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黄帝内经参考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黄帝内经参考条文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黄帝内经》参考条文——来自湖北省经典背诵大赛提纲总体要求: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研究,使读者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及思维方法;了解《内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研读古典医籍的能力,为其今后开展中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阴阳五行1.【必背原文】XXX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研究要点】提出“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原则。
用阴阳归纳事物的性子和服从。
清阳浊阴在人体中的不同漫衍和走向。
阴阳升降失常的病证特征。
2.【必背原文】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研究要点】讨论了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及其化生关系。
提出了“壮火”、“少火”的感化与功用。
论说了药食气息的机能。
3.【必背原文】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XXX则阴病。
XXX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研究要点】提出了药食气息的阴阳属性。
讨论了阴阳之间对立斗争和消长转化的关系。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黄帝内经》----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一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一,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
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而成的黄老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一说,《黄帝内经》为秦汉代黄老学派所著。
寓古时黄帝岐伯君臣问答,对话式医学论文风格,体裁独特。
以道家阴阳、五行、养身学说以及天文历法等内容,运用皇帝宫大内保存的历代医学方面的资料及当时人群在健康与医学实践上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积极倡导重视预防及非医学技术干预的养身延年术。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所以被称为医之始祖。
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1主要内容《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
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黄帝内经》----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一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一,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
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而成的黄老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一说,《黄帝内经》为秦汉代黄老学派所著。
寓古时黄帝岐伯君臣问答,对话式医学论文风格,体裁独特。
以道家阴阳、五行、养身学说以及天文历法等内容,运用皇帝宫大内保存的历代医学方面的资料及当时人群在健康与医学实践上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积极倡导重视预防及非医学技术干预的养身延年术。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所以被称为医之始祖。
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1主要内容《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
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内经选读试题
内经选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清·张隐庵(志聪)注释《素问》的注本是( )A.《黄帝内经素问直解》B.《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C.《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D.《黄帝内经素问集注》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是“万物”之( )A.本始B.纲纪C.父母D.征兆3.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对“形不足者”必须采用的治法是( )A.补之以味B.益之以精C.养之以血D.温之以气4.下述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反佐法”的是( )A.热因寒用,寒因热用B.热因热用,寒因寒用C.热者寒之,寒者热之D.治热以寒,温而行之5.