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章(钢筋分项工程)及第六章(预应力分项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条文说明
作为建筑工程最常用的标准规范之一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后简称《规范》),已于2014年底完成最新修订,并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于2015年9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
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更改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 10 章、6 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配套使用, 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 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 GB50204-2002(2011 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 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 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 取芯法。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汇编)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宣讲 第5章 钢筋工程
5.1 一般规定
成型钢筋应用
7
5.1 一般规定
钢筋连接方式选用
【5.1.2】钢筋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
钢筋主要连接方式
由设计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确定
• 绑扎搭接
• 机械连接
• 焊接
• 气温 • 作业条件 • 环保要求 如设计没有规定,可由施工单位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现场条 件提出建议,并与设计协商
17
5.2 材料
钢筋保护、存放及区分
【5.2.3】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钢筋混淆、锈蚀或损伤的措施。
【5.2.4】施工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 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 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8
5.2 材料
钢筋保护、存放及区分
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锈蚀或损伤
21
5.3 钢筋加工
基本要求 钢筋调直 钢筋弯折 箍筋、拉筋的弯钩 焊接封闭箍筋 机械锚固 钢筋下料
22
5.3 钢筋加工
一、基本要求
【5.3.1】钢筋加工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表面有颗粒状、片状老锈或有损伤的 钢筋不得使用。 【5.3.2】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对钢筋进行加热。钢 筋应一次弯折到位。
本条涉及结构安全,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15
5.2 材料
抗震设防结构对钢筋的要求
要求采用牌号带E的“抗震钢筋”,是为了避免因钢筋进
场检验不符合三个指标造成损失,也为了防止不合格钢筋
抽检合格造成的错用 使用“抗震钢筋”,进场要检验三个“指标” 工程中可将牌号带E的钢筋作为普通热轧钢筋采用,但不 允许普通钢筋按常规方法检验后当作“抗震钢筋”使用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汇编)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资料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作者:————————————————————————————————日期: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条文说明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模板工程第三章钢筋工程第四章混凝土工程第五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第六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第七章冬期施工第八章工程验收;附录一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附录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附录三冬期施工热工计算附录四常用施工记录表格。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本条为新增加的条文。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与原规范相同,包括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与房屋有关的常用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斗仓等,只是在文字上作了必要的修改。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GBJ83-85的规定,对“建筑”来说,一般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而本规范适用的斗仓,就很难说是房屋的附属构筑物。
因此,将原条文中的“建筑”改为“房屋和一般构筑物”。
本规范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取得一致。
第1.0.3条本条为本规范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1.0.4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一本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的规范,不仅有原材料方面的,如水泥、钢筋、砂石、外加剂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如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预制构件等,也与其他分项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有关规范、标准有密切关系。
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的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执行。
同时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势必影响后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 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5条文说明
作为建筑工程最常用的标准规范之一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后简称《规范》),已于2014年底完成最新修订,并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于2015年9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
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更改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完整word版)新版《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要求规范》(GB50204-2015)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详细解读(一)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GB50300-2013配套使用,GB50300为基础,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实施: 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大变革,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提 供技术支持。 规范要求钢筋加工采用专业化生产,可有效防控“瘦身钢 筋”,减少钢材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规范提出工程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
共410页
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 规范第3章为“基本规定”,修改和增加内容的条 款如 下: 3.0.1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 筋、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 致且便于控制 施工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 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说明】原2002版规定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分 为: 现浇结构子分部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子分部、 预应力 混凝土子分部,现均不再作为特定的子分部 工程列出, 只作为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下的分项 工程。验收层次 划分更清晰,验收人员级别也下移。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12月31日
共410页 2
一、混凝土结构规范的历史
1、我国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历次版本 1965规范: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J10—65 1973 规范: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0—65 (1973修订版) 1983规范: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4—83 1992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2002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 范》 GB50204—2002 “施工与验收规范分离” 2011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 范》 GB50204—2002 (2011修订版) 2015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 范》 GB50204—2015
GB50204-2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文档资料
5
钢筋分项工程 5.1 一般规定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 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条文说明:5.1.1 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 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为了保 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 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并明 确钢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 行。
