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频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跳频及其自适应技术

跳频及其自适应技术
通信干扰:使用通信干扰设备发射专门的干扰信号,破 坏或扰乱敌方的无线通信,是通信对抗的进攻手段。
通信抗干扰:在军事通信设备及系统中采用的通信反侦 察、反干扰措施,是通信对抗的防御手段。本次讲座重 点讨论有关通信抗干扰问题。
通信中遇到的干扰 人为干扰和非人为干扰 军事通信中非敌意的人为干扰:
历史
1、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雷达的发明,为了提高分辨率, 注重扩频思想。二次世界大战(WWII)中,军队对抗干扰 也有此思想。但真正有关扩频通信技术的观点是在1941年 由好莱坞女演员Hedy Lamarr 和钢琴家George Antheil提 出的。基于对鱼雷控制的安全无线通信的思路,他们申请 了美国专利#2.292.387。不幸的是,当时该技术并没有引 起美国军方的重视。 2、世界上第一个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是在美国的联邦通信 实验室(FTL)于1949年由Derosa和Rogoff完成的,成功的 工作在New Jersey和California之间的通信线路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跳频及其自适应技术
刘乃安
摘要
1、跳频概述 2、跳频系统原理 3、跳频系统的伪随机码 4、跳频系统的频率合成器 5、跳频系统的同步 6、跳频组网 7、跳频系统的应用 8、跳频自适应技术
扩展频谱
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它 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 传输方式。
支撑; 为进入军事通信领域提供一些入门知识。
通信抗干扰性能
信号隐蔽性
信号鲁棒性
无线信号的隐蔽性
用干扰容限
单位面积天线,在单位带宽 三个层次的条件,即:

跳频扩频系统

跳频扩频系统

跳频扩频系统一、定义及原理跳频扩频系统:采用码序列控制信号的载波,使之在多个频率上跳变而产生扩频信号。

接收端产生一个与信号载波频率变化相同移频信号,用它作变频参考,再把信号恢复到原来的频带。

调频系统可随机选取的频率数通常是几百个或更多。

跳频系统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控制,不断地、随机地跳变,因此跳频系统可视作载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

与直扩系统不同,跳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并不直接传输,而是用来选择信道。

跳频系统主要由PN码产生器和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的关键部件。

频率跳变系统的发射机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中,由PN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使发射频率能随机地由一个跳到另一个。

接收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与发射频率只差一个中频的本振频率,经混频后得到固定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恢复传送的信息。

此处,混频器实际上担当了解调器角色,只要收发双方同步,就可将频率跳变信号转换为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

二、跳频系统的结构发送端的波形接收端的波形四、跳频系统的优点跳频扩频技术的优点如下:(1)抗单频干扰,部分带宽干扰能力强跳频系统的抗干扰原理和直扩系统不同,直扩是靠频谱的扩展和解扩处理来提高信噪比的;跳频是靠躲避干扰,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

虽然不能像直扩系统那样,但由于载波频率是跳变的,减少了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进入接收机的概率。

故调频系统具有抗单频及部分带宽干扰的能力。

当跳频的概率数目足够多、跳频的带宽足够宽时,其抗干扰能力是很强的。

(2)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利用载波频率的快速跳变,具有频率分集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系统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3)便于实现多址通信应用跳频通信可以很容易地组建一个多址网络,网络内的各个用户都被分配了一个互不相同的地址码,就像电话号码一样。

每个用户只能接收其他用户针对其地址码发送来的信息,对发送给其他用户的信息,则不会解调出来。

跳频详解

跳频详解

跳频可分为快速跳频和慢速跳频,在GSM中采用的是慢速跳频,其特点是按照固定的间隔改变一个信道使用的频率.根据GSM的建议,基站无线信道的跳频是以每一个物理信道为基础的,因此对于移动台来说,只需要在每个帧的相应时隙跳变一次,其跳频速率为217跳/秒,它在一个时隙内用固定的频率发送和接收,然后在该时隙后需跳到下一个TDMA帧,由于监视其它基站需要时间,故允许跳频的时间约为1ms,收发频率为双工频率。

但对基站系统来说,每个基站中的TRX(收发信机)要同时于多个移动台通信,因此,对于每个TRX来说,能根据通信使用的物理信道,在其每个时隙上按照不同的跳频方案来进行跳变。

一、跳频的种类及各自实现的方法GSM中的跳频可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在北电系统中采用的是射频跳频。

基带跳频是通过腔体合成器来实现的,而射频跳频是通过混合合成器来实现的。

当采用基带跳频时,它的原理是在真单元和载频单元之间加入了一个以时隙为基础的交换单元,通过把某个时隙的信号切换到相应地无线频率上来实现跳频,这种做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而且费用也底。

但由于采用的腔体合成器它要求其每个发信机的频率都是固定发射的,当发信机要改动其频率时,只能人工调谐到新的频率上,其话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不同频率发射机发射,收发信机在跳频总线上不停的扫描观察,当总线发现有要求使用某一频率时,总线就自动指向拥有该频率的发信机上来发送信号。

