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体例讲义
文献学讲稿
文献学讲稿课程说明一、课程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专业以及其它相关专业,也适用于理科专业。
二、课程性质《文献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等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文献学》是研究古今中外文献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课程。
古今中外文献浩如烟海、无法穷读,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量空前增长,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有限的精力阅读自己最需要的书,选择最需要的信息,网罗最必要的文献资料,文献学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一把钥匙。
(限于条件,本课程研究中国古今文献,侧重古典文献,暂且不涉及外国文献。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文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文献的形态、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注释、检索、出土文献、敦煌文献、论文的撰写,掌握重要文史工具书及其它工具书(如西文工具书)的使用(文献的辑佚、辨伪和典藏不列为讲授内容),学到一些治学的基本方法(如知人论世,“二重证据法”),真正培养学生对中国文献和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走上繁荣、传播祖国文化、学术的道路。
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掌握文献的基本使用方法。
2、尽可能运用实物教学,让学生对古代文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文献收集与查阅,尤其是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按:随着文字的数据化,电子图书的迅猛发展(如:出现电子图书阅读终端,将终端芯片插入手机,即可阅读),文献学的内容和教学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五、参考书目1、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2、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3、潘树广等《文献学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一讲文献与文献学§1 为什么要学文献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文献学讲义_
古文献学讲义古文献学讲义 0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5)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5)一、关于文献学 (5)二、古代文献与古文献学 (7)1、古人的文献概念 (7)2、古文献的种类 (7)(1)古籍 (7)(2)甲骨金文 (9)(3)简牍帛书 (10)(4)石刻 (10)(5)敦煌吐鲁番文书 (11)(6)明清档案 (11)三、古文献学 (12)第二节古文献学的历史发展 (13)一、先秦秦汉的文献学 (13)1、孔子“修六经” (13)2、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整理 (13)3、郑玄整理群经 (14)二、三国至隋唐的文献学 (15)1、四部分类目录的产生与确立 (15)2、校勘之学的进步 (15)3、注释体裁的扩展 (16)4、文献辨伪的初兴 (16)三、宋元明的文献学 (17)1、私家目录的兴起与目录内容的拓展 (17)2、校勘之学的日趋成熟 (17)3、疑古精神的高涨与辨伪之学的精密 (18)4、文献范围的扩展 (18)5、文献辑佚与史料考异学的发展 (18)6、版本学的萌芽 (19)四、清代的文献学 (20)1、文献整理和传统图书分类目录的集大成——《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203、版本之学的兴盛 (22)4、辨伪的成熟 (22)5、规模空前的辑佚 (23)6、清人在古文献学上的贡献 (24)五、百年来的文献学 (24)1、古文献学理论体系的创立与不断完善 (25)2、古文献领域的扩展 (25)3、辨伪学的的巨大成就 (27)4、校勘学理论的成熟 (29)5、古籍版本学研究的系统化 (29)6、文献注释的新格局 (30)7、古文献的标点和索引 (32)8、古文献的数字化 (33)(1)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 (33)(2)《文渊阁四库全书》及《四部丛刊》电子版 (34)(3)中国基本古籍库 (35)(4)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35)(5)国学宝典 (36)(6)一切传世文献电脑化资料库 (36)第三节古文献学与相关学科 (37)一、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 (37)1、目录学 (37)2、校勘学 (38)3、版本学 (38)4、辑佚与辨伪 (39)5、注释与索引 (39)二、古文献学的关联学科 (39)1、金石学、简帛(牍)学与敦煌吐鲁番学 (39)2、语言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学 (40)3、其他 (40)第二章文献目录 (40)第一节古籍目录 (40)一、《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四分法 (40)2、《四库提要》的分类及其类目简析 (41)(1)经部 (41)(2)史部 (44)(3)子部 (49)(4)集部 (53)二、四部分类法与新分类法 (55)第二节文献目录类型和内容 (56)一、............................................................................................................... 