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作者:刘峰叶钜亨贺俊波刘华东吴美善林耀望熊玮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4期【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PFO)的价值以及封堵PFO后的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TCD发泡试验,观察组行食道超声心电图(TEE)检查、头部CT检查确诊,对确诊为PFO且愿意接受封堵治疗的患者行经皮穿刺介入封堵治疗。

比较两组TCD发泡试验结果;分析观察组确诊PFO合伴偏头痛患者封堵PFO的治疗结果;比较行封堵PFO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结果观察组中, 49例(49.00%)TCD发泡试验显示心脏存在右向左分流,经TEE检查证实存在PFO;对照组中, 6例(6.00%)存在PFO,均为小量分流。

观察组PFO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确诊的49例PFO合伴偏头痛患者中, 30例接受了介入封堵治疗,包括19例先兆偏头痛(MA)、11例非先兆偏头痛(MO),手术均成功。

其中20例患者术后偏头痛症状消失;8例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个月, 2例患者行TCD 发泡试验仍伴有右向左分流,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其中1例只是在Valsalva动作后出现症状, 1例患者术前后均为Ⅳ级,所有患者行头部CT复查,未见梗死病灶。

行封堵PFO的30例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CD发泡试验在偏头痛患者PFO的筛查中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对PFO合并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选择PFO 封堵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TCD发泡试验;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封堵卵圆孔未闭DOI:10.14163/ki.11-5547/r.2020.14.020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部疾患,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多发于偏侧头部,伴有恶心、呕吐、怕光、怕声等症状,被临床定义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观察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观察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就诊于XXXX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PFO 合并偏头痛并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探究PFO合并偏头痛的患者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xxxx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PFO合并偏头痛,并行介入封堵治疗的42例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

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9.83±8.343岁。

任何会影响治疗效果判定的患者都被排除在此次研究对象之外。

除常规检查外,所有患者均需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

存在PFO及偏头痛的患者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术。

封堵成功后立即行床旁超声,评估封堵伞及分流情况。

术后1、3、6、12月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观察评估患者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

并同时于术前及术后1、3、6、12月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评估患者头痛程度。

总分36~78,分数的高低说明的是头痛对患者生活影响的程度。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设定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42例患者均行介入封堵治疗,手术均成功。

所有手术成功病人术中、术后均行TTE,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见明显分流。

出院时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出血、心脏穿孔等并发症。

2.本次研究共纳入42例PFO合并偏头痛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39.83±8.343岁。

术后12月的HIT-6评分为38.67±3.918分,远远低于治疗前的HIT-6评分61.14±2.992分,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刘媛;李阳【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8(003)013【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纳入我院的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封堵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82例患者在院及随访1~18个月无不适症状、无并发症.82例患者术前HIT-6评分>60分59例,56~59分16例,50~55分6例,49分及以下1例;经过接受封堵治疗后,82例患者HIT-6评分>60分3例,56~59分5例,50~55分18例,49分及以下56例.82例患者中79例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6.34%.治疗后,82例患者的HIT-6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接受封堵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总页数】2页(P63-64)【作者】刘媛;李阳【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咸阳,712000;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介入封堵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疗效 [J], 高飞丹;潘孙雷;池菊芳;郭航远2.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郭俊晓;赵龙;张玉龙;朱宪明;刘志平;王坚;李淑珍3.TCD发泡试验对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筛查及封堵治疗后评价的意义 [J], 赵红玲;李世军;王苏平;岳庆雄;解丽丽;李福荣;孙喜琢4.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治疗的观察研究 [J], 雷明; 李清; 许康; 王晏文5.介入封堵术在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J], 程正兴;邱丘;李艺;余洁;张刚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而卵圆孔未闭是指人体右左心房之间的卵圆孔未能在正常情况下完全关闭。

本文主要探讨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一定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纳入了100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

治疗组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强度等指标进行了评估,并记录在档案中。

治疗期间,治疗组的患者在进行介入封堵术后,每周进行一次随访,对疗效进行评估。

对照组的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每月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期为3个月。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状况进行了再次评估,并统计相关数据。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持续时间缩短,疼痛强度减轻,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对照组的患者则发现,药物治疗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较差,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其中包括局部疼痛、皮肤发红和出血等,发生率达到40%以上。

