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材所划重点 (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七大(1945)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1999年又载入宪法。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

·邓小平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不定向选泽】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

新问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①、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

②、分布集中

③、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

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历史背景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

②、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③、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53年12月·完整地表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规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是“主体”),并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是“两翼”)。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

·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刘少奇提出,要按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必须立足国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观点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观点: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