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
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运用的一门技术学科。
它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的完全交通运输任务;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究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2、离散型分布:描述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到达的车辆数、或在一定路段上分布的车辆数是的所谓的随机变量、描述这类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用的就是离散型分布。
3、车辆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
4、区间车速:车辆驶过某段路程的长度与所用的总时间(包括中途停车损失时间在内,但不包括客、货运车在起、终点的调头时间)之比。
5、驾驶疲劳:是指由于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心里上的疲劳及客观测定驾驶人能力低落的总称。
6、空间占有率:某瞬间、在一定长度的道路上,全部车辆的总长度占观测道路长度的百分比,用Rs表示。
7、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用辆/h,或辆/昼夜或辆/秒表示。
8、反应时间:是从接受到刺激到作出反应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9、地点车速:车辆驶过某断面的瞬时速度。
10、车头时距:是指在同一车道、同向连续行驶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通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
用ht表示,单位S/辆。
二、简述题1、简述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及负俄日想分布的适用条件和各自特征答:泊松分布适用条件:适用于低流量无干扰的车流状态,特征:S2/m=1 二项分布适用条件:适用于车流处于拥挤状态,车流行驶的自由度小。
特征:S2/m<1 负二项分布适用条件:适用于车流受到干扰,车辆到达量的波动度大的车,特征:S2/m>1 答:人、车、路、和环境是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四大要素,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定的不可分割的因素。
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行为和性质对道路交通整体都将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都要依赖其他要素的行为和性质,每个要素对整体的影响都不再具有独立的性质而是与其他一个或几个要素相互联系,是一个涉及人的行为在自然环境中构成的复合系统。
交通工程学
第一章交通工程学定义1.1 交通工程学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2.1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2.1.1 道路交通的基本三要素(1)人: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
(2)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
(3)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2.1.2 车辆交通特性车辆动力性能包括:(1)最高车速: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km/h)。
(2)加速时间(或加速度):分为原地起步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时间是指汽车由第Ⅰ挡起步,以最大的加速度逐步换至高档后达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大多是用高挡或次高挡由30km/h或40km/h,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
(3)最大爬坡能力:汽车满载时Ⅰ挡在良好的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i max(%)表示。
2.1.3 道路交通特性(1)道路网体系道路网体系一般分为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两大体系。
公路网主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及乡村的交通联系,城市道路网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通联系。
所谓的道路网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道路等级、功能、布局、密度等宏观体系要素以及道路线形、断面、结构以及配套设施和管理等微观技术标准与要求。
(2)公路网等级划分按照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五级,另有等外公路。
按照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镇村道路等四级,另外还有专用公路。
(3)城市道路网等级划分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分为:①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快速交通骨架作用,联系城市主要片区,连接各条主干路、对外交通出入口,满足交通流大量聚集快速流动的要求。
②主干路:在城市交通中起“通”的作用以交通功能为主、服务功能为辅,要求通过的车辆快而多。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P1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P7 交通工程学科的外延: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P7 交通工程学的性质: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P7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P18 交通三要素的特征:交通三要素就是人、车、路。
P30 路网密度规划:必须遵循两条原则:1、道路网密度、间距与不同等级道路的功能、要求相匹配。
2、道路网密度、间距与城市不同区域的性质、人口密度、就业密度相匹配。
P31 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P32 交通特性的分析一般要从三方面来进行:1、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2、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3、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P34 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最高峰,在交通量呈现最高峰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P37 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的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P38 地点车速: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因此观测时L尽可能取短,通常以20~25m 为宜,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规划。
交通工程学课件(完整版)-
§1-4 我国的交通工程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我国的交通现状
1. 综合运输 2. 公路交通 3. 城市交通
二.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及面临的任务
1.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 2.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1)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①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 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 ③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 ④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⑤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 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⑦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⑧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
