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论文

合集下载

美育中国化论文:儒学对美育中国化的作用思考

美育中国化论文:儒学对美育中国化的作用思考

美育中国化论文:儒学对美育中国化的作用思考六艺中指涉“美”的范畴的也仅仅“乐、书”而已。

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我们所说的“美育”实际上就是指音乐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注重的就是这样一种以礼乐和诗教培养君子的美育观。

而这中美育观又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密不可分。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对道德熏陶的作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人格培养要从诗歌的熏陶开始,立足于礼教,完成于乐教。

而乐又与礼互为表里,所以孔子更注视乐教的重要作用,他本人也擅长器乐演唱以及音乐鉴赏。

君子人格的形成和实现在于对音乐的把握和领悟。

孔子对乐的重视,源于他对“仁”这个儒学核心价值的深切认知。

他对礼乐的教化功能实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反思,他十分崇尚先古帝王利用诗教和礼乐教化达到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做法,那是他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这是对诗教的认同;“行夏之时,乘殷之路,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

”礼乐不但能够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更是巩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基础,至此礼乐具有了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

“天人合一”是儒学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

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必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常为后人津津乐道。

有一次,孔子问弟子子路、曾皙(名点)等四位弟子的志向。

子路师兄弟均表示愿意从政治民,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只有曾点的志向有些例外:“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对此却极为赞赏,曰:“吾与点也。

”曾点所描述的这样一种随心所欲,自由闲适的生活画面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达到美与善的统一。

而这种在审美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就是美育所要达到的无关利害的澄明境界。

儒学复兴论文

儒学复兴论文

儒学复兴论文摘要:如今,随着国外一座座孔子学院的建立,有些人自豪地以为我们成了文化大国,以为我们的儒家文化得到了复兴。

但事实并非如此,回顾历史,儒学的命运可谓是起伏颇多,衰败或是兴荣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如今,在和平年代,儒学可以放弃历史赋予它的政治意义,单纯的发展学术本身,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不是营造一些复兴假象。

儒学复兴,任重道远。

关键词:儒学;复兴;新儒学;新轴心时代一、为儒学正名——儒学在新世纪的重新定位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口号的提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气象。

尤其是在广大老百姓参与最广的文化建设方面,又一股“国学热”的浪潮开始了。

而儒学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掀起了复兴的热潮。

儒学是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也迈上复兴之路,儒学已经有了新的定位,其国家意识形态性质已经变淡,而儒学固有的那种伦理道德思想特质以及传统精神的基本内涵带来的社会功能愈加凸显,在精神之根柢处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

文化支撑发展,而儒学又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根,国家的复兴依靠外来文化是远远不够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儒学的恢复与发展可谓是势在必行。

但是,以身边的朋友为例,一说到儒学通常的反映是对之嗤之以鼻,认为儒学就是几千年以前以孔子为核心的古人的思想,以及其后世世代代尊崇孔孟之人所做的一些研究等等。

作为一名浅资历的儒学学习者,笔者也曾试着想要为儒学正名,消除大家对儒学的误解,奈何自己的一知半解常常会被朋友问倒,在自责与懊恼之余,我也深深感受到儒学复兴之难。

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儒学的复兴几乎不再可能。

因为儒学产生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奴隶至封建社会早已一去不再复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只是需要儒学在行为方式和学术研究层面上的复兴。

在这两方面具体该如何发展,后文仍有论述,这里只需指出,学术研究层面的复兴主要依靠群体就是儒学的爱好者以及研究者,而数量最广的普通群众只要能做到行为方式上,即主要是指那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以及文明礼仪的“复兴”,那么,儒学的复兴就已经成功了一多半了。

儒家思想论文模板(10篇)

儒家思想论文模板(10篇)

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的产生,都是基于解决现实中其中一种问题的需要。

孔、孟、荀生当春秋战国之乱世,运用自己的学说帮助明君圣主结束各国纷争、建立有序社会,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也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和基础。

这样,便有了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内在逻辑的一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元素:建立一个符合理想的社会。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类似周朝制度的社会:“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王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仁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可以称之为“政教之极”:“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诚能而后敢受职。

