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章自我考试题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3章自我测验题(五篇)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3章自我测验题(五篇)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3章自我测验题(五篇)第一篇: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3章自我测验题第三章自我测验题1、填空题(1)气体常数Rg与气体种类_____关,与状态_____关。

通用气体常数R与气体种类______关,与状态_____关。

在SI制中R的数值是_____,单位是______。

(2)质量热容c,摩尔热容Cm与容积热容C'之间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

(3)理想气体的Cp及Cv与气体种类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__关。

它们的差值与气体种类_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关。

它们的比值与气体种类___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关。

(4)对于理想气体,dU =CvdT,dh=CpdT。

它们的适用条件分别是________。

(5)2kg氮气经定压加热过程从67℃升到237℃。

用定值比热容计算其热力学能约变化为________,吸热量为________。

接着又经定容过程降到27℃,其焓变化为______,放热量为_______。

2、利用的计算公式。

3、公式(1),以及(2),这两组导出多变过程膨胀功的计算公式,利用导出多变过程技术功公式对于理想气体的不可逆过程是否适用?对于实际气体的可逆过程是否适用?怎么样修改才适用于菲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4、绝热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为什么还能对外作功?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5、试将满足以下要求的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出来。

(1)工质又膨胀,又放热。

(2)工质又膨胀、又升压。

(3)工质又受压缩、又升温,又吸热。

(4)工质又受压缩、又降温,又将压。

(5)工质又放热、又降温、又升压。

6、理想气体的3个热力过程如图所示,试将3种热力过程定性地画在p-v图上;分析3个过程多变指数的范围,井将每个过程的功量、热量及热力学能变化的正负号填在表中。

7、试将图示的p-v图上的2个循环分别表示在T-s图上。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章)第1章基本概念⒈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

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⒉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

物质并不“拥有”热量。

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pb?pe(p?pb); p?pb?pv(p?pb)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可能会的。

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

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

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

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⒍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7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7章自我测验题

第七章自我测验题1、填空及问答题(1)未饱和湿空气是_____和_____的混合气体。

(2)湿空气的总压等于_______和_______分压力之和(3)湿空气的独立状态参数是怎样的?(4)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用干-湿球温度计能间接测量它(5)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温度t d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为什么?定性表示在T-s图上。

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温度t d之间的大小关系又是_______,为什么?(6)在h-d图上若没有定湿球温度线,在已知t w和t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该状态点,如何读取d,t d,相对湿度等参数?(7)温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是否意味着含湿量也愈大?(8)分析湿空气问题时,为什么不用每单位质量湿空气,而选用每单位质量干空气作计量单位?(9)被冷却水在冷却塔中能冷到比大气温度还低,这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什么?2、空气大体可以看作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3%,试计算氮气和氧气的摩尔分数;空气的折合摩尔质量和折合气体常数。

3、一绝热刚性容器被一绝热刚性隔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盛2kg的氧气,另一部分盛3kg的氮气,它们的温度和压力均为30℃和0.5MPa。

取掉隔板后,两种气流混合,忽略隔板厚度。

求:(1)混合后的压力和温度;(2)混合过程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

4、由质量分数W CO2=0.4的CO2和N2所组成的混合气体,初压为6.0MPa,初温为1000℃,经气轮机绝热膨胀至0.lMPa,若气轮机效率为0.86,试求:(1)气体的出口温度;(2)单位质量气体经气轮机所作的理想功和实际功;(3)当大气温度为17℃时的不可逆损失;(4)将不可逆损失表示在T-s图上。