(3) 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 究
①区域交通控制软件系统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②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设备与配套技术的研究; ③高等级公路情报采集与信息传输、监控技术的研究; ④高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体制、理论方法
与设施的研究; ⑤高等级公路立交规划设计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4) 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
hs
V 3.6
ht
式中:V――汽车行驶速度(km/h)。
§2-2 交通量特性
一. 交通量的定义
交通量 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
某一段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按交通类型分, 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一 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方向的 车辆数。
1.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
1 365
365
KN L
K Q Vs
式中:K――车流密度(辆/km);
N――单车道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交通工程学相关概念
交通工程学相关概念一、交通工程学概述:1.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和范围: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交通流和运输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制定政策、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式,维持和改善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益和质量。
2. 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和结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分为陆运、水运和空运三个部分,并由运输设施、运输车辆和运输服务三个方面构成。
3. 交通流及其特性:交通流是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组成的流动,其特性包括车流量、车速、密度和流量等。
4.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指保障交通系统所有元素的安全,包括车辆、行人、道路和交通设施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交通模型:1. 交通模型的概念和分类:交通模型是将实际交通系统中的各种元素和规律,抽象出来形成的数学模型。
主要分类包括宏观模型、中观模型和微观模型。
2. 交通流模型:交通流模型是用于描述交通流特性和交通流动态的数学模型,通过预测交通流状况来指导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3. 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模型:道路网络模型是用于描述道路网络特性和交通运行情况的数学模型,公共交通模型则是描述公共交通运输特性和运行情况的数学模型。
4. 交通行为模型:交通行为模型则是描述交通用户行为的数学模型,能够揭示交通用户的出行特征、习惯和需求等。
三、交通运输规划:1. 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包括基于统计学、问卷调查、行程生成模型和交通模型等方式,用于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交通情况,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指通过推广合理出行方式、改善交通设施、调整交通流动等方式,符合公众需求的前提下优化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
3. 交通影响评估:交通影响评估是评估某项交通规划、设计或决策对交通、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变化,以确定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方法。
4. 交通运输规划的实践和案例:交通运输规划的实践和案例包括城市交通规划、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区域交通规划等,包括多种交通方式和管理手段。
交通工程学1-8
交通工程学1-8一、介绍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在交通工程学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模拟等内容。
二、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主要包括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为交通规划和交通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道路的几何设计、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改善交通环境。
四、交通控制交通控制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等控制措施。
通过合理的交通控制,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优化交通网络的运行。
五、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交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通过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交通模拟交通模拟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模拟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评估不同方案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通过交通模拟,可以进行交通方案的预测和优化,提高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研究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控制,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八、交通工程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交通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交通工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更加人性化和环保。
另外,交通工程还将与其他学科如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进行深度交叉,共同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
总结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学科,包括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模拟、交通安全等内容。
交通工程学
