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回声估计和回声消除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电子教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声学信号分析与处理

滤波器设计
用于信号去噪或 者增强特定频率
成分
Matlab在声学信 号处理中的应用
Matlab是一种强大 的数学计算软件,在 声学信号分析与处理 中有广泛的应用,提 供了丰富的工具包和 函数库。通过 Matlab,可以实现 对声音信号的数字化 处理、特征提取和进 一步的分析。
声学信号处理流程
01 信号采集
实验应用
声学环境
测量声音环境
信号处理
对信号进行处理
声音识别
应用于语音识别
声音特性
分析声音特征
案例分析
01 音频分析
深入了解音频信号特征
02 声音识别
识别不同声音信号
03 噪声处理
有效降低噪音干扰
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学信号分析与处理将在 智能语音识别、音频处理技术、环境噪声控制等 方面持续深化,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高质 量的体验。
主观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是通过 调查问卷、听觉测试 等方式,让人们根据 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声 音质量。这种方法更 加注重个体感受和主 观感觉,能够充分了 解个人对声音的喜好 程度和舒适度。
客观评价方法
仪器测量
通过仪器测量声 学参数,如信噪
比、失真度等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声 音质量
数据分析
从客观角度评价 声音质量
● 02
第2章 声音的基础知识
声音的产生原理
振动引起
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引起的空气震
动产生的
频率和振幅
不同频率、振幅 的振动产生不同
音调的声音
声音的特性
声音具有频率、振幅、 波形等特性,通过这 些特性可以进行声音 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这些特性对于声音的 识别和处理非常重要, 也影响着声音的质量 和清晰度。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信号频谱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信号频谱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周期信号频谱特点的了解。
2、研究矩形脉冲时域周期和脉宽的变化对频谱结构的影响,了解时域和频域间的关系。
3、学习TH-SG01P 型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4、学习虚拟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1、周期信号的频谱分为幅度谱、相位谱和功率谱三种,分别是信号各频率分量的振幅,初相和功率按频率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构成的图形。
通常讲的频谱指幅度谱,它可选频表或波形分析仪逐个频率测试而得,也可用频率谱仪直接显示,现在更多的是应用虚拟示波器的FFT 变换来实现。
2、连续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是离散性、谐波性和幅度总趋势的收敛性,可以通过对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或矩形脉冲)频谱的具体测试而得到验证。
(1)、正弦波的频谱特别简单,即本身频率的振幅,如图1-1所示。
图1-1 正弦波及其频谱(2)、宽度为2τ,高度为A 的三角波的频谱,当2T τ=时,2()2k k A A Sa π=,如图1-2所示。
图1-2 三角波及其频谱ω12ω1k ω13ω ω1ωAk A13ω15ωω12ω 24/(5)A π24/(3)A π /2A1k ωω1ω24/A πkA(3)、矩形脉冲的频谱,122k k A A Sa Tωττ⎛⎫=⎪⎝⎭。
当为方波2T τ=时,12k k A A Sa ωτ⎛=⎝图1-3 (4)、周期型矩形脉冲的频谱按122k A Sa Tωττ⎛⎫⎪⎝⎭规律变化,它的第一个零点频率2πτ取决于脉宽τ,谱线的疏密取决于周期T 。
当脉宽τ不变时,在20πτ内谱线会增多而变密;当周期T 不变而脉宽τ减小时,其第一零点频率会增高,从而使20πτ内的谱线增多;谱线高度都会因T 增大或τ减小而降低。
因此,信号的波形和其频谱间是一一对应的,它们不过是对同一信号的两种不同描述方式罢了。
在频域中,常把20πτ的一段频率范围定义为信号的有效频带宽度,对于5T τ≥的矩形脉冲,这种定义就比较精确了。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时域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
(2)掌握MATLAB各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常用函数的使用。
(3)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4)熟悉MATLAB中产生信号和绘制信号的基本命令。
(5)熟悉序列的简单运算,如:加法、标量乘法、时间反转、延时、乘法等。
二.实验原理MATLAB (矩阵实验室的简称)是一种专业的计算机程序,用于工程科学的矩阵数学运算。
但在以后的几年内,它逐渐发展为一种极其灵活的计算体系,用于解决各种重要的技术问题。
MA TLAB程序执行MATLAB语言,并提供了一个极其广泛的预定义函数库,这样就使得技术工作变得简单高效。
三.实验任务及步骤1、学习了解MATLAB的实验环境:在Windows桌面上,双击MA TLAB图标,即可进入MA TLAB系统命令窗口。
图1-1 MATLAB系统命令窗口当MA TLAB运行时,有多种类型的窗口,有的用于接收命令,有的用于显示信息。
三个重要的窗口有命令窗口;图像窗口;编辑/调试窗口;它们的作用分别为输入命令;显示图形;充许使用者创建和修改MATLAB程序。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看到这三个窗口的例子。
当MA TLAB程序启动时,一个叫做MATLAB桌面的窗口出现了。
默认的MATLAB桌面结构如图1-1所示。
在MA TLAB集成开发环境下,它集成了管理文件、变量和应用程序的许多编程工具。
