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简短文字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简短文字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古代的祭神活动。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娘娘嫦娥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十日一夜的药王救火大会,为了感谢夸父的努力救火,王母娘娘赐给他不死不朽的仙药。
不料一次她在月宫遇到当时燃烧不尽的大火,她担心火神会误伤凡人,于是毅然将仙药吞了下去,化身为嫦娥一下来到人间,并奔到月宫。
月宫幽圆的月亮对嫦娥显得更为美丽,她便把自己的仙药藏在了月下杏儿的树洞里。
二、嫦娥奔月后来,人们因此而认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是圆圆的,清澈澄澈的美丽异常,大家便以此为每年的固定节日,这就是传统的中秋节。
而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之一。
三、晚上赏月吃月饼中秋节的习俗有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在楼房高层的“月台”上,都会有人聚在一起赏月,相互祝福。
中秋节吃月饼也是一种传统,而月饼则因这个节日而广为流传,成为节日习俗。
四、个人观点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温馨和快乐。
通过传说和故事,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人们对神话的崇拜和向往,也更加懂得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与家人团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体验月饼带来的美味。
中秋节的传说和故事,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传统节日,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五、结语在这个中秋佳节,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与家人朋友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一个温馨美满的节日。
愿我们心中的月亮也能如嫦娥驻足,明亮而温暖。
学习过传说和故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热爱生活,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祝大家中秋快乐!这篇文章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通过深入剖析古代的月神娘娘嫦娥的传说,让读者更加了解中秋节的来源和传统意义。
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中秋节”、“嫦娥”、“月亮”等主题文字,加深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节日。
一、来历: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庇佑,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明亮的圆月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二、风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赏月。
当晚,家人团聚,一同赏月,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常被讲述。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主食是月饼。
月饼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祝福。
3. 点灯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风俗是点灯笼。
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花园里挂灯笼,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
特别是在公园或广场上还会举行灯笼展览,各种造型的灯笼争奇斗艳,壮观非常。
4.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季节,人们会在这时欣赏桂花的香气和美丽。
5. 祭拜家神: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为家中的神像或祖先设立祭拜台,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和祝福。
三、故事:1. 嫦娥奔月: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太阳,炎炎夏日使人们苦不堪言。
于是后羿英勇地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但他的举动引起了太阳神的愤怒,太阳神降下久旱。
后羿为了挽救百姓,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不死药。
但被嫉妒的弓箭手冯宣偷走,后羿只好把药丹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不忍看到百姓苦苦哀求,决定用这颗药丹消灭罪恶并拯救百姓。
她吞下了药丹后飞升至月宫,成为嫦娥仙子,并定居在月亮上守护着人间。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为了救世人们,这天以力大无穷、箭术精湛的他开始实施了射日计划。
后羿利用自己超人的力量,用绣线一箭射往天空的九个太阳,成功拯救了人类,太阴隐去九个太阳,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人们敬佩他的英勇事迹,将他的名字流传至今,中秋节也因之而更加庄重隆重。
以上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的简要介绍。
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美满的中秋节。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欢迎阅读。
(一)嫦娥奔月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
后羿想长生不老,从崑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售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月神生日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
月神是女性神,相传为日神的配偶神。
我国以嫦娥为月神,代表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优美的性格。
中秋节为月神生日,台湾并没有专祀月神的庙,都配祀在太阳公庙里。
台北市内湖太阳公庙,八月十五日信徒们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众:有在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就是所谓的「拜月」。
(三)土地公生日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里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作拐杖用,并祈求明年会存更好的收成。
(四)推翻元朝相传,元末,中原汉民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
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都挂起来,元人看了大吃一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
