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翁森《四时读书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读书诗
诗歌专题训练-------读书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读书宋琬〔清代〕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注】①宋琬:清初著名诗人,顺治四年进士,“两度系狱”,饱尝过宦海沉浮的险恶“风涛”。
②行幐(téng):行囊。
幐,盛物的布袋。
③白鸟:蚊子。
④蠹鱼:这里指书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可见诗人身在旅途舟车劳顿,“久抛”一词写出诗人不想读书已有一段时间了。
B.第二句中直写舟中蚊子、苍蝇惊扰,令人憎厌,因此诗人不能静下心来读书。
C.第三句诗人将自己比作书中的书虫,表明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D.全诗借舟中读书之事,抒发诗人悲苦生涯中的哀愤之情。
2.诗的最后一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时读书乐·冬翁森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歌咏读书之乐的劝学诗,它将冬季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体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
B.第一句描写叶落之树、水尽之崖,渲染出冬日的萧索与凄凉;第四句描写大雪压庐,暗示了心境的压抑与寂寞。
C.“灯动壁”写出了灯光摇曳映照墙壁之景,“高歌”写出了诗人纵情放歌之声,视听结合,妙不可言。
D.冬日的夜晚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火炉热茶,特别适合读书。
边饮茶边读书,浸染熏陶,诗人感到身心俱清。
4.这首诗是如何把冬季与读书之乐联系起来写的?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读书辛弃疾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古代读书诗】翁森《四时读书乐》
古代读书诗赏析四时读书乐[宋]翁森春山光照槛水绕廓,舞零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苹不除。
【今译】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 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曦皇侣,只因素捻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今译】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
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
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
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今译】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
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
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
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商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今译】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 "真我 " 的本质。
我 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像在墙上,墙壁好象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 图书,外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原文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原文
元翁森的《四时读书乐》是一首著名的读书诗,表达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和拓展:
原文:
春山翠色融金砚,读书声里好风光。
夏日炎炎照窗户,挥毫泼墨透心凉。
秋风送爽入书斋,案牍劳形亦逍遥。
冬雪飘飞掩书窗,围炉煮酒论文章。
拓展: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读书的美好景象,强调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中,春天读书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夏日读书可以让人清凉静心,秋天读书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冬天读书可以让人振奋精神。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智慧和高雅。
元翁森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推崇,他通过四季读书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对读书的痴迷和陶醉。
他认为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可以让人摆脱烦恼和困扰,进入一个充满智慧和灵感的世界。
元翁森的《四时读书乐》是一首充满智慧和诗意的诗歌,表达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推崇。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4)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4)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汲江煎茶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所以只好到江边去汲取。
B.领联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里,再用小水杓将江水舀人煎茶的陶瓶里。
C.第五句写煎茶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第六句说斟茶,用“松风”来形容茶声。
诗人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D.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2)“自临钓石取深清”句,看似只是平淡的叙事,实则用意颇工,内涵丰富,请分析该句内涵。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
字嗣宗。
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征蓬出汉塞,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东皋薄暮望, 。
(5)自康乐以来, 。
(6)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
