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美学与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2008年7月至2016年1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71课程代码:01085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提出的。

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观点的是(C)A.宗白华B.蔡仪C.李泽厚D.王国维3、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A.王国维B.蔡元培C.鲁迅D梁启超4、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C)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D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5.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

答:对。

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

这是语言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6.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

答:对。

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

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7.如何理解“活的形象”?答:“美”借以呈现的纯粹直观形式是“活的形象”。

首先,“活的形象”是变动着的生命形象。

第二,“活的形象”是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力的形象。

这里的人类精神活力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普遍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爱、民主、公正、正义等。

二是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特殊气质,它往往具体化为生动的直观形式。

8.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3日,收集了200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B)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语言中,真实的意义被字面意义有所掩隐,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内部资料]B.含蓄(D)称赞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内部资料]D.苏东坡(D)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2011年7月试题]D.均衡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2010年1月试题]A.人的启蒙和解放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2013年1月试题]A.人的启蒙和解放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2019年7月试题]A.人的启蒙和解放把那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生命体验称为“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2009年7月试题]B.马斯洛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09年1月试题]B.蔡元培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14年7月试题]B.蔡元培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16年1月试题]B.蔡元培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2020年1月试题]B.蔡元培表演艺术的形象构成是在(A)过程中流动展现出来的。

[内部资料]A.时间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09年1月试题]C.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11年1月试题]C.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14年7月试题]C.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2020年1月试题]C.费希纳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B)。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含答案与解析)-交互3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含答案与解析)-交互3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小学教育等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SSS_FILL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忠实观,生成观2.SSS_FILL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工具,媒体3.SSS_FILL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内容,学生的特点4.SSS_FILL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结构,要素5.SSS_FILL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学生,自学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题2分,共10分)1.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2.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错误3.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错误4.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5.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答案:2.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答案:3.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答案:4.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答案: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0答案:2.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0答案:1。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美学与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美学与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20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美学与美育试题7月一、单选题(选出对旳旳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出名旳“美旳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提出旳。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C.黑格尔 D.贺拉斯2.美旳基本特性是( )A.符号性、社会性、无功利性、形象性 B.社会性、感染性、形象性、符号性C.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 D.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客观性3.美感心理中核心旳、决定性旳因素是( )A.审美直觉 B.审美情感C.审美想象 D.审美理解4.物体中心点旳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体均等旳状态是(A.对称 B.比例C.匀称 D.均衡5.小朋友审美心理旳综合性特性是( )A.想象性发明性纯真性 B.幻想性发明性纯真性C.直观性发明性纯真性 D.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6.教学艺术旳基本特点是( )A.发明性C.交互性B.情感性D.审美性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旳制约,不具有美育旳效能。

2、纪实性是电影区别于其她艺术旳重要特性。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1、如何理解自然美旳变易性?2、简要回答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在美育史上旳意义。

3、色彩旳基本特性是什么?四、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旳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1、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旳关系。

2、结合实际状况论述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发展旳意义。

试卷代号:20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美学与美育试题答案及评分原则(供参照)7月一、单选题(选出对旳旳答案。

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A 2.C 3.B 4.D 5.C 6.B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旳制约,不具有美育旳效能。

答:错。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共5页】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共5页】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 、朱光潜 B、宗白华 C蔡仪 D、李泽厚2、提出著名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古典美学家( )。

A 、席勒 B、康德 C、黑格尔 D、狄尔泰3、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

A 、王韬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4、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A 、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5、从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民族演变角度来划分,可以把审美文化形态分为( )。

A 、古典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性文化 B、古典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 C、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民间文化 D、高雅文化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6、教学艺术通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教材处理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 B、教学设计艺术教材处理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C、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D、教学设计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

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1、审美移情有哪几种类型7 、2、如何理解电影电视的“高度综合性”特征?3、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展中有何重要意义?请简要作答。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1.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A.高雅文化B.古典性文化C.外来文化D.现代性文化2.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A.创造性B.情感性C.交互性D.审美性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oA.毕加索B.马蒂斯C.达利D.梵高4.直观具象性,是指()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A.综合艺术B.语言艺术C.表演艺术D.造型艺术5.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的特征表现为()。

A.丰富多变浪漫B.强烈多变浪漫C.强烈丰富多变D.强烈浪漫丰富6.教学艺术的特点不包括以下那一项?().A.情感性B.交互性C.适应性D.审美性7.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的是()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黑格尔8.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oA.审美直觉B.审美理解C.审美想象D.审美情感9.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B.美国C.英国D.奥地利10.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o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11 .《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o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1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A.西方文化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D.伊斯兰文化13.形象的感染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染,获得()的审美愉悦。

