品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5. 安全评估和合规性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化妆品安全评估,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安全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对产品成分的评估、对产品安全性的评估和对产品的使用风险评估等。
同时,企业还应对产品进行标签标识和说明书的编制,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使用产品。
6. 售后服务与投诉处理化妆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与投诉处理机制。
及时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和投诉,积极解决问题,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企业还应建立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和分析体系,以便发现并改正产品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结起来,化妆品行业的生产工艺规范对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化妆品生产工艺与知识培训
![化妆品生产工艺与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5d378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与知识培训介绍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
然而,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涉及复杂的流程和专业的知识,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学习才能合格从事相关工作。
本文将介绍化妆品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和所需的知识培训内容。
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组合工序,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的化妆品的过程。
下面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1. 原料采购与质检原料采购是化妆品生产的第一步,关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与可靠的供应商合作,采购符合标准的原料。
在采购原料前,必须进行质检,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等,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
2. 配方设计与计量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功能,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设计相应的配方。
配方设计包括确定原料种类、比例和加工方法等。
在配方设计完成后,需要准确计量原料,保证每个批次的生产具有一致的质量和效果。
3. 加工与混合加工与混合是化妆品生产的核心步骤。
根据设计的配方,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进行加工和混合。
加工工艺可以包括溶解、加热、搅拌等。
混合工艺是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先后顺序进行混合,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灌装与包装加工和混合完成后,化妆品需要进行灌装和包装。
灌装是将化妆品产品装入相应的容器中,包括瓶子、管子、盒子等。
包装是指对容器进行封装和标识,使产品能够方便储存、销售和使用。
5. 质量控制与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是化妆品生产的最后环节,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检测等。
知识培训内容为了能够进行化妆品生产工艺的正确操作,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知识培训的内容:1. 原料知识了解化妆品生产常用的原料种类、性质和用途,掌握原料的选购、质量检测和配方设计等技巧。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选修课)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选修课)](https://img.taocdn.com/s3/m/ae0b15c26c175f0e7dd1375c.png)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第一部分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乳液配制长期以来是依靠经验建立起来的,逐步充实完善了理论,正在走向依靠理论指导生产。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
至今,研究和生产乳化产品的专家,仍然承认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乳液制备时涉及的因素很多,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定量地指导乳化操作。
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很难保证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经过小试选定乳化剂后,还应制定相应的乳化工艺及操作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制备乳状液的经验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选用哪种方法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企业具备的条件,但必须符合化妆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体制备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法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