目录类型561、公藏书目 (56)2、私家书目 (57)3、史志目录 (57)二、目录的内容 (58)1、篇目和书目 (58)2、书名 (58)3、卷(篇)数 (59)4、著(撰、作)者 (59)5、版本 (59)第三章文献校勘 (60)第一节古籍的错误 (60)一、古籍的致误 (60)二、古籍的错误类型 (61)1、误(讹) (61)(1)形近而误 (61)(2)字形的其他错误 (61)(3)音同音近而误 (62)(4)误改而误 (62)2、衍 (63)(1)形似而衍 (63)(2)因字义同而衍 (63)(3)因不明文义而衍 (63)(4)注文误入正文而衍 (64)(5)因误据他书而衍 (64)3、脱 (64)(1)因原书缺损而脱 (64)(2)因重文而脱 (64)(3)因上下文而脱 (64)(4)正文误入注文而脱 (64)(5)因误删文字而脱 (64)4、倒 (65)(1)因上下字句关联而倒 (65)(2)因错简错叶而倒 (65)(3)因不明词义文义乙正而倒 (65)(4)因误乙正而倒 (65)第二节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 (66)一、前人的校勘方法与“校法四例”的产生 (66)二、底本与对校本 (66)三、校法四例 (67)1、对校 (67)2、本校 (67)3、他校 (68)4、理校 (70)四、从事校勘的基本要求 (70)第三节校勘记 (71)一、校记的体裁 (72)1、随文 (72)2、卷末 (72)3、篇末 (72)二、校记的撰写 (72)1、校记的内容 (72)2、校记的体例 (72)三、校记的作用 (72)第四章古籍版本 (73)第一节概念术语与工具书 (73)一、几个概念 (73)1、古籍与古籍版本 (73)2、古籍的版本与善本 (73)二、常用术语 (74)2、书册形式 (74)3、版式 (74)三、工具书 (75)第二节版本鉴别 (76)一、版本鉴别的依据 (76)二、唐五代刻本及其鉴别 (77)三、宋(辽、金)刻本及其鉴别 (78)1、宋浙本及其鉴别 (78)2、宋建本及其鉴别 (78)3、宋蜀本及其鉴别 (79)4、辽、金刻本及其鉴别 (80)四、元刻本及其鉴别 (80)1、元浙本及其鉴别 (81)2、元建本及其鉴别 (81)3、元平水本及其鉴别 (82)五、明刻本及其鉴别 (82)1、明前期刻本及其鉴别 (82)2、明中期刻本及其鉴别 (83)3、明后期刻本及其鉴别 (83)4、明建本及其鉴别 (84)六、清刻本及其鉴别 (84)1、清前期刻本及其鉴别 (84)2、清中期刻本及其鉴别 (85)3、清后期刻本及其鉴别 (85)七、活字本及其鉴别 (86)八、伪本及其鉴别 (86)第五章文献辨伪与辑佚 (87)第一节文献辨伪 (87)一、辨伪的必要 (87)二、伪书出现的原因 (89)1、托古传道 (89)2、邀赏牟利 (90)3、争胜嫁祸 (91)三、伪书集中产生的时期 (92)四、伪书的种类 (92)1、全部伪 (92)2、部分伪 (93)3、内容不伪而书名伪或作者伪 (93)4、版本伪 (93)五、辨伪方法 (93)1、前代无著录 (93)2、前代有著录但久佚 (94)3、今本来历不明 (94)4、题某人旧撰不确 (94)5、今本与前人引真书原本不符 (94)6、书中记事在著者身后 (94)7、有部分伪则全书须慎重对待 (95)8、书中记事与事实相反 (95)9、两书矛盾 (95)10、文体及文句 (95)11、社会发展 (96)12、思想渊源 (96)六、伪书的价值及利用 (96)第二节文献辑佚 (97)一、辑佚的意义 (97)二、辑佚方法和要求 (97)1、确定范围 (97)2、明确体例 (98)3、文字校勘 (98)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一、关于文献学“文献”一词,今人的解释已相当宽泛,GB中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体例
注释与参考文献著录体例本《体例》所讲的“注释”,指著作中的文下或文后注释,通常包含两个意思:其一,即指“出处”;其二,是指对正文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的文字。
所以,一般著作中的“注释”通常都包括上述两种情况。
本《体例》所讲的“参考文献”,指书后的参考文献,即为撰写或编辑论文或著作而引用和参考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本《体例》中的注释部分主要参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出版要求,同时照顾多数作者的著录习惯,也参考了国家相关标准(GB∕T7714-2005)。
本《体例》中的参考文献部分主要参照国家标准GB∕T7714-2005。
一、注释1.一般中文著作1.1 一般情况:著(编,主编)者姓名→出版物名→卷册序号→版别→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6页。
1.2 包含析出文献的情况:析出文献著(编,主编)者姓名→篇(题)名→原文献著(编,主编)者姓名→原文献(出版物)名→卷册序号→版别→出版项→页码例2:孙中山:《与马林的谈话》,1922年4月27日,见陈旭麓、赫盛潮主编:《孙中山集作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0页。
[注意]①著者多人,著者姓名间用顿号隔开。
②著作方式为“著”,一般不加“著”;著作方式为“编”或“主编”者,则必须加上。
③“卷册序号”与“出版物名”之间一般不加标点,也可加逗号隔开,但须全书统一。
④析出文献与原文献为同一责任者时,原文献的责任者可以省略,原文献前不加“见”;析出文献与原文献为不同责任者时,原文献著(编,主编)者姓名前加上“见”。
⑤版别为“第1版”不要标识,“修订版”或“第2版”等须在相应位置明确标识。
2.古籍著者→书名→卷次→版别→出版项→页码例3:《史记》卷25《李斯列传》。
例4:《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32,四部丛刊本。
例5:(晋)陈寿:《三国志》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  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导论一、教学目标:通过导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献”的由来,知晓“文献”古今含义的异同。
理解“征文考献”的作用和意义。
知道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文献”的含义:古代“文献”的含义;古人强调“征文考献”的作用及意义。
