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 教案

苏科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 教案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概念图的教与学,促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对学生进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难点: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3. 培养学生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2.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血管、血液3.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4. 血液循环的途径5. 血液循环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血液循环的相关内容。

2. 利用模型、挂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心脏的结构。

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介绍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3. 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展示心脏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结构。

4. 讲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展示血液循环图,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5.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血液循环基本概念的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实践活动成果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血液循环相关问题,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能绘制血液循环图,能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血液教学设计(共6篇)

血液教学设计(共6篇)

血液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血液循环教学设计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与能量供给第二节血液循环(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自学、实验,并利用电子白板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活动:某人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 教师活动:白板展示心脏结构图,提问:①心脏的四个腔及其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②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毛细血管壁的特点。

学生活动: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白板展示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并让学生描述血液流动情况。

设问:鱼的体内血液流动是按着一定的路线流动的,那么人体的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完成自学与思考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的图血液循环示意图,认识血液循环示意图上各个主要部分的名称。

教师活动: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根据记录和老师提示描述体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

小组成员合作写出血液循环途径(名称间用“→”连接)。

教师活动:教师呈现一杯凝固的猪血,从颜色入手,分析为何动脉血、静脉血的颜色会不同。

分析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生物课初中血液循环教案

生物课初中血液循环教案

生物课初中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 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3. 掌握血液在人体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教科书相关内容。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血液样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 引入话题:你知道血液在人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吗?
2. 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

二、讲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0分钟)
1. 展示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2. 介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

三、介绍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15分钟)
1. 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及功能。

3. 介绍人体的双循环系统。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学生观察血液样本。

2.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3. 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实验。

五、总结与讨论(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 学生展开讨论:血液循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疑惑。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相关习题。

2. 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血液的运输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物教案《血液循环》

初中生物教案《血液循环》

初中生物教案《血液循环》初中生物教案《血液循环》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物教案《血液循环》,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一)复习提问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B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B 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一.一.教学目的:1.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

2.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

3.3.学习血压的测量方法。

4.4.了解脉博的基础知识以及利用切脉来诊断疾病。

二.二.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三.三.教学难点:1.1.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2.2.血压的测量。

四.四.教具准备:人体血液循环的课件、血压计、袖带、血压计气球,切脉的方式诊断疾病的录像片。

五.五.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探索实践讲述相结合。

六.六.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七.七.教学过程:前两节课我们血液、血管和心脏,我们先简单复习一下,我们先看一下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问题,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血液流动的情况?(回答: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静脉管壁薄、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管壁薄、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

下面我们再观察一下哺乳动物猪的心脏的结构和连通的血管(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右心房,下面有左右心室,同侧心房与心室连通,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这节课我们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循环途径中成分变化的知识,下面我们学习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运用课件学习并回答下面问题:1.1.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2.2.动脉血是怎么变成静脉学的?3.3.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网和组织细胞之间?4.4.什么是体循环?5.5.什么是肺循环?6.6.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7.7.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8.8.在体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哪里?9.9.在肺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再哪里?10脉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吗?11静脉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吗?12请用图解的方式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同学们讨论并回答问题:回答:1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

3. 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学会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和脉搏。

4.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

5.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2.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3. 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4. 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5. 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讲解血液循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

3.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通过图示、动画等方式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血液循环的流程。

4. 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讲解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成分变化,使学生了解血液成分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5. 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介绍血压和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

6. 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通过视频、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本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

7.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血压测量和出血护理的实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8.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身健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血液循环概念、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的理解。

2. 实操考核:评价学生在血压测量和出血护理实操中的表现。

3.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血液循环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直观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过程。

2. 血压计、脉搏计等实践器材:用于学生实操练习。

3. 相关医学资料: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作业。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案
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液在身体内
循环的过程。

一、引入
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液体,它会在身体各处流动,帮助
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运送废物和二氧化碳吗?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血液循环”。

二、学习内容
1. 血液循环的定义:血液在人体内不断流动、输送养料、氧气和排除废物的过程。

2.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通过收
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连接心脏和全身各部位,传递血液。

3. 血液在身体内的循环过程:心脏通过心脏循环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
器官,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送回心脏。

三、实践操作
1. 观察心脏和血管的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心跳板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3. 完成填空题或选择题,巩固对血液循环的理解。

四、总结
1. 简单总结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提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促进血液循环健康。

五、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血液循环的知识。

六、拓展
1. 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到班级进行血液循环相关话题的讲解。

2. 观看相关视频或参观医院或科技馆,深入了解血液循环的奥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谢谢!。

初中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血液循环的过程和主要器官。

学习目标:
1. 了解血液循环的定义和功能;
2. 掌握心脏、血管和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3. 了解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的关系、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解剖模型、血液循环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对人体
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血液循环的定义和功能。

