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底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含概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品德与生活”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99年1月份正式开始的,在酝酿过程中,对思品及相关的教育问题考虑、从总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考虑、用新的教育观念、理念,确定了价值目标。

认为,价值目标的核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这次改革的灵魂。

为什么说是灵魂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一种模式,被称为:“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所谓“精英主义”,就是在所有的学生中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然后,从所有的学生中选拔优秀的、最优秀的学生。

那么,对其他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的次品,或被淘汰的、被忽视了的群体。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实践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只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

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精英来支撑,加速国家的发展建设的时候,就采用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当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不在是完成特殊任务的时期了。

就要考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我国从历史到今天,一直遵循“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同现代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的基本理念产生了冲突。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关注了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忽视或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利,忽视了一般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这种教育思潮中显得特别尴尬。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1. 教育目标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通过品德与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惯,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内容要点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要点:2.1. 品德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友善和宽容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2. 社交教育- 教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3. 自理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惯,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培养学生自我照顾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惯;-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4. 生活技能教育- 教导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3. 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活动教学法: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与实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2.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的道德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品德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4. 讨论教学法:通过开展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评价方式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育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 观察记录:老师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惯;2. 活动报告:学生通过撰写活动报告,记录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的研究和成长;3. 组织展示:学生通过组织展示形式展示自己的品德与生活技能;4. 口头表达: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方式呈现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23年义务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23年义务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提升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内容
生活教育: -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供常 见安全知识和技能
- 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环境 保护意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 尊重和珍爱
- 社会实践教育: 通过社会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感和实践能力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根据学生在品德和生活方面 的表现、态度和行为等进行综合评价
多元评价: 综合运用观察、访谈、问卷 调查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 发展情况
评价标准
个性化评价: 侧重于发现和发 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鼓 励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特长和 兴趣
总结
总结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23年义务教 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生活能力 ,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念,培养自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结
个性化评价将促进每个学生的 个性特点和潜能的发展,实现 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相处 、合作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品德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
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
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 准2023年义务教育
目录 引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评价标准 总结
引言
引言
概述: 本次PPT将介绍小学品德 与生活课程标准2023年义务教 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其基本理念分别是:《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

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程理念、实施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课堂教学建议,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教学准备要求做到以下6条:第1条学习课标。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钻研教材。

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

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

第4条制定计划。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协调后,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开始备课。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6年版)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6年版)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 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年级是视力残疾学生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视力残疾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视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引导视力残疾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盲校1—2年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乐观向上、敢于探究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3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2016年版)4(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学生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二、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品德与生活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二)课程结构框架“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件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生活课程将更加注重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 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课程的现代化和 信息化发展。
02 课程标准与内容
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 会责任感,同时促进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情感发展。
学校品德教育
学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校 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 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 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 验和感悟道德价值。
学生生活技能培养
基本生活技能
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自 理能力、卫生习惯、安全防范等,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程目标
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儿童能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奠定基础。
课程的重要性
个人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自我认知模块主要涉及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主题;家庭生活模块主要涉及家庭 关系、家庭责任、家庭文化等方面的主题;学校生活模块主要涉及校园文化、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 方面的主题;社会生活模块主要涉及社会公德、公民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主题。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 多媒体资源,丰富课程内 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资源
利用学校内部的设施、场地、师资等资源,开发多样化的 课程活动,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培养 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
自然资源
利用自然环境、动植物等资源,开展户外活动和实地考察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
社区资源
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 源,如邀请社区名人、志愿者等参与课程,让学生了解社 区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第三学段(5-6年级)
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初步 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 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保护 意识。
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 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社会 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生 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学段(3-4年级)
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 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 人际关系。
评价方式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 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
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整 体表现,提供全面的评
价和反馈。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 价,如考试成绩、问卷
调查等。
采用非量化的方式进行 评价,如观察、访谈等。
05
CHAPTER
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主体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
注重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生 活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向。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新课标也有着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理解的内容。

首先,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不再是单纯的品德教育,而是融合了生活常识、社会文化、科学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意味着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品德的内涵。

例如,在教授环保意识时,不仅仅是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更要让他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将品德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品德相关的事例,并共同探讨正确的处理方式。

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品德原则,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再者,注重情境教学。

新课标提倡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品德的重要性。

这些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场景、故事、游戏等。

以“尊重他人”这一主题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在公交车上、学校里等不同场景中与他人的互动,从而体会到尊重他人的行为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不尊重他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这种情境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品德概念。

另外,新课标对教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评价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过程性评价。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新课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生活习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

最新课标强调了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和实践,以及通过活动和讨论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和生活技能的提升。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最新课标提出了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诚信、尊重和公平等基本道德观念。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社会新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这些道德观念。

2. 生活习惯:教授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个人卫生、饮食健康、规律作息等,以及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包括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

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调节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情绪,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5. 安全教育:教授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包括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防灾减灾等。

6. 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7. 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学
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 环境教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教学方法上,最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二)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维普资讯
生活态度 和 实际 的生 存 能力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为他 们在 价 值多 元 的社会 中形成 健全 的人 格和 正 确 的价值 观 、人生 观 打下 了基础 。 ( )珍视 童 年生 活 的价值 ,尊重儿 童 的权利 三 童年 是一个 蕴藏着 巨大发展潜 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 活具有完 全不同于成人生 活的 需要和特 点 ,它不仅仅 是未来 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 ,其本身就蕴藏着丰 富的发展 内涵与价值 。 学 校生 活 是童 年 生活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参与 并享 受 愉快 、 自信 、有尊 严 的学校 生活 是每 个


。 一’ 。 ;
疆 避 、 一



品 德 与 社 套 : 综 合 实践 活 动 套
图 1 品 德 与 生活 课 程 在 学 校 课 程 中的 位 置

基 本 理念
( )道 德 存在 于儿 童 的生 活 中 一 道 德 寓于 儿 童 生活 的 方方面 面 ,没有 能与 生 活分 离 的 “ 道 德 的生 活 ” 儿童 品德 的形 成 纯 。 源 于 他们 对 生 活 的体验 、认识和 感悟 ,只 有源 于几 童 实 际生活 的教 育活 动才 能 引 发他 们 内心 的 而非 表面 的 道德 情 感 、真 实 的而非虚 假 的道德 体验 和 道德 认知 。因此 , 良好 品德 的形 成 必须 在 儿童 的 生活过 程 之 中 ,而非在 生活之 外进 行 。 ( )引导 儿 童热 爱生活 、学 习做人 是课 程 的核 心 二 低年 级 的课 程应 当通过 深入 浅 出的道 德 的 、科 学 的 、生 活 的启 蒙教 育 ,为 儿童 形 成 积极 的
儿 童的权 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

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

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

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

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

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

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

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教学活动计划。

(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

(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

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

(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

在使用教材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就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

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