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国家行业执行标准GB19064

合集下载

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保障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应当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

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耐候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国家标准的制定,可以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当规定产品的安全性能。

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和外部因素,因此安全性能尤为重要。

标准化的安全性能测试可以有效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另外,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还应当规定产品的可持续性。

包括材料的环境友好性、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排放等方面的要求,这有助于推动太阳能产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听取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需要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促进国内外产品的互认和互通。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发展、产品质量和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才能够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电池板国家标准能够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能蓄电池国家标准

太阳能蓄电池国家标准

太阳能蓄电池国家标准太阳能蓄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光伏发电、商业光伏发电和光伏电站等领域。

为了规范太阳能蓄电池的生产、安装和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从材料、性能、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太阳能蓄电池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太阳能蓄电池的国家标准对其材料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太阳能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太阳能蓄电池的材料进行了限制,禁止使用有害物质,保障产品的环保性。

其次,国家标准对太阳能蓄电池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太阳能蓄电池的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寿命等性能指标都在国家标准中有所规定,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这些性能指标的规定,不仅有利于产品的质量监督,也有利于用户在选购产品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比较。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太阳能蓄电池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要求。

太阳能蓄电池作为一种电气产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国家标准对太阳能蓄电池的防火、防爆、防雷击等安全性能进行了规定,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

除了上述方面,国家标准还对太阳能蓄电池的生产、安装、维护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国家标准还对太阳能蓄电池的标识、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产品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依据。

总的来说,太阳能蓄电池国家标准的制定,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规范太阳能蓄电池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为太阳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太阳能蓄电池产业能够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水平,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能光伏系统电源控制器企业标准

太阳能光伏系统电源控制器企业标准

QB宁波圣彼电气有限公司企业Q/SL-J Y-201-201C太阳能光伏电源控制系统检验标准(第一版第0次修改)(本稿完成日期:2010年11月25 日)2010-11-25 发布编制: 袁光辉审核: 潘海武 批准:2010-11-26 实施宁波圣彼电气有限公司发布Q/SL-JY-201-2010太阳能光伏电源控制器1目的 本标准之规定,在于生产部门于生产、维修部门于维修、品管部门于检验时均可有一正确标准作依 循,使本公司所生产产品之品质及可靠度都能有一定之水准以符合顾客需求。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能光伏电源控制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 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源控制系统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次检验抽样 计划(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GB/T 2829 — 2002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4技术条件 4.1 外观 4.1.1 4.1.2 4.1.3机壳表面镀层牢固,漆面均匀,无剥落,锈蚀变形及裂痕。

控制器外壳上的丝网印字应清晰干净。

面板平整,标牌,标记文字符合要求,功能显示正确。

4.2 结构 4.2.1 出端子或接口符合连接要求,极性标示清楚。

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紧固件无松动,元件无丢失,主要零部件完好,输入输 4.3 性能 4.3.1 功能说明: LED 1 (蓝色)充电指示灯:白天当太阳能硅板电压高于电池电压,并且电池电压低于 时,电池进入充电状态。

太阳能国标要求(一)

太阳能国标要求(一)

太阳能国标要求(一)太阳能国标相关要求一、背景介绍太阳能国标是指为了规范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安装、使用和维护等环节,保障太阳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标准体系。

其目的是提高太阳能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太阳能产业的繁荣。

二、太阳能国标的主要要求1.产品设计和制造要求–太阳能产品的设计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性要求,包括保护措施、防雷击、光电转化效率等。

–制造过程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太阳能电池片的选材和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

2.安装和维护要求–安装太阳能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和电气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安全可靠。

–安装位置和角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日照条件,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能转换效率。

–太阳能设备的维护应及时进行,包括清理灰尘、定期检查电池组和电路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使用和管理要求–太阳能产品的使用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对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发电效果、电池组状态等。

–对于离网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电力并网及用电安全的管理制度。

4.环境保护要求–太阳能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噪音和废气等。

–废弃的太阳能产品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例子解释太阳能国标要求的应用1.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要求方面,太阳能国标要求太阳能灯具的光效达到一定标准,避免能量的浪费。

同时,要求使用环保材料制造灯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在安装和维护要求方面,太阳能国标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选择适当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能利用率。

