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新整理

合集下载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详细答案解析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详细答案解析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1.注意事项:一、本试卷共6页, 五大题, 21小题,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1.本试卷上不要答题, 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 每空1分, 共14分)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3./ 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 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 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 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 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 形成雨水, 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5./如图1所示, 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验:。

6.高速铁路的输电线, 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 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 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 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 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

(g取10N/kg,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二、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 电阻R1=10Ω,R2=20Ω,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A, R2的电功率为W。

为了保障电路安全, 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7.如图4所示, 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 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 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 不计空气阻力, 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 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 原因是:。

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真题以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真题以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验:。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

(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由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A.玻璃棒、橡胶棒B.铅笔芯、硬币C.金属勺、塑料尺D.陶瓷碗、盐水8.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9.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三、实验题
18.【答案】(1)3.8
(2)1.4
A、D
(3)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4)A
(5)能
【解析】(1)由题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0.2 N,由B图可知,石块的重力是3.8 N。
(2)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及向上的浮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G二F拉•F浮,
由此可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为1.4 N,石块所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D图中水和桶的总重力减去A图中空桶
和导线。
6.【答案】不会
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距离保持不变。
二、选择题7.【答案】A& Nhomakorabea答案】B
【解析】杠杆的分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如羊角锤、瓶盖起子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
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竿、筷子等: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如天平等。B项正确。
近示波器的拾音器,看到示波器有波形输出)
4.【答案】1 104
15
【解析】输电线受到的拉力F =2F钢绳,因为F钢绳=G =mg=5000N,故输电线受到的拉力f=1 104N。
坠砣串下降的距离是输电线A端移动距离的两倍, 坠砣串下降了30cm,故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15cm。
5.【答案】0.9
1.8
14.[答案】AD
【解析】由题图可知热敏电阻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的是电路中的 电流。酒精蒸发时要吸热, 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 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故电路中的电流变小,A项正确。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B项错误。根据R二U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
I
数之比表示的是定值电阻R的阻值,故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项错误。根据P=UI可知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 理一、填空题 (本题共6小题,每空 1分,共14分)1 .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 的 ___________ 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 ___________ 单位。

2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 •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 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 验: 。

4 •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 2 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 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 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 ,则输电线 A 端向左移动了cm°( g 取10N/kg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 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 =10 Q , R>=20 Q,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 S 、S 断开,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 。

当开关 S 、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 F 2的电功率为 W 为了保障电路安全,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 A 、B 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 在A 的正前方,B 的质量小于 A 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 、B 两物体 ___________ (选填 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下不断成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尝试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想一个显示生源振验:。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保持S3断开,S2闭适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电流表的示数为A,R2的电功率为W。

为了保障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不变。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安全,两与输电线的良好的坠砣,每个坠砣力大小为N。

cm。

(g取10N/kg,湖、海中。

乓球。

该动的实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然停止后,A、B两设小车的上表面充足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答案】分子(或原子)长度【解析】光年表示的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属于长度单位。

2.【答案】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华【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3.【答案】反复弹起将发声的音叉插人水中,看到溅出水花(或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箱,看到烛焰跳动;将发声的音叉靠近示波器的拾音器,看到示波器有波形输出)4.【答案】4110⨯15【解析】输电线受到的拉力2F F =钢绳,因为= 5 000 N F G mg ==钢绳,故输电线受到的拉力411 N 0F ⨯=。

坠砣串下降的距离是输电线A 端移动距离的两倍,坠砣串下降了30 cm ,故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了15 cm 。

5.【答案】0.91.8S 1、S 2【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 1、S 3断开,S 2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和可得电源电压:12()=0.2 A (10 +20 )=6 V U I R R =+⨯ΩΩ;当开关S 1、S 3闭合,S 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和U I R=可得电流表示数:1212 6 V 6 V ++0.9 A 10 20 U U I I I R R '===+=ΩΩ;R 2的电功率\222(6 V) 1.8 W 20 U P R ===Ω;为了保障电路安全,S 1、S 2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会出现短路,烧坏电三、作图题15.【答案】(第15题)【解析】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标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物块在光滑的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16.【答案】(第16题)【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物理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5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按照答题卡上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在试卷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通过研究,扩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原子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距离的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形成水蒸气。

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最终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振动,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显示声源振动。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保持绷直,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质量为25kg的坠砣,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

(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电阻R2=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R2的电功率为W。

为了保障电路安全,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组成,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停止后,A、B两物体相撞,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