现代“文献”的定义。
(2)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3)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历史概况。
2,教学难点:中国古典文献的起源与性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现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为辅。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献”与“古典文献学”1,“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及其内涵的古今变化。
“文献”起源: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按:文指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
司马迁亦有将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同视为“文献”之明显表现。
其撰著《史记》,一方面广泛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即国家藏书),一方面游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文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正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现代定义:“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
……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
”——《辞海》1999年版附:什么是古籍(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古籍2001)先解释“古籍”的“籍”。
浅析文献通考的体例及撰述思想
浅析《文献通考》的体例及撰述思想《文献通考》是元代马端临编撰的一部典章制度通史,简称《通考》。
它系统记载了上古至南宋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一、《文献通考》的体例(一)《文献通考》是一部典志体史书,模仿《通典》体例,共348卷。
在《通典》分类的基础上形成24考,即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伟,物异,舆地,四裔。
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伟,物异5门,是马端临新创,其余19门则俱仿《通典》之类同1。
其中对宋制的记载最为详细,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所以后世有称其“详赡过于《通典》、《通志》者”2。
(二)《文献通考》使典志体史书的编纂体例更加系统化。
《文献通考》吸收了《通典》等典志史的编纂特点,并加以系统化,始终掌握“文”、“献”、“注”三者相结合的原则, 构成了独特的编纂形式。
全书基本上是将原始材料按门类排列,然后依时代顺序一条一条地记载。
正文前面有《总序》(即《自序》)一篇,是全书的纲领。
每一门类的开始又各有小《序》,简要地说明设立这一类的意图,并赅要综述该门类所载内容发展演变的过程。
书中内容,每段都提行。
凡是1《论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创新特色》,徐秀玲,《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7卷第5期2《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史部.政书类》作者称之为“叙事”部分,也就是《通考》中的所谓“文”,亦即属于“史”的部分,一律顶格书写。
凡是他称之为“论事”部分,也就是《通考》中的所谓“献”,亦即历代名流学者的“议论”部分,一律低一格书写。
凡是他自己发的议论,也就是《通考》中的所谓“考”,亦即马端临自己的考订评论或对史事的独立见解,一律低两格书写。
每条材料前面,通常冠以“某人曰”;凡引用他父亲之言,则作“先公曰”;他自己的意见,一律用“按”字来表示3。
外文文献写作体例和模式
外文文献写作体例和模式
外文文献写作体例和模式:
1、英文书名在英文文章中出现有排成斜体的习惯,论文集名、期刊名或报纸名与书名效力相同,故排成斜体,析出文献名相当于书中的章节标题,不具有书名的分量,故不可排成斜体。
2、在标注原文献名及作者时,原文献多指论文集或与之类似的著作,英文标注习惯上在编着者名前加词首字母大写的介词In,作者姓名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名缩写为词首大写字母,后加缩写符号圆点,姓完整标出,不缩写。
作者后加编者一词的缩写形式及缩写符号圆点,词首字母大写,外加圆括号。
3、当原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作者姓名同上述情况一样,前后次序不作调整,分别标出,编者一词缩写用复数形式Eds.,如In L. Eedering,& P. Leseman(Eds.)。
文献学讲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适用)
《文献学》讲义(《版本目录学》讲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适用)第一编文献与文献学一、引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献记载、传承的。
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就已迈入文明历史的长河,二千年前的中国已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数千年来,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常常是相互联系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中国的古典文献毫不为过。
是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典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头。
