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文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艺术理论论文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艺术理论论文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李商隐作为晚唐的著名诗人,爱情诗在其整个诗歌创作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他的爱情诗就犹似唐代万紫千红诗苑中一朵晚开的奇葩,以它无比的艺术魅力为千百年来的读者所倾倒。
尽管我们并不能完全识透他诗句的含意,但仍非常喜欢它,觉得它很美。
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朦胧美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峻含蓄的朦胧意境。
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无尽遐想,千回百转,回味无穷。
尤其是他独创的“无题”诗或类似的诗篇,寄托深邃高远,情致缠绵悱恻,篇章华丽细密,大都具有朦胧的意境。
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即以蓬山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此情此景,前途渺茫,与爱人会合无期,蓬山万里,青鸟难凭,但仍寄希望于使者――然而也深知这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罢了。
诗句就这样笼罩在一片迷离的色彩中,令人怅然若失,又凭空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朦胧。
又如《无题四首》之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中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说来已属空言,一去又成绝踪,待至梦醒后,已是月光斜照,五更钟鸣了。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这里作者渲染出朦胧的意境,为主人公制造一种怀人思远空寂孤清的氛围。
接着写他追忆梦中的情景,啼哭难唤,梦醒后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见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论《李商隐爱情诗》
论《李商隐爱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读起这首朗朗上口的千古诗篇,相信大家都不会感觉陌生吧,这就是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不朽爱情诗篇《无题》。
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感情真挚、强烈而略带感伤的爱情诗,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因此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绝唱。
古往今来众多的名人雅士都被它所折服。
现在我就通过它来引出今天的主题吧,以它来把我们带入李商隐的诗歌人生,带入那片令人向往的爱情圣地。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对于他的诗歌,我们都不陌生。
他的作品很多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爱情诗。
因为这里面交织着的诗人对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无一不把读者深深吸引。
另外在他的诗歌中,不管是意象、结构还是意境都非常独特,他用精美华丽的意象,含蓄曲折的表达方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绪与感受,所以总是能给读者以极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引起了所有读者的共鸣。
为什么李义山的爱情诗写得这样的凄美而引人入胜呢?我想这是跟他的亲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吧!大致来说,李商隐的爱情诗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初恋诗。
青年人的初恋是纯洁无暇的,是无罪的,但生在唐朝的李义山对自己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且带着现代自由恋爱色彩的爱情却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这次的初恋既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喜悦与快乐,但最终分离的结果却又使他陷入了无底深渊。
《常娥》便是一首他对初恋描写的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中以常娥指宋真人——一个让他勇敢追求的女子。
按此诗的口吻,像是义山写给宋真人的求爱挑逗之词。
诗的构思是从美人居处着笔,她住的地方华丽幽美,有云母屏风。
当时已经破晓,银河渐渐落下,星辰也已暗淡下沉,而意中人已像“嫦娥应悔偷灵药”,以致升入月宫,孤身孑人,孤独寂寞。
论李商隐与爱情诗
论李商隐与爱情诗爱情,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在这方面刻意求新, 写下了许多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 以其新奇的浪漫情调, 巧妙的比喻, 内在的抒情性, 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爱情诗, 有的不乏地老天荒的凄恻和前尘梦影的苍茫的深刻描绘, 有的着重铸造美的意境, 刻画相思相忆的婉转风情, 写人则“灵犀一点”,写物则“珠箔飘灯”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真正堪称爱情诗的并不多,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他的爱情诗较政治讽刺诗更广为流传,人们之所以爱不释手是由于这些诗以男女相思相恋为题面,意象精妙,情思婉转,辞藻明丽,声调优美。
李商隐爱情诗歌的境界、格调显然远远高出一般爱情诗,他用细腻的文笔展现缠绵深致的爱情悲剧心理,可以说是独享天功。
艺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这种动人心弦的爱情悲剧心理和它的完美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千百年来令广大读者百读不厌,荡气回肠。
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反复咏叹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 渲染浓郁的悲剧气氛, 表达了在重压下难以实现而又苦苦追求的理想, 对美好事物消失而产生的憾恨以及无所依托的悲哀。
这种悲剧性的调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 一方面固然同他爱情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 另一方面, 这些长期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思想感情, 包含了诗人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在那些含蓄隐晦的清词丽句中, 分明含有某种更深一层的人生态度和情绪, 从而使诗成为表现诗人身世和情怀的一种象征, 甚至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
李商隐也曾渴望唐王朝的“中兴” , 以“安危须共主君忧”为己任, 然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 便时常出现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调。
反过来说, 他或者借爱情相思的题材, 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之感。
