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检测题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CaCO3粉末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石蕊试液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A.CH4+2O2CO2+2H2O B.H2CO3=== CO2↑+H2OC.BaCl2+2AgNO3=== 2AgCl↓+Ba(NO3)2 D.2H2O22H2O+O2↑4.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5.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
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A.食醋B.柠檬汁C.氢氧化钠溶液D.肥皂水6.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7.X、Y、Z分别是NaOH、 HCl、 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Na+、OH-、SO42-B.Ca2+、Na+、Cl-、CO32-C.K+、Na+、Cl-、CO32-D.NH4+、Na+、OH-、NO3-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FeO+HCl=FeCl2+H2O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C.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NaCl+KNO3=KCl+NaNO3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3H2SO4=2Fe2(SO4)3+3H2↑10.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H2SO4 CuSO4 HCl B.CuSO4 HCl NaOHC.KOH HCl NaCl D.KOH MgSO4 KNO311.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A.逐渐变暗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D.逐渐变亮12.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CO2+H2OB.2Na+Cl2=2NaClC.2Mg+CO22MgO+CD.AgNO3+NaCl=AgCl↓+NaNO313.在含有大量OH﹣、Cl﹣、Ba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NO B.Ag+C.SO42﹣D.H+A.-314.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5.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16.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达标检测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向pH 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 肯定增大的是( ) A .硫酸 B .硝酸 C .pH 为5的溶液 D .烧碱溶液 2.苯甲酸(C 6H 5COOH )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C .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 .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 .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 .氮气、熟石灰、生石灰D .生铁、酒精、干冰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2+2-4Na Ba SO 、、 B .+2+-H Cu OH 、、C .+--3K NO Cl 、、 D .+2--3H CO Cl 、、5.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 +没有减少的是( )A .BaCl 2B .NaOHC .CuOD .Zn6.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水呈碱性B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 .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0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B .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C .溶液的pH 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D .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 8.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B .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D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有关p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H 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 +或OH ﹣的数量有关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溶液的pH 增大C .用pH 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pH 为3.4D .用NaOH 改良pH 小于7的土壤,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10.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 .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1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CO2+H2OB.2Na+Cl2=2NaClC.2Mg+CO22MgO+CD.AgNO3+NaCl=AgCl↓+NaNO312.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A.B.C.D.13.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2.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3.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CaCO3粉末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石蕊试液4.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A.CH4+2O2CO2+2H2O B.H2CO3=== CO2↑+H2OC.BaCl2+2AgNO3=== 2AgCl↓+Ba(NO3)2 D.2H2O22H2O+O2↑6.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K+、MnO4-、SO42- B.NH4+、Na+、NO3-、Cl-C.K+、Ba2+、NO3-、Cl- D.Mg2+、Fe3+、Cl-、NO3-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A.盐酸 B.一氧化碳C.氢氧化钠 D.氧化钙8.“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的化学探究活动。
若利用食盐、食醋、纯碱、肥皂等物质,能完成的“家庭小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④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9.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0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11.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12.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13.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学能测试试题(1)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学能测试试题(1)一、选择题1.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A正确.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均为10,不属于同种元素,C错误;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D错误。
考点:判断推理2.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由起点可知,是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中,错误;B.B点表示此时液体是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C.A点时的溶液pH>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错误。
故选C。
3.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4.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NO3 HCl Na2SO4B.NaNO3 NaCl CuSO4C.CaCl2 Na2SO4 Na2CO3D.NaOH BaCl2 NaSO4解析:A【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测试题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测试题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H2SO4 CuSO4 HCl B.CuSO4 HCl NaOHC.KOH HCl NaCl D.KOH MgSO4 KNO3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3.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
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硅,其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2C Si+2CO↑ ②Si+2Cl2SiCl4③SiCl4+2H2Si+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S04 KNO3 HCl Na2S04B.NaOH NaCl HCl FeCl3 C.NaNO3 HCl Na2S04 H2S04D.K2CO3 H2S04 CaCl2 Na2C03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FeSO4+CuB.Fe+H2SO4H2↑+FeSO4C.CO+CuO CO2+CuD.H2+CuO Cu+H2O7.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8.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A.BaCl2 B.NaOH C.CuO D.Zn9.X、Y、Z分别是NaOH、 HCl、 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纯铝和硬铝——互相刻划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溶液11.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归纳和类推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3.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陈醋苹果汁牙膏肥皂水pH 2.5 3.18.510.0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14.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15.