2. 分别介绍心脏、血管和血液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老师进行实验演示:用解剖模型展示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关系,同时模拟血液在人体内的
循环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四、互动讨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提出问题。

五、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并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写一份关于血液循环的总结报告。

扩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课外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

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对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有深刻理解。

生理学教案完整版

生理学教案完整版

生理学教案完整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理学》第十章“血液循环”,详细内容包括: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压的测量及意义、血液循环的调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认识血压的测量及意义,了解血液循环的调节。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具体途径,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压的测量及意义。

2.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压的测量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血压计。

2. 学具:生理学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与血液循环相关的问题,如高血压、低血压等。

2. 知识点讲解:a. 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b.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c. 血压的测量及意义:血压的定义,血压的测量方法,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危害。

d. 血液循环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练习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肺循环。

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四个腔室、收缩和舒张。

3. 血压的测量及意义:血压定义、测量方法、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危害。

4. 血液循环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七、作业设计:1.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 简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3. 解释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意义。

4. 举例说明血液循环调节的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是否有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人的血压状况,了解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病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初中血液循环的教案

初中血液循环的教案

教案:初中生物——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掌握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了解科学方法,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进行自我救护和互爱的教育。

(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概念、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血液成分变化的分析。

教学准备:教材、教案、多媒体教学设备、血压计、脉搏计、出血护理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的图像,引导学生关注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2. 提问:什么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有什么重要性?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血液循环的类型:体循环和肺循环。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讲解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 提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什么?血液成分的变化有什么意义?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使用血压计和脉搏计进行实际测量,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2. 观察出血状况的录像,了解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血液循环的意义、血压和脉搏的重要性、出血护理的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查阅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血液循环的概念、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同时,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血压和脉搏,了解了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培养了自我保健意识。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大班教案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大班教案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大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知道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其观察、分析、判断及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认识血液对人体的作用,知道定期验血的必要性。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1)课件《人体血液循环》(2)人体血液循环图(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小豆豆旅行记》(故事配套操作材料)2. 经验准备(1)家长协助幼儿了解有关人体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

(2)幼儿对心脏和血液的基本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一)以课件导入,引导幼儿感知、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1. 观看课件《人体血液循环》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人体里有哪些器官?它们和血液有什么关系?2. 教师根据画面内容与幼儿交流,并出示人血液循环图。

提问:血液在人体里起什么作用?人体里的血液是怎样流动的?(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

1. 启发幼儿回忆自己打预防针时的情景,谈谈自己对验血、打针、吃药的感受。

提问:你打过预防针吗?打针时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打针?吃药又是怎么回事?吃药是不是把病从血液里赶走?为什么打针吃药能治病?2. 小结:打针吃药是为了把病菌消灭或赶走,使身体重新恢复健康,而血液就是病菌被消灭的“运输队”,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血液。

(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血液及人体的其他器官。

提问: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血液和其他器官?小结:我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偏食、挑食;还要有健康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还要定期做体检,预防疾病;情绪稳定、不生气也是对身体器官的一种保护。

(四)幼儿阅读操作材料《小豆豆旅行记》,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人体器官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途径》教案

《血液循环途径》教案

课题:《血液循环途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重难点】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难点: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三、【课型】新授课(一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1)直尺、铅笔、课本。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多媒体课件。

2)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图片。

4)《血液循环》学案与课本。

五、【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导课: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突破重点与难点: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多媒体演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 学法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巩固课堂知识。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看扁鹊切脉图片→学习探测脉搏→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2)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课件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3)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大约10分钟)→观察课件中两管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课件图片→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2.讨论主题:以“血液循环与人体健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血液循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分享与总结: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分享,总结讨论过程中的关键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知识梳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血液循环知识,概括重点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生活,培养环保意识。
3.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题目:
1.选择题:关于心脏结构、血液循环途径、血细胞和血浆功能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填空题:设计血液循环流程图的填空题,让学生动手绘制流程图,加深对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
3.问答题:针对血液循环的重点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观看科普视频:推荐同学们观看有关血液循环的科普视频,如纪录片、专家讲座等,以拓展知识面,增强对血液循环的理解。
7.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讨血液循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并在下节课上汇报讨论成果。
4.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健康生活,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血液循环的两个循环途径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心脏结构与功能、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氧气和养料交换。

血液循环健康教案大班

血液循环健康教案大班

血液循环健康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液的基本知识,知道血液循环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简单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血液是如何进行循环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血液循环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心脏的功能和血液的组成。

血液循环的过程,包括血液从心脏流出,经过血管到达全身各处,再流回心脏的过程。

讲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如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废物等。

3. 巩固练习:通过图片或模型演示血液循环过程,并请幼儿参与描述。

4. 归纳小结:回顾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强调其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对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图片演示血液循环过程。

问答法:对幼儿进行提问,引导他们思考。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请幼儿用简单的图形或符号描绘血液循环的过程。

