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doc 9页)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范本(四篇)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范本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建立事故应急机制等。
一、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项目安全的基础。
首先,要明确项目的安全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明确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执行安全操作。
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施工项目安全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风险,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同时,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违反安全规定的惩处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的重要途径。
项目管理方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现场监督检查是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项目管理方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要加强对分包单位和施工队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五、建立事故应急机制建立事故应急机制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项目管理方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演练计划,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安全事件。
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关键。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1. 引言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周期中风险最为集中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风险管理对于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降低项目成本和延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方面。
2. 风险识别施工阶段风险识别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系统的方法发现可能影响项目目标的不确定性因素。
风险识别的关键在于确保风险因素被及时发现,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施工阶段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 审查历史数据:分析类似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为本项目的风险识别提供参考。
- 现场考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 专家访谈: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 故障树分析(FTA):通过构建故障树,识别可能导致项目目标偏离的潜在风险因素。
- 蒙特卡洛模拟: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以下是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定性评估: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评估其可能性和影响。
- 定量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计算风险的概率分布和期望值。
- 敏感性分析:分析关键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 决策树分析:通过构建决策树,分析不同风险应对策略下的项目收益和成本,选择最优策略。
4. 风险应对施工阶段风险应对是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以下是施工阶段风险应对的主要措施:- 风险规避:通过调整项目计划,避免风险因素的影响,如更换施工方法、调整施工时间等。
- 风险减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等。
工程施工风险管理(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日益繁荣,各类工程项目层出不穷。
然而,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工程施工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基础。
在工程开工前,应全面分析项目特点,从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环境、管理等方面,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具体包括:1. 人员风险:施工人员素质、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等。
2. 材料风险:材料质量、供应稳定性、运输安全等。
3. 设备风险:设备性能、维护保养、操作规程等。
4. 技术风险:施工工艺、设计变更、新技术应用等。
5. 环境风险: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
6. 管理风险: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1. 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故障树分析法:分析系统故障和故障原因。
3. 概率分析法: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规律,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
4. 损失分析法:分析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风险应对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1. 风险规避:尽量避免风险发生,如更换施工地点、调整施工方案等。
2. 风险减轻: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如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设备性能等。
3. 风险转移: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方,如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
4. 风险接受:对于风险损失较小、可承受的,可采取接受策略。
四、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评估和调整。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风险监控体系,明确监控职责和流程。
2. 定期进行风险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隐患。
3. 加强信息沟通,确保风险信息及时传递。
4. 根据风险变化,调整风险应对措施。
总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重大风险控制计划清单
直接 观察 到的
10
机 械 伤 害
钻机 施工
指挥作用
钻孔作业时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J
II (540)
各单位参照 本重大风险 控制清单制 定出结合各 自的施工现 场安全管理 方案和措 施,进行重 点部位重点
11
木加 工
从事禁忌 作业
操作人员没有按操作规程操作
J
11(360)
12
龙门架作业
J
11(360)
27
防护缺陷
电气操作人员没有穿戴防护用具
J
11(360)
第—J页
序号
可能 导致 的 事故
作业 活动
危险因素
判别依据
定量评价LEC法
控制计划
备注
类别
具体描述
不符合 法律 法规
曾发生 过事故 仍未采 取措施
员工相 关方合 理抱怨
直接 观察 到的
28
触 电
现场 施工 用电
指挥作用
没有执行三级保护两级控制的原则
操作失误
超载起吊物料
J
11(360)
13
混凝土 搅拌机 作业
从事禁忌 作业
操作工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J
1(720)
14
从事禁忌 作业
操作工无证操作
J
11(360)
15
触 电
混 凝 土 浇 注
防护缺陷
混凝土浇注人员没有安全防护用 具
J
II (540)
16
设备缺陷
使用振捣器没有合格的漏电保护 器
J
II (360)
序号
可能 导致 的 事故
作业 活动
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工人和公众的安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控制。
本文将针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前期风险评估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潜在风险,如高空作业、动火作业、起重吊装、危险品储存等。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同时,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并能按照规程执行。
