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管理简述(maintenance)

合集下载

设备的维修管理

设备的维修管理

参数
权数
自 修
专业化维修
自修与专业化维修的比较
参数平均值
加权后 平均值
参数平均值
加权 平均值
参数平均值
加权后平均值
质量 时间 能力 机动性 计划性 信息 备件 财物 安全 人员 组织 其他
0.15 0.15 0.10 0.10 0.10 0.05 0.05 0.10 0.05 0.05 0.05 0.05
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 企业必须重视对间接费用的调节以应付上述负面效应, 其具体措施就是设法降低维修费用。对间接费用的价值分析源自制造费用价值分析OVA(Overhead Value Analysis), 其目标是降低企业生产中的间接费用,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降低 10%—20% 的间接费用。自修还是专业化维修就通常被用来作为间接费用价值分析的内容。从维修工作的性质来看, 具有熟练技能的专业维修人员及维修专用设施、设备、仪器、仪表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计划性强, 张弛有度也是预防维修的特点。因而自修对于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
实施, 具体内容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维修工作, 如清洗、润滑、维护、检查及修理;其它专业服务包括工业设备的安装, 设备的防火、防灾及事故处理, 设备的现代化改装, 旧设备的拆卸、清理及其它专业性服务。其服务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电子工业、轻工业及其它行业, 服务对象为机器及生产设备、表面处理设备、建筑机械设备及其它设备。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 企业必须随时准备调节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 保持机动灵活的策略, 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但是多变的生产机制又将
设备配置、安装与维修
设备安装时合理的配置、布局,对装、卸载,设备及通道的全盘考虑可降低故障率,减少某些故障的发生
减少维修次数,降低故障后果费用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办公设备,由于长期使用和磨损,都可能出现各种故障或损坏。

良好的设备维修管理将有助于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本文将重点探讨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实施步骤以及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首先,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设备故障或损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运营效率。

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生产线将因此停滞,从而导致产品交付延误和客户满意度降低。

设备维修管理旨在及时修复设备故障,缩短停机时间,保证生产线的连续运转。

此外,设备维修管理还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和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设备维修管理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设备维修计划,并合理安排维修资源,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理设备故障。

其次是设备维修的执行和记录。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执行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最后是设备维修的分析和改进。

企业应定期分析设备维修记录,找出常见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设备维修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设备维修资源的不足。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设备数量的增加,设备维修需求也相应增加。

然而,很多企业在设备维修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维修资源不够,难以满足设备维修的需求。

其次是设备维修技术的更新和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

然而,很多企业由于资金和时间的限制,未能及时跟进设备维修技术的更新,导致设备维修能力的滞后。

针对这些挑战,企业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是加大设备维修管理的投入。

企业应合理安排设备维修预算,增加设备维修资源的投入,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响应和处理。

其次是加强设备维修技术的培训和更新。

设备维修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维修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维修管理规定范文一、目的与范围本设备维修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规范进行,保障设备运行的正常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故障维修、设备保养与维护等。

二、责任与权限1.工程部门负责设备维修的组织、协调和执行工作,并将维修情况报告给上级。

2.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并及时向工程部门汇报维修情况。

3.设备使用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反馈设备故障情况给工程部门。

三、维修流程设备维修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备故障申报:设备使用部门发现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向工程部门进行故障申报。

2.故障评估:工程部门收到设备故障申报后,应立即派遣维修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故障评估,确定维修措施和时间。

3.维修计划制定:根据故障评估结果,工程部门应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包括维修所需时间、所需人员和材料等。

4.维修执行:工程部门按照维修计划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维修任务。

5.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应记录维修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故障现象、维修措施和维修结果等。

6.维修验收:设备使用部门对维修结果进行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四、预防与保养为减少设备故障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加强设备保养工作。

1.定期保养: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保养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如更换易损件、清洁设备等。

2.设备检查:设备使用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报告给工程部门。

3.保养记录:设备使用部门应记录设备保养情况并归档,以备查阅。

五、安全与环保设备维修工作应严格遵守安全与环保的相关规定。

1.安全操作: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工作,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装备。

