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1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摘要: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2.测量过程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实验报告要求六、注意事项正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工程测量是研究和应用测量理论与技术,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几何形状、大小、位置及物理特性进行测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实验中将涉及到测量误差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1.全站仪2.经纬仪3.水准仪4.测距仪5.测量标尺6.其他辅助工具【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2.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3.确定实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
【测量过程】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2.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
3.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整理测量成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测量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2.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
2.绘制实验成果图,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2.爱护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和存放。
3.注重实际操作,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实验1指导书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1指导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预习内容阅读《电工电子实验教程》第2章中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和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介绍,了解各仪器面板旋钮和开关的作用,预习本实验的内容,手写预习报告。
一、试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1.数字万用表和稳压电源的使用1)测量电阻把万用表拨到电阻测量位置并按表1-1的要求设定万用表的档位。
测试1KΩ、10KΩ和100KΩ电阻的阻值。
把测量数据填入表1-1并计算出测量误差。
表1-1把万用表拨到直流电压测量位置并按表1-2的要求设定万用表的档位。
接通直流稳压电源并按表1-2的要求调节输出电压,然后接入万用表(极性不能接反,否则显示“-”;档位不能放错,否则显示“1”),测量输出电压,填入表1-2并计算出测量误差。
表1-22.示波器的使用(1)示波器初始设置按下示波器电源开关。
如示波器界面文字不是中文,按UTILITY(功能)键,在显示菜单中调整Language项为中文(简)。
将示波器CH1通道的探头上的衰减开关拨到×1位置。
将CH1通道探头连接到示波器右下角的校准信号(~5V@1kHz)端子.按AUTOSET(自动设置)键,观测波形并记录信号参数,填入表1-3。
(2)体会垂直控制部分的作用按CH1 MENU(CH1菜单)键,在显示菜单中,分别设定耦合方式、带宽限制、垂直灵敏度调节、探头衰减和反相等选项,观察波形及界面变化,测试并填写表1-4。
注意:计算电平值时必须计入探头的衰减量;如波形不稳定,调节触发部分的LEVEL(电平)旋钮(下同)。
表1-4调节垂直POSITION(垂直位置)旋钮和VOLTS/DIV(伏/格)旋钮,观察波形及界面变化。
按MA TH MENU(数学计算菜单)键,选择运算类型,观察波形变化。
注意:再按一次MA TH MENU键可关闭数学计算功能。
实验指导书一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学习如何在利用NLTK进行分词\词性分析与句法分析,同时将NLTK和结巴分词的结合中实现中文文本分词和词频统计。
通过次实验项目的练习,增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以知识获取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学习对自然语言信息的处理以及结巴分词,文本相似度算法的实践。
二实验目标1. 了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原理,加深对文本处理的理解;2. 熟悉文本分词、词频统计的原理;4. 掌握文本处理的其他的应用。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请认真阅读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实验指导书,仔细听从老师的讲解。
2.实验前编好程序,实验时调试。
3.编程要独立完成,程序应加适当的注释。
4.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要求内页:实验n :1、实验目的:xxxx2、实验原理和内容:3、实验环境和编程语言:4、主要功能及实现:5、实验结论:文字用小4号或4号;程序和注释用5号以班为单位交.实验一:1.怎样载入自己的英文语料库(obama.txt),在自己的语料库中找出频率小于8,排名前5的词和其频率。
(使用nltk的英文分词函数tokenize)2.写程序处理布朗语料库,找到一下的答案:(1)哪些名词常以他们复数形式而不是它们的单数形式出现?(只考虑常规的复数形式,-s后缀形式的)。
(2)选择布朗语料库的不同部分(其他目录),计数包含wh的词,如:what,when,where,who 和why。
3.输出brown文本集名词后面接的词性,参考代码:4.句法分析演示>>> from nltk import *>>> f=open('F://obama.txt')>>> raw=f.read()>>> import nltk>>> tokens = nltk.word_tokenize(raw)>>> tokens>>> c={}>>> for i in tokens:if tokens.count(i)>72:c[i]=tokens.count(i)>>> print(c)Wh:>>> from nltk.corpus import brown>>> import nltk>>> import re>>> brown.categories()>>> romance_text=brown.words(categories='romance')>>> fdist = nltk.FreqDist([w.lower() for w in romance_text])>>> modals=set([w for w in romance_text if re.search('^wh',w)])>>> for m in modals:print m + ':',fdist[m],词性:>>> def findtags(tag_prefix,tagged_text):cfd=nltk.ConditionalFreqDist((tag,word) for (word,tag) in tagged_textif tag.startswith(tag_prefix))return dict((tag,cfd[tag].keys()[:5]) for tag in cfd.conditions())>>> tagdict=findtags('NN',nltk.corpus.