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摘要:《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实践性、应用型的课程, 但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单调, 学生在上课时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情况。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如何通过教与学达到掌握课程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实务》是我国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既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货物运输与保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又涉及到许多进出口业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更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与实践成果。

1.课堂讲授要精练、生动
“国际贸易实务”是围绕外贸合同条款展开的,合同条款是受法律约束的。

因此,对于制定合同条款的基本原则、买卖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与外贸业务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不但要正确理解,还要熟记在心。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上述需要学生“死记”的内容和知识点,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忽视的且在外贸实践中又决不能有闪失的内容,用尽量简练的文字归纳成条,使学生能一目了然,简明易记。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只是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个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能根据情景引发,设计情景引出问题,再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和目标。

这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 在第二章的贸易术语中, 教师可由开篇案例开始, 让学生了解了案例后产生兴趣,带着兴趣与好奇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和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

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贸易术语、谈判磋商等章节 ,通过案例实施启发诱导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推理、概括并当得出结论应用到实践问题中来,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兴趣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课堂上的传授知识,还应该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并推荐学生到一些外贸公司进行参观与实训,让学生切实的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许多操作都需要我们去查找一定的数据和资料才能够完成,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宗简单的国际贸易都包含国际贸易操作的各个方面,从建立贸易关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签订合同,合同签好后是单据,发货,审核等,经过多个步骤一项业务才可完成。

通过学生具体操作来提过他们的实践能力,
巩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国际贸易的认识,来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利于以后再学习和生活中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提高自身能力。

课堂讲授只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具体的操作流程却只能通过实践才能掌握,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课本知识对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理解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牢记《国际贸易术语通则》中的各种术语所适用的交货条件、运输条件、付款条件、保险条件,这样才有利于迅速、清楚地计算成交价格,成本和还盘利润等。

学生还需牢记国际商法方面的知识,这样在遇到纠纷时,可以随时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是交易顺利进行。

最主要的是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到要作为一名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人员,要对贸易流程熟悉,理论知识扎实,语言基础好是基本要求。

通过实训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能更清楚地人情国贸知识的综合性,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操作联系到一起。

4.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效果
教师可以凭借ppt、多媒体教案等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互动性、直观性、时效性等特点,教师、学生可资源共享,沟通方便快捷。

学生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生动有趣,即新颖又有挑战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十分积极主动,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例如,讲到集装箱运输时,关于集装箱的种类及规格一般都是以语言来描述的,老师1.2.3……地讲集装箱运输的优点,学生们没有见过集装箱,所以听起来难免乏味。

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各种集装箱的图片,还把在世界各地载有集装箱的海
运船只、汽车、火车的照片放在课件里,展示给学生们。

以往枯燥的一节教学内容,变成了教学中的亮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并能总结出集装箱运输的几大优点。

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可以迅速得到满意的解答。

我们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突出了国贸课的专业特点,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外贸合同观。

提到外贸合同观,我们马上会想到“重合同,讲信誉”。

外贸合同观的真正内涵在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比如外贸业务中的“质量观”与市场营销中的“质量观”是完全不同的,市场营销中的“质量观”是消费者至上,而在外贸业务中的“质量观”,是保证所交货物与合同规定相一致。

我经常给同学分析的一个案例是:买方在订货时想要一级苹果,但没货,只好订了二级苹果。

可收获期即交货期到时,有一级苹果,卖方好心在不提高价钱的情况下,给买方发去一级苹果,买方以卖方违约为由撤销了合同。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很难理解买方的行为,但经过分析,明白了因国际市场的价格发生了变化,买方不想履行合同了,卖方由于提交商品的质量与合同不符,给自己带来了损失。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为以后从事外贸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

5.结论
作为一名《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方法,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争取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外贸人才。

课题项目:本论文是2009年度院级课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教改的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海欧.互动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张凤珍.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定位.辽宁高职学报,2004,(4).
[3]廖万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