2.环境保护: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分类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六、设备更新与淘汰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必要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淘汰。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综述0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综述0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综述摘要:归纳总结和介绍了目前在设备维修管理中比较普及和得到实际应用的多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基本含义,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各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之间的优缺点、相似点以及适用场合进行了简单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综述:当前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和理论层出不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事后维修就是在设备使用到出现故障、发生了损坏或事故以后才进行修理。

其特点就是“坏了才修,不坏不修”。

其好处是管理成本少,维修工作人员平时操心少,可以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其他工作中去。

也可以避免因为人为不得当的维护造成设备性能下降或设备损坏。

但由于这是完全被动式的维修方式,小故障可能会演变成大故障和大事故,容易造成高额的维修成本和生产损失,属于“平时没有事,有事可能就是大事”,因而目前一般不推荐使用。

但是,也不要完全认为这种事后维修管理模式不可取,对于不影响安全运营的、低价值的、简单的、不重要的、有备用的、容易修复的设备可以酌情考虑使用这种模式。

因为这些设备出问题对安全和生产没有多少影响且能以很低的代价很快修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适当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

对于这种维修模式,完全不可取的是完全被动式的工作态度。

因为就算是采用事后维修的管理方式,也必须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维修资源如备件、人力、工具等,完全被动是不可取的。

二.预防性维修(PM: Preventive Maintenance):预防性维修的基本含义是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即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保养,预防故障的发生,尽可能在设备真正出现比较大的故障之前进行预防维修。

目前大部分组织以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维护工作为预防性维修的基础,是一种以设备的使用时间周期为依据,按照相对固定的时间周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更换、修复和修理,以预防或避免设备故障或事故的突然发生,从而降低停工停产损失费用和设备维修费用。

设备维修管理简述(maintenance)-精选文档

设备维修管理简述(maintenance)-精选文档

1.设备维修管理概念
n
所谓的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 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 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 Evaluation only. 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和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价值运动状态经行的综合管理工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作
1.1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n
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 定设备计划 Evaluation only. n 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所有设备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n 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的 Copyright使用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n 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查设备,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n 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2.1维修术语
平均故障期(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是 指两次故障之间的期望时间,其大小等于1/λ,其中λ 为故障率 n 平均维修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是指维 修时间 R的期望值 only. Evaluation n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机器运行时间的平均值 A= E(Ti)/[E(Ti)+E(Ri)]=MTBF/(MTBF+MTTR) 假设T1,T2… 是某一机器的相继出故障的时间,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R1,R2…是相继的维修时间,该系统的结构为 T1--R1--T2--R2--T3--R3…
2.生产维护

设备维修管理简述(maintenance)

设备维修管理简述(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 时间开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可用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计划停机时间主要包括计划性维护、晨会 等消耗的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非计划停机时 间。 (非计划停机时间包括设备故障、产品换型、 设备调整等消耗时间)。
设备维修管理简述 (maintenance)


来源 《生产运作管理》 出版 工业出版社 作者 陈荣华 马士华 制作 刘景波(snr5aliu) 目的 仅用于学习交流 责任 如需要请够买正版书籍,请尊重知识版权
设备维修管理(maintenance)


设备和设施是企业用以生产产品和提 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对设备和设施的 维护与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竞 争力和经济效益。 将着重介绍在设备管理中占主要地位 的预防维修和全面生产维修制,具体 研究设备管理中的几种常见的设备维 修体制和决策方法。
1.计划预防修理体制 (1)计划预修体制内容 1)日常维护 2)定期清洗换油 3)定期检查 4)计划修理

2.4设备维修体制
(2)实现计划修理的方法 1)标准修理法(强制修理法) 2)定期修理法 3)检查后修理法

2.4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护制(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TPM的基本思想 1)全效益,即要求设备一生的生命周期的费用最小、 输出最大 设备综合效率(OEE)=设备生命周期的输出/设备生命 周期的输入 2)全效益,即从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改 造到跟新的设备一生的管理,因此又称全过程管理 3)全员参加,即凡是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维修 有关的部门和人员都参加到设备管理行列中来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一、维修管理的重要性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设备的日常使用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设备损坏和故障是难以避免的。