如何对待它,曾有过激烈的思想论争,尤其是20世纪以来。
这类论争中,有运动性(型)的,有学术性的。
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这类论争所产生的效果只会是愈来愈明晰的共识,即作为有责任的专家、专业知识分子、青年学子,应在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当下,域外文化强势,霸权政治笼罩世界。
在中国韬光养晦,于国际上各种敏感问题多处于守势的境况下,更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必要。
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熏陶足以陶治个人性情、加深爱国主义感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
就学问、学术本身而言,在此方面下功夫,对中国学风、中国气派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且对中国繁荣富强梦之实现也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何以言?乃因一个富强繁荣之国体既要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须有丰腴(丰腴:多而好)的精神文明。
惟其如此,国家才会和谐、平稳,才会令世界(人们)敬重、羡慕、向往之。
莘莘学子,背负家庭乃至家族之嘱托,来此求学,以为将来获取好职业而打基础,作预备。
试问:有几成学子能理性地领悟大学阶段的学习真谛?恕我直言,至少是八——九成的学子从报考大学始就冀望用所谓的“热门专业”、“时髦专业”(知识)武装(装潢)自己,而对民族的、传统的经典知识、学问、学术几乎无暇顾及。
人文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强的学科(已经)遭受冷落,几乎被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懂教育的各级行政官员以及某些自诩为懂行的高校领导)武断地、不加斟酌地当成“多余的知识”、“无用的知识”,颇不以为然。
文献的体例131203
三、古书的分合,篇卷的变更,唐宋是一个重要的时 期。 章学诚:“唐宋以来,卷轴之书,又变而为纸册;则 成书之易,较之古人,盖不啻倍蓰已也。古人所谓简 帙繁重,不可合为一篇者,今则再倍其书,而不难载 之同册矣。故自唐以前,分卷甚短。六朝及唐人文集, 所为十卷,今人不过三四卷也。自宋以来,分卷遂长, 以古人卷从卷轴,势自不能过长;后人纸册为书,不 过存卷之名,则随其意之所至,不难钜册以载也。以 纸册而存缣素为卷之名,亦犹汉人以缣素而存竹简为 篇之名,理本同也。” 四、掌握古书篇卷的意义 1、篇卷-藏书-学术 2、佚书-篇卷-规模 《别录》-《七略》
诸子与文集并不尽相同,诸子以立言为主,而且形 式与内容并重。 (二)西汉以后的诸子 1、诸子百家,日渐衰亡 2、文辞渐趋华藻,子书与文集分野甚显。 (三)别集的产生 1、章学诚:“执虞《流别集》乃是后人集前人。人 自为集,自齐之《王文宪集》始,而《昭明文选》, 又为总集之盛矣。” 2、《隋志》:“别集之名,盖东京之所创也。” 3、余嘉锡:“故疑西京之末,已有别集。”
内篇与外篇
1、古代论著往往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为作者要 旨所在,外篇有余论或附论的性质。 2、分内篇、外篇的几种情况: (1)同为一家之学而以内外分为二书者 《汉书· 艺文志》诗家:《韩内传》-《韩外传》 春秋家:《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国语》 韦昭《叙》说《国语》“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 《外传》” 王充《论衡· 案书篇》:“《国语》者,左氏之外 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 辞以实之。”
篇章题目列于正文之后
一、古人编书的体例,篇章题目列于正文之后。 1、《荀子》中的《赋篇》 ……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礼。 ……广大精神,请归之云。云。 ……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蚕。 2、《经法》中的九小篇 《道法》、《国次》、《君政》、《六分》…… 《名理》 二、把目录放在卷首,大概是雕版印刷术盛行以后 的事。
参考文献讲义
期刊缩写原则是用截短的方法以省略词尾一串 字符(至少 2 个)。如: Journal 缩写为 J; Chinese 为 Chin; British 为 Br; American为Am; Physiology 为 Physiol; Medical 或 Medicine 为 Med; Surgery 为 Surg 。每一缩写词的第一个字符都要大写。冠词、 介词和连接词均删去,缩写词后不加圆点。如: Archives of Emergency Medicine 可 缩 写 为 Arch Emerg Med。期刊或书籍等名称后为出版年、卷次、 期次(加圆括号)、起止页,最后以圆点(.)结束。
以上不连续序号以逗号分开,如[1,3],[1,3,7];2篇或
2篇以上连续的序号,只写始末序号,中间用范围号(-)
连接,如[1,2,3]应写为[1-3]。③文内标注的序号必须
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完全一致。
Gotloib等[3]发现在长期腹膜透析中腹 膜间皮细胞可因持续暴露在高糖腹透液中 出现细胞分裂停滞等表现。诱导细胞凋亡 有关的基因有ded-2、ced-3等[2,4]。我们 的研究表明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腹透液刺 激3 h后,腹膜间皮细胞生长被抑制。已 有研究证实高浓度糖可以刺激mRNA表达 增高,延缓细胞向S期进展[5-8]。
几点思考: 1 如何提高论文被引频次 取好标题做好摘要、被更多数据库收录、自 引或同课题引用 2 关于自引
合理自引、期刊自引
3 参考文献的问题最多,尤其是外文:一是错漏多字,
二是项目不全。有些问题编辑是很难解决的,则必须 退回作者查对修改,这就会延误出版时间。
4 参考文献中相同或相似文献的把握
未写出作者:
[5] Coffee drinking and cancer of the pancreas [J]. BMJ, 1981, 283 (6292): 628-31.
