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如同搭建房子框架一般,只有框架结构合理优美,那么所拍纪录片才能有质量、艺术,给观众一种美妙的观看体验。
把握好结构,对提高纪录片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电视纪录片与叙事结构1.1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是利用影视电子拍摄记录设备,对文化、政治与经济等题材,做完整、系统性的报道,是一种以专题为形式的报道节目。
纪录片录制时,从新闻报道角度出发,真实客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记录。
从客观上,反应真实的人物、事件、场景,其录制内容不含有虚假成分,而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与纪实性。
1.2叙事结构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意义传统电视节目为迎合观众观看口味会刻意虚构一些情节,这些虚构情节在电视纪录片当中都是坚决不能出现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真实性与纪实性,使之与传统电视节目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的内容题材较多,导致一些电视纪录片在素材选择时,往往无法顾及到观众的观看口味,导致节目收视率低。
但通过合理安排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纪录片的趣味性,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
所以,合理选择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对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质量、观众观看兴趣的激发以及节目收视率有着重要作用。
1.常用的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1.1递进式叙事结构递进式叙事结构是根据被记录事物发展进程、情节推进以及大众对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进行结构安排。
这种叙事结构方式能够较好的突出整部电视纪录片的情节发展,同时还能循序渐进的将剧情人物、事件做一定情节的提示。
(1)时间为轴线递进式叙事结构能够依据时间做为轴线,将被记录事件、人物的进程、活动与材料进行整合,这种叙事结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以及严谨的生活逻辑性。
此类电视纪录片,以某电视台拍摄的一部母子亲情的电视纪录片为例。
这部纪录片描述的是:儿子为报达老母亲的养育恩情,用三轮车载着母亲在全国各处旅游,让老母亲开开眼界的事情,这部纪录片就是采用了递进式叙事结构,利用旅游所费时间为纪录片轴线,以老母亲与儿子在旅游过程中的活动为叙事顺序,在摄制组跟随录制的一年时间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的总体艺术特征
纪录片的总体艺术特征1、纪录片独特的人文性纪录片的关注的大都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
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片子,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
就象纪录片《望长城》,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分水岭。
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关注的一个人文主题。
在《望长城》中占据镜头最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些普通人。
继《望长城》之后的《藏北人家》《半个世纪的爱》《沙与海》《龙脊》等等都体现了对人的深层关注,都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去除了许多直接的功利心,多了一些人文性。
与纪录片不同的是,专题片主题重在说明问题,阐释政策观念,如科教兴国中华之剑等,虽然这些专题片中也有精彩的纪实段落。
也有对人的关注,但那只是用人来说明某个特定的主题,而纪录片则是以人为本,更接近人类学与民俗学。
2、纪录片独特的时间性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动态过程,注重感受与体验的共时性,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它与栏目化专题节目不同,栏目化的专题节目,定时定点播出,制作周期短,关注的是正在进行的生活层面。
结构较为自由、宽容度大,而纪录片对生命的本质关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中,才能为观众提供一个人类生存的某个阶段的活的历史,才能保留生活自然流程的偶发性和丰富的细节,以及经过交流和反馈之后积累的情绪氛围,展现更为丰富的人文背景。
比如纪录片《我们的留学业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拍摄历时三年,由于在人物发生重大变动的几个阶段摄像机部在场,纪录了完整的过程段落和细节,在动态取材中使生活的各种原始信息得以保留,片子也因而有了生命力。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
也就是说,叙事结构是创作者赋予素材以意义和解释的手段和形式。
一部纪录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思想意义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拍摄到的内容,也取决于对于这些内容的剪辑与组合。
剪辑组合得体,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为出色。
相反,剪辑组合不当,就有可能糟蹋原本非常好的素材,使原本十分精彩的内容失去应有的效果。
所以,叙事和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要甚于素材本身。
由于生活积累、人生感受、艺术功力和艺术追求的不同,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叙事技巧和结构方式。
即使出自同一创作者的不同纪录片,其叙事风格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但是,另一方面正如建筑学上的分类一样,尽管房屋的结构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他们粗略地分为几类,比如木制结构,石制结构、土木结构和钢筋混沥土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一样可进行这样的分类,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方式有: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和客观记录式。
一、画面加解说式。
这一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
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
在实际创作中,一般是先有选题,主创人员根据选题写出文字稿本,领导审查通过后开始拍摄。
后期编辑时,则是先根据文字稿配音,再根据配音编画面。
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重视解说词的创作,非常重视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它来表现内容的发展。
随着这一形式的发展,出现了通篇泛滥的解说加音乐,结果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这使得画面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图解的工具,整个片子从文稿上来看更象一篇论文。