于是, 爱情的咏叹与人生的感怀, 在诗中得到了和谐的一致。
这些诗作为晚唐的一种时代情绪、社会心理, 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李商隐爱情诗浅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爱情诗浅论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二初级中学张斌岐【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抒写爱情的能手,他的爱情诗构思精妙,意韵丰富,深情绵邈,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本文主要从史的角度,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个性气质,以他的十多首爱情诗为例证,分析、探讨、揭示他的爱情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晚唐是唐朝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是唐代文学发展趋向衰落的时期,晚唐时局的动荡不安阻滞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晚唐诗文创作状况的最好写照。
晚唐作家虽多,但并未出现成绩卓著的大家,只有“小李杜”的创作活动,才给晚唐文坛带来了几许生机,尤其是李商隐,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晚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作为中晚唐之际诗歌的集大成者,李商隐的诗内容丰富,从题材来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政治诗,李商隐一生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命运、前途,所以他写了大量的直接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反映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类是咏怀诗,这类诗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占的比例最大。
由于社会的没落,时局的动荡,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使他徒有壮志,怀才不遇,所以他的咏怀诗主要抒写了他的各种复杂思想;第三类是爱情诗,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爱情诗在他的诗中占有一定比例,数量虽然不多,但以无题诗为中心的爱情诗却代表了李诗的基本艺术风格,而且极富特色,创造了大量的爱情名句,为后人所广为传诵。
下面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李商隐的爱情诗。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纵观李商隐的爱情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表现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深切爱情。
如《赠荷花》中写道: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茶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几衰愁杀人。
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婚前对王氏的倾幕之情,诗中以荷花来比喻妻子王氏的美貌秀姿,以荷之花叶长盛不衰,表示对妻子王氏的倾幕和怜惜之情。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1. 引言李商隐是唐代末年著名的爱情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在后世的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李商隐的爱情诗的特点、题材和意境,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李商隐的爱情诗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而著称。
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痴迷与失落。
以下是李商隐的爱情诗的主要特点:2.1 精妙的意象和描写李商隐的诗中经常运用丰富的意象来描绘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情的情感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2.2 婉约而豪放的表达方式李商隐的爱情诗既有婉约的温柔之情,又展现出豪放的激情和挣扎。
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痛苦和欢愉交织在诗中,使读者更能够深刻感受到爱情的复杂性。
2.3 对于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的描绘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痴迷,同时也描绘了爱情带来的失落和伤痛。
他以深情的笔触,将他内心深处的爱恋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李商隐的爱情诗的题材分析3.1 唐代爱情观念的体现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体现了唐代独特的爱情观念。
他将个体的情感融入到了时代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在封建社会中对于爱情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3.2 对女性的赞美和渴望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得娇美动人、聪明伶俐。
他对女性的赞美和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对女性的爱慕和无尽追求。
3.3 爱情与社会的冲突李商隐的诗歌中,爱情与社会所产生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他将个人的爱情痛苦与封建礼教的禁锢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4.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的意境4.1 感伤与忧郁李商隐的爱情诗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郁郁寡欢的意境。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痛苦和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
4.2 温柔与浪漫尽管李商隐的爱情诗流露出忧郁的情感,但他也通过温柔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温暖和浪漫。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诗人,在其诗歌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制造缤纷绚烂的意象,以此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爱情诗中更是将意象融入出自己的风格,以此来寄托自己内心的伤感情绪,使得诗歌的意境具有独特的美感。
本文主要是通过李商隐的爱情诗意象进行分析,阐述爱情诗的悲剧美与感伤美,进而对李商隐诗句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关键词:爱情诗;意象;特征晚唐时期,李商隐的诗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诗歌艺术的顶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
