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ppt

合集下载

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教育改⾰特点及发展2019-09-06⼀、提倡终⾝教育观念构建学习社会长期以来,⼈们普遍认为学校是教育活动的重⼼,是个体学习的终点站。

这种观念的存在和影响导致对学校教育过分依赖的“学校化社会”(schooledsociety)的产⽣。

受这⼀观念的影响,教育的内涵曾⼀度被简化为“学校教育”,教育资源也⼤多集中在学校,因此学校之外的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根本不受重视。

许多⼈认为只有学校中的所教、所学才有价值,重要知识的获得和各种能⼒的发展,只有在学校中才能完成,⽽且⼀旦获得,可以终⽣享⽤。

由此以来,多样复杂的社会现实就被浓缩为平⾯的课本内容,整体有机的⽣活经验也被分割为学科林⽴的知识。

另外,学年学级的设⽴,也使得学习者不得不陷⼊整齐划⼀的有限空间之中。

学校中的学习者,只有通过考试及升学选拔才能获得进⼀步的发展。

在这种氛围下,升学主义、应试教育的盛⾏⾃然不可避免。

现代社会是⼀个学习社会,个⼈所需要的不仅是学校教育,还需要终⾝教育。

终⾝教育是贯穿个体⼀⽣的连续性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连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体的整体性教育体系。

它是所有⼈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教育体系,它常常与学习社会相提并论。

学习社会的需要促成终⾝教育,终⾝教育的推⾏⼜有利于学习社会的建⽴。

终⾝教育要求尊重学习的主体,提供⼈⼈终⽣学习的机会,强调⼈的全⾯发展,重视个⼈⾃由发展,使教育成为⼀种⽣活。

终⾝教育的推⼴,可以减轻⽂凭和学历的偏执,缓解升学的压⼒,有助于教育权⼒的下放。

这⼀切都有利于学校教育的科学定位和作⽤的发挥。

⾃从本世60年代中期以来,联合国教科⽂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就⼤⼒提倡终⾝教育的观念,以适应学习社会的需要。

1972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存》中建议“将终⾝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①认为“只有全⾯的终⾝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分裂的⽇益严重的紧张状态⽽逐渐增加。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pt课件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pt课件

员的定期督导和监督、国家或地方机构进行的调查
和检核等,通过对关于政策声明的课程文件分析、
与有关股东进行的批准会议、考查一些学校的试点
研究、咨询教师、观察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表现等
将获得的信息作为课程改进基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
分。
.
19
❖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尤其主要发达国家 的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除了重新厘定课程 目标以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体制、课 程结构、课程内容及教科书、课程实施、课 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都进 行了或正在进行历时长久、规模浩大的改革。
.
13
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进展分析
❖ 所以下面 将选取一些有共性的东西进行介绍。
.
14
(一)课程管理走向权力分享
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演进和政府力量逐 渐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无论是集权型的课程管理 体制还是分权型的课程管理体制都越来越关注课程 开发的开放性与民主化,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课程 管理无论“统得过死”还是“放得过宽”,都不利 于课程自身的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 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寻最佳平衡状态以实现课程管理 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过多的时间;

(3)要引导学生能使用和改变信息;

(4)学生学会对形势做个人分析,做出正确决定;

(5)学会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

(6)注重创造性教育。
.
8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 (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约着课程的设置; (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约着课程目标的设计;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约着教材的编制。
以及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

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多元、公平、合作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在1998年举行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十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主题为“高等教育新动力、社会变革和发展研究”。

本次大会回顾了十年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新变化,高等教育已经彰显了其在消除贫困、维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包括“人类千年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在内的国际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贡献。

同时,大会研讨了未来影响高等教育政策与机构发展战略议程的新动力,进而提出高等教育如何满足国家发展和个人期望的具体行动建议。

本次巴黎会议重申高等教育在应对贫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挑战方面的作用,突出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别讨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入学机会、公平和质量”、“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学习、研究和创新”及“非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

公报呼吁各国政府应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区域间合作,以促进全纳、多元知识社会的建立。

