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0年与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90年与我国的三大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90年与我国的三大历史性转变[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三大转变[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90年,使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实现这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体现了建党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适应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反映了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三大历史性转变,既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成立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集中反映了我们党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表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确认识这三大历史性转变,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成立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虽然当时没有任何消息见诸报端,但这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
1、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曾经创造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共产党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与三次历史性转变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0年,这90年,中国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
一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这三次历史性转变具有丰富的内涵。
每一次转变都实现了中国社会的重大转折,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其明显标志就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1、近代中国各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基本特点在于:政治上,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深受地主阶级、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压迫,中国经济步履维艰。
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断冲突、渗透,“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变化”;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权利与地位上显现了绝对不平等。
为此,社会各阶级如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等,都曾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且不能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以及革命对象的过于强大,革命最终遭受失败,这些阶级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2、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光辉的历程__伟大的成就_喜迎建党90周年
——建党90周年回眸
2011年5月
主要内容
• • • • • • 纪念活动——总结经验 光辉历程——关键在党 伟大创举——三大转变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 严峻考验——前所未有 继往开来——永跟党走
一、纪念活动:总结经验(成功坚持,负面警示)
1、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其他重要会议 (1)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4.5.21—1945.4.20)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为七大召开 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 (2)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6.27)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个必须”经验。 (3)十二大(1982.9.1)邓小平在开幕式上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4)十七大报告(2007.10.1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总结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 “十个结合”经验。
(二)从“开国大典”到“拨乱反正”
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20世纪世界最伟大事件之一。 2、火红年代: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3、党的八大:1956.9执政后第一次代表大会 4、拨乱反正:1976.10粉碎“四人帮”;不要“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 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平反冤假错案,重新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建党周年纪念日
• 28周年(1949.6.30):毛泽东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 社会的建国方略。 • 80周年(2001.7.1):江泽民对 比了党成立前后的两个80年,总 结了党的辉煌历程和基本经验— —三个代表 • 85周年(2006.6.30)胡锦涛总 结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五个 必须”宝贵经验——把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 • 90周年:行百里者半九十,迎执 政新起点。
三件大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精辟解读
三件大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精辟解读作者:高莉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5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建党90年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高度概括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件大事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精辟解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最新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军校对学员集中进行党史教育的主教材,充分发挥着课堂在传播党史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紧紧围绕三件大事,把三件大事的历史概括融合于《纲要》教学的全过程,对深化学员学历史知国情跟党走教育,提高近现代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三件大事在《纲要》教学中的主题、主线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问题:在《纲要》教学的内容上紧扣三件大事建党90年来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脉络,是《纲要》教学的主题、主线。
1840年到1919年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与抗争、沉沦与觉醒、探索与失败的悲壮过程。
在这风云变幻的80年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求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但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自身的悲惨境遇。
不争的事实说明,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翻天覆地的30年。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党领导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党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精选文档】
我党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先后有哪三大历史性转折?我们可以把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后的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民主革命的28年(1921-1949)(2)执政后的头29年(1949-1978)(3)改革开放的32年(1978-2010)。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90年,使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实现这三次历史性转变,集中体现了建党90年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曾经创造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奋起斗争。
从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到抗击列强的义和团运动,从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维新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救亡图存的运动此起彼伏。
但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救国道路,这些斗争都失败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无产阶级得以迅速组织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我们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第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我们党新的历史任务。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带有过渡性质。
为此,我们党从国情出发探索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问题,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阶段与社会主义阶段紧密连接、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平稳过渡有机统一。
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
