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长沙市岳麓区博才金鹰小学朱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适宜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课件、信纸、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认识平行1、认识相交与不相交【课件出示三副图片:路灯、跑道线、高压电线架线塔】〔1〕仔细观察,图中分别有哪些可以看作直的线?〔2〕这三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师:从画面上看,绿色直线暂时不相交。
但根据直线可以无限延长的特点,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绿色直线无限延长,位置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认识互相平行〔1〕请你再想象一下,红色直线无限延长,位置会不会发生变化?小结:像我们刚刚认识的生活中的跑道线等这样的,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出示课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
〔板书〕〔2〕【出示课件】现在老师把这两条直线一条定为直线A,一条定为直线B。
请同学们想一想,谁是谁的平行线?想好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小结:这两条直线,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或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也可以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
〔3〕【出示课件】即使训练: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你能用手势比划出两条直线的相交或平行吗?〔5〕【出示课件】留心生活,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吗?〔6〕过渡: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互相平行的线吗?【出示课件】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二、动手操作,创新应用1、你能想方法自己创造出一组平行线吗?让学生尝试画一画。
2、〔展示1~2名学生所画的平行线〕你能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吗?3、结合学生介绍的方法,老师有意识的提出问题:如果要画一组间隔是10厘米的平行线,或者更宽、更窄的平行线,我们的直尺没有那么宽,信纸也没有正好是间隔10厘米,该怎么办?让学生看书第40页上是怎样画平行线的。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实用12篇)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实用12篇)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那么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师: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两组平行线相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四边形,你们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课件动态依次演示三组平行线分别交叉成两个平行四边形)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师: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在很多的生活场景中我们都能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影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门口的电动门、教学楼的楼梯、花园的篱笆)那么你能找到上面的平行四边形吗?(叫生上前来指,同时课件抽象出图片里的平行四边形)师: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认识平行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标题:认识平行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运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理解和应用。
2. 画平行线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和三角板。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黑板、桌子、书本等,找出平行线。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行线,教师点评并纠正。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的方向相同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画平行线(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线,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平行线。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相互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疑惑。
3. 教师出示应用题,学生讨论解决方法,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学会了画平行线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自主探索中主动学习——“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感 受 , 学 生 寻 找 生 活 中的 平 行 线 , 让 在研 究 现 实 问题 的情 境 中
学习数学 、 理解数学。 另一方面, 重视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和
理 解 , 织 学 生 讨 论 平 行 线这 一 概 念 的 内涵 , 组 以提 高学 生 的认 识水平。
[ 设计意图】通过对直线的复 习, : 为接下来认识平行 的学习
作 好铺 垫 。
二、 画图感知 , 了解平行的特 征
①让 学 生拿 出一 张 白纸 , 出两 条 直 线 的 各 种位 置 关 系 。 画 ②4 小 组 讨 论 { 人 ③全 班 交 流 , 学生 展 示 出各 种 情 况 。借 助 实物 投 影 仪 ) 让 ( ④让 学 生 分 组 将 各 种 情 况 进 行 分 类 。 生 可 能 会 分 为 三 学 类 : 叉 的一 类 、 交 叉 的一 类 、 要 交叉 的一 类 。 交 不 快 师 先 引 导学 生 说说 直 线 的 特点 , 让 他 们 动手 将 两条 快 要 再 交叉的直线延长 , : 两条直线将会怎样? 问 这
系 只有 相 交和 不 相 交 两 类 。 师 : 种“ 这 不相 交 ” 两 条 直 线 在数 学 上 我们 又 叫它 什 么 ? 的 ( 书 : 相平行 ) 板 互
(撤 课本“ 4 试一试” ( 。评讲时教育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n 殳计意 图】自主探 索 、 作交 流 是《 准》 导 的重 要 的学 : 合 标 倡 习方 式 。 本环 节 的设 计 旨在 通 过 学 生之 间 、 生之 间的 互 动 交 师 流, 使数 学 课 堂 变 成 一 个 有 丰 富 内涵 的个 性 表 演 舞 台 , 学 生 让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挑选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学生互相交换检查,共同讨论解题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性质、画法及判断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1.对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相交线混淆;
2.在实际操作中,准确画出平行线的能力有待提高;
3.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不够熟练,解题时难以灵活运用;
4.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平行线概念,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几何思维。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2)平行线的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设计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在实际情境中的作用和价值。
(3)几何图形的推理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平行线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这需要教师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铁轨、斑马线等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这样的吗?这些线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出平行线的概念。
3.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平行线,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学会画平行线。
4.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关系,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基于学生的认识和经验--《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说明
头脑 中的平 行 概 念 来观 察 身边 的事 物 与现 象。通过列举 实际事例 , 可 以进 一 步体 验 两
条直线互相平行的含 义。在 列举 平行 的事例 时, 不仅要举 出两条水平 线互相 平行 、 两条 竖
直线互相平行 的例 子 , 还要 举 出一 些 其他 走
/ \二
图3
l l
并讨 论 : 你 发 现这 三条 直 线每 两组 之 间有 怎
样的位置关系?