采用基带跳频的小区的载频数与该小区使用的频点数是一样的。

当采用射频跳频时,它是在通过对其每个TRX的频率合成器进行控制,使其在每个时隙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方案进行跳频。

它采用的混合合成器对频带的要求十分宽松,每个发信机都可使用一组相同的频率,采用不同的MAIO加以区分。

但它必须有一个固定发射携带有BCCH的频率的发信机,其他的发信机可随着跳频序列的序列值的改变而改变。

两者的区别是:1、基带跳频采用的腔体合成器最多可配置8个发信机,而且衰耗小,此时衰耗仅为3.5dB;而射频跳频采用的混合合成器的容量较小,最多可配置4个发信机,而且衰耗大,当为H2D时,衰耗为4.5dB当为H4D 时,衰耗为8dB.显然,当基站配置较大时,采用混合合成器的基站的覆盖要小.2、腔体合成器对频段的要求不如混合合成器灵活,混合合成器所带的发信机可以使用一组频率,频点的间隔要求为200 K;腔体合成器的发信机仅能使用固定的频率发射,而且所用频点的间隔要求大于600K.3、基带跳频的每个发信机TX只能对应一个频点,而射频跳频的每个发信机TX能够发送所有参与跳频的频点。

《跳频通信系统》课件

《跳频通信系统》课件
采用适当的信号处理技术,如滤波、扩频、分集接收等,抑制多径干扰,提高 通信系统的性能。
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合成技术
高精度频率合成
为了实现高速跳变和减少邻道干扰,需要高精度的频率合成器来产生跳频信号。
低相位噪声频率合成
在跳频通信中,相位噪声对通信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用低相位噪声的频 率合成技术。
跳频通信系统通过在传输信息时 不断改变载波频率,以避开干扰 信号和保护通信内容不被窃听。
跳频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保密性好、抗多径干扰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

跳频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
调相(PM)调制
01
通过改变载波相位来传递信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较高
的频谱利用率。
调频(FM)调制
传输速率
跳频通信系统通过快速跳变频Hale Waihona Puke 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跳频点数
增加跳频点数可以增加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但同时也会增加系统 的复杂性。
调制解调方式
采用高效的调制解调方式可以提高跳频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
跳频通信系统的功耗优化
功耗
跳频通信系统的功耗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低功耗设计
采用低功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可以降低跳频通信系统 的功耗。
未来趋势
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技术的普及,跳频通信系统将有更广阔 的应用前景。
跳频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
军事通信
用于军事隐蔽通信和无线电指挥。
民用通信
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数传、卫星通信等领域。
物联网
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物联网应 用场景。
02
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
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跳频通信是一种利用载波频率在 一定频带内快速跳变以实现抗干 扰和保密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

跳频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系统
RFH 1 3 × 105 = = = 2 ×10 4 Tτ − Td 45 − 30
跳/秒
这一跳变速率在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 美国的JTIDS系统跳变 率已做到38 000跳/秒。
跳频速率和跳频数的确定
跳频频道数的确定
从抗干扰角度来看,跳频数N越大越好,因跳频系统的处理增 益Gp=N,但N大了则系统结构就比较复杂。
跳频用频率合成器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
直接式频率合成器
直接式频率合成器用混频、分频倍频构成,既能产生很多频 这是一种“和频”/“分频”方案。 “和频”/“分频”式频率合成器是由 率又能快速跳变频率。 一些完全相同的“和频”/“分频”基本单元串接而成的。 一个可以产生4096个频率的频率合成器例子如图6-24所示。
200 MHz
÷4
双双 电平 混中触
带带 自自触 C3 C4
÷4
C1 C2
门门自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f1 f2 f3 f4
C1
到门门自 输解输输
C12 5.0 MHz方自 电平混中触


自相输 组组
C9 C10
自相输 组组 C11 C1 2
双双 电平 混中触
带带 自自触
设s1(t)为发送的跳频信号,有
s1 (t ) = m(t ) cos[(ω0 + nωT )t + ϕn ]
其中, n=0,1,2,…,N-1;
(6-79)
cos[(ω 0 + nωT )t + ϕ n ] 为输出的FH信号(令振幅A=1);
ωT 为FH合成器跳变间隔,每跳持续时间为T,一般取 ωT = 2π / T ;
∆F ⋅ K ∆F 率总数与参考频率的数目(K)及混频的次数(A)有关,即为KA ∆f = =

跳频通信系统(跳频序列)

跳频通信系统(跳频序列)
20203138得到跳频序列238个构成最佳跳频序列族其汉明自相明互相关为8最长游20203139得到跳频序列238个构成最佳跳频序列族其汉明自相明互相关为8最长游20203140得到跳频序列238个构成最佳跳频序列族其汉明自相明互相关为8最长游r不能随意选取应该满足r与1的最大公约数为120203141得到跳频序列238个构成最佳跳频序列族其汉明自相明互相关为8最长游20203142gmwgmw序列是具有与m序列一样的双值自相关函数并且其线性复杂度比m序列的线性复杂度大得多
t8
f
2014-9-13
跳频序列的作用及其研究内容