《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阴阳属性为( )A.阳中之太阳B.阳中之太阴C.阳中之少阳D.阴中之少阳6.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多实B.多虚C.多寒D.多热7.《素问·五藏别论》认为,“心肺有病”可以出现的症状是( )A.心烦喘满B.心悸而喘C.鼻为之不利D.胸痛彻背8.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论,“治中央”的脏腑是( )A.肺B.脾C.心D.肾9.《素问·经脉别论》“生病起于过用”观点,提示我们治病应该( )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以平为期D.急则治其标10.《灵枢·本神》所提出的“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是为了了解( )A.患病之因B.精神魂魄之存亡C.病者的体质D.病之虚实11.《灵枢·营卫生会》在论述津血关系时认为,“夺汗者”,不应再( )A.耗其精B.伤其血C.损其气D.发其汗12.《灵枢·本藏》认为六腑具有的功能是( )A.化水谷而行津液B.化糟粕而行津液C.化水谷而行阴阳D.化糟粕而行浊气13.《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精气乃绝”的主要机理是( )A.阴阳更胜B.阳阴离决C.阳虚阳亢D.阳虚阴盛14.据《素问·玉机真藏论》的内容,心的真脏脉为( )A.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B.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C.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D.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15.《素问·举痛论》中“视其五色”的诊病方法,认为提示病证属寒的面色是( )A.黄B.赤C.白D.青16.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五脏B.六腑C.经脉D.气血17.《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细脉主病是( )A.气病B.气少C.气衰D.气胀18.《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的原因是( )A.肺气不固B.卫气失守C.门户不要D.膀胱不藏19.《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应“中权”的季节是( )A.春B.夏C.秋D.冬20.《素问·痹论》认为,针刺治疗六腑痹时,可取的穴位是( )A.井穴B.荥穴C.经穴D.合穴21.据《素问·痿论》五脏合五体的理论,肝之所合为( )A.皮毛B.血脉C.肌肉D.筋膜22.据《素问·痿论》,肺热而致的痿证,可出现的症状是( )A.色白而毛败B.色赤而络脉溢C.色黄而肉蠕动D.色苍而爪枯23.据《素问·水热穴论》内容,被称为“冬脉”的经脉是( )A.太阴经B.少阴经C.厥阴经D.太阳经24.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皆属于脾”的病变是( )A.诸寒收引B.诸风掉眩C.诸痛痒疮D.诸湿肿满25.《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的病因是( )A.风B.湿C.热D.寒26.《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法是( )A.清热法B.消阴法C.润下去D.滋阴法27.据《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是指( )A.标本兼治B.本急先治其本C.先治其标后治其本D.先治其本后治其标28.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 )A.心气B.肝气C.脾气D.肾气29.《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调养神气法则是( )A.食饮有节B.顺应四时C.安静乐观D.起居有常30.《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 )A.好坐B.好疾行C.好徐行D.好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黄帝内经》把胖人分三种欲减肥请先对号入座】
【《黄帝内经》把胖人分三种欲减肥请先对号入座】展开全文《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将肥胖分成三种,分别是膏人,肉人和脂人。
身边的小伙伴总喊着要减肥,不妨先对号入座,再确定减肥方案。
原文是这样的:“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
腘肉不坚,皮缓者,膏。
皮肉不相离者,肉。
……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容大。
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
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也就是说,肌肉紧实皮肤紧绷的人为脂人;如果肌肉不紧实而皮肤又松弛的人就称之为膏人;摸上去皮肤和肌肉连接比较紧的人就称之为肉人。
膏人:最需减肥的人肥肉比较多,捏起来很松软,没有弹性,甚至会下垂。
膏人往往胖得不匀称,常常是在上臂内侧、腰部、大腿上,一抓就抓出一堆赘肉。
这种人是最需要减肥的。
中医说“膏人多气虚”。
膏人往往不爱运动,导致气血不畅,更容易导致脾胃病,加重气虚。
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首先就要调理脾胃,补足正气。
一些顽固的虚胖与压力有关。
抑郁、压力会让脏腑功能失调,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没有变成气血为人体服务,反而堆积成没用的脂肪。