结合交流 , 课 件 隐 去第 ② 条 直线 , 指 出: 像这样①和 ③不 相交 的两条 直线 互 相平 行 。 今天就让我们 一 起走 进 平行 的世 界 , 去探 寻 其 中的奥妙 , 好吗?
理解两条直线互相 平行 的本质 特征 以及 用不 同的方法 画出平行 线 。
展示学 生所 画 的一组 平 行线 , 并说说 自 己是 怎样 画的。
[ 说 明: 教 师是 学生 学 习的组 织者 、 引导
者与合作者 。教 师积极 利 用学生 身边的材料
为学生提供 操 作材 料 , 引导 学 生开展 富有 个
就说直线 a和 b互 相平 行 。直线 a是直 线 b
学生准 备三 角尺、 直 尺、 方 格 纸、 自备 本等 。
有的知识 经验 , 而且 让 学 生在 冲 突 中产 生 思 考 。学生在 活 动 中初 步明 确在 同一 平 面 内,
教师准备相关 的多媒体课 件一套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小学教育教学
2 0 1 4 年第 1 2 期
办法 画出一组平行 线吗?
引导学生展 开 想象 : 把铁 塔 的两 根 铁柱 看成两条直线 , 它们 是会相 交 的; 把一 段直 的 铁轨看成 两条直线 , 它们永 远不会 相交 ; 把双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平行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平行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线及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2. 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能够区分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四边形。
3. 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及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判断线段是否平行;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或示意图
2. 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1.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
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的定义,并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二、学习新知识
1. 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就称这两条线段为平行线。
2. 通过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讨论其特点。
三、巩固练习
1. 让学生进行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与其他四边形进行比较。
四、拓展应用
1.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活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2.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堂练习和作业。
五、总结归纳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
2.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巩固,让学生能够熟练判断线段是否平行,并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在教学
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5.1.1 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1.1 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2)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以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正确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画出平行线。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直尺、圆规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平行线。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并简要说明理由。
2. 探究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有哪些基本性质?(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教师总结并板书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4. 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1)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动手画出平行线。
(3)学生分享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识别和画平行线的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认识平行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行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认识平行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平行线的定义
2. 平行线的性质
3. 平行线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铁路轨道、田径跑道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线条有何共同点,从而引入平行线的概念。
(二)讲解新知
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几组平行线,并测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以验证平行线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设计一系列与平行线相关的题目,如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找出与已知线平行的线等,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回顾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四、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平行线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以上就是“认识平行數學教案設計”的大致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5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
能找出图形中的平行线。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培养学生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平行线2、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师:两根小棒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样子呢?想象一下。
请同学们拿出两根小棒在桌上摆一摆,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尝试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拿上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摆放到实物投影上)有选择地选取其中的几种预先设计在电脑里,让学生把下面的几种情况分分类(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初步感知相交和不相交)。
这时学生会把第5组归入不相交一类。
解疑:师: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延长)如果把这两条直线延长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电脑演示直线延长的过程)让学生重新分类(这时学生就会把第5组归入为相交的一类)谈话: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板书:相交、(永)不相交、两条直线),数学上把这种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着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认识平行(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认识平行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摆放两根掉在地上的小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立交桥图片),有些汽车在上面行驶,有些汽车在下面行驶,当两路汽车开到交叉路口时,它们会相撞吗?(不会)说明这两条路线会不会相交?(不会)为什么?(因为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也就是说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师:同学们真聪明,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平行必须还要是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同一平面内)提问:“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一条用a表示,另一条用b表示,可以怎么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或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或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行线》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平行线的图片,如铁轨、电梯扶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平行线呢?”