另外,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注重的是主题和结论而不是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也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政府工作者代表政府、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工作者仅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样片子就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结果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逐渐偏离了电视的本性,丧失了可看性。
编导纪录片结构分类方式
编导纪录片结构分类方式纪录片的结构有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之分,所谓内部结构是构成形象的各个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组织形态,所谓外部结构则是纪录片的外在组织形式,即纪录片的构成框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编导纪录片结构分类方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线形结构线形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条乃至多条贯穿全片的线索,这条线索可以是内在的、逻辑的,如《远去的村庄》中的缺水问题,《中华百年祭》中画家的创作体会;也可以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如《龙脊》中村口的那个大槐树,《万里长城》中的长城。
张雅欣教授在她的专著《中外纪录片比较》中也谈到《远去的村庄》,她认为该片是典型的绘圆法结构,它的圆心就是缺水问题,所有的素材都是围绕这一圆心展开的。
显然,张教授的提法与本文的提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日本的《万里长城》和中国版的《望长城》尽管题材完全一致,都是拍中国的万里长城,但是日本的《万里长城》更多的是以长城为中介,探讨长城两边人民的生活。
在这部片子中,长城已经不是创作者关注的主体,而是作为一条贯穿全片的一条中心线索。
在实际创作中,创作者不仅通过采访来显示这条中心线,还多次用航拍长城的空镜头来强化这条中心线。
对于比较复杂的叙事,使用线形结构的片子往往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中华百年祭》就有多达五条的线索:1、画家作画,2、画展展出现场,3、百年史实,4、画家谈创作理念,5、画家的日记。
线形结构可以使复杂的叙事变得条理清晰、紊而不乱。
线形结构是纪录片常用的结构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的题材都具有中心线。
弥补方法除了后期强加一个象征元素外,采访的介入是一个重要手段。
采访作为结构方式,是创作者结构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
用采访作为结构因素,除了后期发现之外,更多地是在前期构思时就要有所考虑。
这样,由于结构不是后期强加给片子的,整个片子就显得自然、具有整体性。
采访作为结构因素,有两个层面的作用。
第一、采访的同期声作为转场因素,起连接画面的作用。
纪录片的结构
从名词词性上理解,就是指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总体构成形式。
作为动词词性来理解,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创作者借助蒙太奇思维和语言,以叙事模式和造型、音响等手段,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将创作素材及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布局。
一部纪录片总离不开叙事和写人,如何把这些人、这些事组织起来,如何剪裁,如何布局,何处铺垫、何处高潮,从哪儿开头、在哪儿结尾等等,都是属于结构的范畴。
如果说纪录片的题材和主题解决的是“呈现什么”的问题的话,结构所解决的则是“如何呈现”的问题。
有人认为结构就是把无序的零散素材变成有序的叙事作品。
一部纪录片如果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结构,也就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叙述方式,并且能够确立鲜明的节奏和风格。
结构的形态:从创作观念上看,大体可分为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还可按照不同的取向分为各种具体的结构形态。
(一)从叙事方式上分,可以分为故事式和散文式故事式按照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冲突来设置和安排纪录片的结构。
分析案例《继母》。
散文式采用散文的结构方式将生活碎片自然地穿缀起来,凸现“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分析案例《终极运动员》。
(二)从时空安排方式上分,可以分为空间式、时间式、时空交错式、双线平行式空间式结构是以空间变化组织材料,也被称为横向式结构。
分析案例《伟大的北极》。
时间式结构是以时间流程组织材料,也被称为纵向式结构。
分析案例时空交错式结构表现为以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过程为纵线,以被采访对象的活动空间为横线,并将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一种符合结构。
分析案例《望长城》双线平行式结构是一种纯文学的叙事结构形态,在两条线索展开的过程中,构成相互映衬或相互对比的叙事模式。
分析案例《三节草》(三)从人与事的关系设计上分,可以分为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多人多事四种类型结构。
一人一事是以一人一事为总的和主要的故事贯穿线,其他人物和事件都作为陪衬的一种结构。
分析案例一人多事是通过众多的事件或众多的生活情景片段来讲述一个人物的多方面情况。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专题片与纪录片是常见的影视作品类型,它们在制作手法、表现形式和目的寻求上存在着一些异同之处。
本文将分析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定义及特点专题片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通过深入报道、分析和解读,全面展现某一种事物、现象或问题的影视作品。
专题片通常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实地采访、专家评论、历史资料梳理等,以全面、多角度地展现主题。
专题片一般具有严肃性、系统性和深度分析的特点,力求真实、客观地呈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纪录片是以现实事件、人物或历史为素材,通过真实记录、描述和反映,以呈现事物的过程和真相为目的的影视作品。
纪录片更加注重对真实性、客观性和真相性的追求,追求直观、真实地展示事物的本来面貌。
纪录片通常采用真实拍摄、现场记录等方式,以视觉手段和叙事手法将事实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事件、人物或历史。
二、制作手法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制作手法上有所不同。
专题片常常运用个案分析、对比研究和问题讨论等手法,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反复展现和对比,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专题片通常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论和解读,增加专业性和权威性。
同时,专题片也善于运用一些技巧性手法,如配乐、剪辑等,提升影片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纪录片则更注重直观的记录和真实的呈现。
纪录片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有一支或多支摄像机进行现场拍摄,以最真实的方式展现事物的真相。
纪录片影像的呈现形式较为朴素和简洁,注重体现观众的现场感受和情感共鸣。
同时,纪录片也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如利用音效、特效等修饰镜头,提升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目的和应用领域专题片和纪录片在目的和应用领域上也存在一些异同。