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news')) >>> for tag in sorted(tagdict):print tag,tagdict[tag]>>> wsj = nltk.corpus.treebank.tagged_words(tagset = 'universal')>>> word_tag_fd = nltk.FreqDist(wsj)>>> [word + "/" + tag for (word, tag) in word_tag_fd if tag.startswith('V')]Ofen:>>> brown_lrnd_tagged = 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learned', tagset='universal') >>> tags = [b[1] for (a, b) in nltk.bigrams(brown_lrnd_tagged) if a[0] == 'often']>>> fd = nltk.FreqDist(tags)>>> fd.tabulate()名词后面词性统计:>>> import nltk>>> brown_lrnd_tagged = 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learned', tagset='universal') >>> tags = [b[1] for (a, b) in nltk.bigrams(brown_lrnd_tagged) if a[1] == 'NOUN'] >>> fd = nltk.FreqDist(tags)>>> fd.tabulate()。
《光电成像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1)要点
光电成像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阵 CCD原理及驱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本实验仪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掌握用双踪影示波器观察二相线阵CCD 驱动脉冲的频次、幅度、周期和各路驱动脉冲之间的相位关系等的丈量方法。
3、经过对典型线阵CCD 驱动脉冲的时序和相位关系观察,掌握二相线阵CCD 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复位脉冲CCD 输出电路中的作用;转移脉冲与驱动脉冲间的相位关系,掌握电荷转移的过程。
二、实验前准备内容1、学习线阵CCD的基本工作原理(参照《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教材),阅读双踪迹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
2、学习TCD2252D线阵CCD基本工作原理与驱动波形图(参照附录)。
3、掌握双踪影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特别是它的同步、幅度、频次、时间与相位的丈量方法。
4、依据线阵相位关系,理解线阵CCD 的基本工作原理,观察转移脉冲CCD 的并行转移过程。
观察F1与SH 与 F1( CR1)、 F2( CR2 )的F2 及 F1 与 CP、 SP、RS 间的相位关系,理解线阵CCD的串行传输过程和复位脉冲RS 的作用。
5、丈量CCD在不一样驱动频次的状况下的F1与F2、 F1、 RS 的周期与频次值,以及它的行周期(FC )值。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施1、双踪影同步示波器(带宽50MHz 以上)一台。
2、彩色线阵CCD多功能实验仪YHLCCD -IV 一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预备(1)第一将示波器地线与实验仪上的地线连结优秀,并确认示波器和实验仪的电源插头均已插入沟通 220V 的电源插座上;(2)拿出双踪影同步示波器,将电源线插入沟通 220V 的电源插座上,测试笔(或称探头)分别接入测试输入端口;翻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选择自动测试方式,调整显示屏上出现的扫描线处于便于察看的地点;(3)将示波器的两个测试笔分别接到示波器的标准输出信号输入端子长进行校准;(4)翻开YHLCCD-IV的电源开关,察看仪器面板显示窗口,数字闪耀表示仪器初始化,闪耀结束后显示为“000”字样,前两位数表示积分时间品位值,末位数表示 CCD 的驱动频次档位值。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 1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动力与机械学院材料工程系目录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显微分析------------------------------3 实验二钢的非平衡组织观察----------------------------------------8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显微分析一、实验目的1. 熟悉碳钢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2. 熟悉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3. 了解铁碳合金组织的变化规律二、原理概述由铁——碳相图可知铁碳合金的基本相为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而在室温下仅能看到两个相:铁素体和渗碳体。
各种碳钢和白口铁的组织均由这两个相组成。
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1)铁素体(F)碳在α—F 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呈白色,亚共析钢中铁素体一般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替我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2)渗碳体(Fe3C)铁与碳形成的一种间隙化合物,其碳含量为6.69%,质硬而脆,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呈亮白色。
若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后呈暗黑色,而铁素体仍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与渗碳体。
按照成份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是直接由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存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很少。
(3)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与渗碳体相互混合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在高倍下能看清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当放大倍数较低时由于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片厚度,这时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就只能看到是一条黑线,珠光体在较低放大倍数下片层不能分辨,呈黑色。
高碳工具钢(过共析钢)经球化退火处理后还可以获得球状珠光体。
(4)莱氏体(L'd)在室温下是由共晶Fe3C珠光体及二次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含碳量为4.3%的共晶白口铁,在1148℃时形成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体,其中奥氏体冷却时析出二次渗碳体,并在727℃以下分解为珠光体。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1