他的爱情诗深情柔婉,斑斓迷离,具有跳跃式的凄迷情思、非逻辑的意象组合,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朦胧、深邃和神秘,诗中所指似是而非、意味无穷,达到了他所追求的模糊事实,以“隐弊”形式来表达自己深挚爱情的目的。
一、意象特征之一———凄迷感伤李商隐从小就遭遇不幸,其后又陷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中,对爱情执着追求但妻子早逝,造成他孤介的性格,使诗歌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感伤美。
诗歌描写的大都是男女主人公相思之苦,以及诗人对美好精神世界的感悟和追求。
诗中意象多选择夕阳,残照,落花、破镜、哀筝、枯荷,将自己的悲情寄托于这些事物之中。
这些残缺意象的选用,集中反映了他情感被阻、美好爱情不能实现的苦痛和煎熬,以鲜明的意象写出了等待的哀怨、希望的破灭、相思之苦,无奈之痛,其感伤美也是现实造成的诗人与所思之人间的两难处境的情感升华。
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感情深笃,诗集中写夫妇爱情生活和离家外出怀念王氏的诗,写得感情真挚,但同样散发着丝丝感伤之情。
如《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1]。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写远书不至,独寝人不堪忍受清冷凄寒;诗人通过空床、青苔、红树、落月等意象表达自己的孤寂凄凉之情;此外,他写的王氏悼亡诗,更是哀怨凄绝,感伤浓烈。
如《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写出妻子逝去后恍惚怅惘之态,在沉痛的悼伤之情中织入浓重的身世之感和对于现实环境的凄冷感受,何等感慨悲伤!二、意象特征之二———斑斓多姿李商隐是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灵境遇,感情浓烈而细腻。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本文将以《关于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为标题,对宋朝诗人李商隐的爱情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李商隐是宋代诗人中最具有重要性的一位,也是继唐代李白和杜甫之后最重要的宋代诗人。
他的诗作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他的诗作不仅仅集中于诗歌的形式,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的情感,尤其是爱情诗歌。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他对待爱情的看法,还可以发现他传达出的爱情态度。
首先,李商隐非常重视爱情的精神价值。
他认为,爱情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感觉,而是一种轻松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思考和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
他的诗作中爱情纯洁,充满了神秘的爱情气氛,他的爱情诗表达的是爱的精神价值,而不是物质的利益。
在《把酒问月》中,他表达了爱情的真谛,“凭谁问,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爱是一种完美的信念,即爱可以超越自然界的边界。
其次,李商隐善于抒发情感。
他的诗作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情感,他认为爱情最能唤起人心中深刻的感受,能够缓解人们烦恼,让他们拥有更宽广的想象空间,赋予他们生活希望。
他的诗中显示出的,特别是《离思》中的诗句:“五月天,明月楼,照江楼,五更钟,一夜潮,千帆舞”,表达了李商隐对真爱的渴求和思念,令人痛不欲生。
最后,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表达了他深刻而又复杂的爱情情感。
他把爱情中的情感象征和抽象化,由野兽和植物,抑或天空和江河来表达他对爱情的感受。
例如,他的《柳》中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柳树的枝叶来比喻他对长久的爱情的向往。
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可以说是宋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作之一。
他的爱情诗体现出他爱情的精神价值,善于抒发情感,象征性强,充满了神秘的爱情气氛,充斥着对爱情的真爱、深情、思念和希望,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可贵和宝贵,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满足感和慰藉。
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摘要: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两大特色:1。
健康向上的思想——积极入世的思想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
在艺术上,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含蓄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思想;艺术特色李商隐(公元812—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著名诗人。
他与杜牧齐名,两人被并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在他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政治诗和爱情诗。
“李商隐的政治诗固然有不少佳作,然而相比之下,他的爱情诗毕竟更为著名。
”[1]97李商隐的爱情诗既刻画出两情缠绵缝蜷、执着深沉、纯净悠远的境界,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身世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感伤的烙印,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悲剧色彩,迷惘惆怅,刻骨寂寥。
他把对外在世界的各种复杂感受高度浓缩在爱情诗中,以精美的艺术之笔谱写了一种渗透灵魂的极大悲凉。
李商隐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商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历来广为人们传诵、研究,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的爱情诗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极高的艺术造诣这两大特色。
一、健康向上的思想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内容向来是争议十分激烈的,不同的人看法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思想基调是健康向上的。
许多篇章均或隐或现地反映和抒发了诗人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不满和一定程度的反抗,对美好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受压迫女子的同情。
(一)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反抗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婚姻,是不合法的,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的。
他的初恋就发生在道观中,他与女道士发生了爱情。
当时的李商隐既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又要冒着违反道教戒律的危险,这是超越时代的,具有现代自由恋爱色彩的爱情。