作业: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并记录生活中哪些习惯与血液循环相关。

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对血液循环过程的掌握情况。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心脏和血液的模型或图片多媒体资源:动画或视频展示血液循环过程道具:用于模拟血液流经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小道具七、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他们将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这个主题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可以改进:首先,对于血液循环过程的讲解可以更加生动形象,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其次,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最后,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家庭作业,以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血液循环健康教案大班

血液循环健康教案大班

血液循环健康教案大班课题:血液循环的健康教育年级:大班(3-6岁)教学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知道如何保持血液循环的健康。

3.掌握简单的血液循环保健知识。

教学内容:1.血液循环: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的作用,以及血液在身体中的流动过程。

2.保持血液循环健康的方法:教授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包括适当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锻炼等。

3.血液循环保健知识:介绍血液循环的常见问题和相关知识,如贫血、高血压等,并教授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表:展示心脏、血管、血液流动等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2.视频或动画: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血液循环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课堂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展示血液循环的原理和作用,如用水果和吸管模拟血液流动等。

4.饮食营养表:准备一份简单易懂的饮食营养表,帮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5.游戏或活动: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或活动,巩固学生对血液循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1.导入(约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血液是怎样在我们身体内循环的。

展示课件或图片,简单介绍心脏、血管和血液的作用,并向学生解释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

2.讲解(约15分钟):用动画或视频向学生展示血液循环的过程,简单而生动地介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等。

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并解答他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3.实验(约10分钟):进行简单的实验,用吸管和水果模拟血液流动的过程。

将一片水果切成小块,装入透明容器内,用吸管将果汁从容器底部吸起,演示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原理。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讨论(约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血液循环不正常会发生什么问题。

带领学生讨论血液循环的常见问题,如贫血、高血压等,并集体探讨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5.保健知识(约10分钟):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持血液循环的健康,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进行锻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大家知道,当人手上不小心划破一个小伤口,就会流血,那么血液在人体内是流动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血液循环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其中英国的科学家哈维贡献最大。

下面请大家讨论并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哈维实验
(即用绷带将上臂扎紧)
1、现象:
1)上臂肘和腕处的摸不着了。

2)前臂的静脉鼓起来了。

2、哈维猜想:
血液在血管内是,并且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3、讨论:哈维的猜想正确吗?
过渡:哈维猜想,血液在血管内是流动的,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种血管,即我们所说的毛细血管。

下面请大家通过实验来验证哈维的猜想。

活动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1、实验方法:
将如图所示将培养皿中的小鱼,放在显
微镜下观察。

2、实验现象:
血液由血流速度快的血管
(即),流向小鱼尾部分支多、
数量大的血管(即),该
血管内血细胞一个一个通过,血流速度很
慢,再流出小鱼尾部,流向血流速度较慢的血管(即)。

3、实验结论:
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过渡:血液有动脉血和静脉血之分,下面请大家讨论并完成活动三。

活动三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是指把血液从输送到的血管。

静脉是指把血液从送回的血管。

2、动脉血是指含氧浓度,血液呈的血液。

静脉血是指含氧浓度,血液呈的血液。

3、判断:
动脉血管内一定流的是动脉血吗?()
静脉血管内一定流的是静脉血吗?()
过渡:通过观察鲫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我们了解了血液在人体内是流动的,那么它在人体内又是怎么流的呢?下面请大家完成活动四。

活动四人体的血液循环
组织
O
CO
细胞
2

养物

细血管网
CO
2
O
2
肺泡2
废物
血液循环示意图
1、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和。

2、体循环的路径:(即从左心室身体各部分右心房)
左心室(1)(2)(3)右心房
(1)是、(2)、(3)。

(提示:体循环就是将心脏内血液流入身体各部分的循环)
3、肺循环的路径:(即从右心室肺部左心房)
右心室(1)(2)(3)左心房
(1)是、(2)、(3)。

(提示:肺循环就是将心脏内血液流入肺部的循环)
4、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

(填“心房”或“心室”)
5、血液流至人身体各部分时,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血液流至肺部时,成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各自流的是什么血?(即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8、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哪些流的是动脉血,哪些流的是静脉血?
活动五血压
1、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叫做血压。

2、一般所指的血压是指。

3、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
健康成年人血压的舒张压一般为。

4、如果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高于12KPa,就是。

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KPa,就是。

5、讨论:怎样预防高血压?
五、教学反馈练习:
1、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2、动脉血是指含氧浓度,血液呈的血液。

静脉血是指含氧浓度,血液呈的血液。

3、判断:
动脉血管内一定流的是动脉血吗?()
静脉血管内一定流的是静脉血吗?()
4、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和。

5、心脏的左心室内流的是血。

心脏的右心室内流的是血。

6、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叫做血压。

7、一般所指的血压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