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

夫是之谓政教之极。

”(《荀子·君道》)从上可见,孔、孟、荀对理想社会的具体描述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社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教化盛行,人人道德高尚。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孔、孟、荀追求的理想社会称之为道德社会。

那么,这种理想的道德社会如何才能成为现实呢?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由此往下推衍。

对于这个问题,孔、孟、荀的共同回答是:实行德治!孔子率先提出了他的德治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孟子亦在其《孟子》一书的开篇中亮明自己的德治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并在《公孙丑上》中继续阐发这一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荀子把德治进一步发展为礼治:“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正错之而莫之能诬也”。

(《荀子·王霸》)以礼治国是荀子的治国之道的一大特色,但在先秦儒学那里,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所以,礼治的实质仍是德治。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论文(共2篇)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论文(共2篇)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别是儒家的伦理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掘和发扬儒家思想(特别是其教育思想和德育方法论),并将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的土壤之上。

可见,在现阶段研究儒家思想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1、脱离实际脱离生活。

由于特殊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强调阶级教育、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正在长知识的生命个体,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育人具有完善的人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一个青年应该具有的活力与生机。

而现实的情况是,只注重学生记住了多少党的指示、方针政策,而不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导致学生一提思想政治课就打不起精神,甚至反感思想政治教育课。

由于学习成绩下滑而酿就的杀亲惨剧不断;由于金钱权欲的诱惑而致使高级干部纷纷下马;由于纠纷而造成命案连连.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在现代已呈“半休克”状态!由此可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要求,必须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彻底反思并做出改革。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使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实现真正的价值就必须将之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这是时代的呼唤!2、教育模式僵化。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先生认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僵化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存在问题。

家长们的思想观念则助长和强化了学生身上的问题。

高二有关儒家思想的作文5篇

高二有关儒家思想的作文5篇

高二有关儒家思想的作文5篇高二有关儒家思想的作文1儒家文化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思想文化,是现今扔在推崇的文化之一。

古代文人,孔子一手创办了儒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儒家文化中写道“约之以礼”“以德服人”等名句,有人曾问道:“这样做的话,会不会连公交都挤不上去?但我觉得,不会。

儒家文化是我们所推崇的,俗话说“用之于民,亲之于民。

”儒家文化里的一些道理与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所联系,它规范我们的行为处事,一言一行,值得我们去借鉴。

在生活中,有人对儒家文化存在着疑问,如果遵守儒家文化里的规则,那么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呢?但我认为不会。

还记得儒家文化中“约之以礼”,把自己约束在礼仪之中。

礼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文化教养,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国家所推崇的文化之一,我们应该去执行,在社会中传递。

公交车上亦是如此,做到让儿童,老人,孕妇和有需要的人坐。

发出善心,助人为乐,伸出援手,让有需要的人感到社会之爱,感到社会所散发的温暖,以爱来温暖人心。

俗话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果人人做到这样,那么我相信社会将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社会中也发生过“约之以礼”的事件。

在某报纸中,一幅图片展现在我眼前,图片中是两辆车互不相让,弄得道路堵塞,图二是一辆车先让别的车过,自己再过,道路顺畅。

这两张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与他人互不相让时,那么结果便会是两败俱伤,既伤了别人,又伤了自己;但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人退让,先礼让另一个人,自己再做要做的事,这样一来,两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形成和谐的画面。

有人曾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这么做,那么这个社会是如此安宁和谐啊!所以说,我支持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更是一个人品德与素质教养的体现!儒家文化虽然高深,但也平易近人。

让我们一起学习儒家文化,把文化弘扬出去,同时在社会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局面,传递正能量,让爱温暖人心,让“礼”与我们共存!高二有关儒家思想的作文2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成就不依赖于谁的认可和肯定,全面否定孔学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

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只不过,对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影响的自觉程度及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这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情况。

不过,如果对儒道佛的认识和评价出现太大的差异,乃至截然的对立,则多少有点不正常了。

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存在着。

这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一种起码的共识。

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反思。

同时也表明,从不同角度对儒道佛加以探讨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通过这种探讨,或许可以而形成某种基本的共识。

基于此,本文尝试阐述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权作抛砖引玉而已。

(一)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探讨儒道佛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儒学或儒教的性质问题,究竟是人文学说还是一种宗教学说?由此涉及第二个问题,即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之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国教?学界提出“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这三个名词,旨在说明这两个问题。

