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

合集下载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复习旧知
13 6
85+68=153 8 5 + 61 8 15 3
仔细观察下表,你能提出一个 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两栖类
376 284
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376+284= 660(种)
———————————

3 7 6 2181 4
785+452 56+49
105
123+89 564+444
1008
756+245
1001
沙发786元,床975元, 王叔叔带了1600元去买, 钱够吗?
陆外好 + 好 8好 陆外好8 陆 =( ) 外 =( ) 好 =( )
整堂课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计算,我们 可以通过( 估算 )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如果要 得到精确的得数,要通过(口算或笔算 )的方法来求出 结果。不过在笔算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在列竖式的候, 相同数位要对齐 要注意( )。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 个位 首先从( )位算起,不管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 前一位进 1 向( )。
6 6 0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用竖式计算
①165+78= 243 ②409+794= 1203 ③237+565= 802
④549+867= 1416
“猜一猜”游戏:
你能很快地说它们的和有几位数吗? 1237 212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79
432
542
373
- 1 6 9 验算:+ 11 61 9
373
542
10
615
158
- 4 5 7 验算:+ 41 51 7
158
615
625
239
- 3 8 6 验算:+ 31 81 6
239
625
458
827
+ 31 61 9 验645
+ 21 61 7 验算:- 2 6 7
276 -1 8 9
87
哪一位上的数不 够减,从前一位退1。
8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从个位减起。
数位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 减,要从前一位退1……
9
三、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432-153 458+369
542-169 625-386
615-457 378+267
432
279
- 1 5 3 验算:+ 11 51 3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 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一、新课导入
身高体高是个个儿半一球身形青,,背金上黄背圆着脸七喜颗盈星盈,, 一天个上小一姑只蚜天娘鸟虫天,,见对生用了着在线最太水拉怕阳中着它笑央跑,,,蔬结身不菜的穿怕丰果粉大收实红风全数衫吹靠不,,它清坐就。。在怕绿细船雨上飘。。
2
二、你问我说
645
378
11
2.
望天树比 油棕多多少棵?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35-276=159(棵) 答:望天树比油棕多159棵。
12
3.找规律,填一填。
677
750
871
606
548 129
419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59~60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增强估计意识、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当堂检测题。

[教学过程]前置学习任务:借助计数器可以这样想: 我是这样笔算的: (自己设计用三种颜色的笔在计数器上 189+394= 表示出这个算式)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考考大家掌握的怎么样?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一:用竖式计算 681+195= 学生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教师找一位学生用展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进位的1是怎么得到的?表示什么? 师:大家学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回顾旧知,进而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增加了学生探究新知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个十 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预设:(1)茄子地有瓢虫492只;(2)白菜地有瓢虫534只;(3)已经检查了189棵白菜;(4)还剩394棵白菜没有检查。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预设:(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2)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

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Βιβλιοθήκη
162 + 959 1 011 ×
这道题哪里错了? 这道题对吗?
162 + 91 51 9 1 121
错因: 十位、百位都没加 进位的“1”。
快来数学小诊所帮帮忙。
改正: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365 + 21 8 5 640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 33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共需要233元。
你还想买哪两种东西?它们 一共要花多少钱?
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在计算时 有哪些问题要提醒大家?
在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 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 一位进1。 (小小1,作用大,进位时,别忘掉。)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 加法及验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百良镇中心小学
王晓英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38+91 =329 659+306 =965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向前一位进1。
445 + 21 91 8 743
可以怎样验算呢?
验算:
298 + 41 41 5 743
可以交换445、298的 位置,再算一遍。
答: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743种.
1、我是神算小能手。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65+78 =243 409+394 =803
2、快来数学小诊所帮帮忙。
改正:
预学一:
1.阅读教材第38页例3,说说 从题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自己尝 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笔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笔算

