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一课一练(附答案)

第一课读懂彼此的心一、填空题:1.与父母沟通需要讲技巧,“四心”沟通法主要指的是、、、。
2、家人之间产生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学会以,主动将矛盾化解。
3、高要求和常督促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独立和自主标志着我们 .二、判断题:()1. 我们要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让自己合理的需求和做法得到他们的理解。
()2.家人商讨事情的时候,都认为我还小,我参与了也没用。
()3.家人严格地要求我们,也是对我们的关爱方式。
()4.每天出门,爷爷总说:“路上看车,注意安全!”这唠叨中饱含着爷爷对我的爱。
()5、家人的批评和打骂不是对我们的爱。
三、单项选择题:1.爷爷突然生病了,我可以()。
A.只管自己好好上学B.抽时间多陪陪他,安慰他C.让爸爸妈妈照顾他2.和家人发生矛盾时,我()。
A.和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B.他们说什么我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C.反思自己,和家人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四、简答题: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写一写吧。
(至少写三条)2. 请你发现自己父母的闪光点,为他们的“美”点个赞!(至少写三条)3.妈妈是一位超市的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三班倒”,经常晚上回来都10点了,“我”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表达对她的关爱呢?附:第一课参考答案:一、填空: 1、留心看细心听用心讲耐心说2、理性面对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3、爱在逐渐长大二、判断: 1----5 对错对对错三、单项选择: 1、B 2、C四、简答: 1 、略 2、略 3、“我”可以帮妈妈热好饭菜;提前给妈妈倒杯茶等。
第二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一、填空:1、作为子女,、,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2、家是我们生活的,情感的 , 精神的。
3、一个家庭承担着、、、等多方面的责任。
二、判断对错:1、妈妈说爸爸是男子汉要承担家里一切开支。
()2、当父母意见不一致时,我要站在妈妈的立场上,帮妈妈说话。
()3.我们还小还不能为家庭作贡献。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宪法是根本法》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宪法意识,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增强国家观念,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3.培养公平正义感,关爱他人,尊重社会公共利益,敢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4.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1.宪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2.宪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公民权利和义务。
3.宪法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提高法治意识,为构建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选择题: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判断题: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3.简答题:请简要说明宪法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注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他们对国家法律法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宪法内涵、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
学习难点:树立宪法权威。
学习准备:查找或购买现行宪法单行本知识窗: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答: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3、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答: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4、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答:(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我能行:一、填空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月()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设为国家宪法日。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2、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国家宪法日。
五年级道法教案第五课 宪法是根本法

1.感受宪法日,理解宪法日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正确认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守宪法。
在线教学课堂观课要点记录
第一课时
1.看视频,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感受宪法日:路边放置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法官给我们上宪法知识课、书店设置宪法图书专区等
国家的总章程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树立宪法权威
弘扬宪法精神
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PPT播放
教师说明
重难点讲解
1.快乐加油站
195452018 年 3 月 11 日
共分五个部分:序言、第一章总 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 旗、国徽、国歌、首都。
2.谈谈对歌词的理解,言之有理都可以。
PPT播放
我对这句歌词“记住 宪法在你身旁 蓝天下 宪法为我们护航”是这样理解的,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保障了我们未成年人的权益。
PPT播放
练习讲解
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20-23页
2.做一张宪法宣传小报,要求:小报能够围绕法治宣传主题做到图文并茂、观点鲜明、材料正确。
罗店中心校在线教学备课单
学科:道德与法治任教年级:五年级
课题
第五课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宪法意识,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能够通过书籍、网络等加深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
3.感受宪法日,理解宪法日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五年级道法教案第五课 宪法是根本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二、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难点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宪法的作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遵守法律法规。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法规。
4.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尊重和维护宪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宪法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宪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体现出尊重和维护宪法的行为。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宪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PPT演示文稿。
2. 收集和准备宪法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4. 准备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或宪法纪念馆,加深对宪法的了解。
2. 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
3. 邀请法学专家或律师来校讲座,让学生更专业地了解宪法。
九、教学反馈1. 在课后及时向学生反馈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2《宪法是根本大法》课堂练习试题(含答案)