会议还警示,现阶段的经济低迷可能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这往往会给那些高等教育机会原本已受限制的国家带来新的挑战。

(二)凸显高等教育公共产品属性,政府责任加强传统上西方社会通常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可交易的消费品,然而,过去的十年以来,各国更加强调高等教育本身的社会价值,加大了政府的投入。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增加了近一倍,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

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 ,无论是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政府总开支的百分比,还是高等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巴西、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巴多斯、乌拉圭等国高等教育公共经济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一直保持20%以上。

第五章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五章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市场力量与高等教育改革
• 1、政府、市场与高等教育
• 1)国家、市场与学术协调三角关系及其变化 • 国家权力:经费、保障各阶层机会均等、保障社会公共利 益等;学术权威:影响力源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 市场力量:大学系统内有三个市场(消费者市场:学生的 消费选择;劳动力市场: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院校 市场:各高校彼此相互影响的场所,在此院校声誉,是硬 通货) • (1)国家政策的变化 :消减经费、放松管控、绩效评估 与问责。 • (2)高等学校的对策:资金市场化,如学术资本主义、 经营市场化,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效益、就业市场化、 入学市场化,争取优秀生源的市场行为。
二、市场力量与高等教育改革
• 2、市场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革 • 3)中国: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 管理体制:宏观上加大地方政府权限、微观上扩大高校办 学自主权 • 经费筹措体制改革 •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后勤改革 •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 (2)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确立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 • 正确认识市场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一、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改革
• 2、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美国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 • 日本的短期大学 • 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 • 中国的专科学院
一、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改革
• 3、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 1)美国 • 殖民地大学 • 州立大学 • 赠地学院 • 初级学院 • 社区学院
一、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改革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与趋势
一、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改革
1、规模扩张
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重要特征是高等教 育规模快速扩张:后50年增长了5倍(1960年, 1300万人,到1995年,达8200人)。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5年,达到3700万人,目前,全世界平均每5 个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1个是在中国高校学习的。 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 50%以上。

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五大趋势

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五大趋势

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五大趋势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学改革则是教育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也在不断的变革和创新。

在当今世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演进。

本文将介绍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五大趋势。

趋势一:个性化教学一个人的成长与个性息息相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教学,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

个性化教学则强调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潜能等个性特点,教师可以量身打造教学计划,提供更加贴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切实效果。

趋势二: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关注技术的应用。

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

例如,通过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教育App等技术工具,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教学方式。

同时,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材料,拓宽了教学的边界。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趋势三:跨学科学习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过于片面,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而跨学科学习则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将知识从一个学科迁移到另一个学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因此,跨学科教学将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趋势四:多元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

而多元评价体系则强调不同层面的评价,包括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交与情感能力等。

多元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多元评价体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趋势五:全球化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教育也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本科教育学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

