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和韩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及其形态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朝鲜族和韩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及其形态的比较
郭 红(建筑三所)
摘 要:本文着重比较了中国朝鲜族和韩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同源性和差异性。以及由其引起的居住建筑空间、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相似和差异性。
关键词:居住建筑 建筑文化 等级制度 建筑空间 建筑结构 建筑环境
居住建筑的差异是由社会、地理、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因此从文化演变的角度讲,只有掌握该地域的文化演变过程才能理解现在的居住建筑文化,才能了解居住建筑的形态发展。
朝鲜民族以朝鲜半岛为中心,分布在现韩国、北朝鲜、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的东北地域以及俄罗斯的沿海洲.除了俄罗斯沿海洲以外均以朝鲜语为母语,由于使用共同语言,拥有共同文化背景,且各地域的朝鲜民族具有很多共性,所以它们的居住建筑之间有许多的相似性,但由于各地本土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建筑,所以它们也有许多差异性。
韩国是位于亚洲东海岸面对太平洋的半岛,朝鲜族是其主要民族,而且从古就接受中国大陆的先进文化,所以中国朝鲜族和韩国传统居住建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下面我们就从居住建筑上来分析一下中国朝鲜族和韩国居住建筑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一、中国朝鲜族和韩国居住建筑文化的比较
1.历史渊源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经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形成种族,开始定居,并发展建筑技术,从此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五大建筑文化——中部和北部的游猎建筑文化;地中海沿岸建筑文化(埃及系和希腊系);中部美洲建筑文化;中亚建筑文化(印度系等);东亚建筑文化(中国系)。在其发展初期是各自独立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五大建筑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从广义上讲,这五大建筑文化又可以分成东洋建筑文化和西洋建筑文化,而韩国和中国都属于东洋建筑文化。中国系建筑文化在历史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发展起来,并影响到亚洲各地;向东经韩国到日本,向北到蒙古,向西到新疆,向南到印度及泰国等,传播广泛,逐步发展成熟。
中国朝鲜族的文化历史非常久远,并且反应在该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建筑的营建和生活习俗方面,例如朝鲜族民居的席居和火炕等。历史上韩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朝鲜族的影响。这从韩国的传统着装、饮食习惯、婚丧嫁娶、节日礼庆、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居住习惯等风俗中体现出来。在建筑方面
,自汉以来, 相继受到中国朝鲜族本土不
同时期建筑的影响,其主体建筑一直传承的是中国建筑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顺化、整理、汇合,并根据本土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建筑文化。
2.建筑居住文化
居住文化是居住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席居是朝鲜族和韩国的主要居住文化特征之一,并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随着箕子奔韩,5000多殷商移民在朝鲜建立箕氏王朝。这些人把包括居住文化在内的大量中国文化带到了朝鲜。虽然中原的席居制度到唐朝后即以普遍消失,但《宣和奉旨高丽图经》中记载,北宁时期高丽宫廷仍保持着完备的席居制度:“(高丽王府官员)升阶复位,皆拖履膝行”(卷五)。“‘燕饮之礼’堂上施锦茵,两廊藉以苑席”(卷二十六)。“文席精粗不等,精巧者施于床榻,粗者用于藉地”(卷二十八)。
另一种生活方式火炕也是两者的主要居住文化。朝鲜民族之所以用火炕(图2-3),离不开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发展水平和民族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从气候条件看来,居住在平安道以北的朝鲜族祖先,尤其是在鸭绿江、图们江和辽河等江河沿岸的居民,应当最早设计、使用和发展了火炕,而使用地区也应该是从气候寒冷的朝鲜半岛北部逐渐流传到气候相对温暖的半岛南部。
席居这种居住风俗的流传,以及与火炕这种采暖居住模式的结合,才使得“炕屋”这种居住形式在朝鲜族和韩国传统民居中得以“定型”和发展,成为其居住建筑的一大特色。
3.建筑等级文化
居住建筑文化的另一体现就是在建筑的等级制度上。居住等级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群体的规模和建筑单体的大小、装饰等的控制来建立建筑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突出地表现在对建筑间数、屋顶形式、构架做法、台基形制、建筑色彩、装修规格等方面。虽然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具体规定变了又变,但这些内容始终是建筑等级制度的控制对象。