实验一淬冷法研究相平衡一.实验目的1.从热力学角度建立系统状态(物系中相的数目,相的组成及相的含量)和热力学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以及动力学条件(冷却速率等)之间的关系。
2.掌握静态法研究相平衡的实验方法之一──淬冷法研究相平衡的实验方法及其优缺点。
3.掌握浸油试片的制作方法及显微镜的使用,验证Na2O —SiO2系统相图。
二.基本原理从热力学角度来看,任何物系都有其稳定存在的热力学条件,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物系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能否达到对应条件下的平衡结构状态,取决于物系的结构调整速率和加热或冷却速率以及保温时间的长短。
淬冷法的主要原理是将选定的不同组成的试样长时间地在一系列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它们达到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结构状态,然后迅速冷却试样,由于相变来不及进行,冷却后的试样保持了高温下的平衡结构状态。
用显微镜或X-射线物相分析,就可以确定物系相的数目、组成及含量随淬冷温度而改变的关系。
将测试结果记入相图中相应点的位置,就可绘制出相图。
淬冷法是用同一组成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
将试样装入铂金坩埚中,在淬火炉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当达到平衡后把试样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投入低温液体中(水浴,油浴或汞浴),以保持高温时的平衡结构状态,再在室温下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这是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若淬冷样品中全为各向同性的玻璃相,则可以断定物系原来所处的温度(T1)在液相线以上。
(2)若在温度(T2)时,淬冷样品中既有玻璃相又有晶相,则液相线温度就处于T1和T2之间。
(3)若淬冷样品全为晶相,则物系原来所处的温度(T3)在固相线以下。
由于绝大多数硅酸盐熔融物粘度高,结晶慢,系统很难达到平衡。
采用动态方法误差较大,因此,常采用淬冷法来研究高粘度系统的相平衡。
本实验用淬冷法验证Na2O-SiO2系统相图,实验中样品的均匀性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因此,常常将原料制成玻璃以得到组成均匀的样品。
统计实验指导书(1)某企业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实验1 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某企业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逐步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并学会利用EXCEL 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基本的数据整理包括录入统计数据、建立数据清单、按照关键字对数据进行排序,以及对排序结果加以分析。
学会统计分组的几种方法,尤其要掌握统计分组函数FREQUENCY的使用。
掌握常见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数据录入
2、数据排序与数据分组
3、统计表与统计图
三、实验内容
假设你在某市场调研公司工作,现打算对某企业进行一次关于员工收入的调查。
调查的主要变量是年收入,被调查者的特征变量有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等。
抽样调查的数据见附表1。
问题
(1)要求学生利用本案例的数据,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和整理;
(2)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类型,选择适当的图形展示数据。
(至少要有三种图形)
附表1:X公司员工收入基本状况调查表。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指导学生完成医学实验操作,使其掌握相关实验技巧和操作流程。
二、实验材料1. 医学实验仪器: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医学仪器。
2. 医学实验药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医学药品。
3. 个人防护用品:戴口罩、手套、实验服等,保证个人安全。
三、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有损坏,请及时更换或修理。
2. 检查实验药品的标签和有效期,如有问题,请及时更换或补充。
步骤二:个人防护1. 穿戴实验服,确保衣物干净整洁。
2. 戴口罩,避免实验药品引起的气溶胶对人体的影响。
3. 戴手套,避免药品直接接触皮肤。
4. 戴护目镜,防止实验药品飞溅入眼。
步骤三:操作流程1. 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实验药品并放入容器中。
2. 根据实验要求调配实验液体,并进行均匀搅拌。
3.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如实验中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请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步骤四:实验结束1. 关闭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台面,保证实验环境的整洁。
2. 将使用过的实验仪器和容器进行清洗,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
3. 适当处理废弃物和实验残留物,遵循环保原则。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安全,严禁一人独立操作。
2.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指导书,确保操作步骤清晰明了。
3. 如有实验中出现突发情况,请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或教师求助。
4. 在实验过程中,严禁食品和饮料进入实验室。
5. 完成实验后,请注意清理实验工作区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以上为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希望能够对学生顺利完成医学实验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确保个人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祝实验成功!。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实验提供一份指导书,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实验设计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设计与学科内容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实验。
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简便易得,操作步骤清晰易懂。
四、实验前准备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准备。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对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理解和备课,以便能够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然后,学生们可以依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