这场付出了真爱的初恋,虽然陷他们于深深的痛苦之中,但他们仍然幽期密约,苦苦等待、期盼,直到他们的恋爱被人发现。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意蕴
情 的消 逝 。颔联 春 蚕 蜡炬 ,到 死 成 灰 , 比喻 中寓象 征 ,至情 至性 ,历 代 诗歌 中一 切 悲 苦执 着 的 抒情 都 未 能 表达 到 这 个境
“ 无 彩 风双 飞翼 ,心 有 灵 犀 一 点通 ” (《 身 无题 》 ) , “ 地 。颈 联 于细 心 体 贴 关注 中见 两心 之 眷 眷 , 两情 之 依 依 。末 此 情可 待 成 追忆 ,只 是 当 时 已惘 然 ” ( 《 瑟 》 ) 等 已成 为 抒 联 是 近 乎 无望 中 的希 望 ,更 见 情之 执 着 。此 诗情 境 非 常亲 切 锦 发真 挚 情 感 的千 古 绝 唱 。而 且 , 又 因为 这 些 诗 句含 有 多 义 的 可 感 ,但每 一联 都 没有 很 具 体 的 时 间 、地 点 、事 件 ,无 意叙
子 王 氏 的早逝 等等 ,都 加 重 了他 的 心 理 负荷 。种 种情 绪 互 相 是 一 个 多情 文 人 对 未 婚 的 、 已婚 的 女 子 ( 括 他 的 妻 子 王 包 牵连 渗 透 、难解 难 分 ,这 种心 理 状 态 , 以繁 复 的 意象 表 现 出
来 的 时候 , 便 无 法 明 确 地 用 某 时 、 某 地 、某 事 诠 释 清 楚 。
峰 , 代表 了晚 唐 的 最 高成 就 。 李 商 隐是 一 位 饱经 仕 途 坎 坷 和生 活 磨 难 的诗 人 ,因 此他
改 , 夜 吟 应 觉 月 光 寒 。 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 , 青 鸟 殷 切 为 探 看 。 ”首 联 两 “ ”并 提 , 是括 尽 所有 离 情 别 绪 发 出的 总 咏 难
东 的 诗 作 内 容 广 博 ,含 义 深 刻 , 其 中 尤 以爱 情 诗 最 为 传 诵 不 叹 , “ 风 无 力 百花 残 ”给难 堪 的离 别提 供 一 个黯 然 销 魂 的
【情诗】李商隐论文晚唐爱情诗情感论文
【关键字】情诗李商隐论文晚唐爱情诗情感论文:晚唐爱情诗情感解析摘要: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写得形象美丽,深情绵邈,蕴藉含蓄,表现出一种对于爱情的刻骨铭心的追求。
其独特的绮丽蕴藉的风格,不仅在晚唐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放射出奇丽的光彩,而且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乐观;消极;晦涩晚唐时期,社会混乱,政局走向逐渐崩溃,因此各派诗歌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用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
他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致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有表达炙热爱情的;有表达对爱情的遗憾、情感消极悲观的;有表达晦涩爱情、欲说还休、难以言语的。
一、表达炙热爱情的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无题》(1)一诗看出这种追求、向上、和充满希望的情感。
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这首诗里,作者着意写出的,是他那种铭心刻骨的爱情,一切具体的儿女情事都消溶得几乎不留痕迹,所以使人突出地感到多情而不轻薄,艳丽而不肤浅,既有风流华美的一面,又有蕴藉深沉的一面,体现出李商隐无题诗描写爱情的特有风格。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诗。
这首诗写的很美,很感人。
执着之爱,不渝之情,缠绵之思,凄切之苦,永恒之盼,在诗中都表现得极为真切。
第二句平常之中见不朽,千古流传;颔联的两句同样是古今传颂的名句;整首诗堪称第一流的杰作。
诗中所表现的执着和忠贞已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情的范畴,具有崇高和牺牲的意味。
还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就是诗人滞留荆巴时写的寄内诗。
诗人设想到不久的将来回家时,闲话到此时夜雨情景。
这样一来,连天阴霾中就显得有一丝亮色了。
写下惆怅而又突破惆怅。
这表明诗人的苦苦思念,也表明诗人锲而不舍地争取晤聚的良好祈愿。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浅谈xxxx的朦胧xx李商隐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蕴、华美的词藻登上了唐代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
尤其是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形象美丽、深情绵邈、意蕴含蓄,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广为后人传诵。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
这些表现缠绵爱情、倾吐相思苦痛的作品,表现了他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意蕴深远,含蓄委婉,加上忧郁的感情基调、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词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朦胧”作为一种创作风格,表现在内涵的丰富性和主题的不确定性上,它包含了纷繁瑰丽的意象、变化跳跃的结构和浓丽华美的语言等方面,由此创造出朦胧迷人的意境,来表现心灵深处的情绪与感受,打动读者。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创作上也具有这种朦胧美。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内涵的丰富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上。
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以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
这些“无题”诗,完全摆脱了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没有原因,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让读者在朦胧含蓄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例如他的《无题》(凤尾香罗)一诗:xxxx薄几重,xx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音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柳,何处xx待好风。
这是一首爱情诗无疑,但对首联两句的诠释却可以把它理解为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怀恋思绪。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既可以说是男主人公遥想所爱女孩深夜赶缝罗帐,通过这一情景深化相思之意,也可以设想成女子回忆往昔的情景,而叹惋此时此地的落寞之感。
由此,我们既可将尾联“斑骓只系垂杨柳,何处西南待好风”理解为男主人公在相会地点徘徊良久,苦苦地等待“断无消息”的情人,也可以看成是痴情女子企盼所爱之人快快跨上斑骓马,迎着西南风好来与她相见。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特色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特色李商隐的诗歌在唐末诗坛渐衰之际,力挽狂澜,以朦胧虚幻的诗境著称于后世,而他的爱情诗更为人们所衷爱,可是这些诗引起过许多争论,过去主要是偏于诗意的解说,而现在却重在对这些诗的评价上,人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这是极好的好现象。
本文相就一些争论所在,谈谈我对李商隐爱情诗的看法。
一、隐晦难解的诗李商隐爱情诗,以“无题”命名的谢意共十余首,也有一些用诗中首二字或句中二字做题的,等于无题。
