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菌种复苏、传代、保存、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一、前言简要介绍微生物检定的重要性以及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明确本规程适用的微生物种类和使用场景。
三、术语和定义列出本规程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及其定义,如菌种、传代、检定等。
四、菌种的检定4.1 检定目的确保菌种的纯度和特性4.2 检定方法形态学检定生化特性检定分子生物学检定4.3 检定记录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五、菌种的保存5.1 保存条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5.2 保存方法冷冻干燥保存低温保存液体培养基保存5.3 保存记录记录保存条件和时间六、菌种的传代6.1 传代目的维持菌种活性和特性6.2 传代方法液体培养基传代固体培养基传代6.3 传代周期规定传代的时间间隔6.4 传代记录记录传代过程和结果七、菌种的使用7.1 使用前的准备环境消毒个人防护7.2 使用方法接种培养观察和记录7.3 使用记录记录使用过程和结果八、菌种的销毁8.1 销毁条件菌种不再需要菌种污染或变异8.2 销毁方法高温灭菌化学消毒8.3 销毁记录记录销毁过程和结果九、安全和生物防护9.1 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个人防护装备使用9.2 生物防护级别根据菌种危险性确定防护级别9.3 应急预案制定微生物事故应急预案十、质量控制10.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菌种质量控制标准10.2 质量控制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10.3 质量控制记录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十一、附录包括菌种检定记录表、保存记录表、传代记录表、使用记录表、销毁记录表等。
十二、参考文献列出编写本规程时参考的文献或标准。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存运输使用和销毁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存、运输、使用和销毁操作规程1目的正确保存菌种,防止菌种的流失,达到生物安全防护目的。
2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室。
3责任经过培训合格并经授权的专业检验人员可进行本程序操作。
4菌种的保存4.1质控菌种的保存在中国菌种保存中心等合法的菌种中心购得标准菌株后,并填写《菌种购买记录》(附表1)。
将菌株转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35℃培养24~48小时后,再转种二次,然后将纯菌种转入EP管(OXOID5g/L的胰蛋白+150ml甘油溶液分装与EP管中,每个EP管中分装菌种保存液1.5ml,高压灭菌后备用)中,菌种的浓度尽量高且研磨均匀。
放-80℃冰箱中冻存.可保存20年左右,并填写《质控菌种保存记录》(附表2)。
4.2临床菌种的保存临床分离株在分离鉴定后,若为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将纯菌种转入EP管(OXOID5g/L的胰蛋白+150ml甘油溶液分装与EP管中,每个EP管中分装菌种保存液1.5ml,高压灭菌后备用中,菌种的浓度尽量高且研磨均匀。
在EP 管管壁上写好标本号后放入-80℃的专用冰柜(配备双锁)中保存,可保存20年左右,并填写《微生物室菌种保存原始记录》(附表3)。
4.3临床疑难菌株的保存临床分离的疑难菌株在分离鉴定后,若为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将纯菌种转入EP管(OXOID5g/L的胰蛋白+150ml甘油溶液分装与EP管中,每个EP管中分装菌种保存液 1.5ml,高压灭菌后备用中,菌种的浓度尽量高且研磨均匀。
在EP管管壁上写好标本号后放入-80℃的专用冰柜(配备双锁)中保存,可保存20年左右,并填写《疑难菌种保存记录》(附表4)。
做好疑难菌株相关信息的登记。
钥匙由专人保管(双人双锁),如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未在岗应将钥匙交给第三名在岗人员保管。
本室不保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若分离到该类病原微生物,应立即就地高圧灭菌销毁,并通知医院保健科和其他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严禁将该类病原微生物流传出本室。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规程,操作规程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规程,操作规程传代用菌种采用甘油冷冻管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将菌液混合甘油并分装至冷冻管中,冷冻管标注菌种名称、代数、保存日期等信息,然后放置于-80℃冰箱中保存。
每年进行一次复苏和传代,保存时间不超过5年。
5.3.2.2液体石蜡保存法对于一些难以保存的菌种,采用液体石蜡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将菌液混合液体石蜡并分装至玻璃瓶中,瓶口用铝箔密封,标注菌种名称、代数、保存日期等信息,保存温度为-70℃。
每年进行一次复苏和传代,保存时间不超过5年。
5.4菌种的传代传代用菌种每年进行一次复苏和传代。
复苏后,将菌种接种至适宜的琼脂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后,按照规定的传代代数制备传代用菌种,并及时更新菌种库存记录。