A.感官上B.情感上C.思想上D.精神上14.以“感性愉悦”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A.外来文化B.现代性文化C.民间文化D.大众文化15.美学主要是一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至四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40分)1.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B2.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B3.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C,D4.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C5.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D6.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C,D7.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D8.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9.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C,D10.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11.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C,D12.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C,D13.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D14.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D15.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16.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B,C,D17.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D18.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B,D19.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B,C,D20.SSS_SIMPLE_MULA B C D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D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答案:2.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答案:三、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1.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0答案:2.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0答案: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8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86)盗传必究一、名词解释题1.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2.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

审美客体自身具有规定性,是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

4.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5.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健、奇特的特色。

6.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7.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音乐、舞蹈这两门艺术。

8.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

9.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10.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美学与美育》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 4分,共16分)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C.宗白华 D.蔡仪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 D.伊斯兰文化3.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A.德国 B.美国C.英国 D.奥地利4.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6.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8.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24分)9.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举例论述审美体验在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与艺术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简答题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简答题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简答题综合阐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简答题综合阐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开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方美学的开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以上五点各2.4分〕共12分。

2.自然在人类符号理论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自然在人类符号理论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自然作为人类异己的符号。

〔4分〕第二阶段,自然成为人类对话的伙伴。

〔4分〕第三阶段中,自然作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而完全获得美的属性。

〔4分〕共12分。

3.如何理解美育这一概念?答: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从详细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

它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到达教育目的。

〔3分〕从施行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才能教育。

〔3分〕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

通过对人类符号理论才能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

〔3分〕综上所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理论才能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开展。

〔3分〕共12分。

4.什么是美的感受才能?答:美的感受才能,是指主体直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美的敏锐才能。

〔8分〕它是审美素养的核心,培养美的感受才能是美育的根底。

〔4分〕共12分。

5.节奏感在音乐和舞蹈中各有什么表现?答:音乐、舞蹈都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节奏的变化又构成情感的律动,即韵律。

〔4分〕音乐的节奏感主要是通过乐音有规律的反复形成旋律线来抒发感情。

〔4分〕舞蹈以人体动作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动作流来表达情感。

〔4分〕共12分。

6.青少年美育目的包含哪些内容?答:青少年美育目的包括五个方面,即青春形象的塑造,〔3分〕想像力的激发,〔3分〕理性才能的培养,〔2分〕价值取向的引导〔2分〕和安康人格的生成。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71。

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2009年1月试题] 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2016年1月试题] 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2020年1月试题] 答: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

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

其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人人心。

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

简答艺术实践对于提高教师审美修养的意义。

[2013年1月试题] 答:投入艺术实践可以使教师获得一定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能力,保障具体的美育活动的实施。

艺术实践可以使美育活动更有针对性。

投入艺术实践也使教师通过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强烈地体验生活和认识生活,进而增强审美底蕴,提高审美修养。

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0年1月试题] 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9年7月试题] 答: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第二,自然的美可以全面启迪人的感性;第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多媒体技术基础试题2008年6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Sound Fogre 中执行菜单命令“Special”→“Record”可以进行_____________操作。

2、量化,就是对取样信号在幅度上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将每一个样本归入预先编排的量化线上。

3、淡入、淡出是声音处理中使用比较多的特效,淡化作用可以将两段不同的波形声音顺利的衔接起来,产生_____________效果。

4、从应用的角度看,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声音有三类:语言(语音),音乐,_____________5、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 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制作、产品制作、程序加工、测试和维护等环节,最后才能完成一个多媒体系统的制作。

6、用Flash制作的动画主要由_____________组成,文件较小,内容简洁明了。

7、利用_____________图标可以实现多媒体程序的暂停播放。

8、根据触摸屏的安装方式,可将触摸屏分为_____________整体式和投影仪式四类。

9、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一般需要研究两个过程:_____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__过程。

10、目前世界上的彩色电视有三种制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MIDI即_____________。

12、对多媒体信息源进行数字化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编码。

13、人们谈论的多媒体常常泛指感觉媒体,但实际上多媒体技术所处理的媒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

14、所谓数据压缩,就是以_____________为容限,按照某种方法从给定的信源中推出简化的数据表达。

15、EQ(均衡器)是Sound Forge提供的功能强大的调节音量的工具。

电大2007—2008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电大2007—2008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试卷代号:241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现代文学试题 2008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915年9月15日,——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为避免重蹈文明戏的覆辙,民众戏剧社以提倡“——”来反对戏剧的职业化与商业化。

3.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4.郭沫若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王昭君》、《聂姜》,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5·《——》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6,闻一多一生出版过两部新诗集,一是《》,二是《死水》。

7.1930年,——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8.在《——》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9.陈白露与——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

10·《——》的主人公镖师“神枪沙子龙”因为一身好武艺和“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11.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再遭通缉,返回家乡,旋即又与杜衡来到松江,匿居在施蛰存家中。