良好的设备维修管理能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设备维修管理的目标设备维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设备能够按时按量地为生产提供所需的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确立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要求:1.维修计划的制定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故障率和生产计划,制定维修计划。

维修计划应明确各设备的维修周期、维修时间和维修类型等内容,确保维修工作有序进行。

2.设备维修预防措施通过定期检查、润滑、保养等措施,提前发现并处理设备的隐患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和停机事故的发生。

3.维修材料和备件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材料和备件管理制度,确保维修所需的材料和备件及时准确地供应到位,避免因材料和备件不足而延误维修工作。

4.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对维修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遵守维修操作规范,杜绝违规操作和事故的发生。

三、设备维修管理的具体措施为了实现设备维修管理的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具体措施:1.建立设备档案对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说明、维修记录等内容。

并定期更新档案信息,以便进行设备维修管理和决策。

2.制定维修手册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编制相应的维修手册,明确设备的故障维修方法和工艺流程。

维修手册要求简明扼要,并配备清晰的图示和示意图,以方便维修人员的操作。

3.建立维修检查制度设立专门的维修检查部门,负责每月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对于维修记录中出现的频繁故障和不定期的故障,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提升维修技术水平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

设备维修管理都包含哪些内容

设备维修管理都包含哪些内容

设备维修管理都包含哪些内容
设备维修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以确保设备在
良好运行状态下维持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在设备维修管理中,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设备维护计划
设备维修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维护计划。

这包括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护计划,
以确保设备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维护,减少故障和延长设备寿命。

2. 维修记录和数据管理
维修记录的管理非常关键,通过记录设备的维修历史和维修数据,可以帮助管
理者更好地了解设备的状态和问题,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3. 故障诊断与修复
设备维修管理还包括故障诊断和修复。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以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是设备维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效的备件管理可以确保及时获
取所需备件,减少设备维修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5. 运行监控和测试
设备维修管理还包括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测试。

通过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和进行定期测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培训和技能提升
设备维修管理还包括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培训员工掌握维修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设备维修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维护计划、维修记录和数据管理、故障诊断与修复、备件管理、运行监控和测试、培训和技能提升等内容。

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可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设备维修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设备的保养、维修
和替换等工作,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设备维护计划
设备维修管理首先需要建立设备维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设备的保养周期、保
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以确保设备按时得到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设备维修记录
维修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过程、维修时间
等信息。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设备的状态,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并提前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3. 备件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还包括备件管理。

备件的准备和储备是设备维修的重要保障,管
理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计划,合理安排备件的购买和库存。

4. 故障处理流程
设备维修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故障诊断、故
障修复和故障验证等环节。

流程的设立可以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因故障带来的停机时间。

5. 维修人员培训
设备维修管理需要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修技能和故障诊断能力。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维修人员,才能及时有效地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语
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设备维修记录的建立、备件
管理、故障处理流程的建立和维修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维修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浅谈设备维修体系

浅谈设备维修体系

浅谈设备维修体系设备维修体制简介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

2、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anance) 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

3、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anance)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

从设计、生产上提高设备素质,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维修。

5、生产维修--PM(Productive Maintenance) 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种维修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不重要的设备仍然实行事后维修,对重要设备则实行预防维修,同时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改善维修,设备选型或自行开发设备时则注重设备的维修性(维修预防)。

二、什么叫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1、什么是TPM?TPM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

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里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

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

2、TPEM: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一、概述设备维修是指对各类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及修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管理活动。

为了规范设备维修工作,提高维修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对工作生产的影响,制定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二、维修流程1. 提交维修申请当设备出现问题或故障时,用户应及时向维修部门提交维修申请。

维修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2)故障描述;(3)设备所在位置;(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2. 维修评估收到维修申请后,维修部门会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设备故障原因、维修难度及所需维修资源等。

根据评估结果,维修部门将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3. 维修计划制定根据维修评估结果,维修部门将编制维修计划,包括维修时间、所需材料、维修方式等。