在MA TLAB桌面上可以得到和访问的窗口主要有:■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命令历史窗口(The Command History Window)■启动平台(Launch Pad)■编辑调试窗口(The Edit/Debug Window)■工作台窗口和数组编辑器(Workspace Browser and Array Editor)■帮助空间窗口(Help Browser)■当前路径窗口(Current Directory Browser)1.1 命令窗口MA TLAB桌面的右边是命令窗口。
回声消除技术-14页文档资料

解密回声消除技术之一(理论篇)一、前言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从2004年开始接触回声消除(Echo Cancellation)技术,而后一直在某大型通讯企业从事与回声消除技术相关的工作,对回声消除这个看似神秘、高端和难以理解的技术领域可谓知之甚详。
要了解回声消除技术的来龙去脉,不得不提及作为现代通讯技术的理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首先,数字信号处理理论里面有一门重要的分支,叫做自适应信号处理。
而在经典的教材里面,回声消除问题从来都是作为一个经典的自适应信号处理案例来讨论的。
既然回声消除在教科书上都作为一种经典的具体的应用,也就是说在理论角度是没有什么神秘和新鲜的,那么回声消除的难度在哪里?为什么提供回声消除技术(不管是芯片还是算法)的公司都是来自国外?回声消除技术的神秘性在哪里?二、回声消除原理从通讯回音产生的原因看,可以分为声学回音(Acoustic Echo)和线路回音(Line Echo),相应的回声消除技术就叫声学回声消除(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AEC)和线路回声消除(Line Echo Cancellation, LEC)。
声学回音是由于在免提或者会议应用中,扬声器的声音多次反馈到麦克风引起的(比较好理解);线路回音是由于物理电子线路的二四线匹配耦合引起的(比较难理解)。
回音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1.由于空间声学反射产生的声学回音(见下图):图中的男子说话,语音信号(speech1)传到女士所在的房间,由于空间的反射,形成回音speech1(Echo)重新从麦克风输入,同时叠加了女士的语音信号(speech2)。
此时男子将会听到女士的声音叠加了自己的声音,影响了正常的通话质量。
此时在女士所在房间应用回音抵消模块,可以抵消掉男子的回音,让男子只听到女士的声音。
2.由于2-4线转换引入的线路回音(见下图):在ADSL Modem和交换机上都存在2-4线转换的电路,由于电路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会有一部分的信号被反馈回来,形成了回音。
实验四回声估计和回声消除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开课时间:2020—2021 学年秋季学期实验名称:回声估计和回声消除实验时间: 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年级:大三班级:182 学号:姓名:一、实验预习(2)利用y[h]=x[k]+ax[k-n]模型,获得混有回声的声音信号y[k]。
解:clc;clear;close allload mtlbN=4001;n=2000;a=0.5;S1=zeros(1,6000);for i = 1:4000S1(i)=mtlb(i);endfor i = 1:4000S1(i+n)=S1(i+n)+a*S1(i);endY2=fft(S1);figure(1)title('时域有回声的信号')plot(S1)figure(2)title('频域有回声的信号')plot(Y2)(3)利用相关函数估计回声的延迟时间n和幅度a,说明误差的原因。
解:clc;clear;close allload mtlbN=4001;n=2000;a=0.5;S1=zeros(1,6000);for i = 1:4000S1(i)=mtlb(i);endfor i = 1:4000S1(i+n)=S1(i+n)+a*S1(i);end[x,d]=xcorr(S1,S1);figure;title('相关函数估计')plot(d,x)(4)根据估计的参数,设计一个逆系统以消除回声。
解:clc;clear;close allload mtlbN=4001;n=2000;a=0.5;S1=zeros(1,6000);for i = 1:4000S1(i)=mtlb(i);endfor i = 1:4000S1(i+n)=S1(i+n)+a*S1(i);endb=1;a=[1,zeros(1,1999),0.5];y3=filter(b,a,S1);Y3=fft(y3);figure;plot(y3)title('时域逆系统')figure;plot(Y3)title('频域逆系统'))二、实验内容。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报告指导书

1
的波形图。
1.3 将 信 号 用 一 个 数 据 序列来表示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还可以表示成一个数的序列,例如: x[n]={...., 0.1, 1.1, -1.2, 0, 1.3, ….} ↑n=0
上述三种信号的描述方法是经常要使用的。
2.MATLAB 及其操作简述 2.1 MATLAB 简介
即横轴和纵轴,因此,图像信号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变量。
在《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中,我们只关注这种只有一个独立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的信号,并且把这个独立变量统称为时间变量(Time
variable),不管这个独立变量是否是时间变量。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信号的时间变量都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这种信号被称为
(1)以直接列出元素的形式输入; (2)通过语句和函数产生; (3)建立在 M 文件中; (4)从外部的数据文件中装入。 在 MATLAB 语言中不必描述矩阵的维数和类型,它们是由输入的格式和内容来确 定的。 输入小矩阵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直接排列的形式,把矩阵的元素直接排列到 方括号中,每行内的元素用空格或逗号分开,行与行的内容用分号格开。例如输 入: A=[1 2 3;4 5 6;7 8 9] 或 A=[1,2,3;4,5,6;7,8,9] 都将得到同样的输出结果。 大的矩阵可以分行输入,用回车号代替分号。输入后矩阵 A 将一直保存在工 作空间中,除非被替代和清除,A 矩阵可以随时被调出来。若在命令末尾加上“;” 号,则表示结果不显示,除非再次调用。 2.矩阵的运算 如果一个矩阵 A 有 n 行、m 列元素,则称 A 矩阵为 n×m 矩阵,如果 n=m,则 称矩阵 A,又称为方阵。MATLAB 定义了下面各种矩阵的基本运算: (1)矩阵转置