第一章交通工程学称为“5E”科学,包括执法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环境environment和能源energy;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的成立是交通工程学诞生的标志;1979年张秋回国讲学,创办了交通工程专业;第二章驾驶员的行车过程就是感知、判断决策和操纵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道路中的人包括:乘客、行人、驾驶员;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行人交通常用的基本参数为步频、步幅和步速;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Vmax,汽车的加速度或加速时间t,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Imax;第三章交通量指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交通体的数量;平均日交通量AD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第30小时交通量是指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交通量;美国和日本取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交通量的空间分布:㈠地域分布:各省市,地区间交通量分布差异明显;㈡城乡分布:城区→近郊→远郊→乡村㈢方向分布方向分布系数Kd=重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总交通量100%,<Kd<;㈣车道分布:行车道大于超车道,中间车道大于两侧车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K月,表达式如下:K月=AADT÷MADT=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一日内以小时计的交通量的最高值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流量比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全天交通量的比值,反映高峰小时流量的集中程度;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推算的高峰小时流率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PHF;PHF=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流率,PHFt=高峰小时交通量÷t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通量60/t<1统计交通量的方法有人工计数法、流动车法、摄像法和自动计数法;车道条数=Qd2÷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Qd=AADT K时Kd第四章区间车速:车辆驶过某段路程的长度与所用的总时间之比;区间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车速的特征参数:中位车速、85%车速和15%车速;地点车速调查样本要求:观测的车辆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30辆;测量行驶时间和行程时间的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和跟车法;第五章交通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间所存在的车辆数;交通密度调查方法:出入量法、摄影法和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第六章固定延误是指由交通控制、交通标志、交通管理等引起的延误;行程延误是指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实际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P86图6-3,其中虚线表示累计到达的车辆数;实线为离开的累计车辆数,两曲线之间的水平间隔就是某辆车通过瓶颈路段所需的时间,垂直间隔则为某段时间受阻车辆数;两曲线围成的面积是所有受阻车辆通过瓶颈路段所需的总时间,记为Da;第七章交通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Q=N÷t=NVs÷L=KVs;五个特征变量:临界速度Vm、临界密度Km、阻塞密度Kj、自由流速度、最大交通量Qm; 第八章泊松分布,当交通量不大且没有交通信号干扰时,基本可以用泊松分布拟合观测数据;当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时,车头时距则服从负指数分布;反之结论也成立;非自由行驶状态的逐一跟驰车辆有以下的行驶特性:制约性、延迟性和传递性;排队论是研究系统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排队现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系统中的顾客既包括排队等候服务的顾客也包括正接受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即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引入以下记号:M代表负指数分布或泊松输入,D代表确定型输入或服务,Ek为厄兰分布;第九章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理想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对通行能力研究则通常采用“15min”作为分析时段;交通流可分为连续性交通流连续流和间断性交通流间断流;服务水平A,车流为自由流;服务水平B,车流处于稳定流的较好部分;服务水平C,车流处于稳定流范围的中间部分;服务水平D,车流处于稳定交通流的较差部分;服务水平E,车流常处于不稳定流状态;服务水平F,车流处于强制流状态;最大服务交通量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力;高速公路一般由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三部分组成,包括匝道—主连接处及匝道—相连公路连接处;次要道路上的车辆每小时能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数量为:Q次=Q主e^-qt0÷1-e-qt0环形交叉口类型:常规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大于25m、小型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小于25m和微型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一般小于4m;第十章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包括客流调查、车流调查和货流调查;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区域划分越小,工作量越大⑴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⑵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⑶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现成的统计资料;⑷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质心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⑸分区数量适当,分区中人口以1-2万人为宜,靠市中心分区面积小些,靠市郊的面积大些; 公路网:方格形、放射形、带形和放射环形;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警告标志: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禁令标志:圆形或顶角朝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多为白底、红圈、黑图案;指示标志: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其颜色为蓝底、白色图案;计算题8-11车流在一跳双向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v为80km/h;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h;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单向;在过渡段的车辆降至22km/h;这样持续了;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h单向;⑴试估计内桥前的车辆平均排队长度;⑵估计整个过程的阻塞时间;解⑴计算排队长度桥前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单向,其V/C比约为4200÷﹙1940×3﹚﹚,交通流能保持畅通行驶,车道内没有堵塞现象,因此桥前来车的交通流密度k1为:k1=q1/v1=4200÷80=53辆/km在过渡段,由于该处只能通过1940×2=3880辆/h,而现在却有4200辆/h的交通需求强度,故在过渡段出现拥挤,过渡段的交通流密度k2为:k2=q2/v2=3880÷22=177辆/km 得:vm=﹙q2-q1﹚/﹙k2-k1﹚=﹣﹙3880-4200﹚/﹙177-53﹚=﹣/h表明此处出现排队反向波,其波速为/h;因距离为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且开始时刻排队长度为0,末的排队长度为×,此过程中排队长度均匀发生变化,故此处的平均排队长度为:L=﹙0×+×﹚÷2=⑵计算阻塞时间高峰过去后,排队即开始消散,但阻塞仍要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阻塞时间应为排队形成时间即高峰时间与排队消散时间之和;排队消散时间t′:已知高峰后的车流量q3=1956辆/h<3880辆/h,表明通行能力已有富裕,排队开始消散;排队车辆数为:﹙q2-q1﹚×=﹙4200-3880﹚×=541辆消散能力为:q3﹣q2=1956-3880=﹣1924辆/h则排队消散时间:t′=﹙q2-q1﹚×/|q3-q2|=541÷1924=阻塞时间t:t=t′+=。