三、人身防护装备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相关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减轻事故发生时的伤害程度。
四、周边安全控制施工现场周边的安全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施工区域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告知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与周边的交通、电力等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最小化。
五、危险源管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如高空、尘土、噪音、振动等。
施工单位要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可以设置高空作业平台,采取防尘措施,控制噪音和振动等,以减少对工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应急响应机制在施工过程中,突发的危险事故可能随时发生。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各类事故。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指定应急责任人,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各级人员都能正确、迅速地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七、定期检查和培训施工安全控制工作需要持续监管和培训。
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不断加强监督和培训,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总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过程,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
从规划阶段到施工阶段, 施工项目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 如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伤亡等。
因此,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决策:1.风险评估和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此过程包括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如人员密集区域、高强度作业、危险化学品等。
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 可以确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
2.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 对于高处作业, 可以建立防护措施, 如设置安全护栏、提供安全带等;对于机械设备操作, 可以制定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 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制定控制措施的同时, 还需要对其进行实施和监督。
这包括培训工人, 确保他们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监督现场施工过程, 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3.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仅需要在项目开始前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 还需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在整个项目中, 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 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同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这包括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培训员工对应急措施的熟悉度, 提供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等。
在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时, 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通过培养和弘扬安全文化, 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 向员工传递安全理念, 强调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此外, 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来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与应急预案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与应急预案一、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2、事故报告程序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事故岗位人员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必要时越级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1)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和119报火警救助。
(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3)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负责指挥调动公司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
(4)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在关人员未受到教育放过。
(5)要求事故责任单位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必须按公司规定的时间(72小时内)报告公司运维部,不得随意拖延和瞒报,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6)公司运维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的调查,公司办做好伤员医疗及善后工作处理,事故单位抓紧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3、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工作前应制定好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
(2)保安部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
(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
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工人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包括高空坠落、火灾、物体打击、电气触电等。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决策。
本文将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不安全行为,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1. 分析施工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2.识别施工作业特点:对施工作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施工方式、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配置等。
3.分析人员因素:分析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包括工人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操作规范等。
4.评估物理因素:识别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物理因素,如工具设备的安全性能、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
风险识别的目标是确定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对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评估风险概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概率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确定风险概率。