条文说明:7.2.2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较多,且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使用时 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50119、《混凝土速凝剂》JC472、《混凝土泵送剂》 JC473、《混凝土防水剂》JC474、《混凝土防冻剂》JC 475、《混凝土膨胀剂》 JC476等的规定。外加剂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批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若外 加剂中含有氯化物,同样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故应严格控制。本 章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都应按本规范 第5.2.1条的说明理解,执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条文说明: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相应的施 工安全措施对避免重大工程事故非常重要,在制订施工技术 方案时应考虑周全。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结构可能 尚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系,必要时应加设临时支撑。后 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易被忽视而造成结构缺陷,应特别注 意。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模板分项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 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 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 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
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5 钢筋分项工程5.1 一般规定5.1.1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3 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说明〕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安装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可与钢筋分项工程验收同时进行。
钢筋验收时,首先检查钢筋牌号、规格、数量,再检查位置偏差,不允许钢筋间距累计正偏差后造成钢筋数量减少。
5.1.2钢筋、成型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 获得认证的钢筋、成型钢筋;2 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
3 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说明‟本条规定对于通过产品认证的钢筋及生产质量稳定的钢筋、成型钢筋,在进场检验时,可比常规检验批数量扩大一倍。
旨在鼓励使用通过产品认证的材料或选取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5.2 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说明‟钢筋的进场检验,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规定的组批规则、取样数量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
一般钢筋检验断后伸长率即可,牌号带E的钢筋检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5.2.2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标准的规定。
对于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说明‟增加成型钢筋抽样复验规定。
考虑到目前钢筋场外加工的实际情况,规定按30t 一批抽样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
成型钢筋的类型指箍筋、纵筋、焊接网、钢筋笼等;同一原材料来源指成型钢筋加工所用钢筋为同一企业生产;同一生产设备指成型钢筋加工设备。
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5.2.3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说明‟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结构构件(框架梁、柱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要求应有足够的延性。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简称强屈比)不应小于1.25和钢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是要求钢筋应具有足够的延伸率;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简称超屈强比)不应大于1.30,是要求钢筋不应超强太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三项”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一般项目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均应加强外观质量的检查。
弯曲不直或经弯折损伤、有裂纹的钢筋不得使用;表面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亦不得使用,以防止影响钢筋握裹力或锚固性能。
5.2.5成型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2.6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锚固板以及预埋件等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5.3 钢筋加工主控项目5.3.1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3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4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
…说明‟本条对不同级别钢筋的弯钩及弯弧内径作出了具体规定,钢筋加工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防止因弯弧内径太小使钢筋弯折后弯弧外侧出现裂缝,影响钢筋受力或锚固性能。
5.3.2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圆钢筋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
5.3.3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2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均应作不小于135°的弯钩,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3梁、柱复合箍筋中单肢箍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本条第1款对箍筋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说明‟本条对箍筋、拉筋的弯钩及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
第1款要求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角度不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及设计有专门要求或纵向配筋率大于3%的柱,箍筋弯钩角度不小于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
第2款对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要求不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其末端弯钩角度不小于135°,平直部分长度一般构件为5倍箍筋直径,对抗震构件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的较大值;第3款对固定钢筋位臵的拉筋要求一端作135°弯钩,另一端可作90°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拉筋直径的5倍;对作箍筋的拉筋按第1款箍筋要求执行。
5.3.4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2重量偏差应按下式计算:Δ=(W d-W o)/W o×100 (5.3.4)式中:Δ——重量偏差(%);W d——3个调直钢筋试件的实际重量之和(kg)W o——钢筋理论重量(kg),取每米理论重量(kg/m)与3个调直钢筋试件长度之和(m)的乘积。
3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应小于500 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 mm和1g。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例规定的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加工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抽取3个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表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要求2 重量偏差(%)按公式(W0-W d)/W0×100计算;其中W0为钢筋理论重量(kg),取理论重量(kg/m)与3试样调直后长度之和(m)的乘积;W d为3个钢筋试件的重量之和(kg);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取3件试件。
检验方法: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
…说明‟本条规定了盘卷钢筋调直后重量偏差的检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
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相关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等。
表5.3.4规定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是在上述标准规定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了正常冷拉调直对指标的影响给出的,并按已颁布的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增加了部分钢筋新品种。
对钢筋调直机械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工单位检查并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不能判定或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检验。
对于场外委托加工或专业化加工厂生产的成型钢筋,相关人员应到加工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查。
钢筋冷拉调直后的时效处理可采用人工时效方法,即将试件在沸水中煮60min,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一般项目5.3.5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表5.3.5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5.4 钢筋连接主控项目5.4.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