《文献学概要》(讲义要录)
文献学概要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释义“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
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未尝不是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未尝不是将来的文。
因此“文献”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而作为孔子,最初对于文献的要求,是出于要了解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典章制度,远的是古代,近的是现代、当代,总之可认为是历史。
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
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
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关于献,再举两例:(1)明代大学者焦竑有一部大书《国朝献征录》120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当代人物传》。
这个“献”指当代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
(2)清代有位学者李桓编了一部《国朝耆献类征》720卷。
耆,老也。
献,人物。
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如上所说,文献包含着所有历史资料。
一那么文献学研究的范围也就涉及到各式各样包罗古今的文献。
文献学的范围是什么呢?文献学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
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
文献学讲义
文獻學講義第一講文獻與文獻學一、文獻1、文獻釋義《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征之矣。
’”鄭玄注:“獻,猶賢也。
我不以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論語·子張》:“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朱熹《論語集注》:“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謨訓功烈,與凡周之禮樂文章皆是也。
在人,言人有能記之者。
識,記也。
”《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馬端臨《文獻通攷》:“凡敍事,則本之經史而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征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
凡論事,則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正史傳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
”焦竑《國朝獻征錄》李桓《國朝耆獻類征》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清代傳記叢刊》2、當代文獻的特殊形式訪談錄、回憶錄、口述史、文史資料查建英著《八十年代訪談錄》北島主編《七十年代》徐鑄成著《徐鑄成回憶錄》許姬傳著《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唐德剛编《胡適口述自傳》劉小萌编《中國知青口述史》趙仁珪编《啓功口述歷史》崔永元编《電影傳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全157冊雲南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雲南文史資料選輯》二、文獻學1、定義:研究古典文獻的源流、特點、處理原則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門學科。
2、範圍:文獻的形態;文獻的整理文法;文獻的鑒別;文獻的分類與編目;文獻的收藏;文獻形成發展的歷史;文獻的特點與用途;文獻的檢索3、內涵: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目錄,即按照一定次序編排的一批書名(或篇名)及其敘錄。
它是簡介圖書內容和形式,反映文獻出版和收藏情況,指導閱讀和檢索圖書等文獻的工具。
本刊内容注释和参考文献体例
[4]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 - 18. ⑸萧铉.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0L] .(2001-12-19) [2002-04-15],
http: // 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 2001121 90019.html.
本刊内容注释和参考文献体例
1•内容注释:即关于文章内容的注释。置于页下,注号采用带圈的数字即①②③等。 2. 参考文献:采用“文后全称”的注释方式。指完整的引文出处,放在文章末尾,冠 以“参考文献”标题。编排规则如下:
(1) 凡是文章中引用的部分皆在文中以右上角标的格式标在文中,并按照出现的先后
顺序从[1]标起,如[1]⑵⑶等。
参考文
会议 报纸 期刊 学位 报 标
汇 档 古 参考
献类型 图书 论文 文章 文章 论文 告 准 利 编 案 籍 工具
文献类
M
C
N
J
D
RS PGB0
K
型标识
如:
[1]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一中国
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 - 471. ⑵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3]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冲国史研究,1998(3): 167- 173.
(3)若文献有重复引用的情况,要归到一起,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在一起,不 同的页码之间用逗号隔开。
女口:
[1]⑵⑶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5 - 1& 19,20.