2.评估风险严重程度:对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3.确定风险等级:将风险概率和严重程度相结合,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的目标是确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优先级,为接下来的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核心阶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的后果。
1.安全技术措施: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施工工具设备的安全使用、施工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等。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施工项目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以达到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设备、材料、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复杂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
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的辨识,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对施工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造成威胁。
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专家咨询和现场检查等。
风险分析是指对识别出来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风险矩阵法、风险指数法和标准化风险评估方法等。
风险控制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控制主要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后备控制三个层面入手,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改进施工工艺和设备、加强现场管理等。
承包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要点
承包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要点首先,承包商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施工计划,明确工程的施工目标、施工程序和施工流程,确保有序进行。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如天气条件、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等,合理安排工期并制定应急预案。
其次,承包商在选取材料和设备时,要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避免使用次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并且要确保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充足,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导致工期延误。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此外,承包商还需要与业主和设计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工程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避免施工进度受阻。
同时,承包商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分包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物资供应和分包施工的顺利进行。
最后,承包商应该定期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并且要及时更新施工计划和应急预案,随时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承包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从施工计划制定、材料和设备选取、施工质量保证、安全防范、沟通协调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控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承包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安全、材料质量、工期延误、设计变更、环境因素等。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这些风险。
首先,承包商应该充分了解项目的需求和要求,对施工计划进行全面的预估和评估。
在项目开始之前,承包商需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和技术分析,了解工程的复杂性、难度和所涉及的各种因素。
通过制定全面的施工计划,明确工程的施工目标、施工程序和施工流程,能够在项目开始之前预测并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其次,承包商在选取材料和设备时,需要选择具备高质量和可靠性的产品。
无论是主体材料还是辅助材料,都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通过认证机构的检验。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措施-施工风险管理措施
市政工程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其建工作面长、工期紧、投资多、技术要求高以及与其他管线单位交叉作业繁多,在项目实施工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往往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在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建筑项目风险进行评价,得出建造项目发生各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及手段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及处理的风险控制手段,对工程项目能否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风险管理贯通于工程的全过程,也体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主体上,即业主、承包商、咨询机构及监理工程师。
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双方各自分担相应的工程风险,但由于工程承包业竞争激烈,受“买方市场”规则的制约,业主和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程度并不均等,往往主要风险都落到承包商一方。
根据项目管理的情况,结合安庆市袁柏公路改造工程的实践,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六个阶段。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实行有效地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至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三、风险因素指风险产生的诱因。
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的起因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
如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考虑风险因素,就会加大实际成本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
因此,要想获取目标预期利润,必须准确分析工程项目风险因素。
市政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投资风险是项目实施环节的首要风险,覆盖贯通项目整体风险因素的风险。
由于投资大、工期紧,市政工程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及经济特征使市政工程投资也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投资的固有特性,具有投资回报期长、投资数额大、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投资转移与替代性差及投资决策复杂、难度大等特点,在该过程中,未确定因素、随机因素和含糊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而造成的风险直接威胁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顺利实施和成功。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全文)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治理一、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一)工程项目风险的含义。
