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内涵及表现

合集下载

音乐美的本质和内涵和特征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音乐美的本质和内涵和特征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音乐美的本质和内涵和特征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音乐美的本质在于其具有表现力和情感上的共鸣,能够传达出音乐创作者的感情、思想和意图。

音乐美的内涵包括音乐的和谐、节奏、旋律、和声、色彩等方面。

音乐美的特征包括形式美、表现美、情感美等。

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如下:
1. 感性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对音乐的感受来获得审美体验,对音乐的表面特征和情感表达有较强的共鸣。

2. 形象期:学生开始具备形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音乐的形象特征来感知音乐,例如节奏、速度、音高等,开始懂得用形象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 概念期:学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概念认识,能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语言,开始注意音乐的风格、表现手法、音乐家的作品等。

4. 独立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独立欣赏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的审美喜好和判断能力。

他们开始对音乐的表达形式、内涵意义等进行深入思考。

在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特点,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内涵体现

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内涵体现

中国古典音乐自发展以来,就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它以独特的英姿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开出一朵奇葩。

音乐是一门伟大而神奇的艺术,它以无形无色的声音荡开人们心中的涟漪,随着它的旋律波浪起伏,将人们引入一个神奇而美妙的艺术世界之中,让人如痴如醉,甚至忘记自我。

古人也常以美妙的音乐来修身养性,因而古典音乐体现的是古人的道德、思想、情感和对自然之音的追求。

古典音乐中那种与自然完美结合的音律和美感,使音乐充满着无限的魅力。

一、古典音乐的简介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典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吕氏春秋? 仲夏记? 古乐篇》曾记黄帝令伶伦作音律。

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

但是经过无数考古学家发现,中国古典音乐的起源远远超过了黄帝所在的岁月,在河南所发现的古音乐仪器16 支骨笛,据考证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可见中国古典音乐是具有悠久历史的。

自有音乐创作以来,经历无数音乐家的变更和创新,中国古典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体系,在世界上拥有奇特的风姿,因其古典优雅的旋律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奇异多变的演奏形式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典音乐从其概念上讲,是区别于古典音乐的广义的古典音乐指的是西洋古典音乐,其复杂多变的创作技巧以及蕴涵的深沉内涵有别于民俗音乐。

而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它承载着中国古老的民族风俗、思想内涵和文化精髓。

在中国古典音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中国主流文化的指引下,音乐所体现出的是一种高雅、静谧的内在美,其中蕴涵的思想是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因此,中国古典音乐蕴涵着生命的哲学,它推崇自然之音,并强调具有朝气蓬勃的音乐节奏和情调以及与自然生命相通的悠远意境,强调着大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

二、古典音乐中的古典文化内涵中国古典音乐是利用文字来记谱的,宫、商、角、微、羽与简谱中的1、2、3、5、6 相对应,而在周代之时形成七音阶,新增变微和变宫,虽然七音阶早已经形成,但是古代的音乐形式中多以五音十二律为主。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流行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流行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流行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众多音乐类型中,摇滚流行歌曲以其强烈的节奏、抒发真情实感的歌词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广大年轻人追捧的音乐类型。

本文将介绍摇滚流行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

1.音乐特征(1)节奏鲜明,电吉他为主要乐器摇滚流行歌曲的节奏明显、强烈,常常采用电吉他、贝斯吉他和鼓等乐器,以重复的鼓点、扭曲的吉他演奏为特点,让听众倍感舒爽震撼。

同时,通常会添加一些特效音乐元素来增加曲子的色彩。

(2)歌词真实感人,以情感故事为主要表达形式摇滚流行歌曲的歌词常常深刻、真实,通过对爱情、岁月、青春、人生等命题的探讨,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自我思考。

摇滚流行歌曲不但能够打动人心,启迪人们的思想,更让人们感受到音乐对心灵的治愈。

(3)表达出叛逆与自由的情感摇滚流行歌曲往往代表着一种反叛的精神,诉说着年轻人的愤怒、自由、叛逆和对传统的挑战。

年轻一代特别是他们面对繁琐的生活和压力时,常常通过沉浸在摇滚流行歌曲中,表达出他们内心的不满和渴求自由的心灵。

2.文化内涵(1)对音乐文化的崇尚和认同摇滚流行歌曲不仅仅是一首歌,还代表着一种音乐文化。

它是一种反权威、推翻传统的文化运动。

摇滚文化认为,音乐不应该只被看成一种商业产品,而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思考和文化自由的表达方式。