实验四 回声估计和回声消除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电子教案

实验四 回声估计和回声消除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信号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回 声估计和回声抑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四 回声估计和回声消除
二、 实验原理
利用MATLAB命令load mtlb取得语音信号x[k]。然 后用命令x=mtlb将语音数据存在x向量中。含有回声的语 音信号y[k]的数学模型可表示成:
y[k]=x[k]+ax[k-n] (a<1) 其中,x[k]是未被污损的语音信号,y[k]是由x[k]叠加 回声信号ax[k-n]组成,回声信号ax[k-n]是延时n个时刻且 在幅度上减小到a倍的x[k]。
回声效果处理课程设计

回声效果处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回声效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处理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回声的产生原因和特点,掌握回声处理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回声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掌握回声的特性,包括反射、衰减、延时等。
3.了解回声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回声消除、回声增强、回声抑制等。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回声处理软件进行回声消除和增强。
2.能够设计简单的回声抑制电路。
3.能够分析实际场景中的回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回声效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处理方法。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回声效果概述–回声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回声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第二章:回声处理的基本方法–回声消除技术–回声增强技术–回声抑制技术3.第三章:回声处理软件应用–回声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实际案例分析:回声消除和增强的应用4.第四章:回声抑制电路设计–回声抑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回声抑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实际案例分析:回声抑制电路的应用5.第五章:回声效果处理综合实践–分析实际场景中的回声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并进行实施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回声效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处理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回声处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回声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回声抑制电路的设计步骤。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回声效果处理的理解和思考。
LMS回声对消算法学习及实现

4.1.1 4.1.2 4.1.3 4.2
本章小结 ...................................................................................................... 20
第 5 章 LMS 回声对消算法基于 MATLAB 实现 ........................................................ 21 5.1 LMS 的回声对消算法 MATLAB 实现 ....................................................... 21 单频率信号 LMS 回声对消算法的仿真 ............................................. 21 随机音频信号 LMS 回声对消算法仿真 ............................................. 24
12自适应回声消除方法及研究现状消除或抑制回声实质是消除或抑制各通讯端由直达声和反射声两部分组成的电声反馈一般可分为建筑声学方法电声学方法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法3一般称为回声消除
目
录
第1章 1.1 1.2 1.3 第2章 2.1
绪论 ............................................................................................................. 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 自适应回声消除方法及研究现状 ................................................................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3 回声消除技术原理 ..................................................................................... 5 回声的产生 .................................................................................................... 5 线路回声 ................................................................................................. 