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施工排水(PPT53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应用环形井点或U形井点, 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路处可不封闭。
平面布置
2、井点管距离基坑或沟槽上口宽不应小于1.0m,以 防局部漏气,一般取1.0~1.5m。 3、井点管间距应根据土质、降水深度、工程性质等 按计算或经验确定,一般采用0.8、1.2、1.6或2.0m。 4、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的总管长度,一般为100~ 200m。
•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沟槽或基坑开挖之前,
预先在基坑周侧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利用抽水 设备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形成干槽施 工的条件 。
第二节 明沟排水
一、地 面 截 水 二、坑内排水 三、涌水量计算
明沟排水包括地面截水和坑内排水。 明沟排水法适用于除细砂、粉砂之外的各 种土质。
一、地 面 截 水 通常可以利用挖出之土沿四周或迎水
轻型井点全貌图
1—钢管;2—小孔;3—塑料管 4—细滤网;5—粗滤网;6—粗铁丝 保护网;7—井点管;8—铸铁头
滤管构造
轻型井点组成
轻型井点组成
(二)轻型井点系统的工作原理
轻型井点系统是利用真空原理提升地下水的。
(三)轻型井点设计
轻型井点的设计包括:平面布置,高程布 置,涌水量计算,井点管的数量、间距和抽水 设备的确定等。
井点露出地面高度,一般取0.2~0.3m。
高程布置
轻型井点的降 水深度以不超过 6m为宜。如求出 的H值大于6m,则 应降低井点管和抽 水设备的埋置面, 如果仍达不到降水 深度的要求,可采 用二级井点或多级 井点。
总涌水量计算
井点系统是按水井理论进行计算的。水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据不同情况分为:井底达到不透水层的称为 完全井,井底未达到不透水层的称为非完全井; 地下水有压力的是承压井,地下水无压力的是 无压井。
Construction Of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第二章 施工排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明沟排水 第三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第一节 概述
施工排水包括排除地下自由水、地表水和雨水。
施工排水方法
• 明沟排水是在沟槽或基坑开挖时在其周围筑堤
截水或在其内底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将地下 水或地面水汇集到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走。
渗透系数(m/d) 0.1~50 0.1~50 0.1~2 <0.1 20~200 10~250
降低水位深度(m) 3~6 6~12 8~20
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 根据选用的水泵确定
>15
第三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一、轻 型 井 点 二、喷 射 井 点 三、电 渗 井 点 四、管 井 井 点 五、深 井 井 点 六、回 灌 井 点
无压完全井环形井点系统
式中
Q 1.366 K 2H ss
lg R lg x0 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s——水位降低值(m); x0——基坑假想半径(m)。
为深厚透水层时,H值可增加3~4m;
R——影响半径(m); r0——基坑半径(m)。矩形基坑
r0


L
4
B

不规则基坑 r0
F

。其中L与B分别
为基坑的长与宽,F为基坑面积。
2、基坑近河沿时
Q 1.36KH 2 lg 2D r0
式中 D——基坑距河边线距离(m); 余同上公式。
选择水泵时,水泵的总排水量一般采用基 坑总涌水量Q的1.5~2.0倍。
井点计算由于受水文地质和井点设备等许 多因素的影响,所计算的结果只是近似数值, 对重要工程,其计算结果必须经过现场试验进 行修正。
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
1、当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 采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
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 系数较大时,可采用双排线状井点;
高程布置
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储水层 所在位置,集水总管的高程等决定,但必须将滤 管埋入储水层内,并且比所挖基坑或沟槽底深 0.9~1.2m。
集水总管标高应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 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 心与总管齐平。
井点管埋深
H ' H1 h iL l
明沟排水采用的抽水设备主要有离心 泵、潜水泥浆泵、活塞泵和隔膜泵等。为 了合理选择水泵型号,应对总涌水量进行 计算。
一、地 面 截 水 二、坑内排水 三、涌水量计算
1、干河床时
Q

1.36KH 2
lgR r0 lg
r0
式中 Q——基坑总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稳定水位至坑底的深度(m);当基底以下
式中 H'——井点管埋置深度(m); ΔHh—1———降井水点后管地埋下设水面位至至基基坑坑底底面面的的距安离全(m距);离(m), 一般为0.5~lm; i——水力坡度,与土层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 素有关,根据扬水试验和工程实测确定。对 环状或双排井点可取1/10~1/15;对单排线状 井点可取1/4;环状井点外取1/8~1/10; L——井点管中心至最不利点(沟槽内底边缘或基坑 中心)的水平距离(m); l——滤管长度(m)。
一、轻 型 井 点
• 轻型井点系统适用于在粗砂、中砂、细砂、
粉砂等土层中降低地下水。 (一)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二)轻型井点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轻型井点设计
(四)轻型井点管的埋设与使用
(一)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轻型井点系统由滤管、井点管、弯联管、 集水总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
1—井点管;2—滤管;3—总管;4—弯联管 5—水泵房;6—原地下水位 ; 7—降水后地下水位
第三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如 细砂、粉砂等)等情况下,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 法。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包括轻型井点、喷射井 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等。
各种井点的适用范围
井点类别 单层轻型井点 多层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 电渗井点 管井井点 深井井点
一侧、二侧筑0.5~0.8m高的土堤。
一、地 面 截 水 二、坑内排水 三、涌水量计算
二、坑内排水
在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沟槽或基坑时, 通常采用坑内排水的方法。
如果基坑较深还可以采用分层明沟排水,此 种方法只适用于粗粒土层和渗水量小的粘性土。
三、涌水量计算
一、地 面 截 水 二、坑内排水 三、涌水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