跳频序列的作用

频率跳变以实现频谱扩展; 跳频组网时,采用不同的跳频序列作为地址 码,发信端根据接收端的地址码选择通信对 象。当许多用户在同一频段同时跳频工作时, 跳频序列是区分每个用户的唯一标志。 寻找跳频序列设计时的理论限制 设计出达到或接近理论限的跳频序列

汉明自相关最大旁瓣值的限制为:Pn-r-1;
H ( X ) p nr 1

汉明互相关最大值的限制为:
H ( X ,Y ) p

n r
最大游程长度的限制为:
mmax n r 1
2014-9-13 19
常用的跳频序列算法



基于线性同余式构造跳频序列 基于m序列构造跳频序列 基于GMW序列构造跳频序列 基于RS码构造跳频序列 基于Bent函数构造跳频序列 基于混沌理论构造跳频序列 基于分组加密算法构造跳频序列
9

跳频序列理论的研究内容

2014-9-13
一些相关的定义

设有q个频隙可供跳频,形成频隙集合:

跳频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系统
要抗跟踪式干扰,就要使跳速快、跳频图案不易识破。
5. FH的特点
采用跳频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 利用跳频图案的正交性可构成跳频码分多址系统,实现多用
户共享频谱资源,并可减少多址干扰。
· 频谱使用灵活。由于工作时载波频率是按预定规律离散变化 的,因此跳频系统不要求使用连续频谱,便于频率规划。 · 跳频系统无明显的“远—近效应”,功率控制条件宽松,不 存在复杂的功率分配问题。 ·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截获和人为阻塞能力。
2. 码的平衡性。各个频点在一个码周期内出现的概率相等。
3. 码的游程性。游程越短,越能防止转发式干扰。 4. 多址容量。 5. 非线性复杂度高。周期长,不易截获。 6. 高保密性。
三、跳频信号的同步
在FH系统中收发端的同步是一个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跳频图案同步。即跳频接收机本地载频随时间跳变的图案 应与发射机跳频图案相同。 ·频率同步。即发送信号载频和接收本地信号载频之差应落在 中频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内。 ·跳频码元同步。即跳频收、发信机的跳频速率和起始相位应 一致。
宏观上实现了频谱扩展,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扩频通信的特性。
数字跳频收、发信机的组成如图1所示。 .
3.1 原理图
3.2 FH工作原理:
在发信机中,数字信号首先经过副载波调制,然后与 频率合成器输出的主载波(可变)信号进行混频,输出的 已调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在收信 机中,通常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机,使收端频率合成器的输 出信号比要接收的信号要高一个中频,该信号在混频器中 与接收信号相作用,输出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经中频带通 滤波器滤波后,把不需要的干扰抑制掉,经解调器把传送 的信息恢复出来。
f1
f2
W
f3
……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跳频通信系统中,数据信号被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包,并按照预先确定的跳频序列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进行传输。

这种跳变的频率序列使得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干扰和敌对干扰。

1.抗强干扰能力:跳频通信系统具有抗强干扰能力,可以在强干扰环境下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

由于频率的跳变,在脉冲干扰或者其他频率干扰情况下,干扰信号只对部分跳频信道产生影响,不会对整个通信过程造成严重干扰。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使用多个跳频序列来进一步增强抗干扰能力。

2.抗多径干扰能力:跳频通信系统可以有效抵御多径干扰。

由于跳频的特性,信号在不同的频率上传输,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干扰。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来动态地调整频率跳变的速率和序列,以保持通信的可靠性。

3.抗窄带干扰能力:跳频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窄带干扰。

由于信号在不同的频率上传输,窄带干扰只会对部分跳频信道产生影响,可以通过信号处理算法来抑制干扰信号。

此外,系统还可以采用频谱扩展技术,将窄带信号扩展到更大的频带上,进一步增强干扰抵抗能力。

4.抗频率选择性干扰能力:跳频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频率选择性干扰。

由于信号在多个频率上传输,频率选择性干扰只会对部分跳频信道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选择其他未受干扰的信道进行通信。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自适应调整跳频序列和频率跳变速率来避开干扰信道。

综上所述,跳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通过频率跳变和多跳频序列的应用,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各种干扰,包括强干扰、多径干扰、窄带干扰和频率选择性干扰。

这使得跳频通信系统成为一种可靠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在军事、民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研究者们还在不断探索和改进跳频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以应对不断增强的干扰源和威胁。

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III
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32 附录 A 英文原文 ..................................................................................................................34 附录 B 中文翻译 ..................................................................................................................38
关键词:跳频通信系统;BPSK;Matlab;仿真
I
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 typical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it is in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AN), and other fields has a very wide application, has become the current shortwave communication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working process of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main technical index, the solution of the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modulation etc.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anti-jamming technology of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h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ion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its components include signal generating parts, send, receive, a sentence, a frequency hopping subsystem module of five parts, and take the BPSK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use of Matlab simulation system realization of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simulation, simulation of a 64 jump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send system, analysi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ach the expected effect. Key word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BPSK; MATLAB; The simulation