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4Al+3O2 = 2Al2O3 B.Ca(OH)2+Na2CO3 = CaCO3↓+2NaOHC.H2CO3 =H2O+CO2↑ D.H2+CuO Cu + H2017.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18.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CO2+H2OB.2Na+Cl2=2NaClC.2Mg+CO22MgO+CD.AgNO3+NaCl=AgCl↓+NaNO319.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一、选择题1.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 . B .C .D .解析:A【解析】A .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 应该小于7,故A 错误;B .盐酸和NaOH 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 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 正确;C .盐酸和NaOH 反应生成NaCl 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 溶液增多,NaCl 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 正确;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 正确;答案为A 。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2Cu +、H +、24SO -、Cl -B .2Ba +、Na +、Cl -、3NO -C .K +、2Ca +、OH -、23CO -D .Na +、H +、3HCO -、3NO - 解析:B【解析】【详解】A 、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 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B 、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 、Ca 2+、CO 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 、H +、HCO 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3.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NO3 HCl Na2SO4B.NaNO3 NaCl CuSO4C.CaCl2 Na2SO4 Na2CO3D.NaOH BaCl2 NaSO4解析:A【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2.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CaCO3粉末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石蕊试液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5.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FeSO4+CuB.Fe+H2SO4H2↑+FeSO4C.CO+CuO CO2+CuD.H2+CuO Cu+H2O7.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8.归纳和类推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有关pH的说法正确的是()A.pH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有关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溶液的pH增大C.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pH为3.4D.用NaOH改良pH小于7的土壤,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10.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1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FeO+HCl=FeCl2+H2O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C.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NaCl+KNO3=KCl+NaNO3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3H2SO4=2Fe2(SO4)3+3H2↑12.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A.逐渐变暗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D.逐渐变亮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H+、HCO3_ B.Na+、Ba2+、CO32-C.K+、NO3-、H+ D.H+、Cl-、OH-15.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测试基础卷试题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测试基础卷试题一、选择题1.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解析:C【解析】A、虽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在水中为黄色,不符合题意,错误; B、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Na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正确; D、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K2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Cl2与K2CO3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2.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故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在b点,温度不再上升,故在b点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AB正确;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故pH值逐渐减小,到达b点时,pH值为7,故C 错误;故选C。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
请你归纳这五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解析:D【解析】【详解】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二氧化碳,硫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五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7组。
故选D。
2.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①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雨一定是酸雨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A.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解析:B【解析】【详解】①呈酸性的雨不一定是酸雨,例如当雨水的pH大于5.6时不属于酸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而Cu(OH)2不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NO3 HCl Na2SO4B.NaNO3 NaCl CuSO4C.CaCl2 Na2SO4 Na2CO3D.NaOH BaCl2 NaSO4解析:A【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测试题(1)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测试题(1)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SO42-、Cl-和X,则X可能是A.Cu2+B.NO3-C.Na+D.Ba2+3.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在含有大量H+、Na+、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NH4+B.Ba2+C.OH-D.HCO3-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6.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Cl、NaCl、Na2CO3 B.KNO3、Ca(NO3)2、NH4ClC.CuSO4、H2SO4、MgCl2 D.AgNO3、NaNO3、HCl7.“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A .硝酸钾B .氧化铜C .碳酸钙D .氢氧化钾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 .CuS04 KNO 3 HCl Na 2S04B .NaOH NaCl HCl FeCl 3C .NaNO 3 HCl Na 2S04 H 2S04D .K 2CO 3 H 2S04 CaCl 2 Na 2C03 9.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 2+H 2O→HCl+HClO 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 .酚酞试液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硝酸银溶液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2+2-4Na Ba SO 、、B .+2+-H Cu OH 、、C .+--3K NO Cl 、、D .+2--3H CO Cl 、、11.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 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 .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12.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A.CO32-B.NO3-C.SO42-D.K+4.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5.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K+、MnO4-、SO42- B.NH4+、Na+、NO3-、Cl-C.K+、Ba2+、NO3-、Cl- D.Mg2+、Fe3+、Cl-、NO3-6.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7.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2Fe+3CuCl2==2FeCl3+3Cu B.CuO+H2SO4==CuSO4+H2OC.K2SO4+Ba(NO3)2=BaSO4↓+2KNO3D.Al(OH)3+3HCl==AlCl3+3H2O8.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9.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H+、SO42-、Cl- B.NH4+、K+、OH-、NO3-C.H+、Ba2+、SO42-、NO3- D.Fe3+、H+、SO42-、Cl-11.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A.逐渐变暗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D.逐渐变亮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13.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CO2+H2OB.2Na+Cl2=2NaClC.2Mg+CO22MgO+CD.AgNO3+NaCl=AgCl↓+NaNO3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自测卷含答案(1)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自测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氮气、硫酸钠、空气B.