5 声学回声 ................................................................................................. 6 声学回声处理方法 ................................................................................. 7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回音的产生与消除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回音的产生与消除班级:光电一(6)班姓名:骆骏学号:2010051060023全部源程序如下:[x,fs,bits]=wavread('xiyangyang');figure(1);subplot(3,1,1);plot(x(1:65000));title('原始信号');y=fft(x);subplot(3,1,2);plot(abs(y));title('幅值');subplot(3,1,3);plot(angle(y));title('相位');sound(x,fs);pause(10)x1=x(1:65000);x2=x(1:65000);x1=[x1,zeros(1,10000)];x2=[zeros(1,10000),0.7*x2];y=x1+x2;figure(2);subplot(3,1,1);plot(y(1:65000));title('回声');y1=fft(y);subplot(3,1,2);plot(abs(y1));title('幅值');subplot(3,1,3);plot(angle(y1));title('相位');sound(y,fs);pause(10)b=1;a=zeros(1,10000);a(1)=1;a=[a,0.7];z1=filter(b,a,y);z2=fft(z1);figure(3);subplot(3,1,1);plot(abs(z2));title('滤波幅值');subplot(3,1,2);plot(angle(z2));title('滤波相位');subplot(3,1,3);plot(z1(1:65000));title('滤波信号');sound(z1,fs);程序简要分析:首先利用声卡或软件(本人用的是格式工厂)录下一段采样率为22050Hz的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并将其复制到Matlab的work工作区,取名“xiyangyang”。
(新版)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指导书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指导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前言“信号分析与处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线电技术、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生物医学电子工程、信号图像处理、空间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内各院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不断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世纪要求培养“创造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即要求培养智力高、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才。
由于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为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开设必要的实验,对学生加深理解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对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极大的好处,做好本课程的实验,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环节。
在做完每个实验后,请务必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与结果、心得和体会等。
目录实验一、基本运算单元 (4)实验二、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8)实验三、无源和有源滤波器(LPF、HPF、BPF、BEF) (11)实验四、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14)实验五、二阶系统的轨迹 (16)附录1:TKSS-B 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使用说明书 (19)实验一 基本运算单元一、实验目的1、熟悉由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组成的基本运算单元2、掌握加法器、积分器和微分器的电路连接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TKSS-B 型;2、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1、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实际就是高增益直流放大器,当它与反馈网络连接后,就可实 现对输入信号的加法、积分、微分等多种数学运算,运算放大器因此而得名。
运算放大器的引脚如图1-1 所示。
图1-1 运算放大器由图可见,它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当信号从“-”端(即引脚2)输入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故“-”端称为反相输入端;而从“+”端(即引脚3)输入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故称“+”端为同相输入端。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案