5.5菌种的使用使用菌种前,应先确认菌种的品质和纯度,并按照规定的传代代数制备工作用菌种。
使用后,应及时更新菌种库存记录,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5.6菌种的销毁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变异或污染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应灭活处理,并填写《菌种销毁记录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进行销毁处理。
菌种库存中长期未使用的菌种,应定期进行清理和销毁处理。
菌复苏、复壮;Sabouraud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白色念珠菌复苏、复壮;青霉素-链霉素琼脂培养基: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复苏、复壮。
5.4.1.1.3复苏步骤:1.取出保存好的菌种管,用接种针在酒精灯上消毒;2.将接种针在75%酒精中消毒,再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3.用接种针在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4.置于适宜温度下孵育,待菌落出现后进行传代或进行实验。
5.4.1.2标准菌株的确认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确认菌株的纯度和种属。
5.4.1.3标准菌株的传代将菌株从原始保存方式中转移到新的保存方式中,确保菌株的保存和传承。
传代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代。
菌种复活、传代、保藏、销毁操作规程
4.6.3灭菌后,再进行清洗和处理。
4.6.4销毁的菌种应做好记录。销毁时由化验负责人监督销毁,保管人员负责销毁。
5.相关记录
无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4.2菌种确认
用无菌接种环取上述培养物,在相应的培养基平板(营养琼脂、大豆胰蛋白胨琼脂)上或相应的细菌鉴别平板(如伊红亚甲蓝、麦康凯、十六烷基三甲胺、甘露醇高盐)上划线分离单个菌落,置适宜条件下培养(若该类微生物为厌氧菌,则培养条件应为厌氧条件)。以同样方法取真菌和酵母菌至SDA(萨布罗培养基)平板上或玫瑰红钠培养基平板上,23~28℃下培养7d;培养后观察是否具有典型的菌落状态,然后挑取单一纯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其染色特征及菌体形态以确定菌种。
4.4.9应记好传代记录。
4.5菌种的保藏
4.5.1将试管斜面菌种放入冰箱中4~6℃冷藏保存。
4.5.2将传代并经过培养后的菌种放入冰箱中4~6℃保存。
每支保存菌种需标明菌名、标准编号、传次、传代日期。
4.6菌种的销毁
4.6.1菌种使用后或超过贮存期的应进行销毁。
4.6.2需销毁的菌种,应用高压蒸汽(121℃)灭菌20分钟。
4.3污染处理
假如在该平板上发现有其他菌落生长,则说明操作有污染或菌种不纯。要将该污染培养物做灭菌处理,寻找原因,重新分离挑选纯菌落。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规程,操作规程
菌种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种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用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购买、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定义➢标准菌株是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传代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株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工作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4、职责4.1部门主管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4.2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5、规程5.1菌种的申购部门主管根据菌种的使用情况,提出年度购买计划(包括临时检验需要),填写申购流程,经审批后,向中检所菌种保藏中心或省(市)药检所购买冻干菌种(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购买时,需确定菌种的代数,以便控制传代代数。
5.2菌种的接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部门主管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填写在《标准菌株库存记录》上,内容包括:名称、数量、编号(无编号者按检定菌种的编号原则编号)、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并将其暂贮存于4~8℃冰箱中,在一周内必须完成转种。
5.3菌种的保存5.3.1工作用菌种的保存工作用菌种采用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4~8℃冰箱中保存。
此法仅用于工作用菌种的短期保存,并应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和变异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经应灭活处理后销毁。
