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生字的规范书写
人教一年级上册生字表
![人教一年级上册生字表](https://img.taocdn.com/s3/m/71bf900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a.png)
人教一年级上册生字表生字解析。
一“一”是数字,表示最小的正整数。
笔画简单,横画要写得平稳。
在汉字中,很多字的组成部分都有“一”,如“二”“三”等。
二由两个“一”组成,表示数量2。
书写时,两横长短略有不同,上横短下横长,且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三三个“一”叠加,代表数量3。
书写时注意三横的间距均匀,长短有别,中间一横最短。
上“上”字是一个指事字,上面的短横表示在高处的意思。
书写时,竖画要写直,短横在竖画的上方中间位置。
下与“上”相对,下面的长横表示在低处。
竖画在长横的中间偏上起笔,收笔处穿过长横。
口像人的嘴巴的形状,本义就是嘴巴。
书写时,要注意字形呈方形,横平竖直,笔画要封口。
目表示眼睛,字形像眼睛的形状,里面的两横不要碰到右边的竖画。
耳象形字,像耳朵的形状。
书写时要注意各笔画的长短和位置关系。
手象形字,就像伸开的手掌的样子。
撇画要舒展,弯钩要写得圆润。
日指太阳,象形字,外形像太阳的形状。
书写时字形要写得稍扁一些。
田像一块方方正正的田地,中间的“十”字把田分成了四块。
书写时,各笔画要分布均匀。
禾象形字,上面像禾穗下垂的样子,下面是“木”字的变形。
竖画要写直。
火象形字,像火焰燃烧的样子。
撇画和捺画要写得舒展,像火焰向上跳动。
虫象形字,像虫子的形状。
书写时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弯曲度。
云象形字,像云的形状。
横画长短不一,最后一笔横折弯钩要写好。
山象形字,像山峰起伏的样子。
中间的竖画最长,两边的竖画稍短。
八表示数量8,由一撇一捺组成,撇低捺高,两笔要分开。
十表示数量10,一横一竖相交,竖画要写在横画的中间。
了笔画简单,横撇与弯钩的连接要自然流畅。
子“子”字由“了”和一横组成,横画写在弯钩的中间偏上位置。
人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像人的两条腿。
大比“人”多一横,表示大小的大。
横画要写在撇捺的中间位置。
月像弯弯的月亮的形状,撇画要写得稍直一些。
儿笔画简单,书写时竖弯钩要圆润。
头由“大”和两点组成,两点表示头发的位置。
2020年秋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生字写字表(田字格)描写组词生字写法指导
![2020年秋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生字写字表(田字格)描写组词生字写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6378cf0aeaad1f347933f06.png)
一一一一一一一天二二二二二二二月三三三三三三三年上上上上上上马上口口口口口口口头目目目目目目目的耳耳耳耳耳耳耳朵手手手手手手左手日日日日日日日子田田田田田田水田yī一1 笔èr二2 笔s ān一3 笔sh àng一3 笔kǒu口3 笔mù目5 笔ěr耳6 笔shǒu手4 笔rì日4 笔ti án田5 笔禾禾禾禾禾禾禾苗火火火火火火火山虫虫虫虫虫虫虫子云云云云云云云儿山山山山山山大山八八八八八八八个十十十十十十十分了了了了了了不了子子子子子子儿子人人人人人人大人hé禾5 笔huǒ火4 笔chóng虫6 笔yún一4 笔sh ān山3 笔bā八2 笔shí十2 笔le乛2 笔zǐ子3 笔rén人2 笔大大大大大大大人月月月月月月月牙儿儿儿儿儿儿儿子头头头头头头里头里里里里里里千里可可可可可可不可东东东东东东东方西西西西西西西方天天天天天天天空四四四四四四四个dà大3 笔yuè月4 笔ér儿2 笔tóu大5 笔lǐ里7 笔kě一5 笔dōng一5 笔xī覀6 笔tiān大4 笔sì口5 笔是是是是是是不是女女女女女女女子开开开开开开开会水水水水水水水鸟去去去去去去回去来来来来来来来去不不不不不不不好小小小小小小大小少少少少少少多少牛牛牛牛牛牛公牛shì日9 笔nǚ女3 笔k āi开4 笔shuǐ水4 笔qù厶5 笔l ái一7 笔bù一4 笔xi ǎo小3 笔sh ǎo小4 笔niú牛4 笔果果果果果果果树鸟鸟鸟鸟鸟鸟小鸟早早早早早早早上书书书书书书书写刀刀刀刀刀刀小刀尺尺尺尺尺尺尺子本本本本本本标本木木木木木木木头林林林林林林山林土土土土土土土地guǒ木8 笔niǎo鸟5 笔zǎo日6 笔shū乛4 笔dāo刀2 笔chǐ尸4 笔běn木5 笔mù木4 笔lín木8 笔tǔ土3 笔。
一年级生字田字格书写
![一年级生字田字格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b4437e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一年级生字田字格书写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
田字格就像是生字的“小房子”,每个笔画都有它合适的位置。
首先,我们要了解田字格的结构。
田字格由横中线、竖中线把格子分成了四个部分。
上方叫“上半格”,下方叫“下半格”,左边叫“左半格”,右边叫“右半格”。
这两条中线就像是生字的“定位线”,帮助小朋友们找准笔画的位置。
在书写时,要注意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
比如写“一”字,要从横中线的上方一点点起笔,向右平稳地写,一直写到接近右半格的边缘收笔。
写“二”字,上面的短横要在横中线的上面一点,下面的长横则要在横中线的下面一点,并且要写得长一些。
再来说说“十”字。
“十”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而且竖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歪歪扭扭。
写“口”字时,要注意竖和横折的转折处要顿笔,最后封口的一横要写平。
整个“口”字要写得方方正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日”字的写法也有讲究。
里面的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握笔姿势也非常重要。
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帮助他们更轻松、更准确地书写。
手指离笔尖要有一定的距离,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中指在下面托住笔杆。
在书写过程中,小朋友们要有耐心,不能着急。
一笔一划慢慢地写,先看清楚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下笔。
老师和家长也要多鼓励小朋友,当他们写得好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当发现书写不规范时,要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改正。
除了课堂上的练习,在家里也可以让小朋友多练习书写生字。
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练字帖,或者和小朋友一起玩写字比赛的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书写能力。
总之,一年级生字的田字格书写需要小朋友们认真对待,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姿势,多加练习。
相信通过努力,每个小朋友都能写出漂亮、规范的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田字格写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田字格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2e8f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e.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田字格写法
一、笔画顺序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正确的笔画顺序对于书写规范、流畅的汉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中田字格的笔画顺序示例:
1. “一”的笔画顺序:从左到右,起笔轻,收笔重。
2. “丨”的笔画顺序:从上到下,起笔重,收笔轻。
3. “丿”的笔画顺序:从右上到左下,起笔重,收笔轻。
4. “丶”的笔画顺序: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收笔重。
5. “乛”的笔画顺序:从右上到左下,再从左上到右下,起笔重,收笔轻。
二、笔划名称
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时,需要注意各个笔划的名称和特点,以确保书写规范。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中田字格的笔划名称示例:
1. 横(一):长横在横中线上面,短横在横中线下面。
2. 竖(丨):竖在竖中线上。
3. 撇(丿):撇起笔在横中线上面。
4. 点(丶):点起笔在竖中线上。
5. 折(乛):折处要停顿。
三、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重要元素之一,掌握偏旁部首的书写规则有助于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中田字格的偏旁部首示例:
1. “三点水”(氵):起笔在左上格和右上格中间位置,收笔在右下格中间位置。