5、氢和氮在绝热稳流过程中,以1mol氮和2mol氢的比例混合。

已知:,,,,混合后的压力。

确定:(1)混合气体的温度;(2)1mol混合气体的熵的变化量。

工程热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可打印 第三版 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可打印 第三版 第一章

pb = 755mm ,求容器中的绝对压力(以 MPa 表示) 。如果容器 ′ = 770mm ,求此时真空表上的读数(以 中的绝对压力不变,而气压计上水银柱高度为 pb
mmHg 表示)是多少? 解 :容器中气体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故绝对压力
p = pb − pv = (755 − 600)mmHg = 155mmHg = 0.0207MPa ′ = 770mmHg 。则此时真空表上的读数为 若容器中绝对压力不变,而大气压力变为 pb ′ = pb ′ − p = (770 − 155)mmHg = 615mmHg pv
3 3
程中 pV 持不变; (2)过程中气体先循 { p}MPa = 0.4 − 0.5 {V }m3 膨胀到 Vm = 0.6m ,再维持
3
压力不变,膨胀到 V2 = 0.8m 。分别求出两过程中气体作出的膨胀功。
3
解 (1)
W = ∫ pdV = ∫
1
2
2
1
pV V 0.8m3 dV = p1V1 ln 2 = 0.2 × 106 Pa ×0.4m3 × ln = 5.54 × 104 J 0.4m3 V V1
6
(2)A0=4πd =4×3.1416×1m =12.57m
2
2
2
F=A0Δp=A0(pb–p)=12.57 m2×(0.101×106Pa–691.75Pa)=1.261×106N
1-5 用∪型压力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则得水柱高 1020mm,水银 柱高 900mm, 如图 1-17 所示, 若当地大气压为 755mmHg, 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多少 MPa? 解:
1-11 测得某汽油机气缸内燃气的压力与容积对应值如下表所示,求燃气在该膨胀过程中所作 的功。 p/MPa V /cm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4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4章自我测验题

第四章自我测验题1、是非题(1)在任何情况下,向气体加热,熵一定增加;气体放热,熵总减少。

()(2)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3)熵减小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4)卡诺循环是理想循环,一切循环的热效率都比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低。

()(5)把热量全部变为功是不可能的。

(、(6)若从某一初态经可逆与不可逆两条途径到达同一终态,则不可逆途径的△S必大于可逆途径的△S。

()2、填充题(1)大气温度为 300 K,从温度为 1000K的热源放出热量 1O0kJ,此热量的有效能为_________。

(2)度量能量品质的标准是______,据此,机械能的品质________热能的品质________;热量的品质_________功的品质;高温热量的品质___________低温热量的品质。

(3)卡诺循环的热效率=___________;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________。

(4)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可用平均温度表示,其通式为__________。

(5)请在图上画出可逆过程l-2所吸收热量的热量拥和熵。

(6)图中1-2过程是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过程中的有效能损失用哪块面积表示3、一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是18%,燃气温度为950℃,周围环境温度为25℃,这个发动机的工作有没有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4、两个绝热喷嘴,效率均为95%,喷嘴入口处氮气的压力均为2MPa,入口速度均可忽略,都膨胀到200kPa,每个喷嘴的氮气的质量流率是相同的,但是喷嘴A的进口温度为300℃,喷嘴B的进口温度为400℃。

以热力学角度着哪个喷嘴过程更好?证明并解释你的结论。

5、现有初温分别为T A、T B的两种不可压缩流体,它们的质量与比热容乘积分别为C A、C B,用它们分别作可逆机的有限热源和有限冷源,可逆热机工作到两流体温度相等时为止。

求(1)平衡的的温度;(2)热机作出的最大功量?6、初态为47℃、200kPa的空气经历一过程达到267℃和800kPa的终态。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章自我考试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章自我考试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章自我考试题1 / 7————————————————————————————————作者:————————————————————————————————日期:2 / 73 / 7第三章自我测验题1、填空题(1)气体常数R g 与气体种类_____关,与状态_____关。

通用气体常数R 与气体种类______关,与状态_____关。

在SI 制中R 的数值是_____,单位是______。

(2)质量热容c ,摩尔热容C m 与容积热容C '之间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

(3)理想气体的Cp 及Cv 与气体种类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__关。

它们的差值与气体种类_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关。

它们的比值与气体种类___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关。

(4)对于理想气体,d U =Cv d T ,d h =Cp d T 。

它们的适用条件分别是________。

(5)2kg 氮气经定压加热过程从67℃升到237℃。

用定值比热容计算其热力学能约变化为________,吸热量为________。

接着又经定容过程降到27℃,其焓变化为______,放热量为_______。

2、利用导出多变过程膨胀功的计算公式,利用导出多变过程技术功的计算公式。

3、公式(1),以及(2),这两组公式对于理想气体的不可逆过程是否适用?对于实际气体的可逆过程是否适用?怎么样修改才适用于菲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4、绝热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为什么还能对外作功?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5、试将满足以下要求的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在p -v 图和T -s 图上表示出来。