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题目一、简答题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什么的先锋队?答: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答:实现共产主义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什么重要思想?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什么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什么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答:民主集中制原则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什么?答: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入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8、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对还是错?答:对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什么时间在上海举行?答:1921年7月23日11,、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是在什么会议上诞生的?答:党的中共二大12、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谁?答:蔡和森。
二、选择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什么?(D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以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几年?(A )A.一年B.二年C.三年3、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两个“伟大转折”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两个“伟大转折”与三次“历史性转变”作者:刘武生来源:《百年潮》2011年第07期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历了两个“伟大转折”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个“伟大转折”的标志,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路线的转折。
三次“历史性转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转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在这三次“历史性转变”中,前两者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后者是社会经济体制性质的转变。
无论是两个“伟大转折”,还是三次“历史性转变”,都使近百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具有不可磨灭的深远意义。
一中共党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转折”,是以遵义会议为标志。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同志,独立自主地批判了中央红军指挥机关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长征中实行退却逃跑的战略错误,决定采取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
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改变了中央和红军的领导。
“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扩大会完毕后中央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
”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这就使工农红军在极端险恶的情况下转危为安,保证了它战胜种种困难而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从而使中国革命转入节节胜利的新的历史时期。
因此,遵义会议被公认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关于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党的有关文件和参加遵义会议当事人的回忆讲话、笔记和文章,都有所论及。
建党九十周年成就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近90年的光辉历程。
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和近62年的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概括地讲,就是三个“30年”、做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
三个“30年”是指:第一个30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或1921年党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革命,理想追求;第二个30年,从1949年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艰辛探索;第三个30年,从1978年12月到2011年,改革,成功实践。
“三件大事”是指:第一件大事是,党成立后28年领导人民进行了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救国救民;第二件大事是,建国后近30年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艰辛探索,利国利民;第三件大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2年党领导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强国富民。
三大“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从“两半”社会到独立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1921—1949年);第二个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949—1978年);第三个时期:党领导人民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8—2011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9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32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目前国际社会正热议“中国模式”、“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历史的结论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央视一套黄金时间近期热播的十集大型纪录片《旗帜》终于结束了。
看后我心灵震撼,深受教育,感慨万千。
每晚它是我必看的电视节目,《旗帜》帮我一起回忆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对以前模糊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重新得到了了解,也和我一起重温了走过的历史路程。
中国共产党正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正是这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部影片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镜头资料,是一部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缩影。
这部片子表现手法新颖,场面宏大,解说富有感染力。
在建党90周年之际,观看这部纪录片,对热爱我们的党,了解党的发展史,推动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优秀教材。
是啊!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让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是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走向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三是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从半封闭半开放走上全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主义道路。
正是这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一步步走向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正是中国共产党这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中国摆脱了一个个困境,战胜了一次次灾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中国人民战胜了雪灾地震泥石流,汶川玉树盘曲建设得更美了!正是中国共产党这面鲜红的旗帜,照耀着中国开创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神州5号到神州7号上天;嫦娥1号到嫦娥2号探月;2008的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完全说明中国已经强大了!中国共产党是一面伟大的鲜红的旗帜,这面旗帜是用无数中国共产党英烈们的鲜血染红的。
鲜红的旗帜映红了伟大的祖国!鲜红的旗帜辉煌着英雄的九州!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您用90年的心血铸就了伟大的党魂!您用鲜红的党旗指引着中国人民建设了一个伟大富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啊!旗帜!中国永远的旗帜!最后祝90岁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纪录片旗帜观后感我最近在看“党史”方面的资料,刚看完了央视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感触颇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中共建党来三大历史时期
中共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010-2011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
浅谈中共建党来三大历史时期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顶住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和压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探索。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以浓重的笔墨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史册上。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的胜利,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大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名誉的大政方针做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旗帜这部影片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镜头资料,是一部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纪录片旗帜观后感篇一影片的第三至第四集主要讲述了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建设,以及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城市进行公私合营、抗美援朝等。
特别是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使我们国家有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建设时期。