本科教育学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

2、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两种属性:“技术”和“教育” 从“技术”的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
从“教育”的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3、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1)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2)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 (4)促进教育现代化
1、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 由法国成人教育学者保罗・朗格朗于1965 年提起,主张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 育机会的统一。
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 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 的各种教育和训练的总和。
3、终身教育的意义
(1)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面理解。
“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 根据的原则。”
(2)终身教育的过程是促进教育型社会向学习型社 会转化的过程
教育型社会: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主导的教育形式的社会。
学习型社会:教育与家庭、工作、生活密切交织的社会,公民享 有自由学习、训练的机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4、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1)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师的作用,教与学的关系。学校教育与大众教育, 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等
(2)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e-学习(e-learning), e-学院(e-college), e-大学(e-university),e-学位(e-degree)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采用
(1)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 (2)减少成人文盲率 (3)扩大幼儿的看护和发展活动 (4)提高学习成绩 (5)扩大基础教育并提供青年及成人所需要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①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③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四五计划”1946—1950,重点是恢复重工业)(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2)措施(以农业为重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轮换制与任期制)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②农业: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③工业:改革管理体制,扩大自主权④外交:提出“三和路线”(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主张以缓和代替对抗(3)评价:①积极: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冲击了苏联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具有开创性(推动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冒进思想使农业再次出现危机)(1957年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世界第一次载人航天)②局限: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严重失调未全面评价斯大林的功过,造成思想混乱(1956年爆发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措施(以工业为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提高效益(2)评价:①积极:前期有一定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苏联国力达到顶峰)②局限: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逐渐停滞;未突破计划性经济体制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措施(1988年重点由经济转向政治):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实行“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的作用,重点发展重工业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2)评价:突破了苏联模式,但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4、苏联解体的原因(1991)(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拖垮了苏联经济;民族分离主义兴起5、启示:(1)改革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3)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重视改善民生,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战后着手恢复经济,但照搬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改革:(1)南斯拉夫:实行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1948年苏南冲突)但改革导致分裂主义和民族问题尖锐,埋下分裂隐患(1992年分裂)(2)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被苏联武力扼杀)(1968)(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实质是要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争取独立发展,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其他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等都曾取得一定成效(4)评价:改革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在80年代的改革中又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3、东欧剧变(1989—1992)(1)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3)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1990),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内战后解体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一)世界多极化(20世纪60—70年代出现)1、表现:(1)西欧崛起——欧洲的联合①背景:原因:为了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威胁;经济发展的需要条件:西欧经济的恢复;法德和解;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相近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②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实现经济一体化);1993年,欧盟(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③影响:欧洲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2)日本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大国(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①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教育和科技;战后民主化改革;经济非军事化;美国的扶持②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美国霸权,西方阵营逐渐分化(3)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①背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万隆会议奠定基础②发起:由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印度尼赫鲁发起成立③宗旨:独立自主、非集团;反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4)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5)中国崛起: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影响: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二)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1、过程:(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等进行殖民掠夺(2)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原因:早期殖民扩张不断扩大(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原因: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殖民扩张的扩大;商品输出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输出的影响;交通和通信的进步(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原因:战争与经济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化阶段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IMF、WB、GATT)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7)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全面发展原因:两极格局瓦解;信息技术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跨国公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2、影响:(1)对世界:①积极:加快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市场经济成为普遍的生产模式②消极:增加了国际经济风险;扩大了南北差距;带来一些全球性问题(2)对发达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3)对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现代教育学基础-当代教育变革的动向与趋势

现代教育学基础-当代教育变革的动向与趋势

现代教育学基础- 当代教育变革的动向与趋势【本章课程与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研究中外教育发展变迁得出的基本结论2. 使学生掌握现代教育发展变革的基本动向。

一、中外教育发展变迁的基本规律世界各国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今天与明天。

透视人类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几点简要的结论:(一)教育是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之本透析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教育在传播人类文明,培育人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国家开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统治者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高度重视本国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的教育,并把她作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毫无例外。

这从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19 世纪的德国、日本和沙皇俄国、美国的复兴得到充分的诠释。

进入20 世纪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更加重视教育在教化民众,培育人才,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仅仅是民主国家的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斯大林等对本国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就连法西斯国家的统治者如希特勒、裕仁天皇、墨索里尼等万恶不赦的人对本国的教育也特别重视,并把它们看作是维护和强化统治阶级统治,实现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

二战后,世界各国在民主化、多元化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各国领导人对教育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从民族的振兴、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教育的问题,并把教育当作科教兴国的战略措施来抓,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来推进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力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提供人才支持。

(二)教育理论能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导航一部世界教育发展变迁史,就是地球上各个国家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探索创造教育奇迹的历史。

在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系统总结自身教育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自身的教育理论或教育学说,这些教育理论尽管说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但对当时的和后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主持人语:2008年12月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成立了,这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件喜事,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外国教育研究室,20世纪80年代获得外国教育史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得比较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比较教育学被批准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3年比较教育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8年比较教育学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刊从2009年第3期开始,特开设“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比较与国别比较”专栏。

比较教育学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和本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的学科(顾明远先生语),比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借鉴。

本期刊登的“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文分析了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大力提倡课程设置综合化,适度减少分科课程;调整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拓展传统的教材观,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等趋势。

“教师入职训练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一文分析、归纳了世界各国教师入职训练的共同经验和发展趋势,即强调以入职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以适应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以学校为本位的训练模式;教师入职训练课程也呈现出及时性、实用性和个体性的发展趋势。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一文分析了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措施。