(1)工质又膨胀,又放热。

(2)工质又膨胀、又升压。

(3)工质又受压缩、又升温,又吸热。

(4)工质又受压缩、又降温,又将压。

(5)工质又放热、又降温、又升压。

4 / 76、理想气体的3个热力过程如图所示,试将3种热力过程定性地画在p-v 图上;分析3个过程多变指数的范围,井将每个过程的功量、热量及热力学能变化的正负号填在表中。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 (3)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 (3)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英文译名:Engineering Therodynamics (Architecture type)总学时数:54讲课学时:50(含习题课4)实验学时:8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材专业本科生课程要求:必修分类:技术基础课开课时间:第三学期主要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选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采用由我校廉乐明主编,李力能、谭羽非参编的全国建筑暖通专业统编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工程热力学》。

本书自1979年出版至今,历经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共四次修订,计十二次印刷,在全国发行量达12万余册。

本书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材二等奖、建设部部优教材奖。

主要参考教材:1、清华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热力学》2、西安交通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热力学》3、 Krle C.Potter Craig W .Somerton《Engineering Therodynamics》(1998年版)一、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热工基础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热工问题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

此外本课程在有关计算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训练。

因此本课程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包括《供热工程》、《空调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等主要专业的理论基础外,而且能广泛服务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冶金、石油、电力工程等各个研究领域。

工程热力学第3章习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3章习题答案
解:烟囱出口处状态下 p1V1 = mRgT1 ;标准状态下 p0V0 = mRgT0
可得
p1V1 p0V0
=
T1 T0

0.1×106 ×V1
1.01325×105 × 20000 ×10
=
273.15 +150 273.15
,得
V1
= 87.204m3/s
3600

π 4
D2
×c
= V1 ,可得烟囱出口处的内径
( ) 可得 p1 = T1 , ( ) p2 T2
0.1×106 − 60×103 0.1×106 − 90×T2
,得 T2
=
93.29K
需要将气体冷却到−179.86℃
3-5 某活塞式压气机向容积为 10m3 的储气箱中冲入压缩空气。压气机每分钟从压力为 p0=0.1MPa、温度 t0=20℃的大气中吸入 0.5m3 的空气。冲气前储气箱压力表的读数为 0.1MPa, 温度=20℃。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储气箱压力表的读数提高到 0.5MPa,温度上升到 40℃?
T1
T1
根据题意,已知每分钟抽出空气的体积流量为 qV = 0.2m3/min
假设抽气时间为τ分钟,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p1V1 = p2 (V1 + qVτ )
质量流量为 qm
=
p2qV RgT1
=
0.1×106 × 5× 0.2
287 × 293.15× (5 + 0.2τ ) kg/min
∫ 因此需要抽气时间的计算为公式
或V = mv = 3× 0.0561 = 0.168m3
3-2 在煤气表上读得煤气的消耗量为 600m3。若在煤气消耗其间,煤气表压力平均值为 0.5 kPa,温度平均为 18℃,当地大气压力为=0.1MPa。设煤气可以按理想气体处理。试计算: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1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1章自我测验题

第一章自我测验题1、引人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准平衡过程如何处理“平衡状态”与“状态变化”的矛盾?准平衡过程的概念为什么不能完全表达可逆过程的概念?2、判断下列过程中,哪些是可逆的?哪些是不可逆的?哪些可以是可逆的?并扼要说明不可逆的原因。