魏晋以来,文人作诗立题成了常规,但有的为了回避时忌,或者考虑到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而故意不写题目的,当然李商隐也有一些是有题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近一百首,占他现存的五百多首诗的五分之一左右。
李商隐有些诗表面看来是写爱情的,而实际上却不仅仅写爱情而是有所寄托的,他的爱情诗和这种有所寄托陷寓的诗极易混淆,李商隐的诗本业就隐晦难懂,再加上不同历史笺注家不同的见解,意使人有莫知所从之感。
为什么李商隐的爱情诗那么隐晦难解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他的诗是从学于杜甫、李贺、韩愈等人的,用典深僻,又特别多,因此不免转折,较难掌握,有的文章使人读后如堕五里雾中。
鲁迅先生曾说:“玉溪生(商隐自号)清词丽句……而用曲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这其中有两个显著原因,一是性格因素:李商隐个性缠绵阴柔,不喜张扬,在表情达意时往往不直接下笔,但情滞于胸不可不泄,于是用典就成为其诗歌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二是时代背景:唐末变乱频繁,牛李党争,战事不断,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李商隐作为一个关心社会的文人,不可能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他总要发诸笔端,然而现实不容不得他过多的指摘时弊。
他只好学古人或拿史实来映照现实。
(二)他力求“精纯”,刻意为工,有时就不免如王安石说的“语工而意不及”,即陆游所说的“锻炼之久,及失本指,斫削之甚,仅伤王所”。
他自己说是“题时长不展,得处宝应偏”可以看出这种情况。
(三)用别人的诗体来写诗,也是难解的一个原因。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唐代诗歌经过盛唐和中唐充分开拓后已难乎为继,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足称道的伟大诗人,是唐代唯一可与李杜匹敌的诗人。
世人喜欢把李商隐与杜牧并称“李杜”,或与温庭筠并称“温李”,其实,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杜牧和温庭筠都远不如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面貌,社会的种种沉疴痼疾,在他的诗中均有所反映。
晚唐一般诗人的作品创造性不大,题材、境界较为狭小。
但李商隐却是一个例外。
他的诗,有的是直接对时事政治表示态度的;有的是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有的是抒写友朋生死之情的;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在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这些诗在李诗中不占多数,却是李商隐诗独特的艺术风貌的代表,在其整个诗歌创作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国古代不少爱情诗的作者,往往以一种玩赏的态度来对待女子及其爱情生活。
李商隐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来写爱情、写女性。
在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爱情诗。
他的爱情诗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惝恍的审美感受。
李商隐的诗其所以具有感伤情调、朦胧意境、表现其内心深隐幽微的情绪,这与他一生的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李商隐的一生是极其坎坷不幸的。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士大夫家庭。
在王阳学道时发生了与女道士宋华阳之间刻骨铭心的初恋,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的爱情未能成为婚姻;在仕途上李商隐也经历坎坷,二十四岁进士登第,随后又投靠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由于其出众才华得到赏识:“以后由于政见与已受拜为相的令狐陶不合,倍受排挤和压制,仕途惨淡。
在婚姻上也很不幸,妻子王氏出身名门,因常年分居,终因操劳过度于三十九岁便辞世。
他一生的遭际,如梦似幻,朴素迷离,政治上的挫折,使他欲回天地之志而成虚;爱情上的追求,又总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昔日昵交密友,旋即摧抑自己的势力;相濡以沫的妻子,又在盛年奄然而去。
我看李商隐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个人论文)
我看李商隐——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朱力内容提要唐代是一个诗歌暴动的时期,而李商隐的诗歌无疑就是站在唐诗歌领域这座颠峰之上的领军人物之一,李商隐所创作的爱情诗在中、晚唐又是另一座宏伟高峰。
其典型情感概括能力,复杂的心里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的情感的诗歌创作本领,不仅是唐的诗坛上的奇葩,而且更是中国古今爱情诗的丰碑。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象征手法善于用典艺术特色一、小说李商隐创作背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燓南生,是我国唐代中后期的一位有着极高成就的杰出诗人。
李商隐是和李白、李贺并称的唐代诗家“三李”之一,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和低级官僚的家庭,早期便是一位早露才华的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号为“关中四子”,又与刘长卿、张楚金、刘慎虚等齐名。
李商隐生活在了一个日落西山的唐王朝崩溃前夕,他的一生是力求有为的一生,但也是坎坷潦倒的一生。
在李商隐一生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令狐楚。
令狐楚是当时唐文宗时期的朝廷元老,李商隐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但这位老先生对李商隐的资助和扶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李商隐不但从这位老先生身上得到一名官职,而且还学习到在当时极为流行的骈文的写作技巧。
当李商隐往京城去应试时,令狐楚总是助其旅费;当天寒地冻,李商隐衣服不周时,令狐楚也总是是殷殷照顾。
恩情之深,确非泛泛。
而其,李商隐在文学创作如果没有令狐楚的指点,他的骈文不可能如此精进,诗中的用典遣词也不一定能这样繁富,诗的风格可能又是另种风格。
在令狐楚死后,李商隐跑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幕僚,王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于此同时,李商隐很不幸的卷入了党派斗争之中。
由于之前的给他授业的令狐楚属于牛党,现在的王茂元属于李党,尽管李商隐绝不以党徒自居,但他的举动,大受牛党攻击,因此在政治上李商隐受到排挤。
最后,李商隐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二、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中故事(1)李商隐与女冠的那些事。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歌以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的读者。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意象,这些意象传达了他对爱情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将从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入手,阐述其作品的意义及价值。
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主要有两大类: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