专题片通常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深入剖析,旨在提高观众对某一事物、现象或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专题片追求真实、客观地呈现事物,引起观众的重视和思考。
专题片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教育教学、科普宣传等领域,起到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专题片讨论辨析
一、背景介绍当前,专题片在我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专题片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纪录片,通过深入挖掘一个特定主题或事件的背后故事,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展现,因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备受瞩目。
二、专题片的出现与意义1. 专题片的出现专题片作为一种影视作品形式,是对传统纪录片的延伸和补充。
它不仅拥有纪实的特点,更以对特定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全方位展现,让观众对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 专题片的意义专题片的出现,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
通过专题片的深度探讨和精彩呈现,可以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激发社会的共鸣和共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
三、专题片的类型和特点1. 类型专题片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例如《大江大河》、《为了民族复兴》、《人间值得》等专题片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我国的发展与变迁。
2. 特点专题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它既有纪实性的要求,又要求对主题的深度挖掘和多维呈现。
专题片的制作团队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策划和采访上,确保作品的深度和内容的真实性。
四、专题片的影响力与局限性1. 影响力专题片通过其深度挖掘和真实呈现,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唤起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引发社会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
2. 局限性然而,专题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其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以及受众面相对受限等问题,专题片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1.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专题片制作的手段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专题片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和生活,更有利于引发社会的共鸣和传播。
2. 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专题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专题片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来推动专题片的发展。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电视专题片: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它介乎电视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
电视纪录片:运用现在进行时的新闻镜头,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摆拍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无论是“电视专题片”还是“电视纪录片”,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作为自己的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
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应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二者都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都强调反映生活的真实,排斥虚构和扮演。
作为纪实性的作品,如果失去了真实性,就会失信于社会,失信于人民,那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者都需要运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创作者在提炼生活素材的过程中,需尽量保留其自然形态,不能做过多的变形处理,“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它们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但是,它们都是遵循纪实性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的。
尽管“电视专题片”在表现手段和方法上有较多的艺术创造,构成审美性较强的电视艺术作品。
但是,在表现、描绘实际生活和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上,不应失去它的根本属性——真实性。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
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
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
专题片的结构层次
专题片的结构层次电视专题片的结构层次,是一部片子的框架和支撑。
如何安排好结构,是专题片策划中的重点和难点,考验着编导对局部与全局、观点与材料的总体关系的把握。
策划结构就如打理树枝,只有悉心照料、精心修剪,枝叶才疏密有致,树才会美观。
直线式结构:层层递进入人心直线式结构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这种结构安排方法有明显的发展线索,必须以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顺序进行,不能颠倒,否则层次就会紊乱,甚至会影响专题片的真实性。
直线式结构清晰明了,能够让观众较为轻松地认识故事,符合观众的观赏习惯,目前的党教片策划采用此结构的居多。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雕塑家刘焕章》记录了刘焕章坎坷的艺术之路,以让观众走近主人公的艺术人生。
该片以逐渐走近主人公的时序来安排结构,由浅入深,不慌不忙,如层层剥笋,不断深化主题。
片子按照时序讲述了刘焕章开始接触雕刻到喜欢雕刻,由老师教他雕刻到“文化大革命” 时放弃雕刻,再到自己毁坏雕刻作品而后办雕刻作品展,最后到始终坚持在他人眼里备受争议的雕刻行业的艰难历程。
这种时序结构让观众逐步深入认识主人公,最终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认识其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家的完整形象。
按照逻辑顺序进行。
由河北省沧州市拍摄的党员电教专题片《选举》,以白庄村选举党委班子成员为背景,向观众呈现了选举的全过程。
该片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内容,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旧州镇组织委员在镇党委组织好工作人员去白庄村f工作人员给党员和村民代表发选票f党员和村民代表填写选票f工作人员整理选票f组织委员宣布第一轮选举结果f……最终选举出白庄村新一届村党委班子成员。