工程项目的风险具体是指由于工程建筑进行过程中,施工时间较长以及制作工艺复杂并会随着项目是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的损失,这些损失就是工程项目的风险。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漫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出现了项目风险,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人身安全、经济金钱等多个方面。
(二)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过程。
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
具体的讲就是要在对于工程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找到发生风险的原因,从而为项目风险的治理奠定基础。
项目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根据其危害程度以及发生频率等因素对于其危害做出正确的推断。
因此我们将项目的风险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过程输入、过程操纵、过程输出、过程机制。
工程风险的分析首先需要对于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操纵,具体的讲就是对于一个工程项目需要运用的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与操纵,从而调节项目的风险,达到操纵风险的目的,这一步是对于项目风险进行初步的认识。
对于项目风险的分析其次是对于项目风险的输入。
也就是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定因素引起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从而在理性的分析之后可以根据其对于工程的影响作出等级性的评定。
再次需要对于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输出,具体的过程是指在依照上述中将评定等级的风险输入进行输出。
这些输出的风险可以制作成目录,主要包括不同的风险类型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于工程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
工程风险分析的最后步骤就会要对于工程项目的机制进行指定。
主要的方式包括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数据库等,主要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系统飞分析与评价。
(三)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原则及方法。
在对于工程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
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工程项目中产生风险的实质是什么。
项目工程施工风险控制与风险预案
项目工程施工风险控制与风险预案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与应急计划引言在施工项目中,风险就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影子,始终伴随在我们身边。
合理的风险控制和应急预案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还能提升整个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预案设计师,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施工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思考和框架,帮助大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一、预案的目标与适用范围1.1 目标我们的预案目标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应对。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 保护项目资产,减小经济损失。
- 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维护公司的声誉。
1.2 适用范围这个预案适用于以下几类工程项目:- 房屋建筑- 道路建设- 桥梁施工- 水利工程二、风险分析2.1 潜在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类型的风险,包括:- 自然风险:像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自然现象。
- 技术风险:施工技术不当、设备故障等问题。
- 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不善、沟通不畅等。
- 安全风险:如意外伤害、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
2.2 风险影响每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后果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自然风险可能导致工程延误、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 技术风险可能影响施工质量,从而危及工程安全。
- 管理风险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 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组织架构为了有效执行应急预案,我们需要建立以下组织机构:3.1 应急指挥部-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管理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后勤支持人员等。
3.2 各专项小组- 安全检查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 技术支持组: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
-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调配和人员安排。
四、应急处理流程4.1 事故报告与报警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1. 现场处理: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助,同时保持现场安全。
工程项目施工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
工程项目施工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工程项目的建设日益增多。
然而,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法律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纠纷解决三个方面,探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要点。
一、合同管理合同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基本依据,也是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的关键。
首先,项目方应该明确合同的主体、内容和义务。
合同主体包括业主、承包商和设计方等,他们在合同中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避免因责任不清而引起的法律纠纷。
其次,项目方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同时,项目方应保留好合同的原始文件和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以降低法律风险。
二、安全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风险。
因此,强化安全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
首先,项目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这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和演练等。
其次,项目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同时,项目方应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方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安全事故,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法律风险的扩大。
三、纠纷解决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纠纷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项目方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
首先,项目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这可以是商议、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
其次,在纠纷发生时,项目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取证,以保留相关证据。