跳频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系统
❖ 一个可以产生4096个频率的频率合成器例子如图6-24所示。
200 MHz
÷4
双边 平衡 混 频器
带通 滤 波器
C1
门 开关
C 2
f1 f2 f3 f4
C1
到门开关 的码输入
C1 2

相 同的
C3
组件
C4
f1 f2 f3 f4

相 同的
C9
组件
C1 0
f1 f2 f3 f4
÷4
双边 平衡 混 频器
❖跳频系统简单原理如下图所示。 接受端
伪噪声 1 频 率 2
发生器
合成器
d(u, t) 信源
发送端
1.跳频指令 2.频移载波
f1 f2
f3
f4
混频器
中频带通 5 滤 波 器 到解调器
4
频 率 3 伪噪声
合成器
发生器
3.参考码 4.参考的频移载波 f1+1F f2+1F f3+1F f4+1F
5.送到解调器的相干中频
带通 滤 波器
C1 1
门 开关C 12f1f2 f3 f4 晶 体滤 波器
30
f1
5. 0 MHz方波
平 衡混 频器
35
f2
40
f3
37.5 MHz
45
f
4
输出
间接式频率合成器
❖ 间接式频率合成器是用锁相环法实现,它的原理如 下图所示。
参考振荡器 f(s)
÷n nf1 频率控制 n
VCO
nf1
❖ 从时频域来看,多频率的移频键控信号由时频矩阵组成,每个 频率持续时间为T,并按跳频指令的规定在时频矩阵内跳变, 如图6-22(b)所示。

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引言跳频通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它以其安全性和抗干扰性在现代通信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跳频通信系统通过在时间或频域上频繁切换通信频率来减小被敌对干扰的可能性。

其主要原理如下:1.频率跳变:跳频通信系统通过定期改变通信信号传输的频率,使其在一段时间内在多个频率上进行传输。

这种频率跳变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系统的隐蔽性,使被敌对干扰的可能性降低。

2.序列码技术:跳频通信系统使用序列码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

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事先约定好相同的序列码,然后将编码后的信号发送出去。

接收方使用相同的序列码进行解码,以得到原始的数据。

3.调频技术:跳频通信系统使用调频技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调频技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携带数字信号。

二、跳频通信系统的应用跳频通信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不同的应用,以下是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示例:1. 军事通信跳频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主要用于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抗干扰性。

通过使用跳频技术,军队可以避免被敌对势力的监听和干扰,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手段。

•保密通信: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跳变和序列码技术使得军事通信更加难以被窃听,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

•抗干扰: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跳变和抗干扰技术使其能够在敌对环境中保持通信质量,在电子战等干扰环境中仍能有效传输。

2. 无线电频率分配跳频通信系统也适用于无线电频率分配问题,特别是在多用户场景下。

通过频率跳变和序列码技术,跳频通信系统可以将不同用户的通信信号进行分离,避免频率冲突和干扰。

•频率复用:跳频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频率复用,通过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切换通信频率,将多个用户的信号分别传输,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

•抗干扰:跳频通信系统通过频率跳变和序列码技术,可以抵御环境中的干扰,提高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3. 蓝牙通信蓝牙技术是一种基于跳频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近距离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

通信系统学习-跳频系统的特点及其与直扩系统的比较

通信系统学习-跳频系统的特点及其与直扩系统的比较
扩系统的低得多,同步要求也比直扩系统的低,因而时间短、 入网快。
第4章 跳频通信系统
2. 跳频系统与直扩系统的比较 (1) 抗强的固频干扰。虽然直扩系统具有一定的处理增
益, 但对超过干扰容限的干扰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跳频 系统是采用躲避的方法抗干扰,因而在抗强的固频干扰信号 时, 其性能优于直扩系统。
(4) “远—近”效应。“远—近”对直扩系统影响很大, 而对跳频系统的影响就小得多。
(5) 同步。由于直扩系统的伪随机码速率比跳频的伪随 机码速率高得多,而且码也长得多,因此,直扩系统的同步 精度要求高,因而同步时间也长,入网慢。直扩同步时间一 般在秒级,而跳频可以在毫秒级完成,因此,跳频系统优 于直扩系统。
第4章 跳频通信系统
4.7 跳频系统的特点及其与直扩系统的比较
1. 跳频系统的主要特点 (1)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2) 易于组网, 实现码分多址, 频谱利用率高。 (3) 易兼容。跳频电台兼容性都很强,可在多种模式下
工作, 如定频和跳频、数字和模拟、话音和数据等。 (4) 解决了“远—近”问题。 (5) 采用快跳频和纠错编码系统用的伪随机码速率比直
第4章 跳频通信系统 (6) 信号处理。直扩系统一般采用相干检测,而跳频系 统由于频率不断变化,频率的跳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多 采用非相干检测。从性能上看,直扩系统利用了频率和相位 信息,性能优于跳频系统;但从实现来看,相干检测需要恢 复载波,必然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恢复载波的频率和相 位的偏差,又会降低系统性能,在一些对设备要求严格的场 合,如移动通信等,就难以满足要求。
第4章 跳频通信系统 (7) 多网工作。直扩和跳频都具有很强的多址能力,频 谱利用率相对于单载波系统而言,可能会高些。就跳频和直 扩而言,跳频的组网能力较直扩强,频谱利用率较直扩高。 (8) 兼容。兼容是现代通信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是对 系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这个问题上,跳频比直 扩更为灵活。