六、结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他们可以通过绘图、记录数据等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果比较和分析,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七、结果分析基于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实验拓展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拓展。
这样的实验可以是对基础实验的改进、扩展,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
通过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
九、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
可以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十、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应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示。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自由沉淀曲线。
去除率~沉速曲线(η~u 曲线)。
二、实验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的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 公式。
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0000)1(P sdP u u P η 其中: η —— 总去除率P 0 、P —— 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u s 、u 0 —— 沉淀速度 实验用沉淀柱进行,如右图。
初始时,沉淀时间为0,悬浮物浓度为C 0,去除率η=0。
设水深为H (实验时为水面到取样口的垂直距离),在t i 时间能沉到H 深度的最小颗粒d i 的沉速可表示为:ii t Hu =。
实际上,沉淀时间t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i s u u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同时,颗粒沉速i s u u <的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i s u u <,但这部分颗粒并不全在水面,而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柱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ti ,则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在 t i 时间,取样点处实验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为C i ,沉速i s u u ≥(i d d ≥)的颗粒的去除率:000011i i i C C C P C C η-==-=-,其中,0C CP i i =表示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绘制 P ~u i 关系曲线,可知121212000C C C C P P P C C C -∆=-=-=,P ∆是当选择的颗粒沉速由u 1降至u 2,即颗粒粒径有d 1减到d 2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粒径在d 1~d 2间的那部分颗粒的百分比。
当P ∆无限小时,dP 代表了小于d 1的某一粒径d 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
大学计算机——应用、计算与思维 - 实验指导书一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
实验一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一.实脸目的1.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2.掌握字符的格式化;3.掌握段落的格式化;4.掌握文档的格式化;5.掌握个性化文档版式的使用。
二.实脸内容1.文档的新建在机器的最后一个盘符下新建一个Word文档,将其名称改为你的学号姓名,观察文件的扩展名,尝试如果去掉扩展名该文档的变化,考虑原因。
2.观察、熟悉软件初始界面,对照书本上的介绍,逐一认识各组成部分及其使用方法。
3.文档基本输入。
在Word中输入下列文字,字形字号调整为:宋体,五号。
——巴金‹j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G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j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口有时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I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G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G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j4.字符格式化(1)使用【开始】菜单中的“字体”工具组或者“字体”对话框将短文中的“周围”、“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太阳”、“阳”、“奇观”等字符按照样张格式化。
(2)使用“编辑”工具组里的“替换”工具按钮将文中“我”字一次性格式化。
(3)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本”工具组里“艺术字”工具按钮,给文档添加标题“海上日出”。
实验指导书1_3
6、按“整定”键,数值显示框的末位闪烁,表示此位可进行修改,这时只要按“向上”“向下”键和“移位”键,即可对数值显示器的参数值进行整定修改。
数值设定完毕后,最后按“确认”键,即可完成对参数的设定。
7、本单片机系统在运行时,允许实时地进行PID参数的修改。
注意:1、在实验前将各输入信号的信息(AN、ST、CL、CH、UA、OP等)通过两组显示器,预先设置好。
2、输出通道设定,应与输入通道相对应,不能复用。
OP为“0”表示无输出。
㈣、GK-04 模拟PID调节器挂箱如图0-5所示,本挂箱有一路PID调节器和一路给定信号源。
调节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如下:1、接线端:给定信号输入端、反馈信号输入端、PID信号输出端。
注意地线是公共的,只有两个地线接线端子。
给定信号大小由本模块中给定信号源提供,反馈信号输入由传感器输出提供,调节器输出信号用于控制执行器(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
2、积分时间波段开关:共有三档:X∞、X1、X10。
当选择X∞档时才可进入纯P,或PD控制方式。
P、I、D参数设置“P比例调节”——比例系数K C(即放大系数)的调节。
它是比例度δ的倒数,即K C=1/δ。
“I积分调节”——指积分时间常数Ti的调节,调节范围“0.01至2.5分”和“0.1至25分”。
“D微分调节器”——指微分时间常数Td的调节,调节范围“0.01至10分”。
图0-5、PID调节器控制挂箱面板图3、“I”有开/关两种状态,“D”也有开/关两种状态(通过钮子开关切换,两个开关处于“开”状态时积分和微分才起作用)。
4、若需要选用“PI”控制,具体设置为:“I”波段开关置于X1或X10档,I开/关置于“开”电位器P、I旋置某一个刻度即可,此时“D”开关应置于“关”5、正/反作用开关:用于改变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实质上是改变输入偏差信号的正负号,以保证系统是一个负反馈系统。