所以很多膏人会有体力不足、乏力的感觉,这就是因为食物没有被用到“点”子上。
膏人肥胖应当相当于中度甚至重度肥胖的人,从体形上来看,与现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型相同。
在古代,膏人常见于“堆金积玉,腹若悬箕”的尊荣富逸之士。
这些人平素营养充分甚至过量,而体力活动较少。
有中医认为,膏人应从日常生活行为中去预防。
如持之以恒锻炼身体;保持低脂低糖低盐、多粗纤维素的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常常七分饱,不酗酒不嗜烟等。
其次,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调理。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膏人大多为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除腹部肥满松软外,还会有身体沉重不轻松感、额部油脂分泌增多、上眼睑比别人肿、嘴有黏腻感、舌苔厚腻等体征。
黄帝内经全文及解释
黄帝内经全文及解释(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帝内经全文及解释本独家首发之《黄帝内经·素问》古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注二十四卷、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覆宋刊本。
《素问》“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临床指导意义
《 素 问》 “ 高 梁之 变 , 足 生大 丁 ’ ’ 的临床 指 导 意义
王 福 燕 r, 周 安 方 , 王朝 阳 ( 1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5 ;2 . 江汉大学 , 湖北 武汉 4 3 0 0 5 6 )
摘要 : 目的 文章探讨了《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中“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 的本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认为此句原文是以“ 足
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V O L . 2 5 N O . 3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1 4年第 2 5卷第 3期
生大丁” 的特异性 , 泛指“ 多( 能) 生大丁” 的普遍性 ; 结合 I 临床 实际, 发现 此 句所描 述 的病 证与 现代 医学糖 尿病 的并发 症 ( 糖尿病足及痈疽疮疡) 基本一致 , 这一理论在 3今 - 临床仍 然有着重要 的现 实指导 意义。 "
关键 词 : 高梁之 变, 足 生大丁; 糖尿病 足 ; 痈疽疮疡 D 0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8 . I ) 8 0 5 . 2 0 1 4 . 0 3 . 0 7 9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2 1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8 4 0 5 ( 2 0 1 4 ) 0 3 )6 4 9 5 )1 4
“ 高梁之 变 , 足 生大 丁” 是一 句 习医 者所 熟知 的经 文 , 出自 符合 《 素问》 原文本义 。 《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 , 简 明扼 要地 论述 了过食肥 甘对人 体 的损 2 临 床 意 义 害。因为《 内经》 文 字简 约古奥 , 给后学 者 的理 解带 来极 大 的困 王冰注《 黄帝内经素问》 日: “ 高, 膏也 。梁 , 粱也 ” 。膏粱 , 难 。 自唐代王冰注始 , 时至 今 日, 人们 对此句 的理解 可谓见仁见 在此泛指肥甘厚 味。丁, 即“ 疔疮 ” , 泛指疮疡痈疽 。“ 高梁 之变 , 智, 众说纷纭 , 歧 义颇多 。问题 的关 键在 于对 “ 足” 字 的认识 , 始 足 生大 丁” , 是言过食肥甘厚 味 , 就会 引起疮 疡痈疽 一类 的病 证 。 终未能统一。 故清 ・ 姚止庵《 素 问经 注节解 》 云: “ 膏 粱者 , 肥甘 物也 。久食肥 1 本 义 探 析 甘, 后必有变 , 其 为也 , 多 生丁毒 ” 。清 ・ 张琦 《 素 问释 义》 云: 1 . 1 谓“ 足” 即今 义之 “ 脚”唐 ・ 王 冰注 《 黄帝 内经 素 问》日: “ 厚味郁为内热 , 发于肌 肉, 是 为痈疽” 。 “ 高, 膏也 。梁 , 粱也 ……膏粱 之人 , 内多滞热 , 皮厚 肉密 , 故 内变 2 . 1 “ 足生大丁” 临床上过食肥甘 厚味导致“ 足生 大丁” 的实 例 为丁矣……所以丁生 于足者 , 四支为诸 阳之本也 ” 。王冰认 为 很多 。现代流行病学研 究证实 , 过食 高热量饮食 、 营养 过剩 、 超 重 “ 足” 即是脚 , “ 足生大丁” 即“ 脚生大 丁” 。但宋 ・ 林亿 等人并不 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是引起糖尿病 的重要原 因之一 , 而糖尿病 常 认 同王冰的观点 , 因此在《 新校正》 中指 出 : “ 按丁生之处 , 不 常于 见 的合并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足 。在临床上 , 糖尿病控制不好 , 发 生 足’ ’ ”。 足部坏疽 、 化脓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并不少见。据统计 , 1 2 % ~2 5 % 1 . 2 谓“ 足” 即今 义 之“ 多”宋 ・ 林亿 等人 《 新校 正》 认为: “ 盖 的糖尿病患者并发有足部溃疡 。糖尿病 患者 因其神经系统 的损 谓 膏粱 之变 , 饶生大丁 , 非偏著足 也 ” … 。