跳频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系统

跳频器
跳频系统中的数字调制(FSK/MSK)
对频差和相移不敏感 恒包络调制,AGC的限幅作用对误码率影响不大 峰平比低,对HPA的线性要求不高 频谱效率低,适宜慢跳频和低调制速率系统 抗白噪声能力优于MASK,较MPSK差 解调在一个周期内积分,抗脉冲干扰的能力强 可用前向纠错的办法克服部分频带干扰 抗多径方法:编码与交织结合、宏分集、增大调制阶数 (通常不大于8)、提高跳速并用微分集。
电磁波波谱
扩频通信的概念
扩展频谱技术是用比信号带宽宽得多的频带宽度来传 输信息的技术。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用伪随机 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 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 复原始信息数据。是一种宽带的编码传输系统。 扩 扩频通信方式与常规的窄带通信方式的区别:
科技史上最美女人
“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
她既是性感的艳星,也是伟大的 科学家
本名海德维希·爱娃·玛丽娅·基 斯勒(Hedy Kiesler Markey)
美籍奥地利人,6次失败婚姻
灵感来自钢琴
电影有限,技术永恒
福布斯旗下的《美国发明与科技 遗产》杂志曾经以海蒂为封面
跳频技术之母----海蒂·拉玛(Hedy Lamarr)
通信方(抗干扰)与干扰方的博弈
多网、引诱、ECCM
有线资源的带宽是无限的 无线资源的带宽是有限的
窄带系统 (1)拓展高频段 (2)压缩信息带宽 (3)高性能的编码与调制技术
宽带系统 扩频技术或CDMA技术 复用与多址 单载波与多载波 单天线与多天线
跳频技术之母----海蒂·拉玛(Hedy Lamarr)
频率合成器从接受指令开始建立振荡到达稳定状态的时间叫 作建立时间;稳定状态持续的时间叫驻留时间(记作TD);从 稳定状态到达振荡消失的时间叫消退时间。从建立到消退的 整个时间叫作一个跳周期(记作Th)。建立时间加上消退时 间(实际上还有无功率输出时间)叫作换频时间。只有在驻 留时间内才能有效地传送信息。

跳频通信系统(跳频序列)

跳频通信系统(跳频序列)
14
H ( X ) max{H X ( )} 。H(X)表示汉明自相
0 L
2014-9-13
游程的定义

设a={ai}为GP(p)上周期为L的周期序列,将其 一个周期的元素(a0, a1, …aL-1)依次排列在一 个圆周上,使得aL-1与a0相邻。设 , GF( p) , 则在这个圆周上,形如
跳频通信系统
四、跳频通信系统中的跳频序列
大纲

跳频序列概述 跳频序列的性能参数 跳频序列设计的理论限制 跳频序列设计方法 跳频序列性能测试
2014-9-13
2
跳频的目的(1)


躲避干扰:通过载频的跳变可有效地对抗定频 干扰;只要跳变的频隙数目足够多,跳变范围 足够宽,就能较好的抗宽频带阻塞式干扰;只 要跳变速率足够高,就能有效的躲避转发式干 扰或频率跟踪式干扰。 防止截获:载波频率的快速跳变,使得敌方难 以截获信息。即使部分载波频率被截获,由于 跳频序列的伪随机性,敌方也无法预测跳频电 台将要跳变到哪一频率
11
2014-9-13
周期汉明相关

周期汉明相关的定义
H XY ( ) h[ x( j ), mod( y( j ), L)],0 L 1 j 0 1,若x( j ) y( j ) h[ x( j ), y( j )] 0,若x( j ) y( j ) H XY ( ) 表示两个跳频序列X和Y在相对时延为

汉明自相关最大旁瓣值的限制为:Pn-r-1;
H ( X ) p nr 1

汉明互相关最大值的限制为:
H ( X ,Y ) p

n r
最大游程长度的限制为:

跳频系统

跳频系统

第六讲跳频系统6.1 跳频系统概述6.1.1 为什么要跳频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无线通信系统都是载波频率固定的通信系统,如无线对讲机,汽车移动电话等,都是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所以也称作定频通信。

这种定频通信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就将使通信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通信中断。

例如:电台的广播节目,一般是一个发射频率发送一套节目,不同的节目占用不同的发射频率。

有时为了让听众能很好地收听一套节目,电台同时用几个发射频率发送同一套节目。

这样,如果在某个频率上受到了严重干扰,听众还可以选择最清晰的频道来收听节目,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效果。