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大家一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推翻了。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经典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经典的神话传说中秋节是农历的⼋⽉⼗五,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包括嫦娥奔⽉、吴刚折桂、⽟兔捣药、⽉饼起义等。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1、嫦娥奔⽉嫦娥奔⽉: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宫的事情。
“嫦娥奔⽉”的神话源⾃古⼈对星⾠的崇拜,据现存⽂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等古书。
2、吴刚折桂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
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
天帝把这种永⽆休⽌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传说南天门的吴刚和⽉亮⾥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著与嫦娥相会,⽽疏于职守。
⽟皇⼤帝知道后,⼀⽓之下,就罚吴刚到⽉亮⾥去砍⼀棵叫⽉桂的⼤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这样,年复⼀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桂树。
⽽只有在每年⼋⽉⼗六那天,才有⼀⽚树叶从⽉亮上掉落地⾯上。
谁家最勤劳,⾦叶⼦就飘到谁家,那家就有⽆穷⽆尽的财富。
3、⽟兔捣药⽟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
见于汉乐府《董逃⾏》。
相传⽉亮之中有⼀只兔⼦,浑⾝洁⽩如⽟,所以称作"⽟兔"。
这种⽩兔拿着⽟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此等药丸可以长⽣成仙。
久⽽久之,⽟兔便成为⽉亮的代名词。
古时候,⽂⼈写诗作词,常常以⽟兔象征⽉亮,像⾟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兔表⽰⽉亮。
4、⽉饼起义中秋节吃⽉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量准备起义。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分严密,传递消息⼗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计策,命令属下将“⼋⽉⼗五夜起义”的纸条藏⼊饼⼦⾥⾯,再派⼈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五⽇晚上起义响应。
5、⽞宗故事《霓裳⽻⾐曲》描写唐⽞宗向往神仙⽽去⽉宫见到仙⼥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描绘虚⽆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形象,给⼈以⾝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中秋节的来历的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的故事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月光节”、“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其中的一些故事。
1. 后羿射日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有一把神弓,能够射中天上的九个太阳。
为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后羿一箭射下了八个太阳,只剩下了一个太阳照耀人间。
这样,人间才得以生存下来。
为了纪念后羿的功绩,人们便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月仪式,表达对他的敬意。
2. 嫦娥奔月
另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的传说是关于嫦娥的。
相传,古时候天宫里有十个太阳,烤焦了人间百姓的农田,因此天帝派神射手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后羿因此被尊为英雄,得到了不少好处。
但是,他嫉妒嫦娥美貌与天仙身份,因此将不朽药丸藏在家里。
嫦娥想得到不朽药丸,因此不小心吃了药丸,便飞到了月亮上。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便在中秋节这一天放空灯笼,希望嫦娥能够看到他们的祝福。
3. 月宫玉兔
另一个传说是关于月宫玉兔的。
相传,月宫里住着玉皇大帝、嫦娥和玉兔三位仙人。
玉兔是嫦娥的宠物,喜欢吃桂花。
因此,人们在中秋节会吃月饼,象征着月宫里的玉兔吃桂花。
以上这些传说都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的一部分。
无论哪个版本的故事,中秋节都是一个表达团圆、感恩、祈愿的节日,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温馨。
八月十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导语】⼋⽉⼗五的中秋节是⼀个很美满的节⽇,在这⼀天,⼤家都团团圆圆的,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吗?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中秋节频道!1.⼋⽉⼗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1、中秋节由古代祭⽉慢慢演变⽽来。
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分别是孟⽉、仲⽉、季⽉。
农历⼋⽉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个⽉,所以被称为“仲秋”,⽽农历⼋⽉⼗五正好是秋季的⼀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最初这⼀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的节⽇,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2、中秋节由嫦娥奔⽉的故事演变⽽来。
这个故事最⼴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的妻⼦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在⼋⽉⼗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亮去了。
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天,都会在园⼦⾥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3、中秋节由祭祀⼟地神演变⽽来。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关重要,所以⼈们经常祭祀⼟地。
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地神,农历⼋⽉⼗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2.⼋⽉⼗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1、吴刚伐桂 ⽉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阳杂俎》前集卷⼀《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桂⾼五百丈,下有⼀⼈常斫之,树创随合。
⼈姓吴名刚,西河⼈,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就把他发配到⽉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桂。
⽉桂⾼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这种永⽆休⽌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李⽩诗中有“欲斫⽉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2、嫦娥奔⽉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宫。