并且,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灰尘,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在使用和管理要求方面,太阳能国标要求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发电效果和电池组状态。

太阳能电池 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 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和术语、性能要求、测试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性能要求是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规定了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工作温度范围、耐久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其次,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方法,包括了光电转换效率的测试、输出功率的测试、工作温度范围的测试、耐久性的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的制定可以帮助生产厂家和使用者准确地评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保证太阳能电池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太阳能电池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方便使用者对太阳能电池进行识别和管理。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使用,保证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促进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选择和使用太阳能电池时,应该严格遵守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的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并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时也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太阳能电池国家标准,共同推动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光伏组件 标准

光伏组件 标准

光伏组件标准摘要:一、光伏组件标准的重要性二、光伏组件的主要标准1.输出功率2.工作寿命3.机械强度4.电性能损失和成本三、最常用或通用的光伏组件标准四、结论正文:一、光伏组件标准的重要性光伏组件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光伏组件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伏组件的主要标准1.输出功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是其核心性能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因此,标准要求光伏组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输出功率。

2.工作寿命:光伏组件的工作寿命要求长达20-30 年。

为保证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的稳定,要求组件所使用的材料、零部件及结构在使用寿命上互相一致,避免因一处损坏而使整个组件失效。

3.机械强度:光伏组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如冲突、振动等。

因此,要求光伏组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经受这些外力的考验。

4.电性能损失和成本:光伏组件在组合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电性能损失,从而影响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

因此,要求组合引起的电性能损失小,同时要降低组合成本,提高性价比。

三、最常用或通用的光伏组件标准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用或通用的光伏组件标准主要有IEC 61730、UL 1741和GB/T 19064-2017 等。

这些标准涵盖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工作寿命、机械强度、电性能损失和成本等方面,为光伏组件的生产、测试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结论光伏组件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测试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

一、导言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标准旨在评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际要求,并为生产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这些标准涵盖了电池的材料、结构、光电转换效率、耐久性、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

二、测试标准分类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和组件测试标准:包括硅片、背电极、前电极等关键组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以及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评估。

2. 光电转换效率测试标准:用于评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等关键参数的测试。

3. 耐久性测试标准:用于评估太阳能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温度循环、湿热循环、机械冲击等多种环境条件下的测试。

4. 电池性能测试标准:包括输出功率、电池效率、线性特性等多个性能指标的测试,以评估太阳能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5. 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用于评估太阳能电池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低辐射等环境的测试。

三、国际标准组织和标准目前,国际上有多个组织负责制定太阳能电池测试标准,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1. IEC标准:IEC发布了一系列的太阳能电池测试标准,包括IEC 61215、IEC 61646和IEC 61730等。

这些标准涵盖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耐久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2. ANSI标准:ANSI发布了一系列与太阳能电池相关的标准,包括ANSI/UL 1703和ANSI/UL 1741等。

这些标准主要关注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危害。

四、测试方法和步骤太阳能电池的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准备: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并对其进行清洁和预处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伏行业标准测试标准汇总表(精华)

光伏行业标准测试标准汇总表(精华)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光伏器件 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光伏器件 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光伏器件 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 准光谱辐照度数据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 方法 光伏器件 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 的等效电池温度(ECT) 光伏器件 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 失配误差的计算 光伏器件 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
21 GB/T 20321.1-2006
22 GB/T 20321.2-2006
23 GB/T 20513-2006 24 GB/T 20514-2006 25 GB/T 2297-1989 26 GB/T 25382-2010 27 GB/T 26071-2010 28 GB/T 26072-2010 29 GB/T 26972-2011 30 GB/T 28866-2012 31 GB/T 29054-2012 32 GB/T 29057-2012 33 GB/T 29195-2012
序号
标准编号
一 国家标准,共72项
1 GB 24460-2009
2 GB 29551-2013
3 GB 30252-2013
4 GB 50794-2012 5 GB 50797-2012
6 GB/T 13539.6-2013
7 GB/T 16895.32-2008 8 GB/T 18210-2000 9 GB/T 18479-2001 10 GB/T 18911-2002 11 GB/T 18912-2002 12 GB/T 19064-2003 13 GB/T 19115.1-2003 14 GB/T 19115.2-2003 15 GB/T 19393-2003 16 GB/T 19394-2003 17 GB/T 19939-2005 18 GB/T 19964-2012 19 GB/T 20046-2006 20 GB/T 20047.1-2006