红磷、碳酸钙、冰水混合物C.黄铜、苏打、牛奶D.氢气、石油、熟石灰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42-、OH-、Ba2+ B.Na+、K+、Cl-、SO42-C.Na+、H+、NO3-、CO32- D.K+、Mg2+、NO3-、OH-4.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5.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A.BaCl2 B.NaOH C.CuO D.Zn6.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B点之前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表示的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7.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2+、OH-、SO42-B.H+、K+、HCO3-C.Ca2+、H+、NO3-D.K+、NH4+、OH-、9.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10.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11.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训练题(1)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训练题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Cl、NaCl、Na2CO3 B.KNO3、Ca(NO3)2、NH4ClC.CuSO4、H2SO4、MgCl2 D.AgNO3、NaNO3、HCl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S04 KNO3 HCl Na2S04B.NaOH NaCl HCl FeCl3 C.NaNO3 HCl Na2S04 H2S04D.K2CO3 H2S04 CaCl2 Na2C03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42-、OH-、Ba2+ B.Na+、K+、Cl-、SO42-C.Na+、H+、NO3-、CO32- D.K+、Mg2+、NO3-、OH-7.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9.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0.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11.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C.盐酸 D.二氧化碳12.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pH>7 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13.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 NO3﹣ Na+ Cl﹣B.CO32﹣ K+ Na+ SO42﹣C.Cu2+ OH﹣ Cl﹣ Ba2+D.Ag+ NO3﹣ Cl﹣ Na+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训练题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训练题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 NaCl+H2O+CO2↑ 中和反应B.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氧气,点燃:CO+O2CO2 化合反应C.工业用磁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4.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5.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A.盐酸 B.一氧化碳C.氢氧化钠 D.氧化钙6.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7.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陈醋苹果汁牙膏肥皂水pH 2.5 3.18.510.0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8.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9.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10.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物质不能鉴别的是()A.NaCl K2CO3 Ca(NO3)2 HNO3 B.Na2SO4 BaCl2 K2CO3 KNO3 C.FeCl3NaOH H2SO4 Ba(OH)2 D.K2CO3 H2SO4KNO3 BaCl21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pH0.9—1.57.5—8.07.1—7.37.35—7.45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12.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C.盐酸 D.二氧化碳13.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基础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则发光、发热的反应一定是燃烧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2.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3.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FeSO4+CuB.Fe+H2SO4H2↑+FeSO4C.CO+CuO CO2+CuD.H2+CuO Cu+H2O6.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2Fe+3CuCl2==2FeCl3+3Cu B.CuO+H2SO4==CuSO4+H2OC.K2SO4+Ba(NO3)2=BaSO4↓+2KNO3D.Al(OH)3+3HCl==AlCl3+3H2O7.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的活动性8.归纳和类推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10.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11.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1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14.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SO42-、Cl-和X,则X可能是A.Cu2+B.NO3-C.Na+D.Ba2+15.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4Al+3O2 = 2Al2O3 B.Ca(OH)2+Na2CO3 = CaCO3↓+2NaOHC.H2CO3 =H2O+CO2↑ D.H2+CuO Cu + H2017.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18.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 =Cu(OH)2↓+ K2SO4②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19.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20.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A.Ca(OH)2、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2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22.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中考真题汇编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中考真题汇编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 .图中A 代表水分子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 .浓硫酸B .氯化钠C .浓盐酸D .氢氧化钠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 .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 .氮气、熟石灰、生石灰D .生铁、酒精、干冰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Na +、K +、MnO 4-、SO 42-B .NH 4+、Na +、NO 3-、Cl -C .K +、Ba 2+、NO 3-、Cl -D .Mg 2+、Fe 3+、Cl -、NO 3-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 +、SO 42-、OH -、Ba 2+B .Na +、K +、Cl -、SO 42-C .Na +、H +、NO 3-、CO 32-D .K +、Mg 2+、NO 3-、OH -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2+2-4Na Ba SO 、、B .+2+-H Cu OH 、、C .+--3K NO Cl 、、D .+2--3H CO Cl 、、7.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 .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 .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 .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8.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B点之前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表示的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9.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10.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2Fe+3CuCl2==2FeCl3+3Cu B.CuO+H2SO4==CuSO4+H2OC.K2SO4+Ba(NO3)2=BaSO4↓+2KNO3D.Al(OH)3+3HCl==AlCl3+3H2O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H+、SO42-、Cl- B.NH4+、K+、OH-、NO3-C.H+、Ba2+、SO42-、NO3- D.Fe3+、H+、SO42-、Cl-12.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A.B.C.D.13.“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复习)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复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A.CH4+2O2CO2+2H2O B.H2CO3=== CO2↑+H2OC.BaCl2+2AgNO3=== 2AgCl↓+Ba(NO3)2 D.2H2O22H2O+O2↑3.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 NaCl+H2O+CO2↑ 中和反应B.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氧气,点燃:CO+O2CO2 化合反应C.工业用磁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5.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6.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A.盐酸 B.一氧化碳C.氢氧化钠 D.氧化钙7.下列物质加入到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纯碱 B.盐酸 C.氯化钠 D.硫酸铜8.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含氯化镁)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