(1)定质量的空气在无摩擦、不导热的气缸和活塞中被慢慢压缩。

(2)100℃的蒸汽流与25℃的水流绝热混合。

(3)在水冷摩托发动机气缸中的热燃气随活整迅速移动而膨胀。

(4)气缸中充有水,水上面有无摩擦的活塞,缓慢地对水加热使之蒸发。

3、如图所示的一圆筒容器,表A的读数为 360 kPa,表 B凌以为 170 kPa大气压力为101300Pa。

试求:①真空室以及 I室和Ⅱ室的绝对压力;②表C的读数;③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4、若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温度,有人认为这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可能出现数值相同的情况,对吗?若可能,读数相同的温度应是多少?5、气缸内的气体由容积0.4立方米压缩到0.1立方米,其内部压力和容积的关系p=0.3V+0.04,试求:①气缸作功量②若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力为1kN,活塞面积为O.2平方米时,实际耗功为多少?6、1kg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A到B为直线变化过程,B到C为定容过程,C到A为定压过程。

试求循环的净功量。

如果循环为A-C-B-A,则净功量有何变化?第一章自测题答案2、(1)可逆过程;(2)不可逆过程;(3)不可逆过程;(4)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

3、(1)P真空室=1.999kPa,P1=362kPa,P2=192kPa ;(2)P g,c=190kPa ;(3)F=15.8kN 。

4、不对,可能出现数值相同的情况,温度为t=-40℃,t=-40°F5、(a)(b)活塞移动的位移为-1.5m,克服摩擦力耗功为-1.5kJ,实际耗功为-36kJ6、循环A-B-C-A的净功量为w=0.5*(V2-V1)(P2-P1)循环A-C-B-A的净功量为w'=-0.5*(V2-V1)(P2-P1)。

工程热力学第三电子教案第章

工程热力学第三电子教案第章

第2章理想气体的性质2.1 本章基本要求 (7)2.2 本章难点 (7)2.3 例题 (7)2.4 思考及练习题 (12)2.5 自测题 (14)2.1 本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种表述形式,并能熟练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理想气体定值比热进行各种热力计算。

并掌握理想气体平均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混合气体性质,掌握混合气体分压力、分容积的概念。

2.2 本章难点1.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确定气体的数量和体积等,需特别注意有关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的选取。

2.考虑比热随温度变化后,产生了多种计算理想气体热力参数变化量的方法,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必须多加练习才能达到目的。

3.在非定值比热情况下,理想气体内能、焓变化量的计算方法,理想混合气体的分量表示法,理想混合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和气体常数的计算。

2.3 例题例1:一氧气瓶内装有氧气,瓶上装有压力表,若氧气瓶内的容积为已知,能否算出氧气的质量。

PV 。

解:能算出氧气的质量。

因为氧气是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mRT根据瓶上压力表的读数和当地大气压力,可算出氧气的绝对压力P,氧气瓶的温度即为大气的温度;氧气的气体常数为已知;所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即可求得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

例2:夏天,自行车在被晒得很热的马路上行驶时,为何容易引起轮胎爆破?解:夏天自行车在被晒得很热的马路上行驶时,轮胎内的气体(空气)被加热,温度升高,而轮胎的体积几乎不变,所以气体容积保持不变,轮胎内气体的质量为定值,其可视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mRT PV =可知,轮胎内气体的压力升高,即气体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增加,故轮胎就容易爆破。

例3: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将气体放出一部分后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问放气前、后两个平衡状态之间参数能否按状态方程表示为下列形式:(a )222111T v P T v P = (b )222111T V P T V P = 解:放气前、后两个平衡状态之间参数能按方程式(a )形式描述,不能用方程式(b )描述,因为容器中所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将气体放出一部分后,其前、后质量发生了变化,根据1111RT m v p =,2222RT m v p =,而21m m ≠可证。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全解可打印第三章汇编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全解可打印第三章汇编

v=
RgT p
=
297J/(kg ⋅ K) × (500 + 273)K 0.1×106 Pa
= 2.296m3/kg
ρ=1=
1
= 0.4356kg/m3
v 2.296m3 / kg
(5)V m =Mv=28.01×10-3 kg/mol × 2.296m3/kg=64.29×10-3 m 3 /mol
实际送风的体积流率
qin
=
qn RT p
=
223.21kmol/h ×8.3145J/(mol ⋅ K) × (250 + 273)K
150 + 765 750.062