太阳能电池板执行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执行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执行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规范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和使用。

首先,太阳能电池板的执行标准包括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

在材料方面,太阳能电池板应选用优质的硅材料,并严格控制材料的纯度和晶体结构,以确保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在工艺方面,执行标准要求生产厂家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并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其次,太阳能电池板的执行标准还包括对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在性能方面,执行标准要求太阳能电池板应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的输出功率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安全方面,执行标准要求太阳能电池板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和防火性能,以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太阳能电池板的执行标准还包括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要求。

执行标准要求生产厂家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执行标准还要求用户在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时,应合理设计系统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太阳能电池板的执行标准是保障太阳能电池板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执行标准,才能保证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太阳能标准精选(最新)

太阳能标准精选(最新)

太阳能标准精选(最新)G1557《GB/T1557-2006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1558《GB/T1558-2009硅中代位碳原子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2296《GB/T2296-2001太阳电池型号命名方法》G2297《GB/T2297-1989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2881《GB/T2881-2008工业硅》G4271《GB/T4271-2007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6424《GB/T6424-2007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6492《GB/T6492-1986航天用标准太阳电池》G6494《GB/T6494-1986航天用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G6495.1《GB/T6495.1-1996光伏器件: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6495.2《GB/T6495.2-1996光伏器件: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6495.3《GB/T6495.3-1996光伏器件: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G6495.4《GB/T6495.4-1996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修正方法》G6495.5《GB/T6495.5-1997光伏器件: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G6495.7《GB/T6495.7-2006光伏器件: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6495.8《GB/T6495.8-2002光伏器: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6495.9《GB/T6495.9-2006光伏器件: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6495.10《GB/T6495.10-2012光伏器件第10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6497《GB/T6497-1986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9535《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11010《GB11010-1989光谱标准太阳电池》G11011《GB11011-1989非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的一般规定》G11073《GB/T11073-2007硅片径向电阻率变化的测量方法》G12936《GB/T12936-2007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12962《GB/T12962-2005硅单晶》G12963《GB/T12963-1996硅多晶》G12964《GB/T12964-2003硅单晶抛光片》G12965《GB/T12965-2005硅单晶切割片和研磨片》G15405《GB/T15405-2006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G17049《GB/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17050《GB/T17050-1997热辐射术语》G17169《GB/T17169-1997硅抛光片和外延片表面质量光反射测试方法》G17581《GB/T17581-2007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17683.1《GB/T17683.1-1999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G17781《GB/T17781-1999技术能量系统基本概念》G18210《GB/T18210-2000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18479《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18708《GB/T18708-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绝热性能试验方法》G18713《GB/T18713-2002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18911《GB/T18911-2002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18912《GB/T18912-2002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18974《GB/T18974-2003太阳集热器热性能室内试验方法》G19064《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9141《GB/T19141-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19165《GB/T19165-2003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G19393《GB/T19393-2003直接耦合光伏(PV)扬水系统的评估》G19394《GB/T19394-2003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19561《GB/T19561-2004寒地节能日光温室建造规程》G19775《GB/T19775-2005玻璃-金属封接式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G19939《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19964《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20042.1《GB/T20042.1-200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G20046《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20047.1《GB/T20047.1-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结构要求》G20095《GB/T20095-2006太阳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G20513《GB/T20513-2006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20514《GB/T20514-2006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