保存时间根据菌种种类而不同,细菌:每个月转种一次;酵母菌及芽胞:3~6个月转种一次;丝状真菌每年转种一次。
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检定菌是指用于验证实验室检测方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微生物菌种。
为确保检定菌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套标准操作规程,明确保存、传代使用和销毁的要求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保存要求1. 菌种的保存容器应为无菌、密封、耐高温高压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并在保存容器上标明菌种名称、保存日期和保存人员的姓名。
2. 菌种保存容器应储存在恒温冰箱或液氮罐中,温度应控制在-70℃至-80℃之间。
3. 菌种保存容器应存放在避光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湿气侵入。
三、传代使用要求1. 传代前应进行菌种活性检测,确保菌种仍然具有活性和稳定性。
2. 传代使用菌种的工作台、培养皿、试管等实验器材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3. 传代使用菌种时,应使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4. 传代使用菌种的培养基应符合菌种的生长要求,避免影响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5. 传代使用菌种的培养条件应符合菌种的生长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
四、销毁要求1. 菌种销毁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菌种的扩散和污染。
2. 销毁菌种的容器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菌种完全死亡。
3. 销毁后的菌种容器应进行特殊处理,如破碎、焚烧或化学处理,以防止菌种的再生和传播。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保存、传代使用和销毁菌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实验室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菌种的意外泄露和污染,及时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
六、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的标准操作规程。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程,能够确保检定菌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实验室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个人和团队的安全。
205菌种复苏、传代、保存、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用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申购、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 术语3.1 标准菌种是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3.2 传代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3.3 工作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3.4 菌种的传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4 职责4.1 品管部主管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4.2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5内容5.1冻干菌种的复苏菌种复苏、接种在超净工作台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准备好菌种安瓿管(安瓿管从冰箱取出后首先置室温30分钟)、灭菌的毛细滴管、培养皿、镊子、1ml注射器(配有长针头)、营养肉汤培养基、灭菌水及琼脂斜面,将以上物品移入菌种室,用75%乙醇棉球擦净安瓿管外壁放在无菌培养皿内晾干,点燃酒精灯,将安瓿管的封口一端在火焰烧灼红热,用毛细管吸取灭菌水少许滴在灼热处,使其骤冷而炸裂。
在不离开火焰圈内,迅速用1ml注射器抽取0.3ml肉汤培养基加入安瓿管内并摇动使冷冻块溶解,摇匀。
用注射器吸取该安瓿管中内溶物分别接种至1支肉汤培养基、2支琼脂斜面培养基。
将接种后的肉汤及培养基斜面根据菌种特性分别置于菌种相适宜的温度培养,培养完毕,取出培养物,用无菌接种环蘸取少许肉汤培养物,然后在平皿接种处进行划线使其形成单菌落,根据菌种特性分别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8-24小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相应的生化试验或采用细菌鉴定条对其进行确认。
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与生产商联系。
5.2菌种传代5.2.1准备准备需用的培养基斜面,在培养基管上贴注牢固的标签,标签上注明菌名及接种日期。
菌种的复苏传代及保存标准程序
菌种得复苏传代及保存标准程序目得:建立菌种得复苏、传代及保存标准程序、范围:适用于检定用菌种得复苏、传代及保存得操作、职责:质管部生物测定人员对本规程得实施负责。