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很多额谱资源才能传送一套节目。

如果在不断变换的几个载波频率上传送一套广播节目,而听众的收音机也跟随着不断地在这几个频率上调谐接收,这样,即使某个频率上受到了干扰,也能很好地收听到这套节目。

这就变成了一个跳频系统。

另外在敌我双方的通信对抗中,敌方企图发现我方的通信频率,以便于截获所传送的信息内容,或者发现我方通信机所在的方位,以便于引导炮火摧毁。

定频通信系统容易暴露目标且易于被截获,这时,采用跳频通信就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

因为跳频通信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通信策略、使敌方不易发现通信使用的频率,一旦被敌方发现,通信的频率也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频率上了。

当敌方摸不清“转移规律”时,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截获的能力,并能作到频谱资源共享。

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电子战中跳频通信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另外,跳频通信也应用到民用通信中以抗衰落、抗多径、抗网间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6.1.2 什么是跳频图案?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通常我们希望频率跳变的规律不被敌方所识破,所以需要随机地改变以至无规律可循才好。

但是若真的无规律可循的话,通信的双方(或友军)也将失去联系而不能建立通信。

跳频详述

跳频详述

一、跳频概述1.1 跳频序列设计FH sequences design ;1. 作用:(1)控制频率跳变以实现频谱扩展;(2) 跳频组网时作为地址码主要设计2. 总体限制:汉明相关特性(1) 汉明自相关最大旁瓣,影响性能:系统抗多径能力和同步性能(同步引导序列)(2) 汉明互相关性能峰值,影响性能:多址组网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3. 序列分为:素数序列,m/M 跳频序列,RS 码跳频序列,bent 序列,混沌映射序列构造序列族。

宽间隔跳频的意义:(游程)(a)对抗单频窄带干扰和部分频带干扰;(b)对抗跟踪式干扰,跳频跨度大,敌方干扰机的搜索时间长,调谐时间也长; (c)抗多径衰落:当直射波和折射波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只要跳频时隙小于其的时延差,。

当折射波到达接收机时,工作频率已经跳到另一个频率上,多径可以排除;条件:相邻时隙的载波频率之差大于信道的相关带宽。

跳频频段的的间隔特性有利于宽间隔调频序列的设计,目前有(连续性)中间频带法[1983],对偶频带法[1985], 梅文华有较多探索[1994][1997][2001],国外的基本没见到。

1.2 跳频频率合成器frequency hopping synthesizer ;跳频系统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频率转换速度快,频率稳定度高及纯度高,频率数目多,能在编码控制下跳变。

工作频段:覆盖系数max min /f f 大于2到3时,可以划为几个分频段。

频率合成器;直接频率合成法(倍分频法,快,复杂)、间接频率合成法(锁相,慢),直接数字合成法DDS(简单快速,切换ns 级,杂散抑制差)DDS 工作原理:一般信号形式 00()cos(2)S t U f t πθ=+ 通过变换 *00()22()s t f t f nT n n θππθθ====∆•其中,0022/s s f T f f θππ∆== (0f 对应输出,s f 对应参考频率) 表示连续两次采样之间的相位增量,控制θ∆可以控制合成信号频率 把2π分成q 等分,最小相位增量为2/q δπ= 若每次的相位增量是δ的R 倍,则有:02s s R Rf f T qδπ== (R 对应频率控制字K ) DDS 采用全数字技术,具有频率分辨高;工作频段较宽;频率转换速度快;转换频率时相位连续;可产生宽带正交信号;具有任意波形输出能力;集成度高,体积小,易于微机控制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跳频系统概述6.1.1 为什么要跳频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无线通信系统都是载波频率固定的通信系统,如无线对讲机,汽车移动电话等,都是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所以也称作定频通信。

这种定频通信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就将使通信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通信中断。

例如:电台的广播节目,一般是一个发射频率发送一套节目,不同的节目占用不同的发射频率。

有时为了让听众能很好地收听一套节目,电台同时用几个发射频率发送同一套节目。

这样,如果在某个频率上受到了严重干扰,听众还可以选择最清晰的频道来收听节目,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效果。

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很多额谱资源才能传送一套节目。

如果在不断变换的几个载波频率上传送一套广播节目,而听众的收音机也跟随着不断地在这几个频率上调谐接收,这样,即使某个频率上受到了干扰,也能很好地收听到这套节目。

这就变成了一个跳频系统。

另外在敌我双方的通信对抗中,敌方企图发现我方的通信频率,以便于截获所传送的信息内容,或者发现我方通信机所在的方位,以便于引导炮火摧毁。

定频通信系统容易暴露目标且易于被截获,这时,采用跳频通信就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

因为跳频通信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通信策略、使敌方不易发现通信使用的频率,一旦被敌方发现,通信的频率也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频率上了。

当敌方摸不清“转移规律”时,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截获的能力,并能作到频谱资源共享。