透过摇滚流行音乐,年轻人表达了他们对音乐文化的崇尚和认同。

(2)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和表达摇滚流行歌曲表达了年轻一代的态度和价值观。

它们反话系统、规范与权威,掌握着自我的成长、进展和人生历程。

摇滚流行歌曲所传达的信息与大众所接受的社会价值观不同。

年轻人们通过摇滚流行歌曲,表达他们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和态度。

(3)对社会被压迫的群体的关注与反对一些摇滚流行歌曲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述着社会不公,对社会被压迫的群体(如贫民窟的孩子等)的关注和反对。

通过音乐这种形式,社会被压迫的群体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音乐风格知识:民谣音乐的表演技巧和精神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谣音乐的表演技巧和精神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谣音乐的表演技巧和精神内涵民谣音乐是一种情感真挚、具有独特感染力的音乐风格,它主张保持与自然、社会、人类的联系,利用吉他、口琴等简单乐器,让音乐更接近生活,更贴近人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谣音乐的表演技巧和精神内涵。

一、表演技巧民谣音乐的表演技巧注重自然、虚心和亲和力。

首先,艺人的台风和形象非常重要,他们通常穿着朴素、简洁的服装,或是穿着传统以及离散的服装。

他们通常看起来非常自然、亲和和谦虚,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与自己是在同一个世界里的。

其次,治愈和感性是民谣音乐表演的重要特点。

表演者需要通过音乐、歌声和带有感性的谈话来营造沉静、放松和安静的氛围,让人们放下沉重的思想和烦恼,轻松地感受音乐。

对于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宣泄情感的激情回应,艺人如采取疏远、冷淡态度传达代表性的阳光般坚忍的态度,既不会影响本人的演出状态也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

最后,艺人在表演中通常不把自己看做是个传统的演出者,而是和观众一起分享音乐和故事,传递心灵上的东西。

他们通常不是唱歌或演奏,而是用音乐和歌声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传达到公众,希望能够使他们感到自己和别人之间有更强的联系,以此形成共同的情感和价值。

二、精神内涵民谣音乐也有自己的精神内涵,它强调自然、人性、爱和精神自由。

首先,民谣音乐注重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许多民谣艺人使用自然元素、如树木、水和风等,使观众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以及自然界的力量对生命的塑造力。

其次,民谣音乐强调人性和社会关系的价值。

民谣音乐主张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有些民谣歌曲是关于家庭、友谊、情感和社区的,力求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民谣艺人通常强调社会问题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感知社会变化的现实感,在更深度上剖析与思考社会问题。

最后,民谣音乐倡导爱和精神自由。

歌曲主题通常涉及个人的情感、想法、信仰和态度,在表达这些价值观时,艺人通常以深情的方式将自己所验证的精神奉献出来,以此赢得普及的共鸣与认可。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美学鉴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旋律和节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音乐的审美特点、文化融合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一、音乐的审美特点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

它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如忧愁、喜悦、思乡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

它运用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色,使音乐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旋律的变化。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构建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如南音、北音等。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节奏的变化。

它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展现了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二、文化融合的美学鉴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民族音乐的特点。

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得以融合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古代文学的精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和散文被融入到音乐中,形成了音乐作品的文学性,使音乐更具诗意和意境。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哲学思想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等,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使音乐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民间艺术的元素。

民间艺术中的歌曲、舞蹈等元素被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三、艺术表达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通过艺术表达,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体现在音乐中,如山水画的意境被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具有了自然的韵律和美感。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歌曲的内涵、韵味和情感体现

歌曲的内涵、韵味和情感体现

歌曲的内涵、韵味和情感体现作者:李英姿来源:《艺海》2008年第04期在我十九年的舞台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也要把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通过声乐语言的情感表现,声情并茂,以情传声地表现出来,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

一、内涵的理解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

歌唱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歌词语言与音乐曲调共同体现的,但对掌握歌曲的具体内容与情感细微变化,主要还在对歌词语言的理解、体验与感受。

所以说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

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词意挖掘要深,唱曲是根据字音而发声,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

俗话说得好“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

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

一首歌曲唱完,情深意切,或撩人情思,余味无穷;或沁人肺腑,激情鼎沸;或荡入胸怀,心旷神怡;或催人泪下,悲切难平……二、韵味的体现每首曲都有一个情感基调,它是深情赞颂,是亲切自豪,是欢快热情,是庄严雄伟,是明朗开阔,是真挚自然,是哀婉伤感……等等都要在深入挖掘词意的同时掌握住感情的基调,基调准确才能有助于内容的表达与主题的发挥。