该片按照逻辑进程发展,结构层次十分清晰,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习惯,观片因此也十分轻松自然。
以直线式结构策划的专题片很多,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往往很难拍到连贯性的材料,这就要靠作者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去发掘和深化主题,把片子的本质意义有层次地反映出来。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摘要】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在制作和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为主题,以客观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专题片则更注重深度报道某一主题,通常经过较为严谨的策划和设计,以更加全面和独特的方式呈现。
在拍摄技巧上,电视纪录片通常采用观察记录和采访等手法,注重还原事实,而专题片则更注重叙事的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常常使用大片式的呈现手法。
对于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电视纪录片偏向还原真实人物形象,注重客观性,而专题片则更注重对人物的情感渲染和故事表达。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而拍摄技巧的重要性则在于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这两种形式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差异、拍摄技巧、特点、人物塑造、叙事手法、总结、定义、重要性1. 引言1.1 定义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电视纪录片是指通过真实记录和展示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实和事件的电视节目。
它不做任何编造或虚构,真实还原事件的发生过程,呈现给观众。
而专题片则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问题展开深入报道和探讨的电视节目。
它通过选题的局限性和深入挖掘的报道方式,使得观众能更加系统地了解相关主题或问题。
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事件真实性和客观性,真实还原事实过程;而后者更注重深度挖掘和系统性整理,通过专题的方式进行报道。
两者都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但在节目形式、表现手法、受众群体等方面略有不同。
电视纪录片更注重事件的真实还原和客观呈现,专题片更注重主题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
它们在电视节目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为观众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和视角,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满足了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在电视节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传播社会信息、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
1.2 重要性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性,不仅可以记录历史事件、传播知识,还可以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专题片结构
专题片结构
专题片是一种以特定主题为核心的纪录片形式。
其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专题片的开头通常会有一个引言,介绍影片的主题和背景,向观众引入故事的内容。
2. 分析:接下来,专题片会对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采访专家、研究数据和历史资料等方式,全面探讨主题的各个方面和影响因素。
3. 事例呈现:为了更好地让观众理解主题,专题片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示主题带来的影响和问题。
这些事例可以是真实的案例、个人故事、实地调查等。
4. 亮点呈现:在专题片中,会有一些亮点部分,以突出主题的重要性和亮点。
这些亮点可以是一些突破性的发现、令人震惊的真相、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等。
5. 总结和展望:在专题片的结尾,会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总结和展望,观众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主题的深远影响,并有所启发和反思。
总体上,专题片的结构是围绕主题展开的,通过分析、呈现事例和突出亮点,来深入探讨并展现主题的内涵和影响。
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深入理解和思考主题所涉及的问题。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别
02
内容与题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片的内容与题材
专题片的内容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主 题或话题展开,可以是某个领域的知 识普及,也可以是某个事件或人物的 介绍。内容相对较为集中,注重深入 挖掘和阐述。
专题片的题材广泛多样,可以涉及社 会、文化、科技、历史等多个领域, 旨在满足观众对特定信息或知识的需 求。
纪录片的受众与传播途径
受众
纪录片的目标观众更为广泛,它可以吸引对历史、文化、社会问题等各方面感兴趣的观众。纪录片注重真实、客 观地记录和反映事实,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探索。
传播途径
纪录片主要在电影院、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如视频网站、在线流媒体平台等进行传播。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 展,纪录片也经常通过移动设备、智能电视等新媒体渠道进行观看。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 别
目录
• 定义与特点 • 内容与题材 • 制作方式与风格 • 受众与传播途径 • 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
01
定义与特点
专题片的定义与特点
专题片是以某个主题或题材为核 心,通过特定的手法和表现形式,
展现某个特定领域的内容。
专题片通常具有明确的主题或观 点,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强调 艺术性和表现力,以吸引观众的
纪录片的内容与题材
纪录片的内容通常是对真实事件的记 录和呈现,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题 材通常包括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 会问题等。
纪录片注重对真实事件的深入挖掘和 展现,通过影像和文字记录现实,反 映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
03
制作方式与风格
专题片的制作方式与风格
主题明确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关系
专题片和记录片的关系表意叙事与纪实叙事# \* r; W+ M4 ]: r0 W/ J- P' D" d4 A8 C$ r l7 N9 Q m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无疑都是一种“叙事”的传媒艺术,但二者在叙事形态上是有所差异的。