(8)《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凄楚的时问是: ,。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B、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的主要特点。
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其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D、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出,我们称这种结构为倒三角结构。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甲(A.衍生 B.繁衍)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至今仍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着乙(A.默默无闻 B.潜移默化)的作用。
璀璨的花灯,祥和的鼓乐,清脆的快板、摇曳的秧歌——正月前后,一场场①xuàn(A.炫 B.绚)烂多姿的民俗文艺在宁德大地上演,福鼎沙埕的铁枝、霍童二月二的花灯、屏南的香火龙——这是闽东的山海文化交织而出的美丽画卷.②(A.juàn B.juǎn)。
它不仅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却引发人们对多彩民俗的热议与追溯。
(1)根据①处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2)依次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衍生潜移默化B、衍生默默无闻C、繁衍潜移默化D、繁衍默默无闻(3)结合语境,为加点词“姿态”选择正确的义项( )(2分)A、指人的神情举止;容貌体态。
翁森《四時讀書樂》赏析
翁森《四時讀書樂》赏析翁森《四時讀書樂》赏析文化分类:琴棋书画春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咏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夏新竹壓檐桑四周,小齋幽敞明朱曦。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瑶琴一曲來熏風。
秋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虚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及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書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翁森是宋末元初人,字秀卿,号一飘。
因他对元人的统治不满,不愿出仕做官,隐居浙江仙居乡里,以教书为生。
后创办安洲书院,极盛时弟子达800人,是位著名的教育家和诗人。
翁森的《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乐趣的诗,虽是劝学,却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宣扬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而是侧重于描述读书的闲适优雅,意境美优美,格调向上,是一首流传较广的劝学诗,全诗以四季的景色衬托读书之乐。
夏天,新长出来的茂竹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传递出主人高雅的情趣。
书斋安静敞亮,灿烂的阳光照进书斋,使诗人的心更安详。
夏日昼长夜短,正是读书的好时光,闲暇时还能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点点萤火虫飞入帷帐,将夏日的景物与读书氛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幽雅中传递出情趣。
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凉风习习,安静中充满惬意,就像远古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
原来炎炎夏日还有这样安静而美好的读书乐趣。
尾联用优美的境界来传达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就像淋浴着煦暖的南风。
全诗着眼于“雅”,景雅、斋雅、趣雅、事雅,这些雅事都围绕着“读书”,读书是众多雅事中很有情趣的事情。
读书的乐趣来自于品味,只要读出趣味来,四季都是读书天。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哲理类诗词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202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
“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遇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
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
2.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论诗绝句元好问眼处心声句有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3.上面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哲理:。
4.上面两首诗,表达哲理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丑春分后雪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注:此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雪入春分”点明时令,“省见稀”写出春分下雪十分罕见,“不胜威”表明半开的桃李经不起春雪的欺凌。
B.颔联“应惭”写出跟梅花相比,桃李更应因见识短浅而惭愧,面对突如其来的春雪只能像柳絮一样,漫天飘零了。
C.颈联“不分东君”写出掌管自然造化的东君不按时令行事,“发阴机”写出东君暗设机关图谋摧残半开的桃李。
D.本诗以春雪入题,寓物说理,借题发挥,字里行间虽弥漫着诗人的不满情绪,却也暗含着诗人的旷达乐观。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并附图文释解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并附图文释解四时读书乐(元)翁森春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古人很重视劝学,读书之乐在古人诗中涉及不少。
诸如《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屈原的《离骚》和《楚辞》等等,还有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之意。
而其中元人翁森以春夏秋冬为题,歌咏读书乐趣和情调的《四时读书乐》,更是一首优美的情致高尚的劝学诗。
《四时读书乐》的主题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
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
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