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和减轻疼痛强度。

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密的操作和监测。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卵 圆孔 未闭 者仅 3例 , 占1 . 2 %, 两 组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观 察组 患者 中 4 4例 卵圆孔 未 闭 者均 实 施 卵 圆
孔介入封堵术治疗 , 治疗后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次 、 持续时间 、 头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O . 0 5 ) 。 结论 卯 圆孔 未 闭 可 能与 偏 头痛 的发生 密 切 相关 , 合并 卵 圆孔 未 闭 的偏 头 痛患 者 实施 卵 圆孔 介 入 封堵术 能够 有效 改善 患者 的 临床症 状 , 值 得在 临床 上推 广 和应用 。 【 关键 词】 偏 头痛 ; 卵 圆孔 未 闭 ; 介 入封 堵 术 ; 相 关性 【 中图分类 号]R 7 4 7 . 2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7 ) 0 4 — 0 0 8 8 — 0 3
e f i c a c y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c l o s u r e o f o v a l or f a me n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i g r a i n e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3 3 mi g r a i n e p a —
பைடு நூலகம்
Ana l y s i s o f t h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mi g r a i n e a nd pa t e n t f o r a me n o v a l e a nd t h e e v a l ua t i o n o f t he c u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r ve n t i o n a l c l o s ur e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介入封堵术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圆孔未闭对偏头痛的影响也被详细研究,为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药物治疗相比,介入封堵术显示出更为显著的疗效。

在并发症分析中发现,介入封堵术虽然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患者个体差异。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针对治疗建议,医生应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望未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仍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介入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治疗效果、并发症、药物治疗、有效性、治疗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主要特点是头部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光、声过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发作有一定关联。

卵圆孔未闭是指胚胎时期形成的孔洞未能在出生后自然关闭,可能导致异常血流和血液逆流,进而影响脑血流及代谢。

这种异常情况可能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有关,因此针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研究中,介入封堵术被证实可以改善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症状,减轻偏头痛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

对于该治疗方法在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的实际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本研究旨在对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客观的数据支持和治疗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卵圆孔未闭对偏头痛发作的影响,并比较介入封堵术与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验证介入封堵术在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的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治疗建议,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中的心脏问题。

该手术通过封闭卵圆孔,阻止静脉血液流入左心房,以改善心脏功能和症状。

本文旨在评价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评价1. 技术成功率高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在临床应用中技术非常成熟,手术成功率较高。

研究表明,手术成功率可达95%以上,对于患有卵圆孔未闭的患者来说,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 改善心功能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在手术后的随访中,心脏功能有所提升,心脏负荷明显减轻,心脏症状得到缓解。

3. 长期疗效良好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长期疗效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手术后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心脏功能保持稳定,症状不再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安全性评价1. 术后并发症率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术后并发症率较低。

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但发生率较低。

2. 住院时间短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这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也减少了患者的康复期。

3. 对心脏功能影响小手术过程中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非常小。

这一点对于心脏功能较差的患者尤为重要,手术后心功能并无明显下降。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术后并发症率较低,对心脏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患者的情况各异,在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利弊,最终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于临床医生在治疗卵圆孔未闭的患者时有所帮助。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卵圆孔未闭(PFO)是指成人在出生后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合,而形成的一种心脏解剖结构。

近年来,研究表明PFO是脑梗死、偏头痛和气压病的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导管封堵术成为了治疗PFO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就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一、导管封堵术的疗效导管封堵术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是将一个细长而柔软的导管从大腿动脉插入至心脏中,再经过支架将PFO进行封堵。

该手术可以有效地闭合PFO,减少发生卒中或偏头痛的概率。

1.1、导管封堵术对PFO的封堵效果导管封堵术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创造一个有效的封堵,避免血液逆流,从而减少卒中的概率。

一些研究认为封堵成功率为100%(Khattab等,2006)。

导管封堵术之后,研究表明约有85%到95%的病人的PFO得以封堵成功(Jensen等,2010)。

这种成功率是很高的。

导管封堵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但是也有风险。

其中一些潜在的风险有:1.2.1、出血由于该手术需要穿刺割开大腿动脉,所以导管封堵术患者可能发生出血。

但是,在现代医学技术下,导管封堵术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非常小(Krumsdorf等,2009)。