维修计划应根据设备故障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来确定优先级。

4. 维修执行维修部门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工作。

在维修期间,维修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过程中不会对设备及人员产生不良影响。

5. 维修记录在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将维修内容和维修耗材等记录在维修记录表中,包括以下内容:(1)维修日期和时间;(2)维修人员;(3)维修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4)维修内容;(5)更换或使用的维修耗材;(6)维修结果。

三、维修管理1. 维修部门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维修部门或委托专业的设备维修公司进行设备维修工作。

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修理工作,制定维修计划,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并记录维修情况。

2. 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维修方法和工艺流程。

维修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维修水平和工作效率。

3. 设备保养维修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维护及定期检修。

设备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来确定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

4. 维修资源管理维修部门应做好维修资源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修工具、备件、维修耗材等的采购、分类、存储和更新。

设备的维修管理

设备的维修管理

设备的维修管理
设备的维修管理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

有效的维修管理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生产停工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设备维修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1. 设备状态监测和预防性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预防性维护,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意外故障的发生。

2. 维修记录和分析: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设备存在的常见问题和易损部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和维修计划制定。

3. 维修作业流程和培训:建立完善的维修作业流程和规范,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4.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制度,及时补充和更新备件,保证维修能够及时进行。

5. 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和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修,降低生产中断的风险。

综合以上几点,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一、维修管理目的设备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关键部分,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合理的设备维修管理办法,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

二、维修管理责任1. 设备维修处设备维修处是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并执行设备维修计划,组织设备故障排查和修复工作,以及设备维修记录的管理和统计。

2. 设备使用部门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向设备维修处报告设备故障情况,并配合设备维修处的维修工作。

三、维修管理流程1.设备故障报告设备使用部门在发现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向设备维修处报告故障情况,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和相关数据。

2.故障排查和诊断设备维修处接到故障报告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和诊断。

其中,对于简单故障,维修人员应当立即进行修复;对于复杂故障,设备维修处应当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并征得设备使用部门的同意后实施。

3.维修记录设备维修处应当详细记录每一个维修任务的内容和维修过程,包括故障描述、排查和诊断过程、维修方案和所用材料、修复结果等,并将记录归档保存。

设备使用部门也需要将自己的维护保养记录提供给设备维修处,以供维修人员参考。

4.维修效果评估维修完成后,设备维修处应当对维修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设备不再出现同样的故障,并通过与设备使用部门的沟通了解用户对维修质量的满意度。

四、维修管理工具1.维修计划设备维修处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历史,制定维修计划,并与设备使用部门进行沟通确认。

2.维修工具和设备设备维修处需要配备专业维修工具和设备,以确保维修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

3.备件和材料管理设备维修处应当建立备件和材料的管理制度,包括备件库存的数量和种类、采购渠道、备件的领用和使用规范等,并与设备使用部门进行配合,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

五、维修管理效果评估设备维修处应当定期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评估,并与设备使用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用户对维修工作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修管理方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节部门职责分工 (3)第三节设备维修解决流程 (4)第四节设备维修管理规定 (5)第五节附表 (7)附表一故障受理与意见表 (7)附表二设备返厂维修问题单/回执单 (8)附表三状况报告 (9)附表四返修统计表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设备维修、换货管理流程,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效控制成本,特制订本管理方法。

第二条定义(一)维修,通过修复或更换零配件、调节参数排除故障,使设备恢复设备原有的功效,涉及返修、返厂的设备修复解决。

(二)换货,是维修的特殊形态,在项目验收阶段内出现的产品功效、质量缺点,无法满足验收规定的状况下的服务方式。

该方式一律需营销区以《状况报告》申请审批。

第三条原则(一)设备故障问题优先远程解决;(二)无法拟定故障或系统问题可现场解决。

(三)无法解决的器件损坏等故障可通过返修解决;第四条本制度由技术部负责解释,总经理颁布实施。

第二节部门职责分工第一条营销区工程人员,负责设备故障早期确认以及换货、返修流程的发起及关闭。

第二条技术部技术服务组,负责协助营销区进行故障确认,以及故障设备维修、备件管理、故障统计。

第三条研发部商务助理,负责返厂和换货过程中与设备原厂家的沟通工作。

第四条营销区销售经理负责过保维修设备的客户商务沟通。

第三节设备维修解决流程第四节设备维修管理规定第五节附表附表1 设备故障状况申报表注:○1 本表格由营销区故障申报人和技术部故障检测人填写;○2 营销区工程师填写表格通过邮件发送给技术部马秋胜并抄送于永强;○3 技术部填写解决意见后通过邮件发送回复营销区工程师,抄送项目负责人。