6、手动/自动开关:当开关置于“手动”时,调节手动电位器,即可手动控制执行机构。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材料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熟悉常用材料工程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材料的取样、制备和测试方法;•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结果判断。
2. 实验仪器和材料•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金属材料样品•试样切割机•研磨机•电解腐蚀仪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1.使用试样切割机根据需要制备样品,并在样品上进行标记。
2.使用研磨机对样品进行粗磨,直到表面光洁。
3.使用细研磨纸进行细磨,直到样品表面无瑕疵。
4.清洗样品,确保表面无污染物。
5.在电解腐蚀仪中对样品进行电解腐蚀处理,以去除样品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
3.2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上,并调整焦距和光源亮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目镜和物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构特征。
3.3 电子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电子显微镜上,并调整电子束亮度和对比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微观结构特征。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并调整电子束亮度和扫描速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表面形貌特征。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需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对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和形貌特征进行描述;•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5.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应包括实验数据记录、结构特征描述和形貌特征描述。
针对实验结果,可进一步进行数据图表绘制、实验结果分析和相关结论总结。
6. 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实验仪器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净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观察样品时,应注意调整仪器参数,保证样品清晰可见。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1)
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2009.6.3目录实验一尺寸测量实验一(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实验一(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二形位误差及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实验二(1)用百分表测量零件径向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实验二(2)用比较法检测表面粗糙度实验二(3)微机型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圆度误差及同轴度误差实验三螺纹测量实验一 尺寸测量实验一(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一、实验目的1. 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 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 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 根据测量结果,按国家标准GB1957—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作出适用性结论。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量仪。
用量块作为长度基准,按比较测量法来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1为立时光学计的外形图。
它由底座1、立柱5、支臂3、直角光管6和工作台11等几部分组成。
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2b 所示。
照明光线经反射镜1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
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一平行光束,若反射镜4与物镜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 焦平面,刻度尺象7与刻度尺8对称。
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饶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图2a ), 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 尺象7产生位移t (图2c ),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
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 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 为测杆移动的距离,则仪 器的放大比K 为:ααbtg ftg s t K 2==当α很小时,αα22≈tg ,αα≈tg ,因此: bfK 2=图 1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mm f 200=,mm b 5=,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 为: 960520021221212=⨯⨯===b f K n 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 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 的位移量。
水力学实验指导书(1)
本科教学实验指导书水力学实验易文敏编写李克锋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言水力学实验课的基本任务是:观察分析水流现象,验证所学理论,学会和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整理实验资料和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使每个实验者有观察现象,进行操作和组织实验的机会,并能独立进行整理分析实验成果,受到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各项实验分别介绍了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设备、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供实验者编写实验报告时参考的表格。
要求做好实验后,实验者要独立认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按时交指导教师批阅。