2. “提土旁”(��thal撇”可以写作“ GENERATION。
一年级上册语文田字格生字笔顺
![一年级上册语文田字格生字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e7fe60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a.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田字格生字笔顺
一年级上册语文田字格生字笔顺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包括了许多基础汉字的书写顺序。
对于学习汉字的小朋友来说,掌握正确的笔顺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书写和理解汉字。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田字格生字笔顺的部分示例:
1. “一”字: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2. “二”字:先写上面的横,再写下面的横,最后写中间的竖。
3. “三”字:先写第一横,接着写第二横,最后写竖。
4. “十”字:先写横,再写竖。
5. “木”字:先写横,再写竖,最后写撇和捺。
6. “禾”字:先写撇,再写横,接着写竖,最后写撇和捺。
7. “上”字:先写竖,再写横。
8. “下”字:先写横,再写下面的长横。
9. “土”字:先写横,再写竖,最后写横。
10. “田”字:先写左边的一竖,再写中间的短横和长横。
以上只是一部分示例,实际上一年级上册语文田字格生字笔顺还包括许多其他汉字的书写顺序。
小朋友们在学习时应该多加练习,掌握正确的笔顺,为以后的汉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及书写样板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及书写样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a43b7755270722182ef707.png)
《金木水火土》yī 一(一个)(一人)(一只)èr 二(二手)(二月)(二人)s ān 三(三天)(三个)(三人)sh àn ɡ上(上下)(上山)(山上)《口耳目》kǒu 口(人口)(开口)(口水)mù目(头目)(耳目)(目中无人)(书目)(目光)ěr 耳(木耳)(耳目)(双耳)shǒu 手(手上)(手电)(手心)《日月水火》rì日(日子)(日月)(日本)tián 田(水田)(田里)(田上)hé禾(禾田)(禾苗)huǒ 火(火车)(上火)(水火)(大火)《对韵歌》chónɡ 虫(飞虫)(虫子)(虫牙)yún 云(白云)(乌云)(一片云)shān山(大山)(上山)(下山)(火山)《园地一》bā八(八个)(八天)(八月)(八方)shí十(十个)(十天)(十月《秋天》le 了(白了)(来了)(走了)zǐ 子(儿子)(日子)(天子)rén 人(人口)(大人)(人力)(人民)dà大(大小)(大人)(大米)(大声)《小小的船》yuè月(月牙)(日月)(半个月)(十月)ér 儿(儿子)(鱼儿)(女儿)tóu 头(木头)(开头)(个头)lǐ 里(水里)(手里)(里头)(里面)《江南》kě 可(可口)(可是)(可以)dōnɡ 东(东西)(东方)(东风)xī 西(东西)(西方)(西风)《四季》tiān 天(天上)(天下)(天文)(白天)sì四(四个)(四天)(四月)shì是(不是)(可是)(是的)《园地四》nǚ女(女儿)(女子)(女人)kāi 开(开门)(开水)(开口)(开车)《画》shuǐ 水(水果)(水田)(水车)(水平)qù去(出去)(回去)(来去)(去处)lái 来(回来)(来电)(本来)(出来)bù不(不行)(不见)(不公平)(不三不四)(不肯)(不可)《大小多少》xiǎo 小(大小)(小米)(小鸟)(小子)shǎo少(少了)(少见)(少量)shào少(少儿)(少年)(少不经事)niú牛(牛羊)(牛毛)(牛皮)(小牛)ɡuǒ 果(水果)(瓜果)(果皮)(果子)niǎo 鸟(小鸟)(飞鸟)(鸟儿)《小书包》zǎo 早(早上)(早日)(早安)shū 书(书本)(书皮)(书生)dāo 刀(大刀)(小刀)(刀子)chǐ 尺(尺子)(米尺)(公尺)běn 本(书本)(本子)(本来)(本人)《日月明》mù木(木头)(木门)(木马)(木工)lín 林(林子)(山林)(丛林)(林地)tǔ 土(风土)(土山)(土里)(泥土)lì力(用力)(电力)(出力)(火力)xīn 心(开心)(用心)(手心)(小心)《升国旗》zhōnɡ 中(中文)(中心)(人中)(中午)wǔ 五(五天)(五年)(五月)(一五一十)lì立(立正)(自立)(起立)(立定)zhènɡ 正(公正)(正门)(正方)(立正)《影子》zài 在(正在)(不在)(在哪)hòu 后(后果)(后来)(后面)(前后)wǒ 我(我们)(我的)hǎo 好(好人)(好比)(只好)(正好)《比尾巴》chánɡ 长(长年)(长江)(太长)bǐ 比(比一比)(好比)(对比)(比赛)bā巴(下巴)(大巴车)(中巴车)(结巴)bǎ把(一把刀)(火把)(手把)(门把)《青蛙写诗》xi à下(上下)(下车)(下山)(下来)ɡè个(几个)(半个)(两个)(个子)yǔ雨(雨水)(下雨)(风雨)(雨衣)men 们(他们)(她们)(我们)《雨点儿》wèn问(问好)(学问)(问号)(疑问)yǒu 有(有无)(有名)(没有)(只有)bàn 半(半个)(半天)(半年)(一半)cónɡ 从(从前)(从来)(从此)(从小)nǐ 你(你们)(你好)(你的)《明天要远足》cái 才(人才)(天才)(才干)(才华)mínɡ 明(明天)(明白(明日)tónɡ 同(合同)(共同)(同学)(一同)xué学(放学)(同学)(学会)(学习)《大还是小》zì自(自己)(自大)(自来水)(自由)jǐ 己(自己)yī 衣(毛衣)(大衣)(皮衣)(风衣)《项链》bái白(白天)(白云)(白马)(白开水)de的(好的)(高高的)(坏的)(是的)yòu 又(又一个)(又一天)(又是)hé和(和平)(和气)(和风)(和声)《雪地里的小画家》zhú竹(竹子)(竹叶)(竹林)(竹园)yá牙(门牙)(牙口)(月牙)(出牙)mǎ马(马车)(木马)(马上)(白马)yònɡ 用(用心)(用力)(公用)(不用)jǐ 几(几个)(几天)(几年)《乌鸦喝水》zhǐ 只(只有)(只要)(只是)(只好)shí石(石头)(石子)(石块)(石油)duō 多(多少)(多年)(多心)(不多)chū 出(日出)(出来)(出入)(出口)(出门)jiàn 见(会见)(再见)(开门见山)(不见)《小蜗牛》duì对(对面)(对立)(对白)(对方)mā妈(妈妈)(大妈)(奶妈)quán 全(大全)(齐全)(完全)(全部)huí回(回去)(回家)(回来)(回头)《园地八》ɡōnɡ 工(工人)(工作)(工业)(工厂)(工业)chǎng厂(工厂)(车厂)(厂门)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等读轻声;2.助词着,了,过,地,得,们等读轻声;3.名词后缀“头,子”等读轻声;4.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动词读轻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字笔顺动图演示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字笔顺动图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5e98f977bcd126fff7050b69.png)
第 6 课画拼音yuǎn 部首笔画7 画结构半包围造字形声“远”字的书法课堂书写“辶”的捺宜舒展;“元”第二横稍长。
字义①(差别)大②跟“近”相对③不亲密,不接近组词①差的远②远大远古遥远③远亲敬而远之造句同学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巧记还不去拿(辶)一“元”来。
真情永远好运相伴字歌目标远大运动锻炼拼音yǒu 部首笔画 6 画结构半包围造字会意“有”字的书法课堂书写首横较长,撇在竖中线上起笔;“月”撇变竖。
字义①跟“无”“没”相对。
表存在②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①有办法②有请有劳造句我有办法把盒子打开。
巧记半朋(月)半友()。
字源笔画 6 画结构上下造字会意“色”字的书法课堂书写“巴”小竖居中,竖弯钩向右舒展。
字义【sè】①情景,景象②颜色,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组词【sè】①景色夜色月色②红色造句日出时的景色特别美丽。
巧记一刀()砍在尾“巴”上。
字源笔画7 画结构半包围造字形声“近”字的书法课堂书写“斤”上撇平;“辶”末笔平捺长伸。
字义①跟“远”相对②接近,差别小,差不多③亲密,关系密切组词①近处靠近②相近③亲近造句远处是高山,近处是大海。
巧记走之(辶)提着半“斤”米,两地之间短距离。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字歌走到近前才能听见拼音tīng 部首笔画7 画结构左右造字形声“听”字的书法课堂书写左窄右宽。
左部偏上;右部竖为悬针竖。
字义①用耳朵接受声音②顺从,接受意见组词①听见听课听说②听从听话听之任之造句你听见小鸟唱歌了吗?巧记一半折扣。
口述对方听亲手折纸灯字歌分析木材质新歌表亲情笔画 4 画结构独体造字象形“无”字的书法课堂书写上横短,下横长,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字义①没有,跟“有”相对②不组词①无法无限无比无边无声无息无地自容从无到有②无论无须造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坚持体育锻炼。
巧记天字捺变竖弯钩,意思是不和没有。
字源笔画7 画结构上下造字形声“声”字的书法课堂书写上小下大。
一年级上册生字笔画笔顺、“口、目”第二笔横折和横折钩区别规律
![一年级上册生字笔画笔顺、“口、目”第二笔横折和横折钩区别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ec4c39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7.png)