交通工程学 考研大纲
交通工程学考研大纲交通工程学是交通与运输工程学科领域中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一门学科。
交通工程学是以满足人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需求为研究对象,以交通规划、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交通设施建设、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交通信息工程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应用科学。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与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自身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是与其他工程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借鉴的交叉学科。
一、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1. 交通系统理论涵盖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演化、发展、结构、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2. 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介绍交通需求、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 交通建模理论包括交通系统流态模型、交通需求模型和交通影响模型等基础理论。
二、交通工程的基本技术与方法1. 交通工程设计方法介绍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方法与技术。
2. 交通工程管理与控制包括交通管理理论、交通控制技术与方法,交通运行与调度等方面内容。
3. 交通工程建设技术介绍交通设施的建设施工技术与方法。
三、交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1. 交通工程与城市规划介绍交通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发展。
2. 交通工程与环境保护介绍交通工程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3. 交通信息工程包括交通信息工程系统的构成、应用、发展等方面内容。
四、交通安全与风险管理1. 交通事故理论与预防介绍交通安全的基本理论,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 交通风险管理包括交通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五、国际交通工程与合作1. 国际交通工程与标准介绍国际交通工程标准与规范。
2. 国际交通工程合作包括国际间的交通工程技术合作与交流。
六、交通工程学科前沿1. 先进交通技术介绍交通工程学科在先进技术应用与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2. 交通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与难点介绍交通工程学科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和难题。
七、实践与创新1. 交通工程应用与创新介绍交通工程学科在实践应用中的经验与教训,促进交通工程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特点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特点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交通系统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学科。
它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交通流量,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交通工程学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道路、公共交通、交通信号、交通管理、交通规划等。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如下:1. 多学科交叉:交通工程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土木工程、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运输经济学等。
它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的交通问题。
2. 多尺度研究: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个体交通参与者,也包括整个交通系统。
它可以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交通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实践导向:交通工程学注重实践应用,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
它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等方法,来评估和优化交通系统的性能。
4. 系统思维:交通工程学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
它不仅关注交通网络的单个组成部分,还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交通工程师需要考虑交通需求、交通流量、交通设施等因素,来设计和管理交通系统。
5. 可持续发展:交通工程学强调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它致力于减少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交通发展。
交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
它研究如何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人群的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交通需求预测、交通设施布局、交通模式选择等因素。
2. 交通设计:交通设计是指根据交通规划的要求,设计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具体方案。
交通设计需要考虑道路几何、交叉口设计、交通信号设计等因素,以确保交通系统的安全和顺畅。
3.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指通过交通控制手段,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
它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管制、交通管理中心等方面的内容。
4.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研究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交通工程学》
整理课件
1.创立初期:主要是交通管理,诸如给驾驶员发 执照,设立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机,进行路面画 线等,以减少交通事故、交通阻塞。
2.交通工程发展的中期
为了疏导交通,减少交通事故、交通公害等,提 高道路通行能力,于是,倡导“组织交通”、“交通 规划”等,用计算机控制交通,改进道路线形设计 等。
础,近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为交通工程学提供了
理论依据和实践条件,是推动交通工程学发展的
理论基础。
整理课件
(三)交通工程学发展概况
以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为标志,到如 今学科只有80年历史。
创立初期20世纪30年代,主要工作是如何通过交 通管理来减少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采取诸如设立 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路面划线等措施。40年 代增加了交通调查、交通规划,综合考虑不同交通 方式的特点,使之衔接。50年代高速公路兴起,将 道路通行能力、线形设计、立体交叉设计、停车场 问题等列入交通工程研究课题。