林 亿等 人将 “ 足” 释为 害 , 加之体重增加 , 足部受力不均 , 血液循环障碍 、 机体抵抗力低 下 “ 饶” , “ 饶” 有“ 足 以” 之义 , 即“ 多” 的意思。明 ・ 马莳 《 黄帝 内经 而形成足部蜂窝组织炎 、 深部溃疡 、 坏疽 等“ 大丁 ” 的病 证 , 即现代 素问注证发微》 注 日: “ 足之 为言饶 也 , 非 手足 之足 ” 。明 ・张 临床 的“ 糖尿病足 ” 。“ 糖尿病足 ” 的发病原 因与过食 高热量饮食 介宾《 类经》 亦释: “ 足, 多 也” 。均认 为“ 足” 有“ 多” 意, “ 足生 有密切关系 , 其病 因、 病 理演 变和 临床表 现与 “ 高梁 之变 , 足生 大 大丁” 即“ 多生大丁 ” 。但清 ・ 俞樾 《 内经辩 言》 对林亿 等人 的观 丁” 非 常吻合。由此可见 , “ 高梁之 变 , 足生大 丁” 是古代临床工作 点持有 异议 , 指出 : “ 以‘ 足’ 为‘ 饶足 ’ 之‘ 足’ , 义亦迂 曲” 4 J 。 者悉心观察总结的结晶 , 是根据 临床资料做 出的科学论 断。 1 . 3 谓“ 足”即今 义之 “ 能” 明 ・ 吴 昆《内经素 问吴 注》 注释: 2 . 2 “ 能生大丁” 糖尿病 属 中医学“ 消渴” 的范 畴 , 中医对 本病 “ 足, 能也 ” J 。认为“ 足” 有“ 能够” 之意 , “ 足生大丁” 即“ 能生大 的认识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其理论源于《 内经》 。《内经》 对糖尿 丁” 。但清代胡澍 、 俞樾 等对 吴 昆等人 的观 点持有 异议 , 他 们从 病 ( 消渴) 的认知 , 达 到了相 当的高度 。在病 因方面 , 认为 过食肥 文字学与校勘学 角度认 为此 “ 足” 非“ 能” 之 义。 甘 与消渴病 的发生有密切关 系。如《 素问 ・ 奇病 论》 云: “ 夫五 味 1 . 4 谓“ 足” 为“ 是” 字之讹 清 ・胡澍 《 黄帝 内经 素 问校义》 认 入 口, 藏于 胃, 脾为之行其精气 , 津 液在 脾 , 故令人 口甘也 , 此肥美 为: “ 足, 当作 ‘ 是’ 字之误也。是 , 犹‘ 则’ 也” - 。 。认 为“ 足” 字乃 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 美而 多肥也 , 肥者令 人 内热 , 甘者 令人 为“ 是” 之讹字 。是 , 训 为“ 则” 。“ 足生大丁 ” 即“ 则生 大丁” 。清 中满 , 故其 气上溢 , 转为消渴 。 ” 《 素问 ・ 腹 中论 》 亦云 : “ 夫 子数言 俞樾 《 内经辩言》 亦持此观点 , 认为 : “ 足, 疑‘ 是’ 字之误 。上云 热 中、 消中 , 不可服高 梁 ……夫 热 中、 消 中者 , 皆富贵人 也 。 ” 《 素 ‘ 乃生痤痱 ’ , 此云‘ 是生大丁 ’ , 语 意一律 , ‘ 是’ 误 为‘ 足 … 。 问・ 通评虚实论》 指出本病乃“ 肥贵人 ” 易患 , 明确认识 到形体 丰 笔者认为 , 谓“ 足” 为“ 是” 字之 讹 , 虽然从语意上来 讲有一定 腴 、 养 尊处 优而嗜食 肥甘厚味的富贵之人 , 常 因过食肥甘厚 味 , 损 的道理 , 但缺 乏 校勘 学 依 据 ; 谓“ 足” 即今 义 之 “ 能” 或 今 义 之 伤脾 胃, 造成运化无 权 , 升降失职 , 生热化 燥而引发 消渴病 , 即现 “ 多” , 虽 然比较符合 临床实 际 , 但 不 能反 映“ 高梁 之变 ” 的特异 代 临床 的糖尿病 。患者在糖尿病 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 , 由于其外周 性; 谓“ 足” 即今义之 “ 脚” , 虽然 能够反 映“ 高 梁之变 ” 的特 异性 , 血液循环 障碍 , 组织供血不 足 , 营养 障碍 , 极易诱发 细菌感染 , 反 但不能 反映“ 高梁之变 ” 的普遍性 。笔者认为 , 《 素 问》 原 文常有 复发生痈疽疮疡等皮肤化脓性感 染 , 由此可见 , 这个 “ 丁” 就不会 以一概万 、 举一反 三的情况 , 此 处 即以“ 足 生大 丁” 的特异性 , 泛 仅局 限于“ 足” , 而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 位 , 因而“ 高梁之变 , 能生 指“ 多( 能) 生大丁” 的普遍性 。这 样 的例 子在《 素问》中有很 多 , 大丁” 。故 明 ・ 吴 昆《 内经 素问吴注 》 云: “ 膏 粱之人 , 内多滞热 , 如《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说: “ 善诊者 , 察色按脉 , 先别 阴阳。 ” 其 故其病变能生大疔 ” 。清 ・ 姚 止庵《 素问经 注节解》 亦云: “ 热 “ 察 色按 脉” 即泛指望闻问切 四诊 , “ 察色按 脉” 是其特异 性 , “ 望 毒伤人 , 无 处不 到 , 岂必在足” J 。从《 内经》 对糖 尿病发病群体 、 闻问切 ” 是其 普遍性 。如此作释 , 则既 符合文理 , 又符 合 医理 , 更 诱 因、 临床 表 现 、 合 并 症 的认 识 , 可 理 出这 样 一 条 线 路 : 富 贵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
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坐痤痱。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高梁,即膏粱,肥甘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臃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
《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
世简称之为《内经》。
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
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
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 成书年代和组成内容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
内经选读试题