为了使实验者能深入地掌握和巩固有关实验内容,每个实验项目的结尾都列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供实验者进一步深入思考,并要求在实验报告中作出书面回答,随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批改。
实验一 静水压强一、实验目的:1. 实测容器中的静水压强;2. 测定X 液体的容重;3. 通过实验,掌握静水压强的基本方法和了解测压计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如图所示,1管和2管、3管和4管、5管和6管组成三支U 型管,其中5管和6管组成的U 型管装X 液体,其余U 型管装水。
1管、3管和5管与大气连通,2管、4管和6管与水箱顶部连通。
3管和4管组成的U 型管的底部与水箱的A 点连通,1管和2管组成的U 型管的底部与水箱的B 点连通。
水箱底部与调压筒连通。
三、实验原理:利用调压筒的升降来调节水箱内液体表面压强和液体内各点的压强。
1. 根据静水压强基本公式:p=p 0+ρg h 可得p A =ρg 水(▽3-▽A ) p B =ρg 水(▽1-▽B )2. 由于2、4、6管与水箱顶部连通,所以2、4、6管液面压强与水箱液面压强相同,于是可得:p 0=ρg 水(▽1-▽2)= ρg 水(▽3-▽4)=ρg X (▽5-▽6)ρg X =6543∇-∇∇-∇ρg 水 或ρg X =6521∇-∇∇-∇ρg 水3. 若水箱内气体压强p 0≠p a ,则p 1≠p 2、p 3≠p 4、p 5≠p 6。
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1)
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年9月1日目录实验一斐波那契数列的实现算法及分析 (3)实验二顺序表的实现与应用 (5)实验三链表的实现和应用 (7)实验四栈的实现和应用 (9)实验五队列 (11)实验六二叉树的创建和遍历 (12)实验七图 (15)实验八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 (16)实验九查找算法的实现 (19)实验十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 (26)实验十一迷宫问题 (29)实验十二 B+树程序设计 (30)实验十三四叉树程序设计 (31)实验十四修路方案问题 (32)实验一斐波那契数列的实现算法及分析实验目的:1.掌握分别用递归和非递归方法计算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
2.掌握算法性能测试的方法,并能进行算法分析和比较。
实验环境(硬/软件要求):Windows 2000, VisualC++ 6.0实验内容:二阶Fibonacci数列的定义如下:F0=1,F1=1, F2=2,F3=3,F4=5,。
,Fi=F(i-1)=F(i-2) (i>=1).试用递归法和非递归法两种方法写出计算Fn的函数。
实验要求:1.完成计算Fn的递归函数Fib-rec.2.完成计算Fn的非递归数列Fib-ite.3.当n=10,15,20,25,30,35,40,45时测试以上两种算法执行的时间,并把测试结果填写在附表1-1中。
附表1-1 测试表注:表格中填写的是测试时间,单位μm.4.试解释两种算法在执行时间上的不同,并对两种算法进行算法分析。
【C语言源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time.h>Long Fib-rec(int n){if(n==0||n==1)return(1);else return(Fib-rec(n-1) + Fib-rec(n-2) );}long Fib-ite(int n){long fib1,fib2,fib;int i;fib1=1;fib2=1;for (i=3;i<=n,i + + ){fib=fib1+fib2;fib1=fib2;fib2=fib;}return fib;}void main ( ){clock-t us1, us2;int n;printf(“请输入n:\n”);scanf(“%d,&n);us1=clock( );printf(“递归函数计算结果:%1d\n”,Fib-rec(n) ); us2=clock( );printf(“递归函数执行时间%1d毫秒\n”,us2-us1);us1=clock( );printf(“非递归函数计算结果:%1d\n”,Fib-ite(n) ); us2=clock( );printf(非递归函数执行时间%1d毫秒\n”,us2-us1);}实验二顺序表的实现与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表的概念。
【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实验一: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或掌握一些网络常用命令;2. 掌握Ping、IPconfig、arp等命令的功能及一般用法;3. 能应用上述命令进行网络连通、网络状态、网络配置等。
二、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2. 每台PC具有一块以太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1. 进入DOS模式:(1)“开始”-> “所有程序”->“附件”-> “命令提示符”;或者:“开始”-> “运行”-> 输入“cmd”;(2)在DOS环境中输入“cd\”,回车;(3)继续输入“md 学号+姓名”,回车;(4)继续输入“cd 学号+姓名”,示例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后续内容,需在此目录下完成。
2. 参照附件一:IP地址的查看与配置,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IP地址是什么?并记录下来。
(2)使用“ipconfig”命令,怎样查看本机的物理地址?截屏记录,并根据截屏回答物理地址具体是多少?3. 参照附件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时,本机通常向被测试计算机发几次请求?(2)执行“ping ”,是否可以获取对应的IP 地址?截屏记录其IP地址。
(3)执行“ping ”和“ping ”,记录两者执行后的参数“平均往返时延”各为多少?并截屏记录。
(4)执行ping命令,要求向香港科技大学t.hk一次性发送10个报文请求。
截屏记录操作结果。
(5)执行ping命令,要求向香港科技大学t.hk发送报文请求的长度分别为500B 和2000B。
截屏记录操作结果。
4. 参照附件三:理解ARP协议,练习并熟悉“arp”命令中各命令属性,完成其中实验要求,并截屏记录下面的过程:(1)使用“arp -a”查看本机ARP选路表中的内容;(2)使用“arp -d”删除ARP选路表的内容;(3)使用“ping <IP地址>”命令ping局域网中另一台主机(且确保该主机IP未出现在ARP选路表中);(4)然后再执行“arp -a”;由此体会主机间通过通信生成和更新ARP选路表的过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一--三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装置综合实验
实验一三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装置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式电流保护的组成。
2.学习电力系统电流保护中电流、时间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3.研究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变化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
4.分析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配合的正确性。
()基本原理1.电流保护实验基本原理图in 电流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1)三段式电流保护当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会增大。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I段)、带时限速断保护(简称II 段)和过电流保护(简称II段)。