整理课件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交通工程学发展
交通工程学建立初期其作用不够明显,自身的发 展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随着应用数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的兴起和发展 ,为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 控制理论、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为 交通自动控制、交通自动检测提供了条件。
公路运输的发展是促使交通工程学建立的物质基
❖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规划、几何设计及交通管理, 研究道路网、车站及与其相邻接的士地与交通工具的 关系,以便人和物的移动达到安全、有效和方便。
❖ 澳大利亚著名的交通工程学教授布伦敦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 第2章 交通特性
• •
•
•
彩色路面
发热电缆融雪系统
小结
• 人、车、路及环境交通特性(了解)
• 人、车、路及环境的协调(了解)
§2-2 交通量特性
本节内容
• 交通量定义及时空分布 • 设计小时交通量 • 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的概念(补充)
2.2.1 交通量的定义
• 交通量(traffic volume)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
• 行人交通特性基本参数 • 行人过街行为特征
–距离短、速度慢; –绿色、占用交通资源少; –通达性强; –依个人意志选择路线与位置; –群体效应。
2.1.3. 车辆的交通特性
• 机动车的分类
–汽车(Motor Vehicle)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 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可用于: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其它 特殊用途,如急救、殡仪等。
是乘客、行人、道理维护管理人员等 ;
车:大、中、小型客、货车、常规公交车、BRT车辆以及轨 道车辆等; 路:人与车的载体,空间网状结构; 环境:外界影响与力量总和。
2.1.1 驾驶员交通特性
图2-1 驾驶员驾驶反应行为模式
• 驾驶员交通特性
–驾驶员驾驶反应模式 –驾驶员生理基础
• 人眼在驾驶中的作用
• 道路的功能
–道路功能是指道路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 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 道路的功能 • 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公路的分类与分级 国道
按其重要性 和使用性质
省道
高速 一级
按技术标准
县道
专用公路
二级 三级 四级
• 道路的功能 • 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绪论§1.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原因:(1)学科历史短,才五、六十年时间;(2)各国交通状况不一,发展程度不同;(3)各学者研究的角度,观点,方法不同。
§1.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定义: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辞海)交通基本要素:●需求-人、物的运转(以人为本、公交优先)●供给-传输交通的效率:(运行效率与运营效率);城市交通的基本功能必要客流、物流的移动不只是交通工具的移动交通问题的原因分析城市规划的不当土地使用性质、人口的分布不当交通规划不当:交通设施规模、设施分布(空间分布)、设施结构(不同规格的设施)、交通系统结构(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大容量交通和小容量交通系统结构与衔接)不当;交通问题的原因分析交通设施的使用不当,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滞后交通政策的不当:不当的决策过程和建设与投资政策,影响上述工作的合理化,影响投资与运营效益的发挥。
§1.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2、各国对交通工程学的定义美国:交通工程学是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到道路的规划、几何设计、运营和道路网,终点站、毗邻地带以及道路交通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关系。
澳大利亚的W.R.Blunden认为:交通工程学是关于交通和出行的量测科学,是研究交通流和交通发生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为了使人和物有效的移动,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到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
§1.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英国:交通工程是道路工程中研究交通运营与控制、交通规划、线形设计的那一部分。
前苏联:交通工程学是交通过程的规律和交通对道路机构、人工构造物影响的科学。
根据交通工程涉及的内容,交通工程又被称为“5E”科学: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法规(Enforcement),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1.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我们可以接受的定义: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于交通相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
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1 交通工程学是道路工程的一个分支,它涉及道路规划,几何设计,交通管理和道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以使交通运输安全,有效,方便。
2交通工程学内容: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道路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分析交通规划交通事故与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停车场及服务设施城市交通系统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3道路网布局公路网布局(1)放射性公路网:适用于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郊区的交通辐射,可促进中心城市对地区的影响,但周边城镇之间及郊区之间的运输不方便;(2)三角形公路网:三角形路网适用于规模相当的重要城镇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达性好,运输效率高,但建设量大;(3)并列形公路网:平行的几条干线分别联系一些城镇,而处于两条线上的城镇之间缺少便捷的连接道路,是一种不完善的道路布局;(4)树杈形公路网:树杈性公路网是公路网的最后一级,是从干线上分支出去的支线公路,将基层的乡,村,镇连接起来。
城市道路网布局(1)棋盘形道路网布局:棋盘形道路网布局严整,简洁,交通方向性强,道路网分布较为均匀,交叉口交通组织容易,但道路网的通达性差,过境交通不易分流,不容易形成城市中心(2)带形道路网:利于公共交通的布线和组织,但容易造成纵向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不容易形成城市中心(3)放射形道路网:保证了带形布局的优点,同时缩短了到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但是交通压力较大,过境交通不容易分流(4)放射环形道路网:增加了过境分流的优点,为了克服放射形的缺点,通常避免将过多的放射路线引入城市中心4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段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交通流率:是指把不足1h的时间段内观测到的交通量等效转换成单位小时的车辆数区别:交通量是通过实际观测或者通过预测得到的值,交通流率是通过对不足1h的交通量等效转换的等效值5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是指在一年中,在指定地点观测的交通量总和除以一年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称为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ADT):是指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间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交通量(MADT):周平均交通量(WADT):6 例题2-1 2-2 P 227设计小时交通量:Eg.设计小时交通量意义是什么?如何确定的?(P31习题3)答:意义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设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适当的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如何确定:1年的8760h中,从大到小排列的小时交通量中的第30位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是最适合的K=30HV|AADT8 行车速度的定义eg. 地点车速,行使车速、形成车速的定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行使车速和行程车速有什么区别,其相互关系如何?(p31习题2)(1)地点车速:是指车辆行驶通过某一点的瞬时速度。