2.宪法是根本大法填空题专项训练(含答案)1.()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法律()、法律()。
3.我国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
4.()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5.2014年主题:弘扬(),建设法治中国。
6.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7.2016年主题:( ),讲宪法。
8.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 ),维护宪法权威。
9.2018年主题: 尊崇宪法、( )、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1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12.()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4.在法律体系中,()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15.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16.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17.《》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1.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说课稿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271600一、说教材本课教学内容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年级下册册第二单元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
主要包括了感受宪法日,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权威三大部分。
本课编写内容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国家”第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律意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识。
本课编写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尊重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处于刚进入青春期,思想不成熟,做事易冲动,故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非常必要。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国家宪法日,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
2.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三个教学目标是有梯度的,先了解宪法是什么,再明白为什么宪法是根本大法,最后是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四、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明白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学习宪法有何意义。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宪法并掌握宪法知识,把宪法作为行动的根本依据。
五、说教法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环境理解宪法内容、宪法的权威性。
2.集体讨论法:老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说学法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调查法、自主探究法。
七、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宪法小视频、宪法文本。
学生准备:调查生活中与宪法息息相关的现象,体会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活动册五年级第二学期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第1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小小观察员参考答案:公共场所名称:分类垃圾投放点文明行为:能将垃圾按规定分类、定时投放。
不文明行为:趁管理员不在时,垃圾不分类,随意扔在垃圾箱外。
我的想法和建议: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对于违法的人要处罚。
大家主动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按要求定时、定点投放。
公共场所名称:小区健身苑公共设施遭破坏情况:踏步器毁坏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没法再使用我的想法和建议:加强宣传管理,大家爱惜使用,损坏的及时修好。
二、探究小博士参考答案:不文明现象:共享单车的破坏,乱停乱放,占用了人行道,私自配锁占为己用。
造成的后果:道路拥挤、绿化带被破坏、废弃单车堆积成山,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我的建议:大家爱惜使用,停放到指定地点,自觉遵守共享规则等。
第2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快乐加油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填写。
参考答案:我一共得了26颗星,其中“马路不乱穿”我做得最好,但是“餐食不浪费”我还要改进。
二、辨析小能手参考答案:观点一: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要从规范我们自己的言行做起。
车主不应该将车停在小区门口,长时间停放,更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张先生不应该不停地按喇叭。
他们可以通过更好的方法来处理。
观点二:孙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交通工工具秩序。
三、实践小达人参考答案:1.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
2.在网络活动中要守法自律,能辨析有害或不实的网络信息,部首不良言论和信息的误导,不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3.在网上冲浪时,要注意言行文明,不辱骂他人,不进行人身攻击。
第3课我参与我奉献一、实践小达人参考答案:活动时间:略活动地点:略活动内容: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如,参与爱心捐款、捐物;当小区垃圾分类的小小监督员;打扫小区公共场所等)活动感受:抒发真情实感,可以从“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建设,社区成员需要相互支持、帮助”等角度出发。
二、快乐加油站参考答案:(一)图一:她可能需要:人多的时候,需要别人耐心等待、搀扶过马路。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一课一练试题检测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一、填空题
1.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日突出宪法精神的原因是(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全部问题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2.下列关于刑法、宪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我们要( )
①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
②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③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关助
④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含答案)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
学习难点:树立宪法权威。
学习准备:查找或购买现行宪法单行本知识窗: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答: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3、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答: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 年 9 月、 1975年 1 月、 1978 年 3 月和 1982 年 12 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其中 1954 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1982 年 12 月 4 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4、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答:(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我能行:一、填空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 年()月()(、)日颁布的。
)(、)。
2014 年,我国将()设为国家宪法日。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含答案)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
学习难点:树立宪法权威。
学习准备:查找或购买现行宪法单行本知识窗: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答: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3、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答: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 年 9 月、 1975年 1 月、 1978 年 3 月和 1982 年 12 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其中 1954 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1982 年 12 月 4 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4、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答:(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我能行:一、填空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 年()月()(、)日颁布的。
)(、)。
2014 年,我国将()设为国家宪法日。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2 宪法是根本法 第5课时 同步练习