关于“目”字第二笔笔划形体【1 】“目”字第二笔的笔划形体,有的先生说是“横折”,有的先生说是“横折钩”,可以说都有依据:宋体“目” 字第二笔确切是“横折”,而楷体“目” 字第二笔则是“横折钩”.虽说都有依据,但不克不及说都准确.假如评论辩论的是写字,对象当然是楷体,那么,第二笔就是“横折钩”.写成“横折”,人们也能看出是个“目”字,但不是规范的楷体汉字.请大家看一看人教版课标试验教材一年级上册75页关于“目”字的写字指点——(图,略)宋体汉字(印刷体)和楷体汉字(手写体),字形根本一致,但也有部分字,在笔划形体上消失细微不同,重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印刷宋体汉字笔划是“撇”的,楷体字响应笔划是“点”.如:“东”的第四笔(东—东),“小”的第二笔(小—小),“亦”的第五笔(亦—亦),“京”的第七笔(京—京)等.2.印刷宋体汉字笔划是“竖”的,楷体字响应笔划是“撇”.如:“花”的第三笔(花—花),“血”的第五笔(血—血),“垂”的第六笔(垂—垂).3.印刷宋体汉字笔划是“横折”(┐)的,楷体字响应笔划是“横折钩”(?).如:“目”.“自”.“国”.“团”.“电”“曲”等字的第二笔(目—目.自—自.国—国.团—团.电—电.曲—曲).4.印刷宋体“走之儿”(辶)的第二笔,是“横折”,楷体字响应笔划是“横撇弯撇”(辶—辶),如:经由过程—经由过程,这边—这边.5.个体汉字笔划行上的不同:如“美”字:印刷宋体是第三横最长,楷体是“大”字的横(第四横)最长(美—美).再如“心”和“必”字的第二笔:印刷宋体是“竖弯钩”(乚),楷体是“卧钩”(心—心 .必—必).还有一些汉字,宋体和楷体在笔划组合关系上消失一些差别,从略.横折钩, 照样横折【部分纪律】细心比较一下,我们会发明楷体字(手写体)的“口.目.白”等字的第二笔是有纪律的,简略地说就是“‘口’是横折;‘口’中有横横折钩”.一.“口”是横折.第二笔是横折,并且最后一笔横长过第二笔. 1.“口”以及“口”字单做偏旁的字,如“听.叶.吃”,“古.右.台.句.可.向.问.积.给”等. 2.相似“口”的字,如“己.已.尸.尺”等. 3.“口”中央有竖笔或有笔划从中央竖插下的字,如“巴.色.中.虫.眉(不包含这个字中的“目” ).尹.肃.隶”等. 4.一个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口”的,如“哥.哈.宫.品.器”等.二.“口”中有横是横折钩.有以下两种情形:(一)第二笔是横折钩,最后一笔与横折钩的钩相接. 1.“口”中央有横笔的字,如“日.目.白.自.田.曲”等.这也包含这些字做右偏旁和下偏旁的,如“阳.伯.泪.奋”等字. 2.有偏旁“大口”的字,如“国.团”等. 3.其他几个字:“四.西.面.酉”. (二)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在横折里侧相接.这现实上是为了书写时悦目,(一)类情形的笔划变更. 1.“口”中央有横笔做其他字的偏旁,如“的.明.睛.但.早.臭”等 2.相似“口”中央有横笔的字,如“良.根”等3.一个字里除了有横笔,还有其他笔划的字,如“申.电.龟.更.里”等. 4.在两个或三个“口”中央有横笔的字构成的字中,如“昌”上边的“日”,“晶”上边和下左的“日”.分解温习材料二温馨提醒:我会陆续挂出一些分解的温习材料供家长们下载给孩子读记,里面可能会有小部分内容是还没有学到的,所以孩子会须要家长的帮忙和指点.(建议拿个文件袋装好,在磨练前.周末.测验温习时代多读记),若有一些配套的演习,有兴致的家长也可以联合孩子现实下载给孩子进行演习.笔顺就是汉字笔划书写的次序.汉字笔顺的一般规矩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还有先外面再里头(先外后内),先里头(面)后封口,先中央后双方等.先横后竖:如十.土.木.本.禾;先撇后捺:如人.八.入.公.个;从上到下:如二.三.下.天.云.正;子它必风从左到右:如川.旧.和;先外后内:如月.同.凤.凡.厅.历;先中央后双方:如小.水.办.承;先里头再封口:如回.田.目.四.国.圆.园.笔划:“一丨丿丶”等这些叫笔划.笔划名称:“横竖撇点”等这些叫笔划名称.第一册我会写汉字笔顺的笔划名称识字(一)1一:横二:横→横三:横→横→横2十:横→竖木:横→竖→撇→捺禾:撇→横→竖→撇→捺3上:竖→(短)横→横下:横→竖→点土:横→竖→横个:撇→捺→竖4八:撇→捺入:撇→捺大:横→撇→捺天:横→横→撇→捺课文1人:撇→捺火:点→撇→撇→捺文:点→横→撇→捺六:点→横→撇→点2七:横→竖弯钩儿:撇→竖弯钩九:撇→横折弯钩无:横→横→撇→竖弯钩3口:竖→横折→横日:竖→横折钩→横→横中:竖→横折→横→竖4了:横撇→弯钩子:横撇→弯钩→横门:点→竖→横折钩月:撇→横折钩→横→横5不:横→撇→竖→点开:横→横→撇→竖四:竖→横折钩→撇→竖弯→横五:横→竖→横折→横6目:竖→横折钩→横→横→横耳:横→竖→竖→横→横→横头:点→点→横→撇→点米:点→撇→横→竖→撇→捺7见:竖→横折→撇→竖弯钩白:撇→竖→横折钩→横→横田:竖→横折钩→横→竖→横电:竖→横折→横→横→竖弯钩8也:横折钩→竖→竖弯钩长:撇→横→竖提→捺山:竖→竖折→竖出:竖折→短竖→长竖→竖折→竖9飞:横斜钩→撇→点马:横折→竖折折钩→横鸟: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10云:横→横→撇折→点公:撇→捺→撇折→点车:横→撇折→横→竖识字(二)1牛:撇→横→横→竖羊:点→撇→横→横→横→竖小:竖钩→点→点少:竖→点→点→撇2巾:竖→横折钩→竖牙:横→竖折→竖钩→撇尺:横折→横→撇→捺毛:撇→横→横→竖弯钩3卜:竖→点又:横撇→捺心:点→卧钩→点→点风:撇→横斜钩→撇→点4力:横折钩→撇手:撇→横→横→竖钩水:竖钩→横撇→撇→捺课文11广:点→横→撇升:撇→横→撇→竖足:竖→横折→横→竖→横→撇→捺走:横→竖→横→竖→横→撇→捺12方:点→横→横折钩→撇半:点→撇→横→横→竖巴:横折→竖→横→竖弯钩13业:竖→竖→点→撇→横本:横→竖→撇→捺→横平:横→点→撇→横→竖14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己:横折→横→竖弯钩东:横→撇折→竖钩→点→点西:横→竖→横折钩→撇→竖弯→横15回:竖→横折钩→竖→横折→横→横片:撇→竖→横→横折皮:横钩→撇→竖→横撇→捺16生:撇→横→横→竖→横里:竖→横折→横→横→竖→横→横果: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17几:撇→横折弯钩用:撇→横折钩→横→横→竖鱼:撇→横撇→竖→横折→横→竖→横→横18今:撇→捺→点→横折正:横→竖→横→竖→横雨:横→竖→横折钩→竖→点→点→点→点两:横→竖→横折钩→撇→点→撇→点19瓜:撇→撇→竖提→点→捺衣:点→横→撇→竖提→撇→捺来:横→点→撇→横→竖→撇→捺20年:撇→横→横→竖→横→竖左:横→撇→横→竖→横右:横→撇→竖→横折→横。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字表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字表](https://img.taocdn.com/s3/m/c84d2b2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9.png)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一、生字表(一)(一)识字。
1. 一(yī)- 解析:“一”是最简单的汉字之一,它表示数量1。
在汉字中,“一”是一个基础的笔画,也是很多字的组成部分,如“二”“三”等。
书写时,横画要写得平稳。
2. 二(èr)- 解析:“二”表示数量2,由两个横画组成。
书写时,上横短,下横长,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3. 三(sān)- 解析:“三”表示数量3,由三个横画组成。
书写时,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长短有别,中间一横最短。
4. 上(shàng)- 解析:“上”是一个指事字,在甲骨文中,上面的一短横表示在高处的意思。
在一年级上册中,孩子要认识这个字的字形和读音。
书写时,竖画要写直,短横在竖画的上面靠中间位置。
5. 下(xià)- 解析:“下”与“上”相对,也是指事字。
书写时,竖画直,点在竖画的下面靠中间位置。
6. 口(kǒu)- 解析:“口”是象形字,就像人的嘴巴的形状。
它可以表示嘴巴,也可以表示出入通过的地方,如“门口”。
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的方正,笔画的封口。
7. 耳(ěr)- 解析:“耳”是象形字,像耳朵的形状。
孩子要认识这个字表示耳朵这个身体器官。
书写时,要注意横画之间的间距和长短变化。
8. 目(mù)- 解析:“目”是象形字,像眼睛的形状。
书写时,要把框画写得方正,里面的两横不要碰到右边的竖画。
9. 手(shǒu)- 解析:“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
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个字,如“洗手”。
书写时,撇画和横画的起笔要分开,弯钩要写得圆润。
10. 足(zú)- 解析:“足”是象形字,像脚和小腿的形状。
它可以表示脚,也可以表示与脚有关的事物,如“足球”。
书写时,口字要写得扁平,下面的撇和捺要舒展。
(二)汉语拼音。
1. a(ā)- 解析:“a”是单韵母,张大嘴巴,舌头居中,声带振动发出“啊”的音。