演唱的二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它对演唱者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掌握住歌曲的情感基调,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作曲家没有料想到的东西。

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

在你唱熟一首新歌后,根据语言的特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在音调的旋律音上增加一些装饰音、颤音、滑音、传音等。

唱起来就会更加动人和自然,就更有味道,给作品带来新的生命力。

三、歌唱情感的表现掌握了一首歌曲的基本情调,也可以说是歌曲感情的“主旋律”,然而要丰富它的表现力,还必须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民族音乐是反映某个民族文化的音乐形式,通常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到民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音乐的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艺术内涵与文化传承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进行探讨。

一、民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民族音乐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记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因此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历史、宗教、语言、习俗等。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音乐在音乐风格、音乐形式、音乐节奏等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音乐体系和音乐风格。

比如中国的古琴、二胡、民族歌舞、藏族舞蹈等,都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代表。

而在西方,像苏格兰的风笛、爱尔兰的长笛、美国的蓝调乐等,都是西方民族音乐的代表。

这些民族音乐代表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风俗,通过这些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二、音乐的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每种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有的悠扬婉转,有的激昂豪放,有的悲壮激情。

这些音乐通过声音、旋律、节奏等元素来表达各种情感,让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比如蒙古族的长调,表现了蒙古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藏族的唢呐音乐,则表现了藏民族的坚韧与豪迈;而苏格兰的风笛乐则包含了苏格兰人的勇敢与豪迈。

这些民族音乐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

此外,民族音乐还常常以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情感。

比如中国的苗族山歌、云南的傣族舞曲、西藏的神圣音乐等,都是通过口头的传唱方式传承下来的,这些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三、艺术内涵与文化传承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与文化传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音乐风格知识: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美学

音乐风格知识: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美学

音乐风格知识: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美学民谣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音乐风格,它不仅在曲风、歌词、节奏等音乐元素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其文化内涵和音乐美学也是广受关注的。

本文将就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美学展开探讨。

一、文化内涵:民谣音乐的诞生和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政治、文化、社会氛围都极为复杂,人们开始怀疑和反对那些权威和官方认可的事物。

在这种背景下,民谣音乐得以兴起并成为一种反文化的象征。

民谣歌曲的主题包含了反战、反体制、爱与和平等人性关怀的主题,以及对生活、爱情、自然等感性主题的表达。

通过这些歌曲,年轻人们诉说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不满,同时为社会的正义和平等而呼唤。

此外,民谣音乐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美国的民谣音乐向来注重传统和口口相传的方式,这也为其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和崇尚自然、尊重历史的思想。

在其他国家,例如英国,民谣音乐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血脉。

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涵盖了文化的智慧、哲学和精神内核,这在民谣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也成为了许多民谣歌曲中的主题。

二、音乐美学:民谣音乐在音乐美学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灵活的曲式:民谣音乐的曲式较为简单和朴素,没有那些重复和呆板的旋律。

因为它是适合吉他弹唱的,因此音乐的节奏比较和谐,没有过于复杂的演奏技巧。

对于演唱者来说,可以根据内心情感的变化,进行自由的演绎,因此又称作自由民谣2.自然派的歌词:民谣音乐的歌词往往表达了内心感受,尊重自然和人性的主题经常被刻画,表现了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之处。

民谣音乐的歌词通常都是词意很深的,其语言表达非常简洁,富有感性和意蕴,对于歌曲的氛围、意境和表达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3.反体制的政治立场:民谣音乐在文化上与反文化思潮联系紧密,表现了对当时社会复杂现状和文化群体的看法和反对。

与反文化思潮相联系,使得民谣音乐成为一种对现状的现实想象,它强调内心的正义感和对平等自由的美好向往在总体上,民谣音乐通常将实用主义的文学思想和抒情主义紧密结合,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互糅合,成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以此来打破官方或者权威对音乐审美的束缚,或者说代表人们对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一种不同诉求,民谣音乐在它的音乐美学方面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艺术内在性格。

《2023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三级概念一览—模块1

《2023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三级概念一览—模块1

《2023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三级
概念一览—模块1
2023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三级概念
一览—模块1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三
级概念一览。