文献编目讲义大纲PPT文档111页
文献编目讲义大纲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文献索引及附录体例说明
文献索引及附录体例说明一、文章当中的文献索引与注释方法(一)基本方法在文中引用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时,不作注释(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而是在引用处加一括号,括号中注明:(1)作者姓名;(2)出版年份(不注月份),包括刊物的出版年份;(3)如有必要,注明页码。
几种具体情况:(1)基本方法举例:例:“这就是有人所说的‘短期行为’(李四,1989,第34页),……”。
(2)不需注作者,也不需注页码:例:“…这一点张三(1990)已经有所论证。
”(3)作者引用自己的文章,也需注明人名。
例:“笔者曾对此做过说明(王五,1987)。
”(4)正文中若直接出现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可只注出版年份及必要的页码。
例一:“这就是李四在《论供给》(1988)一文中所论述的。
”例二:“张三在《论需求》一文中指出:‘需求是经常变化的’(1990,第57页)。
”(5)同时引用多篇文章时可在一个括号中一起注明,不同作者的文章用分号分开。
例:“不少人都曾指出(张三,1987;李四,1990),……”。
(6)同时引用一位作者的多篇文章时,可在一个括号内注明。
例:“王五曾多次指出这一点(1987,1988a,1988b,1990)。
”(二)译文与外文文献注释方法(1)引用中译本文献,文中仅注明:作者的中译名;中译本的出版年份;必要的页码。
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剩’(约翰,1990,第4页)。
”(2)引用外文原文文献,在文中直接注原文人名,不必翻译(人名一般只注姓) 。
例:“这就是有人分析过的‘短缺’(David,1985,p.55)。
”(3)既有中文文献,又有外文文献,分别注中文与外文。
例:“不少人就此作过论述(张三,1988;John,1989)。
”二、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方法(一)基本方法:每篇文献按以下顺序注明(1)作者(们)的姓名;按姓氏拼音的第一个拉丁字母排序。
(2)出版年份;若同时参考同一作者同一年发表的几篇文章文献,在年份后加注字母a,b,c等。
《哲学动态》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体例说明【模板】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载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247-266页。
(3)引用著作和文集的“序言”(或“引论”“前言”“后记”)时,“序言”是同一作者,直接标注“序言”第x页;“序言”为他人所作或有独立标题,可视为析出文献来标注。
(2)文中需特别说明的不常见的史实或事实;
(3)文中借用他人的理论、论断、思想、观点或意见的语句;
(4)对文中的某些观点进行资料性的补充说明;
(5)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不常见的专用名词、术语作必要的解释。
二、注释体例总要求
(1)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统一由文后注改为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带圈数字即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加注之处序号标于右上角;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哲学动态》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体例说明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编辑工作规范化,《哲学动态》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术刊物注释规定的基础上,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改进,制定了下列内容注释及文献引用体例说明。本体例自2018年第1期起施行,同时在“哲学中国网”发布,敬请查阅参照。
一、需要引证和注释的情况
(1)文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任何其他人的语句;
(6)间接引文的标注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
(7)互联网资料。本刊提倡尽量引用纸质文献。如必须使用互联网资料,著者、著作名等类项等同于相应体例,同时注明详细网址和更新/引用的具体时间。
(二)简略格式的体例
再次引证或重复出现的著作、译作、文章,只需标注著者、著作名、页码。如:
(2)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参考文献体例
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与学术规范――-Harvard System简介......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也叫“作者-日期法”(Author-date method)。
根据哈佛体系,每一个引文,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应分别在两处注明: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在全书或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y)处注明。
(一)在文中引用处的注释规范1.当作者姓名在句子中自然出现时,给出作者姓和出版年份,将出版年份放在小括号内。
比如,In a recent study Harvey (1993) argued that ...。
2.当作者姓名不在句子中自然出现时,姓和出版年份都放在括号中,比如,A recent study (Harvey, 1993) shows that…。
3.被引用的作者在同一年中出版了两部以上著作或发表了两篇以上的论文,用小写字母a、b、c等予以区别,放在年份后面,如,Johnson (1989a) discussed the subject…。