由于这是一种外科手术,导管封堵术患者也可能会受到感染。

但是,在条件卫生环境下,导管封堵术感染的几率也非常小。

该手术的风险之一是出现缺血和坏死,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此外,通常可以控制住失血。

导管封堵术被广泛用于治疗PFO相关疾病。

根据过去的研究,导管封堵术可以有效地治疗PFO相关的脑梗死,特别是那些因血栓而导致的脑梗死。

在PFO相关的偏头痛方面,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导管封堵术可以减少症状的发生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可有效减少由PFO引发的癫痫的发生率(Kolipaka等人,2010;Amarenco等人,2018)。

由于导管封堵术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所以有很多优势。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导管封堵术的安全性,例如出血风险、失败率、诊断技术和后遗症。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许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这种症状。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的成年人患有偏头痛,其中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常规的药物治疗可能并不总是有效,因此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部分患有偏头痛的患者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有关。

采用经经验性或血栓栓塞性经皮穿孔闭合术(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TCD)进行PFO的封堵可能有助于减轻偏头痛症状。

本文将探讨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卵圆孔未闭是指胚胎发育时右、左心房之间的卵圆孔在出生后未闭合的情况。

PFO一般对于正常人体并不产生影响,但在一些情况下PFO可能会导致偏头痛等疾病。

研究表明,通过TCD进行PFO封堵可能有助于改善偏头痛症状。

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进行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TCD发泡试验是通过给患者注入一种特殊的气体,使其通过PFO到达左心房,然后使用超声仪器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气体通过卵圆孔未闭达到左心房。

经过这样的测试,可以明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PFO。

对于确诊患有PFO的偏头痛患者,接受PFO封堵手术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研究,一些患有偏头痛的患者接受了TCD发泡试验筛查和PFO封堵手术后,其偏头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一项名为"MIST II"的研究显示,接受了PFO封堵手术的患者,在随访期内其偏头痛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而对照组患者(未接受PFO封堵手术),偏头痛症状并未得到改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PFO封堵手术对于部分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改善偏头痛症状外,进行PFO封堵手术还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其他积极的影响。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马文 洁 刘浩 浩 刘永 宏 来 海欧 殷成 龙 夏辉 祁 占宁 吴建 军 王 英莉。 张军 强。 王伟。 左梅 蔡 萍
( 延 安 大 学 咸 阳医 院 1 . 神 经 内科 ; 2 . 功 能科 ; 3 . 麻醉科 ; 4 . 心 血 管 内科 ,陕 西 咸 阳 7 1 2 0 0 0 )
M A We n j i e , L I U Ha o h a o , L I U Yo n g h o n g , L AI Ha i o u , YI N Ch e n g l o n g , XI Hu i , QI Zh a n n i n g
wu J i a n j u n , WA N G Y i n g l i , Z H AN G J u n q i a n  ̄, WA N G We i , Z U O Me i , C A I P i n g 4
西部 医学 2 0 1 7年 2月 第 2 9卷 第 2 期 Me d J We s t C h i n a , F e ! u a r y
! ! : ! :
・ 2 3 3 ・

论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偏 头痛 合 并 卵 圆 孔 未 闭患者 封 堵 术 的疗效 评 价 *
【 关 键 词 】 偏 头 痛 ;卵 圆孔 未 闭 ;封 堵 术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4 7 . 2
【 文 献 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3 5 1 1 . 2 0 1 7 . 0 2 . 0 2 1
(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Xi a n y a n g Ho s p i t a l o f Y a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X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 S h a n x i ,C h i n a; 2 .De p a r t me n t o f Ul t r a s o n g r a p h y,Xi a n y a n g Ho s p i t a l o f Y a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X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 S h a n x i ,C h i n a 3 .De p a r t me n t o f A g £ s 0 Z D g ,Xi a n y a n g HO s p i t a l o f Y a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X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 S h a n x i ,C h i n a 4 .De p a r t m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 y,Xi a n y a n g Ho s p i t a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X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S h a n x i , C h i n a ) .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前,封堵术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常见方法。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异常,在伴随偏头痛的患者中更加普遍。

本文将对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封堵术是一种非手术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封闭卵圆孔的缺陷,阻止血液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逆流。