以下是该模块的关键概念:
一、音乐的内涵与音乐审美素养
1. 音乐的内涵:
- 音乐元素:旋律、和声、节奏、音色、因果、形态和结构等。

- 音乐形式:独奏、合奏、合唱、交响乐、歌曲等。

- 音乐风格: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

2. 音乐审美素养:
-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乐曲,培养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 音乐表演:通过参与音乐演奏,提升音乐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二、创作与表演
1. 音乐创作:
- 作曲技巧:旋律编排、和声运用、节奏安排等。

- 创作风格:自由创作、校园歌曲创作等。

2. 音乐表演:
- 演奏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 声乐表演:独唱、合唱等。

三、音乐文化与音乐社会
1. 音乐文化:
- 音乐历史:古代音乐、近代音乐、当代音乐等。

- 音乐流派:古典、民族、戏曲、流行等。

2. 音乐社会:
- 音乐节日:春节音乐会、音乐节等。

- 音乐传媒:音乐电视、广播等。

以上是2023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模块1的三级概念一览,该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内涵、音乐创作与表演能力以及对音乐
文化与音乐社会的理解。

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论渊源与本质特征

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论渊源与本质特征

光的传说8“呃......小雪,干嘛啊?”我趴在哥哥背上揉着惺忪地眼睛说。

“丫头,快点下来!要不然咱们太暴露目标了!”花姑姑压低声音说。

哥哥猫着腰把我轻放在花姑姑和蒙雪躲着的茂密树丛下,而他自己则是小心翼翼的绕到我们前方的另一片茂密树丛下。

咦?本大侠有看错吗?那些人在干嘛?一对是红的,一对是黑的,他们衣服选得也太搞笑了吧!哈哈哈,没想到本大侠一醒来,居然就有好戏看。

呵呵呵呵!那个大箱子是什么啊?干嘛那穿黑衣服的人专抢它啊?叮——眼前一亮。

嘿嘿,该不会是金子吧?如果是的话,那我就发财了!哦呵呵!本大侠也有成富翁的命吗?啊哈哈,这就是天上掉馅饼被本大侠给正正接着了!哦嘿嘿!看本大侠的草上飞!“死丫头安静点,找死吗?!”花姑姑伸手就给了我头上一拳,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啊啊,好痛啊!”我疼的龇牙咧嘴的。

突然,从那两对正打得红黑不分的战斗场的上空飞下四名帅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帅哥。

立刻马上,全场照得雪亮,晃得我都睁不开眼了。

“哼,笨蛋一群!”其中一名男子说。

“御!”其中另一名瞪了那男子一眼。

“影,御,别吵了!我可是来向这国公主提亲的,别坏了心情。

”另一个慢吞吞的说,一脸的不在乎,语气也冰的让人打抖。

“怎么了筝?还没见那公主本人呢,你就开始做梦了?”另一个玩世不恭的帅脸上出现了一个奸诈的笑容。

“翼,说什么呢?”冰冻男不满的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中两人大笑起来。

“逃啊!”黑方狼狈地逃跑了。

四名帅男一边看着自己的手下收拾局面一面在一旁嬉笑言欢。

“哎哟!”我看没什么好玩的了,起身正准备走,可谁知我脚下有一截断了的树枝,我一脚踩上去从树丛狠狠地滚摔了出来。

“什么人?!”一阵脚步声传来。

完了完了完了!本大侠死了!。

音乐的介绍

音乐的介绍

音乐的介绍关于音乐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听见音乐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音乐呢?下面店铺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基本内容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原生态音乐等。

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东方以中国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

可以陶冶情操。

二、基本含义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

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

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

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

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

根据《礼记》中《乐记》详细记载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种介绍简单明了的涵盖了音乐的声音变化与人心情感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进一步翻查古籍进一步推敲,就能对平时听到的有关音乐词汇涵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声:在自然中容易被人耳捕捉得到的能量波动。

音:拥有稳定变化规则并且可控制的持续声波。

乐:经过组织挑选后的悦耳声波。

调:根据某个规则进行挑选过后的音集合。

律:对集合音进行更加规律的排列顺序。

段: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曲:按照一个整体对所有上述提到的声音乐调律段进行整体的组织。

这些词语相互组合,就构成了声音,音乐,乐音,音调,乐调等词。

(声乐,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简称。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之一,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内涵,反映了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一、情感表现1.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通常体现了民族的情感特点和生活体验。