在拼音学习中,它是最基础的韵母之一,很多音节都包含“a”。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生字笔顺书写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生字笔顺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c19416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6.png)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生字笔顺书写一、引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正确的书写笔顺更是学习生字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生字的笔顺书写规范,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提高语文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二、汉字书写的基本原则1. 笔画横竖写顺序在书写汉字时,一般按照横、竖、撇、捺、折的顺序书写,保证书写的流畅和美观。
2. 涂抹次序在书写汉字时,涂抹次序也非常重要。
通常是先写框架,再填充内部,最后书写撇折。
3. 书写平稳在书写汉字时,要注意笔画要平稳,不可左右摇摆,以保证字体清晰、端正。
三、一年级语文生字笔顺书写规范1. 常用生字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有:一、二、三、上、下、大、小、人、门、口、日、月、火、水、土、木等。
2. 笔顺书写规范举例如下:一(一):先写横,后写竖,横在上方。
上(十):先写横,再写竖,横在上方。
下(十):先写横,再写竖,横在下方。
人(人):先写一横,再写一竖。
口(蜘):先写一横,再写一撇。
月(月):先写一横,再写一撇。
4. 生字笔顺书写练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生字进行书写练习,反复练习每个生字的笔顺,直至掌握为止。
可以使用练习纸,也可以使用黑板书写,以加深对笔顺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解示范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等教具,向学生讲解每个生字的笔顺书写规范,并进行书写示范。
示范时要慢慢书写,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笔画的书写顺序。
2. 练习强化在讲解示范之后,学生可以进行书写练习,强化对笔顺的记忆和掌握。
可以设置课堂练习时间,也可以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3. 评价反馈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完成后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笔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书写准确性。
五、总结正确的生字笔顺书写对学习语文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在认真掌握每个生字的书写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解示范和练习强化,多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顺书写规范。
一年级上册生字笔画笔顺、“口、目”第二笔横折和横折钩区别规律
![一年级上册生字笔画笔顺、“口、目”第二笔横折和横折钩区别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e2ee028360cba1aa911da58.png)
关于“目”字第二笔笔画形体“目”字第二笔的笔画形体,有的老师说是“横折”,有的老师说是“横折钩”,可以说都有根据:宋体“目”字第二笔确实是“横折”,而楷体“目”字第二笔则是“横折钩”。
虽说都有根据,但不能说都正确。
如果讨论的是写字,对象当然是楷体,那么,第二笔就是“横折钩”。
写成“横折”,人们也能看出是个“目”字,但不是规范的楷体汉字。
请大家看一看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75页关于“目”字的写字指导——(图,略)宋体汉字(印刷体)和楷体汉字(手写体),字形基本一致,但也有部分字,在笔画形体上存在细微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印刷宋体汉字笔画是“撇”的,楷体字相应笔画是“点".如:“东”的第四笔(东—东),“小”的第二笔(小—小),“亦”的第五笔(亦—亦),“京"的第七笔(京—京)等。
2.印刷宋体汉字笔画是“竖”的,楷体字相应笔画是“撇”.如:“花"的第三笔(花-花),“血”的第五笔(血-血),“垂”的第六笔(垂-垂).3.印刷宋体汉字笔画是“横折”(┐)的,楷体字相应笔画是“横折钩”(?)。
如:“目"、“自”、“国"、“团”、“电”“曲”等字的第二笔(目—目、自-自、国—国、团-团、电—电、曲—曲)。
4.印刷宋体“走之儿”(辶)的第二笔,是“横折”,楷体字相应笔画是“横撇弯撇”(辶—辶),如:通过-通过,这边—这边。
5.个别汉字笔画行上的差别:如“美”字:印刷宋体是第三横最长,楷体是“大”字的横(第四横)最长(美—美)。
再如“心”和“必”字的第二笔:印刷宋体是“竖弯钩"(乚),楷体是“卧钩”(心—心、必—必)。
还有一些汉字,宋体和楷体在笔画组合关系上存在一些差异,从略。
横折钩, 还是横折【部分规律】仔细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楷体字(手写体)的“口、目、白”等字的第二笔是有规律的,简单地说就是“‘口’是横折;‘口'中有横横折钩”.一、“口"是横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笔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d91ed8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1.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笔顺一、一(yī)1. 笔顺:横。
2. 解析:“一”字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一笔写成,代表数字1,也可表示初始、开始等含义。
二、二(èr)1. 笔顺:横、横。
2. 解析:由两横组成,表示数字2。
书写时两横长短略有不同,上横短,下横长。
三、三(sān)1. 笔顺:横、横、横。
2. 解析:三横组成,表示数字3。
书写时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四、上(shàng)1. 笔顺:竖、横、横。
2. 解析:“上”字表示位置在高处,先写竖,再写两横,横短竖长。
五、下(xià)1. 笔顺:横、竖、点。
2. 解析:与“上”相对,表示位置在低处。
先写横,再写竖,最后写点。
六、口(kǒu)1. 笔顺:竖、横折、横。
2. 解析:像人的嘴巴的形状,是象形字。
书写时要注意横折的折角处。
七、目(mù)1.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2. 解析:表示眼睛,形状像眼睛。
书写时横画之间距离均匀。
八、耳(ěr)1. 笔顺:横、竖、竖、横、横、横。
2. 解析:耳朵的象形字。
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按顺序一笔一笔写清楚。
九、手(shǒu)1. 笔顺:撇、横、横、弯钩。
2. 解析:表示人的手,书写弯钩时要注意弧度。
十、日(rì)1. 笔顺:竖、横折、横、横。
2. 解析:像太阳的形状,代表太阳,也可表示白天。
十一、田(tián)1.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
2. 解析:像田地的形状,中间的“十”字把田分成了四块。
十二、禾(hé)1. 笔顺:撇、横、竖、撇、捺。
2. 解析:表示禾苗,上面的撇像禾苗的穗子。
十三、火(huǒ)1. 笔顺:点、撇、撇、捺。
2. 解析:象形字,像火焰的形状。
十四、虫(chóng)1.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点。
2. 解析:表示昆虫等小动物,最后一点不能忘记。
十五、云(yún)1. 笔顺:横、横、撇折、点。
2. 解析:表示天上的云,书写撇折时要注意角度。
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二)笔顺及关键笔画
![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二)笔顺及关键笔画](https://img.taocdn.com/s3/m/59d88660852458fb770b563f.png)
生字表(二)笔顺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注:以下生字请主要观察笔顺及文字提醒。
如果笔画书写有与课文内容不一致的地方,请参考课本,课本格式优先。
注意横要压横中线。
第二笔横压横中线,三横等距。
横平竖直。
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
撇出尖、捺出脚。
竖压竖中线。
横竖撇捺交于一点。
竖压竖中线。
撇捺都在交叉点起笔。
短横压横中线,稍上扬。
竖压竖中线。
竖压竖中线,点写在横中线上。
短横压横中线。
竖压竖中线。
撇高捺低,撇要出头。
竖压竖中线,而且竖不与“人”相接。
撇低捺高,撇捺不相接。
撇低捺高,撇捺相接点在竖中线左边。
横压横中线。
第二笔横压横中线,撇捺舒展。
撇捺相接,捺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点处偏左一点起笔。
注意笔顺,先两边后中间。
点在竖中线上,点与横分离,捺与横不相接。
点与横分离。
横在横中线上。
最后一笔是点。
横由左到右稍向上倾斜。
竖弯钩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撇低,竖弯钩高。
注意笔顺。
注意横折弯钩的书写。
与横斜钩区分。
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压竖中线。
第二笔横折。
字形上大下小。