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章节授课内容:绪论(信号概述)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李歧强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自动化09级授课时数:3教材名称及版本:信号分析与处理杨西侠、柯晶编著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有关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信号的分类,并介绍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信息的概念及其相关之间的关系,理解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的概念。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1 信号1.2 信号的分类1.3 信号分析与处理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多媒体课件主要外语词汇signal, periodic signal, nonperiodic signal,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 signal process参考教材(资料)1. 周浩敏.信号处理技术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2. 郑君里,应启绗,杨为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Oppenheim A V, Willsky A S with Nawab S H. Signals and Systems(Second Edition).Prentic Hall,1999(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本)4.Orfanidis S.J. Introduction to Signal Processing. Prentic Hall International,Inc,1996(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本)5.陈行禄,秦永年.信号分析与处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6.徐守时.信号与系统理论、方法和应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章节授课内容:模拟信号的频谱分析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李歧强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自动化09级授课时数:12教材名称及版本:信号分析与处理杨西侠、柯晶编著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模拟信号分析是信号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本课程的最基础部分。
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设计实践指导书

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设计实践指导书第一篇: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设计实践指导书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设计实践一、设计实践目的: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频谱分析以及滤波器设计,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相应结论,并利用MATLAB作为工具进行实现,从而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从实践上初步实现对数字信号的处理。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提示设计要点。
第二~四天:查阅资料(在图书馆或上网),弄清题目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十一天:根据题目要求,将理论推导与编程实现相结合,写出设计报告。
第十二天:答辩。
三、设计内容:1.设计题目一: 语音信号的处理与滤波(难度系数:0.8)1.熟悉并掌握MATLAB中有关声音(wave)录制、播放、存储和读取的函数。
2.在MATLAB环境中,使用声音相关函数录制2秒左右自己的声音,抽样率是8000Hz/s。
(考虑如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录制刚开始时,常会出现实际发出声音落后录制动作半拍的现象,如何排除对这些无效点的采样?)3.分别取8000个和16000个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幅度和相位谱,比较二者异同并分析原因。
4.针对电话信道(最高3500Hz),设计一个FIR或IIR滤波器进行滤波,把抽样率转变为7000Hz/s,并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幅度和相位谱。
5.把处理后的所有数据储存为声音文件,与原始声音进行比较。
2.设计题目二:编程实现任意确定信号的频谱分析算法。
(难度系数:0.9)(1)对给定的CEG和弦音音频文件取合适长度的采样记录点,然后进行频谱分析(信号的时域及幅频特性曲线要画出)。
(2)分析CEG和弦音频谱特点,对该信号频谱能量相对较为集中的频带(分低、中、高频)实现滤波(分别使用低通,带通及高通),显示滤波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曲线,并对滤波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的音频进行声音回放比较。
(3)在低、中、高三个频带中,各滤出三个能量最集中的频簇,显示滤波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曲线。
实验四 声音信号的处理

实验四声音信号的处理1.对声音进行混响处理。
混响是指声音在房间内部所有物体表面、人体身上反复反射而形成的逐渐衰减的声音存在现象。
混响的程度与房间吸音效果有着直接联系,混响时间适当则声音充盈饱满、生动活泼、更显华丽。
因此许多音乐厅的混响时间稍长,控制在两秒左右,而歌剧院控制在1.5秒左右。
混响参数的设置因人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没有最好的设置,只有最合适的设置。