但琼楼⽟宇,⾼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正是她倍感孤寂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圆之候,你⽤⾯粉作丸,团如圆⽉形状,放在屋⼦的西北⽅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精选6篇)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精选6篇)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篇1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期几乎与春节同样重要。
中秋节有很多传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有几个故事。
一是嫦娥奔月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人间民不聊生。
这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年轻人出现了,他登上昆仑山的顶峰,张弓搭箭,嗖嗖嗖射落了九个太阳,大地于是变得凉爽,草木开始生长,牲畜也开始繁衍,百姓们不再饱受炎热之苦。
后羿为百姓立了大功劳,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都慕名前来投师学艺,有一个名叫蓬蒙的心术不正的人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遇见了西天的王母娘娘,王母为感激后羿为百姓作出的贡献,赐给后羿两颗药丸,并告诉他服用以后可以得道成仙。
后羿不愿独自成仙,便将王母所赐仙药交由美貌的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将药放进了百宝箱,岂料这件事被蓬蒙知道了,就乘后羿率众打猎时,称病在家,持剑闯入后羿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誓死不给,危急之下拿出仙药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后,身体变得极其轻盈,慢慢地飘向了天空。
后羿预感到嫦娥有危险,于是在打猎途中匆匆赶回家。
赶到的时候,嫦娥已经飘出了窗口,后羿只来得及扯下了嫦娥的一段衣袖,眼睁睁地看着嫦娥飞向空中,飞离了他和故土,飞到了月亮之上。
嫦娥奔月那天刚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后羿都遥遥望着月亮,回忆与嫦娥生活的点点滴滴。
百姓们为嫦娥保护仙药以及后羿的深情所感,每年的八月十五也都在家中摆上瓜果遥拜嫦娥,渐渐形成过中秋节的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篇2早在中秋节的前一个月,各式各样的月饼就纷纷上市了,人们很早就准备好了供节日享用的食品。
节日是从下午的设宴聚餐真正开始。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最精致高雅、隆重的,当属宫廷宴席。
八月十五这天,上到天子,下到百姓,无一例外地要全家团坐在一起,用餐赏月。
明代的宫廷,在八月十五这天,最流行吃螃蟹,人们认为八月十五前后的螃蟹又大又好,是食用的时间,因此中秋这天,大家围坐在蒸熟的螃蟹周围,一边聊天,一边用餐。
中秋节的由来简单
中秋节的由来简单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农历八月十五的固定节日。
它既有来自古代的传承,也有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节日。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上天照耀大地。
后羿是一个英勇善良的人,他面对酷热的天气和干旱的土地,决定射下九个太阳,保护人们的生活。
他成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但这样做却引来了天帝的愤怒。
天帝赐予后羿一种神奇的不死药,但是这种药只能供给一个人食用。
后羿把不死药交给了他的妻子嫦娥,但是一个坏人名叫丞相夫差,偷偷地来找嫦娥要药。
为了保护不死药不落入坏人的手中,嫦娥偷偷吃下了药。
她吃下药以后,变成了个轻盈美丽的仙女,并飞到了月亮上。
嫦娥成了人们在中秋节赏月时仰望的对象。
二、古代的月饼和团圆习俗除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团圆节日。
相传在古代中国,中秋节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感谢月神的节日。
人们习惯在这一天赏月、品尝月饼,并与亲人团聚。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的制作历史悠久。
最早的月饼用馅料和玉米面做成,后来演变成了皮薄馅大的传统款式。
如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月饼,比如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
无论形状还是口味,月饼都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在中秋节的晚上,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赏月、品尝月饼。
有时,人们还会编织五彩纸灯,赏灯增添节日的氛围。
这种团圆的习俗体现了中秋节的核心价值观念,即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三、中秋节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许多东亚国家也得以庆祝和传承。
传统的庆祝方式仍然存在,但也融合了现代的元素。
例如,中秋节的诗歌朗诵和戏剧演出仍然是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
此外,中秋节的烟花表演和舞龙舞狮等民间活动也十分受欢迎。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视频,与远方的亲友共同观赏月亮,传递节日的祝福。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1. 来历一: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
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
这一天最初是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中秋节。
2. 来历二: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得到了一个成仙的药。
他的妻子嫦娥在八月十五这天吃了仙药,然后飞到了月亮。
后羿对嫦娥深感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摆上嫦娥最爱的食物。
3. 来历三:与祭祀土地神有关。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成与土地神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基于上述内容和之前的结构,我为你重新撰写了一篇文章:---中秋节:古老传说与现代庆祝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是华人社区中的重要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明亮的满月高悬在夜空,家家户户都会团聚一堂,庆祝这个古老的节日。
但你知道中秋节是如何起源的吗?又有哪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呢?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崇拜。
在那个时候,月亮被认为可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月神的庇佑。
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的传说与中秋节的起源有关:1. 祭月传统:古代的帝王会在这一天祭拜月神,祈求国泰民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也被普通百姓所采纳,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2. 嫦娥奔月: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中秋传说。