指出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中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历史背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

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历史背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

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历史背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历史背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社会进步推动教育的发展。

然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办公室的统计数字表明,二战以后教育费用增加的比率比军事开支高,就全部经费而言,实际上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业。

这充分显示出,当代各国发展的倾向是优先发展教育,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

人类为什么选择教育优先发展的道路?我们可以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中找到答案。

人类永远追求不断的发展。

为了使环境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不断采取改变环境的行动,不断向环境索取能源和自然资源。

然而,地球的承载力是有极限的。

当今人类正在遭受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威胁。

为了人类的后代,为了人类的延续,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自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的投入只能是人力资源,以此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同时,经济的增长要注意处理好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代人与下一代人生存发展的关系。

这些都必须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创新和生产。

所以,知识将成为新世纪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知识源于教育,教育也将成为新世纪的先导事业。

二、当代美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世界经济的发展倾向于对教育提出变革的要求,而要实现教育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根本性改变。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的深层原因是美国的各种教育思想长期争辩的结果。

近百年来,在美国倡导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各种教育思想流派,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长期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教育思想。

在杜威的教育民主、平等和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美国的基础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

但是美国极端的自由主义思想也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美国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众多的问题。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现状与趋势
• “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 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过它的道 路并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 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 ,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澳大利亚 埃利雅德
题外话:中国人的创造力丢在那里啦?
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吗? 两个事实:20世纪世界上最最重大的100项发明没有一项是中国人所为 中国建国后60多年仅有一项诺贝尔文学奖
缺乏个性的人会淹没在群体意识之中,就谈不上有独创性和自 主发展能力。只有个性的丰富多彩和愈加发达才会有群体或共 性的丰富统一和群体能力的高层次趋向同质。就我国言,无论 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需要建立在每一个体的创 造活力上,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特性 ,有赖于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徘徊
5、民族化(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
6、学科课程 与经验(活动)课程之间的 博弈
• ㈡相向运动
• 表现在:
• 1. 东方教育传统、价值观与西方教育传统 、价值观在冲突磨合中相互接近、靠拢
• 2、教育的集权体制与分权传统在相互借鉴 中融合。
• 第二讲:当代国际社会对 公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1、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到现代学习 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1)主动性←→受动
性 我要学 要我学
( 2)独立性←→依赖 性
我能学 我不能学
(3)独特性←→统一性 个性化 一刀切
( 4)体验性←→灌输性 经历感悟 死记硬背
(5)问题性←→学科性
• 2、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转向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
智能化 伦

当代教育发展状态

当代教育发展状态
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 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 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四)新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
1、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2、加强教育同现代化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 教育的效率和效益,使教育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和个 人发展需要。 3、改革课程和教材,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切性。 4、重视学习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5、普遍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工资待遇。 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 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 高效益的教育系统,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 蓬勃发展的90年代,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 本主义的统一成了教育的新的理想。
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 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 过程。
四、不平等严重存在
教育平等是各国孜孜以求的重要的政策目标。实 现教育平等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教育机会的 平等有三重涵义:个体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目 标的平等。
研究阶段
实用阶段
图示:信息技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影响
当代教育发展状态
[教学目的]: 了解:当代世界发展状况向教育提出的要求 理解: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 的信息化 [重点]: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关 系 当今教育的几大特征: 教育全民化、终身化、民主化、信息化 [难点]:
理解: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教育信息化 运用所学的理论来解释现实社会中的教育问题与现象
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 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 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和前景提纲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和前景提纲
3总之,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形势和态势是:
剧变所引发的震荡、滑坡和混乱已基本结束;演变过去了的国家和政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易再反过来;而顶住压力而保留下来的力量,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般也不易再发生大的变故;世界共运的震荡期已基本结束,将进入一个由紧急应付转入困难中探索前进谋求发展的阶段。
2、特点
(3)特点和困难
4、古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改革情况1990年12月,古巴进入“和平时代的特殊时期”。
1991年10月,古共四大,
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领导,不变质。1993年起开始改革。
外交上:
生存第一,安全第一,推行多元化全方位外交,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经济上: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不仅提出保卫社会主义,而且提出完善社会主义,近年来又提出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
加强党的建设。
理论上:1991年,确立何塞·马蒂思想和卡斯特罗思想(又称卡斯特罗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高举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反对美帝国主义。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
(2)特点和困难
5、朝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1)改革情况(调整)
政治上:
实行有限的改革
经济上:
进行了小心而又慎重的调整,处于试点、放权阶段,目的是完善计划经济、渡过经济困难。
1、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公有制为主体,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
2、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党)
3、生态社会主义
4、民族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现状
(一)西欧社会主义运动(近70万党员)
1、法共的“新共产主义”
2、意大利左翼民主党的“新社会主义”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精)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精)