自然意象包括了花草树木、江河湖海、天地山川等自然景观,而人文意象则包括了古代宫廷、美人佳人、爱情忧伤等人类情感的表达。
这些意象并不是简单的描写,而是象征着爱情的各种情感和心理状态。
首先,自然意象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常常用花草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和温柔,如“花蕊初含翠,莺啼翠柳边”中的“翠”和“柳”,都是代表女子婉约柔美的象征。
他还用江河湖海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的“灵犀”,就是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心灵相通的感觉。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文学作品,更是为了传达作者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使读者更能够深入地领悟到爱情的真谛。
其次,人文意象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宫廷是李商隐的爱情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他通过对宫廷中的美人佳人的描写,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
如“半夜鸡声远,此情难诉绵绵”中的“绵绵”,就是表达了男女之间情感纠葛的无奈和苦涩。
他还用爱情忧伤来表现爱情的复杂性,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的“清秋节”,就是代表了爱情的离别和伤感。
这些意象让读者更能够感受到爱情的多样性和深度。
综上所述,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深刻的意象和卓越的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篇章。
他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意象的运用,传达了对爱情深刻的思考和体悟。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遗产,更是值得我们今天继续探究和欣赏的文学珍品。
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爱情诗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艺术上的极高成就。
李商隐善于把前人的艺术精华融化为自己的东西,再加以革新创造。
其诗学李贺的奇诡、庾信的细密、杜甫的写实、李白的飘逸,集各家精华于一身,在总结前辈诗人的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终于创下了别具一格、留传千古的诗作。
(一)意境冷隽迷离,富有朦胧美诗不同于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诗贵朦胧,诗贵含蓄。
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境,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
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李商隐独创的《无题》诗,或类似《无题》诗的诗篇,大都具有朦胧的意境,寄托深邃高远,情致缠绵悱恻,篇章精丽细密。
宛如行云流水,令人荡气回肠,不能自己。
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2]1126《锦瑟》一诗由凄美哀伤的锦瑟发兴,引起诗人思华年之往事;然后展现了庄周梦蝶、杜鹃啼春、沧海珠泪、蓝田玉烟等一幅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画面,如痴如醉,似梦似幻。
最后,美好的幻景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归结为一片迷离怅惘之情。
诗篇究竟说了些什么呢?我们读后似懂非懂,好像理解诗人的含义,又好像头脑一片迷茫。
朦胧啊,确是朦胧!——这就是一种朦胧美!也是一种含蓄美。
难怪关于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有离别说、爱情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政治寓意说、咏物说,等等,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梁启超在其《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说过:“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的愉快。
浅论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模式
浅论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模式(zt)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以“丽朦胧,沉郁缠绵”的诗风在晚唐诗坛大放异彩。
近年来,李商隐诗歌的研究也是古典文学界的热点。
本文将从《圣女祠》一诗的解读入手,对李商隐诗歌的意象模式做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圣女祠》的解辩与李商隐诗歌的意象模式李商隐诗歌的解读,研究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尤其是对约二十余首《无题》诗及《中元作》、《圣女祠》等一部分有题诗。
就《圣女祠》(松簧台殿)一诗而言,研究界的分歧也颇大。
X学楷、余恕诚二先生以颇似《宝莲灯》中X彦昌题诗于圣母庙,而认为属“人神恋爱非非之想”,同时也承认“圣女祠可能是道观的异称,圣女神上可能有女冠的影子。
”(《李商隐诗选》第300页)钟来茵先生肯定了冯浩的“必非途次经过之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圣女祠》是一首破晓歌,是描写“被雅化的、被诗化”的“少男少女的幽欢生活。
”(《李商隐爱情诗解》第66页)北大的陈贻欣教授却认为“此诗当作于别后过灵都观时”(《唐诗论丛》第295页)。
我比较倾向于把此诗当作睹物怀人的爱情诗来解读。
“松簧台殿蕙香帷,龙护瑶窗凤掩扉”,首联是对圣女祠作整体上的描述。
诗人联想到曾与恋人约会的道观而刻意渲染圣女祠的幽雅堂皇:青松翠竹掩映的台殿,虚饰的帷帐绣满了蕙草兰花,华美的窗扉上镂刻着潜龙舞凤。
这些香艳富丽的物象传达的是一种极为欣赏而惋叹的怀旧意象。
颔联转到了对圣女神像的描绘上来。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常着五铢衣”,美丽的圣女神披着轻纱雾彀一般的衣裳,看上去好象置身于朦胧恍惚的三里云雾之中。
而神像是不畏寒冷的,常年就穿着这透明无质、宛若无物的五铢仙衣。
此联包含着诗人对恋人的无限怀恋之情。
从而将一个无欲无感的圣女神像刻画得洁丽清雅,意态迷离。
也正因为如此,腹联“人间定有X罗什,天上应无XXX”才会流露出几分凄婉几分感伤。
人间有我这样的才俊之士,而天上到哪里去找能与你相匹配的彦杰达人呢?对恋人孤寂处境的想象更见深情,与全诗的意境也极为合拍。
李商隐和戴望舒三组爱情意象对比文献综述
李商隐和戴望舒三组爱情意象对比文献综述第一篇:李商隐和戴望舒三组爱情意象对比文献综述课程论文(文献综述)论李商隐和戴望舒爱情诗三组意象对比李梦(中文系 13级现代文秘班学号Y01113121)李商隐和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作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他们在审美观和价值观念上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对李商隐和戴望舒的研究文献也不断涌现。
一、李商隐及其诗歌研究李商隐(约813—859),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作文学价值很高,是唐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一)李商隐的生平研究对于李商隐的生平研究,每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形式:乔象鍾、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中,将李商隐的一生略分为三个阶段: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前为早期;由及第至会昌末重返秘书省止为中期;从大中元年(847)入郑亚幕至逝后为后期,逐一阐述义山的生平经历。
