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1卷文综历史真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国文综历史真题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篱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债力”,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则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27.图六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对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
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
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注意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年~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
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
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
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的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有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名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宏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的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的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