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f61c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1.png)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
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
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797c088bceb19e8b8f6ba55.png)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一、药品准备1.用表面皿或者烧杯分别装一定量的块状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纯度98%以上),放到烘箱中烘4小时,烘箱恒温110℃。
带手套趁热把药品放在滤纸上称量,木炭和氧化铜的比例是1/10.5,如可称量4克木炭,42克氧化铜。
把4克块状木炭放在研钵中研磨1小时,加入42克氧化铜混合研磨30分钟。
用烘箱烘研磨好混合物3个小时,取出放到试管中密封保存。
2.先研磨块状的木炭1小时,分别把粉末状的木炭和氧化铜放到烘箱中烘4小时,烘箱恒温110℃。
带手套趁热把药品放在滤纸上称量,木炭和氧化铜的比例是1/10.5,如可称量4克木炭,42克氧化铜混合研磨30分钟。
用烘箱烘研磨好混合物3个小时,取出放到试管中密封保存。
3.药品:木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酒精其他材料:棉花、滤纸、火柴二、实验仪器带铁夹的铁架台、石英试管、带导管(含止水夹)的单孔塞、烧杯、酒精喷灯、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药匙三、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安装装置2、取4药匙的混合物放到试管中,用玻璃棒压实,堆成半柱状;试管口只需稍微向下倾斜,最好几乎接近水平。
(压实是为了固体粉末紧密接触;堆成半柱状,防止水蒸气和生成气体把大量固体粉末往前吹飞;试管口向下太过倾斜,固体粉末容易往前滑)3、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防止水蒸气和生成气体把固体吹入导管内),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止水夹是打开的。
4、点燃酒精喷灯(用漏斗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预热盘中酒精烧完还是点不着,用火柴点燃喷气口)5、先预热药品1分钟,再集中加热,大概2分钟内观察到剧烈发红现象,移开酒精喷灯(如果药品因为干燥不彻底,药品会被水蒸气吹开,药品出现断层,放出的热量因为药品不连贯。
后半部分的药品因温度不够可能就会停止反应,所以看到发红现象准备消失,还剩黑色药品,可再用酒精喷灯强热未反应药品直至反应结束)6、反应结束,即无气泡产生时,关掉止水夹。
(防止空气中氧气与热的铜发生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导致观察不到紫红色的铜)用石棉网盖灭酒精喷灯7、药品冷却后,倒在滤纸上观察。
实验教学设计《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d192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e.png)
实验教学设计《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原理。
2.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和动
手实践能力。
3.了解木炭在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还原反应:指原有较高氧化数的物质失去氧元素而被还原剂还原成较低氧化数的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能氧化的氧化剂接触反应,物质向氧化剂失去电子,氧化剂被还原成更稳定的物质。
本实验中的氧化铜是黑色的,是一种黑色粉末,常见于化学实验室。
还原剂木炭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燃料,在高温下时可以与气体或固体的氧化物反应,使其还原成金属。
三、实验器材:
铜(II)氧化物、木炭、塑料容器、烧杯、滴液管、酒精灯、
镊子、试管架等。
四、实验步骤:
1.将大量的铜(II)氧化物取出,放入干净的塑料容器中;
2.将少量的木炭取出,用镊子轻轻挤碎,然后将其铺散在铜(II)氧化物的表面;
3.用滴液管滴入少量草酸,让草酸液滴入木炭上,逐渐加加快滴入草酸,看到反应开始发生;
4.放置一会儿,让反应彻底完成,观察看到的颜色变化;
5.将反应产物从容器中取出,用滤纸过滤;
6.用酒精清洗反应产物,以便用于后面的实验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要求精确测量,操作前要保持仪器的干净和精确;
2.操作时要戴手套和药品眼镜,以防眼睛和皮肤受到伤害;
3.实验过程中不能出现漏洞,如倒错液体等操作失误,否则容易发生事故;
4.实验操作完后将反应产物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残留影响下一次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1a834283968011ca30091b1.png)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一、教材分析1、“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固固高温放热反应实验,该实验验证了C的还原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固定的条件下,还原剂能够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自身被氧化。
2、该实验成功的标志:(1)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铜单质,最好效果是得到紫红色铜块。
(2)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石灰水浑浊)。
(3)反应放热,应发现反应启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红热燃烧。
二、学情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在初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学生是从这个实验开始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为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冶炼等知识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b、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a、学习对实验的探究以及创新b、通过本次实验对其他类似实验有初步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a、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重、难点1、本次实验中对碳单质还原性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五、教学过程介绍实验步骤操作方法:按右图组装除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外的所有仪器。
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之中并用手握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加热(加热前预热)试管,如玻璃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说明仪器气密性良好,反之,须在导管与单孔橡胶塞,单孔橡胶塞与玻璃导管重新连接,在连接处涂上少量水。
将托盘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与右盘上放上两张形状面积薄厚完全相同的称量纸。
在右盘上用镊子放置一个10g的砝码,并用药匙缓慢向左盘上的称量纸上加入氧化铜。