《内经选读》辅导题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表格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述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反佐法”的是( )A.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B.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C.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D. 治热以寒,温而行之2. 《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阴阳属性为( )A. 阳中之太阳B. 阳中之太阴C. 阳中之少阳D. 阴中之少阳3. 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 多实B. 多虚C. 多寒D. 多热4.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论,“治中央”的脏腑是( )A. 肺B. 脾C. 心D. 肾5. 《灵枢·营卫生会》在论述津血关系时认为,“夺汗者”,不应再( )A. 耗其精B. 伤其血C. 损其气D. 发其汗6.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精气乃绝”的主要机理是( )A. 阴阳更胜B. 阳阴离决C. 阳虚阳亢D. 阳虚阴盛7. 《素问·举痛论》中“视其五色”的诊病方法,认为提示病证属寒的面色是( )A. 黄B. 赤C. 白D. 青8. 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 五脏B. 六腑C. 经脉D. 气血9. 据《素问·痿论》五脏合五体的理论,肝之所合为( )A. 皮毛B. 血脉C. 肌肉D. 筋膜10.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皆属于脾”的病变是( )A. 诸寒收引B. 诸风掉眩C. 诸痛痒疮D. 诸湿肿满11.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 )12. 《素问·举痛论》说,惊则()。
A. 气逆B. 气乱C. 气泄D. 气下13. 《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述,“先病”为()。
黄帝内经试题三
《黄帝内经》试题一科室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风掉眩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A.取之热B.取之寒C取之阳 D.取之阴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肾之府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躁狂越D.诸气膹郁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B )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乱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A. 伤藏B.伤上C.伤下D.伤脉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A.外感风寒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C.外感热病的总称D.外受寒邪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A.心B.肝C.脾D.肺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 )A.气缓B.气下C.气消D.气乱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宰全身,其重要性好比君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此而出。
心主血脉,血能营养全身,血又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藏神,神能支配调节全身脏腑组织,由于心为全身之主宰,故以“君主之官”喻之。
2、何谓“治未病”?其实践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早期诊治三个方面。
反映出《内经》防重于治的预防为主的学术思想。
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中这句话'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这句话历代医家很有争议.也很有意思.列出来供大家欣赏.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一种解释: 认为里面的足是脚丫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膏粱之人,内多滞热 ,皮厚肉密 ,故内变为丁矣.脚丫子长丁.
第二种解释:认为足是能够,过多引起的意思.高梁是厚味,泛指煎炒炙爆的高脂肪食物,当然也包括生猛海鲜、鲍鱼等性热过热的肉类食物。
如果我们人体进食这种高粱厚味太过,会引起体内蓄而为热;蓄热容易过多的人,那么就会很容易的(足)很容易长出疮疖。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经常多食高梁厚味的人,反而他的身体是非常虚弱的,就像拿着空盛器去受物一样.还是那句话,食谷者慧,肉食者鄙.
现代的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正好反应了中医痛风的发展过程.首先膏粱厚味过度容易引起体内热毒郁结,容易产生中医的痛风.当然我想随着人类越来越进步的科学发展,很多内经的奥秘将会出现.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许可能暗含古人高深的智慧.
