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_1

u iR
i
R
默认是取关联参考方向 四、非线性电阻 电阻R不是常量
+
u
-
o
o
i
i
i
u
u
o
16
u f (i) 或, f (u, i) 0
第七章气体动理论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一、电源有载工作 开关闭合,接通电源与负载
+
I + U
U E
E 1.特征: I R + R0
3.元件上一般选关联参考方向,而电源则一般选非关联参考方向。
13
第七章气体动理论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4 欧姆定律 一、参考方向下的欧姆定律 U、I 参考方向一致时, U、I 为关联参考方向时,
+
U – I R U=RI
+
U – I R
U = – RI
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 (1) 式前的正负号由U、I 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 (2) U、I 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 习惯上通常取 U、I 关联参考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 a + 公式为: u
i
u
a
i
电源 元件
-
p ui
n
-
b 若由n个二端元件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在任一时刻,所有元件
b
的吸收功率的总和必为零。 即功率平衡式为:
j 1
pj 0
18
第七章气体动理论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3)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电源: (由电功率的正负判别) I
3
第七章气体动理论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权威整理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考点:1.1.7节电位计算,会画简图(期末考考了)(10分)2.1.5节与第二章计算题结合,考5分3.基尔霍夫定律(考查:电路的分析方法)题型:看p32那题(掌握分析方法)难度:较简单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5分)考点:1.叠加原理(一定要会,期末考考了,一定要把题做透),戴维宁定律,结点电压法,支路电压法,要会计算各支路电流的方法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必考,一定要会)3.讨论功率平衡,求功率,(期末考了)难度:较简单题型:P77 2.6.5 P61 2.7.3 P78 2.7.10 P47 2.3.4这题是重点,重点掌握这题的方法(理想电源会加入这题中,什么时候理想电源可以去掉,什么时候保留,要学会判断)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考点:一、3.3RC,RL电路的响应二、三要素法(整节都要看透,期末考的坑爹啊,我一个字都没写,每一种方法都要掌握)(必考)(求初始值,稳态值,T,R等,会与戴维尔求等效)(15分)难度:一般题型:P104 3.3.2 3.3.5 3.4.1~3.4.6 3.6.3 3.6.7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难点+重点】(一定要学会,不然第五章也不懂)考点:1.运用相量来表示交流电路(有方向,有角度,有大小)2.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Ps:整章都是重点,最好看的很熟,因为考试大题必考两题。
题型:P164 4.7.4 4.7.6 P162 4.5.4~4.5.15(这十一题中,期末考了两大题,一定要每题都会)第五章:三相电路考点:一、5.2节一定要把那些公式记下来,看题型来记忆:比如例5.2.1 5.2.2 P174二、5.3节,考试重点那些公式,三、5.4节也是那些公式,要背下来还要会应用Ps:考试的时候,不会很难,就是单纯的套公式,所以公式什么含义,怎么套,这个会了那题就没问题了题型:P182 5.2.5 5.4.3(考试重点)第六章~第七章:简答题第一题:(1)直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答:I=U/R,I不变,R*I2不变,A加倍,Rm=l/u*A,Rm减半,Φ=F/Rm=N*I/Rm,所以Φ加倍,B=Φ/A,所以B不变(2)交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4.44fNΦm,Φ不变,Rm减半,F=Φ*Rm,所以F减半,F=N*I,所以I减半,R*I2为1/4(3)直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解:I=U/R不变,所以I2*R不变,Φ=NI/Rm加倍,Rm不变,所以B=Φ/A加倍(4)交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解:U=4.44fNΦm,N加倍,Φm减半,Bm减半,Hm减半,Hm*l=Im*N,所以Im=Hm*l/N 减小至原来的1/4,I减小至原来的1/4,I2*R减小至原来的1/16(5)交流励磁——电源频率减半,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解:U=4.44fNΦm,f减半,所以Φm加倍,Bm加倍,Hm加倍,Hm*l=Im*N,所以Im 加倍,I加倍,I2*R增大至原来的4倍(6)交流励磁——频率和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解:U=4.44fNΦm,f和U同时减半,Φm不变,Bm、Hm、Im、I均不变,所以I2*R不变二、交流和直流电磁铁的区别(1)外观。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20
)2
R22 (sX 20 )2
U1 4.44 f1 N1Φm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磁转矩公式
T
K
R22
sR2 (sX 20 )2
U12
由公式可知
1.
