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大学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是对取得我校学籍的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管理及事故处理的规范。
第三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学生开展安全宣传、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安全、健康的发展。
第四条学校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原则是:预防、教育为主;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护学生权益;管疏结合,明确责任。
第二章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第五条为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学校成立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安全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学生处处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生处、保卫处、团委、总务处、财务处、实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及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公室,设在学生处,负责处理各种学生安全突发事件。
第六条各有关部门及各系要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并报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学校保卫处应定期对全校及安全隐患较多的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并定期进行安全情况通报;定期开展安全工作的总结、评比和表彰活动。
第八条凡学校有关部门及各系组织的教育教学计划活动有安全要求的,必须制定相关安全规程。
活动组织单位必须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提前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宣传,并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第九条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得参与危害社会及学校稳定的活动;不得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要注意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第十条学生在参加各项教育教学计划活动时中,要遵守纪律和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7.02.04•【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施行日期】2017.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于2016年12月16日经教育部2016年第49次部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公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2017年2月4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行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以下称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四条学生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审美情趣。
【国务院、教育部政策条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

【国务院、教育部政策条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条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事实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四条本暂时规定所称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取得学籍的全日制学生。
即按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自费三种计划形式录取的学生。
第二章安全教育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互相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第六条学生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种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
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规律进行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第七条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重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萌芽状态。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八条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级、班主任。
学校应由一名校领导主要负责。
第九条全体教职工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改善环境与条件,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安全稳定是全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和《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学院安全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的原则。
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居安思危,认清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力以赴把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抓好,防范于未然。
第三条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自觉遵守学习、生活场所的安全秩序和规定,听从指挥、服从管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学生应遵守的安全纪律第四条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工作和有关切身利益的意见和建议,应该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反映,不得参加未经批准的集会、示威、罢课、游行、静坐活动;不得参加邪教等非法组织;不得在校园内进行宗教活动;严禁张贴大小字报。
学生在涉外活动中要遵守外事纪律,不得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第五条学生不得在社会营业场所(舞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等)当“三陪”(陪吃、陪跳、陪唱)。
严禁观看、下载、传播反动、淫秽书刊和音像图片,不得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各种违法违纪活动。
第六条学生不得私自收藏使用管制刀具和危险物品,严禁携带、藏匿、制贩、传送、注射、吸食毒品、严禁盗窃、酗酒、打麻将、赌博,严禁打架斗殴、打。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国家教委【1992】教学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条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四条本暂行规定所称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取得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即按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自费三种计划形式录取的学生。
第二章安全教育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第六条学生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
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规律进行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第七条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八条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级、班主任。
学校应由一名校领导主要负责。
第九条高等学校应确定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明确其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分工协作,积极配合。
第十条全体教职工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改善环境与条件,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模板】

****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安全稳定是全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学院安全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的原则。
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居安思危,认清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力以赴把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抓好,防范于未然。
第三条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自觉遵守学习、生活场所的安全秩序和规定,听从指挥、服从管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学生应遵守的安全纪律第四条学生对国家、社会、学院工作和有关切身利益的意见和建议,应该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反映,不得参加未经批准的集会、示威、罢课、游行、静坐活动;不得参加邪教等非法组织;不得在校园内进行宗教活动;严禁张贴大小字报。
学生在涉外活动中要遵守外事纪律,不得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第五条学生不得在社会营业场所(舞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等)当“三陪”(陪吃、陪跳、陪唱)。
严禁观看、下载、传播反动、淫秽书刊和音像图片,不得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各种违法违纪活动。
第六条学生不得私自收藏使用管制刀具和危险物品,严禁携带、藏匿、制贩、传送、注射、吸食毒品、严禁盗窃、酗酒、打麻将、赌博,严禁打架斗殴、打砸抢、敲诈勒索、聚众闹事,学生必须遵守在学期间禁烟禁酒规定。
第七条学生必须严格遵守防火、防盗规定,不得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电热棒等高功率电器和动火、动电。
第八条学生不得擅自离校出走,住校生未经批准不得留宿外人和擅自在校外过夜。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24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24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24,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定和准则:
1. 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尊重师长和他人、遵守学术诚信原则等。
2.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程,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迟到、早退或者旷课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学生必须保持课堂秩序,不得干扰他人学习。
从事一些与课程无关的活动,如使用手机、上网等,可能会受到教师警告或纪律处分。
4. 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考试规定。
作弊行为严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可能包括考试作弊记过、留校察看等。
5. 学生有权向教师和学校咨询和申诉相关问题,并且学校有责任及时回应和处理学生的问题。
6. 学生必须保护学校的设施和财产,不得损坏或盗窃。
如有违反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学生应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并遵守组织活动的规定和安排。
8. 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宿舍管理规定,保持宿舍内的卫生和安全,不得进行违法活动或滋扰他人。
9. 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检查,并保持身体健康。
10. 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和防火规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具体的规定和细节可能因学校而异,应以学校公布的相关规定为准。
大学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