带到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刻度时,将盛有氧化铜的称量纸移出托盘天平,并将称量纸上的氧化铜倒入干净的研钵中,经过研磨后把研钵中的氧化铜倒入坩埚中并将坩埚放置在泥三认真听讲比做笔记在实验之前充分了解实验操作过程六、板书设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一、实验目的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2、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主要反应: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副反应:C +CuO =高温= Cu + CO↑(炭过量)碳氧化铜铜一氧化碳C + 4CuO =高温= 2Cu2O + CO2↑(氧化铜过量三、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将托盘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与右盘上放上两张形状面积薄厚完全相同的称量纸。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微型化实验装置的改进》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微型化实验装置的改进》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b78e6369eae009581becda.png)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微型化实验装置的改进》说课稿我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使用教材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章第三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主要仪器:一套微型化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气球、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甲酸、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三、实验设计思路《一氧化碳》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重要内容。
其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展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也为第八单元学习《金属的冶炼》打下基础。
同学们对一氧化碳的毒性并不陌生,也知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这是化学学习以来第一次尝试又有毒又可燃的气体实验,难免会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如何才能成功且顺利地做好这个实验呢?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教材中有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这样设计的:尽管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但这个实验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1.药品用量大,反应速率慢。
实验中CuO粉末、澄清石灰水用量较大,因此也需要大量的还原剂CO气体。
尽管氧化铜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但与一氧化碳气体的接触面积还是相对较小,酒精灯加热温度也不高,导致反应速率比较慢,课堂演示时要想看到黑色CuO 全部被还原成红色的铜,需要较长时间。
2.装置比较复杂、操作过程繁琐。
教材中的这套实验装置容量比较大,所需的 CO 用量较多,需要用储气罐提前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再用排水法将 CO 排出使用,实验操作时比较麻烦。
大连市第五十二中学3.实验失败风险较高,课堂演示难度大。
这个实验操作流程复杂、繁琐,一旦顺序错误,如通 CO 气体排尽管内空气和加热氧化铜的顺序颠倒,以及结束时停止加热和继续通CO 气体的顺序颠倒,在实验过程中都会产生爆炸或失败的风险,所以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4.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剧毒的气体,实验时会产生较多废弃的CO,如果尾气处理不当,一旦泄漏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使教师和学生中毒,实验危险性较高。
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https://img.taocdn.com/s3/m/d61047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5.png)
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其目的是通过还原反应将氧化铜还
原成为纯铜。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氧化铜样品放入瓷坩埚中。
2. 将一小块细小的木炭块放在氧化铜样品上。
3. 将瓷坩埚放入烧杯中,烧杯充满水,并把烧杯放在热板上加热。
4. 把木炭点燃,加热瓷坩埚。
5. 等待一段时间后,将木炭和瓷坩埚放凉,然后将瓷坩埚中的残留物称重。
6. 计算得出还原了多少氧化铜。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免受到化学品的伤害。
2. 在加热瓷坩埚时,需要逐渐加热,以免瓷坩埚破裂。
3. 加热木炭时,需要注意火势是否过大,并要防止火花溅出。
原理:
碳还原氧化铜是一种还原反应。
反应式为:
CuO(s) + C(s) -> Cu(s) + CO2(g)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CuO)被还原成纯铜(Cu)和二氧化碳(CO2),木炭(C)作为还原剂参与了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中的碳在被加热时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碳化合物,这
些碳化合物会反应生成一些高温的气体(如CO和H2),这些高温气体会与氧化铜反应,使其还原成为纯铜和二氧化碳。
总之,碳还原氧化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玩具实验可以直观的观
察到金属在还原反应中的变化,其某种程度上是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的必修实验
之一。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f24257c2af90242a895e579.png)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一、教材分析1、“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中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固固高温放热反应实验,该实验验证了C的还原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固定的条件下,还原剂能够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自身被氧化。
2、该实验成功的标志:(1)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铜单质,最好效果是得到紫红色铜块。
(2)有鲜明现象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石灰水浑浊)。
(3)反应放热,应发现反应启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红热燃烧。