简而言之,专题片的叙事,主要是一种“表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营造”;而纪录片的叙事,则主要是一种“再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记录”。
如此便见出了“表现性”叙事艺术和“再现性”叙事艺术的不同。
" J. ?9 Q) b# q! y" R% O7 H0 t6 Z5 K( ~5 L- h1 H( v! P' J专题片的基本的叙事形态是“表意”的。
专题片的创作或编导,呈现着一种“主体性”或“主观性”的心态特征,营造着一种“有我之境”。
3 c2 [9 p4 k$ M- S; R* `2 g" F3 S专题片往往不是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进行叙事的,换句话说,其叙事是为“论断”服务的。
它是用充分的论据——声音和画面来证明观点、得出结论,每个所运用的声音和画面要围绕核心理念,来实现对“已知”的求证,往往思想大于形象。
& l2 i+ c$ E. Z, U3 P* u E) O% S6 ]! F: p0 x# Y专题片的编导往往借助于重复、强调、排比、对比等文学修辞手法来进行对理念的解说,即“说道理”;在画面的处理上,必要的摆拍,“累积式蒙太奇”,将声画“论据”进行意象叠加,隐喻性、象征性的“贴话”镜头等,都可以增强“言说”的表现力与扩张力。
在声音的处理上,专题片解说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说词是专题片“说道理”的主线,往往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专题片如此这般地将形象化的画面和声音进行艺术编排,推导出所要传达的理念,是将美的内容、目的和意蕴统一起来。
这样,对“理念”的表现就是内容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对其背后编导思想的诠释和演绎,透显出“我”来。
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整理
1、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
2、纪录片:(电视专题) 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或追随采访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3、电视专题片: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取向,真实地记录客体对象,并对主题或内容进行深入发掘,对客体对象运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段进行表现的电视片。
4、电视专题片的功能与特征(一)电视专题片的功能1、记录历史,2、认知功能(二)电视专题的品格、特征1、纪实性对于电视专题是具有质的规定性之品格(真实性)2、电视专题还应该具有思维的品格(思考性)3、电视专题应具有审美的品格(艺术性)5、电视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鲜明、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特征:系统性、固定性、综合性,它要求节目的内容、类型系统化,时间长度规范化,节目编排条理化:它要求有固定的栏目名称、固定的片长、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的播出时段、固定或相对固定的栏目主持人,以便观众定期、定时收看;它可以是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表现形式的综合,及现场与北京报道的综合,或是纪实报道与谈话节目的综合。
6、电视节目栏目化:将反映同一内容和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
栏目化主要优点:1、有利于电视观众记忆和收视.2、有利于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管理、电视节目的运作和节目的编排。
7、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形成由文艺、新闻和社会教育节目构成的三大支柱。
8、电视栏目与电视节目即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电视节目:新闻栏目、娱乐栏目、社教栏目(生活服务栏目);功能:传播新闻、文化娱乐、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是模糊的,但各自又有独特之处。
多年来,围绕专题节目的界定所带来的专题片与纪录片的讨论,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致使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分类、选题、评论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随着创作思想和制作手段的发展,两者愈发难以明确界定。
纪录片与专题片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一、纪录片是指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主体拍摄的纪实风格的节目;专题片是指以声画对位的解说词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叙结合的节目。
应该说,这一定义具有科学意义,它符合我国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创作个性。
国家政府奖中专题片和纪录片分别设奖,其导向意义有利于澄清理论上的事实,有利于两种节目形态的健康发展。
不同概念反映不同本质属性,表现出不同内涵和外延。
电视专题片主要是针对屏幕上所存在“综合性”节目相对应的。
它是集中对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等,给予深入的专门报道。
尽管同纪录片一样,都是采用纪实手法,但专题片允许创作者在作品中直接阐述对人物、事件的理解、认识和主张。
专题片中强调的“纪录”,只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它所强调的“表现”,则是指对客观事件的艺术表现。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专题片和纪录片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即它们都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二者都是以历史客观存在与现实客观存在为前提,强调的都是真人、真事、真景,都是以真实性为生命。
二者强调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排斥虚构。
如果在报道事实上的失误,那就会失掉纪录片和专题片存在的价值。
他们都是强调纪实性,都运用纪实的创作方法。
作者在创作素材的提炼中,都保留其自然形态,不作更多艺术加工。
二、专题片与纪录片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记录人物和事件的方式不同。
电视专题片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有较伺的主导意识,往往是通过解说词直接表达创作者对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主张。
第二,报道人物、事件组合形式的不同。
电视专题片,不注重展现生活的完整过程。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区别(原创)辩析
从实际应用层面来说 ——应该与国际接轨
谢谢
纪录片的成熟: 1920~1930年代,美国电影进入全盛时期,好莱坞在摄影棚里制造出来的脱离现 实的梦幻似的电影风靡一时,为了抵制这种影响,在英国出现了以约翰·格里尔逊 为代表的纪录电影运动。
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始于1905年 弗拉哈迪被称作为“纪录电影之父”
“从世界纪录片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 我们可以 现: 我国现今“画面+ 解说” 的电视专题片, 类似于 国外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里尔逊模式” , 由 于种种社会及历史的原因, 该模式在我国得以生存至 今, 并形成了特殊的风格。”
专题片
Q1:什么是纪录片?什么是专题片?