×105
Pa
= 7962.7m3/h
或 p0qV0 = pqV
T0
T
qVin
=
p0 qV0 T pT0
=
760 ×105 Pa × 5000m3 / h × 523K 750.062
150 + 765 750.062
×
105
Pa
×
273K
= 7962.7m3/h
(2) 烟囱出口处烟气的体积流量
qVout
=
qn RT2 p2
=
0.062mol/s ×8.3145J/(mol ⋅ K) × 480K 0.1×106 Pa
=
2.4745m3/s
设烟囱出口截面积为 D
qVout
= cf
解:据题意,活塞上负载未取去前气缸内气体的初始状态
为:
p1
=
pb
+
m1g A
=
771 ×10−1MPa 750.062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6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6章自我测验题

第六章自我测验题1、将下列的数字代码号填入如图所示的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1)临界点;(2)饱和水线;(3)干饱和蒸汽线;(4)过冷水蒸汽区(5)过热水蒸气区;(6)温蒸汽区。

2、回答下列阔题,并扼要说明理由:(1)t<t tp(三相点温度)时,不存在水的液相;(2)t=0℃时,存在两相区;(3)t<400℃时,不存在水的液相。

(4)v>O.004立方米/kg时,不再存在水的液相。

3、已知图示水蒸气状态点1、2、3处于p=5MPa的同一条定压线上,t4=32.90℃。

试用蒸气表确定1、2、3、4、5、6各点的p、v、t、h、s和u各状态参教。

4、开水房烧开水用p=95 kPa,x1=0.90的蒸汽与t2=20℃,p=95 kPa的水混合。

试问欲得到2000kg 开水,需要多少蒸汽和水?5、压力为15MPa、容积为O.2634立方米的干饱和蒸汽。

若对其压缩使V2=V1/2,求(1)定温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2)按pV=定值计算将会绍到什么结果?6、某厂有生产p=1.0MPa、t=240℃,蒸发量250Okg/h蒸汽的锅炉。

设给水温度为32℃。

(1)求蒸汽在锅炉设备中的吸热量和平均吸热温度,并在T-s图上表示之。

(2)若1kg燃料完全燃烧后能发出29400kJ的热量,燃气平均温度为1300K.已知锅炉效率为0.75,求每小时的耗煤量及燃气和水蒸气间不等混传热的能量损耗(环境温度为15℃),并表示在T-s 图上。

7、某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教为p1=0.9MPa,t2=500℃。

出口蒸汽压力为4kPa,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0.84,环境温度为27℃,试求;(l)进口状态的过热度;(2)单位质量蒸汽流经汽轮机对外输出的功;(3)单位质量蒸汽流经汽轮机因粘性摩阻造成的有效能损失,并表示在T-s图上。

8、某制冷装置,进入蒸发器内的氨为-15℃的湿蒸气,其干度为0.15,出口为干饱和蒸气。

若冷藏室内温度为-10℃,环境温度为27℃,试求:(1)每千克氨在蒸发器中的吸热量;(2)冷藏室内不等温传热引起的能量损耗。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8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8章自我测验题

第八章自我测验题1、填空题(1)空气在稳定工况下流经喷管,空气的______转变成______,空气的压力_____,流速______,温度______。

(2)空气流经阀门,其焓变化_____;压力变化_____;熵变化_____;温度变化____。

(填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3)焦汤系数=____。

当其大于0时,节流后温度将____。

(4)插入高速流动工质中的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值一般____工质的实际温度。

(5)两股空气流,其参数如图所示。

合流过程是绝热的,忽略动能、位能的变化,试用已知参数表示会流后的温度____(Cp为定值)(6)渐缩喷管工作在初压P1和极低背压P b之间,初速略去不计。

若喷管出口部分切去一小段,如图所示。

则工质的出口流速______,流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简答题(1)在给定的定熵流动中,流道各截面的滞止参数是否相同,为什么?(2)渐缩喷管内的流动情况,在什么条件下不受背压变化的影响?若进口压力有所改变(其余不变)则流动情况又将如何?(3)气体在喷管中流动加速时,为什么会出现喷管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情况?常见的河流和小溪,遇到流道狭窄处,水流速度会明显上升;很少见到水流速度加快处,会是流道截面积加大的地方,这是为什么?(4)气体在喷管中绝热流动不管其过程是否可逆,都可以用进行计算。

