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第6章详解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围护结构概况
围护形式:地下连续墙 ,厚度1000mm;开挖深度约为19.5m~20.4m,地下连 续墙的有效长度根据场地内的土层和挖深的分布变化。
2021/3/1
6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3)围护结构概况
水平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 桁架式支撑。共设置四道。在 拆撑阶段基础底板上设置钢管 斜坡换撑。水平支撑为对撑结 合角撑、边桁架的形式布置。 沿短边设置对撑,仅在角部设 置角撑来控制短边的位移。
2021/3/1
10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连接方案: 2)斜角连接:后施工地墙尽量与端头井地墙紧贴,设置转角槽段;邻接幅地
墙施工时,对端头井已完成地墙接头部位严格清刷,防止接头位置因夹泥而产生 渗漏;坑外接缝处设置旋喷桩止水(开挖阶段止水);基坑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 内衬墙以增加连接位置的强度和止水性能(两墙合一,使用阶段止水)。
2021/3/1
11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3)连接方案调整: 调整原因:在地表下4~6m处原端头井地墙施工时有塌方现象,存在较大混凝
土凸块,因此新施工地下连续墙无法与原端头井地下连续墙紧靠连接。 设计调整方案:后施工地墙尽量与端头井地下连续墙紧贴,在新施工地墙与原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2014年10月24-26日
第6章 轨道交通与商业综合开发 “一体化”建造模式与施工技术
6.1 概述 6.2 技术介绍 6.3 工程应用 6.4 小结
2021/3/1
2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轨道交通七号线浦江耀华站与所在街坊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浦东新区耀华 支路80号,基地面积26705.4m2,其中基坑面积约2万平方米,基坑围护总 长约600m,拟建的耀华路地铁站从基坑中横穿而过 。
在地铁铺轨时,支撑体系尚不能完全拆除,因此,支撑立柱需避开时铺轨范
围设置,以确保基础底板施工结束后可以进行铺轨施工。
2021/3/1
8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约束条件:地块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地铁端头井地下连续墙及其内部结构均已施 工完毕,且需利用端头井部分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体共同形成封闭的围护体系。 导致的结果:地块地下连续墙需与端头井地下连续墙进行连接。
2021/3/1
3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2)建筑与结构概况
功能定位:集高档办公、五星级酒店、商场、 会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智 能化综合体建筑; 突出特点:轨道交通七号线从地块中间穿过, 并在地下室内设耀华站; 结构概况:以地铁为界分南北两区,北区为办 公及商业,一幢26层办公楼,地下5层。南区为东 西两幢酒店,分别为23层和17层,均为地下三层。 中间地下为地铁站的标准段,其中地下三层为站 台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总建筑17.3万m2,地
2021/3/1
7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4)立柱和立柱桩概况
水平支撑:临时钢立柱采用由 等边角钢和缀板焊接而成的 4L180×18角钢格构柱,其截面为 460mm×460mm,型钢型号为Q345B ,钢立柱插入作为立柱桩的钻孔 灌注桩中不少于3m。支撑立柱桩 尽量利用主体结构工程桩,尽量 减少加打立柱桩。加打的支撑立 柱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
下建筑面积约为6.5万m2。三幢高层结构百度文库系为框
架核心筒,裙房区域为框架结构体系; 基础概况:桩筏基础,基础埋深20.4~19.5m。 地下室外墙与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并设内衬墙。
2021/3/1
4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2)建筑与结构概况
2021/3/1
5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2021/3/1
9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连接接头形式:直角接头(2处,车站北侧), 斜角接头( 2处,车站南侧)。 连接方案:
1)直角平直连接:邻接幅地墙施工时,对端 头井已完成地墙接头部位严格清刷,防止接头位置 因夹泥而产生渗漏;坑外接缝处设置旋喷桩止水( 开挖阶段止水);基坑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墙 以增加连接位置的强度和止水性能(两墙合一,使 用阶段止水)。
2021/3/1
13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3)连接方案调整:
2021/3/1
14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2)地下结构换撑技术
1)底板斜抛撑:
2021/3/1
15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2)地下结构换撑技术
1)底板斜抛撑: 设计支撑概况:地下三层底板标高
为-19.20m,地下二层板标高为-12.15m 。在围护支撑系统中,第四道支撑标高 为-17.1m,第三道支撑标高为-13.6m, 第二道支撑标高为-9.2m。在施工地下 二层板(-12.15m)时,需拆除第三道 支撑(-13.6m),第三道支撑一拆除, 基础底板面至第二道支撑净空将达10m ,无法满足围护拆撑计算工况。
范围比较大,在空档处引孔非常困难(无法成桩)。 实际采用方案:钻孔灌注桩外移约1m;考虑到开挖较深,止水要求高,增加高
压旋喷排桩,扩大止水帷幕范围,旋喷桩增加到四排;在开挖过程中对该空档的 地墙采用逆作法施工给予补缺,开挖一层土后,对空档的地墙补缺施工,依次从 上而下,随挖随补,直至坑底,所补地墙的水平筋必须与已施工的地墙水平筋相 连,把已施工的地墙水平筋驳出来,采取焊接连接。
有地墙空挡处设置直径1200mm的钻孔灌注桩,深度同地下连续墙,同时设置两排 直径1000mm的旋喷桩止水。
2021/3/1