同时,项目方应积极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商议,以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
最后,如果无法通过商议解决纠纷,项目方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委托专业律师进行代理,以保护自身权益。
工程施工风险清单(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阶段风险1. 设计风险:设计不合理、设计变更频繁、设计遗漏等问题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2. 投标风险:投标报价不合理、投标文件不完善、投标过程中出现失误等可能导致项目中标困难或合同纠纷。
3. 施工许可风险: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施工,产生延误或罚款。
4. 人员风险: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善、技能不足等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
5. 材料风险: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供应不及时、材料价格波动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工程质量受损。
6. 施工设备风险: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二、施工过程风险1. 土方工程风险:地基基础处理不当、土方开挖不稳定、边坡坍塌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2. 混凝土工程风险:混凝土强度不足、浇筑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
3. 钢筋工程风险:钢筋焊接质量差、绑扎不规范、间距过大等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安全隐患。
4. 脚手架工程风险: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支撑不牢固、安全防护不到位等可能导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
5. 电气工程风险:电线敷设不规范、电气设备老化、漏电保护装置失效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6. 机械设备风险: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7. 施工用水、用电风险:供水、供电不稳定、管道泄漏、电气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8. 施工环境风险:恶劣天气、地质灾害、周边环境因素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发生。
三、施工后期风险1. 质量验收风险: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验收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 工程结算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结算依据不充分、结算争议等可能导致工程款纠纷。
3. 工程移交风险:移交手续不完善、移交资料不齐全、移交过程中出现纠纷等可能导致工程移交困难。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措施方案1.风险识别和评估首先,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包括对工程设计、施工工艺、环境因素、合同条款、材料质量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风险分析工具,如风险矩阵、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等,识别出各类风险。
2.建立风险管理团队为了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由项目经理、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
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和管理项目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应包括对每一个风险的描述、责任人、应对措施、执行时机和资源需求等要素。
风险管理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更新。
4.采取防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等。
同时,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5.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掌握项目中出现的风险情况。
通过监测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安全状况等数据,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同时,要建立风险反馈机制,及时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解决风险问题。
6.风险应对和处理当项目中出现风险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和处理措施。
首先,要迅速调整工作计划,重新分配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其次,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要保持信息的透明和沟通的畅通,及时向各方报告风险情况和处理进展。
7.经验总结和风险库建设在项目结束后,要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经验总结。
将项目中的风险情况、应对措施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建立风险库,为今后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识别、评估、防控、监控和应对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保证项目能够按时、按质量完成。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风险与风险控制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风险与风险控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工程施工的组织形式、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序的安排等内容。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风险和风险控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项目风险的概念、分类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项目风险的概念项目风险是指在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项目目标、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成本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项目风险通常来源于技术、人员、资金、法律法规以及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项目风险的分类项目风险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技术风险:包括工程技术难度高、技术手段陈旧、工艺流程复杂等方面的风险。
2.人员风险:包括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数量不足、人员变动较大等方面的风险。
3.管理风险:包括施工组织管理不善、合同管理混乱、监理不到位等方面的风险。
4.财务风险:包括工程资金短缺、资金账务处理不当等方面的风险。
5.法律法规风险:包括工程合同违约、违法建设等方面的风险。
6.自然环境风险:包括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的风险。
三、项目风险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风险评估与监控:通过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
2.合理规划预案:制定合理、可行的应对方案,并预先设置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3.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畅通,协调各方资源,并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4.优化施工组织: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组织施工过程,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冲突和问题,提高工程效率。
5.强化监督检查: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
6.引进新技术和设备:运用新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期风险。