T
与定子每相绕组电压
U
2 1
成正比。U
1
T
2. R2 的大小对 T 有影响。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可外
接电阻来改变转子电阻R2 ,从而改变转距。
f2
n0 n 60
p
n0 n n0
n0 p 60
s
f1
定子感应电势频率 f 1 转子感应电势频率 f 2 通常, f2 = 0.5 ~ 4.5Hz (f1 = 50Hz)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转子感应电动势E 2
E2= 4.44 f 2N2 = 4.44s f 1N2
当电动机起动瞬间, n = 0, s = 1, f2 = f1 , 则 E2 最大
(2) Tst与 R2 有关, 适当使
R2 Tst 。对绕线式型
电机改变转子附加电阻
R´2 , 可使Tst =Tmax 。
n0 n
O
T
Tst
Tst体现了电动机带
载起动的能力。
若 Tst > T2电机能起 动,否则不能起动。
起动能力 st
Tst TN
一般st 1 ~ 1.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 = 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 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
解: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速
电工学第1章

?
b)交流电路中,电流本身就是交变的。 )交流电路中,电流本身就是交变的。
1.3.1 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是带电粒子或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电流是带电粒子或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是带电粒子或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i=dq dt 电流的单位: 培 电流的单位:安[培] A 毫安 mA 微安 µA 实际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客观存在。 实际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客观存在。
P>0, , 表示元件吸收功率,相当于负载; 表示元件吸收功率,相当于负载; 负载 P<0, 相当于电源 电源; , 表示元件发出功率 , 相当于电源; 2 2 U 电阻总是吸收功率。 电阻元件: = I 电阻元件: P=U =RI = >0 电阻总是吸收功率。 R
1.2 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 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 理想电路元件: 电阻,电感,电容,电源 等。 理想电路元件: 电阻,电感,电容, 具有单一的电磁特性。 具有单一的电磁特性。 灯 I S
泡 干 电 池 干 电 E 池 –
+ +
U RRoR来自L RC的 的 L
《电 工 学》
电工技术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王瑞芳
绪论: 绪论: 总学时:80学时 总学时:80学时 本学期:40学时 本学期:40学时 下学期:40学时 下学期:40学时 一、电工学课程的作用和任务
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 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 电工技术 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 掌握必要的电学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有关电的工作打 掌握必要的电学知识, 基础; 基础; 电工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电工及电 电工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 子技术已深入到生产、生活、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 子技术已深入到生产、生活、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ppt课件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电路如图所示。
I = 0.28A I = – 0.28A
电动势为E =3V
+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E
3V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
电动势 E
单位
A、 kA、 mA、 μA V、 kV、 mV、 μV
电 压 U V、 kV、 mV、 μV
实际正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 电 位 - 高 电 位 )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 电 位 - 低 电 位 )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灯
U
R
池
泡 R0
导线
手电筒电路
干电池 导线 灯泡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讨
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电工技术

I
负值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极性)端指向低电位(“-”极性) 端,即为电压降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极性)端指向 高电位(“+”极性)端,即为电位升的方向。 在电路图上所标出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方向,一般都是参 考方向,它们是正值还是负值,视选定的参考方向而定。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还可以用双下标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
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 路电流。在图中共有三条支路。 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相连接的点称为结点。在图中共 有两个结点:a和b。 由一条或多条支路所组成的闭合电路称为回路。在图中共有三 个回路:adbca,abca,abda。
c E1 +
I1 R1
I3
a R3 b
I2
发电机
电源
变压器
输电线 中间环节
变压器
用电设备
负载
②扩音机——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话筒 信号源 放大器 中间环节
扬声器
负载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不论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或者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其中电源或 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在电பைடு நூலகம் 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所谓电路分析,就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器件参数的条件下, 讨论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1.4 欧姆定律
[例题] 应用欧姆定律求电阻 R。 [解 ]
+ U + U R I
U=6V I=2A
R U 6 3 I 2 R U 6 3 I 2 R U 6 3 I 2 R U 6 3 I 2
电工技术上册(秦曾煌)第一章

满载指
I = IN
(经济、可靠、寿命长)
欠载指
过载指
I < IN
I > IN
(利用率低)
(长时间不允许)
(1-42)
三、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和计算
1.某一点的电位就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2. 选定电路中某一点作为参考点,该点电位为参考 电位,通常设参考电位为零。用 接地符号“ ”表 示。 例 设a点为参考点,即Va = 0。
若p <0,说明元件是产生电能的,是电源。
(1-18)
电路理论核心
§1-4
基尔霍夫定律
用来描述电路中各部分电压或各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其中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三、应用举例
(1-19)
支路:电路中每一个分支 名词注释: 节点: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联结点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电位升 电位降
即
三、应用举例
例
a
R
IR UR
E b U
已知:E=2V, R=1Ω问: 当U分别为 3V 和 1V 时,IR=? 解: 1. 假定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如图所示; 2. 列电路方程:U = U + E
R
U =U - E
R
IR =
U
R
R
=
U -E R
三、电路中物理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四、电路分析中的假设正方向的应用
(1-11)
一、电路中物理量的方向
物理量的方向:
实际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实际方向: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可任选):在分析、 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注意:1.用欧姆定律列方程时,一定要在 图中标明正方
向。
2.为避免欧姆定律中的负号在解题时漏掉,我们一
般将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取相同,称为关联