纪录片
•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 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 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 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影片类型:纪录片
上映日期:2005年4月15日
影片内容:这部纪录片以写 实的手法再现了姚明在NBA 从“菜鸟”到巨星的全过程。
我们小组的观点:
同根同源,应该统一名称
从起源和历史来看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分流
纪录片的诞生: 1895年,路易·卢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 等12部实验性的影片在法国巴黎上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纪录片。
纪录片的发展: 1923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的公映,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 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纪录片与电视片的异同》(华南师范大学 梁林梅 李忠信)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纪录片渐渐归属专题片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当前, 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 直接称谓“ 电视纪录片” 的作品愈来愈少, 而称谓“ 电视专题片” 的作品愈来 愈多, 甚至还有取代“ 电视纪录片”的倾向和趋势。这 并非“ 纪录性”电视节目形态即将消失, 而是它在日 渐纳人“ 电视专题片” 的范畴。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别
在电视理论研究中,所谓“专题片”与“纪录片”之争由来已久,可说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理论话题。
的理论话题。
关于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关于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关于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学术界已出现了多种观点;学术界已出现了多种观点;学术界已出现了多种观点;当然,当然,还有的人认为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在国外没有分开的说法,“专题片”之说只是中国独产的一个“怪胎”。
应当承认,在当下的创作实践、学术评奖以及学术研讨中,不仅“专题片”的存在、它与“纪录片”的并存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二者在创作和理论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差异。
下面我们就从美学思想、叙事形态和镜语方式三个方面,对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作一简要的比较谈。
理念的感性显现与美是生活专题片与纪录片,专题片与纪录片,二者在审美特质或形态上是有所不同的。
二者在审美特质或形态上是有所不同的。
二者在审美特质或形态上是有所不同的。
换句话说,换句话说,换句话说,二者在具体的创作二者在具体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所遵循的美学指导思想是有区别的。
专题片的审美形态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它在创作中所遵循的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创作原则,即:专题片是对特定的理念作“形象”的表达。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或定义。
“理念”是美的内容,“感性显现”是美的表现,是美的表现,是理念要表现为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是理念要表现为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是理念要表现为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直接呈现于意识,直接呈现于意识,直接呈现于意识,诉诸人感官和诉诸人感官和心灵的形象。
心灵的形象。
美和艺术作为它们的统一,美和艺术作为它们的统一,美和艺术作为它们的统一,意味着内容与形式、意味着内容与形式、意味着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以及主观与客观等理性与感性以及主观与客观等等的统一。
所以,美的理念有别于逻辑理念,美的理念有别于逻辑理念,是一种可以外化为现实的具体形象并且能与这是一种可以外化为现实的具体形象并且能与这种形象融合为统一体的理念。
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共性与个性-2019年文档资料
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共性与个性1 纪录片和专题片概述1.1 专题片概述专题片是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专”上,一般具有专一性、专门性,它主要是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一种现象或者某一领域内的某一方面采取集中式的报道,专题片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门性,但具体内容具有很强的多维性,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自由选择,并且专题片允许作者在专题片中阐明自己观点。
专题片不是新闻,也不是广告,它不具备新闻的实效性,也不具备广告的商业性,但它实际上糅合了二者的特征。
专题片采用新闻的纪实手法,所阐述的都是真正存在于社会中的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种事物,但专题片最终可以起到与广告片一样的宣传效应,通过专题片表达出一定的主题,这种主题感染观众从而让专题片形成宣传效应。
因此它既不会取代其他它电视艺术,也不会被其他电视艺术所取代,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1.2 纪录片概述纪录片也是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的核心内容体现在“纪录”上,它更加注重的是对一个事物的持续观察,采用现代电子技术、数字设备,真实的纪录真人真事,客观反映的社会生活。
纪录片的内容从最初就是经过创作者精心选择了的,在纪录过程中,一般采用叙事化的手段,通过真实的镜头来表现一种原生态的事物或者是某一段时间内某一个事情的完整过程,纪录片更多的是一种对事物某一段时间内的累计纪录的电视节目形态。
它述求的是一种对某一种事物的真实性描述,重在纪录,而对于纪录的结果的总结或者所引发的社会思考,则是开放性的。
2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共性与个性2.1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共性专题片和纪录片本质上都是一种基于现实基础的电视艺术形式,正是这种本质的相同,专题片和纪录片存在许多内在的联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共性。
首先,从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其创作媒介、创作主体、创作对象都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与此同时,二者在表达述求上也存在的一定的共性。
[专题]电视专题片的结构形式
专题片的结构形式专题片的结构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段落性结构什么是段落性结构?就是说,在一部专题片中,一段内容结束,另一段内容开始,这两者之间互相没有连带关系,都是独立成章的。
这样的结构就是段落性结构。
同样,在专题系列片中,每集之间的内容也都是独立成章,互相不连贯的;但如果从头至尾连起来看又都在一条主线、一个主题下进行的,这也是段落性结构。