二、学情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在初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学生是从这个实验开始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为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冶炼等知识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b、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a、学习对实验的探究以及创新b、通过本次实验对其他类似实验有初步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a、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重、难点1、本次实验中对碳单质还原性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五、教学过程移出托盘天平,并将称量纸上的氧化铜倒入干净的研钵中,经过研磨后把研钵中的氧化铜倒入坩埚中并将坩埚放置在泥三角上用酒精灯加热(需预热)。
除须称取1g碳粉外步骤同上。
把经过烘干的碳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用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铺在试管底部,并根据上图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并将玻璃导管的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用酒精喷灯加热盛有氧化铜粉末与碳粉的试管中(需预热),集中加热药品所在部位(加热时间不能太长,试管可能会能变形)。
当试管中的黑色粉末(氧化铜与碳粉的混合物)逐渐出现紫红色或红色晶体后停止加热。
先撤出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的玻璃导管,再撤出酒精灯。
待试管冷却后(冷却时绪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中)将试管从铁六、板书设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一、实验目的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2、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主要反应: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副反应:C +CuO =高温= Cu + CO↑(炭过量)碳氧化铜铜一氧化碳C + 4CuO =高温= 2Cu2O + CO2↑(氧化铜过量三、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将托盘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与右盘上放上两形状面积薄厚完全相同的称量纸。
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https://img.taocdn.com/s3/m/4b899d17650e52ea551898d7.png)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
1、最大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如何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铜。
这直接与所取的氧化铜与碳的比例有关;根据理论计算按方程式氧化铜与碳的比例(质量比)为13.3:1, 经实验比较11:1(氧化铜:碳)现象最佳,其他实验现象或成粉末状或金属光泽不明显。
2、除了反应物的比例之外,如何使二者充分混合均匀也是要格外仔细注意的问题;再有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温度既要升温迅速又要集中,因为铜的熔点在500摄氏度左右,温度偏低无法使铜熔成光亮的铜珠,反应得不到引发。
所以,酒精灯的灯芯要选好并使用金属网罩来提高温度。
3、把混合物装进试管中,小心用玻理棒压实(防止散热过快),开始在装有金属网罩的酒精灯上加热,慢慢会看到试管中呈现红热状态,熄灭酒精灯后,冷却下来可得到略带金属光泽的红色粉末
除课前的准备工作外,在课堂上5分钟之内最好出现很明显的金属光泽的铜。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教案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313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4.png)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教案教案标题:木炭还原氧化铜教案目标:1. 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和原理。
2. 能够正确操作实验装置和进行实验操作。
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能够解释观察结果。
4.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适用对象:初中或高中化学课程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讲解:3. 介绍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CuO + C → Cu + CO₂。
4. 解释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5.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讨论碳的氧化能力和晶体中的离子迁移。
实验操作:6. 展示实验装置和所需材料。
7.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学生熟悉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8.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讨论:9.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如产物的颜色、铜的纯度等变化。
10. 解释实验结果与反应方程式的联系。
1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实验室条件下铜不会被继续氧化。
实验改进:1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条件和方法,以提高铜的纯度。
13. 分组讨论和设计实验改进方案。
14. 展示和分享实验改进方案,并讨论其可行性和预期结果。
总结:15.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16. 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17.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探索新的科学问题。
教学评估:18. 提供教师评估表,评估学生在知识理解、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讨论和实验改进方案设计等方面的表现。
19.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加强巩固学生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20. 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其他氧化还原反应并进行实验验证。
21. 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目的、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这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原理和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CO还原CuO的实验设计教案.doc
![CO还原CuO的实验设计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725cdbc4028915f804dc29b.png)
CO还原CuO的实验设计教案临沂高新实验中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设计综合实验的方案。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信息,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验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关心环境、能源、健康。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设计的研讨,从中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研究所应持有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设计综合实验方案。