第二笔横折钩,第三笔短横压横中线,而且它挨着左边的竖,不挨着右边的横折钩。
第二笔横折,竖压竖中线。
第一笔横撇,第二笔弯钩。
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注意横压横中线。
而且横要写在弯钩的身上。
注意点不要太长,最后一笔横折钩,平直。
第一笔撇,两横挨左不挨右,第二横压横中线。
竖从撇上起笔,而且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是点,点不与撇、竖相交。
第二笔横压横中线。
第二笔横折钩,第四笔竖弯。
注意笔顺。
第二笔竖稍向左斜。
第二笔横折钩。
两横布局均匀,挨左不挨右。
看课本占格。
第五笔短横压横中线。
前两点并列。
横压横中线。
最后一笔是点。
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
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竖弯钩的竖压竖中线。
第三笔横折钩。
第四笔横挨左不挨右。
第二笔横折钩。
第三笔横压横中线,不挨左不挨右。
第四笔竖压竖中线。
第三笔横压横中线。
竖弯钩的竖压竖中线。
注意笔顺。
第二笔竖起笔高,第三笔竖弯钩低。
横压横中线。
竖提要直,稍向左偏,不压竖中线。
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
![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cccabc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7.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1.引言1.1 介绍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的重要性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是小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基础,掌握生字表中的字词和正确的笔顺对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生字表,学生可以逐步认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正确的笔顺也是学习汉字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笔顺,才能写出规范的汉字,从而提高书写的美感和准确度。
在学习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时,学生应该重视每个生字的笔顺规则,因为笔顺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字形的规范和美观。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笔顺,才能写出工整和规范的汉字,避免出现一些常见的写错笔顺而导致错字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汉字书写的质量。
1.2 强调学习正确笔顺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笔顺对于学习汉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确的笔顺则是书写汉字的基础。
通过学习正确的笔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和规律,提高书写汉字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正确的笔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
学习正确的笔顺是学习汉字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时,我们要特别强调正确笔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注重细节,勤加练习,以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1.3 概括文章内容和结构本文旨在介绍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的重要性,并强调学习正确笔顺的必要性。
文章将介绍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的基本字词,包括一些常用的汉字和词语。
然后,文章将阐述正确的笔顺对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强调掌握正确的笔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含义。
接下来,文章将详细介绍每个生字的笔顺规则,并提供示范,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个汉字的正确写法。
文章将探讨生字表的应用与实践,包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字,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结尾部分将总结学习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笔顺的重要性,强调掌握正确笔顺的必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以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一年级上册生字的规范书写
![一年级上册生字的规范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c68b9d43a32d7375a517801a.png)
一年级上册生字的规范书写1.一去二三里一:压在横中线二:上横短,下横长,两条横都不压线.三:注意三条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中间压横中线的一笔横最短,最后一笔横最长.2.口耳目十:横、竖都压线木:第一笔横不压线,写在横中线以上禾:第一笔为平撇,要写的又短又平,撇出尖,捺有捺脚3.在家里上:竖压竖中线,短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横最长下:第一笔横最长且不压线,第二笔竖压竖中线,第三笔比较容易写错,是点不是横,而且点要压在横中线,且必须挨上竖土:第一笔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横最长个:人字头容易写错.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落笔的位置超过横中线一点,捺要在撇的下面一点起笔,落笔在横中线上,并且撇和捺要打开.第三笔竖压在竖中线上4.操场上八:撇在横中线以上起笔,捺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撇和捺要分开,捺的起笔位置比撇高入:虽然笔画和“八”相同,但是占格不同.撇从竖中线起笔,同样是在横中线以上,捺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碰上撇,捺的起笔位置比撇高大:第一笔横压横中线,竖撇压竖中线,捺在横撇夹角处靠下一点起笔,捺要写出捺脚天: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压在横中线,竖撇压竖中线,捺的起笔位置和“大”1.画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捺要从撇的1/3处起笔,撇和捺要打开火:点压横中线,小撇写在右上格,第三笔竖撇压竖中线,捺要有捺脚.另外“火”字最容易考到的就是笔顺问题,先写点,再写小撇,第三笔是竖撇,最后是捺文:点要压在竖中线,横压横中线,撇从竖中线右边一点的地方起笔,最后捺和横之间要一点距离六:点压竖中线,横压横中线,撇写在右下格,最后一笔很关键是点,而不是捺2.四季七:第一笔是横,不压横中线,要从左下格穿过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写到右上格,注意不要写的太斜,第二笔竖弯钩压竖中线,且最后的小钩要向上挑儿:第一笔竖撇,第二笔竖弯钩压竖中线,且起笔位置要比撇高九:第一笔撇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第二笔横折弯钩是一笔写成的,并且要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斜穿过竖中线再往回折,要碰上竖中线无: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一点,压横中线.第三笔竖撇从竖中线左边起笔,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压在竖中线上(这一笔许多孩子都容易写错)3.小小竹排画中游口:第一笔竖略往右斜一点,第二笔横折,没有钩,最后一笔横封口.写成上宽下窄日: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横压横中线上,挨左不挨右.最后一笔横要和小钩连上,而不是和竖连中:扁口的最后一笔横压横中线,也要写成上宽下窄.竖压竖中线.(提示:口字加一笔成新字,只写“中”,不写“日”,因为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而不是横折)4.哪座房子最漂亮了:横撇写在横中线以上,弯钩压在竖中线上,题型孩子注意是弯钩,而不是竖子:最后一笔横要压在横中线,但是又不能穿过横撇和弯钩的交点,所以横撇起笔位置要稍高一些门: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竖月:注意里面的两个小短横都是挨左不挨右的,并且第二条小短横压横中线5.