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电子战中跳频通信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另外,跳频通信也应用到民用通信中以抗衰落、抗多径、抗网间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6.1.2 什么是跳频图案?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通常我们希望频率跳变的规律不被敌方所识破,所以需要随机地改变以至无规律可循才好。

但是若真的无规律可循的话,通信的双方(或友军)也将失去联系而不能建立通信。

因此,常采用伪随机改变的跳频图案。

只有通信的双方才知道此跳频图案,而对敌方则是绝对的机密。

所谓“伪随机”,就是“假”的随机,其实是有规律性可循的,但当敌方不知跳频图案时,就很难猜出其跳频的规律来。

图6-1所示为一个跳频图案。

图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

这个时间与频率的平面叫作时频域。

也可将这个时频域看作一个棋盘,横轴上的时间段与纵轴上的频率段构成了棋盘格子。

阴影线代表所布棋子的方案,就是跳频图案;它表明什么时间采用什么频率进行通信,时间不同频率也不同。

图6-1图6-1(a)中所示为一快跳频图案,它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传送一个码位(比特)的信息。

通常称此时间段叫跳频的驻留时间,称频率段为信道带宽。

图6-1(b)所示则是一慢跳频图案,它是在一个跳频驻留时间内传送多个(此处3个)码位(比特)的信息。

在时频域这个“模盘”上的一种布子方案就是一个跳频图案。

当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完全一致时,就可以建立跳频通信了。

图6-2所示就是建立跳频通信的示意图。

图6-2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空间,f表示频率。

当收、发双方在空间上相距一定距离时,只要时频域上的跳额图案完全相重合,就表示收、发双方同步跳频地进行通信。

6.1.3 跳频是怎样抗干扰的?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定好的,或者是由发方通知收方的。

这个跳频图案是敌方所不知道的。

敌方若想于扰跳频通信,有几种策略可供选择:干扰方式1,在某一个频率上施放长时间的大功率的干扰,即单频干扰。

干扰方式2,在某几个频率上施放长时间大功率的干扰,即多频干扰。

干扰方式3;在连续的几个频带上施放长时间大功率的干扰,称作部分频带来扰。

干扰方式4,在不同时间内在不同的频率上施放大功率的干扰。

干扰方式5,依照跳频图案的规律跟踪施放大功率的干扰。

这些干扰方式和跳频通信的关系正像二人对奕时相互“出子”一样,当双方的“布子”落在时一频域棋盘内的同一小格时,则干扰有效。

因此,跟踪跳频图案施放的干扰策略就是最佳的干扰跳频通信的策略了。

图6-3给出了方式1和方式4的干扰策略与跳频图案的关系。

图6-3图中示出一种跳频图案,方式1干扰策略是在时间上连续的施放一个窄带干扰,即第l0个频率段以斜线表示的干扰带;方式4干扰策略是在第一个时间段用第一个频率段进行干扰,第二个时间段用第二个频率段进行干扰,依次下去,就形成了沿时频域模盘对角线上的于扰带。

跳频图案中受到这两种干扰时就用全黑色方块来表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干扰方式1只干扰了一个跳频驻留时间的通信,而干扰方式4则干扰了三个跳频驻留时间的通信。

跳频图案的不同,其干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当跳频图案的随机性越大时,跳频抗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棋盘”越大时,即频率和时间的乘积越大时,可容纳的随机图案也越多,跳频图案本身的随机性也越大,从而抗干扰能力也越强。

所谓抗于扰能力强,实际上是指碰到干扰的概率小。

现代电子战中,通信方采用跳频技术来分散干扰的影响,干扰方则想截获通信方的信号以减少于扰的盲目性,并尽量作到有的放矢,这就是跟踪式干扰策略。

跟踪式干扰的有效干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除功率因素外,还应当满足干扰椭圆的要求,如图6-4所示。

图6-4图中的通信方为收、发信机,干扰机用来对通信的信号进行侦听、处理,然后以同样的载波频率施放干扰。

为了有效地干扰跳频系统,在通信频率跳到新的频率之前,干扰机必须完成从侦听到施放干扰的全过程。

跳频系统更换载频的跳频间隔时间,就是跳频信号在空间驻留的时间。

根据收、发信机的距离d1,干扰机与发、收信机的距离d2和d3,以及跳频驻留时间和干扰机施放干扰的处理时间,可以得到以发射机和接收机为两个焦点的椭圆。

只有当干扰机设置在这个椭圆内时,才能使干扰有效,如果干扰机设置在椭圆之外时,则此跟踪式干扰策略无效。

显然,为了对付跟踪式干扰,希望跳频信号的驻留时间越短越好,让干扰机来不及施放干扰。

因此,希望跳频通信的跳速应当尽可能的快才好。

这就是目前各国争先研究快速跳频通信装备的原因之一。

6.1.4 跳频技术指标与抗干扰的关系考察一个系统的跳频技术性能,应注意下列各项指标:跳频带宽跳频频率的数目跳频的速率跳频码的长度(周期)跳频系统的同步时间一般说来,希望跳频带宽要宽,跳频的频率数目要多,跳频的速率要快,跳频码的周期要长,跳频系统的同步时间要短。