该方法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包括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Na+、OH-、SO42-B.Ca2+、Na+、Cl-、CO32-C.K+、Na+、Cl-、CO32-D.NH4+、Na+、OH-、NO3-10.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11.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12.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单元测试题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H+D.Ag+2.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4.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Cl、NaCl、Na2CO3 B.KNO3、Ca(NO3)2、NH4ClC.CuSO4、H2SO4、MgCl2 D.AgNO3、NaNO3、HCl5.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42-、OH-、Ba2+ B.Na+、K+、Cl-、SO42-C.Na+、H+、NO3-、CO32- D.K+、Mg2+、NO3-、OH-7.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8.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
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A.食醋B.柠檬汁C.氢氧化钠溶液D.肥皂水9.如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C CO2 → H2CO3 CaCO3 CO2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10.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11.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2.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4.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5.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6.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7.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0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9.如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C CO2 → H2CO3 CaCO3 CO2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10.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11.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 .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D .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3.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SO 42-、Cl -和X ,则X 可能是A .Cu 2+B .NO 3-C .Na +D .Ba 2+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 +、SO 42-、OH -、Ba 2+B .Na +、K +、Cl -、SO 42-C .Na +、H +、NO 3-、CO 32-D .K +、Mg 2+、NO 3-、OH -5.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 2+H 2O→HCl+HClO 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 .酚酞试液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硝酸银溶液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2+2-4Na Ba SO 、、B .+2+-H Cu OH 、、C .+--3K NO Cl 、、D .+2--3H CO Cl 、、7.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 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 .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8.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 +没有减少的是( )A .BaCl 2B .NaOHC .CuOD .Zn9.夏日炎炎,蚊虫猖獗。
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
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A .食醋B .柠檬汁C .氢氧化钠溶液D .肥皂水10.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含氯化镁)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
该方法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包括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如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C CO2 → H2CO3 CaCO3 CO2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1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13.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5.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A.逐渐变暗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D.逐渐变亮1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属于碱类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7.在含有大量OH﹣、Cl﹣、Ba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NO B.Ag+C.SO42﹣D.H+A.-318.“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1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0.如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选项A B C D物质番茄葡萄牛奶玉米粥pH 4.0~4.4 3.5~4.5 6.3~6.6 6.8~8.0A.A B.B C.C D.D21.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22.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23.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C.D.24.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2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26.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 =Cu(OH)2↓+ K2SO4②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27.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28.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29.在只含有NH4+、Na+、Cl-、SO42-的溶液中能存在的离子是A.OH- B.Ba2+ C.Ag+ D.NO3-30.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1.C【解析】【详解】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
故选C。
2.C【解析】试题分析: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不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而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考点:分子的性质3.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铜离子有颜色所以A 错误;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变为沉淀,所以D 错误。
B 中没有阳离子。
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4.B【解析】共存就是物质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
A 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B 、四种离子间都不会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
C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D 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选B5.D【解析】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 2+H 2O→HCl+HClO,所以自来水中有盐酸,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选D6.C【解析】A. 224Na Ba SO ,与生成白色沉淀。
++-B. 2H CU OH ++-、与生成蓝色沉淀。
C. 3K NO CI +--、、 ,可以共存。
D. 23H CO CI +--与生成气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7.C【解析】试题分析:A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盐酸的不断消耗,酸性越来越弱,pH 不断增大,直至超过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而不是pH 不断减小,错误,B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有可能所加的盐酸量不够,氢氧化钠过量,故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错误,C 、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并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错误,故选C考点: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8.A【解析】A. BaCl 2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没有减少; B. NaOH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水几乎不再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氢离子减少; C. CuO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减少; D. Zn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氢离子减少;选A9.D【解析】乙酸是一种酸性物质,为缓解疼痛,需要用碱性物质来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