比如;专题系列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
这两个专题系列片是以介绍长江、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为主线,以抒情性的笔调描写了祖国山河的美丽,人民的勤劳,古老的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使人们在欣赏锦绣山川的同时了解了历史,学到了知识。
但这两个专题系列片的每一集都是独立的,都是介绍当地的人情事故、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互相之间没有直接的连带关系,都可独立成章;但将它们连起来看,又都是在一个主题“长江”、“运河”这个前提下进行的。
因此说,这属于段落性结构的表现形式。
再有系列专题片《中国一绝》,是介绍我们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的人们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绝技,弘扬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
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是观众喜爱的专题片之一。
这个专题片每集之间没有联系,它将祖闻大江南北的一个个绝技通过一集集较短的篇幅表现出来,每一集说明一个问题,相互无关联,但却都反映了《中国一绝》这—主题。
因此,它也属于段落性结构。
专题系列片《民魂》也是属于段落性结构的。
它是以描写小人物为主;以普通人的无私奉献,勾勒出我们民族的魂魄,民族的脊梁。
这个专题片的每一集都可独立播放,是以一个情节,一个故事结束后,下一集里又有一新的情节、新的故事开始,相亙之间无联系。
这也是段落性结构。
目前的电视专题片中,这种段落性结构的专题片还是常见的。
二、连续性结构连续性是段落性的反义,也就是说,在一部专题片中,内容情节是互相连续的。
不论是单本专题片还是系列专题片,其每段及每集之间的内涵都是有着直接联系,而不是独立成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性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释的词,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能进一步体会到认知和感受的作用.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从风格上分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
(二)人物片人物片往往将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人物作为反映的对象,以表现一个主题,一种立意。
在人物片中,解说与画面多呈互补状态——解说词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物的经历、背景、事件过程等,画面则对人物形象、人物活动、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给予形象化、直观性的展示。
人物片的解说词一般是叙述型,表达极为自然、流畅、语言亲切、自然,较平缓。
人物片的表现形式比较灵活多样。
人物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也有第一、第三人称交替出现的,时而是叙述者,时而是人物自己的对话;也有的是对话形式;还有男女对播的。
解说者既是叙述者,又是节目中人物的代言人,因此解说者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解说的角度,进入人物的视野来说话,另一方解说还要将叙述者的内心,化为主人公的心态,以他的口吻述说,表现他的内心感情,使人听起来亲切、自然。
在媒介进入融合时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经营的今天,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种的专题片,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中如何完善自己,这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
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今天,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无味的叙事和亟其冗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
这就需要对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策划和包装。
专题策划首先要精心选材。
专题片可涉足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会议专题,历史题材,民生报道等等。
而选题的关键是在于它的内涵价值,选材要让受众感觉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了受众一个心理切口,使其能动地介入到片中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的互动,然后带着思索离开。
其次,策划还要从制片观念上进行调整。
真实性是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
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
所以在制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色彩的说教,而要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
应当明确一点,我们搞专题片的初衷不是把一个现成的或编导主观的结论强加给观众,而是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能动介入,尽管每个人领略和思考的东西不同,但结论是观众在平等、能动、投入的状态中获得。
绝没有强求的痕迹。
因此在创作时,一定要注意从观念上找准定位。
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归根到底要从创作的方式上寻求突破。
马克思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没有策划与包装的专题片是暗然无色的,没有加工的素材是平淡无奇的。
电视片排斥人为的虚构却不否认创作者的艺术表现,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深入挖掘电视表现的潜力,整合人才和声画资源,全方位进行包装。
专题片策划首先是一种智力投入,策划的前提是厚积。
“专题片策划策划不仅仅是一两个点子,而是许多个点的集合。
它就象是一条贯穿节目始终的智慧线,在节目中承担了思想引擎的作用“。
专题片策划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支撑。
没有相关的知识的积累、人生阅历,不了解电视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是难以胜任的。
这就要求专题片的制作人员应当是一个多面手,他具备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擅长计算机操作。
这样才能在节目的定位、创意、制作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其次,采访现场是掘取大量素材的地方,声画同步使专题片专题具备了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魅力,所以应尽量采录原生态的现场资源来突出真实感。
比如一个火灾现场,嘈杂的人声,霹叭的爆响,撕心裂肺的呼救,比任何手段都能扣紧观众心弦。
再有,音乐是高度形象化的情感符号,音乐语言的运用,是直接表达艺术思想的有效手段。
一个鲜明的主题在文字淋漓的表述后,加以音乐的轰托,更会锦上添花。
历史资料和空镜头的运用也是专题节目真实再现的一种手法。
比如在采访历史人物的后期制作上,可以通过画中画等技巧把人物放到历史影片中,缩短了时间差,使观众仿佛回到了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在表现贫困学生理想追求时,只安排他学习的镜头会很平淡,可如果用飞翔的大雁,来寻求一种写意的境界,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也深化和升华了主题,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
另外,专题片制作软件的强大功能支持,也为片子的制作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