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
(一)生产程序(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
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
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
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
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
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二)(六)混合速度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机械搅拌的快慢对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内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体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体系,后者主要是内相加得太快和搅拌效力差所造成。
乳化操作的条件影响乳化体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稳定性。
研究表明,在制备O/W 型乳化体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温混合较低温混合好。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建议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和光泽性好的乳化体。
对内相浓·度较高的乳化体系,内相加入的流速应该比内相浓度较低的乳化体系为慢。
采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较搅拌差的设备在乳化时流速可以快一些。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化妆晶组成的复杂性,配方与配方之间有时差异很大,对于任何一个配方,都应进行加料速度试验,以求最佳的混合速度,制得稳定的乳化体。
(七)温度控制制备乳化体时,除了控制搅拌条件外,还要控制温度,包括乳化时与乳化后的温度。
由于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
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且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加长生产周期。
一般常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
通常膏霜类在75~95℃条件下进行乳化。
最好水相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再冷却到70-80℃进行乳化。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水相温度高一些,此时水相体积较大,水相分散形成乳化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珠体积变小,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
如果水相温度低于油相温度,两相混合后可能使油相固化(油相熔点较高时),影响乳化效果。
冷却速度的影响也很大,通常较快的冷却能够获得较细的颗粒。
当温度较高时,由于布朗运动比较强烈,小的颗粒会发生相互碰撞而合并成较大的颗粒;反之,当乳化操作结束后,对膏体立刻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使小的颗粒“冻结”住,这样小颗粒的碰撞、合并作用可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心但冷却速度太快,高熔点的蜡就会产生结晶,导致乳化剂所生成的保护胶体的破坏,因此冷却的速度最好通过试验来决定。
(八)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1)香精的加入香精是易挥发性物质,并且其组成十分复杂,在温度较高时,不但容易损失掉,而且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使香味变化,也可能引起颜色变深。
因此一般化妆品中香精的加入都是在后期进行。
对乳液类化妆品,一般待乳化已经完成并冷却至50~60℃时加入香精。
如在真空乳化锅中加香,这时不应开启真空泵,而只维持原来的真空度即可,吸人香精后搅拌均匀。
对敞口的乳化锅而言,由于温度高,香精易挥发损失,因此加香温度要控制低些,但温度过低使香精不易分布均匀。
(2)防腐剂的加入微生物的生存是离不开水的,因此水相中防腐剂的浓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关键。
乳液类化妆品含有水相、油相和表面活性剂,而常用的防腐剂往往是油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有的化妆品制造者,常把防腐剂先加入油相中然后去乳化,这样防腐剂在油相中的分配浓度就较大,而水相中的浓度就小。
更主要的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往往也加在油相,使得有更大的机会增溶防腐剂,而溶解在油相中和被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的防腐剂对微生物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加入防腐剂的最好时机是待油水相混合乳化完毕后(O/W)加入,这时可获得水中最大的防腐剂浓度。
当然温度不能过低,不然分布不均匀,有些固体状的防腐剂最好先用溶剂溶解后再加入。
例如尼泊金酯类就可先用温热的乙醇溶解,这样加到乳液中能保证分布均匀。
配方中如有盐类,固体物质或其他成分,最好在乳化体形成及冷却后加入,否则易造成产品的发粗现象。
(九)粘度的调节影响乳化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是连续相的粘度,因此乳化体的粘度可以通过增加外相的粘度来调节。
对于。
O/W型乳化体,可加入合成的或天然的树胶,和适当的乳化剂如钾皂,钠皂等。
对于W/0型乳化体,加人多价金属皂和高熔点的蜡和树胶到油相中可增加体系粘度。
第二部分雪花膏的生产雪花膏搽在皮肤上会立即消失,与雪在皮肤上融化相似,故而得名。
它是水和硬脂酸在碱的作用下进行乳化的产物。