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了月亮,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她的丈夫后羿每年都会在这一天摆上香案,祭拜嫦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祭祀土地神:在农耕社会,人们会在中秋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
中秋节的风俗1. 赏月:在中秋之夜,人们会走出家门,仰望那轮明亮的满月,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它的圆形代表了团圆和完整。
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你知道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中秋节传说故事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及历史典故
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及历史典故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为喜爱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品尝月饼、赏月、赛诗等。
而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和历史典故更是增添了这个节日的神秘和魅力。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最为人所熟知的传说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后羿这位英勇的射手挺身而出,用神箭将九个太阳射下,使得人们重获太阳的光明。
为了感谢后羿的英勇行为,天后赐予他一颗不死之药。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被一群贪婪的人所觊觎。
为了保护不死之药,嫦娥决定吞下药丸,飞上月亮。
从此,嫦娥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就能看到她在月亮上翩翩起舞。
这个传说不仅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象征着团圆和爱情的力量。
二、吴刚和玉兔的故事除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吴刚和玉兔的故事。
相传,吴刚是一个木匠,他因为砍倒了一棵不朽的仙桂树,被贬到了月亮上。
在月亮上,吴刚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唯一伴侣就是一个叫玉兔的仙兽。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都能看到月亮上的吴刚和玉兔,他们一起采摘仙桂树的果实,希望能够重获自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就会失去更多。
三、中秋节的历史典故中秋节的历史典故也是丰富多彩的。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周朝时,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向月亮祭拜,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而在唐朝时期,中秋节被正式定为国家的节日,皇帝会在这一天亲自主持祭月仪式,并举行盛大的宴会。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统也逐渐形成,如赏月、吃月饼等。
在宋朝时期,中秋节更成为了一个团圆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至今,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总之,中秋节的民俗传说和历史典故丰富多样,它们不仅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象征着团圆和爱情的力量。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一):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大家明白,咱们中国有两大团圆的日子,一个是春节,另一个就是中秋节了。
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
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想必大家也有听说过,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嫦娥奔月了。
嫦娥吃了不死药飞上了月亮,她的丈夫后裔为了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祈求吉祥平安。
由此,中秋节的习俗就延续下来啦!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中秋节也是回家与家人团圆的日子,毕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不管多远,如果有时间都会尽量赶回去跟家人一齐过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那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中秋节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以月饼、赏月、团圆等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文化对家庭、团体、人际关系、自然和宇宙的认识与体验。
在这个节日里,感恩、祈愿、问候以及欢乐、欣赏、品尝都成为普遍的习俗,蕴含了无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一、来历传说中秋节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秋季祭祀。
秋分之后,天气渐凉,万物开始凋零,同时,夜晚的月亮也逐渐圆满。
古人认为,这是子母乐天、阴阳合和的象征,同时也是祭祀祖先、感恩自然、祈求富贵昌盛的时刻。
因此,他们会选择这个时期,举行盛大的祭月仪式,以此向天地神明和祖先致敬,同时也希望能够抵御疫病、灾祸和饥荒。
另外,从传说中来看,中秋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首先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据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出现在天空,照得人们无法生存。
传说中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此时,王母娘娘给后羿赠送了不死药,并叮嘱他不要将药给任何人。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吞了药,后变成了月亮上的仙女。
后羿每年在中秋节向月亮烧香,希望能够与妻子团聚。
其次是禹抑九州,平息洪水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浩劫。
此时,禹国时上位,他利用智慧和勇气,深入洪水之中,抑制水患,最终使洪水平息,救了大批灾民。
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人们在每年中秋节用圆饼象征着禹建功的九州地图。
还有一种关于中秋节成为团圆节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天官赐福,赐给人们一种特别的粽子,谁能够拆开粽子,就能实现愿望。
然而,粽子是圆的,人们无法拆开,只好在月下团圆,共享美食。
从此,中秋节成为了团圆的节日。
以上传说与中秋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中秋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节日氛围。