爷爷和小树不:第一笔横不压横中线,第二笔撇从竖中线的右边起笔,第三笔竖压在竖中线上,并且要出一点头,但是不碰到横,最后一笔是点,不挨竖开: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并且压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撇不压线,第四笔竖也不压线四:第一笔竖略往右斜一点,第二笔为横折钩,第三笔小撇从横折钩上起笔,第四笔竖弯要压在竖中线,但不压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横和钩连起来五:第一笔横不要写的太长,第二笔竖从竖中线起笔,往左斜,第三笔横折要压在横中线上,并且折过来的竖要与第二笔竖平行,最后一笔横最长.1.比一比牛:第三笔横压横中线,上横短下横长,竖压竖中线.羊:点和撇不碰上横,中间横最短,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横最长,竖压竖中线. 小:第一笔是竖钩压在竖中线上,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点’,左点从横中线起笔,右点从横中线上面一点起笔.少:第一笔是竖压在竖中线,落笔位置在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上,左点压在横中线上写,右点写在右上格,写得平一些,最后的撇不挨竖和点.2.自选商场巾:第一笔竖超过横中线,第二笔横折钩不压线,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牙:第一笔横写得稍微短一些,第二笔竖折压横中线,起笔不能和横碰上,落笔比横长一点,第三笔竖钩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是撇.尺:横折落在横中线,横压横中线,第三笔是竖撇,最后一笔捺从横和竖撇的交点处起笔,写出捺脚.毛:第一笔平撇写得稍短,第二笔小横压线略往右上斜,长短和第一笔撇一样,第三笔横最长,且落笔处只超第二条小横一点,略往上斜,最后竖弯钩压竖中线.3.菜园里卜:竖压竖中线,点写得稍微平一些,穿过横中线,且不能与竖碰上.又:横撇在横中线以上起笔,写到刚过竖中线就撇回来,捺不能碰上横撇,要留一点小口,写出捺脚.心:第一笔点从横中线起笔,往左下写,第二笔卧钩从横中线起笔,落笔往回钩,跟一条小船一样,两头尖,特别注意这笔不要写成竖弯钩,第三笔点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落在横竖中线的交点,往右下点,最后第四笔的点要点在卧钩的外侧,且落笔在横中线上.风:第一笔为竖撇,不要写成撇,第二笔横斜钩注意要先收再弯,最后的钩冲上,钩在右下格的正中间.第三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四笔是点,与撇交在横中线上.4.日月明力:横折钩在横中线以上起笔,不压线,撇从竖中线起笔,注意这个字不要写得太宽,所以横折钩的横不要写得过长.手:前三笔的要求和“毛”一样,不过“手”是第三笔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弯钩压竖中线,不是竖钩.水: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第二笔横撇压横中线,且不能碰上竖钩;第三笔撇,落笔在横竖中线的交点,捺也从交点处起笔写出捺脚.6.静夜思目:第二笔是竖折钩,里面两条小横都是“挨左不挨右”,并且都不压横中线. 耳:第二笔竖超过横中线一点,里面的两个小短横,同样是“挨左不挨右”,并且第二条小横压横中线.头:前两笔的两个点,起笔位置要在一条竖线上,不能把两个点写成一左一右,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米:前两笔的点和撇不碰线,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是捺.7.小小的船见:第一笔竖超过横中线,第二笔是横折,不带小钩,竖撇和竖弯钩压竖中线. 白: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四笔横不压线,挨左不挨右.田:第二笔是横折钩,横压横中线,左右都不挨,竖压竖中线上下都碰上. 电:第二笔是横折,不带钩,第三笔横压横中线,左右都不挨,最后一笔竖弯钩压竖中线.8.阳光也:第一笔横折钩写斜一些,超过竖中线一点就折回来,小钩别忘了,第二笔竖压竖中线,落笔比横折钩要长,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弯出来.长:第一笔撇超过竖中线,撇到横中线,第二笔横压横中线,第三笔竖提不压竖中线,在左侧,最后一笔是捺.山:第一笔是竖,压竖中线,第二笔竖折从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竖超过横中线一点,下面也要超过竖折的落笔位置.出:竖折压横中线,第二笔竖出头,第三笔是长竖,第四笔竖折稍小,最后一笔是竖.9.影子飞:第一笔是横斜钩,先压竖中线写,写到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位置再往右下斜,钩向上挑,撇到交点位置,点也是从交点起笔.马:第一笔横折,超过竖中线,折到交点位置,第二笔是竖折折钩,起笔位置不封口,折到横中线,最后一笔横不碰竖折折钩.鸟: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是横折钩,钩到横中线,第三笔是点,四周都不挨,第四笔是竖折折钩,起笔封口,但是折过来不压线.鸟和马写的时候都要注意,要写出“马屁股”和“鸟屁股”,“鸟头”写的不要太大.10.比尾巴云: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并且压横中线,撇折从交点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是点.公:撇从横中线以上起笔,捺的起笔要比撇高,超过竖中线一点,捺有捺脚.撇折起笔在左下格里,最后一笔是点.车: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压横中线,第三笔是横,写得长一些,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11.我多想去看看广:点不压线,写在竖中线的右侧;横不能碰上点,左短右长,且不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竖撇.升:第一笔平撇从竖中线起笔,写得短一些;第二笔横压横中线,略往右上斜,第三笔竖撇在竖中线左边写,写得短一些,最后一笔竖起笔位置要比撇高,落笔要比竖撇长,且写在竖中线的右侧.足:小口写得“上宽下窄”且不压线,第四笔小竖压竖中线,且不要写得太长,第五笔小短横压横中线,长短不要超过口,第六笔撇从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陡一些,不要写平,有捺脚.走:第一笔横短,第二笔竖压竖中线,是短竖,就写到横中线,第三笔横最长压横中线,第四笔小竖压竖中线,小横写得短一些,撇要出尖,捺要出脚.12.雨点儿方:点压竖中线,横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斜,第三笔是横折钩,注意笔顺,横略往右下斜一点,不要太过,撇从竖中线起笔,与横、横折钩都挨着.半:点撇冲里写,且不能碰竖中线;第三笔横最短,第四笔横压横中线最长,要写出长短变化;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起笔比点和撇的位置高.巴:横折落在横中线,写得短一些,第二笔是竖压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要写得长一些,超过横折.13.平平搭积木业:注意笔顺,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左边,第二笔是竖,写在竖中线右边,两条竖都不压线,且不能离得太远;第三笔点穿过横中线,且不碰上竖,第四笔撇,起笔比点高,碰上竖,最后一笔横最长.本:前面的要求和“木”一样,最后一笔的小横写得短一些,不能碰上撇和捺. 平:第一笔横写得短一些,起笔位置稍高;第二笔点和第三笔撇不能碰上横和竖;第四笔横最长压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书:第一笔横折折到横中线,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比横折长,折下来的部分写得短一些;第三笔竖压竖中线,且落笔比横折钩要低一些,最后一笔是点,点在横折的右上角,不能碰上横折.16 小松鼠找花生生:撇穿过横中线,第二笔横压线写的稍微短一点,第三笔横最短,第四笔竖压竖中线,且起笔位置要高于第一笔撇,最后一笔横最长.里:这个字的笔顺很重要,让孩子记住是“甲二里”,就是先写甲,再写下面的两横.里的上半部分要写的上宽下窄,第一笔竖要往右下斜一点,落在横中线上,第二笔要提醒孩子是横折,不是横折钩,同样落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小横左右都不挨,第四笔横封口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的竖要一笔写成压竖中线,超过横中线再往下写.第六笔是小短横,和第四笔横口笔写得一样长短,最后一笔横最长. 果:笔顺和“里”字不同,前四笔都一样,不过整个字要往上移.第五笔是长横压横中线,第六笔是竖压竖中线,撇和捺要打开,长度不能超过竖,两边要比第五笔横长出来.17 雪地里的小画家几:第一笔竖撇写在竖中线左边不压线,第二笔横折弯钩紧贴在竖中线右侧,钩要往上钩.用: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写在竖中线左边.第二笔横折钩写在竖中线右边,长度和撇在一条线上,横折钩一定要写平,不要往上斜.里面的两条小短横都是左右都不挨,且把横中线包在中间,不压线.