难点:净化气体;实验操作的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实验室用固体草酸和浓硫酸制取CO。
【投影】要证明CO可以还原CuO,能否用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来验证?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不能,因为证明CO能还原CuO的依据是看是否有CO2生成,而制取的CO 中已经含有CO2,所以不能证明CO可以还原CuO。
如果我们只有这种药品制CO,请同学们设计一套实验方案,证明CO可以还原CuO。
从实验的整体看,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讨论归纳一:制气体→净化气体→证明反应→尾气的验证→尾气处理。
下面我们围绕这个知识框架,进行气体综合实验复习,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四部分实验装置,并画出装置草图。
从下列仪器中选择、组装各步反应的实验装置,注意思考几个问题:1.选择各步反应药品的依据是什么?2.选择仪器的依据是什么?3.组装实验装置时,连接仪器的顺序是什么?4.各步实验操作的顺序及其要点是什么?通过每一具体问题的实验设计,归纳出解决每一类实验问题的规律。
【投影】设计综合实验装置:1.CO的制备装置。
2.证明CO中混有CO2;制得纯净、干燥的CO净化装置。
3.证明CO可以还原CuO的装置。
4.尾气的验证与处理装置。
分组讨论,画装置草图。
【软件1】实验仪器:【实验设计引导】实验室制备CO的药品是已知的,怎么制CO?请展示你们的设计简图,说明设计原理,总结实验规律,边叙述边组装仪器。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be6613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a.png)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
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1、该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并接触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练习动手能力,提高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2、其中包含的科学方法有:在讲授碳的化学性质时,要让学生知道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通过讲授方法让学生知道实验原理,并用启发式的教育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判断实验现象,从而做出大胆的猜想。
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际操作,验证该实验的主要现象。
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本质,从原子的得失情况归纳出还原反应,并将碳的还原性扩充到实际生活中,用来冶炼金属,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在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策略:在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理解,从碳与氧化铜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制氧气的装置比较,并纠错,巩固制氧装置,并从原子的得失情况归纳出还原反应,正确理解还原反应和碳的还原性,将知识进行进一步迁移,与实际生活中的金属冶炼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技能。
在该试验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并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如在实验结束后有时会看到被还原的出来的铜又会变成黑色,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原因。
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学生进行实验装置:与制氧气的装置比较,并纠错,巩固制氧装置。
现象:试管内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高温原理:C +2CuO === 2Cu +CO2应用:冶炼金属。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75ad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4.png)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一、【实验现象】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刚开始预热,石灰水中立即产生气泡,但不变浑浊,原因是开始预热时,氧化铜不能和木炭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所以石灰水不变浑浊.2、碳还原氧化铜中,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碳和试管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引起的3、环保: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产生,CO有很强的毒性,不可以直接排到空气中,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到空气中,,要进行尾气处理4、如何判断反应已完成?盛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导气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
二、实验的改进5、使用氧化铜粉末与碳粉混合物作为药品,当木炭粉或氧化铜粉末过量,实验后铜粉的红色都会被黑色所覆盖,实验现象难于观察--------氧化铜粉末改为表面覆盖一层氧化铜的铜片优点:使用覆盖有氧化铜的铜片代替氧化铜粉末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便于观察现象的特点,而且实验后的铜片可以循环使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药品。
6、实验时间长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或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火焰集中,提高温度7、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气管从试管中撤出,防止石灰水回流炸裂试管,但是却容易造成外界的空气就会逆流回灼热的试管内,使刚生成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装置的改进1、直角玻璃导管换成胶皮管,用止水夹来封闭导气管2、用玻璃管代替试管优点:节约药品通入氮气早出晚归的原因先通入氮气的原因:有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易燃气体,与氧气一定比例混合加热会爆炸,所以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去除其中的氧气,防止爆炸,使实验更加安全.停止加热在通入氮气:①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②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送入石灰水中③防止炽热的的铜或碳被进入的试管中的氧气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d288c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5.png)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1一、说教材1.本节地位及作用本节安排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章,从学科内容方面讲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是高考的热点,同时对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十分重要。