2.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平行线例子,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平行线。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准确识别和应用平行线。
2.学会使用工具画出平行线,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行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特征,能够识别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平行线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准确画出平行线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如: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3.教师强调平行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的问题,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选择题: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为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平行线的概念。
2.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3. 学会画平行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平行线。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平行线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行线的定义。
(3)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验证。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画平行线,学生认真观察并模仿。
(2)学生独立画平行线,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意事项:1. 本节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要适量,注重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反思要真实、具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的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孙 敏 娟
( 镇 江市京 口区教 研 室 , 2 1 2 0 0 3 )
【 教学 内容】
的?说说你 的理 由。
苏教 版 小学 数 学 四年 级上 册 第 9 2 ~9 3 页例 9 、 例1 0 、 “ 练一 练 ” 及 练 习十 五 的第 6 、
线 的位置关 系 。
引导 : 闭眼想一想 , 将 平行 线 的样 子记在
头脑 中。
口 [ = ]
o [ 设计 意图ຫໍສະໝຸດ : 考虑到 学生在 学习垂直 的过
程 中已经研 究 了平 面上 的 两条 直 线的位 置关
[ 设计意图 : “ 认识平行 ” 是 一节 比较抽 象
的 概 念课 。要 想 让 两条 直 线 “ 平行 ” 这 一 位 置
哪些相交 ?哪些不相交 ?
、
基 于经验 , 感知 平行
回顾 : 同学 们 , 上 节课 我 们认 识 了垂 线 ,
谁来说说下 面哪几 组的两条 直线是 互相垂直
2 0 1 4 年第 1 2 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 ・ 小学教育教学
引导 : 第一 组 直线 , 依 据 直线 的特 征 , 发
行线特征 的 感知 。教 学 时, 一方 面 引导 学 生 联 系生活 , 寻找 身边 平行的例 子 , 寻 求生活 经 验的 支持 ; 另一方 面让学 生仔 细观察 图形 , 寻
设问: 同学们 , 你 们有 没 有 想过 , 在 平 面 内, 如果 两 条 直线 不 相 交 会 是 什 么 样 子 呢?
想象 一 下 , 用 手指 比画 比 画, 跟 同 桌 交 流
交流 。
3 . 在感 知 、 观察 、 操 作等 学 习 活动 中, 经
认识平行线(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认识平行线(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行线、平面和垂线。
2.能够用三角板等测量工具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了解平面和垂线。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关系。
2.学生如何正确操作三角板等测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含有平行线和垂线的图片,并让学生尝试找出线条之间的关系。
询问学生他们认为哪些线条是平行线,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平行线,哪些是垂线,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垂线?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2.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识别图中的平行线和垂线,并试图找出新的例子。
3.探究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桌面或地面,并请他们思考:我们如何能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平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桌面或地面上绕圆、绕直线等,观察到圆与直线的交点,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平面和垂线。
4.实验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卷尺,并请他们思考:我们如何使卷尺的两个端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并向学生演示如何正确操作三角板等测量工具,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5.巩固教师向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五、课堂讨论1.你如何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关系?2.画出平行线的方法有哪些?3.使用什么工具可以画出垂线?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以及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次课程的内容。
2.教师与学生互动式讨论,通过听取和发表看法和观点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完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理解得不错,但需要进一步加强操作测量工具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平面和垂线的探究。
下次课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之《认识平行》: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
教师要求:四年级数学教案二之《认识平行》教学目标:1. 了解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的概念;2. 能够辨别和画出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3. 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平面图形卡片3. 粘贴纸,尺子,笔等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学生已知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内容的主题。
2. 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线,请学生来讨论这两条线条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线条之间的轨迹相互平行。
3. 教师可现场画出一些平面图形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各种线条的相互关系。
二、讲解(30分钟)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些平面图形,并介绍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2. 引导学生学习画平行线的方法和学习测量平行线距离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教师分发各种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用笔和尺子等教学用具来绘制平行线条。
2. 引导学生继续实践,让学生通过绘制图形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示意图,让学生来齐心协力讨论图形中各种线条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练习题,检测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不仅仅具有理论讲解,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行线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教学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能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内容,同时也有了一些实践操作的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认识平行-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八单元认识平行-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掌握识别平行线的方法;
3.掌握画出平行线的方法;
4.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平行线的定义;
2.平行线的识别方法;
3.平行线的绘制方法;
4.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问答法;
4.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直线图形,引出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点。