按学界以往的主流看法,儒学不是宗教,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所谓“国教”的现象。

但目前学界看法有了变化,他们分别用不同名称来说明中国历史上土生土长的国教的存在,或用“儒教”[①],或用“天祖教”[②],或用“传统宗法性宗教”(或宗法性传统宗教)[③]。

其中,儒教问题是近期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学界大致存在如下几种观点:1、儒学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宗教;2、儒学不是儒教,但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种宗教性质的儒教;3、历史上所谓“儒教”,指的是教化之义,而不是宗教含义。

因此,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人文学说;4、儒学虽然是一种人文学说,但具有深刻的宗教性;5、儒学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

对于学界存在的这些争议,张岱年先生总结得好,他说:“对于宗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10篇(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10篇(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10篇(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五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首先,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规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

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形成于封建社会,生产力条件低下,因而儒家思想所携带的小农意识、官僚意识以及宗法意识都极为浓厚。

例如,儒家思想对于传统及内倾心理过于注重,从这一点来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利影响,极容易造成教条主义以及独断论调的产生;不仅如此,儒家思想“重实践,轻理论”“多证悟,缺逻辑”的特点也极易造成经验主义的产生。

这些必然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阻碍。

不仅如此,在依据两点论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重点论,否则就无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使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儒家倡导“以和为贵”,提倡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提倡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保持道德与功利的和谐统一;法家倡导在统一的格局内实现社会和睦;兵家有“先和而造大势”“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之说;不仅如此,由此可见,坚持和谐思想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发展走向。

为此,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保证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方向的正确性。

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受文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进行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动力。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篇一《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一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论语》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

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

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

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在学习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待孔子刚步入成人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

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论文1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论文1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论文1500字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髓。

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

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

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

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我们应该看到,儒释道三家在长期的争合间,这三个文化流派相辅相成,相互吸纳与借鉴,呈多元互补的态势,是人类多元文化并存的一个楷模。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

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

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

儒学儒商新论文

儒学儒商新论文

儒学与儒商新论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摘要有知识,有道德,有贡献的商人谓之“儒商”。

儒商作为儒学文化的独特实践,起始于先秦,发迹于子贡儒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儒商文化是全体华人共同的财富。

儒商文化体现的是“仁义礼智”的儒家思想,遵循的是“经世致用”的不懈追求,施行的是“德利并举”的和谐之道。

从古至今,优秀的儒商层出不穷,他们促成了义利合一的良性商业竞争模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儒商诚信利益竞争大学生一、先哲的儒家商经1.中华儒商鼻祖——子贡的商业头脑说到儒商,起源便在中国。

而中华儒商的鼻祖,推本溯源,当是孔子高徒子贡。

子贡(公元前520—前456年),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

子贡出生于商业世家,经常跟孔子周游列国,得以开拓视野,因此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2.富而有仁《吕氏春秋》记述了子贡自己出巨资赎回鲁国奴隶的善举:那时候鲁国的穷困老百姓,有的被卖到别国当奴隶。

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均为奴的鲁国人赎回来,政府给报销赎金。

子贡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一个鲁国奴隶,便花钱把这人赎了出来,但却不去政府领赎金。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虽做买卖,却不忘儒家学说,时时刻刻把为人的准则——“仁”作为自己的信条,以一颗仁爱的心对待世人。

把金钱、财富当做“一种行善的工具”而去追求,是人生中一种美好、高尚的思想境界。

子贡就做到了,他利用他富有金钱这样一个优势去拯救了一个人的命运,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儒商应该具有的“富而有仁”的优良品质。

试想一下,如果当今社会多一些像子贡一样富有、行善有仁的富人,那么社会风气必然更加淳化。

3.诚信机变当吴越大军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以御寒,使丝棉紧缺价格走高。

擅长机变的子贡便抓住商机,从各国收购丝棉到吴国贩卖,供不应求的市场让他捞得“第一桶金”。

后来为追忆先师,子贡用木头雕刻出孔子像,前来祭拜的将相诸侯见状都想拥有一个作纪念,子贡又从中看到无限商机,招募工匠大批生产孔子雕像,又大赚了一把。

中华名家选讲论文(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负面影响)