在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一些朴实、真挚的情感表达,这些情感往往来源于民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反映了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2.不同的民族音乐在情感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比如蒙古族音乐中的豪放豪迈、藏族音乐中的肃穆神秘、苗族音乐中的激昂豪放等,这些情感特点都是来源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

3.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通常是直接而真诚的。

在民族音乐中,很少见到矫揉造作的情感表达,反而更多的是真挚、朴实的情感流露,这也是民族音乐备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4.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常常是通过音乐形式和演奏技巧来实现的。

比如在蒙古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壮丽的马头琴独奏,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往往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蒙古族人对大草原的热爱和向往。

二、艺术内涵1.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往往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也常常表现在音乐的形式和结构上。

比如在藏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一些富有藏族特色的音乐形式和结构,这些都是藏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3.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还常常表现在歌词和曲调上。

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发现一些富有深刻内涵的歌词和曲调,这些都是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的重要体现。

4.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还可以通过民族乐器的使用和演奏技巧来表现。

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一些独特的民族乐器和演奏技巧,这些都是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是其独特之处。

中国传统民歌中的音乐风格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歌中的音乐风格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歌中的音乐风格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的音乐艺术形式,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音乐风格。

这些民歌既反映了中国古老的历史、风俗习惯,又传递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民歌的独特之处。

一、音乐风格1. 和谐的旋律中国传统民歌的音乐风格注重和谐、舒缓的旋律。

这种旋律曲调通常简单而明快,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染力。

比如著名的《茉莉花》就是一首以悠扬旋律为主的传统民歌,让人耳熟能详,旋律柔美动听。

2. 独特的音域中国传统民歌中的音域丰富多样,包括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范围,使得歌曲既能表达喜悦欢快的情感,也能透露出忧郁悲伤的情绪。

这种音域的使用给民歌增添了更多的表现力和情感交流的空间。

3. 多样的节奏中国传统民歌的节奏也非常多样化,有的节奏沉稳悠扬,有的则欢快活跃。

这种丰富的节奏变化使得民歌更加富于韵律感,也更能引发听众的共鸣。

二、文化内涵1. 反映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民歌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既有关于农田劳动、饮食起居等生活琐事的歌曲,也有表达对家国情怀、亲情、友情等的歌曲。

这些歌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描绘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画卷。

2. 传承着历史智慧中国传统民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智慧。

其中一些歌曲通过歌颂英雄人物、叙述历史事件等方式,传递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3. 体现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民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包括坚韧不屈、乐观向上、淳朴善良等。

这些歌曲以其朴实的歌词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结:中国传统民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歌曲,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美妙的音乐,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传统民歌代代相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记忆,赋予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

音乐风格知识:摇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摇滚音乐是一种充满着青春无限激情的音乐,它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一种音乐风格和文化的代表。

摇滚音乐以其强烈的节奏、激烈的声音和性感的形象赢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青春文化,一种反抗和不屈服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贯穿在摇滚音乐的内涵和表现方式之中。

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摇滚音乐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一种反叛精神的体现。

从其诞生开始,摇滚音乐就带有反叛的基因。

它以反传统、反权威、反道德为主题,表现了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抵抗。

例如,《Johnny B. Goode》唱出了社会底层人们奋斗出头的理想;《Born to Run》唱出了青年人在城市中追求自由的愿望;《Sympathy for the Devil》则传达了青年人对社会迷茫和痛苦的反思。

正是这种反叛的精神,使得摇滚音乐成为了青年文化的标志。

其次,摇滚音乐还表现了一种自由和狂野的生活态度。

摇滚音乐中充满着酒精、药物、性和暴力等元素,表现出了摇滚音乐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例如,孤独感极强的《Comfortably Numb》、描绘荒诞世界的《Paranoid》以及关注人类本性的《I Wanna Be Your Dog》,都是表现了摇滚音乐人的自由与狂野。

对于青年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心中的梦想,它代表了一种拒绝光鲜亮丽的表面,反对沉闷的人生,追求自由和真实性的态度。

再次,摇滚音乐诉说了人类内在因素的情感。

在音乐中,摇滚音乐人将自己的思想、生活经历、情感等融入其中。

摇滚音乐人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人类内在深处的情感和追求。

例如,《Stairway to Heaven》以梦想与现实的呼应,通过最高境界的神秘感触发人们的视觉,同时体现了人对于幸福与美好未来的追求。

而《Don’t Stop Believin’》和《Hey Jude》等歌曲,则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和面对问题的态度。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作为音乐流派之一,说唱音乐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的音乐风格与其他类型的音乐不同,因为它将音调演化为流行的节奏和韵律,以此传达对环境、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关注和批评。