以上理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对'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解.。
关于《黄帝内经》对医德的论述
关于《黄帝内经》对医德的论述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同时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者都非常重要。
"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验于己而发蒙解惑"(《举痛论》),就是《素问》中集中表现出的医德信条。
它规定为医必须具备"四德",即一要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的关系;二要掌握脏腑生理病理,正确使用针刺、方药等治疗手段;三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生活、精神、体质状况;四要审察色脉的变化。
为医首先要谦虚谨慎,礼义待人。
黄帝、岐伯、雷公是《黄帝内经》中的"圣人"、"真人"、"至人"、"贤人"的代表;他们在谈医之中处处表现出的自谦和敬重对方的医德学精神,也正是古代众多医家道德形象的化身。
名高位极的黄帝能屈尊下问曰:"不知其所谓也?"(《六节脏象论》)不知为不知,求知之态度真切;学问渊博的岐伯就恭敬回答说:"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同上)有知而自谦,礼人之言语动情。
善医的雷公在谈到医道时的一段话,则更深刻地刻划出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医者那种虚怀若谷的大家形象。
他认为自己对医学的道理还"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著至教论》),连用四个"未"字,谦虚之貌跃然眼前。
接着又表态说:"愿得受树天之度…上通神农,著至教疑(拟)于二皇"(同上),还要不断学习,掌握完备的医学知识,最终要向神农、伏羲二皇的水平高度去努力。
为医若能如是,"文人相轻"之风不就代之以"文人相亲"了吗?更值得褒奖的是,古人还把医学知识看作是社会的财富,认为"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同上),提倡把医学知识写成书传给后人,作为人类战胜疾病的法宝。
对“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对“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要全保【摘要】从当代和历代医家对《内经》中有关“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足”字的争论,结合“足”字本意的解释、《内经》中“足”字字义分析和临床实际情况,认为此“足”字原意为人体足部,“丁”指糖尿病足部坏疽、痛风.“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注解的争论有助于加深对于“丁”认识的细化,“足”字不限于人体足部的解释在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19)003【总页数】2页(P244-245)【关键词】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糖尿病;痛风【作者】要全保【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名中医工作室,上海 2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1《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有关“足”的解释,历来有“脚”与“非脚”的不同,争议较大,现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历代注家的解释及争议较早注解《内经》的王冰[1]说:“膏梁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疔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以其甚费于下,邪毒袭虚故尔”。
王冰对本句其他部分已成共识,惟独对“足”的注释成为后人诟病的话柄。
如《新校正》[4]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梁之变,饶生大丁,非偏着足也。
”继林亿之后,研究《素问》的诸位医家大都以“足”为“多”之义。
如元·滑寿《读素问钞》[2]中注释“足,饶也,多也。
”明·张景岳《类经》[3]中释“足,多也”。
其他还有“足”释为“能”。
明·吴昆《内经素问吴注》[4]中提出“足,能也,持虚轻也。
”释“足”为“能够”之义,明·李念莪《内经知要》即采纳了此种观点;现代郭霭春[5]亦注“足”为“能”之义。
“足”释为“是”,清代小学家胡澍从校勘角度加以考证,认为“足”为“是”字之讹。
胡澍先生在《内经素问校义》[6]中曰:“林氏驳注,丁生不常于足,是矣。
如何理解“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如何理解“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出自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的《素问•生气通天论》。
意思是“过食肥甘厚味之品,会使人产生疔疮病变。
”这里的“高”通“膏”,即脂肪类食物,“梁”通“粱”指细粮。
胡澍曰:“足”当作“是”之误,“是”犹“则”也。
“丁”通“疔”即疔疮。
具体来说,肥甘厚味的食物容易生湿助热,导致人体阳气偏胜,阳盛则热。
同时,这些食物还会阻遏阳气正常运行而郁结化热,热毒逆于血脉肉理,最终腐蚀血肉而发为疔疮。
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它提醒我们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长期过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免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其次,它也说明了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和预防理念,即通过调节饮食习惯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物质,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引言“足生大丁”是中医理论中的术语,出现于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
该词语的含义一直是中医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足生大丁”含义在《黄帝内经》中,“足生大丁”首次出现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该段经文中说:“阳明者,盖太阳之余气也。
入于俞中者足生大丁,出入不止。
” 这里的“足生大丁”,指的是太阳之余气入俞中,传入足部,从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
这个说法也被认为是解释“足能通手”这个中医经典概念的基础。
根据《内经》的记载,“足生大丁”虽然是一种理论术语,但是它在中医实践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由于“足生大丁”可以循环输送人体的余气,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它能够用于治疗病人的身体症状。
例如,在治疗心脏病时,医生可以通过刺激“足生大丁”来调节病人的心跳。
对“足生大丁”注释的研究现状早在唐代,中医学家沈括就已经对“足生大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他的著作《慈湖丛书》中,沈括就对“足生大丁”的解释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他认为,“足生大丁”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经脉和气血流通,只有经过“足生大丁”的调理和保健,才能保持健康。