中华名家选讲论文(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负面影响)

1.举例说明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儒释道合流的注释思想皇侃的《论语义疏》继承了汉儒的章句训诂之学和纲常孝道思想,并同时受到佛学理论的影响,在皇侃的经学思想中,某些经典性的汉代思想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如:三纲五常、孝道、阴阳五行的术数理论等.汉代“以孝治天下”,极力推重孝道观念的教化作用,以至于帝号之中皆加“孝”字,设“孝廉”一职选任人才。

对孝道的重视,在皇疏中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每至与“孝”有关之处,皇侃必大加发挥,梁武帝时期,是南朝佛教的全盛时代,兰若众多,规模宏大;法会常设,上至帝王公卿名士,下至黎民百姓,崇信佛教蔚然成风。

早在西晋,中国佛教就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般若学,为玄风推波助澜;进入南朝后,佛学的热点又转向涅盘学,从而使佛教独立地走向中国的理论舞台。

在这种形势下,皇侃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学的影响。

在《论语集解义疏》中,多处可见佛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皇侃在该书序将《论语》一书的性质定义为“应机作教”,他说:夫圣人应世,事迹多端,随感而起,故为教不一。

或负扆御众,服龙衮于庙堂之上;或南面聚徒,衣缝掖于黉校之中。

……然此书之体,适会多途,皆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准,或与时君抗厉,或共弟子抑扬,或自显示物,或混迹齐凡;问同答异,言近意深,《诗》、《书》互错综,典诰相纷纭。

义既不定于一方,名故难求乎诸类,因题“论语”两字,以为此书之名也.皇侃则反其道而行之,以佛学概念义理解说《论语》,皇疏在释《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时,全面论述了玄学的性情论.在上文中,引老子之言阐释儒家的人性论,稀释了儒家思想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关于人性论的理论思辨水平。

性无善无恶,情有善恶,也就是说,性情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无、动静之间的关系。

2.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呢实际,论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负面影响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学的发展历程论文

儒学的发展历程论文

儒学的发展历程论文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体系,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发展,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和文化。

本文将从儒学的起源、春秋时期的儒学、战国时期的儒学衰落、汉代的儒学复兴以及儒学的经典化等角度论述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奠基人是孔子。

孔子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学说重在道德伦理和政治理论,并提倡君主制度下的仁义道德。

孔子的学说形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奠定了儒学的基础。

到了春秋时期,儒学取代了周朝的周易思想,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

同时,孟子也开始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性得到充分发展。

他的学说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公正,并强调仁爱和仁义的培养。

然而,儒学的影响开始衰退于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并存。

墨子的墨学、老子的道家思想等逐渐与儒学相提并论。

儒学在当时受到了来自其他学派的压力,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然而,儒学在汉代得到了复兴。

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并在国家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儒学派的代表人物郑玄对儒学经典进行了注解和解释,使儒学的经典化深入人心。

同时,另一位重要的学者刘向编纂了《新序》和《旧序》等儒学经典。

儒学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学派。

儒学的经典不断丰富,学者们注重对经典的解读和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例如,程颢和程颐提出了“理学”,强调理性和道德的统一。

朱熹则提出了“心学”,强调心性修养和人的内在道德。

综上所述,儒学发展经历了起源、兴盛、衰落和复兴的过程。

儒学的经典化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之一,深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

儒学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天人合一、君臣父子之道等观念仍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

儒学的发展历程论文

儒学的发展历程论文

儒学的发展历程论文
儒学发展历程始于先秦时代,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儒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先秦时代、汉代、宋明清时代三个阶段,分别从儒家思想、儒家经典及学术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先秦时代是儒学发展的起始阶段,此时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家有孔子和孟子。

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核心观念,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主张仁爱和礼仪。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人性善良和君子理想。

此时的儒学经典主要是《论语》和《孟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代是儒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汉武帝时,将儒学定为国家的官方学说,大力推崇儒学。

此时儒学家郑康成立了新学派,提出了以经学为中心的儒家学术体系,并创立了经义学。

新学派对后世儒学影响巨大,至明清时期仍然有着重要地位。

同时,刘向编纂了汉代儒学的经典《文选》,对儒学经典的传承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宋明清时代是中国儒学的后继发展阶段。