12.30年代初,的《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

13.李动人的《》描绘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这一特定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俗画,是30年代乃至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14.《》中的白流苏是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无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15.在30年代的文学中,以——为首的论语派,政治上力图持不左不右的超然立场,文学上也保持既雅化又大众化的中间立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教育管理专业教育法制基础试卷2007年9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校应当关心、受护学生,对、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3.学校有权拒绝和对教育教案活动的非法干涉。

4.学校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

5.教师对学校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6.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7. 受教育者在、、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8.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9.学生有权要求学校在和上给予公正评价。

并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10.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教育教案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构成犯罪的,由,依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中国共产党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 ) 2.教育法是依靠舆论、信念、习惯和教育保证实施的。

( )3后果模式是法律规范主体发生了行为模式的行为后应获得的某种结果,这种规范不是每部法必不可少的。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而制定的。

( )5.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由学校承担民事责任。

( )6.对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教师,可以给予行政处分,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 )7.对不按时入学或流失适龄儿童,应当对他们本人进行处罚。

( ) 8.教师可以开拆未成年学生的信件。

( )9.教育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给相对人造成损害,应由公务员本人给予相应的赔偿。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GJ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GJ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1.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ZG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

.王韬B.王国维C.蔡元培D.XX迅2.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卢格B.埃里克森C.怀特D.皮亚杰3.从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化与民族演化角度来划分,可以把审美文化形态分为( )。

.古典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性文化B.古典文化群众文化民间文化C.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民间文化D.高雅文化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4.教学艺术通常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 .教材处理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B.教学设计艺术/教材处理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C.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D.教学设计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二、推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分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

答:对。

〔3分〕语言艺术制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观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会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

这是语言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12分〕共15分6.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

答:对。

〔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经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

〔5分〕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行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应当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7分〕共15分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如何理解美学的对象?答:美学所关注的对象是在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显示的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207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美学与美育试题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提出的。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美的基本特征是( )
A.符号性、社会性、无功利性、形象性 B.社会性、感染性、形象性、符号性
C.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 D.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客观性
3.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审美直觉 B.审美情感
C.审美想象 D.审美理解
4.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是(
A.对称 B.比例
C.匀称 D.均衡
5.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 )
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 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
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D.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
6.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
A.创造性
C.交互性
B.情感性
D.审美性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1、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

2、纪实性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
1、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
2、简要回答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在美育史上的意义。

3、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四、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
1、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2、结合实际情况论述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发展的意义。

试卷代号:207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美学与美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

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A 2.C 3.B 4.D 5.C 6.B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1.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

答:错。

大众文化虽然受商业机制的制约,难免在文本中出现庸俗化倾向,但是它所具有的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的审美特征,使大众文化的优秀文本在美育中具有积极作用。

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以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感染人、激发人,愉悦大众,同样也能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2.纪实性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

答:错。

电影因其技术特性,决定了它的确具有真实再现生活的逼真性,这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

但电影作为艺术符号,同时还具有假定性,即它绝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实录,而要通过故事、结构、场景、角色等的假定,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思和审美追求,在电影再造的时空中塑造形象。

电影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

不能片面地将纪实性当作电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重要特征。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

共36分)
1.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
答:自然美是一种最活跃多变的天然符号,具有易于变动的特性。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事物引起人的不确定联想;自然事物本身就是气韵生动、变动不居的活的形象;人赋予自然事物不同的意义。

2.简要回答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在美育史上的意义。

答: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即《美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

在书中席勒主张以“游戏”去统合现代文明的分裂了的人类感性与理性,从而提出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

席勒的美育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育进入系统理论自觉期。

3.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色彩的基本特性有三点:表情性,即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的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所具有的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四、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
1.从艺术创作过程具体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答:艺术创造过程一般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创造性动力因素。

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

艺术兴发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

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

艺术家深刻的丰富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在的逻辑。

这种艺术创造的特定逻辑就是审美体验的逻辑,或者说情感的逻辑、想象的逻辑,它们在根本上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律动。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形象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审美意象的物化,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2.结合实际情况论述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发展的意义。

答: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承载着最丰富的人类审美文化。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形态,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以促进审美发展来推动青少年理性和感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于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

通过欣赏艺术的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形式美感,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

而亲身投入一些艺术创造
活动,则会直接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

艺术作品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会对青少年的心灵塑造和精神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风景画可使人领悟自然的美妙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描写人物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启迪对于人性、人生、社会的认识,艺术可以激励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谛,帮助青少年自我审视,发现和了解自我情感和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

艺术教育可以发展感性,从而全面促进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发展。

艺术符号具有表情性特征,它可以承载和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对于每个青少年个体来说,通过对艺术的直觉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够促进感性能力的生成和发展,促进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和融合。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在判断题、论述题的解答中,如有虽不同于标准答案,但确有创见而又言之成理者,可视情况给高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