问题3:
想:茄子总数-已检查的茄子数=没检查的茄子数
435-276=159(棵)
3 122 15
435
- 276
159
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 15减6等于9。
十位上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 12减7等于5。
百位上3减2等于1。
问题3: 435 -276 = 159(棵)
4· 3· 5 -2 7 6
问题1:
189+3945=83
(棵)1 8 9 验 3 91 14 算 583 :
答:一共有583棵白菜。
394 11 81 9
5 83
白菜地有158只瓢虫 茄子地有247只瓢虫
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问题2:
247+1584=05
(只) 2 4 7 11 51 8 4 05
答:地里共有405只瓢虫。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藤萝花
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时注意什么?
267
+ 4 015 76. 2762
-3 4 2 384
480 + 316 7
847 5. 3 8 -3 5 2 186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378 + 21 61 7
645 6. 1. 5 -4 5 7 158
2、解决问题
(1)一部电话比一部手机便宜多少元? 586 - 289 = 297(元)
答:一部电话比一部手机便宜297元。 (2)买一部手机和一个照相机一共花多少钱?
586 + 318 = 904(元) 答:买一部手机和一个照相机一共花904元。

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优秀教案

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优秀教案

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明月罗俊教学内容:教科书39页—40页例3、例4,课堂活动1、2,练习八第7题,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学生学习的迁移规律,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进位加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提高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和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演算纸、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口算230+40 360+30 50+220 130+400 320+300770-60 960-200 660-600 450-40 680-502、竖式计算:345+216= 128+657=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根底,为学习新课奠定根底。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1〕学生看例3主题图。

〔2〕认真看图,从图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的一项内容,首先,让学生完整的感知图意,找出题目中的有用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猪和牛一共有多少头?生:猪有多少头?生:┅┅〔3〕这节课咱们先研究第二个问题:猪有多少头?列式应该不成问题吧!〔4〕根据上节课学的竖式计算方法,试一试。

计算完后,再和同桌说一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怎么办?〔5〕师指名答复,师再根据学生的答复并板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箄理,掌握计筭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迲续进位的加法题。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3.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谈活导入同学们去过湿地吗?出示,介绍湿地情况,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2、交流问题预设: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预设:该湿池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二、新课展开1、探究计箅方法完整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值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这道题同学们会用什么方法计算?445+298估算结果并交流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445+298大约等于750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介绍计算过程,并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十位上4加9等于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简便运算的方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因为看作300多加丁2,所以后面要再咸2.与估算结果相比较为什么估箅得出的结果与精算结果不一样?2.探究验算方法学生自主探索验算方法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交流方法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第55-56页内容。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第四单元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也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情境图呈现的是瓢虫在菜园里捉蚜虫的情境,图中提供了正在捉蚜虫的瓢虫的只数和茄子、白菜的数量及“已经检查”的棵数等丰富的数学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根据瓢虫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大家认识七星瓢虫吗?七星瓢虫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屏幕)这是它们在茄子地和白菜地热热闹闹工作的场面。

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有条理的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1、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需要用哪些信息来解决?怎样列式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89+394= 为什么用加法?说说你的理由。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参考答案】550。
8.下面算式中的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字,相同的图形代表相同的 数字,想想它们分别是几?
△○ □ + △○
8 12
【参考答案】 △=7 ○=3 □=9 讲评:因为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字,从百 位上看△可能是8或7,如果是8,十位上8加上一个数要向百位进一,百位上 就变成9了与题目矛盾,所以只能是7;十位上○+△=1,○可能是4或3,不 管是4还是3,结合个位考虑(个位要向十位进一),只能是3;那么□就是9。
14 36
4.直接写得数。 7+48= 55 36+60= 96 76+15= 9140+65= 105 27+8= 35 30+66= 96 66+51= 11738+42= 80
5.用竖式计算。
(1)
65
+ 435
(2) 5 7 4 + 368
(3) 5 7 6 +识点1: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计算时要记得加进上来的“1”。 【例1】用竖式计算。
6 69 + 247
【讲解】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个位上的9加7,得16,在个位上 写6向十位进一;再用十位上的6加4再加上进上来的1得11,在十位上写1, 向百位进一;百位上的6加上2,再加上进上来的1得9,结果就是916。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汇报人:XXX
目录
复习巩固
01.
课堂讨论
03.
新课导入
02.
延伸拓展
04.
复习巩固
先笔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85+47= (2)29+36= (3) 87+25=

二年级数学下册6.5《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法)》 优秀课件2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6.5《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法)》 优秀课件2苏教版