说唱音乐源于黑人社区,凭借着原始的嘴巴演唱方式和简单而出人意料的旋律,它展示了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推卸的反叛精神。

它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南部的黑人流行音乐观念出现了明显变化。

当时的说唱音乐最初的发起人们是黑暗纪元乐队的艺术家,他们试图把类似抒情诗歌或口语表演等元素加入到音乐当中,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而极为充满活力的风格。

与此同时,说唱音乐所代表文化景观的流行化程度越来越高,也逐渐影响了所有年龄段和民族的人。

说唱音乐用亢奋的演唱模式表达了多种话题,包括社会正义、政治、种族歧视、生活模式和文化习俗等。

它通常通过粗犷的扬声器、重低音、电子音效和现场表演等方式呈现,所有演出形式都旨在向观众传递强烈的情绪和振奋人心的感觉,以此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不过,说唱歌曲也会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之间产生巨大的不同,最终的音乐作品常常会集合出许多影响因素,产生像嘻哈、新嘻哈、古典嘻哈等多元化的音乐类型。

除了音乐之外,说唱文化还具有很多体现手法,例如“街头摇滚运动”,这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要求有关人员共同合作,创造一种绘画、风格、衣服与音乐的“街头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像一部纪实,展现了关于贝塔社群人士的真实人性、习俗和社会命运。

此外,说唱音乐还产生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和短语,例如“火炬传递”和“江湖”的概念,这些词汇隐含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对强权统治的反抗精神。

总之,说唱音乐将音乐和文化的领域扩大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范围。

它的文化内涵凝聚了社会、环境和人类生存的一些基本问题,而表现手法则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挑战精神,这种音乐形式与其他类型的音乐形式相比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这些表现形式和内涵与民族文化、历史与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将探讨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以及它们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纯正的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

这些情感表现包括个体的情感、家庭和社会的情感,以及自然和宇宙的情感。

首先,民族音乐能够唤起个体内在的情感。

比如,在中国的西南山区,有一种传统的唱歌形式叫做花灯歌。

这种歌曲以高亢、悠扬的音调和动听的旋律著称,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另外,在中国西北地区,还有一种传统的弦乐器叫做胡琴。

胡琴的音色悦耳动听,能够表现出个体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悲伤、思乡、追忆等。

其次,民族音乐能够表达出家庭和社会的情感。

比如,在中国东北地区,有一种传统的歌曲叫做二人转。

这种歌曲起源于农村,它以其悠扬、动听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表达了数百年来东北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反映了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比如云南和贵州,傣族和苗族的舞蹈、歌曲和音乐,也表现了他们热爱家庭和对社会的关心。

这些歌曲以其节奏和谐,并配以鲜艳的服饰,展现了这些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

最后,民族音乐可以表现自然和宇宙的情感。

很多民族音乐作品都有强烈的自然和宇宙元素。

例如,在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有一种叫做傣族歌舞的文艺形式。

傣族歌舞音乐中,经常描绘美丽的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观,表现出山地人民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纽带。

一些古老的音乐传统在不同的时代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与宇宙的深刻联系,如古希腊和古印度的音乐文化。

二、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多样复杂,它们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演变的变迁。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性。

有人说,音乐是一种语言。

音乐理论与分析探索音乐的内涵

音乐理论与分析探索音乐的内涵

音乐理论与分析探索音乐的内涵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和交流文化的强大艺术形式。

通过分析和理解音乐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本文将探讨音乐理论和分析对于揭示音乐内涵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音乐分析方法。

一、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学科。

它研究的范围包括音乐的音高、音域、节奏、和声、旋律等方面。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我们可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演奏方式。

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有很多,其中包括调性、节奏、和弦等。

调性是指音乐作品所使用的音阶体系,它能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

节奏是音乐中不同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关系,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节奏感。

和弦是由多个音符同时发出的音符组合,它可以对音乐作品的氛围和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音乐分析的重要性音乐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来解释音乐的内涵和意义。

音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赏析其中的美妙之处。

音乐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创作意图: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曲家创作时的意图和目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地欣赏它们。

2. 探索音乐结构:音乐作品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构成要素,通过分析音乐结构,我们可以了解作品中不同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 解读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器,通过音乐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