附表2 设备维修单mmdd附表3 状况报告经办人:xxx附表4 设备维修统计表附表5 备件库库存管理表技术部备件库库存明细表技术部备件库入库明细表技术部备件库出库明细表。

维修设备管理规定

维修设备管理规定

维修设备管理规定
设备维修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具体规定如下:
1. 设备维修责任:设备维修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负责,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维修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制定年度维修计划,明确维修的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3. 维修预算:根据维修计划确定维修预算,合理安排费用,在维修过程中严格控制费用的开支。

4. 维修记录:对每次设备维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内容、费用、时间等,便于追踪和分析设备的维修情况。

5. 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等,以减少故障和故障的发生。

6. 维修设备的存储:设备维修后,对维修设备进行标识、分类和储存,确保维修设备的安全和易查找。

7. 维修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维修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做到正确使用、定期保养和及时更换。

8. 设备报废与报废物利用:对于无法修复或成本过高的设备,应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9. 设备维修的监督和检查:建立设备维修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进行维修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0. 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为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提升其维修技能和专业水平,通过考核评价其工作表现。

以上是设备维修管理规定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规定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和维护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故障和停工带来的损失。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的所有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二、设备管理责任1.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购买、维护和报废等工作。

2.各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并配备必需的维护工具和设备。

3.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正确使用设备,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三、设备维护保养1.设备维护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个方面。

2.日常保养主要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以及设备附件的更换等。

3.定期保养主要包括设备的检修、校准、更换易损件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5.设备维护保养过程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并存档备查。

四、设备故障处理1.发生设备故障时,设备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故障情况。

2.设备管理部门应指派专人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并及时报告维修进展情况。

3.如果故障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设备管理部门应协调其他部门或外部服务商进行维修。

五、设备保险与意外保障1.公司应购买适当的设备保险,以防止设备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2.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并加强安全意识,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设备报废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达到报废标准。

2.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报废申请,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报废程序。

3.被报废的设备应及时清理并销毁,以防止被误用或进一步使用。

七、设备使用培训1.公司应为设备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设备使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2.设备使用人员应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使用设备。

3.定期进行设备使用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技能水平。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智能维修或称自维修,包括电子系统自动诊断和模块式置换装置,将把远距离设施或机器的传感器数据连续 提供给中央工作站。通过这个工作站,维护专家可以得到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支持,以完成决策任务。然 后将向远方的现场发布命令,开始维护例行程序,这些程序可能涉及调整报警参数值、启动机器上的试验振动装 置、驱动备用系统或子系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开发远距离维护监控系统(RMMS).它是维护自动化 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范例。在有些例子中,可以用机器人技术进行远距离模块置换。
维修预防
人们在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发现,虽然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工作进行得好坏对设备的故障率和有效利用率 有很大影响,但是设备本身的质量如何对设备的使用和修理往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设备的先天不足常常是使修 理工作难以进行的主要方面。因此,于1960年出现了维修预防的设想。这是指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考虑维 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以便在以后的使用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或不发生设备故障,一旦故障发生, 也能使维修工作顺利地进行。维修预防是设备维修体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
综合管理
在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于70年代初,又形成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 设备综合工程学,或叫设备综合管理学,英文原名是Terotechnology,它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1970年首创于英国,继而流传于欧洲各国。这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一次革命。日本在引进、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 产维修的实践经验,创造了全面生产维修制度,它是日本式的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
综合管理工作
01 概念
03 发展概况 05 九项制度
目录
02 主要内容 04 预防性
基本信息
所谓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 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1. 简介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完好、稳定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而建立的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维修以及安全管理。