内容:菌种得复苏与传代操作均应在生物检定室阳性对照间或专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操作中使用过得滴管、吸管及菌种管等均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试验结束后经121℃30分钟高温灭菌处理。
1.菌种得复苏1.1冻干菌种得复苏检定用标准菌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为冷冻干燥菌种(0代)。
使用前需将其复苏。
1.1.1准备:①用具:灭菌1ml滴管、灭菌双碟、灭菌镊子、砂轮、酒精灯、接种环。
②培养基:根据菌种得性质选择合适得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或改良马丁琼脂)斜面数支。
③消毒液:75%酒精、碘酒、0.1%新洁尔灭或84消毒液等。
1.1。
2操作:1。
1。
2.1将准备妥得冷冻菌种管、灭菌滴管、灭菌双碟及镊子、培养基移入工作台、1.1.2。
2用砂轮将冻干菌种管颈部挫出刻痕,再75%酒精棉擦净菌种管外壁,放在灭菌双碟内待干。
1.1。
2。
3点燃酒精灯,将菌种安瓿得封口一端在火焰上灼烧红热,用灭菌滴管吸取液体培养基少许,滴在灼热得菌种安瓿封口一端,使其骤冷而炸裂。
1.1.2.4取灭菌镊子,在火焰旁,将炸裂得管口打开后,把菌种安瓿放入灭菌双碟内。
1.1。
2、5另取一支灭菌滴管,在火焰旁吸取适用液体培养基少许,加至菌种管底部,将冻干菌搅动促使溶解,随即吸出管内菌液,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内、用接种环取菌液划线接种于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1.1。
2。
6将已接种得液体培养基及琼脂斜面培养基置规定温度下(一般细菌在30~35℃,真菌在23~28℃)培养24h。
1。
1.2。
7 取出培养物(第1代),仔细观察菌苔形态、有无杂菌,必要时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若呈典型菌落即可应用。
如发现菌型不典型,可进行平板分离单菌落。
1、2为保证工作用菌株得传代次数不超过5代,并减少购买冻干菌种得次数,可在对冻干菌种复苏得同时制备部分菌悬液(第1代)冷冻保存,并将此冻存菌液复苏后得第2代培养物冻存保藏。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及操作规程【最新版】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管理及操作规程菌种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种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用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购买、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定义标准菌株是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传代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株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工作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4、职责部门主管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5、规程菌种的申购部门主管根据菌种的使用情况,提出年度购买计划(包括临时检验需要),填写申购流程,经审批后,向中检所菌种保藏中心或省(市)药检所购买冻干菌种(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购买时,需确定菌种的代数,以便控制传代代数。
菌种的接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部门主管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填写在《标准菌株库存记录》上,内容包括:名称、数量、编号(无编号者按检定菌种的编号原则编号)、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并将其暂贮存于4~8℃冰箱中,在一周内必须完成转种。
菌种的保存工作用菌种的保存工作用菌种采用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4~8℃冰箱中保存。
此法仅用于工作用菌种的短期保存,并应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和变异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经应灭活处理后销毁。
保存时间根据菌种种类而不同,细菌:每个月转种一次;酵母菌及芽胞:3~6个月转种一次;丝状真菌每年转种一次。
菌种的复苏传代及保存标准程序
菌种的复苏传代及保管尺度程序之宇文皓月创作目的:建立菌种的复苏、传代及保管尺度程序。
范围:适用于检定用菌种的复苏、传代及保管的操纵。
职责:质管部生物测定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菌种的复苏与传代操纵均应在生物检定室阳性对照间或专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操纵中使用过的滴管、吸管及菌种管等均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试验结束后经121℃30分钟高温灭菌处理。
1.菌种的复苏1.1冻干菌种的复苏检定用尺度菌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为冷冻干燥菌种(0代)。
使用前需将其复苏。
1.1.1准备:①用具:灭菌1ml滴管、灭菌双碟、灭菌镊子、砂轮、酒精灯、接种环。