Next
一、国际教学理念的变革
不过近几年来,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深感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 因而也采取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水平的监控。特别是为了提高 公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近20年来,美国各州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面进行 了多项有益的改革尝试,并就建立保证教育质量并促进其不断提高的绩效制度 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就前者而言,其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学的考试和测验等微观 领域,而后者则触及到学校和学区乃至州的总体教学评估等宏观层面。正是通 过这种双重并举的大范围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开始呈现逐年提高的势头。 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州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州级评价体 系的建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州级考试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学业考核 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测验的对象则涵盖中小学的各个年级,测验的 起始时间亦呈低龄化的趋势。从测试的年级来看,多数州是在小学 3年级以后 才开始对学生进行测试。但近年来,包括阿拉巴马州在内的7个州开始对小学 1、2 年级学生,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为了尽早诊 断和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高中阶段的考试也受到了各州的普遍重视。 1996—1997 学年,有18个州要求高中毕业生参加州组织的统一考试,并以此 取得毕业资格。虽然美国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却开始发生变 化。如在测试中越来越注重开放题和表现作业等非传统的测试方法。
N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封闭的,其不仅表现为空间形式的封闭,而且更 体现为学生心灵的窒息和压抑。因此如何把一个僵化封闭的课堂转变为一个开 放与生动的,同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场所,这也一直是各国教育学界关注 的改革重点。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最近所作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当学校、家庭和 社区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积极,他们愿意呆在学校的 时间更长,而且心情也更好。这个报告是基于10 年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一 项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了如下的事实:即无论家庭的收 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家长积极参与教学,学生就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并在学校得到更健全的发展。由此美国全国合作学校网提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 六种父母参与教学的手段。 就欧洲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亦十分重视家长的参与。自上一世纪70年 代以来,不少国家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课题研究,同 时并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多种手 段和措施,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教育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教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书旨在探讨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1. 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当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和终身化。

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 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各国都在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例如,我国提出了“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然而,当代教育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较大。

2. 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尽管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但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较高,而有些则相对较低。

3. 教育改革的困难: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

因此,教育改革的推进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本书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1. 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2.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手段,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3. 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当代教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技术、改革教育体制等手段,才能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

二、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单轨制逐渐取代双轨制
三、教育内涵逐渐扩大
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 教育活动。 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 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等。
四、教育不平等严重存在
1、区域上的不平等;2、性别上的不平等;3、阶层、文化上的不平等。
为什么人类社会进入创感时代?
自动化盛行
自动化开始影响这一代的 白领,就像影响上一代的蓝领 一样,使得靠左脑吃饭的人要 开发新的能力,做那些电脑无 法更快、更便宜、更好完成的 事。
21世纪,创新和竞争力 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话题:
美国竞争力行动:
创新引领世界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 Leading the World in Innovation
???
左脑在做什么?
右脑在做什么?
——祝智庭,英特尔未来教育三亚会议报告,2008
小测验 • 智商在事业成功中的比重: (A) (B) (C) (D) 50%-60% 35%-45% 23%-29% 15%-20%
答案
4%-10%
如果你仅局限在标准答案中 选择正确答案, 那说明你已经是典型的左脑 思维习惯了。
终身教育的意义:
1、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面理解。它是建立教育体系的原则。 2、终身教育的过程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 3、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发展完善 自身的崭新之路。
三、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它 包含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 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 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 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教育的民主