在明代,中医学家李时中同样对“足生大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他的《滇南本草》一书中,李时中详细解释了“足生大丁”在中医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他指出在治疗中风和癫痫等病症中,可以通过调理“足生大丁”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到了现代,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足生大丁”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中医学者正在对“足生大丁”的生理本质和疗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结论总的来看,“足生大丁”是一项复杂而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中医经典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足生大丁”被认为是人体脏腑和经络的交错点,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部位。
通过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重要的中医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医疗实践中,引领中医学科的不断发展。
《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补证
《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补证冯美荣【期刊名称】《医古文知识》【年(卷),期】2005(22)3【摘要】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足"为"脚"是正确的;并指出"随着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从一些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的表现来看,‘足'作‘脚'解释,既符合医理,又合文理."确有自己的见地.但是,文章在"将‘足'的含义集中在‘大丁'的发病机理,"再"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后,得出"大丁"是现代医学的痛风病的结论.笔者认为用痛风病来对应、诠释"大丁",有欠妥之处,现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张玉萍老师商榷,并就教于大家.【总页数】1页(P31-31)【关键词】足生大丁;王冰;痛风;糖尿病【作者】冯美荣【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1【相关文献】1.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学习《黄帝内经》心得 [J], 何成云2.“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临证体会 [J], 周萍;李艳3.对“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J], 要全保4."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 [J], 牛兵占5.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 [J], 张玉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作者:鲍健欣关键词:《内经》“足生大丁” 理论研究摘要:《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
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
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
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研习,流传了许多注本。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句原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
时至今日,人们对“足生大丁”的训释仌存在着不同见解。
本文仅就以下主要方面作一综述。
“足生大丁”之“足”的注释情况在“足生大丁”一词中,对“足”的理解始终有颇多歧义。
“足”即为“脚”王冰注解:“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
”[1]认为“足”即“脚”。
“足生大丁”即脚上生大丁,但后世对王冰的注解大多持有异议。
[2]“足”训为“饶”林亿等人补注的《新校正》认为“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把“足”训释为“饶”,有“足以”之义。
明代马莳撰写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也指出:“足之为言饶也,非手足之足,盖中热既甚,邪热易侵,如持空虚之器以受彼物者矣。
”[3]“足”训为“多”《小尔雅•广沽》曰:“饶,多也。
”继林亿之后,研究《素问》的诸位医家大都以“足”为多之义。
[4]如元代滑寿所辑《读素问钞》中注释“足,饶也,多也。
”[5]明代张景岳《类经》中:“足,多也。
”[6]后世亦多采纳此种观点。
“足”训为“能”明代吴昆《内经素问吴注》中提出“足,能也。
持虚轻也。
”[7]认为“足”有“能够”之意。
现代郭霭春注“足”亦有“能”之意。
[8]“足”训为“是”清代小学家俞樾、胡澍仍校勘角度加以考证,认为“足”为“是”字之讹。
俞氏曰:“王注非也。
如是说,则手亦可生,何必足乎?” 胡澍先生亦曰:“林氏驳注‘丁生之处,不常于足’,是矣。
其云‘足生大丁’为‘饶生大丁’,辞意鄙俗,殊觉未安。
‘足’当作‘是’字之误也。
《荀子•礼论篇》:‘不法礼,不是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是礼,谓之有方之士。
’今本‘是’并讹作‘足’。
是,犹则也……言‘膏梁之变,则生大丁’也。
”[9]“足”训为“可能”在高等中医院校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中“足”被解释为“可能”的意思。
[10]“足生大丁”之“丁”的注释情况与“足”不同,在“足生大丁”中对于“丁”的注释比较一致。
“丁”字作为病名,逐步演变为一种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即疔。
注本中原文写作“钉”,注文亦训为“钉”杨上善撰写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
”[11]把“丁”训为“钉肿”,而且把所引用的原文也写作“足生大钉”,在字形上与《素问》原文有差异。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仌训为“丁”宋代林亿重广补注王冰的《素问》注中,注文与《素问》原文相同,即都为“丁”字:“……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
……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
”“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
[1]元代滑寿编辑的《读素问钞》中也存在同样情况。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疔”时至明代,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外科有了较为明细的分科,疔作为独立病种已经出现。
明代及明代以后对《内经》注释的医家,多以“疔”训“丁”,如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注曰:“又人有嗜用膏粱美味者,肥厚内热,其变饶生大疔。
”[3]张景岳《类经》中注:“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6]等。
注本中原文写作“疔”,注文亦训为“疔”明清是中医外科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于疔疮的研究更趋完善。
此时有的《内经》注本把原文中“丁”直接写作“疔”,两者互通不别。
如明•李中梓《内经知要》论及“高梁之变,足生大疔”时注曰:“……厚味不节,蓄为灼热,能生大疔”[12];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中所注:“……因膏粱而变病,则足生大疔”[13]清•薛雪《医经原旨》中注:“高梁,即高粱,肥甘也。
足,多也,能也,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