生产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为硬脂酸、碱、水和香精。
但为了使其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常常添加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
雪花膏的膏体应洁白细密,无粗颗粒,不刺激皮肤,香气味宜人,主要用作润肤、打粉底和剃须后用化妆品。
(一)原料加热(1)油脂类原料加热甘油、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投入设有蒸汽夹套的不锈钢加热锅内。
总油脂类投入量的体积,应占不锈钢加热锅有效容积的70%-80%,例如500L不锈钢加热锅,油脂类原料至少占有350L体积,这样受热面积可充分利用,加热升温速度较快。
油脂类原料溶解后硬脂酸相对密度小,浮在上面,甘油相对密度高,沉于锅底,硬脂酸和甘油互不相溶,油脂类原料加热至90-95℃,维持30min灭菌。
如果加热温度超过110℃,油脂色泽将逐渐变黄。
夹套加热锅蒸汽不能超过规定压力。
如果采用耐酸搪瓷锅加热,则热传导性差,不仅加热速度慢,而且热源消耗较多。
(2)去离子水加热去离子水和防腐剂尼泊金酯类在另一不锈钢夹套锅内加热至90—95℃,加热锅装有简单涡轮搅拌机,将尼泊金酯类搅拌溶解,维持30min灭菌,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立即开启锅底阀门,稀淡的碱水流人乳化搅拌锅。
水溶液中尼泊金酯类与稀淡的碱水接触,在几分钟内不致被水解。
如果采用自来水,因含有Ca2+、Mg2+离子,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生成钙、镁的氢氧化合物,是一种絮状的凝聚悬浮物,当放人乳化搅拌锅时,往往堵住管道过滤器的网布,致使稀淡碱水不能畅流。
因去离子水加热时和搅拌过程中的蒸发,总计损失约2%-3%,为做到雪花膏制品收得率100%,往往额外多加2%-3%水分,补充水的损失。
(二)乳化搅拌和搅拌冷却1.乳化搅拌(1)乳化搅拌锅的主要装置乳化搅拌锅有夹套蒸汽加热和温水循环回流系统,500L乳化搅拌锅的搅拌桨转速约50r/min较适宜。
密闭的乳化搅拌锅使用无菌压缩空气,用于制造完毕时压出雪花膏。
预先开启夹套蒸汽,使乳化搅拌锅预热保温,目的使放人乳化搅拌锅的油脂类原料保持规定范围的温度。
(2)油脂加热锅操作测量油脂加热锅油温,并做好记录,开启油脂加热锅底部放料阀门,使升温到规定温度的油脂经过滤器流入乳化搅拌锅,油脂放完后,即关闭放油阀门。
(3)搅拌乳化和水加热锅操作启动搅拌机,开启水加热锅底部放水阀门,使水经过油脂同一过滤器流入乳化搅拌锅,这样下一锅制造时,过滤器不致被固体硬脂酸所堵塞,稀淡的碱溶液放完后,即关闭放水阀门。
应十分注意的是:油脂和水加热锅的放料管道,都应装设单相止逆阀。
当乳化搅拌锅用无菌压缩空气压空锅内雪花膏后,可能操作失误,未将锅内存有0.1~0.2MPa的压缩空气排放,当下锅开启油或水加热底部放料阀门时,乳化搅拌锅的压缩空气将倒流至油或水加热锅,使高温的油或水向锅外飞溅,造成人身事故。
(4)雪花膏乳液的轴流方向乳化搅拌叶桨与水平线成45‘安装在转轴上,叶桨的长度尽可能靠近锅壁,使之搅拌均匀和提高热交换效率。
搅拌桨转动方向,应使乳液的轴流方向往上流动,目的使下部的乳液随时向上冲散上浮的硬脂酸和硬脂酸钾皂,加强分散上浮油脂效果。
不应使乳液的轴流方向往下流动,否则埋人乳液的搅拌叶桨,不能将部分上浮的硬脂酸、硬脂酸钾皂和水混在一起的半透明软性蜡状混合物往下流动分散,此半透明软性蜡状物质浮在液面,待结膏后再混入雪花膏中,必然分散不良,有粗颗粒出现。
(5)雪花膏乳液与上部搅拌叶桨的位置关系在搅拌雪花膏乳液时,因乳液旋转流动产生离心力,使锅壁的液位略高于转轴中心液位,中心液面下陷。
一般应使上部搅拌叶桨大部分埋人乳液中,使离转轴中心的上部搅拌叶桨有部分露出液面,允许中心露出叶桨长度不超过整个叶桨长度的1/5,在此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气泡。
待结膏后,整个搅拌叶桨埋人液面,当58-60℃加人香精时,能很好的将香精搅拌均匀。
如果上部搅拌叶桨装置过高,半露半埋于乳液表面,必然将空气搅人雪花膏内,产生气泡。
如果上部搅拌叶桨装置过低,搅拌叶桨埋人雪花膏乳液表面超过5cm,待雪花膏结膏后加入香精,难使香精均匀地分散在雪花膏中,香精浮于雪花膏表面。
2.搅拌冷却(1)乳化过程产生气泡在乳化搅拌过程中,因加水时冲击产生的气泡浮在液面,空气泡在搅拌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待基本消失后,乳液约70-80℃,才能进行温水循环回流冷却。
(2)温水循环回流冷却乳液冷却至70~80℃,液面空气泡基本消失,夹套中通人60℃温水使乳液逐渐冷却,用原输送循环回流水的温度,要控制回流水在1-1.5h内由60℃逐渐下降至40℃,则相应可以控制雪花膏停止搅拌的温度在55-57℃,如果控制整个搅拌时间为2h±20min,重要的因素是控制回流温水的温度。
尤其是雪花膏结膏后的冷却过程,应维持回流温水的温度低于雪花膏的温度10-15℃为准,则可控制2h内使雪花膏达到需要停止搅拌的温度。
如果是1000kg 投料量,则回流温水和雪花膏的温差可控制在12~25℃。
如果温差过大,骤然冷却,势必使雪花膏变粗。
温差过小,势必延长搅拌时间,所以强制温水回流,在每一阶段温度必须很好控制,一般可用时间继电器和二根触点温度计自动控制自来水阀门,每根触点温度计各控制60℃和40℃回流温水,或用电子程序控制装置。
此触点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温水桶,开始搅拌半小时后,水泵将60℃温水强制送人搅拌桶夹套回流,30min后,6012触点温度计由时间继电器控制,自动断路,并跳至40℃触点温度计,触点温度计的线路与常开继电器接通,当雪花膏的热量传导使温水的温度升高时,则触点温度计使继电器闭合,电磁阀自动打开自来水阀门,使水温下降到40℃时,触点温度计断路,继电器常开,电磁阀门自动关闭自来水阀门,使温水维持在40℃,回流冷却水循环使雪花膏单到所需的温度为止,触点温度计的温度可根据需要加以调节,维持60℃或40℃的时间继电器也可以加以调整,找到最适宜温水的温度范围和维持此温度时间的最佳条件,然后固定操作,采用这种操作方法使雪花膏的细度和稠度比较稳定。
(3)内相硬脂酸颗粒分散情况乳化过程中,内相硬脂酸分散成小颗粒,硬脂酸钾皂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存在于硬脂酸颗粒的界面膜,乳化搅拌后,硬脂酸许多小颗粒凝聚在一起,用显微镜观察,尤如一串串的葡萄,随着不断搅拌,凝聚的小颗粒逐渐解聚分散,搅拌冷却至61-62℃结膏和61℃以下,解聚分散速度较快,所以要注意雪花膏55~62℃冷却速度应缓慢些,使凝聚的内相小颗粒很好分散,制成的雪花膏细度和光泽都较好。
如果雪花膏在55~62℃冷却速度过快,凝聚的内相小颗粒尚未很好解聚分散,已冷却成为稠厚的雪花膏,就不容易将凝聚的内相小颗粒分散,制成的雪花膏细度和光泽度都较差,而且可能出现粗颗粒,发现此种情况,可将雪花膏再次加热至80~90℃重新溶解加以补救,同时搅拌冷却至所需温度,能改善细度和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