23888《GB/T23888-2009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器》G23889《GB/T23889-2009家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24460《GB24460-2009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24767《GB/T24767-2009太阳能重力热管》G25074《GB/T25074-2010太阳能级多晶硅》G25075《GB/T25075-2010太阳能电池用砷化镓单晶》G25076《GB/T25076-2010太阳电池用硅单晶》G25965《GB/T25965-2010材料法向发射比与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半球发射比试验方法》G25966《GB/T25966-2010带电辅助能源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25967《GB/T25967-2010带辅助能源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G25968《GB/T25968-2010分光光度计测量材料的太阳透射比和太阳吸收比试验方法》G25969《GB/T25969-2010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部件选材通用技术条件》G26071《GB/T26071-2010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G26072《GB/T26072-2010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G26849《GB/T26849-2011太阳能光伏照明用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G26915《GB/T26915-2011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的能量转化效率与量子产率计算》G26969《GB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6970《GB/T26970-2011家用分体双回路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26971《GB/T26971-2011家用分体双回路太阳能热水系统试验方法》G26972《GB/T26972-2011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G26973《GB/T26973-2011空气源热泵辅助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技术规范》G26974《GB/T26974-201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技术要求》G26975《GB/T26975-2011全玻璃热管真空太阳集热管》G26976《GB/T26976-2011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技术条件》G26977《GB/T26977-2011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28737《GB/T28737-2012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控制装置》G28738《GB/T28738-2012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内置式带翅片的金属热管》G28745《GB/T28745-2012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试验方法》G28746《GB/T28746-2012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技术要求》G28866《GB/T28866-2012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G29054《GB/T29054-2012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G29055《GB/T29055-2012太阳电池用多晶硅片》G29158《GB/T29158-2012带辅助能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技术规范》G29159《GB/T29159-2012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用玻璃管》G29160《GB/T29160-2012带辅助能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性能试验方法》G29195《GB/T29195-2012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29196《GB/T29196-2012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29319《GB/T29319-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29320《GB/T29320-2012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29321《GB/T29321-201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29504《GB/T29504-2013300mm硅单晶》G29505《GB/T29505-2013硅片平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G29506《GB/T29506-2013300mm硅单晶抛光片》G29595《GB/T29595-2013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29724《GB/T29724-2013太阳能热水系统能量监测》G29759《GB/T29759-2013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G29848《GB/T29848-2013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G29849《GB/T29849-201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表面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29850《GB/T29850-201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补偿度测量方法》G29851《GB/T29851-201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B、Al受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29852《GB/T29852-201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P、As、Sb施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30152《GB/T30152-2013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G30153《GB/T30153-2013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G30427《GB/T30427-2013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30532《GB/T30532-2014全玻璃热管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G30592《GB/T30592-2014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方法》G30724《GB/T30724-2014工业应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G30859《GB/T30859-2014太阳能电池用硅片翘曲度和波纹度测试方法》G30860《GB/T30860-2014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线痕测试方法》G30861《GB/T30861-2014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G30869《GB/T30869-2014太阳能电池用硅片厚度及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G30983《GB/T30983-2014光伏用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G30984.2《GB/T30984.2-2014太阳能用玻璃第2部分:透明导电氧化物膜玻璃》G31163《GB/T31163-2014太阳能资源术语》G50364《GB/T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50495《GB50495-20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50604《GB/T50604-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50787《GB50787-2012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50794《GB50