施工现场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日期:Xxxx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表 NO:时间:年月日审查意见:时间:年月日审查意见:风险危害识别和评价与控制措施1、风险控制的基本过程:2、危害与影响因素的识别缺等。
电触电伤人1.人员违章操作;2.带电设备、装置等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失效时;3.人触及带电体漏电部位。
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违章驾驶作业;2.机械故障.洪水溺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爆雨;2.河流跨越作业3、违规下河洗澡声人员听力、心理安全受到一定影响1.设备运转;2.金属撞击等产生噪声。
食物中毒危害人体健康1.食品加工方法不正确;2.食饮变质的食品或含有3.害物资的生活用水精神疲劳身心疲劳1.长期从事高度紧张或强体力劳动。
伤、雷击造成伤害 2.大风、暴雨、候的影响.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1.食用不卫生的食品或饮用不符合标准的生活水情绪不稳对人员心理造成一定影响1.由工作压力或家庭矛盾纠纷等方面造成过度紧张2.或情绪异常。
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山地工作时,坡体下滑、崩塌,对撤离不及时的人员。
2.设备造成伤害。
高空人员坠落人员伤亡1.高空作业防护措施不到位;2.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高空作业防护用品;3.高空作业受到触电4.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物品摆放超高、超重或不稳固;化学物品中毒人员伤亡1.涂装作业时,材料释放有害气体。
不法分子骚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野外施工作业,远离单位或驻地;2.易受到不法分子的骚扰。
硫化氢中人员伤亡1.酸洗作业;2.焊接作业;3.污水环境中作业。
缺氧窒息人员伤亡1.有限空间作业时二氧化碳中毒等2.用木炭、煤炭等明火取暖且通风不好;3.汽车维修。
伤人员伤亡1.高温沥青,酸洗作业中强酸、碱性物料2.金属焊接、机械检修等操作不当;3.未着劳保装。
试压管线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试压介质不符合要求;2.超压;堆置物的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超高、码垛不规范2.地形选择不当3.人为因素(如倒车时撞击)。
(完整版)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1总则1.1作用:在我公司多年来从事的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工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监理项目和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一些分项工程的重要工序,在其质量、安全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有些风险已发生并导致严重后果,有些风险后果虽未发生,但有必要加以控制,尽量避免质量、安全隐患。
只有正视风险并有效地加以评估,继而采取相关主动控制措施,才能将风险的影响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也体现监理工作主动控制的理念。
1.2范围:质量、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一些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阶段的监理过程中,如桩基、高填方路基、大梁的预制与安装、现浇大梁、大体积水泥砼浇筑、大(深)基坑开挖、需要高空作业的部分工程、桥面系、隧道的掘进和支撑等工程的施工,也存在于路基、路面基层和面层等一般工程的施工监理过程中。
2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后果评估2.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如水泥用量不足、未全程复搅、钻机钻杆未划线标识而导致钻孔深度不够等),导致软土处理后的强度(标贯击数)、处理深度达不到要求。
2.2控制措施:监理应加强水泥用量管理(项目组应制定相应的《水泥搅拌桩水泥使用管理办法》)、钻机钻深的刻度标识、水泥用量流量的试验与标定、钻孔时电流表电流显示的控制、坚持全程复搅等,特别是监理人员要坚持全过程旁站。
2.3用电设施陈旧、未固定和适当封闭、线路外露甚至局部电源线裸露导致人员触电现象发生。
2.4 控制措施: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更新用电设施、不允许乱拉乱接现象发生、固定和适当封闭以及标识警示用电控制闸口(闸刀)、适当埋深线路,经常检查(检修)线路完好情况,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路基填前清表和碾压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后果评估3.1路基填前清表:原地面小的附着物、腐殖土和杂草等如清理不干净或不到位(指清理深度),易导致填前碾压不实或达不到标准、验收要求,甚至给后续路基填筑带来质量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doc 9页)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及迁移性分析摘要本文对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中的有关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项目风险控制的“鞭梢效应”和阶段决策的“迁移性”,提出按照决策的无后效性和阶段控制的原则进行风险控制的目标管理方法。
并根据以上分析,对有关施工企业和承包商的制度创新、风险经理的设立、风险管理的表格化及资本结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前言工程项目在营建过程中,从承包商角度来看,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工作和工序繁多的特点。
因此,在施工中,这些因素制约着承包商未来获取收益的多寡。
建设周期长,各个时期的不可预见因素就会相应增多,与时间相关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期的按期完成;投资额巨大,若筹资、付款方式、利率或者有关合同条款发生变化,就会加大成本,从而减少了承包商的利润;工作、工序繁多,一旦施工组织不尽合理或者返工,同时发生索赔,就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使承包商的利益受损。
所以,对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风险问题的分析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承包商面临的风险要支付更多的风险费用。
另外,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分别承担的风险量百分比,平均为33.5%和36.9%,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为29.6%。
在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中,业主往往利用作为雇主的有利条件,将风险损失尽量转嫁到承包商头上。
在实际营建中,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比率往往达到60%以上。
所以,承包商要想达到顺利实施工程和盈利的目的,对工程承包风险的正确分析、控制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对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a.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b.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c.不合格的材料;d.劳工纠纷;e.安全;f.通货膨胀(总价合同);g.承包商的工作能力;h.变更指令的谈判;i.工程质量;j.合同延误;k.财务控制能力;l.工程实际数量。
这些风险因素涉及的特点有:1)不平衡或巨额的现金流;2)特殊的质量或技术要求;3)重要的法律或合同要求;4)重要或敏感的外部环境。
一旦项目涉及以上特点时,就有必要进行风险的分析及有关管理工作。
2 风险控制体制与风险的迁移性承包商在进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时,一般按照施工过程的延续,把控制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分析各阶段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从表面上看,以往的方法也是利用阶段控制理论,但始终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风险和分析风险,各个阶段之间的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和有机的联系,没有把各阶段的工作、工序和风险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是简单的针对性强却缺乏弹性的简单的解决方法。
这种办法对常见的变动因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异常变化,应变效果就显得不那么迅速和有效了。
非动态管理形成的后果,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和管理程序的问题,这就涉及到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策略问题。