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段)单侧电源路线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作用原理可用图1-2来说明。
短路电流的大小人和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R E及短路类型有关。
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人与R E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⑶=E, = E,K R E凡+ R。
,/ (2)=心* Esk — 2R +R,ls式中,E——电源的等值计算相电势;R——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网络电压的系统ss等值电阻;Ro——路线单位长度的正序电阻;I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由上两式可以看到,短路点距电源愈远(Z愈长)短路电流&愈小;系统运行方式小(尺愈大的运行方式)4亦小。
4与I的关系曲线如图1-2曲线1和2所示。
曲线1为最大运行方式(R,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衣=/( /)曲线,曲线2为最小运行方式(Rs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I K=JU)曲线。
路线AB和BC上均装有仅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则当路线AB上发生故障时,希翼保护KA?能瞬时动作,而当路线BC 士故障时,希望保护KAi 能瞬时动作,它们的保护范围最好能达到本路线全长的00%。
但是这种愿望是否能实现,需要作具体分析。
以保护KA 2为例,当本路线末端妇点短路时,希翼速断保护KA2能够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而当相邻路线BC的始端(习惯上又称为出口处)化点短路时,按照选择性的要求,速断保护KA2就不应该动作,因为该处的故障应由速断保护KAi动作切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液压传动的认识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用。
5二、实验内容:参观并操作QCS001实验台,其液压系统如图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把节流阀和溢流阀开口打到最大,并检查系统的管路连结情况;2.启动电动机;3.操作换向阀,观察液流运动方向和油缸活塞动作方向;4.调节节流阀,观察活塞杆动作速度;5.调节溢流阀,观察压力表读数,活塞杆动作情况。
6.停止电动机。
四、实验结果与记录:1、操作换向阀,液压缸活塞怎样动作?图1-1 QCS001实验台液压系统图2、调节节流阀,若节流阀开口增大,活塞杆动作速度将____,反之,活塞杆的动作速度将____.3、调节溢流阀,若压力表读数增大,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将____,反之,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将____.4、绘制液压传动系统图。
五、思考题:1、什么叫液压传动?结合本系统图说明它是怎样实现能量传递的?2、液压传动系统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3、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和工作机构的运动速度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注:该实验也可用BIBB液压实验装置作,实验方法同上。
实验二、液压系统中压力形成一、实验目的:验证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压力决定于外负载。
二、实验内容:液压缸外加负载(重物)变化,对液压缸压力形成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1、实验装置与原理⑴ 实验装置:QCS014实验台,实验前可根据图2-1在 实验台上搭接实验系统。
⑵实验原理:图2-1液压缸6,其活塞 杆腔活塞有效面积为A ,阻力负载(重块) 7重力为F ,当下腔由泵1供液时,由于F 力的存在,将阻止液压缸6的下腔密封容 积的增大,从而使泵1排出的油液不断被压 缩,因而导致油压不断上升,当压力上升 到能克服阻力F 时,活塞就被推动上升,这 时,若活塞腔的压力近似为零则有AF p =2。
如F 不变,2p 也不变,继续推动活塞上移。
如果0=F ,略去活塞自重和其它阻力时, 02=p 。
这说明,在容积式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压力决定于外负载,即决定于油液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图2-1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图 2、实验方案由于液压缸垂直安装,在托盘上加挂不同砝码(重块)作为外加负载可以获得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变化值。
由重块重量,即液压缸的有效负载,可得; AnG AF p ==有效有效 由此,可有: 无效有效无效有效p AF p p p +=+=2(1)实验中设定参数:为(重块)重量,即nG F =有效。
建议:=n 0、1、2、3、4作5次。
待测参数为液压缸有杆腔的工作压力2p 。
泵的工作压力1p ,一般取MPa p 21≤。
节流阀6的开口不能太大,应调到适当位置,以防液压缸活塞下降时速度过快,产生拉空和冲击。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①调定实验油温,建议在C ︒-4020范围内定某一温度点,温度变化不超过C ︒±2。
②测量各重块(砝码)重量G (N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见表2-122、数据处理结果作出液压缸2p F -有效曲线,示意图如图2-2所示的曲线I 。
3、结论⑴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 决定 于有效负载和无效负载之和,负载 较大时,P 值主要决定于液压缸的有效负载。
F 有效 ⑵ 托盘上重块量较大时,如果 图2-2 液压缸2p F -有效曲线示意图节流阀口调的较大,则出现突然快速下降一段距离,然后停留一段时间,再又出现快降-停留的交替现象,即所谓抽控现象。
这是因为下降时回油路产生的阻力小于外加负载。
也产生一定背压。
⑶ 实验中托盘上重块重量较大,且运动到液压缸下端时,易出现冲击现象。
这是由于液压缸采用的是在活塞上开有等截面节流口形式的缓冲装置,其缓冲效果不佳。
五、复习题:1、液压工作压力的形成取决于什么?为什么?2、在工作过程中,外载荷是否可以是无限大?为什么?实验三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
二、实验内容1. 对80/45-YBC 型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单作用叶片泵、单柱塞泵、114-CY 型轴向柱塞泵进行拆装,掌握结构原理。
2. 掌握各种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结构及与同类型液压泵的异同。
三、实验记录与要求 (一)齿轮泵80/45-YBC 型齿轮泵是由泵体、主动轴齿轮、从动轴齿轮、两对滑动轴承、泵盖、弓形板和吸排油口等组成。
拆装齿轮泵应解决下列问题: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容积指的是哪一部分?它们是由哪几个零部件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其容积怎样变化?2、齿轮泵中有几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哪个部位泄漏最大?轴套对解决此泄漏有何优点?弓形板有何作用?3、齿轮泵的因油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该泵是怎样消除因油现象?4、平衡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有哪些? (二)叶片泵此叶片泵是变量叶片泵,它是由定子(即泵壳)转子,油泵轴、变量调节机构等组成。