比如,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各种特技、滤镜、漫画、图表、照片、字幕的恰当使用,使得片子可以精裁细剪,风光无限。
总之,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经过精心策划包装的专题片,就象一座完美的雕塑,立体的呈现在受众面前。
但是也应注意,专题片策划与包装排斥人为的虚构但不否认创作者的艺术表现。
这种艺术表现强调真实自然,它追求异彩纷呈,但不提倡光怪陆离;要求容量和深刻但拒绝繁冗和堆积。
它不同于电影、电视剧、文学的表现手法,而象一面镜子反映着真实的人文和环境。
专题片创意策划一:求真,即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
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生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效益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企业也只有不断地探求真理,才能使其产品的品质得以保证。
企业也只有本着科学的求真精神进行研究和生产,才能在时代进步的同时,保持其前进的张力和冷静的头脑。
这是企业在进行企业宣传片制作时候的首要准则,夸大其词、刻意隐瞒,这些不尊重实时的企业宣传片并不会为企业带来好的收益,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而影视制作公司,在进行企业宣传片制作创意的时候,同样要遵循客观、真实。
二:向善,即体现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全部或多数成员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重视盈利固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企业毕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正是同政府、顾客、金融机构、媒体等社会各个部分的关系中得以实现的,因此,企业不能单纯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要依赖与社会各界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其他区域什么情况不是很了解,上海企业宣传片制作时,绝大多数企业都会体现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企业公民,公益事业,自然环保等等方面。
影视公司在进行企业宣传片制作的时候,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贡献这些方面都要有所涉及,不但是完善企业宣传片的整体架构,更是对企业形象宣传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企业负责的体现。
编辑本段拍摄方法要制作出一部好的专题片来需要很多的条件,比如好的选题、精彩的拍摄、感人的细节、准确解说、优美配音、流畅的剪辑等等。
下面我们从拍摄的角度探讨一下如何为一部好的专题片获得素材。
(一)注重真实电视专题片要求“真实地再现真人真事”,真实性是它的的本质特性。
在专题片的拍摄中,拍摄者应根据事先确定的主线进行取舍,选择一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事件,抓住富有揭示意义和价值的镜头,对一些必要的事件进行深入地拍摄,用画面反映拍摄对象的内部世界,表现事物的独特个性。
从拍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真实,即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
(二)注意细节所谓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
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细节所组成的。
细节在述事、写人、描景、状情等各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现力。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应该调动电视的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富有生命力的细节,竭力渲染情绪,追索生活底蕴;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深沉含蓄的生活细节,来震撼观众的心灵。
拍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注重选择典型具有感染力的细节。
所谓典型细节,就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本质的细节,典型细节一般有蕴藏力和折射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一经运用,就能使作品的内容更突出、更鲜明、更深刻。
其次要围绕主题选择细节。
细节刻画是专题片中纪实美的重要体现。
一个细节能否运用,先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考察,要选择那些能说明主题、深化主题的细节。
(三)重视过程及偶发事件电视专题片中最重要,最生动的部分就是事件的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了魅力。
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尤其事件类专题片对整个过程的展示就更加重要。
拍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拍摄的内容要十分熟悉,对拍摄什么,如何去拍摄,拍摄者在开机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向观众交代清楚你所要表现的东西,才能够让观众看得清、看得懂。
2.对过程的拍摄要打好提前量,拍过程的关键是要赶在事件发生的前面,而不要等事情发生过了再去拍。
拍摄时要做到提前开机,延后关机,特殊情况不关机。
3.对过程的展现要调理清楚,拍摄时要交代好因果关系,对事件的讲述要条理清楚、符合逻辑,要让观众能够看得懂。
4.合理使用长镜头,长镜头是现代电视纪实的一种拍摄方法,它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
长镜头记录的是现实生活的原形,平实质朴,让观众有一种生活的亲近和参与感;长镜头保持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在这一过程中,人物的行为,动作,交流能形成一定的环境氛围,能够展示人物的生存状态。
由于镜头不断,所以长镜头有比较强的真实感;同时延续时间较长,因此能够比较完整地记录生活的原生态。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长镜头,对专题片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5.在保证过程完整的情况下要力求简洁,我们强调拍摄过程并不是说无论什么素材都去拍摄,应当在保证全面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拍摄的时间,这样我们既省时、省力又节约成本,同时也为后期的工作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画龙点睛,言简意赅——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内容摘要:电视专题片是斑斓生活的图景,折射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
专题片解说词熔抒情叙事议论为一炉,依托画面而存在,具有非独立性与跳跃性。
解说词与其他元素等完美统一,才能构成电视节目的和谐美整体美。
作为专题片灵魂的解说词,必须得到足够重视,用心推敲,反复打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在专题片中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解说词写作非独立性特点方法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是画面、解说词及音乐、字幕等其他元素完美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画面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解说词就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