二、习俗传统1. 赏月中秋节与月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月亮为人们展现了宇宙之秀、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的浓郁内涵,也成为了中秋节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人们在团月之时庆祝的一种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与家人团圆、赏月并欣赏月饼的传统盛会。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传说。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但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拯救人民,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世界恢复宁静。
然而,后羿之妻嫦娥无意间误饮了仙药,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每年在这个时候拜月,并将这个习俗传承下来,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在这天通常会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的圆形代表着团圆,所以赏月也象征着亲人团聚的愿望。
2. 吃月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赠送和品尝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其制作过程繁琐,口感丰富多样。
里面的馅料有豆沙、莲蓉、红豆等多种口味。
传统的月饼上还会印上花纹,如兔子、莲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3. 赏花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城市,中秋节还有赏花灯的习俗。
人们会沿街散步,欣赏五彩缤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如龙、凤、兔子等,灯光明亮,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4. 玩游戏:中秋节也是家庭聚会的时候,人们会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
其中最流行的游戏是“猜灯谜”。
人们在花灯下贴上谜语,其他人则猜谜语的答案,猜对了可以获得小奖品。
5. 龙舟竞渡: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活动,那就是龙舟竞渡。
人们组成龙舟队,在河流或湖泊中竞渡划船比赛,船上的队员有节奏地划着船桨,船尾有人敲鼓助威,气氛热烈而喜庆。
三、结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瑰宝,是人们表达思念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共同感受团圆和温馨。
无论身在何方,中秋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节日,一个可以与亲人团聚、祈福家庭和美好未来的时刻。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每年的9月中下旬)庆祝,这一天也被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
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祭文化,因其与月亮有关,被称为“月神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和解释。
下面就介绍其中最为广为流传的一些故事:1. 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代有位名叫后羿的射箭高手,他从十个太阳中射下九个,因此获得了世人的敬仰和奖赏。
但是,他的行为也引起了天帝的不满,后羿因而被迫逃到蟠桃园并躲藏在那里。
后羿的妻子嫦娥在他收到天神药丸后,误服了其中一粒,从此飞升到了月宫。
每到中秋之夜,人们都可以看到明亮的圆月,这被认为是嫦娥在月宫中度过的日子。
2. 祭月传说传说,夏商时期,有一位名叫“百里奚”的卫国官员,他认为月亮可以代表天体之一,而天体则被认为是诸神之一。
于是他发起了一场盛大的祭月活动。
为了表达对神的敬意,人们会在树下放置供品(包括蜜桃、柿子、白玉等)。
3. 伐桂传说据说,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韩愈的诗人,他在中秋时节发现桂花树开了花,但由于树太高,花竟然一直开着没有落下来。
于是他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些故事是中秋节起源的几个主要版本。
无论哪个版本,中秋节的核心概念——团聚和感恩——始终没有改变。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赏月、打算子等。
此外,中秋节也被认为是一种家庭节日和民族情感的象征。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华人社区都会在中秋节期间举行各种文化活动,例如迎月会、猜灯谜和舞狮子等传统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为华人社区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加强团结的平台。
总之,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其丰富的传说故事和传统活动,既富有艺术性,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无论你是在祭月、赏月,还是在品尝月饼和和亲朋好友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它都体现了团结、感恩与美好愿望的核心价值。
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
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农历中秋月最圆的时候。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与故事。
本文将带你一起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帝王统治时代。
相传在夏朝末年,帝王被推翻,一位聪明而勇敢的年轻人名叫后羿,以神奇的弓箭技巧击败了九条凶恶的咸阳翁,拯救了人民和神灵。
为了纪念这一伟业,人们从此开始在月亮最圆的时候举行祭拜仪式,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传说一:嫦娥奔月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就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
这使得人民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困扰,庄子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
为了表彰庄子的贡献,国王赐予他一种叫做“长生不老药”的神奇药物。
庄子并没有立刻服下这枚药丸,而是将药物隐藏在自己的家中。
庄子的妻子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人,她叫做嫦娥。
有一天,嫦娥发现了庄子藏在家中的药丸。
出于好奇和渴望永生的心态,嫦娥偷偷地将药丸吞下了肚子。
她的身体开始变得轻盈,并最终飞向了天空,登上了月亮。
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人们会仰望天空,欣赏月亮,并怀念嫦娥的美丽和善良。
他们还会吃月饼,这种圆形的糕点代表着团圆和美满的寓意。
传说二:吴刚砍桂另一个中秋节的传说是关于吴刚砍桂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位农夫叫吴刚,他种植了一棵神奇的桂树。
这棵桂树一年四季都会开花,带来了水果和令人陶醉的香气。
然而,这棵桂树的美丽引起了仙女王母娘娘的嫉妒。
她派来了天神,将吴刚变成了一只兔子,并将他困在了月亮上。
吴刚在月亮间永远奋力地砍伐桂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返人间与家人团聚。
这就是为什么中秋节时,人们一边仰望月亮,一边赞美吴刚的传说。
总结:中秋节是一个充满传说和神话的节日,这些故事传承至今,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团圆、美满和勇气的向往。