1、叶片泵泵壳借助于拉杆螺丝可以上下移动,其作用是什么?2、简述转子、旋板、滑块、导向环怎样安装在油泵壳的内壁圆孔中?3、当转子与油泵无偏心时,导向环与轴是否同心?当调节泵壳使其与转子产生偏心后,导向环与转子是否还是同心?若不是导向环通过滑块迫使旋板随转子旋转的同时在转子槽中作什么运动?4、为什么在旋转板顶部开有纵向小槽,槽内放入很薄的叶片?这些小叶片是怎样贴紧油示壳内壁? (三)柱塞泵114-CY 型轴向柱塞泵由泵体部分和变量机构两大部分组成,该系列在泵体部分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变量机构的变量形式可组成多种型号的产品。
114-CY 型轴向柱塞泵采用手动伺服变量机构。
拆装该泵应解决下列问题:1、该泵在工作时,其密封容积是怎样变化?是否符合容积式液压泵工作条件?2、该轴向柱塞示的中心弹簧、弹簧内外套、回程盘、配油盘各有什么作用?3、该泵采取什么方法消除困油现象?4、简述手动伺服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5、滑履中心有一小孔,它对润滑及支撑有何作用?柱塞上的环形槽有何作用? (四)液压马达的结构1.主要拆装一种叶片马达,参观内曲线多作用液压马达及其它柱塞马达。
2.分析与相应的液压泵的异同。
实验四 液压泵的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掌握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并学会液压泵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目的测试一种液压泵的下列特性 1、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 2、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3、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4、液压泵的总效率-压力特性。
三、实验方法图4-1为QCS003B 型液压实验台测试液压泵性能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8为被试泵,它的吸油口装有线隙式滤油器,出油口并联有溢流阀9和压力表6P 。
被试泵输出的油液经节流阀10和椭圆齿轮流量计20流回油箱。
用节流阀10对被试泵加载。
1、 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把被试泵的压力 调到额定压力(6.3Mpa),观察记录其脉动值,看是否超过规定值,测时压力表6P 不能加阻 尼器。
2、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性能通过测量被 试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得出它 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
调节节流 阀10即得到被试泵的不同压力,可通过压力 表6P 观测。
不同压力下的流量用椭圆齿轮流 量计和秒表测量。
压力调节范围从零开始, 到被试泵额定压力的1.1倍为宜。
3、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容积效率=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图4-1 液压泵的性能测试实验系压系统图式中的理论流量通常用空载流量来代替。
容积效率=空载流量实际流量即空实Q Q V =η4、液压泵总效率--压力性能总效率=泵输入功率泵输出功率即入出N N =η)(103KW Q P N -⨯∙=出式中 P-泵的工作压力(Pa )Q-泵的实际流量(m 3/s )泵的输入功率通过测量电动机输入功率19而计算出。
功率表指示的数值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再根据该电动机的效率曲线,查出功率为N 表时的电动机效率电η。
则电表入η∙=N N 液压泵总效率为: 310-⨯∙=电表ηηN PQP四、实验步骤参照图4-1进行实验1、将电磁阀12的控制旋扭置于“0”位,使电磁阀12处于中位,电磁阀11的控制旋扭置于“0”,阀11断电处于中位,全部打开节流阀10和溢流阀9,接通电源,让被试泵8空载运转几分钟,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2、关闭节流阀10,缓慢关闭溢流阀9,将压力调到7MPa ,然后用锁紧螺母将溢流阀9锁住;3、逐渐开大节流阀10的通流面积,使系统压力降到6.3MPa ,即泵的额定压力,观察被试泵的压力脉动值(做两次)。
4、全部打开节流阀10,使被试泵的压力为零,或接近零,测出此时的流量,即为空载流量。
再逐渐改变节流阀10的通流截面,作为泵的不同负载,对应测出其压力P ,流量Q 和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表N 。
注意,节流阀每次调节后须运转一、两分钟后,再测有关数据。
将上述所测数据记入试验记录表4-1内。
五、试验记录与要求 1.填写液压技术性能指标型号规格______ 额定转速_______ 额定压力______ 额定流量______ 理论流量_______ 油液重度______ 油液牌号_______2.填写试验记录表(见附表1);3.绘制液压泵工作特性曲线,用坐标纸绘制Q-P 、P V -η和P -η三条曲线。
4、分析实验结果:六、思考题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大于额定时能否使用?为什么?2、从P P -η曲线中得到什么启发?(从泵的合理使用方面考虑)3、在液压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中,溢流阀9起什么作用?4、节流阀10为什么能够对被试泵加载?(可用流量公式进行P Ka Q ∆=分析)表4-17实验五液压控制阀的结构一、实验目的了解各种液压控制阀的用途、控制方式、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及性能特点。
二、实验内容典型的压力控制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换向阀)等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实验记录与要求(一)压力控制阀:1、分析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压力控制阀的共同特点?3、各种压力控制阀的主要用途?安装部位?4、减压阀、顺序阀与溢流阀比较有何异同?5、各种压力控制阀如何调压?(二)流量控制阀1、节流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与减压阀有何区别?2、说明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3、流量控制阀的用途是什么?(三)方向控制阀1、方向控制阀的功用是什么?它是如何分类的?2、普通单向阀与直动式溢流阀比较有何特点?3、说明各种单向阀和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实验六溢流阀的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深入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时的静态特性,着重测试静态特性中的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卸荷压力损失和启闭特性三项,从而对被试阀的静态特性作适当的分析。
深入理解瞬态下的动态特性,即溢流量突然变化时,溢流阀所控制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品质。
通过实验,学会溢流阀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试验方法,学会使用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