”[14]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且”(“疽”)郭霭春持“丁”似为“且”之讹字的观点。
认为是“丁”、“且”古文字形近而致误,丁实为痈疽。
并引《扁鹊心书》卷上之“丁”作“疽”,指出“其书虽伪,此点却甚可取”[8]。
后世对于“丁”作为特定病名的阐发特指“疔疮”疔疮是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华佗《中藏经•卷中•论亓丁状候第四十》将面部的疮疡定名为丁,记述了病机与证候。
如“亓丁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浆,色欲过度之所为也。
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
……亓丁之候,最为巨疾”[15]。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丁疮病诸候》中变述了丁的证候特点是“动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列举出十种丁疮的不同形态。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疔疮分为十三种,对烂丁、蛇眼丁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宋代《普济方》中疔疮的种类分化为十四种,且对红丝疔作了详细描述。
[17]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中指出其病机为“本因甘肥过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蓄结,遂生疔疮”[18]。
到了明清时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总结了前贤诸论,将疔疮病机概括为火毒蕴结:“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随处可生。
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蛊之毒,或中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受四时不正疫气,致生是证。
夫疔疮者,乃火证也。
”[19]特指“糖尿病足”林绍志等[20]在理解“足”即“脚”的基础上,认为因营养过剩导致的糖尿病易使患者出现足部的蜂窝组织炎、深部溃疡、坏疽等“大丁”的表现。
“高梁之变”的早期阶段“转为消渴”,而“足生大丁”系糖尿病的并发症,即足部上下广泛性坏疽及化脓性感染。
[2]特指“中风病”张正社[21]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其真正的原因是“膏粱厚味”。
考《内经》“生气通天论”原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前阐述的是“薄厥”的病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把“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整段原文连贯起来解读,可得出对“薄厥”一病较为精确而全面的阐述。
先指出其病机为亓志化火,大怒而血菀于上。
然后描述临床表现为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轻则伤筋致肢体不用,重则半身不遂,久病不愈。
如果久卧不起,汗出生湿,皮肤就会出现破损、溃烂,难愈之褥疮。
特指“痛风”徐西中[22]认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反映出了痛风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
由于饮食结构日趋“贵族化”,现代人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痛风多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局部肿胀、隆起,即可聚为“大丁”。
仍中医角度分析,膏粱厚味、醇酒浊乳的增多,足以呆滞脾胃,使运化失司,导致浊毒留积关节,积而生热。
张玉萍[23]认为“足”即是“脚”,王冰注不谬。
把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指出痛风的发生除遗传外,必须重视与饮食失节的密切关系。
过食膏粱引发痛风性关节之变,导致足生大丁(脚拇趾关节红肿热痛),受如持虚。
表明膏粱厚味能够影响人体的代谢,使足部发生严重损害。
以上种种论述,均以《内经》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为其理论渊源,《内经》的科学理论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与当今临床丝丝相扣,指导着临床实践。
对于经典著作的研习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临床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发展,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经典著作,渗透其中要旨,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1 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7.2 牛兵占.“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3):10.3 明•马莳撰.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4 李怀之.“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38.5 元•滑寿编辑,明•汪机续注.读素问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5.6 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162.7 明•吴昆注.内经素问吴注[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12.8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9 裘吉生原编.珍本医书集成•内经素问校义[G].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10 北京中医学院主编.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7.11 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7.12 明•李念莪辑注.内经知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5.13 清•高士宗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17.14 清•薛雪集注.医经原旨[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211.15 汉•华佗撰.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4.16 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67.17 王永炎,王沛.今日中医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8.18 元•齐德之著.外科精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19 清•吴谦,等编.医家金鉴•外科心法要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5.20 林绍志.“足生大丁”别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20~21.21 张正社.“大丁”小议[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51.22 徐西中.痛风病机与治则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05):44.23 张玉萍.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J].医古文知识,2005,22(2):19.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鲍健欣指导张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