宋代的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注重经典研究和思想体系的建立。

程颢和朱熹是代表性的理学家,他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和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的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观念,强调个体内心的直觉和道德追求。

清代的张载则注重实践和生活方式,提出了“格物
致知”的思想,强调知行合一。

这些学派和思想都在不同程度
上影响儒学的发展和传承。

综上所述,儒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先秦时代、汉代、宋明清时代三个重要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儒学家和学派发扬儒家思想,创作儒家经典,并对后世儒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儒学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为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学“外王”论文

儒学“外王”论文

儒学“外王”探究一、“内圣”为何未能“外王”。

据历史学家统计,自秦至清,前后计17个皇帝(同时并立的不在内),不仅达到“内圣外王”这样高标准者没有几个,即使等而下之,将那些相对而言比较有德行、有作为的君主算在内,也不超过20,总共统治不过四、五百年。

严复早就指出,三代以来,“君为圣明”者,仅汉武帝、汉光武、唐太宗数人而已。

然儒家二千多年以来所提倡的“内圣为何未能而外王”?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主要缺陷是泛道德主义,把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迷信道德至上、教化万能,力图以道德立国,建设一种道德自律型政治。

诚然,伦理与政治、内圣与外王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文明的政治必定是讲道德的政治。

然而,政治与伦理毕竟不完全是一个东西,原则上不应混同。

政治倘不能脱离道德,或将政治统摄于道德之下,就会阻滞政治文明的进步。

这是因为:(1)二者的内涵和职能不同。

所谓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本阶级和本统治集团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而结成的特定关系。

在政治学理论看来,政治的产生与利益分化、社会严重分裂、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剧烈有密切关系。

政治就是控制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程度,使之不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生存。

同时,政治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的一种方式。

所以,政治既是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产物,又是处理、控制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方式。

它所要建立的是建立实然世界。

而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它所处理的是价值判断,设计的是应然世界。

其俩者内涵不同。

(2)二者调节社会的方式不同。

主要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国家制度、政策和政令起作用;而道德则是内在的自觉行为和自律性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自我修养及社会舆论、说服教育、榜样感化等柔性的方式起作用。

(3)二者功能所定位的领域不同。

“内圣”属于道德理想,它的功能主要应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包括“政治人”),即“私人领域,“外王”属于政治目标,它的功能应定位于“公共领域”。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孔子教育思想论文孔子教育思想论文【1】摘要:在东方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产生影响。

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因材施教仁教学思想启示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

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

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

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1.教育方法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內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摘要:“內圣外王”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深化,其内涵已日趋丰富。

“內圣外王”就是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道的伦理政治统一的学说。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似乎又给“內圣外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新外王”不仅要开出民主与科学,更重要的是要开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和谐之道。

1、先秦儒学先秦儒学开创了“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最早提出“内圣外王”一词的是庄子,出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先秦儒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之学,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诠释,其思想学说体现了“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自己的奋斗目标。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仁”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是一种通过自身的修养而达到的高尚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内圣”。

“礼”就是个人把高尚的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即所谓的“外王”。

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

修已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其中“修己”就是“內圣”、“安百姓”就是“外王”的体现。

在孔子那里,“内圣外王”包括了“修身”、“齐家”、“安民”、“平天下”等内容。

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对“内圣外王”各有侧重,孟子侧重于“內圣”的一面,而荀子侧重于“外王”的一面。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

人们若能把内心固有的四端发掘出来,便能发展本真的善性,提升自己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以修养“四心”为出发点实现“平天下”的目标。

然而荀子却将理论的重心放到“外王”上,荀子主张以“礼”为纲纪准绳的“王制”。

在荀子看来“圣”与“王”是“二而一”的,他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保守主义论文儒家文化论文:论传统儒学的现代宿命

保守主义论文儒家文化论文:论传统儒学的现代宿命

保守主义论文儒家文化论文:论传统儒学的现代宿命摘要对于传统文化,作者认为必须从其经典中着手,深入其精髓,用历史负责的态度去分析其价值。

本文着重诠释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并其对于当下的价值,同时结合保守保守主义的观点,分析我们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关键词保守主义儒家文化宗法纲常民本一、宗法纲常思想与现代价值矛盾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制度,其特点就是一个人在家族内的身份主要决定于血缘关系,而非政治地位。