中国朝鲜族和韩国相似,官方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和统治阶层的权威,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对居住建筑群的规模、数量到单体建筑的体量乃至装饰装修以及材质等进行限制,以体现建筑的使用者的社会等级、高低贵贱。同时,根据本国的具体特点,又在建筑的布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图1 朝鲜房屋外观
图2 朝鲜房屋内部投影
两者差异之处在于等级所确定的建筑规模和类型。例如韩国所谓的“家舍规制”,由于韩国本地的地域特色,风土习俗影响,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例如“大院君
”的住宅可以拥有60间、“君”与“公主”50间、2品以上官员40间、3品以下20间、
一般百姓10间的房屋,比中国朝鲜族住宅的平均规模增大了。另外,除了对住宅用地、建筑规模大小的限制外,“家舍规制”还特别限制了不同身份者所能拥有的建筑类型。只有一定身份等级的主人才可能在住宅内建设楼台、正寝、翼廊、内库等建筑。
二、中国朝鲜族和韩国居住建筑形态的比较
通过前面对彼此建筑文化的理解,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在文化前提下分析比较中国朝鲜族和韩国的居住建筑。下面我们从居住建筑的建筑空间、建筑环境、建筑结构以及装饰材料等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两者建筑形态的相似和差异。
1.从居住建筑空间来看
传统的韩国居住建筑在空间的构成方面,内部与外部的区分不清楚,这是因为他们注重其中内部空间连续性和渗透性的缘故,即使人为地把它区分成内部和外部,外部空间成分的比重也远远大于内部空间。内部空间是依附于外部空间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居住建筑空间。而中国朝鲜族的居住建筑则更注重建筑的内部空间,外部空间是室内活动空间的一个延伸。同时,韩国传统建筑与中国处在同一体系之内,也以“间”为空间的基本单元。并且由于中韩彼此一些生活习性的相似,从住宅平面形式看,两者的居住建筑都可以分为通间型、分间型,这是朝鲜民族传统民居的平面空间的初期形态,。并且由于文化的交流也传到韩国。通间型中又分为单通屋和双通屋、三通屋以及半双通屋,从住宅间数分布来看,二间、三间、四间、五间均有。住宅平面为通间型单通四间屋的最为普遍.房屋外观如(图1),内部投影图如(图2)。
2.从居住建筑结构上来看
韩国传统建筑不论在建造材料还是结构形式方面都曾深受中国的影响,属木构架形成的结构体系,木结构形式土草房全部使用原木,圆形柱占86%,其余为方柱.墙体为土墙。由于木作结构的局限性,内部空间比较狭小,不可能满足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要求。所以只能利用建筑围合而成的宽敞的外部空间,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使外部空间便成为了建筑的主题。在中国朝鲜族住宅结构形式中,木结
图3 竹亭书院配置图
图4 韩国窗户周边装饰
构土草房占52%,砖石结构砖瓦房占48%,只有1%的为木结构的砖瓦房.两边的基础都可以是天然毛石或者为毛石混凝土。土墙的厚度一砖半厚以上,基本没有采用其他保温隔热措施.并且朝鲜民族善于使用四坡屋顶和卷棚屋顶.天棚下面有半尺高的空间,里面填满20cm以上的土或者煤渣
用来保温。
3.从居住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来看
中国朝鲜族重视风水地理环境思想,民居的坐向为朝鲜民
族传统的“子坐午向”。而韩国则注重顺应自然;在总体布局和空间构成上表现为非对称性。如竹亭书院配置图(见图3)。施工上努力显现自然美,并采用屋顶、屋搪曲线美,其外观简朴,多给人淡雅、谦虚之味。
朝鲜半岛南部地区接近亚热带气候,气温高有潮湿,而北部地区邻接大陆,属寒冷地区。南部地区的建筑主要考虑防暑和防潮,建阁楼式木地板建筑,其特征为开放式;北部地区的建筑则主要考虑防寒,建半地下或地上火炕式建筑,其特征为封闭式。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南北方建筑形式的融和,最终形成了既有开放式木地板居室、又有封闭式火炕居室的独特的朝鲜式建筑。
4.从居住建筑造型装饰上来看
韩国居住建筑为突出造型的外观美,造型意匠有所考虑,力图使造型显现出设计原理,如采用校子凸肚状,柱子内倾斜,隅柱突出,屋檐曲线等特有方法。装饰和色彩上重视细部、多样变化,与中国的建筑相比,多中庸之美,如窗户周边装饰,别具风趣,表达无限的事缘之意(见图4)。朝鲜族建筑美的待征是端雅之美和朴素美。虽刻化细部,但更追求小中见大,拙中取巧,侧重整体美的构成,具有一种强壮、庄重的美。
通俗地讲,在居住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上,中国是大陆性,韩国是半岛性;从外观上看,中国的庄重性,韩国的流畅性,各具风采;在建筑色彩上,中国表现为有序多元的繁华性,韩国表现为清晰淡雅性,中国和韩国在居住建筑文化上相互之间有着极深的渊源和联系,对它们之间建筑文化的异同点的比较研究以及对这些异同点在居住建筑上的表现的分析。更有助于我们发掘和掌握中国和韩国居住建筑文化的特质,从而为如何在新时代要求下发展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 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黄浩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 李信昊,金俊峰等.东北地域农村朝鲜族民居实态调查研究.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9)
[5] 杨洪青,原向东.浅谈韩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几点思考.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5(1)
注:本文发表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