三、常用的音乐分析方法音乐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音乐分析方法:1. 谱分析法:谱分析法是通过分析音乐谱表来解读音乐作品的方法。

谱分析法主要关注音高、节奏和和声,通过分析音乐谱表上的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来理解音乐的结构。

2. 形式分析法:形式分析法关注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部分和段落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通过区分不同的段落和部分,分析它们之间的转变和联系,揭示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

概括优秀创作歌曲的内涵

概括优秀创作歌曲的内涵

概括优秀创作歌曲的内涵
优秀创作歌曲的内涵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情感真挚:优秀的创作歌曲通常能够表达深刻的情感,如爱、恨、悲伤、欢乐等。

它们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2. 音乐优美:优秀的创作歌曲通常具有优美的音乐旋律,和谐的和声和节奏。

它们能够让人沉浸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

3. 思想深刻:优秀的创作歌曲通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探讨人类的本质、社会的命运、人生的意义等。

它们能够启发听众的思考,让人对人类和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4. 表达真实:优秀的创作歌曲通常能够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感受,不掩饰真实的内心感受,也不回避真实的情感问题。

它们能够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力量,产生真实的情感反应。

5. 创新独特:优秀的创作歌曲通常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能够打破常规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

它们能够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启发听众的创新思维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优秀创作歌曲的内涵还可以包括对音乐的热爱、对听众的负责、对创作技巧的不断探索等。

优秀的创作歌曲是音乐界中的经典之作,它们能够打动听众的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的内涵及表现
作者:周新叶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21期
【摘要】音乐内涵与音乐内容这两个美学范畴概念常被学界混同,两者当有本质区别。

音乐内容有两个层面,一是指音乐描述的物质性生活内容在头脑中的表象,其次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对社会人生的种种体验思考,以及伴随的情感,也就是音乐内涵。

音乐内涵在审美价值中的重要地位与决定性作用常被音乐美学界严重忽视,本文一是呼吁,二是抛砖引玉,意在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内涵;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学术界至今未对音乐内容与内涵这两个范畴加以区分并科学界定,基本是将两者当作同一范畴对待,尽管两者密切相关骨肉相连,实现实中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所区分的,作为学术概念应用于学术则更有将两者加以辨析、厘清与甄别之必要。

以往所使用之内容概念是广义的,是包括内涵的。

而就狭义而论,两者有本质之区别。

内容是具象的,是我们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表象。

而内涵则是抽象的,是我们感悟或体验与思考的对象。

内涵也叫精神内涵,是指主体对人的内在精神积淀以及情感体验,是由生活阅历、知识、文化及道德伦理修养等的融合,包括广度与深度两大取向,是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的综合。

内涵如酿造的酒,醇香浓烈,香飘四溢,意味无穷。

正如人通过言谈举止这种外在形式来表露其内在精神内涵一样,或所谓气质,艺术则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的精神内涵,如克莱夫·贝尔所言:“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其中“意味”便是指的内涵范畴。

至于克氏所说的“意味”与内涵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另需专文分析。

内涵也可叫意蕴,就是精神积淀以及相伴随之情感体验,是重要美感范畴。

美感包括形式美与内涵美(也可叫内容美),内涵是融有抽象性、思想性、文化性等特点属性的情感,可以有許多种类型,如悲悯、温暖、怅惘、深邃、沉思、忧愁、悲伤与崇高等等。

音乐的内涵虽可以分类,也只能以文字语言作大致描述,在根本上却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层次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

内涵的丰富性、抽象性及情感特征等使得人们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它,却无以穷尽,尤其奇妙的是甚至于对同一件音乐作品在每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其感悟的涵义都会不同,都会有新的体验与感受。

严格讲音乐是作曲、演奏与欣赏的三度创作艺术,音乐在作者聆听之前只是一件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只有在被欣赏接受之后才算是真正完整的音乐作品。

内涵由音乐形式引发,形式与内涵的综合才构成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在音乐审美原理上,通过通感原理或格式塔“异质同构”原理,以乐音形式为传达媒介来表现人的内涵,即通过音色、速度、旋律、节奏、音区以及和声曲式等元素形式的有机组合而表达内涵。

其中旋律、节奏与音色元素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乐器音色表现不同的内涵,小提琴之所以被冠以“乐器皇后”的美名就在其表现力极强,演奏技巧形式复杂高超与完备,音色层次变化丰富,擅长表达极细腻的情感与呈现丰富的精神世界。