现时读这首古诗,吟咏其中的佳句妙境,很有启迪。
《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春天,山景照着听堂四周的栏杆,流水淙淙,围绕着长廊,乘涼后唱着歌回家,春风吹拂,送来阵阵花香。
树枝上可爱的小鸟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水面上的落花都是大自然的好文章。
翻读自己喜爱之书,读书之乐,读书人心中自知。
鸟语花香伴着书香,一片天籁,情境交融。
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在地生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充满生机。
《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径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古代读书诗翁森《四时读书乐》
古代读书诗赏析四时读书乐[宋]翁森春山光照槛水绕廓,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苹不除。
【今译】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曦皇侣,只因素捻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今译】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
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
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
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今译】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
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
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
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冬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商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今译】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
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像在墙上,墙壁好象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
中考语文文言文模拟试卷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模拟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
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
”“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
母微笑曰:“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
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②俟其欣悦________③少痊________④然则何以解忧_______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母授以《礼记》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安陵君其许寡人D.而病辄能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薰风瑶琴读书乐——《四时读书乐·夏》赏读
55阅读广场◆古诗文赏读薰风瑶琴读书乐——《四时读书乐·夏》赏读102401 北京 张英华 原文四时读书乐 ·夏翁森①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②。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注释①翁森,宋末元初人。
②稔:熟悉。
阐发一林修竹,葱茏的枝叶交覆于屋檐之上。
一棵棵质朴的桑树,默默地守护在庭院的四围。
跟这清幽的修竹与朴实的桑林做伴的,是一间小小的书房。
书房里有太阳送来的明亮的光辉,摇曳着竹子潇洒的倩影,倩影边的桑枝勃发着盎然的生机……夏日长长,书声琅琅。
琅琅的读书声从这幽静的书房里飘出来,飞到青青的竹叶上,飞到绿绿的桑树间。
树上的蝉儿似乎被这动人的吟诵声打动,“知了——知了——”在树上回应着……当夜色已深,当灯火已熄,当书本合拢,当读书人入帏就寝,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前来相伴。
它仿佛留恋室内书本的芳馨,用闪烁的微光,表明浸润于书香中的自己多么陶醉……北窗之下,凉风习习。
读书既倦,安然而卧;仿若跟伏羲氏时代的人为伴,无忧无虑,怡然自得。
平时若不近诗书,岂识恬然自安趣?深谙读书之趣的诗人,仿若看到陶渊明正在夏日的北窗下,清凉的微风里,静读诗书,乐在其中;仿若看到白居易“归来北窗下”,在清风吹拂之中,于心中无事之时,捧卷而读;仿若看到黄庭坚“陈书北窗下”,读书师前贤……据说当年舜帝曾手抚五弦琴,高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司马迁曾赞美《南风》之诗为“生长之音”。
当书斋中瑶琴声响起,诵诗声相和,天地之间便洋溢着祥和的气息,散发着勃勃的生命活力!那自南吹来的风啊,温和轻柔,长养万物,就像在这幽静敞亮的小斋中读书一般,于潜移默化之中,涵育正气,滋养精神……读书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诗人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幽僻的乡野,在翠竹与绿桑相伴的书斋,诵读诗书,乐在其中…… 问题“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两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想到的画面。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四时读书乐-翁森
这段时间丫丫显得出奇地忙,以往每天放学回家后总要先要练上一阵的篮球最近也省了,每天小脸就快粘在iPad上了,我在她的谷歌搜索引擎上做过限制,所以并不担心她在看什么,我只是好奇是什么能让这十岁好动的小丫头如此地专心致志。
谜底很快地揭开了,原来是她在为写社教课(social science)的大作业而收集资料呢。
可我一看这道作业的题目,立马傻眼了——“通过收集历史证据来归纳美国南方非裔在解放奴隶制后的各种不同反应,同时说明你为什么支持或反对以下的观点,(1)美国南北战争是南北之间经济利益纷争的结果,(2)南北战争是地域差异的必然结果”。
在作业布置的最后,老师告诉每个孩子可以查阅图书馆、因特网、书籍、录像、电影和杂志等,也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但不可以越俎代庖,允许用语言、绘画或两者结合的方式等。
说实在的,我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是,这哪是在考四年级的小学生啊,这简直可以是大学历史系的论文题目了,就是让丫爸丫妈我们这两位一直喜欢研究南北战争的家长去回答这样的问题,也需要做很多的资料收集和阅读,更不说还要归纳、升华到思辨的程度了。
