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开采设计word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技术经济指标表

似层状、层状

倾向南西230,倾角60~75部

稍缓。

55~60

第2章矿山地质略

第三章 矿山生产能力

3.1 矿山工作制度

矿山年有效的工作天数按330天算,采用三八工作制,即每日三班,每班工作八小时。

3.2 矿山生产能力验证

矿山生产能力即年产量,一般是根据国家对矿山规定的最终产品产量要求计算年采出矿石量、矿山设计的任务即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验证矿山生产能力,毕业设计则是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验证该矿山生产能力。 3.2.1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验证生产能力

年下降速度是计算矿山生产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与实际开采矿山的地质条件,回采工艺,机械化程度,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矿山综合水平的反映。因此年下降速度的选用与矿山的可比性十分重要。

根据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验证生产能力计算如下。

E

K K VS A a m a ργη-=1 (3-1)

=

9.01.18.096

.097

.005.372305.815⨯⨯⨯⨯⨯⨯

=2747189.98 式中 A a —矿山年产量,t/a ;

V —矿床开采年下降深度,15m/a ; S —矿床开采面积,72305.8m 2;

γ—矿石体重,3.05t/m ;

η—矿石回收率,回收率 为97%[2]; ρ—矿石贫化率,取4.0%[2]; Ε—地质影响系数,取0.8[2];

K m —矿体厚度修正系数,取1.1[2]; K α—矿体倾角修正系数,取0.9[2]。 可知,满足280万t/a 的生产能力。 3.2.2经济上合理的服务年限验证生产能力

根据经济上合理的服务年限验证生产能力计算如下。

)

1(ρη

-=

j a T Q A (3-2)

=96.03397.085793313⨯⨯

=2708968.54 t 式中 Q —矿床可采工业储量85793313t ; η—矿石总回收率,为97%; ρ—矿石贫化率,4.0%;

Tj —经济合理的服务年限(一般是下限),计算如下。

Tj=Tzh+0.5(Tc+ T M ) (3-3)

=30+0.5(3+3)

=33 a 式中 T c —矿山从投产到产到达产年限,3a ;

T zh —矿山按设计能力正常生产时间,取30a (要求T zh ≮2

3

T j ); T M —矿山结尾时间,3a 。

通过验证,可满足280万t/a 的生产能力。

第4章矿床开拓

4.1 开采范围确定

本次毕业设计根据设计任务,矿体比较连续,采用一个井田开采比较适宜。设计开采赋存标高为940m以上的矿体。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即由上往下的顺序开采。

4.2 错动界限与保安矿柱圈定

4.2.1 错动界限的圈定

矿石采出以后,原岩应力平衡遭到破坏,使围岩发生变形、位移开裂、冒落,甚至产生大面积移动。随着采空区不断扩大,岩移范围也相应增大。当岩移范围扩大到地表时,地表将产生变形和移动,形成下沉盆地和塌陷坑。

为了使地面建(构)筑物及主要开拓巷道不受地下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的影响,必须圈定地表移动带,其界限应标在总平面图、开拓系统平面图、剖面图及各中段平面图上。

为了圈出错动界限(移动带),需要知道金川二矿区矿体上、下盘岩石的移动角。类比金川龙首矿区,其上盘为含辉石橄榄岩,二辉橄榄岩,上盘较下盘稳定,移动角为55°,下盘为二辉橄榄绿泥石,片岩,白云质大理岩黑云母片麻岩,节理发育有破碎带穿插,不稳定,下盘移动角为50°,走向端部60°。移动带界限见地形地质平面图。

4.2.2 保安矿柱的圈定

由于某些具体条件的限制,井筒和建(构)筑物不能布置在移动带以外,而需要布置在移动带以内时,必须留保安矿柱加以保护,设计中如遇此情况。应进行保安矿柱的圈定。金川镍矿品味高,价值大,并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提高采出率,减少损失,应采用损失少的开拓方式和开拓工程的位置,本设计主要开拓工程布置在移动带以外,故不需圈定保安矿柱。

4.3 矿床开拓

为了开采地下矿床,从地表向地下掘进一系列井巷到矿体,便于人员的出入和采矿设备、器材等运送至采区工作面,同时把采出的矿石运往地表,使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条完整的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服务井巷,这些井巷工程的建设称为矿床开拓。为开拓矿床而掘进的井巷称为开拓井巷,其在平面和空间的布置系统构成了开拓系统。

开拓系统按其在矿床开采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开拓巷道和辅助开拓巷道。

4.3.1 开拓方式选择

依据矿床地质赋存特点、地表地形条件、井巷布置的位置和井巷形式的不同,开拓方法可按两种方法分类:

(1)按井筒与矿床的相对位置可划分为:下盘开拓,上盘开拓及侧翼开拓。

(2)按井巷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竖井开拓、斜坡道开拓及联合开拓。

各种开拓方式及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表4-1 矿床开拓方式主要优缺点

4.3.2 开拓方案选择

(1)方案初选

影响开拓方案井巷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如下:

(1)地表地形是确定井巷开拓的重要条件。矿床赋存在山岳地带,且埋藏在地表以上时,宜用平硐开拓。金川地区地表起伏不大,矿体均赋存于矿区地表300m以下,因此首先排除平硐开拓以及平硐-井筒联合开拓方案。

(2)一般情况下,矿床倾角为15~75度时可采用斜井或竖井开拓;倾角在20~50度时矿床大多采用斜井开拓;倾角在15度以下时,而倾斜较长时可采用胶带输送机、矿车组斜井或斜坡道开拓。倾角0~15度或75~90度时,采用竖井或侧翼胶带输送机斜井开拓。金川二矿区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