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长度要比撇和横折钩短.鱼: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起笔要高一点.第二笔横撇,落笔在竖中线上,写的短一些.第三笔竖略往右下斜,穿过横中线,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第五笔小短横左右都不挨,压在横中线上.第六笔竖压竖中线,第七笔横封口,最后一笔横最长,拖住上面的部件,不能和“田”写的一边宽.18 借生日今:撇和捺要打开,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撇的下面一点起笔,写出捺脚,撇和捺的落笔都超过横中线.点写在横竖中线交点处,最后一笔是横折,落笔在竖中线上.正:第一笔横写的短一些,第二笔竖压线,第三笔小横压线,落笔和第一笔横的落笔在一条直线上.第四笔竖从横中线起笔,写在第一笔横的左面一点,最后一笔横最长.雨:这个字也要写的上宽下窄,第一笔横离横中线不要太远,第二笔竖略往右下斜,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四笔竖压线,落笔要比横折钩短.四个点的方向都一致,从左上往右下斜,写的稍微平一些,顺序: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两:前三笔与“雨”一样,不过第一笔横要长一些.第四笔撇从横起笔,写在竖中线左侧,点落笔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撇写在竖中线右侧,落笔在竖中线左侧,最后一笔也是点.19 雪孩子瓜:平撇从竖中线右面一点起笔,写的稍微长一点,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竖提起笔在平撇的中间,不压竖中线,提的落笔在竖中线,要比竖撇短.第四笔点穿过竖中线,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很关键,不在平撇上,也不在平撇和竖提的交点上,而是在竖提上,捺的落笔和竖提的落笔应在一条线上,要有捺脚.衣:点写在竖中线左边,横要写的左长右短,不能和点挨上.撇从横的中间位置起笔,第四笔竖提不压线,起笔在横中线,落笔在竖中线上.第五笔小撇落笔在横竖中线交点,最后捺的起笔位置很关键,不是在横和撇的交点,是在撇上,捺的落笔比竖提短.来:第一横短,点撇不碰横竖中线,第四笔横最长,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压竖中线,撇和捺要打开,撇出尖捺出脚.20 小熊住山洞年:撇的起笔稍高一些,横要短一些,第三笔是横,长短和第二笔一样,第四笔是小竖,落在横中线上,第五笔长横压线,拖住上面的部件,最后一笔是竖压竖中线.左:第一笔横要短,第二笔是撇,不是竖撇,从竖中线起笔,不要写的太长.第三笔横压横中线,不能碰上撇,第四笔竖压竖中线,不要写的太长,最后一笔横最长,左边不碰撇,右边超过第一笔横.右:前两笔和左一样,但是右的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略往右下斜,从撇和横中线的交点处起笔.第四笔是横折,不带钩,压横中线,不要写的太长,最后一笔横封口.。
一年级上册上册语文生字表笔顺
![一年级上册上册语文生字表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b728fd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a.png)
一年级上册上册语文生字表笔顺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笔顺本文将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表提供适当的笔顺解析。
通过了解正确的笔顺,学生可以更好地书写每个汉字,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中的笔顺解析:一、单笔画字:1. 一:从上到下,由左至右书写,一笔成型。
2. 丨:从上到下,由上至下书写,一笔成型。
二、横笔画字:1. 二:由左至右,先横后竖,先上再下,横笔画从左向右书写。
2. 十:横笔画由左至右,竖笔画由上至下。
三、竖笔画字:1. 人:由上到下,由左至右。
2. 入:竖笔画由上到下。
四、撇捺字:1. 大:先撇后捺,先横后竖。
2. 小:先捺后撇,先横后竖。
3. 少:先撇后捺,先横后竖。
五、横折笔画字:1. 四:先横后竖,横笔画从左向右书写。
2. 多:先横后竖,横笔画从左向右书写。
六、纵折字:1. 月:先纵后折,竖笔画先由上至下,再从左向右斜折。
2. 木:先纵后折,竖笔画先由上至下,再向右下方斜折。
七、立起字:1. 山:从上至下,先横后竖,竖笔画从上至下垂直画,再从左至右斜折。
2. 工:从上至下,先横后竖,竖笔画从上至下垂直画,再向右下方斜折。
八、上横折笔画字:1. 已:先从左向右画横,再从上到下画竖。
2. 己:先从左向右画横,再从上到下画竖。
九、下横折笔画字:1. 厶:先从左向右画横,再从上到下画竖。
2. 子:先从左向右画横,再从上到下画竖。
十、上下横折笔画字:1. 由:先从左向右画横,再从上到下画竖。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中常见字的笔顺解析,通过正确书写汉字的笔顺,学生可以提高字写字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正确的笔顺进行练习,逐渐掌握每个汉字的书写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生字的规范书写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生字最为全面的田字格书写要求。
1.一去二三里一:压在横中线二:上横短,下横长,两条横都不压线。
三:注意三条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中间压横中线的一笔横最短,最后一笔横最长。
2.口耳目十:横、竖都压线木:第一笔横不压线,写在横中线以上禾:第一笔为平撇,要写的又短又平,撇出尖,捺有捺脚3.在家里上:竖压竖中线,短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横最长下:第一笔横最长且不压线,第二笔竖压竖中线,第三笔比较容易写错,是点不是横,而且点要压在横中线,且必须挨上竖土:第一笔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横最长个:人字头容易写错。
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落笔的位置超过横中线一点,捺要在撇的下面一点起笔,落笔在横中线上,并且撇和捺要打开。
第三笔竖压在竖中线上4.操场上八:撇在横中线以上起笔,捺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撇和捺要分开,捺的起笔位置比撇高入:虽然笔画和“八”相同,但是占格不同。
撇从竖中线起笔,同样是在横中线以上,捺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碰上撇,捺的起笔位置比撇高大:第一笔横压横中线,竖撇压竖中线,捺在横撇夹角处靠下一点起笔,捺要写出捺脚天: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压在横中线,竖撇压竖中线,捺的起笔位置和“大”相同1.画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捺要从撇的1/3处起笔,撇和捺要打开火:点压横中线,小撇写在右上格,第三笔竖撇压竖中线,捺要有捺脚。
另外“火”字最容易考到的就是笔顺问题,先写点,再写小撇,第三笔是竖撇,最后是捺文:点要压在竖中线,横压横中线,撇从竖中线右边一点的地方起笔,最后捺和横之间要一点距离六:点压竖中线,横压横中线,撇写在右下格,最后一笔很关键是点,而不是捺2.四季七:第一笔是横,不压横中线,要从左下格穿过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写到右上格,注意不要写的太斜,第二笔竖弯钩压竖中线,且最后的小钩要向上挑儿:第一笔竖撇,第二笔竖弯钩压竖中线,且起笔位置要比撇高九:第一笔撇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第二笔横折弯钩是一笔写成的,并且要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斜穿过竖中线再往回折,要碰上竖中线无: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一点,压横中线。
第三笔竖撇从竖中线左边起笔,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压在竖中线上(这一笔许多孩子都容易写错)3.小小竹排画中游口:第一笔竖略往右斜一点,第二笔横折,没有钩,最后一笔横封口。
写成上宽下窄日: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横压横中线上,挨左不挨右。
最后一笔横要和小钩连上,而不是和竖连中:扁口的最后一笔横压横中线,也要写成上宽下窄。
竖压竖中线。
(提示:口字加一笔成新字,只写“中”,不写“日”,因为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而不是横折)4.哪座房子最漂亮了:横撇写在横中线以上,弯钩压在竖中线上,题型孩子注意是弯钩,而不是竖钩子:最后一笔横要压在横中线,但是又不能穿过横撇和弯钩的交点,所以横撇起笔位置要稍高一些门: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竖月:注意里面的两个小短横都是挨左不挨右的,并且第二条小短横压横中线5.爷爷和小树不:第一笔横不压横中线,第二笔撇从竖中线的右边起笔,第三笔竖压在竖中线上,并且要出一点头,但是不碰到横,最后一笔是点,不挨竖开: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并且压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撇不压线,第四笔竖也不压线四:第一笔竖略往右斜一点,第二笔为横折钩,第三笔小撇从横折钩上起笔,第四笔竖弯要压在竖中线,但不压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横和钩连起来五:第一笔横不要写的太长,第二笔竖从竖中线起笔,往左斜,第三笔横折要压在横中线上,并且折过来的竖要与第二笔竖平行,最后一笔横最长。