跳频带宽的大小,与抗部分频带的干扰能力有关。

跳频带宽越宽,抗宽带干扰的能力越强。

所以希望能全频段跳频。

例如,在短波段,从1.5MHz到3MHz全频段跳频;在甚高频段,从30MHz到80MHz全频段跳频。

跳频频率的数目,与抗单频干扰及多频干扰的能力有关。

跳变的频率数目越多,抗单频、多频以及梳状干扰的能力越强。

在一般的跳频电台中,跳频的频率数目不超过100个。

跳频的速率,是指每秒钟频率跳变的次数,它与抗跟踪式干扰的能力有关。

跳速越快,抗跟踪式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一般在短波跳频电台中,其跳速目前不超过100跳/秒。

在甚高频电台中,一般跳速在500跳/秒。

对某些更高频段的跳频系统可工作在每秒几万跳的水平。

跳频码的长度,它将决定跳额图案延续时间的长度,这个指标与抗截获(破译)的能力有关。

跳频图案延续时间越长,敌方破译越困难,抗截获的能力也越强。

跳频码的周期可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跳频系统的同步时间,是指系统使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完全同步并建立通信所需要的时间。

系统同步时间的长短将影响该系统的顽存程度。

因为同步过程一旦被敌方破环,不能实现收、发跳频图案的完全同步,则将使通信系统瘫痪。

因此,希望同步建立的过程越短越好,越隐蔽越好。

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目前跳频电台的同步时间可在秒或几百毫秒的量级。

当然,一个跳频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应依照使用的目的、要求以及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6.1.5 跳频系统的主要特点跳频系统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扩展频谱机理。

跳频扩展频谱在机理上与直接序列扩展频谱大不相同。

从图6-1的跳频图案上可以看出,每一跳频驻留时间的瞬时所占的信道带宽是窄带频谱,依照跳频图案随时间的变化,这些瞬时窄带频谱在一个很宽的频带内跳变,形成一个跳频带宽。

由于跳频速率很快,从而在宏观上实现了频谱的扩展。

图6-5所示是由频谱仪上观察到的跳频信号的频谱。

图6-5图中箭头所标示的,是载波频率跳变的过程。

载波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就是信道带宽,跳频的载波数目乘上信道带宽就是跳频带宽。

因此,跳频系统有如下特点:由于它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

目前的通信系统不论是模拟调制的还是数字调制的,通常都是窄带的通信系统。

如果给现有的窄带通信系统加装上能使其载波频率按照某种跳频图案跳变并能实现同步接收的装置,则可改造成为跳频通信系统。

由于它是宏观的宽带系统,它具有扩展频谱的抗干扰能力。

跳频扩展频谱具有抗单频干扰、多频干扰的能力,还具有抗部分频带和宽带干扰的能力。

图6-6给出单频干扰和部分频带干扰对跳频信号影响的示意图。

图6-6所谓跳频抗干扰,是指跳频的跳频图案被敌方发现、识别的概率,以及跳频频率与敌方干扰频率相一致的概率。

这种概率越小,抗干扰能力越强。

表征抗多频及宽带干扰能力的跳频系统参数叫处理增益GH跳频处理增益的定义是:跳频带宽内的总信道数N。

N越大,处理增益越大。

来表征抗跟踪式干扰的能力。

但是,不能用处理增益GH由于它是按照跳频图案进行频率跳变的,它具有码分多址和频带共享的组网通信能力。

组网能力是现代通信的基本要求之一。

跳频通信组网可分为正交跳频网和非正交跳频网。

如果多个跳频通信所采用的跳频图案在时频域“棋盘”上相互不发生重叠,则称它们为正交跳频网;如果发生重叠,则称为非正交跳频网。

如图6-7所示。

图6-7根据跳频网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网和异步网。

正交跳频网为了保证跳频图案的正交,要求全网严格的定时,采用同步网方式,所以它是正交跳频同步网。

由于正交网的跳频图案不发生重叠,所以它不存在因跳频频率重合引起的网间干扰。

而它可组网的数目最大等于跳频的频率数目。

非正交网为了简化网络管理常采用异步网方式。

由于非正交网的跳频图案会发生重叠,存在跳频频率重合的机会,所以会产生网间干扰。

为了减少网间干扰就需要精心选择跳频图案,尽量减少图案发生重叠的机会,就是所谓的要尽量使跳频图案达到准正交。

准正交异步跳频网不需要全网的定时同步,因此可以降低对定时精度的要求,且便于技术上实现。

此外,它还有容易建立系统的同步、用户入网方便以及组网灵活等优点。

因此,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利用跳频图案的不同,可以在一个宽的频带内容纳多个跳频通信相同同时工作,达到频谱资源共享目的,从而可以提高频谱的有效利用率。

由于它是载波频率快速跳变的,它具有频率分集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