交通工程学简介
交通工程学简介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一门进展中的交叉学科。
它与运输工程学、道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电子工程学、功效学(Ergonomics曾译名人机工程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紧密相关,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且其内容不断进展丰富。
*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给交通工程学所下的定义是:交通工程学是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
它设计到规划、几何设计、道路交通治理、道路网、终点站、毗连用地,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
*澳大利亚学者给交通工程学所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关于交通和出行的测量科学,是研究交通流和交通发生差不多规律的科学。
*英国的定义是:道路工程学中研究交通营运与操纵、交通规划、线形设计的那一部分叫做交通工程学。
*前苏联的定义是: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过程的规律和交通对道路结构、人工构造物阻碍的科学。
*我国的交通工程专家们亦提出过不同的定义,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一样认为: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差不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而不是原有其他学科分支的聚拢和取代,其具体内容目前尚在进展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排列于定义之中,据此,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操纵和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安全、高效、快捷、舒服的一门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学的内容交通特点、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几何设计、交通组织治理、交通安全、停车场及服务设施、公共交通、交通环境爱护。
1)交通特点2)交通调查*交通量、车速和车流密度调查*行车时刻和延误调查*停车调查*公共交通客流调查*公路客、货流调查*道路通行能力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起讫点调查3)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研究各种不同车流密度的交通流特点与其表达参数之间的关系,寻求拟合交通流状态的最佳模型,为制定交通治理方案、增建交通设施、评定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交通工程学全
一、名词解释。
1.流率:交通量时刻在变化,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当时间段不足1h时,所计算的平均交通量通常称为流率。
2.高峰小时系数伊四):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高峰小时系数的一般表达式:3.设计通行能力:是指一设计中的道路的一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道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
4. TOD的中文含义: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5.时间平均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时,观测时间内地点车速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称为时间平均车速。
1V = _z vt n ii=1Vt :时间平均车速,Km/h;VI:第i辆车的地点车速,Km/h;n:观测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数。
6.区间平均车速: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
一L• nv = _______S寸t i i=1晨;区间平均车速,km/h;n:行驶该行程L的次数;L:行程长度,Km;1 :第i次行程的行程时间,h。
7.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将一年8760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列号第30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叫做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
8.理论通行能力:也称为理想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能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判断1.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是根据平均车速(km/h)来划分的,该指标也就是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效率指标。
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相近专业: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
知识能力
知识能力
1)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 3)具有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4)熟悉掌握道路工程建设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 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40年代注意到交通规划问题。50年代注意研究道路交 通中人、车、路三者的相互关系,创立了交通流理论。60年代开始在交通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控制信号灯、处理资 料和制订规划,并注意研究交通公害问题。70年代在交通工程领域引入系统工程的知识。
4)道路线形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道路交叉口、道路景观、道路出入口和道路渠化设计。 设计方针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畅通。
5)交通管理。研究如何采用一系列手段正确处理交通中人、车、路三者间的关系,保证交通安全,减少交 通公害。
课程
课程
a)学科: 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b)主要课程: 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工程力学、城市道路设计、道路立交工程规划与设计、 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交通枢纽规划、交通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交通机电工程、系统工程、交通管理与控 制、高速公路管理、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组织、交通安全工程、交通环保工程、技术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电 路分析与电子技术等。 c)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道路制图、测量实习、技术经济学、汽车驾驶与检测、港站实习等。