无论是嫦娥奔月还是吴刚砍桂,这些传说都象征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情感寄托。
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秋节都是一个让人们相聚共度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月圆节、团圆节、追月节等。
中秋节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和故事,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传说一:“嫦娥奔月”相传上古时期,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人们所传颂的神话传说之一。
后羿是上古时期著名的射箭高手,他驾着九个太阳照亮天空,为人民带来了灾难与痛苦。
为了解救人民,后羿决定射下九个太阳。
他花费巨大功力射下了八个太阳,保住了人人平安。
为了纪念这段传奇,人们开始庆祝中秋节,并敬仰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
据传说,嫦娥因误食灵药,神途突破,后遗憾升天,现居月宫。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便能看到圆圆的月亮中,传说中嫦娥的影像。
并开始欣赏月亮,称之为“赏月”。
传说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中,相爱的孟姜女和丈夫巨石相隔,在孟姜女百般哀求下,大禹在秦州修长城将两人分隔开,各自孤独地生活。
传说,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孟姜女会来到长城边,哭诉自己失去爱情的悲痛和不公。
她的眼泪和哭声融入了大地,熬成了日后峰峦起伏的群山和奔腾不息的黄河。
人们看到长城之内突然明灭起伏的灯火——那是孟姜女的眼泪化作的烛灯,让人们对爱情和家族之间的强烈感情充满了深深的思考。
传说三:“吴刚奔月”《史记》中记载:吴刚是汉文帝时期的名士,为了得到长生不死的秘方,他常年信仰银石。
一年中秋之夜,他在郊外燃起火炉,挖出了满地的银石汞齐铸成的灯盆。
这时天降嫦娥,手捧仙药,吴刚生怖,拜嫦娥为师,拒绝回家。
嫦娥则将他送上月球,当他生起移月之意时,以树为柢,以银兔为力,建造木屋以安居。
自此,吴刚岁岁在月饼中享受天宫养生,守树等待着归家的日子。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和故事,闪耀着历史和民俗文化之光。
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趋向和谐和睦的美好诉求。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可以留情别岸,畅想家园,期盼温暖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推荐文章
2022中秋节的来历传说热度:中秋节过节的来历热度:中秋节拜月的来历及讲究步骤热度:中秋节月饼的来历及寓意热度:中秋节的由来简短_中秋节来历简单介绍热度: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供大家阅读参考。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正中,所以称中秋,所以这是中秋节的来历素因之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日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一说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播种时祭土地神,祈求丰收——叫“春祈”(春祀);八月中旬稻子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叫“秋报”(秋祀)。
嫦娥奔月
我国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在嫦娥奔月这一传说上。
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上就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
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
西汉名籍《淮南子·览冥篇》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灵药,被嫦娥偷吃,就直奔月亮而去,但只身独往,难免冷清。
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大概是为了惩罚嫦娥的私奔,在其专著《灵宪》中说,超群绝世的嫦娥到了月亮就变成丑陋的蟾蜍——癞蛤蟆,并被罚在月宫中捣药。
但是,蟾蜍的丑恶形象和美丽的月亮毕竟难以协调,在民间,人们慢慢地为奔月的嫦娥恢复了原来的玉貌仙姿。
六朝以后,嫦娥又变成了美女,孤栖月宫,非常寂寞。
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从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赏月改为祭月,盼嫦娥回归人间。
为使她在月宫不感寂寞,人们又逐渐创造了月中有白兔和桂树的故事,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进一步演绎出吴刚伐桂的神话。
传说月中桂树高500丈,玉帝令西河仙人吴刚伐桂,可桂树有特异功能,随砍随合,所以,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到了宋代,中秋节习染成风,赏月、玩月更加热闹、普遍。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京师祭月,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在夜半之时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蟾宫折桂,喻科场得意)……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两三千年,添枝加叶,越来越完整、完美,它揭示了月宫之谜,包容着人类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同时也反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强烈愿望。
月亮,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虽然不是中秋诗词,但集中运用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人物,抒写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赞颂。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飓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你看,当烈士的忠魂上天,月中仙人吴刚赶忙捧出桂花酒慰问,寂寞的嫦娥舒展长袖跳起欢迎的舞蹈,引得月宫仙女翩翩起舞,以至于“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场面浩大,感人至深。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日: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杭州西湖水月亭有一副佳联云: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像力。
重庆巫峡瑶台山上有一副妙联这样写道: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有联云: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上的对联也颇有趣: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
“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1、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
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3、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