这是否说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所得到的效果相同?3、渐缩喷管射出的空气,压力为0.2MPa,温度为150℃,流通为400m/s,求空气的定熵滞止温度和压力。

4、燃烧室产生的燃气压力为0.8MPa、温度为900℃,让燃气通过一个喷管流人压力为0.1MPa的空间,以获得高速气流。

流经喷管的燃气流量为0.93kg/s。

已知燃气的比定压热容为1.33kJ/(kg*K),比热比为1.34。

(1)为使气体充分膨胀,应选用何种形式的喷管,能否获得超音速气流?(2)求喷管出口处气流速度和出口截面积。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9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9章自我测验题

第九章自我测验题1、压气机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几种形式?其能量转换特点怎样?应用场合怎样?2、在p-v图和T-s图上画出定熵、定温,n=1.25的压缩过程,井分别用面积在两个图上表示出压气机的耗功。

3、考虑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压气机的耗功和产气量如何变化?4、设有两台氮气压气机。

它们的进、出口状态参数相同,但一台实施的是n=1.6的可逆多变过程,另一台实施是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

不通过计算,试利用T-s图说明哪一台压气机生产单位质量压缩气体耗功多?5、理想的活塞式压气机吸入p1=0.lMPa.t1=20℃的空气1000立方米/h,并将其压缩到p2=0.6MPa。

设压缩为n=1,n=1.25,n=1.4的各种可逆过程,求理想压气机的耗功率及各过程中压气机的排气温度。

6、轴流式压气机每分钟吸入p1=98kPa,t1=20℃的空气200立方米,经绝热压缩到p2=600kPa,该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为0.88,求压气机出口空气的温度及压气机所消耗的功率。

7、一压气机的增压比为6,进口空气的温度为17℃经绝热压缩至260℃。

(1)问该压气机压缩过程是否可逆?为什么?(2)求压气机的耗功量及压气机效率。

(3)将此过程定性画在p-v图和T-s图上。

8、具有水套冷却的活塞式压气机,每分钟将2kg的空气从压力为p1=0.lMPa、温度t1=15℃升至压力p2=1MPa,温度t2=155℃。

试求每秒钟由水套中的冷热水带走的热量。

9、某活塞式压气机从大气环境中吸入p1=0.lMPa.t1=20℃的空气,经多变压缩到p2=28MPa。

为保证气缸润滑的正常,每级压缩终了空气的温度不大于180℃,设备缸中多变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n=1.3,试确定压气机应有的最小级数。

10、用一台单缸活塞式压气机压缩空气,已知进气参数为p1=0.lMPa,t1=20℃,终压力p2=0.6MPa,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n=1.2,若压气机的吸气量为200立方米/ h,求带动压气机所必须的最小功率。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5章自我测验题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5章自我测验题

第五章自我测验题
1、已知v=f(p,v),证明循环关系式
2、试证范德瓦尔气体
(l)
(2)
(3)
(4)C v只是温度的函数。

(5)定温过程的焓差为
(6)定温过程的熵差为
(7)可逆定温过程的膨胀功为
(8)可逆定温过程的热量为
(9)绝热膨胀功为
(10)绝热自由膨胀时
3、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的C为常数。

试求:
(1)经图示循环1-B-2-A-1后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及与外界交换的功量和热量。

已知且比热容为常数
(2)此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

4、假定某气体的等压体积膨胀系数为,等温压缩率
,其中a、b都是常数。

导出这种气体的状态方程。

5、0.5kgCH4在0.005立方米的容器内的温度为100℃。

试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2)范德瓦尔方程分别计算其压力。

6、试用通用压缩因子图确定O2在160K与0.0074 立方米/kg时的压力。

已知T c=154.6K,p c=5050kPa。

7、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方程、维里方程、对比态方程、通用压缩因子图各有什么特点,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范围?
8、如何理解本章所导出的微分方程式为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这些一般关系式在研究工质的热力性质时有何用处?
第五章自测题答案
3、
(1)△u=0,q=w=;
(2)
4、V=a T-b p+常数
5、
(1)19.33MPa (2)17.46MPa 6、3.98MPa。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第一篇: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英文译名:Engineering Therodynamics(Architecture type)总学时数:54 讲课学时:50(含习题课4)实验学时:8 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材专业本科生课程要求:必修分类:技术基础课开课时间:第三学期主要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选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采用由我校廉乐明主编,李力能、谭羽非参编的全国建筑暖通专业统编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工程热力学》。