交通工程学课程内容
交通工程学课程内容一、引言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学科,涉及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交通规划、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网络规划两个方面。
1.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综合规划,包括道路、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等的布局和设计。
通过科学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交通网络规划交通网络规划是指对整个交通网络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道路网络、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络等。
通过合理的交通网络规划,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连通性和通行效率,优化交通资源的利用。
三、交通设计交通设计是指对交通设施和交通设备进行设计和布局,包括道路设计、交通信号设计和交通设备配置等。
1.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指对道路的线形、纵横断面、交叉口等进行设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舒适和高效。
道路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环境和交通安全等因素,以提供合适的道路设施和交通服务。
2. 交通信号设计交通信号设计是指对交叉口和道路的交通信号进行设计,以控制交通流量和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信号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交叉口类型、行人需求等因素,以确保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和顺畅。
3. 交通设备配置交通设备配置是指对交通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进行配置,以提高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交通设备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指示牌等,通过合理的配置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四、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指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管理和运营,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1. 交通流管理交通流管理是指对交通流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模型分析、交通流优化等。
通过合理的交通流管理,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2. 交通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是指对交通安全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交通事故分析、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法规执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基本概念1、交通系统:由人、车、路、环境等交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2、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3、视力:认得的眼睛分辨物体形状、大小的能力。
4、驾驶员的动(静)视力:动视力是驾驶员观察物体运动的视力;静视力是待检人员站在视力图表前面,距视力表5m,依次辨认视标测定的视力。
5、视力的适应:人的眼睛对于光亮程度的突然变化,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6、视野: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
7、制动反应时间: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把右脚移到制动踏板上去所需要的时间。
8、制动器作用时间:从开始踏制动踏板到出现最大制动力的时间(包括制动系统传递的延滞时间和制动力增长时间)。
9、持续制动时间:从出现最大制动力到使车辆完全停住的时间。
10、饮酒或醉酒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11、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
12、平均交通量:交通量不是一个静止的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代表交通量。
13、高峰小时交通量: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期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4、分别说明ADT,AADT,MADT,和WADT的含义并写出相应数学表达式:平均日交通量(AD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15行驶车速:它是指车辆在某一路段所行距离,用有效行驶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除之所求的车速。
16、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17、设计车速: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18、时间平均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时,某段时间内车速分布的平均值,称为时间平均车速,简称平均车速。
19、区间平均车速:某瞬间道路上某区间内全部车辆车速分布的调和平均值,或者定义为一批车辆通过某一路段时,其行驶距离与各辆车行程时间的平均值之比。
20、85%位车速: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85%位车速为71km/h。
21、50%位车速: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快速车与慢速车出现数量相等的车速,又称为中位车速。
22、15%位车速: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15%的车辆低于该速度。
15%位车速是用来确定最小限制车速,低于该车速的车辆将成为其他车辆的行驶障碍,尤其在等级较高的公路上不应当允许低于15%位车速的车辆行驶。
23、交通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24、最佳车流密度:在交通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称为最佳车流密度。
25、阻塞车流密度:道路上的车流使车辆几乎无法行进,即发生交通阻塞时的交通密度,称为阻塞密度。
26、车头间距:指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之间的距离。
27、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之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28、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两种。
①空间占有率:即某一瞬时,单位长度路段上行驶的车辆总长占该路段长度的百分比,用Rs表示, Rs=×100%由上式可见交通密度除与交通量有关外,还与车辆的类型有关,另外还与空间平均车速有关。
②时间占有率:单位观测时间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时间所占单位观测时间的百分比,用Rt表示,Rt=×100%由上式可见时间占有率与车型及地点车速有关。
29、基本通行能力: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车辆数。
这是假定理想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论通行能力。
以C基或CB表示。
30可能通行能力:指某已知公路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计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车)最大数目,以C可表示。