该术式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通过封堵术可能有效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项回顾性研究观察了100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封堵术后效果。

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

具体而言,发作频率从术前的每月7.8次减少到术后的每月2.3次,严重程度从术前的每次平均疼痛程度为8.2分降低到术后的6.1分。

72%的患者报告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减少至少50%,而23%的患者甚至完全消失了偏头痛。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是积极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封堵术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最佳适应症和治疗时机。

封堵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

介入封堵术在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持久的效果。

这一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伴卵圆孔未闭的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死患者经皮封堵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伴卵圆孔未闭的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死患者经皮封堵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对象 。年 龄 2 1—5 4岁 , 平均 ( 3 6±1 2) 岁, 男 1 1例 , 女 1 4例。 人选标 准需同时满足 以下 4个条 件 : ①直 径 ≥2 m m 伴右 向左 分流 的 P F O患者 ; ② 符合不 明原 因偏 头痛 及脑梗 死诊 断 , 年 龄
明存在神经系统事件 的患者术后头痛对生活的影 响程度也有明显 改善 ( P< 0 . 0 5 ) 。而 1 6例虽行头颅 C T或 MR / 检查但未发现神经 系统事件者 [ 年龄( 2 5± 8 ) 岁] 术后 I - I / T 6 得 分为 3 - 6—7 0 分, 平均 ( 5 2± 1 0 ) 分, 与术前 [ 4 5~ 6 9 分, 平均( 6 2± 7 ) 分] 相 比有明显改善 ( P< 0 . 5) 0 。2 5例患者中 2 4 例( 9 6 %) 术后复查发泡试验显示分流 消失 , 1 例( 4 %) 仍有残余分流, 残余分流 2 m m。
3 讨 论
1 8—6 0岁 ; ③无 P F O封 堵术 禁 忌证 者 ; ④签 署 手 术 知情 同意 书。排 除标准 : ①任 何可 找到 原 因的脑栓 塞 患者 ; ② 抗血小 板 或抗凝禁 忌者 ; ③ 心 内膜 炎 及 出血 性疾 患 ; ④妊娠、 哺 乳期 患 者; ⑤有严重心肌疾 病或 心瓣 膜病 患者 ; ⑥ 有精 神性 疾病 等无 法配合者 。本 研究患者在术前 均行头颅 C T平 扫或 MR I 检查 ,
后 头痛对生活的影 响程 度明显 改善 。9 例 术前行 头 C T或 M R I 检 查存在神 经 系统事件 ( 如 脑梗死灶 、 脑缺血灶等 ) 患者 与术前( 5 8±1 0 ) 相比, 术后为 ( 4 9± 7 ) , 其残疾影响程度有 明显改善 ( P< 0 . 0 5 ) 。结论 对伴 有 P F O的不 明原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封堵术(也称为阻断术)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心脏结构异常,也被发现与偏头痛有关。

本文旨在分析使用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被确诊为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并且患者的症状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对偏头痛的定义。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封堵术治疗,手术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本研究的结果:
我们对患者的头痛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手术前的1个月内,63%的患者每月至少有15天出现头痛,而手术后的1个月内,只有12%的患者头痛频率超过15天。

这表明封堵术对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我们评估了患者头痛的严重程度。

研究发现,在手术前,67%的患者评价自己的头痛为中等到严重程度,而在手术后,只有22%的患者持相同的评价。

这说明封堵术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头痛的严重程度。

我们对患者对封堵术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86%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并表示他们愿意继续接受封堵术治疗。

这进一步验证了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效果。

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降低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缩短头痛的持续时间,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对封堵术治疗的满意度也很高。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

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封堵术对于其他类型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封堵术治疗在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卵圆孔未闭是指一个胚胎发育成形成心脏的途程中必需的小孔成形不全。

卵圆孔未闭患者伴随的头痛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而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介入封堵术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封堵卵圆孔,从根本上解决卵圆孔未闭导致的血液倒流和脑血管压力增加的问题。

该治疗方式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而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来说,通过介入封堵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验证。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介入封堵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头痛程度和频率,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治疗无效的偏头痛患者来说,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为了他们的福音。

这些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介入封堵术治疗在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与术后的护理及康复密不可分。

