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陶忠娣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冯至在早期诗集 昨日之歌 、 北游及其他 中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如 小艇 、 春的歌 、 我是一条小河 、 在郊原 、 蛇 、 迟迟 、 我只能 、 南方的夜 等等。诗人谱写的爱情诗以其深沉感伤的抒情底蕴、对人生哲理性的沉思和新颖奇巧的意象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彰显了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冯至爱情诗;感伤;哲理性的沉思;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5)04-0009-02

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导言 中,论及冯至及浅草社时说: 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现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 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 经一周三 ,却是分明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 世纪末 的果汁 ,鲁迅先生道出了冯至以及那个时代诗人的心境,那就是孤独、苦闷。

在冯至的爱情诗里也弥漫着浓郁的感伤孤寂的情感基调,如 秋千架上 、 风夜 ,渗透其间的有一种冷清的伤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它又在暮蔼里销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冷清清,四顾无人 ;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如船板漂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那海上的汹涛/我也怕那风中的星焰,/一闪,两闪,三闪 ,从这些诗行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少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 心湖的/芦苇深处/一个采菱的/小艇停泊;//它的主人/一去无音信 风风雨雨,/小小的船篷将折 ,诗人把心爱的人比做一去无音信的采菱人,以 小小的船篷将折 来喻孤独寂寞的心,氤氲着感伤凄清的情绪; 迟迟 中,夕阳西下,暮色四阖,诗人三番几次地叩问姑娘,姑娘却只是 迟迟地,不肯开口 ,使他不知在 歧路上 是 分开呢 还是 一同走去 ,诗仅三节,每节结句的 我问你 /你却总是迟迟地,不肯开口 的复沓,表现出诗人失望无助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在 暮春的花园 里,诗人 攀着残了的花枝 向心上的姑娘诉说他度过的 寂寞的春天 ,走在姑娘的身边,诗人仿佛感到母亲陪伴在身旁,心灵上阴郁已久的烟云已然飘散,表达了诗人获得爱情后的欣慰、惆怅和不无感伤的复杂情绪。 这些诗作是诗人经过苦闷的心灵冲击而结出的苦涩的果实。 [1]

诗人真挚浓烈的爱始终只在心中、感觉中、想象中猛烈地燃烧着,从未有过真正的爆发,这火一样的热情总在嘴唇边化为沉默,所以诗人常尝到的,是没有爱的寂寞和无法获得爱情的苦恼。诗中的感伤情绪虽然很浓烈,但诗人没有任其直流而下、肆意蔓延,而是波澜起伏、委婉含蓄且有节制, 诗人欲超脱世俗的荣华和浮浅的感情倾泻,与同时代同类诗比较,有着独创性,它不似郭沫若的爱情诗歌坦率、热情似火;不似湖畔诗人天真烂漫;不似刘梦苇杜鹃般啼血;也不似李金发的流于颓废伤感 ,[2]所以,他的倾诉不是多愁善感的痛苦,也不是春风秋月般的无病呻吟,而是感受孤独苦闷后的情绪承担,是思想的而非幻想的,是深沉的而非激情的。他用深沉含蓄的笔墨织成了一幅幅爱的美锦,呈露了一个诚实正直、痛恨邪恶、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爱情的知识分子的魂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冯至爱情诗中的感伤苦闷不单纯是爱情的苦恼和寂寞,也应包含诗人对时代所感到的苦闷,对现实所感到的无可奈何。

冯至是位沉思型的诗人,他的爱情诗有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爱情与哲理的结合,将爱情的种种思绪注入一种富于哲理性的思考。在哲理性的思考中,诗人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意识得到升华,诗歌的情感也更加含蓄深沉、意味深长。

被誉为经典的爱情诗 我是一条小河 ,先以三节诗写出 我 与 你 欢快的调子和和谐

9

第二十卷第四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l 20 N o 4 2005年8月 J OURNAL OF CHUX I ONG NORMAL UN I V ERSI TY Aug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陶忠娣(1982 ),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歌。

的关系, 我 流过森林,绿叶剪成你的衣裳; 我 流过花丛,花影织成 你 的花冠,到了第四节以后, 我 无奈流入了无情的大海,厉风狂浪摧折了美丽的一切,终于 我 和 你 都在大海里 幻散 了。诗人以小河自喻,对于内心世界的不能自主与人生命运不能把握的悲哀尽在其中。 我只能 一诗中表达了爱情与生命的绝望的声音,其中交响着希望与失望、现实与幻想、坟墓与婚宴、产生与死亡的矛盾的音符,蕴涵了诗人对人生的审视和思考。 蛇 中,诗人把热恋中 我 的 寂寞 比做是 一条冰冷地没有语言的长蛇 ,以及后面关于蛇衔来梦境像显一只绯红的花朵的奇想,就具有明显的智性的冷峻的特色。