31、设计通行能力:是指设计中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预计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有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行的车辆最大数目,记作C设。
它用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标准。
32、交通规划:是指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该目的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而“交通规划”就是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33、高速公路: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34、一级公路:是指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35、二级公路:是指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货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36、三级公路:是指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货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37、四级公路:是指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货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38、客、货流OD调查:是指交通出行是人和物从某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的移动。
一次交通出行的两端点即始点或终点称为交通端点。
一次交通出行必定存在两个出行交通端点。
交通出行的始终点调查简称OD调查。
39、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二、简答题1.道路交通的特点:系统性,动态性,复杂性2.交通工程学的作用:能促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方案的形成和实施;能有效的减少和避免交通拥挤.混乱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运输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能够通过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达到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的效果;能够促使车辆和道路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协调发展提高交通规划和公路网规划水平及道路的整体设计和施工水平;能增进汽车驾驶员.乘客.行人.骑自行车者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减少道路运输中的货物损失;能够减少空气污染.交通噪声等交通公害;能够提高各项交通工作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法制教育水平等。
3.促进交通工程学建立和发展的两个因素:汽车工业和公路运输4.驾驶员的可靠性取决于三个因素:驾驶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个性与感受交通情报的特性以及在动态交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5.略6汽车设置ABS和EBS的作用:ABS:简称汽车防抱死系统,其作用是防止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紧急刹车防止车轮暴死而缩短刹车距离。
EBS:称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高速计算出四个轮胎附着不同而导致的摩擦力数值,然后制动,使其达到制动力与摩擦力的匹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7.驾驶员遇到外界的五种信息:早显信息;突显信息;潜伏信息;微弱信息;先兆信息8.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的关系: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都是描述交通运行速度的指标,时间平均车速用于描述某地点一段时间内交通流的平均运行速度,区间平均速度用于描述某一路段某一瞬间交通流的平均运行速度。
9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10.我国道路服务水平及等级划分:我国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一级水平:驾驶员能自由后较自由的选择期望的速度,交通流属基本自由流状态及稳定流状态中的较好范围。
二级水平:驾驶员自由度受一定限制,交通流状态属于稳定流的中间及中下范围又拥挤感。
三级水平:驾驶员选择车速的自由度受到很大限制,交通流接近不稳定流时常出现交通拥挤现象。
四级水平:靠近上限时每小时交通量达到最大值驾驶员处于无自由选择车速余地的状况,交通流变成完全强制状态,能通行的交通量不稳定且时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11.道路实践通行能力与理论通行能力的关系12.道路通行能留主要应用在那些反面:道路规划设计方面;道路交通管理方面;交通运输管理与运输调度方面;路政管理与公路养护方面13.交通规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和步骤:内容:经济调查和分析;交通现状调查;交通需要调查;根据以上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和交通评价模型,对现状系统进行整合交通评价,并进行未来个个时期的交通需求预测;根据预测提出交通治理方案和交通规划方案;在上述方案综合交通评价基础上确定道路网的布局;建立数据库,不断进行交通信息反馈,修订交通模型.交通预测数据和规划方案,使规划方案保持持续和不断完善。
14.我国公路如何分级:高速公路昼夜交通量为四25000-55000六45000-80000;一级公路;二级公路3000=7500;三级公路1000-4000;四级公路双1500一下.单200一下15.公路网规划有哪些要求:公路网规划必须与其他运输网密切配合,使其构成一个互相协调的综合运输;干线网的技术等级根据通过地区的重要性及交通量的大小来划分并规划沿线交通设施和修建顺序:要充分利用原有公路和地方道路,并通过改善逐步提高达到路网等级和技术标准要求;应符合分期修建和工程经济的原则;应力求做到公路网密度小而运输线短,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的要求;公路网规划还应注意配合地方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开发区地方资源的需要;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和远景交通量,从全局出发,结合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综合确定;环境保护的要求。
16.OD调查的目的:对远景交通量的预测.道路类型和等级的确定.互通立交的设置.道路横断面的的设计.交通服务实施的配置.交通管理与控制.规划方案和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以及财务分析等,提供定量依据,进而为教育规划的完善和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17.OD调查的方法:家庭访问调查;交通区域圈线交通调查;交通阻越线交通调查18.交通规划的目的: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系统;解决目前道路交通问题;获得交通运输最佳效益四论述题1: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什么?答:交通量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与经济活动等对交通的需求.这种需求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增长并因为经济生产的季节性等影响,也使道路交通量也随之呈现随时间变化的特征.2: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什么意义?答: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根据所绘制的曲线图可知,取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这样,使道路设计既满足了%时间内的交通需求,将交通拥挤时间保持在最低限度(只占%),又大大降低了公路建设费用,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