此时,A、B两物体会相撞,原因是:物体在惯性作用下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解读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F6evS15WlL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4)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色光屏,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故答案为:色散;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太阳光是复合光.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F6evS15WlL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小.F6evS15WlL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升华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电压表的示数为8V,则电阻R2的阻值是10 Ω.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F6evS15WlL=I=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F6evS15WlL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F6evS15WlL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解答:解:A、立竿见影是指把竿竖在阳光下,可以看到竿的影子,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不合题意.B、“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的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池水映明月”指的是看到水中的月亮,这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月亮反射的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而形成的.不合题意.D、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不能绕到叶子后面,故能挡住泰山.是光的直线传播.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1)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等知识点.<2)类似的现象却包含了不同的道理,提醒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细心加以区分.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考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移动通信;卫星中继通信。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验:。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

(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R2的电功率为W。

为了保障电路安全,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填空题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 的 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 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 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 后成小水滴或直 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下,形成雨,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音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是崩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 端收到的拉力大小为 N 。

若某短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了 cm 。

(g 取kg /N 10,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Ω=Ω=20R ,10R 2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1S 、3S 断开,2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

当开关1S 、3S 闭合,2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的电功率为 W 。

为了保障电路安全, 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 、B 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移动。

B 在A 的正前方,B 的质量小于A 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 、B 两物体 (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

二、选择题7、下列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玻璃棒、橡胶棒B.铅笔芯、硬币C.金属勺、塑料尺D.陶瓷碗、盐水8、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9、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2分)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2.(3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2分)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4.(2分)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5.(3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R2的电功率为W,为了保障电路安全,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2分)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7.(2分)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A.玻璃棒、橡胶棒B.铅笔芯、硬币C.金属勺、塑料尺D.陶瓷碗、盐水8.(2分)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瓶盖起子D.天平9.(2分)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

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10.(2分)下列关于信息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C.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D.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自发的相互转化1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例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12.(2分)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一张家口举办。

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2分)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大于F2B.F1比F2做功多C.F2比F1的功率大D.甲的重力做功较多14.(2分)为了研究热敏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小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闭合开关后,小李在热敏电阻R1上擦了一些酒精,用扇子对着它扇风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15.(2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光滑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16.(2分)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17.(4分)小明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磁铁不动,闭合开关,导体棒沿(选填“上下”或“左右”)方向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2)导体棒不动,闭合开关,磁铁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3)断开开关,无论磁铁如何放置、导体棒怎样运动,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

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4)小明进一步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弱有关。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18.(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19.(8分)小芳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

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

画出了待测电阻R x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得R x=Ω。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 x的阻值。

电路如图丁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

测量步骤如下:①当开关时,电流表读数为I l;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③待测电阻R x=。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五、综合应用题20.(9分)在实践活动中,小刚所在的兴趣小组对电热水壶进行了研究与计算。

(1)如图所示,电热水壶使用的都是三脚插头,中间较长的脚连接的是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插入三孔插座后可将其与相连,防止漏电时对人造成伤害。

壶底的加热盘烧水时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2)电热水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少?额定容量 2.0L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000W频率50Hz(3)为了测量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小刚在壶中加入额定容量的初温为15℃的水,在额=1.0×定电压下将其加热到沸腾,用时7min。

已知烧水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ρ水103kg/m3,c水=4.2×103J/(kg•℃),则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为多少?(4)小刚发现电热水壶的电源线都比较短,上网查询后发现,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电热水壶使用的电源线不能过长,横截面积不能过小。

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1.(9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玲所在的科研小组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我省南阳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直通北京。

两地海岸高度差约100m,经过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实现了果水全程自流。

渠水流动的动能是由能转化而来的。

渠水在贯穿黄河时,工程师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穿黄隧洞,整个穿黄隧洞相当于一个。

(2)穿黄隧洞由两条并排的,直径和长度都相同的圆形隧洞组成,单个延剂从南岸进水口到北岸出水口的长度为4260m。

小玲自制了一个能悬浮于水中的“浮子”,能随渠水以相同速度流动。

将”浮子”放入南岸进水口处,经23min40s的时间到达北岸出水口。

则穿黄隧洞中水的平均流速为多少?(3)查资料知,水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在深度为h=30m的穿黄隧洞底部,水在面积为1cm2的面上产生的压力大小相当于多少千克物体的重力?(g取10N/kg,不考虑水面大气压的影响)(4)如果每条穿黄隧洞的直径约为8m,求两条穿黄隧洞的总输水能力约为每秒多少立方米?(π取3)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分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在天文学中,用光年来表示长度的单位。

【解答】解: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的;光年是指光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在天文观测中,通常用光年表示长度(距离)的单位。

故答案为:分子、原子;长度(距离)。

【点评】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了解光年这一单位的含义和用途,可顺利解答,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2.【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地面上江、河、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由液态汽化为气态的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是云。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我们要能够分析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究竟是哪一种。

3.【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理实验中常遇到一些微小物理量的测量。

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需要采用合适的放大方法,选用相应的测量装置;(2)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

【解答】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用到了转换法;再如:使劲敲桌子,由于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将桌子的振动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

故答案为:被弹开;使劲敲桌子,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可显示桌面的振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用转换法来设计显示声源振动,其中设计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