4.如果被引用著作有两位作者,要将两位作者的姓同时给出,如,Matthews and Jones (1992) have proposed that…。
5.如果有三位以上的作者,只给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再用斜体写上et al.(等人),如,Wilson et al.(1993) conclude that…。
6.如果在文中直接引用其他作者,即原话照抄,并且引文不超过两行, 则直接插入文本中,用引号与文本隔开。
英文文稿可以用单引号,也可用双引号,只要全文一致即可。
还要在恰当的位置给出作者姓和出版年份以及页码。
比如,Aitchison (1981), for example, points out that language is subject to change, and is not caused by “unnecessary sloppiness, laziness or ignorance”(p 16). 当直接引用的原话超过三行以上时,有的更确切地规定引文超过30个词时,引文须另起一行空格与正文分开,左边缩进,字号缩小或字体变化,不需用引号,在引文结束处将页码放入小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献的体例2014111293 张贺龙前言当初选定要讲这章时,看到本章只有两节内容,以为会比较简单,还窃喜自己要比其他讲课的同学占点便宜。
但当我真正去细细品读这章内容时,我才发现我窃喜得过早了:首先,“体裁”不是我以前经常接触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概念。
其次,“义例”这概念对于读书少,特别是读古书少的我来说本就鲜有听闻,至于它的内涵更是知之甚少。
这下如何为大家做通透讲解,窃喜之感全无,窃以为苦!一,文献体例概述文献的体例,是文献的体裁和义例的合称,属于文献的形体部分。
体裁是指一切艺术品的种类和样式。
前苏联的奥夫相尼科夫在《简明美学辞典》中说:“体裁表示一门艺术内部分类的概念。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体裁。
义例是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
具体内容有:标题,断限,序言,祥议,注解,目录,凡例,索引等。
要讲文献的体例这章,首先我想让大家对“体例”有一个宏观的比较容易把握的概念认识:文献的体例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一种感观形式,即文献的写作者想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读者通过看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够领会到作者形式之下想要表达的内容。
举一个通俗的大家可能有切身体验的例子:手机系统和手机UI,手机系统大家都比较了解了。
手机UI即手机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的简称。
UI主要针对的是手机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和界面美观,是用户和某些系统进行交互方法的集合。
手机系统就好比文献的体裁,手机UI就好比文献的义例。
不同品牌的手机可能用不同的手机系统,比如java,塞班,安卓,IOS等,同样的软件可以有不同的系统版本,就像同样的文献内容可以用不同的体裁类型表达;而手机上的软件怎么排列,怎么显示。
不同的手机UI会有不同的用户体验,这就像同样的文献内容会有不同的义例组织联系方式。
教材中虽然也有对体例概念的介绍,但概括略显抽象,举例不够通俗,对于像我这种学养不够的人理解起来不是那么简易。
二,学习文献体例的意义弄清楚了文献体例的的概念,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文献体例的意义和作用,只有明白这些我们才会有学好它的动力,这是我个人的学习习惯。
洪湛候的《中国文献学新编》中说:“从事文献整理而不明古书之体例,欲论古书之真伪,无异于缘木求鱼。
所以说,不明古书之体例,难以读古人之书,论古人之文。
故文献辩“体”,至关重要,不可不三致意焉。
”他强调文献体例对古籍整理和读古书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材里主要说的是可以指导读书和著书。
对我个人而言,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习文献体例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导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就像此时此刻我在写讲义的过程中,我就在考虑我要用什么体裁和义例来组织这份讲义才能让看这份讲义的人最大限度最容易的理解我所想表达的内容,是按老师书上的章节体来写,还是直接写成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是其他的形式。
对体例的意义有了切身的体会。
三,文献的体裁1,文献体裁分类的对比教材中对文献体裁分类的介绍,跟洪湛候的《中国文献学新编》对比可认为是在洪书内容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并有所补充,只有近三百字。
优点是比较言简意赅,用凝练的语言将文献体裁从内容性质和编纂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区分,内容方面是著作、编述、抄纂三大类或文、史、哲等新学科分类;编纂形式方面是经、史、子、集等大类,每大类下又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学案体、方志、图表、政书、实录、起居注、日历、类书、丛书、文书、档案、笔记、信牍、奏章、楚辞、总集、别集、赋体、诗文评论、词、曲等数十种体裁。
这是对前人关于文献体裁分类方面资料的一个总结。
缺点是与洪书相比编纂形式的介绍过于简略,没有举例一一阐述,对于读古代文献较少的读者来说没有起到具体的说明效果。
洪湛候的《中国文献学新编》一书中“文献的体裁”单独成一章,并就大类下具体的编纂体裁如文书、档案、方志、总集、别集、类书、政书、表谱、图录、丛书等十种体裁进行了举例详细介绍,信息量较大,读者能了解到的东西比较多。
与张三夕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相比,张对文献的体裁分类主要是先介绍以往人们对古文献体裁不同的分类方法,然后做简短评论。