操作步骤如下:(1)启动Audition 3.0,在文件面板中单击“导入文件”按钮,导入C盘上的音乐文件“等一分钟.wma”到文件面板中,见图4-1所示,并用鼠标将文件面板中的文件拖到右边的音乐轨中。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图4-1导入音乐文件到文件面板中(2)选择“效果—混响—完美混响”菜单,进入“完美混响”参数设置窗口,图4-2所示,根据环境和个人爱好设置各项参数,边设置边试听,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编辑视图界面。
图4-2完美混响设置窗口2.对声音进行均衡处理。
EQ均衡器:EQ是Equalizer的缩写,它的作用就是调整各频段信号的增益值。
常见的有图式均衡器和参量均衡器等。
频率段基本知识: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
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
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信号与系统课设-回音消除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系别____电子信息工程系______专业____电子信息工程________班级/学号__ 电信09学生____实验日期 2011年6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罗倩老师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MA TLAB作为信号处理强有力的计算和分析工具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课程设计基于MA TLAB完成信号与系统综合设计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为目标,是“信号与系统”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的必要补充。
通过课设综合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时间第十五、十六周。
上机时间安排见附件一。
第十六周周五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答辩。
二、参考书目1、谷源涛、应启珩、郑君里著,信号与系统——MATLAB综合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2、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3、梁虹等,信号与系统分析及Matlab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
三、注意事项1、基本部分,共三道题,每人都需要全部完成,要求十五周周五做完。
2、提高部分,共八道题,每人按照学号分配〔见附件二〕只做其中的一题。
3、第十六周周五所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如有雷同,一律退回重写。
四、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设计发动讲解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解释相关题目〔2学时〕。
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一。
〔二〕基本部分一、傅里叶变换分析:〔自行设计:2学时,上机:4学时〕1、周期信号的谱分析,要求任意给定单频周期信号,能够准确计算出其幅度谱和相位谱,并画出图形,要求正确显示频率。
clc;clear;close all;f=110;fs=10*f;%抽样频率大于等于2fN=fs/f;n=-(N-1):N-1;subplot(3,1,1);x=cos(2*pi*f*n/fs);%cos(wt)的原型plot(n,x);x=fft(x);x=fftshift(x);subplot(3,1,2);stem(n,abs(x));ylabel('Cn的幅度');subplot(3,1,3);stem(n,angle(x));ylabel('Cn的相位');xlabel('\omega/\omega0');图1-1-1 原函数图1-1-2 幅谱图1-1-3 相谱2、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要求分析语音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并画出图形。
《信号与系统》经典课程设计回波的产生与消除

回波实验产生与消除【设计题目】回波实验产生与消除【设计要求】(1) 利用声音信号x产生带有回声实验声音信号y。
(2) 从带有回声实验信号y中消除回声。
(3) 从y中估计反射物实验距离。
【设计工具】MATLAB【设计原理】1、声音信号x实验产生:声音信号x,既可以从现成实验声音文件(.wav)中获取;也可以利用MATLAB 录音命令现行录制(可自行设置采样频率等录音参数)。
2、带回声实验声音信号y产生:带回声实验声音信号,可以表达为在原信号实验基础上叠加其延时衰减实验分量。
假设只有一个回声实验情况下,可简化其模型为:y(n)=x(n)+a x(n-N) (式1)a为反射系数;N为延迟时间。
思考1: 分别改变反射系数a和延迟时间N实验大小,播放产生实验回声信号y,分析反射系数a和延迟时间N对原始声音实验影响。
思考2: 按照以上思路,当有两个、三个或更多回声时,就有更多实验信号叠加,程序编制变得繁琐。
有什么更好实验办法产生回声?3、回声消除如何从信号y中恢复出信号x?即是(式1)实验一个逆向求解过程。
因此回声消除实验关键可以通过(式1)实验模型建立从信号y中恢复信号x实验模型。
只要恢复模型建立,即可将信号y作为输入信号,求得恢复后实验信号x’。
4、从信号y中估计反射物实验距离从信号y中估计反射物实验距离,可理解为估计(式1)中实验N。
也就是,估计y(n)中实验原始声音信号x(n)与其延时衰减分量a x(n-N)实验相关联实验程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信号相关实验概念。
在统计通信及信号处理中,相关实验概念是一个十分重要实验概念。
相关函数和信号实验功率谱有密切关系。
所谓相关是指两个确定信号或两个随机信号之间实验相互关系,对于随机信号,信号一般是不确定实验,但是通过对它实验规律进行统计,它们实验相关函数往往是确定实验,因而在随机信号处理中,可以用相关函数来描述一个平稳随机信号实验统计特性。
已知x(n)和y(n)是两个实数序列,它们实验自相关函数,[]x x n φ、,[]y y n φ,及互相关函数,[]x y n φ分别定义为:,,,[][][][][][][][][]x x m y y m x y m n x m n x m n y m n y m n x m n y m φφφ∞=-∞∞=-∞∞=-∞=+=+=+∑∑∑(式2) 考虑如何利用相关性从信号y 中估计反射物实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