1.比一比牛:第三笔横压横中线,上横短下横长,竖压竖中线。
羊:点和撇不碰上横,中间横最短,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横最长,竖压竖中线。
小:第一笔是竖钩压在竖中线上,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点’,左点从横中线起笔,右点从横中线上面一点起笔。
少:第一笔是竖压在竖中线,落笔位置在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上,左点压在横中线上写,右点写在右上格,写得平一些,最后的撇不挨竖和点。
2.自选商场巾:第一笔竖超过横中线,第二笔横折钩不压线,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
牙:第一笔横写得稍微短一些,第二笔竖折压横中线,起笔不能和横碰上,落笔比横长一点,第三笔竖钩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是撇。
尺:横折落在横中线,横压横中线,第三笔是竖撇,最后一笔捺从横和竖撇的交点处起笔,写出捺脚。
毛:第一笔平撇写得稍短,第二笔小横压线略往右上斜,长短和第一笔撇一样,第三笔横最长,且落笔处只超第二条小横一点,略往上斜,最后竖弯钩压竖中线。
3.菜园里卜:竖压竖中线,点写得稍微平一些,穿过横中线,且不能与竖碰上。
又:横撇在横中线以上起笔,写到刚过竖中线就撇回来,捺不能碰上横撇,要留一点小口,写出捺脚。
心:第一笔点从横中线起笔,往左下写,第二笔卧钩从横中线起笔,落笔往回钩,跟一条小船一样,两头尖,特别注意这笔不要写成竖弯钩,第三笔点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落在横竖中线的交点,往右下点,最后第四笔的点要点在卧钩的外侧,且落笔在横中线上。
风:第一笔为竖撇,不要写成撇,第二笔横斜钩注意要先收再弯,最后的钩冲上,钩在右下格的正中间。
第三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四笔是点,与撇交在横中线上。
4.日月明力:横折钩在横中线以上起笔,不压线,撇从竖中线起笔,注意这个字不要写得太宽,所以横折钩的横不要写得过长。
手:前三笔的要求和“毛”一样,不过“手”是第三笔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弯钩压竖中线,不是竖钩。
水: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第二笔横撇压横中线,且不能碰上竖钩;第三笔撇,落笔在横竖中线的交点,捺也从交点处起笔写出捺脚。
6.静夜思目:第二笔是竖折钩,里面两条小横都是“挨左不挨右”,并且都不压横中线。
耳:第二笔竖超过横中线一点,里面的两个小短横,同样是“挨左不挨右”,并且第二条小横压横中线。
头:前两笔的两个点,起笔位置要在一条竖线上,不能把两个点写成一左一右,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米:前两笔的点和撇不碰线,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最后一笔是捺。
7.小小的船见:第一笔竖超过横中线,第二笔是横折,不带小钩,竖撇和竖弯钩压竖中线。
白: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四笔横不压线,挨左不挨右。
田:第二笔是横折钩,横压横中线,左右都不挨,竖压竖中线上下都碰上。
电:第二笔是横折,不带钩,第三笔横压横中线,左右都不挨,最后一笔竖弯钩压竖中线。
8.阳光也:第一笔横折钩写斜一些,超过竖中线一点就折回来,小钩别忘了,第二笔竖压竖中线,落笔比横折钩要长,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弯出来。
长:第一笔撇超过竖中线,撇到横中线,第二笔横压横中线,第三笔竖提不压竖中线,在左侧,最后一笔是捺。
山:第一笔是竖,压竖中线,第二笔竖折从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竖超过横中线一点,下面也要超过竖折的落笔位置。
出:竖折压横中线,第二笔竖出头,第三笔是长竖,第四笔竖折稍小,最后一笔是竖。
9.影子飞:第一笔是横斜钩,先压竖中线写,写到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位置再往右下斜,钩向上挑,撇到交点位置,点也是从交点起笔。
马:第一笔横折,超过竖中线,折到交点位置,第二笔是竖折折钩,起笔位置不封口,折到横中线,最后一笔横不碰竖折折钩。
鸟: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是横折钩,钩到横中线,第三笔是点,四周都不挨,第四笔是竖折折钩,起笔封口,但是折过来不压线。
鸟和马写的时候都要注意,要写出“马屁股”和“鸟屁股”,“鸟头”写的不要太大。
10.比尾巴云: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并且压横中线,撇折从交点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是点。
公:撇从横中线以上起笔,捺的起笔要比撇高,超过竖中线一点,捺有捺脚。
撇折起笔在左下格里,最后一笔是点。
车: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压横中线,第三笔是横,写得长一些,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
11.我多想去看看广:点不压线,写在竖中线的右侧;横不能碰上点,左短右长,且不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竖撇。
升:第一笔平撇从竖中线起笔,写得短一些;第二笔横压横中线,略往右上斜,第三笔竖撇在竖中线左边写,写得短一些,最后一笔竖起笔位置要比撇高,落笔要比竖撇长,且写在竖中线的右侧。
足:小口写得“上宽下窄”且不压线,第四笔小竖压竖中线,且不要写得太长,第五笔小短横压横中线,长短不要超过口,第六笔撇从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陡一些,不要写平,有捺脚。
走:第一笔横短,第二笔竖压竖中线,是短竖,就写到横中线,第三笔横最长压横中线,第四笔小竖压竖中线,小横写得短一些,撇要出尖,捺要出脚。
12.雨点儿方:点压竖中线,横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斜,第三笔是横折钩,注意笔顺,横略往右下斜一点,不要太过,撇从竖中线起笔,与横、横折钩都挨着。
半:点撇冲里写,且不能碰竖中线;第三笔横最短,第四笔横压横中线最长,要写出长短变化;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起笔比点和撇的位置高。
巴:横折落在横中线,写得短一些,第二笔是竖压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要写得长一些,超过横折。
13.平平搭积木业:注意笔顺,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左边,第二笔是竖,写在竖中线右边,两条竖都不压线,且不能离得太远;第三笔点穿过横中线,且不碰上竖,第四笔撇,起笔比点高,碰上竖,最后一笔横最长。
本:前面的要求和“木”一样,最后一笔的小横写得短一些,不能碰上撇和捺。
平:第一笔横写得短一些,起笔位置稍高;第二笔点和第三笔撇不能碰上横和竖;第四笔横最长压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
书:第一笔横折折到横中线,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比横折长,折下来的部分写得短一些;第三笔竖压竖中线,且落笔比横折钩要低一些,最后一笔是点,点在横折的右上角,不能碰上横折。
16 小松鼠找花生生:撇穿过横中线,第二笔横压线写的稍微短一点,第三笔横最短,第四笔竖压竖中线,且起笔位置要高于第一笔撇,最后一笔横最长。
里:这个字的笔顺很重要,让孩子记住是“甲二里”,就是先写甲,再写下面的两横。
里的上半部分要写的上宽下窄,第一笔竖要往右下斜一点,落在横中线上,第二笔要提醒孩子是横折,不是横折钩,同样落在横中线上。
第三笔小横左右都不挨,第四笔横封口压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的竖要一笔写成压竖中线,超过横中线再往下写。
第六笔是小短横,和第四笔横口笔写得一样长短,最后一笔横最长。
果:笔顺和“里”字不同,前四笔都一样,不过整个字要往上移。
第五笔是长横压横中线,第六笔是竖压竖中线,撇和捺要打开,长度不能超过竖,两边要比第五笔横长出来。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几:第一笔竖撇写在竖中线左边不压线,第二笔横折弯钩紧贴在竖中线右侧,钩要往上钩。
用: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写在竖中线左边。
第二笔横折钩写在竖中线右边,长度和撇在一条线上,横折钩一定要写平,不要往上斜。
里面的两条小短横都是左右都不挨,且把横中线包在中间,不压线。
最后一笔竖压竖中线,长度要比撇和横折钩短。
鱼: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起笔要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