例如,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平行时,三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2. 观察环节
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例如,在课堂黑板上画出三个线段,其中两条线段平行,让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出平行线的定义。
3. 实验环节
通过平面图形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画法和性质。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平行线,观察两条平行线的关系。
4. 拓展环节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计算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的讨论、实验记录和测试等方式进行。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定具体的实验任务,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课堂中配合使用一些图形模板、平行尺等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洁简介
魏洁,女,1971年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副校长。
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多次在在全国各地进行公开观摩教学讲座,多篇论文获各级奖。
参与国标本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实验工作。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魏洁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P39—41 认识平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
行线。
2.使学生通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
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3.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
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
1.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具准备:
1.课件
2.信纸、方格纸、彩色纸、小棒、直尺、钉子板和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录像播放学校全景
2. 展示校园景物中的四幅照片
二、观察操作,认识平行
1.观察比较四幅照片,理解同一平面
(1)课件演示:在花栏杆这个平面上用两条直线表示两根栏杆,在球门正面用两条直线表示两根立柱、在操场面上用两条直
线表示跑道线,在球门侧面用两条直线代表球门的底柱和支
杆。
观察每幅图中有几条直线?(板书:两条直线)
举例说说每组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板书:同一平面内)(2)实物演示:两个长方体摞起,在同一平面上各有一条直线。
请生观察这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吗?
如果转动盒子,现在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
小结:今天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分类比较,认识平行
(1)你能根据四幅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可能出现:
A 有的两条直线连在一起有的两条直线是分开的
B 有的连在一个点上
师让学生解释连接的含义
出现
(2)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
逐步引导出相交与不相交,并相机板书。
总结并完成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3)请同桌联系图意说说,如何理解互相平行?谁是谁的平行线?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平行或相交的线呢?
(4)想想做做第1题
在图中找出哪些线是相交的,哪些线是平行的?(让学生指图
说出哪两条线平行或相交)
(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互相平行的例子吗?
过渡: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互相平行的线吗?
(6)想想做做第2题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
段?
2.动手操作,深化平行认识
(1)动手做平行线
①利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
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
A 在信纸上画
B 在方格纸上画
C 折
D 钉板上拉
E 小棒摆
F 用直尺在白纸上画或任意画
……
(2)在点子图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①想想做做第3题
②选择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展示。
(3)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①看书P40,理解图意,照样子自己试一试。
②汇报: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
③每人在白纸上再画一组平行线
三、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对平行有了怎样的认识?(板书:认识平行)有什么问题?
总结:平行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世界中无处不在,不仅因为它的美,更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很多事物要排列成平行,或做成平行呢?下节课继续研究。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魏洁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
(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
生可能出现:
A 第3排第4个
B 第4组第3个
(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
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
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1)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
第7行○○○○○○○○
第6行○○○○○○○○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师:第4列第3行,还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4,3),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
(2)中队长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吗?
(3)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同桌交流。
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
3.生活中应用数对
(1)根据位置写数对
①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四块
②独立书写,全班交流。
(2)根据数对找位置
① 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九块花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7,2)、(5,3)、(9,3)、(3,4)、(7,4)、(11,4)、 (5,5)、(9,5)、(7,6),请你用彩笔给花色地砖涂上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② 学生操作后交流。
得出:表示同一行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同
一列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
过渡:用数对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个人的座位,一块砖的位置,如果
是一张平面图,数对能表示一个具体的地点吗? 二、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位置 1.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点 (1) 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① 北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游戏:猜景点
Ⅰ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
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
Ⅱ全班交流。
Ⅲ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6),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③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④小强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
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
三、总结: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
四、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1、课件出现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
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
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
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
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课件出现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5)游戏: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