吴调公的《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二页)中,把李商隐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有层次地阐述了李商隐坎坷的一生。
研究李商隐生平的还有董乃斌的《李商隐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杨柳的《李商隐评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刘学锴、余恕城的《李商隐生平若干问题考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四期,第43页)、谢国桢的《李商隐生平探讨》(山西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二期)等。
(二)李商隐的诗歌思想内容研究 1.儒家思想吴调公《李商隐研究》中,李商隐在少年时代受了堂叔的较深影响,在封建伦理思想和宗法观念上更多地接受孔孟之道;但他却在精神极端苦闷的时候,又乞灵于道、佛的虚无主义;而在学术思想和文艺观点上,则又不自觉地倡导一种反对保守、力主创新的精神。
2.忧国忧民的思想乔象鍾、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下):李商隐的诗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晚唐时代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政权内部矛盾重迭,危机四伏的现实状况,对百姓生活疾苦的忧虑,特别是通过对诗人自己身世的讴吟,深刻地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悲愤,从而使人们感到一种江河日下,黄昏渐进的时代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On the imagery of Li Shangyin's love poems目录内容摘要┈┈┈┈┈┈┈┈┈┈┈┈┈┈┈┈┈┈┈┈┈┈┈┈┈┈┈┈第1页关键词┈┈┈┈┈┈┈┈┈┈┈┈┈┈┈┈┈┈┈┈┈┈┈┈┈┈┈┈┈第1页一、意象的丰富性┈┈┈┈┈┈┈┈┈┈┈┈┈┈┈┈┈┈┈┈┈┈┈第2页1.朦胧意象┈┈┈┈┈┈┈┈┈┈┈┈┈┈┈┈┈┈┈┈┈┈┈┈┈第2页2.动物意象┈┈┈┈┈┈┈┈┈┈┈┈┈┈┈┈┈┈┈┈┈┈┈┈┈第2页3.典故意象┈┈┈┈┈┈┈┈┈┈┈┈┈┈┈┈┈┈┈┈┈┈┈┈┈第3页二、意象的感伤美┈┈┈┈┈┈┈┈┈┈┈┈┈┈┈┈┈┈┈┈┈┈┈第4页三、意象的朦胧美┈┈┈┈┈┈┈┈┈┈┈┈┈┈┈┈┈┈┈┈┈┈┈第4页参考文献┈┈┈┈┈┈┈┈┈┈┈┈┈┈┈┈┈┈┈┈┈┈┈┈┈┈┈┈第6页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朦胧幽微,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独特的诗歌意象。
他的爱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寄托了感伤的情绪来表现内心世界,达到诗歌意境的独特美。
作为诗歌的主要构成部件——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意象更主要的在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表现诗人的心灵世界。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丰富性、感伤美和朦胧美,说明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之美,以及李商隐爱情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王玉霞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朦胧幽微,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独特的诗歌意象。
他的爱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寄托了感伤的情绪来表现内心世界,达到诗歌意境的独特美。
作为诗歌的主要构成部件——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意象更主要的在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表现诗人的心灵世界。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丰富性、感伤美和朦胧美,说明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之美,以及李商隐爱情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李商隐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突出,其爱情诗即可画出两情缠绵,指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
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个人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的伤感烙印。
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具有跳跃式的情思,非逻辑的意象组合,令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深邃和神秘,却又情真而事幻,诗中所指猜不透、说不尽,达到了他有意埋没事情的真相,以“隐僻”的形式表达爱情的目的。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性具有一定联系。
诸如珠泪、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瑶台、梦雨等均难以指实,这一类意象,被李商隐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内涵远较一般意象复杂多变”。
但是,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并不是全都由这些虚幻的难以实指的意象造成的,李商隐有时也会选用一些常见的物象来作为诗歌的意象,但即使是一些常见的意象,也往往具有繁复的抽象的多层的象征意义,由于诗人进行创作时,内心情感也是各种感情交织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即使是一些简单的物象在他的诗歌中也会呈现出难以道明的多层的繁复的象征意义。
李商隐由于身世导致形成敏感而纤弱的个性,其选取的象征意象多是纤柔细小之物,像丁香花、柳、蜡烛、青鸟等,都给人以一种纤细柔弱之感。
然而不仅仅是纤细柔弱,李商隐在这些意象上往往还要加上一定的修饰语,如残烛、残荷、琴怨、残灯、叶凋、枝折、冷灰、余芳中的残、怨、凋、等字眼的出现更增添了一种哀愁伤感之情。
红烛、蜡烛作为李商隐诗歌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不同的诗歌里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又是在同一语境下也具有多义性。
一、意象的丰富性李商隐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
他多愁善感,诗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想像,借助典故,把实情实景转化为一种扑朔迷离、朦胧隐约的意象,透过一种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在他的爱情诗中,他善于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和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以表现自己真挚深沉的爱情。
1.朦胧意象诗贵朦胧,诗贵含蓄。
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象,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