②培养基:根据菌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或改良马丁琼脂)斜面数支。
③消毒液:75%酒精、碘酒、0.1%新洁尔灭或84消毒液等。
1.1.2操纵:1.1.2.1将准备妥的冷冻菌种管、灭菌滴管、灭菌双碟及镊子、培养基移入工作台。
1.1.2.2用砂轮将冻干菌种管颈部挫出刻痕,再75%酒精棉擦净菌种管外壁,放在灭菌双碟内待干。
1.1.2.3点燃酒精灯,将菌种安瓿的封口一端在火焰上灼烧红热,用灭菌滴管吸取液体培养基少许,滴在灼热的菌种安瓿封口一端,使其骤冷而炸裂。
1.1.2.4取灭菌镊子,在火焰旁,将炸裂的管口打开后,把菌种安瓿放入灭菌双碟内。
1.1.2.5另取一支灭菌滴管,在火焰旁吸取适用液体培养基少许,加至菌种管底部,将冻干菌搅动促使溶解,随即吸出管内菌液,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内。
用接种环取菌液划线接种于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1.1.2.6将已接种的液体培养基及琼脂斜面培养基置规定温度下(一般细菌在30~35℃,真菌在23~28℃)培养24h。
1.1.2.7取出培养物(第1代),仔细观察菌苔形态、有无杂菌,需要时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若呈典型菌落即可应用。
如发现菌型不典型,可进行平板分离单菌落。
1.2为包管工作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超出5代,并减少购买冻干菌种的次数,可在对冻干菌种复苏的同时制备部分菌悬液(第1代)冷冻保管,并将此冻存菌液复苏后的第2代培养物冻存收藏。
菌种传代、保存、使用、销毁操作规程(第一版第0次修订)
1术语标准菌株是指由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传代用菌种(标准储备菌株)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工作菌株是指用标准菌种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相应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菌种的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培养上,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2操作程序2.1菌种接收(验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菌种管理人员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支的完整性,同时将菌种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内容包括:名称、编号、数量、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并将其贮存于菌种说明书规定条件中,在有效期内完成菌种复苏。
2.2菌种复苏、复核、传代按菌种所附说明书进行复苏培养,或按检验标准中菌株的要求接种至适宜培养基内适宜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必要时按相应检验标准复核菌株,即接种上述培养物至适宜培养基中,适宜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或进行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生化鉴定。
若菌种不纯或疑有污染,应查因及处理。
菌种复核后转接斜面或按冻存管说明书制备冻存液。
菌种管编号,将菌种冻存管冻存、斜面相应温度培养后适宜温度保存或使用。
菌株传代、使用不超过5代。
操作完成及时予以记录。
2.3菌种保存斜面低温保存法: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4~8℃冰箱中保存。
此法用于菌种的短期保存,使用时若发现污染杂菌和变异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并灭活销毁。
冻存管法:按产品说明书操作与保存。
斜面低温保存法主要用于工作菌种的保存,保存时间根据菌种种类不同而不同,细菌与酵母菌一般2个月,霉菌及芽胞一般3个月;冻存管法用于传代菌种的保存。
2.4实验室菌种的编号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菌株保藏编号(代次)-保存年份-顺序号。
代次用G带有下标数字表示。
2.5菌种保管保存、领用与销毁菌种设双人双锁保管、领用。
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管理制度1、目得建立菌种保存、传代、使用、销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种得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得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得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用菌种得管理,包括菌种得购买、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定义➢标准菌株就是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得冷冻干燥菌。
➢传代用菌种就是指用标准菌株制备得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得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工作用菌种就是指用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得菌种。