美国南北战争是全美尤其是南方学者们一直在广泛深入研究的话题,在学术界本身就有很多争议,其中就包括南方战争的起因,这没有一定答案的题目,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去回答不是难为孩子吗?我把这个担心告诉给了丫丫,谁知道她淡定地说,“这世界上的很多问题都没有一定的答案,不同的孩子面对同样的证据有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况且有关证据多如牛毛我们这些小孩子根本无法收集全了,所以做这样的大作业,重要的是我搜集到的论据是什么,而这些证据又怎样支持了我的结论,而不是结论本身是否正确。
”我不禁刮目相看,对我这个从中国教育中走出来的人,尤其又是学理工科的,潜意识里好像已经习惯了每个问题都有“正确答案”,却原本这追求“正确”的本身才是限制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根本。
而相反,美国的小学生从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开放性的作业和试题,鼓励学生们去搜集资料、阅读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这让十岁、四年级的丫丫在这样复杂的问题面前已知道如何下手了。
2019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选择题171
2019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选择题1、补写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舞雩归咏春风香。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一)》)A.日光拂槛水绕廊B.时光拂槛水绕廊C.山光拂槛水绕廊D.春光拂槛水绕廊【答案】C【解析】四时读书乐翁森 (宋)--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故选C。
2、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
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作家法布尔花了足足年时间写就的六卷本科普巨著。
D.《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
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著的阅读。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据此可知,C项的“英国作家法布尔花了足足年时间写就的六卷本科普巨著”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干涸(hé) 坍塌(tān) 参差不齐(chā)B.抽噎(yē) 怂恿(sǒnɡ) 莽莽榛榛(zhēn)C.怅然(chànɡ) 褴褛(lǚ) 神采奕奕(yì)D.嗔怪(chēn) 蹒跚(pán) 怪诞不经(dàn)【答案】A【解析】A差——cī;故选A。
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ǎo)骤雨(zhòu)滞留(zhì)屏声敛息(píng)B.默契(qiè)不辍(chuò)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溃退(kuì)解剖(pōu)佃农(diàn)正襟危坐(jīn)D.窒息(zhì)轮廓(kuò)承载(zǎi)藏污纳垢(gòu)【答案】C【解析】A翘首(qiáo),屏声敛息(bǐng);B 默契(qì);D承载(zài);故选C。
【名师讲题】翁森《四时读书乐 春》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时读书乐•春翁森①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注】①翁森:宋末元初人,宋亡,他拒绝出仕,隐居乡野,以教书为业,从学者先后达800余人。
元废科益,学风日下,先生以儒学教化乡里,历经多年,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笔下的人物浴着春风,嗅着花香,时走时吟,兴致盎然,这情景与“风乎舞雩,咏而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B.鸟儿是伴我读书的好朋友,但面对落花,诗人联想自己身世仿佛有一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伤。
C.“绿满窗前草不除”,生动形象地把读书的乐趣具体化,诗人放眼望去,看到长满窗前的绿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D.本诗为一首劝学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情并茂,全诗意境明丽清新、语言质朴无华,蕴含着无限书香。
16.诗人认为春天读书到底乐在何处?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5.B16.①乐在可以让人感受春光里尽情展现着的生命力,春风吹拂,流水淙淙,鸟鸣枝头,花落水面,绿满窗前,在美好春光中翻读自己喜爱之书自有一番乐趣。
启示:①劝勉我们应在大自然中领略读书的乐趣,读书应该像曾点的人生追求一样,无须附加任何功利目的,只有顺其自然,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②勉励我们应珍惜时间勤奋读书,不要蹉跎岁月,莫负春光,要感受读书的雅趣,读书不辍。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诗人联想身世仿佛有一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伤”有误,颔联写在春风的吹拂下,花朵飘落水面,任意流转,都是一篇篇如诗如画的好文章,并无“感伤”。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
(1)分析春天乐在何处“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意为:栏杆外就是山中景色,流水淙淙绕着长廊而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本大题共7小题,完成5-7题。
共2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
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秋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①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②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注释】①商意:秋意。
②檠:灯。
5.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诗。
(1分)
6.根据诗意,写出反映诗人勤奋读书的三个成语。
(3分)
答:
7.这两首诗的结句都蕴含着“读书之乐”,请任选其一加以解释。
(3分)
答: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5.(1分)古体
6.(3分)示例:焚膏继晷秉烛夜读韦编三绝黄卷青灯(其他成语符合诗意亦可)
7.(3分)示例:
《四时读书乐•秋》:读书如观赏清朗皎洁的秋月,令人神清气爽、内心澄澈,心旷神怡。
《四时读书乐•冬》:像寒冬盛放的数点梅花可让人感受到天地化育万物一样,读书也可化育人心,令人品性高洁,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