794-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50795《GB/T50795-2012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50796《GB/T50796-201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50797《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50865《GB/T50865-2013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50866《GB/T50866-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J5856K《GJB/J5856-2006K标准太阳电池检定规程》GJ5939K《GJB5939-2007军用便携式太阳能供电设备通用规范》QJ1019A《QJ1019A-1995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Q4051《QB/T4051-2010太阳能热水器用温控混合阀》J10286《JB/T10286-2001日光温室结构》J10288《JB/T10288-2001连栋温室结构》J10292《JB/T10292-2001温室工程术语》J10294《JB/T10294-2001湿帘降温装置》J10296《JB/T10296-2001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J10297《JB/T10297-2001温室加热系统设计规范》J10306《JB/T10306-2001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规范》J10906《JB/T10906-2008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YD1073《YD/T1073-2000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SJ10698《SJ/T10698-1996非晶硅标准太阳电池》SJ11209《SJ/T11209-1999光伏电器第6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NY513《NY/T513-2002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电辅助热源》NY514《NY/T514-2002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NY610《NY/T610-2002日光温室技术条件》NY651《NY651-2002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NY759《NY/T759-2003承压式家用太阳热水器技术条件》HJ362(合)《HJ/T362~363-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太阳能集热器、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CE84《CECS84~85:1996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E348《CECS348:2013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CJ318《CJ/T318-2009大阳能热水系统用耐热聚乙烯管材》JGJ203《JGJ203-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J264《JGJ/T264-2012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JGJ267《JGJ/T267-201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C2001《JC/T2001-2009太阳电池用玻璃》JC2064《JC/T2064-2011半导体用透明石英玻璃棒》JC2065《JC/T2065-2011太阳能电池硅片用石英舟》JC2066《JC/T2066-2011太阳能电池硅片用石英玻璃扩散管》JC2067《JC/T2067-2011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JC2170《JC/T2170-2013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JC2194《JC/T2194-2013陶瓷太阳能集热板》YS808《YS/T808-2012太阳能装置用铜带》NB32001《NB/T32001-2012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NB32002《NB/T32002-2012太阳能草坪灯》NB32003《NB/T32003-2012太阳能热利用自限温电热带》NB32004《NB/T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NB32005《NB/T32005-2013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NB32006《NB/T32006-2013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32007《NB/T32007-2013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32008《NB/T32008-201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32009《NB/T32009-201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32010《NB/T32010-201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32011《NB/T32011-2013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32012《NB/T32012-2013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32013《NB/T32013-2013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规程》NB32014《NB/T32014-2013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32016《NB/T32016-2013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32017《NB/T32017-2013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NB32018《NB/T32018-2013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NB32019《NB/T32019-2013太阳能游泳池加热系统技术规范》TB10112《TB/T10112-2005铁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JJ48《JJG48-2004硅单晶电阻率标准样片检定规程》。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检测标准介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检测标准介
电池的再充电能力。 最终容量试验( UBC2) : 通过对蓄电池的充电和
放电, 测量蓄电池的第二次可用容量( UBC2) 。 上述 6 个步骤完成后,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系统
特性曲线, 从而确定系统平衡点, 并得出安装地点使 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平均辐照量。
( 3) 最大电压时负载运行试验 验证负载在高辐照度和高荷电最大电压值时运 行的适应性。在上述条件下负载运行1小时, 应不会损 坏。 系统性能试验从功能性、独立运行性和电池经 过过放后的恢复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测试, 从而 给出系统不会过早失效的合理确认。
( 3) 恢复: 系统电压在“恢复试验”中应表现为 上升趋势。在整个恢复试验中, 充入蓄电池的总安时 数( Ah) 应大于或等于 UBC1 的 50% 。
( 4) 在 UBC1 容量测试后, 负载再次在第 3 个 “恢复试验”时或之前开始运行。
( 5) 系统平衡点( 见系统特性曲线) 应和被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岗女工情迷太阳灶, 太阳能促进再就业
3 系统性能试验
系统性能试验分为预处理、性能试验、最大电压 时负载运行的适用性三个阶段。
( 1) 预处理 预处理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系统正常运行 时蓄电池充满断开时的电压 ( HVD) 、蓄电池欠压 断开时的电压 ( LVD) 。试验前应按照制造商的说 明对蓄电池进行预处理 ( 如果制造商在系统文件 中说明蓄电池不需要预处理, 则可不进行预处 理) 。如果光伏组件为非晶硅, 则还应进行光致衰 降试验。 ( 2) 性能试验 性能试验按照图 1 所示的 6 个步骤进行。 初始容量试验( UBC0) : 按照标准要求安装好系 统后, 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 测量蓄电池容量, 得到蓄电池的初始可用容量( UBC0) 。 蓄电池充电循环试验( BC) : 给蓄电池再充电。 系统功能试验( FT) : 主要验证系统和负载的运 行是否正常。 第二次容量试验( UBC1) : 通过对蓄电池的充放 电, 测量蓄电池的第一次可用容量( UBC1) 和系统的