XX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精神,为加强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
第一条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条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一名校领导分管,校保卫和学生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学校各有关部门应分工协作,积极配合。
第四条学校保卫和学生部门负责全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及事故处理工作。
学生宿舍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宿舍管理部门负责,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教学主管部门和教学实施部门负责,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各专业辅导员负责。
第五条学生在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服从管理;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学生组织集体课外活动,须经学校有关部门(团的活动经团委,班级及跨二级学院、跨年级的活动经所在二级学院和学保处)同意,按学校规定进行,并报学保处备案。
学校有关部门须认真进行安全审查,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批准。
第七条校区内外河道水深三米以上,设有警戒标志,所有区域均严禁下水,否则后果自负。
校门外公路车行较快,出行应严格按交通指示,乘坐正规合法营运的车辆,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学校校园地处市郊,学生出校应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注意自我保护和人身安全。
学生应严格遵守宿舍管理和进出校门的规定,自觉维护宿舍的安全与卫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高等学校安全管理,经学校校董会批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自觉维护学校的安全秩序。
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学校将依法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三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尊重师长、教职员工,不得恶意损害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禁止非法侵入教学楼、教研楼、图书馆等禁止进入的区域,禁止私自携带危险物品进入高校,如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自觉携带学生证,并保持证件的完整性。
禁止伪造、篡改、买卖学生证,禁止盗用他人学生证。
一旦发现,学校将追究相应责任。
第五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有关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学生应主动学习、自觉遵守消防、防火、安全感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应严格遵守教育部门有关规定,自觉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教职员工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七条: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应提高安全意识,妥善保管校内设备设施,不得私自乱扔物品、私自挪动设备和教学用具。
如发现设备设施损坏或有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整改。
第八条: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应积极配合保卫部门,做好巡逻、监控的工作。
任何发现校内异常情况的教职员工,都应及时报警或向保卫部门汇报。
第九条: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模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火器材、紧急避险通道等。
学校应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建立学生学籍和财产安全保障制度。
学校应妥善保管学生档案、学费缴纳记录等重要文件,对于学生财物的管理,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其安全完好。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建立安全投诉与举报制度,提供安全举报渠道和保密措施,鼓励广大师生及时反映安全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2021年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Three people save effort, four people more relaxed, everyone is united, Pepsi can succeed.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条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四条本暂行规定所称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取得学籍的全日制学生。
即按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自费三种计划形式录取的学生。
第二章安全教育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第六条学生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
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规律进行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第七条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八条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级、班主任。
2024年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____年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学校整体安全防控能力,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综合施策。
第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疏通渠道、完善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预警,依法处置各类安全事件。
第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与公安、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密切联系机制,共同推动高等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防范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制定和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加强校园周界的保护,设置合理的校园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确保校园安全。
(二)加强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教学和生活场所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和设施的巡查和监控。
(三)建立健全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交通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学生、老师和员工的交通安全。
(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确保安全疏散和灭火措施的顺利实施。
(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堂和食品供应商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
(六)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防范和化解安全隐患,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第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第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第三章安全事件处置第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明确报告渠道和责任主体,及时准确报告各类安全事件。
第九条高等学校应当依法采取措施,制止和处罚破坏学校安全的行为,严禁传播谣言和制造恐慌。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调合作。
北京大学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1

北京大学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按照《北京大学安全稳定控制程序》,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安全教育
第二条学校应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和重要议事日程,并加强其领导。
第三条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要贯彻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四条我校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学校学工部,各教学执行部门具体实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学工部、党群部、各学院及其他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校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微博、博客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第五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及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各教学执行部门应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
学工部、党群部、总务部、各学院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
- 1 -。
202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202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本科院校、研究生院校和职业学院等。
第三条学生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明确学校领导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学生管理组织建设,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第五条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条学校应当与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群体建立联系与合作,共同维护学校内外的安全稳定。
第二章招生与入学管理第七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八条学校应当依法制定招生章程,明确招生计划、招生方式、录取标准以及录取程序,不得违规招生。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招生信息管理系统,录取工作应当经过严格审核,确保录取的学生符合招生标准。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新生的导入教育,引导新生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学籍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入学、学业、奖惩等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证明和服务。
第十三条学生应当如实提供个人资料,不得弄虚作假;学生需及时向学校提供相应的资料更新。
第十四条学生转系、休学、退学等行为应当按照学校规定办理手续,并在学生档案中予以记录。
第十五条学生因涉及违法犯罪行为被依法刑事处罚,学校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处理学生学籍。
第四章学风建设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
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

