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心理09-1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又可称作组织行为学,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合称工业心理学。
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或称人—机系统)。
管理心理学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或称人一人系统)。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历史沿革
一、前科学时期
二、古典管理时代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为标志,管理理论研究走上了科学轨道,管理学从此产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理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一)管理理论——又称“计划管理”理论,侧重高层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
主要贡献(《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A、把管理者的工作划分为五种功能: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调
5)控制
B、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
(二)科学管理——侧重基层管理
弗雷德里克·泰勒(美国),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这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管理的原则:
1)建立科学的劳动过程。
2)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
3)管理者的职责在于计划和监督。
4)管理者有义务为工人提供各种相关的支持。
(三)组织理论——侧重组织管理
马克斯·韦伯(德国),“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贡献:提出了官僚组织模式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1)传统权力:不适合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2)超凡权力:不适合作为组织体系的基础。
3)法定权力:这样的权力才是组织体系的基础。
官僚结构:一种具有明晰的权威界定、正式的记录保持和标准化程序的有效组织。
官僚组织结构的特征:
1)等级结构。
2)劳动分工。
3)选拔和提升的标尺。
4)规则与文档。
5)区分所有者与管理者。
三、行为科学时代
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开辟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
行为科学在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正式形成。
行为科学学派研究取向: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霍桑实验”是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四、现代管理
(一)开放的系统理论
产生年代20世纪70年代。
基本观点:每一个组织都是相互关联的各个子系统的整合结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接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开放的系统。
传统管理观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技术系统。
代表人物:卡茨和卡恩
(二)企业文化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
社会和组织中各个人虽有各种差异,但在个人性格上也具有不可避免的文化标记。
有效的管理就应该对社会文化环境、国民性格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
企业不仅是人们工作之处,也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员工还要借助于企业向社会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学习型组织
产生20世纪90年代。
彼得·圣吉(美国)。
代表著作:1990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整体素质,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这种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2)组织由多个群体组成。
3)善于不断学习。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
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企业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
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
4)扁平式结构。
5)自主管理。
6)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7)领导者的新角色。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的产生
闵斯特伯格(德国),“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最早应用心理技术学在工业领域选拔人才。
主要贡献:《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该书共分三大部分:
①最适合的人
②最适合的工作
③最理想的效果
二、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美国)的霍桑试验
梅奥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群体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如果和正式群体一致,也有积极作用。
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1、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人际关系。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4、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梅奥因为“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被称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而霍桑实验也可称作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性研究。
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管理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李维特(美国) 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代替原来的“工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美国对这门学科更经常的称呼是《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地以《组织行为学》取代《管理心理学》。
现代管理已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激励”管理。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组织文化理论不断融合的过程。
1)人力资源学派
中心观点: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职工的潜力。
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吉雷斯和麦格雷戈。
麦格雷戈的《企业中人的方面》总结了人性假设对立的两种观点,即x、Y理论,反对x理论,赞成Y理论。
X理论认为,管理人员应只注意生产任务。
Y理论认为,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还应注意关心人,满足职工的需要。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观念人”及“生活组织”。
A、“观念人”的假定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B、“生活组织”的假定认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企业,还应该从社会角度来看企业的职能。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
企业不仅是人们工作之处,也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员工到企业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还要借助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向社会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去追求生活的意义和成功的途径。
传统企业管理理论把企业中的人看成如同机器一样的“经济人”。
行为科学的产生,又强调企业中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人”。
企业文化理论对企业中的人性假设是“观念人”。
第三章管理思想中人性假设的演变
“经济人”的假设
泰勒制就是以把工人当作“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
麦格雷戈主张Y理论,反对X理论。
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
“社会人”的假设
社交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美国埃德加·沙因:
(1)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2)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活动及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