患者在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持久。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患者还需要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只有做好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工作,才能确保介入封堵术治疗的长期疗效。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是显著的。

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工作对于治疗效果的持久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介入封堵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能够验证介入封堵术治疗的长期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以及PFO封堵后的疗效分析。

引言部分分别介绍了偏头痛发作与卵圆孔未闭的关系以及TCD发泡试验在筛查中的应用。

正文部分包括TCD发泡试验筛查方法论、封堵后偏头痛发作频率的变化、封堵PFO 对安全性和长期疗效的影响、潜在并发症分析以及术后护理与随访。

结论部分总结了TCD发泡试验筛查对偏头痛患者的重要性,以及PFO 封堵在偏头痛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有望为患有偏头痛的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偏头痛、TCD、卵圆孔未闭、发泡试验、PFO封堵、疗效分析、安全性、并发症、护理、随访、价值。

1. 引言1.1 偏头痛患者的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发作的相关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的发作有关。

卵圆孔是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儿心脏进入胎儿大脑的一个通道,通常在出生后会闭合。

部分人存在卵圆孔未闭,这可能导致脑部的血液循环异常,从而引发偏头痛发作。

之前的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中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比例相对较高,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些临床观察发现,在封堵卵圆孔后,部分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有所改善甚至消失。

这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是一部分偏头痛患者症状的病因之一。

1.2 TCD发泡试验在筛查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疾病,但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有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而这种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可能与偏头痛发作有关。

卵圆孔是胎儿在母体生活时存在的一种通道,它连接了两个心房,而在大部分人出生后应该闭合。

有些人在出生后仍然存在未闭合的卵圆孔,这可能导致心脏中的血液混合,进而影响大脑的供血。

TCD(Transcranial Doppler)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血流监测技术,通过超声波检测脑血流速度和方向。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关系及其封堵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关系及其封堵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9.05.005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关系及其封堵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王云霞1,2 邱恩超2 王广义3 刘若卓1△ 于生元1△(1解放军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北京 100853 ;2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北京100037; 3解放军医学院心内科,北京 100853)摘要目的:评估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之间的关系,以及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PFO病人,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完成头痛问卷、记录手术情况。

根据是否行PFO封堵术将合并偏头痛的PFO病人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根据病人是否伴有先兆将其中手术组分为先兆偏头痛组与无先兆偏头痛组两个亚组。

结果:就诊的PFO病人共288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有55例病人入选,其中50例病人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

50例PFO中合并偏头痛病人23例,偏头痛发病率为23/50 (46%)。

23例合并偏头痛的PFO病人,手术组17例,对照组6例。

手术组中先兆偏头痛8例,无先兆偏头痛9例。

手术组病人术后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头痛影响评分(Headache Impact Test-6, HIT-6)均显著降低,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NRS评分、HIT-6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性别、年龄、BMI、术前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NRS评分、HIT-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者的头痛频率及头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痛评分及HIT-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先兆组与无先兆组相比术前及术后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NRS评分、HIT-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而卵圆孔未闭(PFO)则是一种心脏疾病,据统计大约有25%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中PFO的发生率较高,而PFO的封堵对偏头痛的疗效也有一定影响。

而通过经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筛查PFO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其价值及封堵PFO 后的疗效如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支持。

一、偏头痛患者中PFO的发生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中PFO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PFO可以导致血栓栓塞等疾病,而PFO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些研究发现,PFO可以导致脑血管机械性刺激,从而引起偏头痛的发作。

一些研究还发现PFO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偏头痛患者进行PFO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TCD发泡试验筛查PFO的价值经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PFO的方法。

通过注射一种含有荧光物质的造影剂,然后通过超声检测程序进行观察,观察PFO关闭的情况。

这种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在临床中方便地进行。

TCD发泡试验成为目前筛查PFO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TCD发泡试验筛查PFO,可以及时发现并诊断PFO的患者,并为之后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这种筛查方法的简单易行也有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便利。

TCD发泡试验筛查PFO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封堵PFO后的疗效分析有一些研究表明,PFO的封堵对偏头痛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PFO的封堵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