本书自1979年出版至今,历经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共四次修订,计十二次印刷,在全国发行量达12万余册。

本书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材二等奖、建设部部优教材奖。

主要参考教材:1、清华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热力学》2、西安交通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热力学》3、Krle C.Potter Craig W.Somerton《Engineering Therodynamics》(1998年版)一、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热工基础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热工问题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

此外本课程在有关计算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训练。

因此本课程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包括《供热工程》、《空调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等主要专业的理论基础外,而且能广泛服务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冶金、石油、电力工程等各个研究领域。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工程热力学是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原理及其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工程热力学的内容较为复杂,课后习题往往令人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工程热力学,下面将给出《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能量转化原理1. 答案略。

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因此,ΔU = Q - W。

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因此,ΔU = Q - W。

4. 答案略。

5. 答案略。

第二章: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热力学性质1.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2. 对于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和压力无关。

3. 对于理想气体,焓的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

4. 对于理想气体,熵的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除以温度。

5. 答案略。

第三章:能量转化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因此,ΔU = Q - W。

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因此,ΔU = Q - W。

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功的量。

因此,ΔU = Q - W。

4. 答案略。

5. 答案略。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1. 答案略。

2. 答案略。

3. 答案略。

4. 答案略。

5. 答案略。

通过以上对《工程热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解析,相信读者对工程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工程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提高自己的热力学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第章自我考试题
————————————————————————————————作者:————————————————————————————————日期:
第三章自我测验题
1、填空题
(1)气体常数R g与气体种类_____关,与状态_____关。

通用气体常数R与气体种类______关,与状态_____关。

在SI制中R的数值是_____,单位是______。

(2)质量热容c,摩尔热容C m与容积热容C'之间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

(3)理想气体的Cp及Cv与气体种类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__关。

它们的差值与气体种类_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关。

它们的比值与气体种类_________关,与温度_______关。

(4)对于理想气体,d U=Cv d T,d h=Cp d T。

它们的适用条件分别是________。

(5)2kg氮气经定压加热过程从67℃升到237℃。

用定值比热容计算其热力学能约变化为________,吸热量为________。

接着又经定容过程降到27℃,其焓变化为______,放热量为_______。

2、利用导出多变过程膨胀功的计算公式,利用导出多变过程技术功的计算公式。

3、公式(1),以及(2),这两组公式对于理想气体的不可逆过程是否适用?对于实际气体的可逆过程是否适用?怎么样修改才适用于菲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4、绝热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为什么还能对外作功?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5、试将满足以下要求的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出来。

(1)工质又膨胀,又放热。

(2)工质又膨胀、又升压。

(3)工质又受压缩、又升温,又吸热。

(4)工质又受压缩、又降温,又将压。

(5)工质又放热、又降温、又升压。

6、理想气体的3个热力过程如图所示,试将3种热力过程定性地画在p-v图上;分析3个过程多变指数的范围,井将每个过程的功量、热量及热力学能变化的正负号填在表中。

7、试将图示的p-v图上的2个循环分别表示在T-s图上。

8、为了检查船舶制冷装置是否漏气,在充人制冷剂前,先进行压力实验,即将氮气充入该装置中,然后关闭所有通大气的阀门,使装置相当于一个密封的容器。

充气结束时,装置内氮的表压力为 1MPa,温度为 27 ℃。

24 h后,环境温度下降为 17℃(装置中氮气温度也下降到17℃),氮气的表压力为934.5kPa。

设大气压力为O.1MPa,试问氮气是否漏气?
9、氧气瓶容积为10立方厘米,压力为20MPa。

温度为20℃。

该气瓶放置在一个O.01立方米的绝热容器中,设容器内为真空。

试求当氧气瓶不慎破裂,气体充满整个绝热容器时,气体的压力及温度,并分析小瓶破裂时气体变化经历的过程。

10、绝热刚性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

使V A=2V B=3立方米,A部分储有温度为20℃、压力为0.6MPa的空气,B为真空。

当抽去隔板后,空气即充满整个容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求:(1)空气的热力学能、焓和温度的变化;(2)压力的变化;(3)熵的变化。