➢菌种得代就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得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4、职责4、1部门主管负责菌种得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4、2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得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5、规程5、1菌种得申购部门主管根据菌种得使用情况,提出年度购买计划(包括临时检验需要),填写申购流程,经审批后,向中检所菌种保藏中心或省(市)药检所购买冻干菌种(标准菌株)或传代用菌种,购买时,需确定菌种得代数,以便控制传代代数。
5、2菌种得接收菌种到达实验室后,由部门主管接收菌种,检查其名称与数量,以及每一支得完整性,同时将菌种得所有信息,填写在《标准菌株库存记录》上,内容包括:名称、数量、编号(无编号者按检定菌种得编号原则编号)、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并将其暂贮存于4~8℃冰箱中,在一周内必须完成转种。
5、3菌种得保存5、3、1工作用菌种得保存工作用菌种采用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得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4~8℃冰箱中保存。
此法仅用于工作用菌种得短期保存,并应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与变异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经应灭活处理后销毁。
保存时间根据菌种种类而不同,细菌:每个月转种一次;酵母菌及芽胞:3~6个月转种一次;丝状真菌每年转种一次。
标准菌验收、制备、保藏、传代、使用、销毁的管理
标准菌验收、制备、保藏、传代、使用、销毁的管理介绍了微生物实验中使用的标准菌的验收、制备、保藏、传代、使用、销毁的管理规程规定了质量管理部门实验用标准菌种的验收、制备、储管、使用、以及销毁等的相关规定。
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检查、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评价防腐剂和抗菌剂的抑菌效果和确认灭菌效果、检验方法的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样品检验时的阳性对照等。
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及菌种使用说明书1.标准菌的来源标准菌株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菌种保藏中心(China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MCC)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0代)或由上级药检部门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3代)。
黑曲霉的0代菌种为保存于含15%甘油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的孢子悬液冷存管。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种的标签CMCC (B)代表细菌(bacteria),CMCC(F)代表真菌(fungi)每种菌具有固定的代号。
2.标准菌的验收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的原始菌种管是玻璃安瓿装的冻干菌,接收同时应检查是否有随菌种附有的相关资料。
接收菌种时应检查安瓿的数量和名称,和每一支安瓿的完整性。
在相应的菌种接收记录上记上所有的关于菌种的信息,如名称、数量和接收日期等。
在菌种安瓿及菌种管上粘贴标签,内容包括:菌种名称、菌种代号、代次、接收日期、接收人、贮存条件、有效期至。
新购入的0代原始菌种储存于-20℃,有效期为三年。
从上级药检部门购买的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3代)应检查菌种管是否完好。
储存于2~8 ℃,有效期为3个月。
3. 标准菌的复苏、复壮及标准储备菌株的制备3.1物品及试剂:接种针、酒精灯、移液管、75%酒精及75%酒精棉球3.2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用于黑曲霉复苏、复壮.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用于生孢梭菌复苏、复壮.营养肉汤培养基: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短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复苏、复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微生物学检定用菌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从而确保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检定用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申购、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3 术语
3.1 标准菌种是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菌。