而后儒家把家族制度看作整个社会的基础,并将其完善和理论化,形成了国家同构的社会结构,即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从兄弟关系引出长幼关系,从父子关系引出君臣关系,从宗族关系引出整个社会的上下、尊卑、贵贱的人伦关系和伦常秩序。

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的“五伦”、“十义”等人伦观念进一步理论化,最终形成了君、父、夫并尊的“三纲六纪”学说,随着儒家思想被定为一尊,“三纲”、“六纪”、“五伦”等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为完备的人伦观念系统。

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这种观念强调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绝对服从。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妇女人权的泯灭,使“三纲五常”中反人性的一面恶性膨胀,使得作为社会普遍伦理的纲常名教变成赤裸裸的专制统治工具。

在这样一种思想中我们完全看不到人权如何得到保障,正如有学者所言:历史上儒家不是那么的文质彬彬的,也是浑身充满杀气的。

这句话用在此处毫不夸张,宗法等级思想对于人性的泯灭,在当代无疑会被认为是人性的刽子手,宗法纲常思想总体看来表现的是一种压抑型文化价值取向,而人性的解放对于民主和宪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当今社会人们会越来越要求自由和平等,越来越在意自己的权利,社会越来越趋向于民主和宪政。

儒家文化的这种遗传基因,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破除等级,家庭依附观念,确立主体意识,自主精神和自由平等观念,无疑是一个重大障碍。

可见,儒家学说中的宗法纲常是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格格不入的,而我们的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如陈立三),却坚守宗法纲常,并企图致力于宗法纲常的“祛魅”,试图消除宗法和现代价值的矛盾,但是宗法纲常的观念如强调家族至上,父权,夫权和尊卑等级,这些固有的思想却难以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真正的个性解放,因此保守主义者的“祛魅”是无法成功的,这是保守主义的悲剧。

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集合3篇

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集合3篇

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集合3篇【篇1】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

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动态人性观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

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

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

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初探
王新越13000313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至今也是部分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儒家的学说基本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然而现在看来确实有很多东西是“糟粕”,应该舍弃。

但是儒学依然有很多东西于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思索与探讨是有进步意义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的。

但是如果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大致内容,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

儒学的基本内容:
一:礼的约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荀子在其《礼论》篇中极为精彩地描述了礼文化的发展历程:凡礼,始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

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

意思是说,礼,开始时简单,逐渐比较完备,最后达到满意。

礼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形态,它的内在结构与人的文化生命结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基于此,儒家还赋予了礼文化以生命的形式,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德的教化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

在中国,孝顺、赡养父母向来被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这一点毫无疑问。

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对父母的供养、对祖先的祭祀,维护家族的昌盛和荣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水浒传》中的宋江最初不同意“落草为寇”,深怕自己辱没了祖宗。

这些正体现了“孝道”的观点:个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个人关乎家族的声望和延续。

个人生死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个人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扩大来说,这些都是儒家文化中“礼”的存在表现。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人文关怀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

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

“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

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

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和”与“同”的差异居然
是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

“和”是不同成分的合理搭配,“同”是相同成分的重复迭加。

实行“和而不同”,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独立思考,独立自主;二是平等待人;三是善于与别人合
作共事,做好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总结:
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诸多领域,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我们今天看待儒家,看待孔子,不应只希冀从器技、制度上能够获得可供使用的现实资源,应该看重的是,儒家思想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在如今的思想领域中起到的支撑和贯穿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

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儒学与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

对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尤其要有自己的主见,一件事,首先要走进它,了解它,才能来评价它,在对待儒家文化的问题上更不能随大流。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本身都不了解,只是完全听信别人的“经验”,就不可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适合我们的文化。

而只有在学习中,我们才能既做到继承,又能尝试创新。

儒学在历代儒家的不断努力下,丰富发展,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于教育、伦理、科学、文化诸方面都是有借鉴作用的,甚至有指导意义,对于中国与世界,对于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儒学流传数千年,远播国外,这一事实说明儒学的基本精神具有普遍价值。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值得研究、挖掘、弘扬,需要继承、阐释、创新。

愿儒学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更加辉煌,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给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