12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3)连接方案调整: 现场实际状况:在实际施工中,新老地墙间的空档约有1m左右,原有地墙塌方
围护形式:地下连续墙 ,厚度1000mm;开挖深度约为19.5m~20.4m,地下连 续墙的有效长度根据场地内的土层和挖深的分布变化。
2021/3/1
6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3)围护结构概况
水平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 桁架式支撑。共设置四道。在 拆撑阶段基础底板上设置钢管 斜坡换撑。水平支撑为对撑结 合角撑、边桁架的形式布置。 沿短边设置对撑,仅在角部设 置角撑来控制短边的位移。
2021/3/1
10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连接方案: 2)斜角连接:后施工地墙尽量与端头井地墙紧贴,设置转角槽段;邻接幅地
墙施工时,对端头井已完成地墙接头部位严格清刷,防止接头位置因夹泥而产生 渗漏;坑外接缝处设置旋喷桩止水(开挖阶段止水);基坑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 内衬墙以增加连接位置的强度和止水性能(两墙合一,使用阶段止水)。
2021/3/1
11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3)连接方案调整: 调整原因:在地表下4~6m处原端头井地墙施工时有塌方现象,存在较大混凝
土凸块,因此新施工地下连续墙无法与原端头井地下连续墙紧靠连接。 设计调整方案:后施工地墙尽量与端头井地下连续墙紧贴,在新施工地墙与原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2014年10月24-26日
第6章 轨道交通与商业综合开发 “一体化”建造模式与施工技术
6.1 概述 6.2 技术介绍 6.3 工程应用 6.4 小结
2021/3/1
2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轨道交通七号线浦江耀华站与所在街坊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浦东新区耀华 支路80号,基地面积26705.4m2,其中基坑面积约2万平方米,基坑围护总 长约600m,拟建的耀华路地铁站从基坑中横穿而过 。
在地铁铺轨时,支撑体系尚不能完全拆除,因此,支撑立柱需避开时铺轨范
围设置,以确保基础底板施工结束后可以进行铺轨施工。
2021/3/1
8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约束条件:地块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地铁端头井地下连续墙及其内部结构均已施 工完毕,且需利用端头井部分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体共同形成封闭的围护体系。 导致的结果:地块地下连续墙需与端头井地下连续墙进行连接。
2021/3/1
3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2)建筑与结构概况
功能定位:集高档办公、五星级酒店、商场、 会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智 能化综合体建筑; 突出特点:轨道交通七号线从地块中间穿过, 并在地下室内设耀华站; 结构概况:以地铁为界分南北两区,北区为办 公及商业,一幢26层办公楼,地下5层。南区为东 西两幢酒店,分别为23层和17层,均为地下三层。 中间地下为地铁站的标准段,其中地下三层为站 台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总建筑17.3万m2,地
2021/3/1
7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4)立柱和立柱桩概况
水平支撑:临时钢立柱采用由 等边角钢和缀板焊接而成的 4L180×18角钢格构柱,其截面为 460mm×460mm,型钢型号为Q345B ,钢立柱插入作为立柱桩的钻孔 灌注桩中不少于3m。支撑立柱桩 尽量利用主体结构工程桩,尽量 减少加打立柱桩。加打的支撑立 柱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
下建筑面积约为6.5万m2。三幢高层结构百度文库系为框
架核心筒,裙房区域为框架结构体系; 基础概况:桩筏基础,基础埋深20.4~19.5m。 地下室外墙与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并设内衬墙。
2021/3/1
4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2)建筑与结构概况
2021/3/1
5
6.1 概述
6.1.1 依托工程概况
2021/3/1
9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连接接头形式:直角接头(2处,车站北侧), 斜角接头( 2处,车站南侧)。 连接方案:
1)直角平直连接:邻接幅地墙施工时,对端 头井已完成地墙接头部位严格清刷,防止接头位置 因夹泥而产生渗漏;坑外接缝处设置旋喷桩止水( 开挖阶段止水);基坑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墙 以增加连接位置的强度和止水性能(两墙合一,使 用阶段止水)。
2021/3/1
13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3)连接方案调整:
2021/3/1
14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2)地下结构换撑技术
1)底板斜抛撑:
2021/3/1
15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2)地下结构换撑技术
1)底板斜抛撑: 设计支撑概况:地下三层底板标高
为-19.20m,地下二层板标高为-12.15m 。在围护支撑系统中,第四道支撑标高 为-17.1m,第三道支撑标高为-13.6m, 第二道支撑标高为-9.2m。在施工地下 二层板(-12.15m)时,需拆除第三道 支撑(-13.6m),第三道支撑一拆除, 基础底板面至第二道支撑净空将达10m ,无法满足围护拆撑计算工况。
范围比较大,在空档处引孔非常困难(无法成桩)。 实际采用方案:钻孔灌注桩外移约1m;考虑到开挖较深,止水要求高,增加高
压旋喷排桩,扩大止水帷幕范围,旋喷桩增加到四排;在开挖过程中对该空档的 地墙采用逆作法施工给予补缺,开挖一层土后,对空档的地墙补缺施工,依次从 上而下,随挖随补,直至坑底,所补地墙的水平筋必须与已施工的地墙水平筋相 连,把已施工的地墙水平筋驳出来,采取焊接连接。
有地墙空挡处设置直径1200mm的钻孔灌注桩,深度同地下连续墙,同时设置两排 直径1000mm的旋喷桩止水。
2021/3/1
12
6.2 技术介绍
6.2.1 一体化围护模式施工技术
(1)新建地墙与原端头井地墙连接技术
3)连接方案调整: 现场实际状况:在实际施工中,新老地墙间的空档约有1m左右,原有地墙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