据一些文献报道,对于部分患者,PFO的封堵后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和偏头痛相关性研究进展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和偏头痛相关性研究进展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和偏头痛相关性研究进展
荣清青;徐鹏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22(60)11
【摘要】卵圆孔是房间隔中部的裂隙,出生后多数人可自然关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指3岁以上的人卵圆孔仍未关闭。

偏头痛(migraine)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大脑神经和血管功能紊乱的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中位居第二位。

PFO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发病率很高,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确定,但PFO封堵后部分患者偏头痛症状得以缓解。

本文对PFO引起偏头痛的机制、PFO封堵术及右向左残余分流对偏头痛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荣清青;徐鹏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
【相关文献】
1.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2.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对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
3.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病人介入封堵术前后头痛发作与5-羟色胺的相关性分析
4.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的关系及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分析
5.介入封堵术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卵圆孔未闭伴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8-05-14T10:13:38.0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1期作者:李青1 孟祥武2(通讯作者)
[导读] 探讨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
李青1 孟祥武2(通讯作者)
(1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2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60例偏头痛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卵圆孔未闭发生情况,对观察组中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卵圆孔未闭发生率33.33%高于对照组的1.37%,治疗后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低于治疗前,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有着密切的联系,呈正比,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后,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介入封堵术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148-02
偏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也为典型的神经功能紊乱病症,该疾病一旦发病,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症状,女性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疾病的产生与卵圆孔未闭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应给予重点关注,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选用介入封堵术实施救治,应用效果显著[1]。

本文为探讨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特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60例偏头痛患者和健康体检者60例为研究对象。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60例偏头痛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为(47.21±1.25)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7.26±1.24)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确诊观察组患者为偏头痛患者;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给予两组受检者实施TTE联合右心声学造影进行检测,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必要时,可以应用TEE进行检测;对于受检者卵圆孔未闭的判定标准为:(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受检者卵圆孔位置显示出血流回声;(2)应用TTE/TEE检查后,能发现继发隔和原发隔实施交接、重叠的位置出现显著缝隙;(3)发现卵圆窝出现显著摆动幅度和房间隔膨出。

对观察组中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治疗,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股静脉穿刺,然后送入动脉鞘管,为患者实施右心导管检测,对患者的动脉压进行测量,做好记录,引导右心导管经卵圆孔后,直到左心房,导丝的长度控制为260cm,在患者左肺上方的静脉实施开口,借助超声引导,将封堵器送入到患者的左心房,将伞面打开后,撤出,将输送杆固定处理,动脉鞘管回撤,将右侧伞面打开,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封堵器位置实施确定,封堵器在患者房间隔两侧,确定好周边的结构,将封堵器对周边组织的负面影响进行排除,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一旦出现无房室传导阻滞,将封堵器释放,将动脉鞘管撤除后,包扎[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卵圆孔未闭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各项指标: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

头痛程度评分依据视觉模拟量表实施评价,10分的总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反之,表示疼痛感越轻[4]。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χ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卵圆孔未闭发生情况
两组的卵圆孔未闭发生率为33.33%和1.67%,观察组的卵圆孔未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偏头痛作为临床上典型的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一旦处理不善,会导致患者产生神经功能性障碍,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给予重点关注。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选用药物治疗为主,整体疗效一般,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该疾病的不断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出现与卵圆孔未闭有着密切联系,两者为正比关系,卵圆孔未闭为导致偏头痛的重要引发因素,当人体出现卵圆孔未闭后,会导致5-羟色胺等物质避开了患者的滤过功能,通过卵圆孔后,进入到人体的脑动脉,在人体脑动脉大量堆积,进而引发偏头痛,针对这一因素,介入封堵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已经确诊的偏头痛患者,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症状的持续时间,降低了发作频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介入封堵术对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极高[5]。

综上所述,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有着密切的联系,呈正比,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后,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文洁,刘浩浩,刘永宏,等.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术的疗效评价[J].西部医学,2017,29(2):233-237.
[2]李转会,崔长富,王丽,等.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分析及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88-90.
[3]马利,王娟娟,刘莹莹.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筛查及封堵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5):127-130.
[4]张宏伟,李丁扬,尚小珂,等.多中心卵圆孔未闭合并反常栓塞介入封堵近期随访观察[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10):555-558.
[5]王庆欣,张秀辉,张玉春,等.食道超声监测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7,22(5):397-4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