2 宪法是根本法一、知识广场1.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________和_______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________和必须履行的________。
【答案】(1). 根本法(2). 基础(3). 依据(4). 根本制度(5). 根本任务(6). 基本权利(7). 基本义务2.我国现行宪法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________月________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答案】(1). 1982(2). 12(3). 4(4). 12(5). 43.宪法是________的总章程,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集中体现。
人民通过________________管理国家。
【答案】(1). 治国安邦(2). 党(3). 人民意志(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在法律体系中,________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________。
【答案】(1). 宪法(2). 根本法5.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________知识。
宪法是我们行动的________。
【答案】(1). 宪法(2). 根本依据6.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________。
【答案】(1). 全国各族人民(2). 一切国家机关(3). 武装力量(4). 各政党(5). 各社会团体(6). 受到追究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的具体体现。
【答案】(1). 忠于宪法(2). 维护宪法二、判断大厅8.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五年级道法教案第五课 宪法是根本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理解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
2. 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宪法的具体内容和条款。
2.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公共场所不遵守秩序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法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 分析宪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宪法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4. 讨论宪法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让学生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组织结构等。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下周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宪法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如何在生活中遵守宪法。
2. 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校进行宪法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宪法的认识。
3. 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提高宪法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作业中对宪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宪法知识竞赛成绩:以宪法知识竞赛为依据,评价学生的宪法知识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宪法知识相关教材或读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课⼀练第⼆课宪法是根本法⼀课⼀练学习⽬标:1、让学⽣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
2、初步培养学⽣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引导学⽣运⽤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
学习难点:树⽴宪法权威。
学习准备:查找或购买现⾏宪法单⾏本知识窗: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神圣性表现)?答:①宪法具有⾄⾼⽆上的权威。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上的权威?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要地位,具有最⾼的法律效⼒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活中某⼀⽅⾯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效。
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法的关系。
3、我国先后颁布了⼏部宪法?答:第⼀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民代表⼤会分别于1954年9⽉、1975年1⽉、1978年3⽉和1982年12⽉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部宪法,1982年12⽉4⽇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宪法。
4、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答:(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活的⽅⽅⾯⾯.(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为作⽃争,⽤⾃⼰的实际⾏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我能⾏:⼀、填空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的()、()、()。
2、我国现⾏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设为国家宪法⽇。
3、我国的第⼀部宪法颁布于()年。
⼆、判断题(请在题⽬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社会⽣活⽅⽅⾯⾯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2宪法是根本法 一课一练(含答案)部编版

2.宪法是根本法一、仔细想,认真填1.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和,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的地位,是国家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宪法、宪法的具体体现。
4.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党政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的特权,一切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5.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是: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忠于,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监督,为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二、对号入座1.人民通过()管理国家。
A.民主投票选举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府机构和公安机关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设立国家宪法日()A.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B.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C.是因为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4.下列对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其他法律如同树的根,宪法好比树的枝叶B.宪法如同树的根,其他法律好比树的枝叶C.宪法和其他法律都如同树的根5.以下对设立“宪法日”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A.“宪法日”的设立使宪法精神抵达民心,是中国社会法制意识减弱的表现B.“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普及宪法,让全体国民都能敬畏宪法,遵守宪法C.“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各级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执政,依宪行政。
6.下列选项中对“宪法权威”说法不正确的是()A.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小学生有不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想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要掌握宪法知识7.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B.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三、我是小法官1.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教案

(五•四学制)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2.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3.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调查、召开主题班会、案例分析、阅读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宪法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树立宪法意识,崇尚宪法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宪法日,知道宪法是根本法和总章程,认识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
2.教学难点:认识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已初步形成。
但学生的宪法意识还没形成,需要法治专册教育,以初步树立宪法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宪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另外四年级学生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以抽象思维为主,对问题的思考比较全面深入。
据此特制订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1.教法:启发式、探究式,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理论联系实际3.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资料。
生课前调查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
1.播放“宪法日”视频。
提问:这段视频是为了宣传什么呢?2.生自由回答。
(庆祝国家宪法日)3.师谈话: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宪法是根本法(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感受宪法日活动与探究一:阅读感悟和情景体验(1)生阅读教材第12一13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国家宪法日是什么时间吗?☆你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吗?☆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国家设立宪法日重要意义: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一课一练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权威等基本知识。
学习难点:树立宪法权威。
学习准备:查找或购买现行宪法单行本
知识窗: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
答: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如何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
③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
④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3、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
答: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4、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答:(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我能行:
一、填空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月()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
设为国家宪法日。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
1、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
2、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国家宪法日。
()
3、宪法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
4、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5、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6、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
7、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
8、青少年要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
1、2018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扶按宪法、紧握右拳,依照宪法规定,庄严宣誓,体现了()
A、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宪法具有最高权威
D、领导人的示范作用
2、()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A、刑法 B 、宪法 C、民法 D、行政诉讼法
3、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9月17日
B、12月12日
C、12月4日
D、4月12日
4、人民通过()管理国家。
A、法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权利 D.宪法
5、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有哪些?()
①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宪法是国家总章程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在学习宪法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B.宪法主要规定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修改都需要全国人民通过
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7、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因为宪法是()
A.一切法律的总和 B.国家的根本大法
C.普通法律的具体化 D.个人基本活动准则
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 )
A.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化
B.规定了我们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C.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严格
9、2013年10月,新《旅游法》正式实施。
下列关于宪法与该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替代旅游法 B.宪法与旅游法地位相同
C.宪法是旅游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旅游法和宪法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
四、简答:
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何重大意义?
2、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3、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请编制2条宣传宪法的标语。
4、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习和了解宪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读图并回答问题。
(1)上图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图,用一句话或画图表述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 12月4日 12月4日
3、1945
二、判断:1-----8错错对对对对对对
三、选择:1-----5 ABCBC 6---9 DBCCC
四、简答:
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3、(1)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
4、(1)根本法(2)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