现实中的风险大多是异常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因此,利用传统方法往往使许多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这主要是由于承包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造成的。
有效的承包商风险管理体制,要求企业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利用阶段管理和系统规划,在施工的各个时期进行监督控制和决策。
这里可以借用鞭子运动时出现的现象来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
一个多节的柔软的鞭子振动时,它的每一节都在横向摆动,但是整体上仍保持鞭子本身的大致形态和方向。
这一点在运动的节数越多时就越明显,我们称之为“鞭梢效应”。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将单一的决策问题多阶段化用以回避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即整个过程可以按时间、空间或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目标是使整个过程的活动效果最好。
作为整个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不论过去的状态和决策如何,相对于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逐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
简言之,一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
由于每个阶段决策的选择既依赖于当前的状态,又影响到以后过程的发展,所以各阶段选取不同的决策,整个过程的活动策略和效果也就不同。
可以认为,不论过去阶段的状态是何种形式,目前的决策活动都必须以当前的状态为决策依据,来考虑下一步的活动,而无需考虑过去如何。
亦即过程的风险状态由过去转移到现在面临的风险状态。
面临的风险发生了迁移,进入到新的风险控制循环,即形成了风险的“迁移效应”。
我们可以用风险图的形式来说明。
风险图与施工用的网络图有本质的区别。
施工用网络图的箭线是具体的工作,而风险图的箭线则是可选择的策略方案与相应风险带来的后果。
如2图所示,若把一项承包活动分为a,b,c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存在若干策略和相应的风险后果,例如在a阶段,有三种决策,即①┈②,①┈③,①┈④。
当①┈②策略实施后,到达相应的风险结果②,那么决策者,即承包商所面临的问题是,应以②为基准思考点去寻求②┈⑤,②┈⑥,②┈⑦策略中的最优策略,力求获取最小风险和最大利益。
此时的利益与是否考虑①及③、④已无关,即风险决策的无后效性。
这里形成的风险状态和决策从①向②的转换,称为风险的迁移特性。
而过去通常利用的风险控制体制是直线式的,仅仅在每个状态上进行了简单风险考虑,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各风险状态之间缺少切实的关联。
一旦风险变成现实,易被过去各阶段的工作所影响和束缚,极易矫枉过正,使风险进一步加大,从而增加了成本。
3 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的改进和相应措施承包商风险控制体制在工程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
只有体制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使风险发生的几率变为最小,或者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变成最少。
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企业制度创新和建立风险控制秩序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建立灵活务实的制度形式。
一般而言,承包风险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承包企业制度不健全和工作秩序混乱造成的。
表现在管理出现盲区,决策得不到执行,权力交叉,工作推诿,责任不明,秩序混乱。
因此,有必要在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适用的组织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不宜太多,应与公司发展规模相适应。
此外,建立内部风险保护基金,以降低承包商运营风险,提高总体收益。
承包商风险管理机制如图3所示。
(2)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参照国外成熟的风险控制经验,在承包商实施营建过程中建立风险部门,并设立风险经理。
其作用是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风险经理直接对承包商负责。
另外风险经理的工作可以延展到公司运营的整个过程,既可以延伸到单个项目投标报价前期准备和控制和实施工作,也可以围绕整个公司把握建筑市场脉搏进行阶段性管理。
阶段性风险管理是针对项目的前期经营招标、中期实施、后期总结和处理三个阶段,进行的有效控制和根据相应风险决策而实行的动态前瞻式管理。
它主要利用风险的“鞭梢效应”对风险的“迁移性”进行反馈式动态规划控制。
例如加拿大公共工程部制定的工程分步交付体系(PDS, the Project Delivery Syetem)实质就是组织和管理复杂工程的管理方式,其中利用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手段,以确保关键性的细节不被忽略,包括利用阶段性的检查,以及对大量活动和细节的控制来控制和管理风险。
如图4所示。
(3)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承包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确立风险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有了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工作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一目了然,易于监督和管理。
首先,定岗、定责,即确定岗位的数量及相应的任务和责任,但岗位和责任的确定又是灵活的,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或需要相应的变化。
其次,利用管理环的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和5W1H (What, When, Where, Who, Why, How)方法进行目标管理。
在P阶段,根据前面确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列出规范化表格,同时与5W1H对应起来进行计划工作,使责任人明确工作的内容、性质、方法、期限、应变策略、检查人和向谁负责等事项。
如表1所示。
表1 承包商风险控制目标管理表格工作状态影响程度现有资源工作内容目标责任人实施人检查人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考核标准时间时限频率顺序人员状态维修能力环境安全方案策略期限质量财务操作经验技术设备人员材料资金服务依此类推,在DCA阶段,建立与5W1H相应的进行实施、检查和处理工作的表格,使责任人明确有关细节,做到一目了然,最终形成以表格为载体的目标控制体系。
管理目标明确的表格化管理,使静态的表格与动态的反馈式前瞻管理相结合。
如图5所示。
(4)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承包商资本结构,是指负债和权益及形成资产的比例关系,即相应的人、资金、材料、设备机械和施工技术方法的资本存在形式。
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形式,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对于承包商获取最满意利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通过降低占工程造价比重大的人工费、材料费,适度调整借贷资金的比例,比较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从中选出最佳,从而实现规模、资金、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达到最优资本效率。
当然,资本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应该随着工程实施中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应改变,这样才能使资本的产出最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承包商还应积极寻求回避风险的新办法,利用国际上有效的风险回避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此外,对于现有承包市场的调适和开拓新的市场,也不容忽视。
新市场的建立一般是以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造材料的推广为契机,所以,承包商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带来的机遇,开拓新市场,从而引导需求。
4 结束语承包商对工程风险的控制,应以企业制度的创新为基础,通过设立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经理和风险保护基金,建立相应阶段的动态前瞻性决策机制,以目标管理为主要形式,利用合理的资本结构,对各个营建过程、潜在风险因素和有关细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
这样,承包商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建筑市场确保不败,无论是面对建筑业的繁荣期还是萧条期,始终保持企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