从1953年至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宗旨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接着影片又讲述了从1957年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这中间还穿插着我国在国防及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绩: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成。
合成的胰岛素变成结晶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同时外事工作也做得很好,1972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对于所走过的"极左"、"极右"的弯路,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襟怀坦白,在1962年1月11日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毛泽东主席就1958年的大跃进做了检查。
当然十年动乱对中国的破坏也是史无前例的。
九十年党的建设理论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使我国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转变。
这些伟大的胜利和巨大变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逐步形成了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所需要的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的结果。
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完整的革命党建设理论并奠定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战争时期,坚持以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着眼于“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中国共产党。
”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实施,逐步创立和形成了完整的革命党建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设学说。
1.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1939年,毛泽东同志总结党成立十八年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辩证关系。
明确指出,党的建设的过程与党的政治路线是密切联系着的,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党的建设好与坏、成与败;同时,党的建设对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具有反作用: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
2.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毛泽东同志针对民主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出身的人在党内占少数以及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并创造了用整风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
3.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
毛泽东同志科学阐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把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并明确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标。
4.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识别、使用、爱护和团结干部的政策。
党的三次转折性会议及经验总结
党的三次转折性会议及经验总结作者:侯峻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年第03期【摘要】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经历了以1927年的八七会议、1935年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三次历史转折。
总结这三次历史性转折的经验,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应坚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
总结和汲取这些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经验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实现人民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90年光辉的历史中,党多次经历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经受住了多次重大挫折或重大成绩的严峻考验。
1927年的八七会议、1935年的遵义会议、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次会议在各自的特定历史时期,集中了党组织的集体智慧,及时纠正了错误,使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生重大转折而载入党史。
回顾这三次会议,深刻总结经验,对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90年党史中的三次历史性转折1、八七会议——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927年,国民大革命形势处于低潮,面对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中共组织规模锐减,党员人数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6万人左右锐减到近1万人。
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但中共在此时还比较幼稚,八七会议的历史转折或转变,并不能将它与后来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并列。
它是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由共产国际代表主持召开,并没有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到会的人也不全,时间只有一天,对很多重大问题并没有展开深入的讨论,存在很多缺点和错误,不像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那么彻底。
党的农村土地政策90年_回顾_启示与展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带领中国走向了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和党的农村土地政策息息相关。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或是极“左”路线的推行、改革开放的实现,都是从新的农村土地政策制定开始,到旧的农村土地政策改变结束。
所以,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土地政策的变化历程,不仅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百年来翻天覆变化的历史进程,还可以从它的变化中看到未来中国的走向。
一、回顾:90年来党的土地政策演变(一)“耕者有其田”政策阶段(1921-1952)中国共产党早期,受苏联模式影响,曾主张立即实行土地国有。
但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以及对中国国情的不断认识,最终在“八七会议”上确立了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奋斗目标。
在这之后的三十年里,我们始终将其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核心。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之后,又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一原则的改正,明确了土地革命的没收对象,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的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变成了中日的民族矛盾。
针对这些情况,中国共产党将“地主不分田”的土地政策调整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有效团结了全国的抗日力量,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成为我党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
194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一次以法的形式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做出了规定。
1950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对所有没收和征收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均应“统一的、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从90年奋斗业绩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
从90年奋斗业绩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不懈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在不断创造辉煌业绩的奋斗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适用性。
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90年奋斗实践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上述矛盾,无数志士仁人进行抗争求索,但均以失败告终。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方略,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业。
实践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实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革命党人的风险意识主要是避免被敌人消灭; 而执政党及其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是主要不能脱离群众和 发生路线方针政策的重大失误,否则就会丧失执政资格和
导致建设损失。
4、从党的建设理论的视角上看,革命与执政党的主 要区别是两者的组织活动方式和加强自身建设的思路 不同革命党为了保证在所谓非法的状态下的安全,多 半为秘密结社,在组织结构上主要是强调集中;而执政党 则处于公开和合法的状态,在组织结构和运作上强调民主 与集中的统一。革命党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引起社会冲突, 扩大对立成员,发展社会危机,激发政治对抗;而执政党 的主要活动方式则是协调、对话、妥协,尽可能避免冲突 ,化解矛盾和危机。由此可见,革命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 的思路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加强执政党建设在方式和思 路上实行“六个转变”:
(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的历史性转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 胆识和魄力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第三次重大 历史性转变。
1、从经济学的视角上看,革命党与执政党的主要区
别在于各自的中心任务不同 革命党的中心任务,是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和打碎旧的 国家机器以解放生产力,需要穷人越多越好。正如毛泽东 所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