选取.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功率性质(功率方向)的判别? 问题的引出:1. 由于电源有时会以反电动势形式出现 2. 判定某二端网络功率的性质的需要 功率性质: 若某电路元件或二端网络, 它向外电路提供电能,称为发 出功率 或称电源性质; 电源性质 若某电路元件或二端网络, 它从外电路吸收电能,称吸收 功率 或称负载性质; 负载性质 若某电路元件或二端网络,即不吸收又不发出电能,称零 功率。 功率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信号源: 提供信息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扬声器
话筒
放 大 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负载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 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 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 2 电路模型
在实际分析中,可将实际电路理想化,即在一定 条件下突出主要的电磁性质, 忽略起次要因素的影响, 由一些理想元件组成电路模型。 例:白炽灯通过电流 消耗电能 (电阻性) R 忽略 L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 + +
U 6V I 2A (a) R U 6V I –2A (b) R
–
–
U 6 解: 对图(a)有, U = IR 所 以: R 3Ω I 2 对图(b)有, U = – IR 所以 : R U 6 3Ω I 2
2.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3. 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产生磁场 储存磁场能量 L (电感性)
R
理想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和电源元件等。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例:
I
开关 电 池 导线
手电筒电路
+ E
开关 + U R
灯 泡
R0
干电池
导线
灯泡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电 池
灯 泡
+ E
_
U
R
+ _
b
Uab
正负号
a
+
Uab b _
Uabb
电流:从高电位 指向低电位。 I R
返回 退出
电压
箭
头 a
双下标
Uab(高电位在前, +
章目录 低电位在后)上一页 下一页
-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I a
+
+ U R _
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
物理量的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的实际正方向
物理量 电流 I 电动势 E 电压 U 单位 A、kA、mA、 μ A V、kV、mV、 μ V V、kV、mV、 μ V 实际正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电位 - 高电位)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电位 - 低电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5.1 电源有载工作
1. 电压电流关系 E I R0 R U = IR 负载端电压 或 U = E – IRo 2. 功率与功率平衡 P = PE – P
负载 取用 功率 电源 产生 功率 内阻 消耗 功率
I
+
E
–
R
R0
UI = EI – I2Ro 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定。 负载大小的概念: 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 电流和功率增加(电压一定)。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
例: 电路如图所示。 电动势为E =3V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 方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 指向;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 方向相反, U´= –2.8V; 即: U = – U´
I = 0.28A I பைடு நூலகம் – 0.28A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欧姆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本章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电压与电流参 考方向相反
电流的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相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线性电阻的概念: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 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 U 即:R 常数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I/A U/V
E 3V +
+ U U´ 2.8V – 2.8V
R0
1.4 欧姆定律
U、I 参考方向相同时
U、I 参考方向相反时
+
U I
U=IR
+
U I R
U = – IR
R
– – 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 (1) 式前的正负号由U、I 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 (2) U、I 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之间的关系。 通常取 U、I 参考方向相同。
解决方法
(1) 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2) 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 (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值,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值,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流I的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相同, I=0.28A,由流向, 反之亦然。
如何判别?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电功率的写法
功率的概念: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 U ,流入此
部分电路的电流为 I, 则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I
a
b
U
R
P U I
如果U I方向不一 致写法如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压电流正方向一致
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电功率的写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已知:电路中U=220V,I=5A,内阻R01= R02= 0.6。 求: (1) 电源的电动势 E1和负载的反电动势 E2 ; I (2) 说明功率的平衡关系。 解:(1) 对于电源 + + + E2 E1 U= E1 U1= E1 IR01 – – U 即 E1= U + IR01 = 220 +50.6 = 223V R01 R02 – U = E2 + U2 = E2 + IR02 即 E2= UIR01 = 220 50.6 = 217V
a
b I U R
P = –UI
功率有正负?
电压电流正方向相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功率有正负
若 P 0 吸收功率或消耗功率(起负载作用)
电阻消耗功率肯定为正
若 P0
输出功率(起电源作用)
电源的功率可能为正(吸收功率) ,也可能为负(输出功率)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源的功率
b
Uab
_
U
R
b
Uab
电压的正方向箭头和正负号是等价的, 只用其中之一.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路分析中的假设正方向(参考方向)
问题的提出: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
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
电流方向 AB? 电流方向 BA?
A
IR R
B
U1
U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一只220V, 60W的白炽灯, 接在220V的电源上, 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 阻。如果每晚工作3h(小时),问一个月消耗多少电能? 解: 通过电灯的电流为 P 60 I A 0.273A U 220 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U 220 R 806 I 0.273 一个月用电 W = Pt = 60W(3 30) h = 0.06kW 90h= 5.4kW. h
o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提示
(1) 方程式U/I=R 仅适用于假设正方向一致的情况。 (2) “实际方向”是物理中规定的,而“假设 正方向”则 是人们在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时,任意假设的。 (3) 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注意一定要先假定“正方向” (即在图中表明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然后再列方程 计算。缺少“参考方向”的物理量是无意义的. (4) 为了避免列方程时出错,习惯上把 I 与 U 的方向 按相同方向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