教育学ppt课件

教育学ppt课件

教育改革重视信息技术的运 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 应用日益广泛,各国纷纷采 取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 的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 益。
教育改革重视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各国教育改 革普遍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 设创新课程、实施创新教育 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育改革重视国际交流与合 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各国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国 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借鉴他 国经验、参与国际教育组织 等方式提高本国教育水平。
遗传素质
为个体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 条件,影响个体发展的潜能和可
能性。
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个 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教育因素
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引 导、启发和激励等方式促进个体 发展。
个体主观能动性
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了 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能够引导个体向着社会所期望 的方向发展。
定义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用来传授 教育内容的方法和工具。
实践手段
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 是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 实际的重要手段。
科技手段
包括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 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和质量。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通过传播思想、形以促进民主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 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 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 育的内容和手段。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 体制、结构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能力
⑴ 培养学的的问题意识和冒险精 神
⑵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想象、 探究发现
⑶ 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 -
-
-
面试:强调综合运用
香港大学的面试题: 中国的腐败问题
应试教育问题 未婚同居问题 股票热问题 建“鸟巢”是不是太浪费材料? 赌博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 星巴克该不该进故宫? 谈谈对油价上涨的看法。 该不该在活的动物身上做实验? 急诊室收费能不能解决滥用急诊服务的问题。
博弈
-
❖㈡相向运动
❖ 表现在: ❖ 1. 东方教育传统、价值观与西方教育传
统、价值观在冲突磨合中相互接近、靠 拢 ❖ 2、教育的集权体制与分权传统在相互借 鉴中融合。
-
第二讲:当代国际社会对 公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当代国际社会对公民的基 本要求
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
-
-
1、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讲:当代国际社会对公民和人 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三讲: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基本趋势
-
-
-
-
(二)国际激烈竞争的驱动 1、战场→商场、校园、互联网世界。 2、从力战到智战 3、暴力方式到非暴力方式。
-
-
二、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主要潮流
民主化 终身化 国际化 个性化
智能化 伦理化 信息化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现状与趋势
-
• “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 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过它的道 路并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 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 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澳大利亚 埃利雅德
-
-
研究的问题:
第一讲: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主要潮流与态势
-
-
-
-
-
-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到现代学习
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1)主动性←→受动性 我要学 要我学 ( 2)独立性←→依赖性 我能学 我不能学
-
(3)独特性←→统一性 个性化 一刀切
( 4)体验性←→灌输性 经历感悟 死记硬背
(5)问题性←→学科性
-
⑥ 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 ⑦ 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
往的能力
-
第三讲: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基本趋势
-
-
-
-
-
-
(二)关注差异、尊重个性
这是西方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当代课程设置更是 多样化发展。主要体现在:(1)个性化“跑道” 设计和自由选择“奔跑”的起点和过程,如芬兰 的高中不分年级制;(2)减少划一性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尽可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潜 质和智力类型的需要;(3)选修课程的多样化与 微型化;(4)课堂上真正关注和实现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在较小的班额中,师生、生生之间充分 开展对话,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权利。
-
2、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转向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
① 自主学习
② 合作性学习
③ 探究性教学(学习)
④ 解决问题的学习
⑤ 参与性学习
⑥ 体验性学习
⑦ 实践性学习
⑧ 建构性学习
⑨ 反思性学习
⑩ 个性化学习
-
-
-
-
-
-
--ຫໍສະໝຸດ 国际化 个性化智能化 伦理化
-
2、人才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北京会议”提出 的七条人才标准具有代表性:
① 积极进取开拓的的精神 ② 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
感 ③ 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
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
④ 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 泛的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 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 技术领域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
(一)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一是教育的全民化,
二是教育的公平。 受教育权是每一公民的权利和义
务,教育的民主化一是要教育机 会均等,起点公平;二是在校内 教育过程中的实现教育民主;三
是结果公平。
-
-
-
-
-
-
-
-
-
-
-
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徘徊 5、民族化(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 6、学科课程 与经验(活动)课程之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