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
新的生产关系和建设新的国家政权以发展生产力,希望小 康之家和富人越多越好。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实 现了第三次重大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实现了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性 转变,解决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 义的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我国相继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 变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解决中国怎样建立、建设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伟大创举,又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决定历史发 展方向和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一、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 体现了我们党成立90年来所取得的成立。虽然当时没有
任何消息见诸报端,但这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劈地的大 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 各种艰难险阻,成功地领导了两次革命,实现两次飞跃, 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
纪念建党90年与实现 三大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
奋斗,使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
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 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
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这三大历史性转 变,集中体现了建党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适应三大 历史性转变,集中反映了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 挑战。
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问题。
2、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党为推进社 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如何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 社会主义,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以毛 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提出了一些新思想和新措施。 1956年以后,我们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依靠“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后来改革开放的起步准备了物质基础 。当然,我们党在探索中也出现了失误,主要是对阶级斗 争的危险性作了过分夸张的估计,以致最终酿成了“文化 大革命”的大灾难,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危害。
一是以暴力革命手段破坏一个旧世界,到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转变。
二是从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一个共同敌人,到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转变。 三是从依靠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建设党,到健全和依靠 法规、制度来建设党的转变,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 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四是从界限分明的资产者和无产者,到不能简单地把 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 的标准的转变,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 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 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 的贡献。 五是党的领导体制和方式应从领导一切的“一元化” 领导,到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在坚持总揽全 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六是党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要适应从僵化封闭到全 方位的改革开放,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新民主主义论 》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理论。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指导下,我们 党带领全国人民用了七年时间,于1956年胜利完成了“一
化三改造”的任务,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第二次历史性重大转变,正确解决
1、世情的变化给执政党建设带来了机遇和
挑战
第一,我国长期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 占优势的巨大压力。 第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第三,我国长期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
图谋。
(一)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使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 挑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 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性 转变;又标志着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 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开始长期执政的 党。我们党的这种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必然引起其功能 和作用的转变,要求党的建设的内容、形式、特点等与革 命战争时期必须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弄清楚革命党与执政 党的区别,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按 照执政党的角色定位的要求来加强自身建设。
(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二次重大历史性转变的 开始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是一个新 民主主义国家,带有过渡性质。这是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 国家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胜利后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对 此,当时在我们党内存在着两种不正确的观点:一种观点 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不需要过渡时期,或者过渡时期应 尽量缩短,以尽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另一种观点认 为,应尽量延长过渡时期,推迟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实 质是把新民主主义凝固化、社会形态化。
第三,革命党的权力来自向反动派夺权,毛泽东曾
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主张武装夺取政权,战争
解决问题,干部实行委任制;而执政党的权力是党员授予 的,国家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从根本上说和长远看,只 能通过真正充分体现选民意志的民主选举,按照法定程序 授权,才能具有党和群众信任的执政基础与执政合法性。
(一)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 会的历史性转变
1、曾经创造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从1840年鸦片 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那段漫长的黑暗时期,中华民族 经历了无数的屈辱和困惑,进行了艰苦的求索与抗争。但 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救国道路,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中国必
2、从法学的视角上看,革命党与执政党的主要区别 是与既定的法律体系的关系不同 革命党处于当时国家法律体系之外,处于“非法”的 状态下,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不可能按照中华民国的 法律行事,只能采取所谓“非法”的暴力等手段去打碎旧 世界,特别是通过树立自己的先进理念和信仰等方式来增 加内部向心力,建立外部社会成员组织和体制,用以对抗 和瓦解当时的法律体系。而执政党则与此相反,它处于国 家法律体系之内,允许社会成员建立宪政平台;党领导国 家建立了宪法和法律,其本身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 内活动;他特别强调依法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执政党主要是用和平的手段搞建设,用教 育疏导的方法化解矛盾和整合社会与凝聚力量。
须有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 导,才能实现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得
出的结论。
2、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实现了第一次重大 历史性转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无产阶级得以 迅速 组织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中 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从1921年至1949年,为了推 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 “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坚持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 的斗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把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其他重 要观点概括为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 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 大山”,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 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 会的第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正确解决了走中国式革命道 路,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