在这本书中的“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一章中,他介绍了古代文献学家按《汉书·艺文志》把古文献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的六分法;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经史子集);以文献产生方式来分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文献的传播形式划分的“独立文献和集合文献”等。
最后作者总结说“各种分法都有其合理性,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我们可以相互参照,互相补充。
”由于他的那本书主要是为文学专业编写的,他就侧重于古典文学文献的分类,着重介绍了“总集”“别集”“单行文献”“丛书”“工具书”这几种具体体裁。
另外我还把本教材中的内容与吴枫先生《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古典文献的类别与体式”一章和牟玉亭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中“体裁”一章分别进行了对比,发现吴书和教材内容有较多不同之处,如对古典文献文体的分类问题,吴书仅把古典文献分为韵文和散文。
吴书又分述了各类文体性质和特点,主要体裁有文学散体、诏诰官书、政论学说、公牍文书、书牍序跋、史志、碑志行状、其他杂著等,与教材中所分小类也有很大不同。
而牟书中的内容与本文相差无几,只是牟书在对古文献进行体裁分类时,明确提出来文学作品的体裁应排除在文献体裁范畴之外。
而且牟书在内容方面是语言概括凝练,通俗直白,较少有引文,与本教材相比学术水平稍差,不过也更加通俗易懂。
还曾想和孙钦善的《中国古文献学》进行对比,可孙书中没找到有关文献体例的内容。
2,文献内容性质分类的几种观点接下来教材主要对文献内容性质方面从“古代学者对文献作、述、论的区别”“章学诚的独断之学、考索之功、比次之书”“现代学者对古文献著作、编述、抄纂三大体裁的区分”作了详细的论述。
这部分内容在洪湛候的《中国文献学新编》和张舜徽先生《中国文献学》中也有相似论述,只是多了“现代学者对古文献著作、编述、抄纂三大体裁的区分”这一总结性论断。
与张舜徽先生《中国文献学》中关于“编述的体例”这章的内容相比,与本教材中着重介绍文献内容方面的分类的几种观点不同,张先生在文中侧重论述了古人重“编述”的原因以及编述方法。
不过张先生对具体体裁形式的提及也比较简略,这一点与教材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洪书中还提及了文献内容性质的分类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著作,编述,抄纂三者之间在学术水平上的深浅高低是拉开了距离。
用这些档次作为评价古代文献典籍的标准也未为不可。
但在对待具体作品的评价上,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看法。
例如“六经”,过去出于尊经把它奉为“著作”,在今天怎样评价应有另外的出发点。
还有诸如《史记》《论衡》等作品,也不能作者自己的谦虚之词,而不顾事实,做出有失公允的附和。
”3,区分传统文献编纂体裁的意义教材中“区分传统文献编纂体裁的意义”这一小节内容在其他文献学教材中虽有涉及但没有单独列出的。
如张舜徽先生的《广校讎略》中有“教者不克提要钩玄,学者何能由博返约?此皆施教者不明乎编书体例而然耳。
”一句涉及到了体例的意义问题。
本教材单独成文总结概括了区分传统文献的编纂与层次的三大意义:第一,了解和分析古人写作特点,正确评估传统文献的学术价值。
第二,引导我们准确使用文献资料。
第三,启发我们对当代学术编著加以规范,对自己的撰述加以性质区分。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总结的很好,相比其他教材应算是一大优点。
问题:看完教材中对文献体裁分类的阐述,想知道我们当今学者写的学术论文或专著从内容上能不能用传统文献的这种分类方法?如果能,应该怎么分类?例如,这本教材从内容性质上怎么分类?二,文献的通例1,文献通例概述通例,即传统文献通行的义例。
文献编纂义例,又叫类例或笔法。
这是教材中的对通例的定义,还是略显抽象,把通例直接理解成“文风”不知可否。
每个人写作出来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自己的风格,不管是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语言表达上。
我想这与教材中归纳的传统文献的义例的四个方面:材料如何取舍,时间断限,地理范围,注释与附录;内容的安排;语言表述;书名和作者等也是有暗合的。
2,几种书中关于通例的对比就教材内容而言与洪湛候的《中国文献学新编》中“文献的体例”一章相比略显单薄。
洪书文献的体例单独成章,下设十节:第一节,古书多无书名;第二节,古书不题作者;第三节,单篇别行之例;第四节,序传常置全书之末;第五节,篇章题目列于正文之后;第六节,古书的附益;第七节,内篇与外篇;第八节,先秦子书不皆出于手著;第九节,子书与文集之流变;第十节,古书的篇与卷。
每节下又分几种具体情况详细论述,举例翔实,说明透彻。
如第一节中就分“摘首句二字以为书名之例”“古书只有篇名而无书名之例”“以人名为书名之例”“古代官书命名之例”和“《汉志》别题书名之例五种情况。
从举例情况来看,教材只举了六个例子:古书多无篇名、书名;古书多不题作者名;古书序常置篇末;古书的篇、卷;古书单篇别行之例;古人著书有自加注语、并存异说之例。
不过本教材在举例之前先对传统文献体例有一个概括和归纳总结,相比洪书有提纲契领之意,理解起来反而较洪书更易,弥补了具体例子不足的缺点。
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对古文献通例的内容则少有提及,也没有单独成章,无从对比。
不过张先生在《广校讎略》一书中却对文献通例有大量讲述,例如卷一中有“著述体例论十篇”“著述标题论八篇”两节对具体通例进行论述。
卷二中有“作者姓字标题论五篇”“补题作者姓字论四篇”“援引古书标题论八篇”。
卷三中有“序书体例论五篇”“注书流别论二篇”“簿録体例论四篇”“部类分合论七篇”等。
张先生在这本书中直接讲述古文献体例或跟古文献体例有关的内容篇幅较多,内容详尽,语言表述上多引经据典,相比本教材学术水平较高,但也相对晦涩难懂。
文中多用夹叙夹议方式,不时用“舜徽案”来表达作者个人观点,这一点没有本教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对义例的介绍比较简单,只在“古籍体式”一节中探讨了“作者与书名”“文献单位名称与体式”两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