3.2 传代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制备的采用特定保存方法长期固定保存的菌种,用于传代及制备工作用菌种。
3.3 工作用菌种是指用标准菌种或传代用菌种接种至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后,作为日常工作使用的菌种。
3.4 菌种的传代是指将其接种至一新鲜培养基上或培养基内,每萌发一次即称为一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4 职责
4.1 品管部主管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保存、分发。
4.2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5内容
5.1冻干菌种的复苏
菌种复苏、接种在超净工作台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准备好菌种安瓿管(安瓿管从冰箱取出后首先置室温30分钟)、灭菌的毛细滴管、培养皿、镊子、1ml注射器(配有长针头)、营养肉汤培养基、灭菌水及琼脂斜面,将以上物品移入菌
种室,用75%乙醇棉球擦净安瓿管外壁放在无菌培养皿内晾干,点燃酒精灯,将安瓿管的封口一端在火焰烧灼红热,用毛细管吸取灭菌水少许滴在灼热处,使其骤冷而炸裂。
在不离开火焰圈内,迅速用1ml注射器抽取0.3ml肉汤培养基加入安瓿管内并摇动使冷冻块溶解,摇匀。
用注射器吸取该安瓿管中内溶物分别接种至1支肉汤培养基、2支琼脂斜面培养基。
将接种后的肉汤及培养基斜面根据菌种特性分别置于菌种相适宜的温度培养,培养完毕,取出培养物,用无菌接种环蘸取少许肉汤培养物,然后在平皿接种处进行划线使其形成单菌落,根据菌种特性分别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8-24小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相应的生化试验或采用细菌鉴定条对其进行确认。
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与生产商联系。
5.2菌种传代
5.2.1准备
准备需用的培养基斜面,在培养基管上贴注牢固的标签,标签上注明菌名及接种日期。
自冰箱取出的菌种斜面,应在室温放置约30分钟,待温度平衡后再移入菌种室,一般每菌的传代数量比每月正常使用量多1-2管。
5.2.2传代方法
在超净工作台内的酒精灯火焰圈内,左手握住菌种斜面管,将管口靠近火焰旁,右手拿接种针后端,将接种针烧红30秒,随后将全部接种针的金属部分从前至后在火焰上烧灼,往返3次,右手用无名指、小指及掌部夹住硅胶塞,左手将管口在火焰上旋转烧灼,右手轻轻拔开塞子,将接种针伸入管内,先至菌种斜面的上部,试触无细菌生长的空白处,待接种针冷却后,轻刮菌苔,取待接种琼脂管,同上述操作轻拔塞子将接种针轻贴斜面表面由底向上,曲折移动;
5.2.3培养
白色念珠菌置20-25℃培养24小时,其余细菌30-35℃培养22-24小时。
每次传
代完毕,传代人应及时填写菌种传代/使用/销毁记录。
5.2.4存放与使用
待充分生长后,将培养好的新鲜菌种管1支作为传代菌种,其余作为工作菌种。
分别置2-8℃的冷藏柜保藏,专人保管,需使用菌种时,应向负责菌种保管的人员领取, 并及时填写菌种传代/使用/销毁记录。
5.2.5传代频率
传代菌种必须定期传代,菌种1-3月传代一次。
5.3 菌种的编号
5.3.1 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英文缩写字母—代次—传代日期—顺序号
5.3.2 菌种的英文缩写字母:大肠埃希菌(E.c)、金黄色葡萄球菌(S.a)、枯草芽孢杆菌(B.s)、白色念珠菌(C.a)、黑曲霉菌(A.n)、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5.3.3 代数用一位带有下标数字的字母表示:传代用菌种用G表示;工作用菌种用W表示;如G3表示传代用菌种第3代;W3表示工作用菌种第3代。
5.3.4 传代日期用6位数字表示:年份取最后两位数,月、日分别用两位数。
如2012年1月12日传代的第一支大肠埃希菌作为传代用菌种的编号为:-120112-01。
E.c-G
3
5.4 菌种的保管
5.4.1 菌种设专人保管,并对所保存的菌种建立《菌种购买及发放记录》。
5.4.2 菌种的定期检查与鉴定
在菌种的保存期间,应每天检查保存菌种冰箱的温度、菌种管的塞子是否松动或生霉,并及时填写《菌种观察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5.4.3 所保管的菌种,不能随意转让其他单位和个人,需要时应有单位证明和批准手续方可供应。
5.5 菌种的领用与使用
5.5.1 微生物学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需要,到菌种保管人员处领取工作用菌种或传代用菌种,同时填写《菌种传代/使用/销毁记录》相关内容。
5.5.2 微生物学检验人员菌种保管人员处领取工作用菌种或传代用菌种,用于日常检验或验证试验,使用后及时填写《菌种传代/使用/销毁记录》,以便追踪菌种使用历史。
5.6 菌种(废弃)的销毁
5.6.1 下列情况的菌种或培养物或被污染的器具等,必须采用121℃、30分钟湿热灭活处理;
5.6.1.1 新一代菌种制备成功后的上一代菌种;
5.6.1.2 使用完后的菌种和带有标准菌种的器具和培养物;
5.6.1.3 超过有效期的菌种;
5.6.1.4 凡被污染、变异、可疑等异常情况菌种;
5.6.1.5 其他应废弃的菌种。
5.6.2 废弃菌种的销毁由品管部主管批准后,由微生物学检验员进行灭活处理,并有其他人在场监督,并填写《菌种传代/使用/销毁记录》和《微生物检验废弃物处理记录》。
5.7 记录归档
本标准涉及的记录由品管部保存,保存期5年。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菌种购买及发放记录》
《菌种观察记录》
《菌种传代/使用/销毁记录》
《微生物检验废弃物处理记录》
受控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
发放制表人:曹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