3. 角色和职责3.1 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主要职责如下:•组织制定、完善设备管理方案和管理规定;•安排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运行安全、无故障、高效率,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3.2 设备操作人员设备操作人员是企业设备的使用者,主要职责如下:•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设备;•按照规定使用设备,不私自改变设备工作方式;•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及时报告,定期进行设备保养。

3.3 设备维修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的维修和检修,包括维护、修理设备、更换配件、检测设备等工作,主要职责如下:•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维修;•按照维修标准进行维修,合理选用维修方法和器材;•尽量缩短设备故障期限并保证设备质量和效率。

4. 管理流程4.1 设备维护管理流程设备维护管理流程如下:1.设备管理员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保养、点检、校准、清洁等;2.设备操作人员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并填写相关记录;3.设备管理员安排维修人员执行需要进行维修的设备,并计划维修任务;4.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维修,并填写相关记录;5.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任务验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工作。

4.2 设备安全管理流程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如下: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安全规定和防护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操作;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定;4.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措施,并跟踪到位。

5. 实施与监督为更好地实施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企业应该:1.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培训;2.确保制度的实施,并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3.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修改制度。

设备维修管理规程

设备维修管理规程

设备维修管理规程一、维修管理的背景及意义设备维修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转、生产效率以及人员安全。

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规程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规程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备维修管理规程的制定原则1.合理性原则:设备维修管理规程应当合理、科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

2.规范性原则:设备维修管理规程应当具备明确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操作要求,保障维修工作的规范进行。

3.持续性原则:设备维修管理规程应当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适应企业设备管理的变化和发展。

4.安全性原则:设备维修管理规程应当注重维修人员的安全防护以及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三、设备维修管理的组织结构1.设备维修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日常巡检和维修工作的组织协调。

2.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操作,并在必要时协助设备维修工作。

3.维修工程师: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故障排除工作。

四、设备维修管理规程的内容1.设备维修管理程序–设备故障报修流程–设备维修计划制定–设备维修过程监控–设备维修验收流程2.设备维修工作的标准化要求–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和资质要求–设备维修材料和工具的配备要求–设备维修作业的流程要求3.设备维修质量管理–设备维修质量评估标准–设备维修质量监控措施–设备维修质量改进机制五、设备维修管理规程的执行和监督1.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设备维修管理部门负责对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设备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规程执行效果的评估–定期对规程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改进规程。

六、设备维修管理规程的优化和改进1.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规程–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规程执行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设备维修管理规程。

设备维护检修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检修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检修保养管理制度设备维护检修保养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维护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工作。

二、定义1.设备:指本单位使用的各种生产设备、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设备。

2.维护:指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检修、故障排除等工作。

3.检修: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大修等工作。

4.保养:指设备的常规保养、清洁、润滑等工作。

三、设备台账管理1.设备入库1.1.设备入库时,需完善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信息。

1.2.设备内部零部件也应有明细记录。

1.3.对重要设备应编制设备技术档案。

2.设备管理2.1.设备分类整理,确保设备放置井然有序,合理利用空间。

2.2.设备启用后,应定期进行巡检,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损坏等情况,做好维修记录。

四、设备维护工作1.日常保养1.1.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清洁工作,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整洁。

1.2.对设备进行定期润滑,防止设备零部件因摩擦而损坏。

1.3.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防止电气故障。

2.预防性维修2.1.按照设备使用时间或运行次数,制定设备定期维护计划。

2.2.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传动装置、电气线路等。

2.3.进行设备的故障排除和润滑维护。

五、设备检修工作1.定期检修1.1.定期检修计划应提前编制,并经设备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1.2.检修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检修计划执行,确保全面维护设备。