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李商隐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将比喻与象征融合起来,塑造了很多朦胧意象。
李商隐的诗歌,由于在内容上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统一,所以借题抒怀,寄托身世,便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
而且,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
要借物象来表现心象,靠一般较为明显的比喻往往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表达。
因此,他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朦胧意象来传达意境。
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朦胧意象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
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诗境的朦胧程度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2.动物意象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很多生动的动物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容和蕴涵。
譬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生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说春蚕到死才停止抽丝,蜡炬燃尽方停流烛泪。
句中的“春蚕”意象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思念,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
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
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烛泪化作了光明。
“丝”字是“思”的谐音,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思之情。
“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
因此,李商隐的爱情诗,即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会被诗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意象所打动。
3.典故意象李商隐的爱情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而且往往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
凡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在他的诗中一经使用,便赋予新的内涵,大大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长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
神话的特征就是奇特的想象。
正因为神话是虚构的且富有奇特的想象,再加上李商隐善于隐晦自己的感情,所以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
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一觉醒来,弄不清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
这个故事本来是庄周用来表达自己那种逍遥无为的思想的。
诗人在这里使用这个典故有何用意呢?原来是人是要说明,当初的情事已很朦胧。
真耶?非耶?渐行渐远,如梦如幻,已经很难辨清。
有一点我们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那曾经的往事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梦境。
望帝啼鹃这一典故是说,周朝末年蜀地国君杜宇禅位退隐,后国家被灭,抑郁而死,魂化杜鹃,夜夜哀啼,其声凄惨欲绝。
诗中使用这个典故显然有所寄托。
诗人对曾经的一段往事耿耿于怀,当初之事留给诗人的是痛苦的回忆,这回忆中充满着无尽的悲伤与凄婉。
这是一种深沉的苦痛,这种苦痛好比望帝啼鹃深入肺腑,让人难以忘怀。
“沧海”句亦是借用典故。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诗句将苍茫的大海、皎洁的月亮、剔透的珍珠和晶莹的眼泪四个意象放到一起来写,让人既感到朦胧迷离,又感到凄惨冷清。
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凄冷的美。
原本美丽的传说,在作者笔下获得新的意义。
而这种朦胧迷离凄冷的感觉又与前面的庄周梦蝶、望帝啼鹃融为一体,互相映衬。
《长安志》云: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蓝田”句借此典故并加以发挥。
日光照射下的玉山上升起缕缕玉烟,隐约朦胧,依稀可见又模糊不清。
这是说往事如烟,似曾记忆,又似烟如雾,难以捕捉。
这是多么的无奈啊。
此句和“沧海”句形成对仗,句式工整,用词清丽。
两句又互为补充,述说往事如烟,令人伤心落泪。
遂成千古名句。
以上四句用四典,反复申述自己对往事的难忘,以及回忆的痛苦与悲伤。
这样,诗的最后两句就水到渠成的把情感直接倾诉出来。
李商隐爱情诗中使用的所有典故,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他用这些典故来点染他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深化了诗歌主题。
二、意象的感伤美李商隐从小就遭遇不幸,其后又夹在牛李党争的漩涡中,对爱情执着追求但妻子早逝,造成他孤介的性格使诗歌表现出了一种浓挚的感伤美。
诗歌更多的描写的是男女主人公相思之苦,常失落而幽怨,还有诗人对美好精神世界的感悟和追求。
诗中意象多选择夕阳,残照,落花、破镜、哀筝、枯荷,牡丹也是被雨水所摧残,寄托自己的悲情于这些事物之中。
这些残缺意象的选用,集中反映了他情感被阻、美好爱情不能实现的苦痛和煎熬。
其他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之远的意象的喟叹,显示了他创作中根深蒂固的感伤哀婉的倾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借“嫦娥悔恨”说明心中的无奈感慨;而《摇落》“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
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也是借“沧海”、“玉山”仙境却无路可寻,来表达内心之苦闷哀伤。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曾是寂寞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诗句更以鲜明的意象写出了等待的哀怨、希望的破灭、相思之苦,其感伤美也是现实造成的诗人与所思之人间的两难处境的情感升华。
而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感情深笃,诗集中写夫妇爱情生活和离家外出怀念王氏的诗,写得感情真挚,但同样散发着丝丝感伤之情。
如《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写远书不至,独寝人不堪忍受清冷凄寒,此刻的“青苔”与“红树”两个意象的出现更显寥落忧愁;《夜意》的“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
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写深夜梦醒,枕冷残香,奈何两处人杳,可是无尽的相忆让梦魂竟不辞千里,远抵潇湘,相会梦中。
另一部分是王氏亡故后写的悼亡诗,写得更是哀怨凄绝,感伤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