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铁车站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2)
工程简介 (2)
场区地质水文情况 (2)
3. 降水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5)
.降水方案及设计参数 (5)
]
施工技术要求 (6)
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 (8)
4.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8)
管井施工 (8)
排水管线及电缆敷设施工 (9)
验收标准 (10)
/
5. 施工组织 (10)
施工平面布置 (10)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0)
6. 施工质量控制 (12)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12)
质量保证体系 (12)
实施质量管理计划 (13)
质量保证措施 (17)
"
质量控制程序 (18)
7. 安全生产、卫生保健与消防安全 (22)
安全生产 (22)
卫生保健 (28)
消防安全 (29)
8.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30)
工程危险性分析 (30)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0)
{
事故报告及处理 (30)
应急响应 (31)
应急物资及装备 (32)
预案管理 (33)
预案修订与完善 (33)
9.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33)
文明施工目标 (33)
文明施工管理方针 (33)
>
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34)
文明施工组织管理制度 (34)
场容布置 (34)
防止对大气污染 (34)
防止水环境污染 (35)
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35)
限制光污染措施 (35)
废弃泥浆、管材及降水井的处理 (35)
`
材料设备的管理 (36)
施工现场卫生 (36)
降耗节能措施 (36)
10.异常水处理措施 (37)
局部异常水处理措施 (37)
潜水残留水处理措施 (37)
11、降水工程施工配合 (37)
与业主、监理方的配合 (37)
;
与土建施工方的配合 (38)
与降水设计方的配合 (38)
与其他相关单位配合 (38)
12.附图 (39)
1. 编制依据
《XX地铁二号线XXX站(212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站结构设计图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降水施工设计图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09-200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JG46-20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职业与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 121-99)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 50205-2001)
《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土建篇)》(QGD-001-200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轨道交通降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013-2005)
市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2.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XXX站位于XXX西侧并与之平行,基本呈南北走向。车站主体东侧为美林园小区,东南侧为美林园小学,西侧为大片温室绿地,北侧为XX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车站总长,设计起迄里程为DK29+~DK29+。XXX站主体分两部分,一部分客运线,另一部分为存车线。客运线标准段宽度为20.5m,加宽段宽度。XXX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客运线段分站厅层和站台层,存车线段分层只以横梁隔断。
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和1个紧急疏散出入口以及2组风亭。1号出入口设置于温棚区;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东南侧,沿张路设置。3号出入口下穿XXX设置于美林园小区门口附近;紧急疏散口位于1号出入口西侧;车站两组风亭均为矮风亭,沿线路方向布置。
场区地质水文情况
XXX站位于XX市XXX西侧,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高程~,拟建车站附近为XXX主干道,DK29+490处有一宽约的明渠斜穿车站,车站施工对道路行车并无太大影响。站址内普通建筑物较多,局部地下管线较为复杂。
本站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Q4al+pl),下伏震旦系南关岭组泥灰岩(Zwhn)。
地层划分主要考虑地质成因、时代以及岩性,划分依据根据野外原始编录、土工试验结果,同时参照原位测试指标的变化。各层土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人工堆积层(Q4ml)
①1素填土:灰色,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混10-30%左右角砾、碎石,局部含少量建筑及生活垃圾,稍湿-湿,松散-稍密状态,该层仅在个别钻孔中未揭露,层厚~,层底标高~。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③5粉质粘土:灰褐-黄褐色,湿,可塑状态,含少量碎石、角砾及铁锰氧化物,该层于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层底标高~。
③7碎石:黄褐色,湿,稍密状态,石英岩碎石一般粒径20-60mm,含量60%左右,分布不均匀,粒间孔隙由粘性土充填,该层于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层底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