2.大修2.1.对设备进行大修前,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

2.2.大修工作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大修效果。

六、维修记录与统计分析1.每次维修、检修、保养等工作完成后,需填写维修记录表,并交由设备负责人审核。

2.对设备的维修记录、故障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生产设备: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机械、仪器仪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TPM的主要内容 1)日常点检 2)定期检查 3)计划维修 4)改善型维修 5)故障维修 6)维修记录分析 7)开展5s活动,经常进行TPM教育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全员生产维护的8大支柱:
1.自主管理。 2.主题改善。 3.专业保全。 4.情报管理。 5.教育培训。 6.质量保全。 7.事务效率。 8.安全环境。
(1)TPM的基本特征 1)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OEE)为目标 2)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护系统 3)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保养等所有部门 4)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体成员参加 5)加强生产维修保养思想教育,并开展班组自主活动,
推广生产维修
2.4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护制(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设备维修管理简述 (maintenance)
来源 《生产运作管理》 出版 工业出版社 作者 陈荣华 马士华 制作 刘景波(snr5aliu) 目的 仅用于学习交流 责任 如需要请够买正版书籍,请尊重知识版权
设备维修管理(maintenance)
设备和设施是企业用以生产产品和提 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备和设施的 维护与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竞 争力和经济效益。
间。 (非计划停机时间包括设备故障、产品换型、
设备调整等消耗时间)。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制(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2.设备“点检”:
是指为了维护设备生产原有机能、确 保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按照设备 特性,通过人的“五感”和简单的工 具、仪表,对设备的规定部位(点), 用“八定”的模式,按预先设定好的 技术标准和观察周期,对该点进行精 心地、逐条地周密检查,查找处有无 差错现象、缺陷和不良隐患,使其得 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修复。
零件从使用到报废可分三个阶段 1.初期磨损 2.正常磨损 3.极具磨损
2.3设备故障曲线
根据设备出故障的基本规律,人 们们归纳出设备故障曲线,其形 状为浴盆,所以又称为“浴盆曲 线’
1.初期故障时期 2.偶发故障时期 3.磨损故障时期
2.4设备维修体制
1.计划预防修理体制 (1)计划预修体制内容 1)日常维护 2)定期清洗换油 3)定期检查 4)计划修理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3.设备整体效能(简称OEE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设备综合效率(OEE)=时间开动率(AR)×性能开
。 动率(OR)×合格品率(PR)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 时间开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可用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计划停机时间主要包括计划性维护、晨会
等消耗的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非计划停机时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机器运行时间的平均值 A= E(Ti)/[E(Ti)+E(Ri)]=MTBF/(MTBF+MTTR)
假设T1,T2…是某一机器的相继出故障的时间, R1,R2…是相继的维修时间,该系统的结构为 T1--R1--T2--R2--T3--R3…
2.2机器零件的磨损规律
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 定设备计划
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所有设备 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的
使用 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查设备,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1.2设备维修发展过程
事后修理 预防维修 生产维修 维修预防 设备综合管理
1.3设备综合工程学五个特点
把设备的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作为其 研究目的
2.4设备维修体制
(2)实现计划修理的方法 1)标准修理法(强制修理法) 2)定期修理法 3)检查后修理法
2.4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护制(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1)TPM的基本思想 1)全效益,即要求设备一生的生命周期的费用最小、
输出最大 设备综合效率(OEE)=设备生命周期的输出/设备生命
将着重介绍在设备管理中占主要地位 的预防维修和全面生产维修制,具体 研究设备管理中的几种常见的设备维 修体制和决策方法。
1.设备维修管理概念
所谓的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 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 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 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和 价值运动状态经行的综合管理工 作
1.1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把与设备有关的工程技术、财务、管 理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管理
研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性设计, 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把设备的一生,即整个寿命周期作为 管理和研究对象
强调设备的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 反馈
2.生产维护
第一种观点是建立在摩擦学的基 础上,研究机械磨损规律“设备 修理周期结构”理论
周期的输入 2)全效益,即从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改
造到跟新的设备一生的管理,因此又称全过程管理 3)全员参加,即凡是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维修
有关的部门和人员都参加到设备管理行列中来
2.4设备维修体制
2.全面生产维护制(简称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第二种观点是建立在故障物理学 的基础上,研究故障规律和设备 可靠性的“故障分析与状态管理” 理论
2.1维修术语
平均故障期(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是 指两次故障之间的期望时间,其大小等于1/λ,其中λ 为故障率
平均维修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是指维 修时间R的期望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