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规范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应用,保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

首先,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形尺寸、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工艺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

其次,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性能测试和评定提出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耐久性、防火性能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的测试评定,可以全面了解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际性能表现,为用户选择和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此外,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还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安装结构、接线方式、防雷防盗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安装和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和性能,也有利于促进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健康发展,推动太阳能产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各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__解释说明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__解释说明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太阳能电池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和稳定性,在进行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

国际标准针对太阳能电池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原则和要求,以确保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互认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首先,我们将介绍国际标准组织及其在制定标准方面的作用。

然后,我们将探讨太阳能电池测试的重要性,并概述现有的国际标准框架。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太阳能电池测试中的关键指标,包括效率、耐久性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分析国际标准对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推动产业规范化、促进贸易发展以及增加符合国际标准产品需求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和阐述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包括标准的制定机构、重要性和现有概述。

同时,我们将详细探讨太阳能电池测试中的关键指标,以及国际标准对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加深对太阳能电池测试国际标准的认识,为相关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并为未来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启示。

2.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国际标准:2.1 国际标准组织介绍: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国际上有多个负责制定和管理太阳能电池测试标准的组织。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和美国能源研究与开发管理局(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

IEC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国际性标准化组织之一,在太阳能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太阳能电池测试的标准。

NREL作为美国著名的太阳能研究机构,在太阳能电池测试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太阳能电池测试的重要性: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可再生清洁能源转换的核心部件,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对推动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至关重要。

整机检验规范最新

整机检验规范最新

一、目的依据下面各项检测标准,对出厂设备进行一系列标准检测,规范检测者的操作步骤。

二、适应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确认PWM控制器是否符合出厂规范的检测。

三、职责品质部对出厂产品负主要责任四、参考标准1.GB/T 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执行标准控制器第6 部分:技术条件》2.GB/T 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执行标准控制器第8部分:试验方法》五、检验(试验)环境及所需设备1.检验所需万用表、直流稳压源、整流桥、钳流表、噪声测试仪(dB仪)、可调阻性负载、功率分析仪、温度测试仪 2.试验除检验所列设备外另需设备高低温试验箱、酸碱烟雾试验箱、数字示波器、振动试验台六、检测内容详细说明见下面操作规范标准充放电控制器产品工厂质量控制检测要求备注:√为(例行检验)整机检验必测试项,空白为抽测项1.设备外观标准要求与内容:1)机壳表面镀层牢固,漆面匀称,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2)机壳面板平整,所有标牌、标记、文字符合要求,功能显示清晰、正确;3)各种开关便于操作,灵活可靠;4)太阳能电池方阵或组件、蓄电池和负载的连接点和极性有明显标志。

技术要求:1)机壳:a.机壳表面必须光滑,线条清晰,色泽均匀b.表面无裂纹、变形、划伤、毛刺、脱漆、缝隙等损伤;无凹凸痕,边缘菱角无突起物(不刮手);c.机壳表面涂层均匀,不允许有明显可见的色差、漆点杂物、玷污、皱纹等;d.机壳两侧要求平整,顶部变形应小于4mm,侧面、正面变形应小于2mm;e.所有的预留孔不得堵塞,不允许有毛刺。

开关、按键等安装处必须平整无毛刺。

2)标牌、标识、文字:a.标牌、标识:文字内容、排列方式、颜色按照设计者或客户要求确定,与设备实物一致;b.文字一般采用汉字的简化字体,有特殊要求的可以使用繁体字、少数民族文字,出口的采用英文。

汉字、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书写及字号参照GB4457.3规定;c.文字、符号大小和线条粗细应整齐醒目,排列均匀,不应断缺和模糊不清3)功能显示:功能显示正确、清晰。

光伏组件的国家标准

光伏组件的国家标准

光伏组件的国家标准[标准号] GB/T 9535-1998[标准名称]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实施时间] 1999-06-01[标准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该组件是在GB/T4797.1中所定义的一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本标准仅适用于晶体硅组件,有关薄膜组件和其他环境条件如海洋或赤道环境条件的标准正在考虑之中。

本标准不适用于带聚光器的组件。

本试验程序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通过此试验的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期望值将取决于组件的设计以及它们使用的环境和条件。

[标准号] GB/T 14008-1992[标准名称] 海上用太阳电池组件总规范[实施时间] 1993-06-09[标准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海上用硅太阳电池组件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型海上用硅太阳电池组件,不适用于聚光或其他类型的太阳电池组件。

海上用硅太阳电池组件。

[标准号] GB/T 17683.1-1999《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标准名称] 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实施时间] 1999-11-01[标准内容]本标准提供了一套标准光谱辐照度分布,适用于在直射辐照度和半球向辐照度下确定太阳能热系统、光伏以及其他系统、部件与材料的相关性能。