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依据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结合我院实际,特作如下规定:一、安全教育1、学生从入校起要自觉接受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学院、系、班级组织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2、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注意防火、防盗、防事故,提高防范能力。
3、主动学习和掌握安全消防知识,掌握火场自救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二、安全管理规定1、严格遵守校门出入有关制度,凭校徽出入校门,主动接受门岗保安人员管理,在校园内必须佩挂校徽。
2、学生不得在公寓留宿校外人员,不准在宿舍内留宿异性,宿舍钥匙要妥善保管,不能交给外人,离开宿舍要关好门窗上好锁;门锁损坏,应及时报告宿管科维修,多余的现金不要放在宿舍,应及时存入银行。
3、不能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学校,宿舍内禁止点蜡烛和明火蚊香,禁止私接电线、插座,禁止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各种电器,禁止点废纸、燃放鞭炮。
4、宿舍区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品及各种危险品。
5、严禁学生赌博、酗酒、打架斗殴以及其他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行为。
6、学生请假必须按请假制度经批准后有效,否则作违纪处理,节假日期间,学生留校或离校前要填写《留校单》或《请假单》,若节假日不回家原则上要住校,若不住校,则必须经家长同意后向学校请假,方可离校。
7、严格遵守公寓管理制度,按时就寝,晚归者需向宿管员说明原因,方可进入公寓楼,无故晚归者作违纪处理。
8、双休日和节假日,严禁学生到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去玩,严禁去水库、河湖游泳,不准攀登险峻的山峰,不要参加探险等危险性的活动。
9、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必须按《丽水学院学生外出活动(非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执行,必须有安全措施及安全负责人,活动计划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高职学院安全教育暂行办法

高职学院安全教育暂行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教学〔1992〕7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师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
第三条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学校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防范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第四条学校学生安全教育,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工作。
第五条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同时展开对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
二、主要内容与形式第六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生命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盗、防诈骗、防传销、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治安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用电用气安全教育、实验实训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业实习安全教育、防病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其他安全教育。
第七条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学校把安全教育课程化,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
三、措施与要求第八条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学校安全保卫办公室负责指导、督查各部门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要切实担负起安全教育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对师生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在实施安全教育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教育计划,完善教育内容,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第十条学校安全保卫办公室定期制作安全宣传材料,安排专门的讲座、主题班会课等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教育,讲解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以及防火、防电、防震、防溺水、防煤气中毒、防意外伤亡事故的基本知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安全防范、自护自救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本暂行规定所称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取得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即按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自费三种计划形式录取的学生。
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学生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
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规定进行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
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级班主任。
学校应由一名校领导主要负责。
?
高等学校应确定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明确其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及其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应分工协作,积极配合。
全体教职工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改善环境条件,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学生发生意外事故以及学生要求保护人身或财物安全等情况时,学校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学生在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纪律和有关规定,听从指导,服从管理;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组织集体课外活动,须经学校同意,按学校规定进行。
学校须认真进行安全审查,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批准。
学生应严格遵守宿舍管理的规定,自觉维护宿舍的安全与卫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发现刑事、治安案件或交通、灾害等事故,在场学生应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学校或公安部门并协助处理。
在学校范围内的,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轻伤害和损失。
学生人身和财产发生一般伤害后,学校要及时调查处理,根据当事人或他人的过错,责令其赔偿损失,并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行政、纪律处分。
在校园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重伤和被窃、失火等造成财产重大损害事故后,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现场,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情绪,恢复秩序,并协同地方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学校对事故调查后认为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协助调查处理。
重大事故学校有关领导应亲自参调查工作,并认真研究调查报告,及时处理。
在安全管理或事故处理过程中,学校认为有必要需搜查学生住处,须报请公安部门依法进行。
调查处理案件中以事实为依据,不得逼供或诱供。
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在一天内向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周内书面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学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因学校或有关单位责任发生死亡、重伤或残疾,由学校或有关单位承担责任,做好处理及善后工作。
在教学、实习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学生因不遵守纪律或不按要求活动而发生意外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因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不善;工作不负责,违章指挥;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人身、财物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责令检查、赔偿损失、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生未经批准擅自离校不归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承担责任。
对擅自离校不归,学校不知去向的学生,学校应及时寻找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半月不归且未说明原因者,学校可张榜公布,按自动退学除名。
学生假期或办理离校手续后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承担责任。
在校内正常生活及由学校在校外组织活动中,由于不能避免的原因或自然灾害而发生的事故,由学校视具体情况处理。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为学生办理人身保险。
凡经学校指定的专业医院确诊为精神病、癫痫病患者的学生,应予退学,由其监护人员负责领回。
学生及其监护人不得无理纠缠,扰乱学校教学、生活秩序。
因事故伤残的学生,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学校认为生活能自理,能坚持在校学习,可留校继续学习;不能坚持在校学习者,应予退学,由学校按其实际学习年限发给肄业证书,并根据事故性质和伤残程度一次性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退学学生回其监护人所在地,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协助做好接收、落户等工作,由当地劳动部门按国家关于残疾人劳动就业有关规定安置。
学生因病死亡和责任不由学校承担的意外死亡,学校不承担丧葬费。
如家庭确有困难者,学校可酌情予以一次性经济补助。
因责任不在本人的意外死亡学生,由学校或有关单位参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职工死亡丧葬有关规定处理,负担丧葬费的全部,学校可一次性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无论何种情况(事故)给予的经济补助,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学生在校期间(以四年计)的平均奖学金数。
凡是事故责任由学校以外的其他单位、个人承担的,学校不再给予经济补助。
因保护国家财产和他人人身安全,见义勇为而致残或英勇牺牲的学生,学校应报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对事故处理不服或持有异议者,可向学校或学校上一级部门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事故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暂行规定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暂行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本暂行规定由国家教育部解释。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