因此,本节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
2.2过程与方法从狭义的定义入手上升到广义的定义,由简单到复杂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2)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2.4教学重、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二.说学情学生知识状况:初中已学习电子得失、化合价等知识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但不系统。
学生能力情况:学生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
三、说教法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任务或问题的提出开始的,即“不憤不启,不悱不发”。
本节课我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导,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完成任务。
通过设“障”立“疑”,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时时有疑难问题可思,有各种矛盾待解决的境地,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去探求和解决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使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
化学《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教案
![化学《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019c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8.png)
化学《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基本情况;
2.掌握探究的实验方法;
3.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解释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原理。
二、教材内容
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即将固体氧化铜与固体碳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视频,以了解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基本情况。
2.实验操作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一小块氧化铜和适量的碳末混合在玻璃试管中,封住试管口。
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使混合物中的碳末开始燃烧。
③实验结束后,将试管冷却后,在试管口处断开,取出试管内的残留物。
3.实验数据与分析
询问学生实验结果,探究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什么会让试管内
的蓝色氧化铜变成黑色的铜。
学生结合实验数据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将氧化铜和碳末混合在玻璃试管中,加热后,混合物开始燃烧,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②在化学反应中,碳燃烧时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铜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CuO(s) + C(s) → CO2(g) + Cu(s)
③当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时,会将玻璃试管中的蓝色氧化铜变成黑色的铜,原因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将氧化铜的氧离子(O2-)还原成了原子氧,然后氧原子和氧化铜固体反应,生成了黑色的铜固体。
4.小结
通过探究实验结果和化学原理,我们了解了碳与氧化铜化学反应的基本情况和化学原理。
四、作业
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一下氧化铜还原的反应。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研究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d64d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b.png)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研究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研究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实验之一,也是初学者接触初
级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手段。
该实验利用高温热还原,将氧化铜还原
成金属铜。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所需器材包括坩埚、炉子、钳子等;所需试剂为氧化铜和粉末炭。
2.将氧化铜加入坩埚内。
将适量的氧化铜加入坩埚内,用钳子固定好坩埚。
3.用炭粉覆盖铜氧化物。
在氧化铜上覆盖一层粉末炭。
注意粉末炭要覆盖整个氧化铜表面。
这
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氧气进入铜氧化物中。
4.坩埚加热直至反应产生。
将装有氧化铜和粉末炭的坩埚放进炉子中,加热至高温。
随着温度的
升高,化学反应开始产生。
反应方程式如下:
CuO + C → Cu + CO
即,氧化铜和碳粉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金属铜和一氧化碳气体。
5.冷却后取出坩埚。
等待坩埚冷却后,用钳子将坩埚取出,可见坩埚内的氧化铜已被还原
成黄色的金属铜。
该实验是一个基本的高温热还原反应实验,它还通过化学反应的观察、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让初学者明白化学反应对物质的转化过程,
并能够应用到其他实验中去。
总之,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学者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实验。
该实验
的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让初学者全面认识化学反应,并在以后的
学习中与其他知识进行巧妙结合,提升学习质量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碳的还原性
实验原理:C + 2CuO === 2Cu + CO2↑
实验仪器:木炭粉、表面变黑的铜片、澄清石灰水、酒精灯一盏、石棉网罩一个、止水夹一个、试管2个、铁架台1个、玻璃导管、橡胶管、火柴、单孔橡皮塞。
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过程:将装有干燥木炭粉(过量)及变黑的铜片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保证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连接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把导管(夹一止水夹)的另一端深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点燃酒精灯套上石棉网罩进行加热,可观察到表面变黑的铜丝又变红,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可避免高温铜丝被氧化。
达到的教学效果:碳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