钢琴被称之为“乐器之王”,是因其担当了乐队的功能,音域宽广,和声丰富,音响华丽而辉煌,技巧艰深,表现力自然强大,内涵亦更是丰富。

音色暗淡一些的乐器特别适合表达有一定深度的体验感受,激发人的思考,如黑管,巴松管与圆号等,大提琴无疑是表现内涵的最佳音色,沉稳、厚重而深邃,象征着成熟与理性。

巴赫著名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便是表现深刻内涵的最佳典范。

再如古琴更是内涵深厚的乐器,音色完美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情怀,内敛,幽深,寂寥,旷达等。

徐缓的音乐速度擅表达内涵,旋律在中低音区进行,较低沉。

另外,各种结构的和弦、和声音型及节奏型的变换以及较大型的曲式结构,皆是表达较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有效手段。

之所以说交响乐是音乐的最高形式,是因为它可以承载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内涵表达的主要手段,甚至可说是决定性的方式,旋律之所以有如此强大功,是因为它融音高、节奏、节拍,强弱、速度及调性等诸多元素为一体,因而具有突出而强大的表现力。

主体进行审美时整个审美心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或美感,因此而可以说内涵实际就是内涵感,或内涵美,属于美感范畴,内涵是审美主体纯精神活动的愉悦,是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与感悟,即与生活、社会、人生的认识、思考、理解及想象等相伴随的情感体验。

音乐内容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表象,指如标题音乐所描绘的某些具体的现实生活性文学性内容及相应思考理解等,生活性文学性内容又叫再现性内容,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春之歌”等对一些具体生活事物的描绘,是对生活现实的描述,通过这样的描述而抒发情感。

这些内容属于认识范畴,音乐通过对这些具体内容的描绘,通过这种表象而起到感慨回味深入思考与抒发情怀之功效,而这感慨回味思考与情怀便是音乐的内涵。

内涵尤指思想内涵,以及相伴随的情感体验,所谓有内涵的作品是指有一定内在思想深度以及具有哲理性的能激发主体对社会人生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体悟的音乐作品。

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推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出现了大量内涵性作品,标题音乐及交响诗以及以萧邦为代表的各种新器乐体裁的诞生,便是音乐与生活与人生的完美结合。

以贝多芬为代表的交响乐则更是挖掘了人类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出对社会人生的重大哲理思考,代表人物还有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布里顿等。

此时的音乐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历史性大转向,由古典理性均衡的形式美转向了关注人文思想与人文情怀的内涵美。

民族乐派更是将浪漫主义做了进一步的推进,将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怀融入到音乐创作里,产生了包括芬兰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西班牙罗德里格吉他协奏曲《阿兰胡埃斯》以及捷克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内涵性作品。

印象派作品尽管也是对生活现象的表达,但它是倾向于景物的自然美的描摹刻画与赞颂,其内涵显然不如浪漫主义丰富与深刻。

之后勋伯格的表现主义则抛弃了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转向内在心理的自我表达,直接表现心灵世界和内在深处的精神世界,而这种心灵世界和内在精神又是和疯狂、绝望、恐惧与焦灼不安等病态感情以及“人类的不可思议的命运”等结合在一起的。

此时大小调式体系已完全不能胜任现代人精神内涵的传达,逐步崩塌瓦解,被十二音体系取代乃成为音乐发展之必然,成就了音乐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这些作品在技术上的特点是对“不协和音”的解放,旋律与和声的音程关系不再依附于调性系统;织体更趋向于对位式,而不是和声式;节奏趋于复杂。

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扭曲与强烈、大胆的特色。

自由无调性时期是调性崩溃的逻辑延伸,同时也是“十二音作曲法”诞生前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由此可见,表现主义比之浪漫主义又更加向内涵深处迈进了一步。

其次,另有一类纯形式美而并无生活性描绘也无思想性内容的音乐,一般而言它们只有形式美而没有什么内容美(指生活性思想性内容)也就是说少有或没有内涵,如巴洛克技术性复调器乐曲,古典主义音乐及帕格尼尼得24首随想曲及6首协奏曲等,充分展示音乐自律的形式美。

音乐旨在传达思想情感,对标题性音乐而言,生活性认识性内容的描绘仅为情感传达的手段而非目的,音乐的本质目的是感悟音乐之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感悟音乐意蕴,使音乐之审美功用与价值最终得以充分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