[标准号] GB/T 19064-2003[标准名称]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实施时间] 2003-09-01[标准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文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及用电器等组成的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

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本标准2003年4月15日发布,2003年9月1日实施,本刊摘录主要内容如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网型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及其部件的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文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

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的质量标准

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的质量标准

《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的质量标准》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其制造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保证光伏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各国和各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的质量标准:
1. 国际标准:IEC61215 和 IEC61730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光伏电池质量标准。

IEC61215 规定了光伏电池的性能和安全要求,如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等;IEC61730 则规定了光伏电池的可靠性和质量管理要求,如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

2. 欧洲标准:EN 62108 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光伏电池质量标准。

该标准在 IEC61215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针对欧洲市场的特殊要求,如环境温度、耐湿性、抗振性等。

3. 中国标准:GB/T 19064 和 GB/T 3168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光伏电池质量标准。

GB/T 19064 规定了光伏电池的性能和安全要求,如转换效率、功率温度系数、最大功率点跟踪等;GB/T 31686 则规定了光伏电池的可靠性和质量管理要求,如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

除了以上标准,光伏电池制造行业还需要遵守一些其他的质量标准,如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同时也为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光伏电池制造行业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为光伏电池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为了满足这些标准,光伏电池制造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光伏电池,满足市场的需求。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初评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初评
GB/T 18288-2000蜂窝电话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总规范
QB/T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3部分: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
29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全部参数
0414
QC/T 744-2006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30
光伏能系统PVES用二次电池和蓄电池组
部分参数
0414
DIN EN 61427: 2006光伏能系统PVES用二次电池和蓄电池组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0414
GB/T 光伏器件 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
5
盐雾腐蚀
0414
IEC61701-1995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6
紫外试验
0414
IEC61345-1998
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7
汞、镉、铅含量
0414
GB/T 20155-2006
电池中汞、镉、铅含量的测定
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19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
全部参数
0414
GB/T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
20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
全部参数
0414
GB/T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1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全部参数
0414
GB/T 22199-2008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全部参数
0414
IEC 通用铅酸蓄电池阀调整型.第1部分:一般要求、功能特性.试验方法
37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
全部参数
0414

控制器检验标准

控制器检验标准

光伏控制器检验方法浙江德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控制器技术要求(GB/T 19064-2003)1. 1 环境条件1.1.1 正常使用条件环境温度:一5一+400C;相对湿度:镇93%,无凝露;海拔高度:簇1 000 m; >1 000 m时应按 GB/T 3859. 2-1993规定降容1. 1.2 贮存运输条件温度:一2。

一+700C;振动:频率 10^55 Ha,振幅 0. 70 mm,扫频循环 5次。

1.2 外观结构要求1.2. 1 机壳表面镀层牢固,漆面匀称,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

1.2.2 机壳面板平整,所有标牌、标记、文字符合要求,功能显示清晰、正确。

1.2. 3 各种开关便于操作,灵活可靠.1.3 控制器调节点的设置1.3. 1 根据蓄电池的特性及地区环境情况在出厂前预调好。

1.3.2 不同荷电状态的蓄电池可以有不同的充电模式1.4 充满断开(HVD)和恢复功能控制器具有输人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的功能。

对于接通/断开式控制器.设计标准值为 12V的蓄电池,其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的电压参考值如下:1.4. 1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5.。

一15.2 V,恢复:13.7V,1.4.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4.8-15. 0 V,恢复:13. 5 V1.4. 3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4.1-14.5V,恢复:13. 2 V1.5 脉宽调制型控制器脉宽调制型控制器与开关型控制器的主要差别在充电回路没有特定的恢复点。

对于标准值为12 V的蓄电池,其充满电压的参考值如下:1.5. 1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5.。

一15. 2 V1.5.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 VD: 14.8--15.0 Vo1.5. 3 密封型铅酸蓄电池:充满断开 HVD: 14.1--14.5 Vo1.6 温度补偿对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大的情况,控制器应当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其温度系数应是IRT节电池一3-7 mV/0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