11、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空气温度,采用再循环管。

已知冷空气原来的温度为20℃,空气流量为 90 000 立方米/h,从再循环管出来的热空气温度为350℃。

若将冷空气温度提高至40℃,求引出的热空气量(标准状态下)。

用平均比热咨表数据计算,设过程进行中压力不变。

又若热空气再循环管内的空气表压力为1.47kPa,流速为20m/s,当地的大气压力为100kPa,求再循环管的直径。

12、1kg空气,初态p1=1.0MPa,t1=500℃,在气缸中可逆定容放热到p2=0.5MPa,然后可逆绝热压缩到t3=500℃,再经可逆定温过程又回到初态。

求各过程的△u,△h,△s及w和q各为多少?并在p-v图和T-s图上画出这3个过程。

13、某储气筒内装有压缩空气,当时当地的大气温度t0=25℃,大气压力p0=98kPa,问储气筒内压力在什么范围才可能使放气阀门打开时,在阀附近出现结冰现象?
14、柴油机的气缸吸入温度为t1=50℃、压力为p1=0.1MPa的空气外0.032立方米。

经过多变压缩过程,使气体的压力上升为p2=3.2MPa,容积为V2=0.00213立方米,求在多变过程中,气体于外界交换的热量、功量以及气体的热力学能的变化
15、在一个承受一定重量的活塞下装有20℃的空气0.4kg,占据容积0.2立方米,试问当加入20kJ 热量后,其温度上升到多少?并作了多少功?若当活塞达到最后位置后予以固定,以后再继续加入20kJ热量,则其压力上升至多少?
16、某双原子理想气体在多变过程(n=1.18)中作了膨胀功660kJ/kg,温度从650℃降到40℃,试求气体热力学能及熵的变化,以及气体在过程中的吸热量。

17、在一个绝热的封闭气缸中,配有一无摩擦的且导热良好的活塞,活塞将气缸分为在、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初始时活塞被固定,左边盛有1kg的压力为O.5MPa、温度为350℃的空气,右边盛有3kg的压力为0.2MPa,温度为450K的二氧化碳。

求活塞可自由移动后,平衡温度及平衡压

第三章自测题答案1、
(1)有,无。

无,无。

8.314,J/(mol*K)
(2)Cm=Mc=22.41C'
(3)有,有。

有,无。

有,有。

(4)理想气体的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5)252.4kJ,353.3kJ,-436.5kJ, 311.8kJ
8、
有漏气2.8%
9、
(1)取绝热容器为系统,由能量方程,得终态温度为20℃。

(2)利用状态方程求出终态压力为20kPa
(3)小瓶破裂时气体经过得是不可逆绝热过程
10、
(1)取整个绝热容器为系统,得△T=△U=△H=0;
(2)△p=-0.2MPa
(3)△S=2490.5J/K
11、
5686.5立方米/h , 0.478m
12、
1-2定容过程:q=-277.5kJ/kg,△h=-388kJ/kg,△s=-0.4977kJ/(kg*K),w=0
2-3定熵过程:w=-277.5kJ/kg,△h=388kJ/kg,△s=0,q=0
3-1定温过程:q=w=384.4kJ/kg,△h=△u=0,△s=0.4977kJ/(kg*K)
13、
将放气过程视为可逆绝热过程,根据定熵过程状态参数之间得关系可得:P≤133.3kPa.
14、
多变指数为1.28,气体质量为0.0345kg
15、
包含两个过程:定压过程1-2,定容过程2-3;69.8℃, 5.72kJ, 335.8kPa
16、
△u=-297.4kJ/kg,△s=0.644kJ/(kg*K),q=326.6kJ/kg
17、425.6K, 246.2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