湖光小学一、二年级同学给山区小朋友捐 书。
一年级 二年级
298 405
谁能根据这两 个数据提出一 个用加法计算 的问题?
估计一下,得数 大约几百?
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 算时,一般是把加数看 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 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 用口算估算出它们和的 范围。
298+405= 703(本)
———————————
601
638+93
697+235
475+126
939
619
1100
532+407
169+450
986+114
加数 645 869 34 297 926 加数 285 124 678 503 83 和 930 993 712 800 1009
155千克
350千克
一共有多少千克? 155千克+350千克= 505千克
三位数加三位数 连续进位加
70+50=120 90+70=160
900+100= 1000 500+300=800 1000+100=1100
20+80= 100 800+400= 1200
160+80= 240
复习:
1.
36 +47 83
1
46 + 75 121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78 + 405 54 + 383

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忘 记加进上来的1, 计算认真、 不算 错题、不抄错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整数加法的计算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感知和体会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能够通过数数、实物操作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但是,对于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的展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和体会连续进位加法的实际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和体会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连续进位加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数数、实物操作等方法,尝试解决连续进位加法的问题,感知和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传授的知识将会是他们未来学习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今天的内容是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这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一部分。

在教学之前,我要明确我的教学目标。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和计算器,学具则是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纸和笔。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学生们对连续进位加的理解和运用。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并指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以便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步骤,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过程,以便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自我检查和纠正错误。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准备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的教学内容时,我深刻意识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不仅是学生理解连续进位加的核心,也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需要让学生们充分理解进位的概念。

在三位数加法中,当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超过10时,就需要进位。

例如,当我们将个位数相加得到10时,就要将1进位到十位数上。

这是连续进位加中的基础,也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第一步。

我需要强调连续进位加的过程。

当第一个数相加需要进位时,进位后的数不仅要加上第二个加数,还要加上进位的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已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计算的经验基础,因此,本节课采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引入新课,进而为学生创造探究新知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借助298这一加数接近整百数的特殊性,引导学生探索除笔算以外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并通过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关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计算时还是很容易出错。

因此,本节课教学时,关注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设计针对性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验算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醒学生计算之后及时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说一说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情检测卡中第2题有哪些计算方法。

方法一笔算。

方法二口算,先算120+100=220,再算6+1=7,最后算220+7=227。

方法三笔算时可以不列竖式,因为101接近100,可以写成100+1的形式再进行计算。

列式:126+101=126+100+1=226+1=2273.通过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计算题中数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算法。

4.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要迎接新的挑战,大家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利用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含连续进位的) 计算题 大全 (6)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含连续进位的) 计算题 大全 (6)
559+899=
788-275=
865+419=
639-109=
636+879=
752-417=
558-102=
996-127=
521+845=
518-278=
777+389=
944-797=
964+124=
588-559=
929-219=
129+763=
472-255=
998-103=
360+750=
530-517=
286+752=
132+629=
985+116=
768+326=
548+671=
919+734=
980-106=
603+562=
818+152=
508-298=
690-122=
177+142=
616-286=
930-152=
270-174=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专项训练(八)
姓名班别分数
504+632=
883-476=
688+542=
982-234=
169+812=
-430=
714+155=
462+532=
846-108=
921-129=
847+219=
448-348=
596-208=
377+485=
920+243=
829-375=
243+783=
770+581=
827-207=
793-554=
774-618=
836-119=
696+269=
286+376=
954-325=
923+308=
318+398=
829-114=
879-1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教学反思
安宁市一六街小学
《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

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
方法,会正确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由于学习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

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

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

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
乐。

在教学时,我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强调。

但课堂练习时,我发现计算时有的数位没有对齐,而且计
算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法还不够熟练,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

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第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特别是在读题的问题上。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马马虎虎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及数位也没有对齐就开始计算。

另外,学生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第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们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的,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勉强还能应付过去,如果到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

虽然孩子们做题时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来的1”等要点。

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要点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估算错误等问题的解决用时过长,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节奏慢的局面。

而且部分学生认为问题简单,自己都会,就没有用心的听讲,导致计算过程中以前怎么错的现在还是这么错的,特别是在对向前
进“1”的处理,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的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