冯至以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叙事诗被朱自清堪称独步,其超凡脱俗之处就是所有的内容都指向永恒的思考。人与物,爱情与生命,这边的圆满伴随着那边的缺憾,当一个人获得生机而另一个人又无奈地面对死亡,当吹萧人的洞箫为拯救爱情而作了牺牲后,他们却陷入了空虚和惆怅,只有逃往深山。喧嚣的人间无法容得美丽的生命之爱,也无法容留真正的艺术之美的追求。 帷幔 写的是不满包办婚姻而出家的少尼,暮鼓晨钟里被一个牧童的笛声唤醒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她将心造的极乐世界绣上帷幔,然而帷幔终留下无法弥补的一角,最后少尼焚化在尼庵,牧童剃度在僧院。诗歌没有直接指向对现实的控诉和批判,却以它的奇幻和瑰丽传达出一个长长的、深深的人生悲剧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冷酷真实的正视和思考。所以说,冯至的爱情诗并不简单停留在对爱情悲剧性审美感情的表层观照上,而是有着超于一般爱情意义上的深层的隐性主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上的追问。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感意念与自然社会的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和渗透所产生的新的生命体,是诗歌艺术情景相合而形成的一种最活跃的基本艺术元素,是包含着诗人心理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空筐结构 。[3]对于诗人冯至,奇特的意象设置是其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在其爱情诗中,诗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营构意象,意象成为他诗歌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诗人将对事物的默察、情感的思考凝结成意象的结晶,诗中意象的捕捉新颖大胆、奇特且蕴藉深厚,体现了他对诗艺的独特感受与追求,是对同时代同类诗的超越。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冯至爱情诗里的意象大多为拟情性意象。 拟情性意象,是用托物、拟物、比兴等手法将抽象的、不可见的情感具象化而产生的意象,它的作用是对情感进行注释、化解,呈现可观可解的景象与画面,正如艾略特所说: 艺术形式里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是找到一种客观对应物 。[4]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要将内在的情感传达于他人,光靠单纯的情感概念作表达是不够的。当你在与好友分

别时说 我难受、我忧愁 时,受话者很难体会 难受 与 忧愁 的具体程度,而李白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金陵酒肆留

别 );李后主说: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清平乐 )。他们分别以 东流水 衬托 别意 ,以 春草 比拟 离恨 ,化虚为实,化情为景,使不可捉摸的情感变得有光有色,有声有形。无疑,晚唐诗及宋词中意象的设置及表现手法对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爱情诗里,他常选取大自然中易触发人们情绪变化的自然

意象,如诗作 小艇 选取了 心湖深处,芦苇荡边,一只采菱的小船在凄风苦雨中飘摇 这样一个意象,诗人因无爱而寂寞孤独的心情含蓄地

比附在此意象及情境中; 在郊原 一诗选取的 幽怨的琴弦 、 寂寥的郊原 、 红色的夕阳 、 黯淡的青山 、 雨丝缀在花之间 、 风丝挂在树之巅 这一系列拟情性意象中有着爱的缠绵

与淡淡的喜悦,也有着爱的幽怨与悲伤; 无花果 中令人感到感伤忧郁的 无花果 意象是诗人情感最贴切的 客观对应物 : 看这阴暗的、棕绿色的果实,/它从不曾开过绯红的花朵,/正如我思念你,写出许多诗句/我们却不曾花一般地爱过 ,表达了诗人难以言喻的苦涩和遗憾。

除了这些清新明丽的意象外,冯至著名爱情诗 蛇 中 蛇 意象的捕捉以其大胆奇特至今仍为人称道,令人叹为观止。 蛇 意象的创作灵感由一外国画家蛇的黑白线条画触发,诗人把自己寂寞的情感与 蛇 这一恐怖的意象联系起来并把它作为爱的使者,给读者的接受心理造成了张力。但当我们继续读下去时,就可深感它的奇妙,抒情主人公告诉所爱的姑娘,它 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无边的,浓郁的乌丝 。在诗人的匠心独运下, 蛇 这一丑陋冰冷的意象发生升华,它变得秀丽无邪,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

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还远不止上面所论述的这些,如其含蓄清丽的语言、出奇制胜的比喻、具有整饬美而不严整一律的形式等等。正如孙玉石所说,西方 世纪末 的果汁的蕴涵与时代给青年人的心理带来深沉的苦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酿成了一杯智者的苦涩的而有深味的酒,喂养和培育了冯至的孤寂沉思型的性格和对人生命运的超常性思考。冯至的爱情诗,以其纯熟的技巧、含蓄的感情、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的内质等艺术特色在同期同类诗中崭露头角,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并为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称号和他后期创作的十四行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下转第21页)

10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